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爆炸的教训

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爆炸的教训



第一篇: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爆炸的教训

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爆炸的教训(中英文)Learning nuclear lessons from Japan

There have been two significant accidents at nuclear power plants in modern history.A near-meltdown at Three Mile Island in 1979 was followed seven years later by an explosion at Chernobyl in Ukraine.Both led to sharp declines in support for nuclear power.现代史上有两起重大核电站事故。1979年,美国三里岛(Three Mile Island)核电站几乎发生核反应堆熔毁;7年后,乌克兰的切尔诺贝利(Chernobyl)核电站发生爆炸。这两起事故都导致人们对核电的支持率大幅下滑。

It is too early to say what impact the failure at Fukushima in Japan may have.The authorities are still battling to make the plant safe after earthquake damage caused the cooling system to fail in two reactors, damaging their cores.But already the world has seen chilling images of explosions at the facility, and stories are circulating about workers having been exposed to radiation.A catastrophic meltdown is a sombre possibility.对于日本福岛(Fukushima)核电站受损会产生何种影响,现在评价还为时过早。在地震造成的损坏导致其中两个核反应堆的冷却系统失灵、损坏反应堆核心后,有关部门仍在竭尽全力确保这座核电站的安全。但是,世人已经看到该处核设施发生爆炸的令人胆寒的画面,还有传言称,工作人员已经暴露于核辐射之下。灾难性的反应堆熔毁是一个令人沮丧的可能性。

So far, the authorities have been relatively open.They have also been decisive;evacuating people and flooding reactors with seawater to contain the build-up of heat.迄今为止,有关部门表现得相对较为开放。他们的行动也相当果断:撤离居民,并且用大量海水冷却反应堆,以遏制热度上升。

But nuclear accidents, like terrorist attacks, tap into a deep seam of dread in the public’s consciousness.This may explain why the small number of casualties at Fukushima has attracted such attention at a time when more than 10,000 people may have lost their lives in the wider inundation.但是,核事故就像恐怖袭击那样,都会触及公众意识深处的恐惧。这或许可以解释这样一个令人费解之处:在1万多人可能已在地震和海啸中丧生的情况下,福岛核电站的少量伤亡吸引了如此密切的关注。

The nuclear industry has had a fair safety record since Chernobyl.This is partly due to better design and monitoring.This improvement has combined with growing concern about climate change to encourage western governments to look again at building reactors.Developing nations, impelled more by the hunger for energy security, are building fast.自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以来,全球核电行业的安全记录还算不错。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更好的设计和监测。在这方面取得改进的同时,各方对气候变化的担忧日益加剧,这两个因素结合起来,已促使西方各国政府再次考虑建造核电站。在实现能源安全的渴求推动下,发展中国家正在快速发展核电。

Nuclear power should have a part to play in cutting carbon emissions.But safety fears could kill its revival – at least in the west.Although support for new nuclear construction has been creeping up in the US and Europe, it remains brittle.Even one serious accident could shatter it.在削减碳排放方面,核电应该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安全方面的担心可能阻止核电行业复兴——至少在西方如此。尽管美国和欧洲对新建核电站的支持近年在缓慢增强,但这种支持仍十分脆弱。哪怕只发生一起严重事故,也可能将其压垮。

After Chernobyl, the 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 introduced tighter standards.More than two decades on, these remain voluntary.This is anachronistic now that the industry is expanding especially in developing nations where public opinion may not constrain construction.Steps should be taken to ensure nuclear newcomers run their plants safely.Fukushima is a reminder how difficult it is to control the forces unleashed when reactors fail.切尔诺贝利事故之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收紧了标准。20多年过去了,这些标准仍是自愿性质的。这是一种时空倒错的做法,因为在核电行业快速扩张的发展中国家,社会舆论可能不足以约束建设行为。应当采取相关步骤,确保新的核电大国安全运行其核电站。福岛的情况应当醒示各方:当反应堆失灵时,要控制释放出来的能量有多么困难。

Nuclear accidents are no respecters of boundaries.Japan is far from the only earthquake-prone country to harness nuclear technology.We live in a nuclear world.We must ensure facilities are run safely, wherever they are built.核事故不会去理会什么国界。日本也远不是利用核技术的唯一地震高发国家。我们生活在一个有核世界。我们必须确保核设施安全运转,无论它们建在何处。

