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实验报告一

实验报告一



第一篇:实验报告一

实验一交换机的配置

一、VLAN的配置

1.1实验目标

1.掌握交换机基本信息的配置管理。

2.理解虚拟LAN(VLAN)基本配置;

3.掌握一般交换机按端口划分VLAN的配置方法; 4.掌握Tag VLAN配置方法。

1.2实验背景

某公司新进一批交换机,公司内财务部、销售部的PC通过2台交换机实现通信;要求财务部和销售部的PC可以互通,但为了数据安全起见,销售部和财务部需要进行互相隔离,现要在交换机上做适当配置来实现这一目

1.3 技术原理

1.交换机的命令行操作模式主要包括: 1)用户模式 2)特权模式 4)端口模式

Switch> Switch#

Switch(config-if)# 3)全局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 2.VLAN是指在一个物理网段内。进行逻辑的划分,划分成若干个虚拟局域网,VLAN做大的特性是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可以进行灵活的划分。VLAN具备了一个物理网段所具备的特性。相同VLAN内的主机可以相互直接通信,不同VLAN间的主机之间互相访问必须经路由设备进行转发,广播数据包只可以在本VLAN内进行广播,不能传输到其他VLAN中。

Port VLAN是实现VLAN的方式之一,它利用交换机的端口进行VALN的划分,一个端口只能属于一个VLAN。

Tag VLAN是基于交换机端口的另一种类型,主要用于是交换机的相同Vlan内的主机之间可以直接访问,同时对不同Vlan的主机进行隔离。Tag VLAN遵循IEEE802.1Q协议的标准,在使用配置了Tag VLAN的端口进行数据传输时,需要在数据帧内添加4个字节的8021.Q标签信息,用于标示该数据帧属于哪个VLAN,便于对端交换机接收到数据帧后进行准确的过滤。1.4实验步骤

1.新建Packet Tracer拓扑图; 2.划分VLAN;

3.将端口划分到相应VLAN中; 4.测试

图 1-1 VLAN拓扑图

1.5实验结果:

1.5.1对交换机进行配置

1.5.2配置交换机:

通过“show VLAN”命令,查看交换机VLAN的配置

1.5.3划分两个VLAN,VLAN10和VLAN20 配置交换机,在pc0上使用ping命令。当两台主机连接在同一个VLAN时,数据连通。

图1-2 两台计算机之间同一个vlan的网络连通测试

两台主机连接不同的vlan时,连接超时

二、跨交换机VLAN的配置

用两台交换机实现两台交换机VLAN之间的通信,与同一台交换机的不同之处是两台交换机之间设置Tag VLAN Trunk。这在实际中有很重要的应用。

2.1实验步骤

1.新建Packet Tracer拓扑图; 2.划分VLAN;

3.将端口划分到相应VLAN中; 4.设置Tag VLAN Trunk属性; 5.测试

2.2实验结果说明:

2.2.1分别配置两台交换机,通过“show running”检查交换机配置: interface FastEthernet0/11 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interface FastEthernet0/12 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interface FastEthernet0/13 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interface FastEthernet0/24 switchport mode trunk 2.2.2配置交换机,设置交换机24串口为Tag VLAN Trunk。用“ping”命令检查同一个VLAN的连通性。

图 3-2 跨交换机vlan的两台计算机的网络连通

三、生成树协议的配置

3.1实验目标

1.理解生成树协议工作原理;

2.掌握快速生成树协议RSTP基本配置方法;

3.2实验原理

生成树协议(spanning-tree),作用是在交换网络中提供冗余备份链路,并且解决 交换网络中的环路问题;

生成树协议是利用SPA算法,在存在交换机环路的网络中生成一个没有环路的属性网络,运用该算法将交换网络的冗余备份链路从逻辑上断开,当主链路出现故障时,能够自动的切换到备份链路,保证数据的正常转发。