本篇文章来源于爱英语吧_英语学习网站(http://

第二篇: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分析看法

福岛核电站事故分析及看法

福岛核电站简介及事故发生过程

福岛核电站简介

福岛核电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核电站,由福岛一站、福岛二站组成,共10台机组(一站6台,二站4台),均为沸水堆。福岛一站1号机组于1971年3月投入商业运行,二站1号机组于1982年4月投入商业运行。福岛核电站的核反应堆都是单循环沸水堆,只有一条冷却回路,蒸汽直接从堆芯中产生,推动汽轮机。福岛核电站一号机组已经服役40年,已经出现许多老化的迹象,包括原子炉压力容器的中性子脆化,压力抑制室出现腐蚀,热交换区气体废弃物处理系统出现腐蚀。这一机组原本计划延寿20年,正式退役需要到2031年。

2011年东京电力计划为第一核电站增建两座反应堆受东日本大地震影响,福岛第一核电站损毁极为严重,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到外部,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枝野幸男宣布第一核电站的1至6号机组将全部永久废弃。联合国核监督机构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干事长天野之弥表示日本福岛核电厂的情势发展“非常严重”。法国法核安全局先前已将日本福岛核泄漏列为六级。2011年4月12日,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根据国际核事件分级表将福岛核事故定为最高级7级。

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过程

2011年3月,里氏9.0级地震导致福岛县两座核电站反应堆发生故障,其中第一核电站中一座反应堆震后发生异常导致核蒸汽泄漏。于3月12日发生小规模爆炸,或因氢气爆炸所致。有业内人士表示,福岛核电站是一个技术上现在已经没人用的单层循环沸水堆,冷却水直接引入海水,安全性本来就没有太大指望。沸水产生的蒸性物质。对于日本这一个地震频繁的地区,使用这样的结构非常不合理。

3月14日地震后发生爆炸。在爆炸后,辐射性物质进入风中,通过风传播到中国大陆,台湾,俄罗斯等一些地区。

东京电力公司16日上午说,福岛第一核电站当天上午再次遭遇火灾。公司方面同时证实,两名核电站工作人员下落不明,东京电力公司16日上午召开紧急新闻发布会,称核电站4号反应堆於东京时间16日5点45分(北京时间4点45分)再次发生火灾。东京电力公司发言人说,该公司员工已经证实了火灾的发生,目前已经紧急通知了福岛县政府和消防部门。

日本官方于东京时间16日上午8点15分称,火势已得到控制。然而,4号反应堆的具体情况目前无从得知。有报导称,此次火灾与15日发生的火灾相类似。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天野之弥15日说,该机构尚未接到日本政府有关核电站4号反应堆15日火灾后情况的说明。

东京电力公司同时证实,两名核电站工作人员下落不明。但公司辩解称:这两名工作人员是在11日的大地震后即告失踪,而不是15日核电站爆炸后失踪」。日本常驻维也纳国际机构代表中根猛15日向共同社透露,日本政府已请求IAEA最快数日内派出专家小组帮助应对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核电站事故。中根表示,由於核电站附近已经非常难接近,最初预计只能派遣小规模的专家小组。

日本首相菅直人15日已就福岛第一核电站的问题向日本民众发表了讲话。他要求核电站方圆20公里以内的所有居民撤离,方圆20至30公里以内的居民在室内躲避。有报导称,菅直人痛斥东京电力公司“欺上瞒下”。目前核电厂附近检测到铯和碘的放射性同位素,专家认为有氮和氩的放射性同位素泄出也是很自然的,钚泄漏也已经出现,情况非常令人担忧。

事故原因

3月11日地震发生时,福岛一站的1~3号机组正在运行,4~6号机组处于停堆检修状态。地震和海啸发生后,1~3号机组立即自动停堆。但电站的外电网全部瘫痪,同时备用柴油发电机由于被海啸摧毁未能正常工作,致使反应堆停堆余热排除系统完全失效,这次福岛核电站出的几次事故,主要是因为反应堆停堆以后,反应堆里面的剩余射热没有被及时排除。实际上,反应堆被排除以后,剩余射热没有排除,应该先让它冷却下来,这是最关键的,包括发电的燃料也需要冷却。所以反应堆停了以后,它还有相当可观的剩余射热。如果是百万千瓦的核电机组,发电是100万千瓦,他们反应堆的热功率需要产生的热将是330万千瓦。停堆以后,开始的一分钟以内有相当的剩余热,大约有5%、6%。330万千瓦的反应堆,假如是1%的热功率,就是3.3万千瓦。或者理解成1%的剩余热就是3万3千个1000万电流在发热。要把剩余热带出来,就需要冷却。如果冷却不充分,使堆内的温度不能带走,温度升高以后,燃料棒里面包着核燃料,它受不了就容易破,需要释放。另外,在堆高温以后产生水汽反应,有一个高水反应,放出大量的氢气,同时还释放热量。这是放热反应。锆和水会起锆水反应,放出蒸汽的时候,能够生成氧化锆、氢气。氢气没有地方跑,就往外释放。到了反应堆厂房以后,由于氢气浓度太高,氢气就和空气当中的氧气发生了氢爆,空气中氢气浓度超过一定浓度,会和氧气发生氢爆。这也就应该是福岛核电站的重要原因。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引起全球关注,除地震、海啸等客观因素外,日本以及国际上的部分专家和媒体认为,灾前和灾后忽视安全隐患和疏于管理是造成此次事故并导致事故扩大的重要原因,以色列资深核能专家乌齐·埃文近日接受以当地媒体采访时说,福岛第一核电站反应堆持续使用时间最长的已有约40年,反应堆老化情况严重,导致其在紧急状况下失控。震后连续数天、多套方案都未能使“高烧”的反应堆明显降温就说明了这一点。

此外,日本当局在事故最初对事故的严重程度没有足够认识,一名日本官员在事故刚发生时甚至说,核电站泄漏的放射线剂量仅相当于人们在医院利用医学器械进行放射线身体检查时承受的剂量。“这根本就是荒谬。日本当局如果能在事故发生之初公开更翔实的事故信息,他们或许能更迅速地得到各方面的国际援助,整个核电站事故也就不会加剧到如今这个地步。事故结果及对世界核事业的影响

日本福岛核电站不断发生的氢气爆炸与燃料棒露出水面的情况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巨大冲击,其事故等及最终确事实上为7级,与俄的切尔诺贝里事故为同级,也是日本历史上最为严重的核电事故,事故不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而且致使人们对清洁能源核电是否安全再次提出了质疑,同时也导致了各国公众大规模的反核游行,这使得人们不行不对核电的安全性进行重新的审视。

许多印度人认为此次事件会影响日印核能合作协议的谈判。新德里的能源资源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达蒂奇认为“印度公众很可能会对日本核电站技术出现严重质疑”。印度总理辛格14日命令重新抽查国内20个核电站的安全対策。

韩国总统府由任太熙总统办公室主任召开了紧急会议,讨论放射性物质对周边国家的影响。韩国联合新闻14日称,关于重新启动大田市2月曾经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的用于研究用途的反应堆一事,相关机构认为需要再次确认其安全性。

日本地震引发核电厂爆炸以及輻射外泻,泰国《民族報》、《曼谷郵報》近日都大篇幅报道日本核能危机最新狀況,泰國政府也表示要检讨核能发展计划。《曼谷郵報》援引能源部消息称,泰国总理阿披实反对兴建核能发电厂,但他已決定解散国会,准备重新大选,所以現任政府不会考虑任何核能发电计划。

据《工贸报》网站3月17日报道,越南原子能研究院院长王友晋3月16日称,越南正在制定和实施相关核电开发计划,在核电项目选址问题上应从日本核事故中吸取教训,充分评估安全因素。

德国联邦环境部长吕特根13日宣布,鉴于日本面临的核灾难威胁,决定对德国的核能政策重新进行审议,以期加快完成向可再生能源的过渡。德国总理默克尔将于15日与各州州长就德国核设施的安全问题举行会晤。她表示,加速进入可再生能源时代十分必要,但立即关闭德国所有的核反应堆并不现实。据悉,在野党和环保人士要求德国完全放弃核能。德国原计划到2020年关闭境内全部核电站,但以默克尔为首的执政联盟去年9月通过的新能源法规定,德国现有的17座核电站运营期限平均延长12年。

中国:国务院要求全面审查在建核电站,暂停核电项目审批。务院总理温家宝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应对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有关情况的汇报,会议要求:

(一)立即组织对我国核设施进行全面安全检查。

(二)切实加强正在运行核设施的安全管理。

(三)全面审查在建核电站。

(四)严格审批新上核电项目。

美国:奥巴马称将按计划建设核电站,但议员呼吁美国核电发展应减速.俄罗斯:普京15日下令,要求对俄核工业的发展进行检查评估.总体来讲,日本福岛核电站的事故放缓了世界各国的核电事业。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应带给我们的经验教训

一、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测力度,自人类历史以来,人类无时无刻不在向着生活更好更安定的方面努力,但灾害无情,且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仍显得那么的渺小,因些做好自然灾害的预测,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不仅对于核电,对于其它行业一样有重要的意义,二、加强对核电安全的管理。日本福岛核电站的严重事故不仅仅是客观的环境因素造成的,在灾前和灾后对核电站忽视安全隐患和疏于管理也是造成这次重大事故的重要原因。一切核电的有用运行经验都是从第一次事故中总结出来,它是我们的核电工作人员以血的代价换来的,我们应当珍惜它,并让它发挥重要的作用。以防患与未然。

三、努力发展改进核电技术,以提高其安全性。每一项技术的突破都可以用秋造成福人类,在提高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努力开发新的核电技术。从而不断提高核电站的安全性,以减少核电对公众环境的危害。

四、对正在运行的核电站,要定期检查其安全性。每一次事故的发生之前总会有所征兆,在安全栓查的过程中发现这些征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以避免事件的扩大或事故的发生。

五、在核电周围建立核电安全监测站,以检测确定核电对公众的影响在国家标准的允许范围之内,同时监测核电站工作是否正常。

六、对于历史上的高发核电事故,应分析其原因,总结其经验,并把它们化为操作的规程,组织全站工作人员进行学习讨论。以强化认识,形成安全生产的理念。

七、对核是站的状况、地理位置,事故历史进行分析,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故,在员工培训的过程中加强对这些事故的演练,以确保万一事故发生后能尽快的采取有效措施,使事故的损失降到最低。

八、在应对突了事故的过程中就尊重事实,保证事故的透明度,以集所有力量,群策群力,共度难关。

另外,无论从技术、自然环境,还是从核电运行的历史来看,中国的核电技术都是安全的。并且核电作为相对清洁能源对各国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著名科学有,两弹无勋邓稼先曾经说过“如果有来生,我还会选择中国,还会选择核事业”。老一代的这种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既然选择了核电事业,就要爱我所选择。努力去证明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第三篇: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问与答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问与答

1.核电站事故有多危险?它会发生什么类型的辐射照射?

在反应堆的堆芯损坏事故中,包含核裂变产物的混合放射性物质会释放到外部。

放射性铯和碘是危害身体健康的主要放射性核素。这些放射性核素对人员的照射,一方面来自于放射性烟云所致的低剂量外照射,另一方面来自通过吸入和食入受放射性物质污染的食物和水产生的内照射。此外,救援人员、第一响应者或核电厂工作人员也会受到较高剂量的职业外照射或内照射。

放射性碘(I-131)半衰期是8.3天。这就意味着,大约三个月后,几乎所有的放射性碘将衰变完而消失了。Cs-137的半衰期约为30年。根据沉降灰中放射性物质的总量,可能需要采取一些去污和必要的减少辐射措施(如农业,林业等)。

2. 采取何种公众保护措施可减少这些辐射?

预防或减少外照射的主要防护措施是疏散附近人口,掩护较远地区人口。

摄取放射性碘会影响甲状腺,特别是对0-18岁的人群。因此为防止放射性碘的内照射危害,应根据国家应急计划中的相关标准服用稳定性碘(KI)。如果发生放射性沉降,应禁止食用叶类蔬菜。本地产的牛奶和乳制品也应被禁止,而由进口产品及婴儿配方奶代替。

国际上认可的KI甲状腺阻断推荐剂量为50mSv。(《核或辐射应急准备》IAEA安全系列No.GS-G-2.1,由WHO共同主办。IAEA,维也纳(2007),P15)

3.碘片(KI)能防辐射吗?它是如何防辐射的?应该服用多少量?