生成树协议版本:STP、RSTP(快速生成树协议)、MSTP(多生成树协议)。生成树协议的特点收敛时间长。从主要链路出现故障到切换至备份链路需要50秒时间。

快速生成树在生成树协议的基础上增加了两种端口角色,替换端口或备份端口,分别作为根端口和指定端口。当根端口或指定端口出现故障时,冗余端口不需要经过50秒的收敛时间,可以直接切换到替换端口或备份端口,从而实现RSTP协议小于1秒的快速收敛。

实现功能 使网络在有冗余链路的情况下避免环路的产生,避免广播风暴等。3.3 实验步骤

首先,将交换机划分为两个vlan,在一个vlan里加连一条链路形成环路。

图3-3 形成环路后的连通性测试结果

若要两台计算机可以通信,需要添加生成树命令,添加代码如下:

添加生成树指令后

图3-4添加生成树后的连通性测试

四、交换机的端口聚合配置

4.1实验目标

1.理解端口聚合基本原理;

2.掌握一般交换机端口聚合的配置方法;

4.2实验背景

端口聚合(又称为链路聚合),将交换机上的多个端口在物理上连接起来,在逻辑上捆绑在一起,形成一个拥有较大宽带的端口,可以实现负载分担,并提供冗余链路。

4.3技术原理

端口聚合使用的是EtherChannel特性,在交换机到交换机之间提供冗余的高速的连接方式。将两个设备之间多条FastEthernet或GigabitEthernet物理链路捆在一起组成一条设备间逻辑链路,从而增强带宽,提供冗余。

两台交换机到计算机的速率都是100M,SW1和SW2之间虽有两条100M的物理通道相连,可由于生成树的原因,只有100M可用,交换机之间的链路很容易形成瓶颈,使用端口聚合技术,把两个100M链路聚合成一个200M的逻辑链路,当一条链路出现故障,另一条链路会继续工作。

一台S2000系列以太网交换机只能有1个汇聚组,1个汇聚组最多可以有4个端口。组内的端口号必须连续,但对起始端口无特殊要求。

在一个端口汇聚组中,端口号最小的作为主端口,其他的作为成员端口。同一个汇聚组中成员端口的链路类型与主端口的链路类型保持一致,即如果主端口为Trunk端口,则成员端口也为Trunk端口;如主端口的链路类型改为Access端口,则成员端口的链路类型也变为Access端口。

所有参加聚合的端口都必须工作在全双工模式下,且工作速率相同才能进行聚合。并且聚合功能需要在链路两端同时配置方能生效。

端口聚合主要应用的场合:

a)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的连接:汇聚层交换机到核心层交换机或核心层交换机之间。

b)交换机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集群服务器采用多网卡与交换机连接提供集中访问。

c)交换机与路由器之间的连接:交换机和路由器采用端口聚合解决广域网和局域网连接瓶颈。

d)服务器和路由器之间的连接:集群服务器采用多网卡与路由器连接提供集中访问

4.4实验步骤及结果

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下,在vlan中再添加一条链路。

图3.8网络拓补结构图

然后,在交换机(S2328-1-3)添加代码:

S2328-1-3#config t S2328-1-3(config)#interface range f0/23-24 S2328-1-3(config-if-range)#Switchport mode trunk S2328-1-3(config-if-range)#channel-group 1 mode on S2328-1-3(config-if-range)#exit S2328-1-3(config)#port-channel load-balance dst-ip S2328-1-3(config)#exit S2328-1-3#show etherchannel summary 在另一台交换机添加如下代码:

S2328-1-2#config t S2328-1-2#interface range f0/23-24 S2328-1-2(config-if-range)#Switchport mode trunk S2328-1-2(config-if-range)#channel-group 1 mode on S2328-1-2(config-if-range)#exit S2328-1-2(config)#port-channel load-balance dst-ip S2328-1-2(config)#exit S2328-1-2#show etherchannel summary 这样就完成了链路聚合。通过ping,可以得出两台计算机连通。连通性测试如图3.9所示:

五、实验体会

通过这次实验我学会了交换机的基本配置、vlan的划分、跨交换机实现vlan,利用交换机和路由器来实现vlan间的通信。在连接线的过程中,我也不是很会,还好有同组其他同学的帮助,才能解决问题,让实验最终成功完成了。

这次实验让我体会到了积累知识和实践操作的重要性,也感谢老师的认真指导,和同组同学的相互协作,让这次实验能成功。

第二篇:实验报告参考模版(一)

课 程 实 验 报 告

专 业 年 级13级会计

课 程 名 称英语读写

指 导 教 师

学 生 姓 名蒋艺成、姚永红、张宏伟、全昌槐、王和平、刘居文

学号20***6、实 验 日 期2014-4-14

实 验 地 点多媒体教室

实 验 成 绩

教务处制

2014年2 月 20日

注:可根据实际情况加页

第三篇:实验报告一

《外汇交易》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名称:外汇银行报价学生姓名:专业:学号:实验地点:实验楼C347实验日期:2010年9月23日

一、实验目的(一)了解外汇模拟交易系统的构成(二)熟悉外汇交易的常见币种

(三)熟悉常见的汇率类型

(四)熟悉外汇银行常见的报价方式

二、实验内容

(一)利用外汇模拟交易系统的行情报价系统,了解外汇行情

(二)行情中心主要提供包括澳元、加元、瑞郎、英镑、日元、欧元等六种基本货币的行情

(三)汇率类型主要可以分为基本汇率和套算汇率

(四)外汇银行对外汇的标价方式主要有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和美元标价法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软件使用。

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

集中授课形式

五、实验条件

计算机,互联网,外汇模拟交易软件。

六、实验步骤

(一)进入外汇模拟交易系统,了解外汇模拟交易系统的构成(二)进入外汇模拟交易系统的行情报价系统,了解主要货币如澳元、加元、瑞郎、英镑、日元、欧

元等六种基本货币的行情

(三)在实时行情中任意选择三种货币组合,计算它们的交叉汇率。

(四)比较实盘交易和保证金交易的差别。

(五)任意选择一种货币和一段时间,假设你持有1000美元,保证金的比例是5%,根据历史数据,计算你的收益率。

七、实验结果分析

第四篇:操作系统实验报告一

实验报告一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掌握Linux的基本操作以及Linux的文本编辑,对Linux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二、实验任务

1、Linux的基本操作

1)在图形交互方式下实现对用户、用户组和文件的管理。要求使用图形交互界面添加一个用户“mary”(密码1234)和一个用户组“dancer”,并将用户Mary添加到dancer组中,最后在Mary目录下建立一个名为test1的文件。

2)在命令方式下实现对用户、用户组和文件的管理。要求在命令交互方式下完成添加一个用户(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并以此用户名登录。3)用Vi编辑器建立一个名为test2的文件,并输入指定内容。

2、掌握Vi文本编辑器的使用

使用Vi编辑器建立、编辑、显示以及加工处理文本文件。1)进入和退出vi。

2)利用文本插入方式建立一个文件test2。输入以下内容:

To the only woman that I love, For many years you have been my wife We've been through much together I love you dearly with my life and could not have picked much better.3)在新建的文本文件上移动光标。

4)对文本文件执行删除、复原、修改等操作。

三、实验设备

VMware虚拟机下的Linux操作系统

四、实验步骤

1、Linux的基本操作 第一步:添加用户:

点击“草帽”图标->“系统设置”->“用户和组群”,出现“用户管理器”界面,单击“添加用户”按钮,在弹出的“创建新用户”界面中创建用户,用户名为“mary”密码为“123456” 第二步:添加用户组: 单击“添加组群”按钮,在弹出的“创建新组群”对话框中新建组,组名为“dancer”

第三步:将用户添加到组: 选中“mary”,点击“属性”按钮或者是双击,选择“组群”,然后将该用户加入“dancer”中,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第四步:在图形界面下创建和编辑文件