生理学上,人体碘的主要来源是甲状腺的吸收,甲状腺靠碘来产生甲状腺激素。KI是稳定性碘,它可以使甲状腺内的碘饱和从而阻止放射性碘的摄入。

切尔诺贝利的经验表明,放射性碘是切尔诺贝利事故影响的主要因素,它导致超过5000个儿童甲状腺癌病例的发生,受照人群的年龄均在0-18岁之间。因此,碘化钾分配的首要对象是幼儿和怀孕妇女。碘片不能保护来自于体外的放射性和被身体吸收的除碘以外的放射性物质。这就是为什么碘甲状腺阻断在多数场合将与其它防护措施(如隐蔽待于室内、关闭门窗等)综合使用。

接触放射性碘可导致甲状腺癌显著增加,特别是幼儿。吸入和食入的放射性碘在甲状腺中蓄积。在暴露前预防性服用碘化钾,可防止甲状腺对放射性碘的吸收并降低甲状腺癌的长期风险。

为了充分发挥稳定碘对碘甲状腺阻断效果的作用,需要在受照前或者受照后尽快服用稳定碘片。即使在事故后几小时,通过服用仍然可以阻止甲状腺对50%碘的吸收。为了防止吸入放射性碘同位素,通常一片剂量的稳定碘就足够了,它可以起到24小时持续保护作用,在含放射性碘同位素的烟云来袭时对甲状腺起到了充分的保护作用。然而,在长期持续性释放状况下,则有可能出现重复照射的情况。再次强调,只有在暴露于放射性碘之前就服用碘化钾,才能起到最佳的保护作用。

4.哪里有碘化钾可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是否有库存?

各国政府负责在其国家库存碘化钾。预存碘化钾药片是对任何一个运营核电厂的要求,也是其应急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卫生组织没有库存。

5.这次事件是否会影响日本以外的人员?

这将取决于气象条件和放射性物质的释放量(风向、风速和降雨等)。在多数情况下,基于我们目前所掌握的信息,它是不可能对邻国造成重大影响的。

6.撤离多远才是安全的?

在通常情况下,首要任务是限制辐射暴露的发生。主要通过疏散或隐蔽受影响人口,来减少放射性烟云沉降的影响。根据大气中放射性物质的释放量和当时的气象条件(例如风向和降水等),并依据爆炸的中心范围,国家将会确定在多大半径范围内应采取紧急隐蔽防护措施。

7.世界卫生组织在核应急中承担什么角色?

在联合国里,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是国际核事故的应急协调领导机构。这在2010年国际组织联合响应核应急合作计划里有明确规定。

根据现行的职责划分,世界卫生组织负责核应急情况下涉及公众健康行为干预中的健康效应评估和提供技术咨询、建议或帮助(在被请求或允许提供帮助的情况下)。

8.辐射应急医学响应和援助网络(REMPAN)是什么?

REMPAN是由世界卫生组织建立的包括辐射应急医学、剂量学、公众健康干预、长期监护和随访等专业在内的40多个机构组成的全球网络。它为世界卫生组织应对辐射应急准备与响应的提供技术支撑。

9.核电站会完全炸毁吗?

据日本当局报道,爆炸发生在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外面,辐射水平在持续下降。10.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首先避免恐慌,及时收听广播或收看电视,按照政府的指示行动。在可能有放射性污染存在的情况下,待在室内。

碘片的服用要根据政府的指示,只有政府在评估事故状态以后才能决定是否需要服用碘片。不能仅凭个人主观臆断或因恐惧而擅自服用。

11.与怀孕有关的风险有哪些?应该怎样降低这些风险?

由于碘片具有阻断甲状腺碘吸收的作用,对怀孕妇女服用碘片要给予特别的关注。首先,孕妇甲状腺摄取放射性碘的几率较普通成人要高,其次,胎儿的甲状腺应给予保护,特别是在怀孕后的第二、第三孕期。然而,除此以外,在当前情况下并没有特别的医学理由表明要避免怀孕。

12.我需要服碘片吗? 见问题3。

13.这些烟云能飘浮多远?

这个是很难预测的。它取决于风速和其它气象条件。

14.释放的放射性物质会造成多大的辐射剂量,它对健康有哪些不利影响呢?

取决于释放的放射性物质总量,公众受到的剂量可能会在较低甚至很低水平的范围。世界人均天然辐射本底剂量是2.4mSv/年,地区差异造成各地区的值会有所不同,例如在伊朗、印度一些地方高达200mSv。当全身照射剂量大于1Gy时,会出现急性放射性病等健康效应。然而,对于核电站事故中释放的放射性落下灰,大量的放射性烟云经过长距离的输运后,是不大可能出现如此高剂量照射的情况。

15.剂量与远期效益有什么联系?

暴露于电离辐射可能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通过对原子弹爆炸幸存者、接受放射诊疗的病人、职业受照人群以及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受照人群的辐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在全身辐射剂量低于100mSv时,未发现明显的辐射致癌效益。

在对日本原子弹爆炸幸存者的调查研究表明,在遭受辐射后数年里,患白血病的风险增加,在10年后患癌症的风险增加。在核事故情况下,如果放射性碘沉积在甲状腺中,它会导致甲状腺局部剂量效应,而不是全身效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经验教训表明,放射性碘是最大的影响因素,该事故造成年龄在0-18周岁的儿童爆发甲状腺癌病例超过了5000例。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最大影响之一就是心理影响。这主要是缺乏风险沟通机制所导致的。因此,在核应急状态下,建立一个良好的公众交流机制非常重要。

16.低于多少剂量可以认为对健康没有影响?

流行病学统计研究表明,当剂量低于100mSv时导致癌症的风险没有明显增加。然而,电离辐射的线性无阈模型是辐射防护的基础。这就意味着,理论上任何剂量的电离辐射均可导致一定的生物学效应,但是这种效应还无法在人类身上进行验证。因此,我们无法说那个剂量水平就是绝对的零风险。在电离辐射防护中应尽可能遵循防护水平最优化原则(ALARA原则)。

(来源:世界卫生组织 英文原文:http://files/mohbgt/s6716/201103/50958.htm

第四篇:福岛核电站爆炸感想

关于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的感想

2011年3月11日下午,日本东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并引发海啸。位于日本本州岛东部沿海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停堆,且若干机组发生失去冷却事故,3月12日下午,一号机组发生爆炸。3月14日,三号机组发生两次爆炸。日本经济产业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承认有放射性物质泄漏到大气中,方圆若干公里内的居民被紧急疏散(疏散范围一直在扩大)。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位于福岛县双叶郡大熊町沿海。福岛第一核电有6台机组,1号机组439兆瓦,为BWR-3型机组,1970年下半年并网发电,1971年投入商业运行;2号至5号机组为BWR-4型,784兆瓦,1974-1978年投产;6号机组为BWR-5型,1067兆瓦,1979年投产。六台机组在同一厂址,全是沸水堆,均属于东京电力公司。以上叙述看似数据罗列,但是为事故埋下了第一个伏笔:一号机已经运行整40年了,退休正当时。

此事故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教训:

1、关于采取何种措施的问题。在整个过程中,操作员一直在采取比较保守的冷却方式。虽然有机会,但是直到爆炸发生也没有向堆芯内注入硼水。一方面是不希望反应堆就此报废,一方面是对反应堆的承受能力抱有侥幸心理。客观的说,操作人员在最大限度的保护反应堆,但是没有在最大限度上保护公众的安全。有人说这次事故是东京电力公司见利忘义的人祸,从这个角度讲,不无道理。

2、关于退役年限的问题。到今年3月26日,福岛第一核电站一号机组即将迎来他的商运40周年纪念日。按说,四十年也就意味着核电站的寿终正寝,但是东京电力公司考虑到经济利益,决定一号机组延寿二十年。而且讽刺的是,今年2月份,刚刚拿到了延寿批准。虽然事故发生在40年寿命之内,和延寿无关,但此次事故为正在延寿或即将延寿的核电站敲响了警钟。因为毕竟,由于设备老化问题,一号机组近几年事故不断。

3、关于在役核电站冷却方式改进的问题。目前在役二代核电站,包括在建的三代EPR和已经投产的三代ABWR,事故后无一例外都需要应急柴油机来做安全保障。而现役核电站,包括中国的二代加,柴油机都是低位布置,甚至把油箱还放在地下,大都无法抵御海啸袭击。且不说海水退后电缆的绝缘问题,单是一台进了水的柴油机就够人头疼的了。而柴油机不可用,往往也意味着离堆芯过热超压不远了。虽然把现役的电厂都改成非能动在技术上完全不可能,但是可以考虑增加其他冷却措施,或是增加备用电源。