单击草帽图标,选择附件中的文本编辑器。命名为“test1”,保存在“mary”所在的文件夹里

2、在命令方式下实现对用户、用户组和文件的管理。第一步:进入命令行界面

桌面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新建终端”,出现终端窗口和命令行提示符#

第二步:添加用户,使用Useradd命令,格式为:useraddwangshumin

第三步:修改密码,使用passwd命令,格式为:passwdwangshumin

第四步:注销账号,以新建的用户名登陆

实验截图如下:

3、Vi编辑器的使用 第一步、在命令行界面系统提示符下输入命令:vi test2,然后按〈Enter〉,建立新文件test2,并进入文件test2的文本编辑状态 第二步、命令方式下用i命令,输入所要求输入的文本内容

第三步、在vi编辑器下练习删除、浏览、复原等操作 第四步使用more命令查看文件内容,格式为:more test2 实验截图如下:

五、实验问题及解决方法

1、在添加用户时,密码输入四位提示错误,输入六位以上即可

2、新建用户名时组名错误,想删除却删除不了,重命名之后提示用户已存在,暂时还没解决

3、由于不是很熟悉操作,发生了很多不必要的小错误,经摸索了解了许多。

六、实验心得体会

通过此次试验,由刚开始对实验的不了解到基本了解了实验内容,刚开始不熟悉操作,中途闹出很多笑话,通过组员间的相互帮助,问题很快便迎刃而解,进一步理解了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也对linux系统产生了兴趣,掌握到双系统的相关知识。另外,针对这个专业,多动手多实践才是最重要,这一次实验下来收获颇多,也认识到自身所存在的不足,今后会多一份努力,多一份实践。

第五篇:ERP实验报告一

实 验 报 告

课程企业资源规划(ERP)第页 实验名称金蝶K3的ERP系统探索

专业_____班级_学号_________姓名实验日期:年月日

报告退发(订正、重做)

一、实验目的1、认识金蝶K3的ERP系统的功能模块;

2、初步掌握K3的ERP系统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1、掌握金蝶K3的ERP系统“中间层服务部件”的“帐套管理”的内容与操作方法;

2、掌握金蝶K3的ERP系统主控台中系统设置模块中内容与操作方法;

3、了解金蝶K3的ERP系统生产管理模块的内容;

三、实验步骤

第一部分:教师演示。

第二部分:学生操作,操作步骤如下:

1、启动SQL Server.2、在金蝶K3的ERP系统的“中间层服务部件”的“帐套管理”中:

(1)添加机构:如福州自行车厂。

(2)编辑机构属性。

(3)为机构“新建帐套”。

(4)对帐套进行设置,并启用该帐套。

(5)对帐套进行“用户管理”,新建用户并对用户进行功能权限授权管理。

3、在金蝶K3的ERP系统的主控台中:

(1)进入主控台。

(2)掌握金蝶K3的ERP系统帮助手册的使用方法。

(3)掌握“系统设置”模块中“公共资料”的设置方法。

1)在“流动资产”科目中增加“现金”科目。

2)在“凭证字”中增加贷、借、记、现金等凭证字。

3)增加时间、长度、重量、数量等计量单位组,并增加时间(年、月、日、小时)、长度(米、厘米、毫米)、重量(公斤、吨)、数量(套、个、件、架)等计量单位。

4)在核算项目中新增“厂企管办”、“生产科”、“供应科”、“销售科”、“财务科”等部门。

5)在核算项目中新增物料。(参见课本)

4.建立自行车的BOM。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

根据实验过程的观察,结合课本第二至第八章节内容,综合分析后回答以下问题:

1、ERP系统默认的用户组及用户有哪些?其权限分别是什么?

2、金蝶K3系统提供了哪些模块?

3、金蝶K3的ERP系统将会计科目分为哪六个大类?请描述这六类的编码分类规则。

4、具有哪些权限的用户才能进行金蝶K3的ERP系统的“系统设置”操作?

5、金蝶K3的ERP系统有哪些核算项目,其编码是什么?

五、总结

(说明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新发现或个人的收获;未解决/需进一步研讨的问题或建议新实验方法等)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