4、关于辐射监测的问题。不知和中国一山之隔的海参崴有没有辐射监测站,但是,离中国直线距离最近的吉林延边和黑龙江牡丹江好像是没有的。长春和沈阳有,但如果大城市监测到似乎有点晚了。朝鲜核电站投产似乎也不远了,某些边境增加辐射监测点还是很有必要的。

5、关于外部救援的问题日本核电站事故。虽然日本本土大部分核电站自顾不暇,但是美国的核航母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目前中国虽然核电站众多,但是堆型众多,所属公司之间交流甚少。如果某个核电站发生事故,能否组织其他核电站有序有效的救援,仍然是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

这次事故对世界核能产业的影响会是相当深远的。首先,世界各国反核示威增加。核电发展进程受到阻力(虽然可能不会影响某些国家的发展速度)。其次,民众的辐射防护能力进一步加强。第三,世界核安全历史被改写。福岛核电站将和三里岛和切尔诺贝利一起,被印在新版核电教科书上。第四,世界核安全监管体系进一步加强,新建核电站的防护等级进一步加强。

第五篇:福岛核电站核泄漏全过程复原

福岛核电站未能逃脱核泄漏厄运 复原全过程

2011年12月16日,日本政府发布了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的平息报告。关于这个事故的核心部分还有许多谜团。为接近或解开这些谜团,日本NHK电视台独家采访了100多名现场工作人员和指挥人员等,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图片和录像录音,听取了许多专家的意见,努力再现当时的情景,尽可能还原事故的真相……

事件回放

2011年3月11日下午14时45分,日本福岛核电站中央控制室,一切工作正常运行,值班人员11人,都在岗位上。14时46分,发生了日本历史上最大的9级地震。核电站自动感应系统立即停止了原子炉的运行,燃料棒自动上升,反应堆停止工作。这一过程,仅仅用了两秒钟。

此次地震,首先造成福岛核电站周围高压输电线塔的大量震塌,从而使得福岛核电站中央控制室外部供电全部中断。核电站马上启动应急电源——柴油发电机,很快恢复了中央控制室的供电。此时,现场技术人员根据日本原子能发电站操作规程,立即启动原子炉冷却系统。冷却系统正一步一步顺利进入正常运行状态。

地震发生51分钟后,突然,中央控制室一片漆黑。现场指挥者和所有人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原来,强震引发的高达10米以上的海啸巨浪,袭击了设计能力只能抵御3米海啸大浪的福岛核电站。首先被淹的是南部建筑物,接着一号机组遭到侵袭,压力超过50吨的海水冲毁了第一道防护门,海水马上进入室内,应急电源柴油发电机完全进水,停止工作;海水进一步侵入位于地下室的蓄电池房。

蓄电池是使原子炉处于被冷却状态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但遗憾的是,当时所有蓄电池彻底被淹,核电站立刻陷入丧失所有电源的最险恶的境地。

2011年12月11日,当时的现场最高负责人、福岛第一原子能发电站站长福良昌敏第一次公开接受NHK独家采访时说,当时的情况真的是无能为力,不能做任何事情……

那么,核泄漏真的无法避免吗?

第一次机会出现

3月11日14时52分12秒,原子炉停止工作,核燃料棒升起,处于极高温状态,必须马上冷却!

原子炉有一个非常先进完备的装置,那就是在原子炉完全失电后,能自动启用应急循环冷却机。这个装置是本次日本核事故调查委员会事后最为关注的关键点之一。但是这个装置至今从未使用过,当时,所有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都没有使用经验,平时从来不用。

NHK聘请日本著名专家对原子炉当时的紧急状况和燃料棒熔融情况,以秒为单位进行了再现。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当时所有电源丧失后,原子炉冷却水位急速下降,仅仅1小时15分20秒,水位已经下降到燃料棒的上部。也就是在此时,当时的日本官房长官枝野幸男发表电视讲话:目前福岛核电站原子炉处于安全状态,核泄漏等情况不予考虑。

全部失电4小时39分后的20时16分,燃料棒已完全处于裸露、空烧状态。据专家推算,深夜23时后,熔融已经开始;全部电源丧失后的10小时37分20秒后,原子炉的格纳容器(反应堆存放处)已经融穿……

遗憾的是,现场技术人员对最为基本的手动操作规则却没有完全正确的理解和清楚的认识。NHK记者在查看当时现场记录时,关于完全失电后应急自动循环冷却机状态的确认记录几乎找不到。这说明现场人员没有注意到连接阀门已自动关闭,处于非工作状态,他们以为这个装置已经进入工作状态。

第一次在现场留下的记录中出现这个装置的名称,是在3月11日17时19分。第一次机会来临。

现场指挥者当时命令两名操作人员前往现场确认,这是可以发现这个装置有没有正常工作的一个绝好机会。但遗憾的是,当两名技术人员走到原子炉建筑物门口时,随身佩戴的放射线监测仪毫不留情地尖叫起来。这种情况表明,技术人员无法入内,必须换上一级防护服才能接近……

福良昌敏对记者说,当时现场指挥部确实认为应急自动循环冷却机在正常工作中,包括东京电力上层也这么认为。这是一次绝好的机会,但是没有被抓住。

第二次机会出现

3月11日18时,海啸退去。被海水淹没过的蓄电池功能暂时有所恢复,中央控制室的部分显示器获得了电源。第二次机会来临。

现场指挥者当场决定,立即电动打开阀门。18时18分,阀门打开。当时,从核电站外部也能观察到,有水蒸气喷出,这说明此装置已进入正常工作状态。但是没多久,水蒸气停止放出。

接到这个报告,现场指挥者陷入迷惘:肉眼看不到水蒸气的话,那就意味着,这个装置的冷却水可能已经干涸。为了防止这个装置处于无水空烧状态,被烧坏进而引发爆炸,造成核泄漏,18时25分,现场指挥者决定,立即关闭这个装置,并马上向东京电力公司对策本部报告。

福良昌敏对记者说,当时我们觉得,原子炉还处于安全状态,所以在那个时间点,我们没有认识到这是一个错误的判断。模拟试验结果显示,11日20时,燃料棒已经完全处于裸露的状态……

第二次机会就这么白白溜走了。

令人困惑的水位计

现场人员最关注的是原子炉水位计的显示仪。现场指挥部决定,首先恢复水位计的电源。当水位计接上大巴汽车上拆下的小型蓄电池后,现场一片欢呼。水位计显示:冷却水位位于燃料棒之上,处于安全状态。

然而,现场工作人员后来发现:尽管没有往原子炉内添加冷却水,但是水位计显示的水位却在不断升高,这是违反常理的显示。

为什么水位计不能正确显示原子炉的状态?原来,1号机组由于长时间缺乏冷却,处于非常的高温状态,因而蒸发了水位计测定装置中所有的水。当水位计测定装置中没有了测定所需的基准水位,它就无法正确显示。美国三哩岛核电站在1979年核事故发生后,美国原子能委员会事后所发表的报告书中也曾经指出,当时发生过原子炉冷却水位急速下降,而水位计仍然显示高水位的错误现象,这个错误是造成那次核事故升级的一个重要原因。

没有很好吸取、借鉴美国三哩岛核事故的经验教训,也可以被认为是一个重要原因。

唯一手段:空中放气

全部电源丧失8个多小时后,由于海啸浪潮的退去,应急蓄电池的状态进一步得到恢复,各种仪器仪表相继恢复工作。一直无法得到确认的另一个最重要的指标原子炉压力计的压力值得到了确认:原子炉内格纳容器的压力异常上升,情况万分紧急。这时的原子炉已经有大量的放射线开始泄漏,熔融已只是时间问题。

现场工作人员马上将情况报告东京电力对策本部。此时,东京电力对策本部面临一个严峻的决断:原子炉已经处于高温高压的万分紧急情况,为防止原子炉爆炸,必须向空中释放原子炉内的气体,为原子炉减压。但是,这同时也就意味着,核污染的开始、核事故的升级。

3月12日14时30分,实施放气作业。放气一个小时以后,整个1号机组的厂房因本次事故中产生的大量氢气而发生了爆炸。此时,非常严重的核污染已经发生。现场指挥部决定,留下最低限度的人员继续监视原子炉状况,其他人员撤离。

紧接着,3号机组也发生了爆炸。3月15日,容量最大的2号机组发生了本次福岛核电站规模最大、最为严重的熔融、核泄漏。

2011年4月12日,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根据国际核事件分级表,将福岛核事故由原先的4级定为最高级7级……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2/1354104.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