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救护队操作规程

救护队操作规程



第一篇:救护队操作规程

矿山兼职救护工操作规程

一、主要危险源

1、未取得资格证上岗;仪器佩戴或操作方法不正确。

2、未定期检查仪器仪表或仪器仪表不完好。

3、作业地点支护不完好或有害气体超限。

4、入井前未对仪器仪表进行检查。

二、上岗条件

第1条 必须通过安全和通风专业培训,并经过矿山救护专门培训,考试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和操作证后方可上岗。

第2条 必须遵守集团公司及矿劳动纪律和“一通三防”规章制度。

第3条 熟悉井下避灾路线,掌握矿山灾害事故的预防与处理方法及应急措施。

三、安全规定

第4条 在作业前必须进行危险源辨识,作业过程中必须执行“手指口述”。第5条 本规程适用于矿山兼职救护工。

第6条 遵守矿用工制度、劳动纪律及矿山救护相关制度。

第7条 必须熟练掌握矿山兼职救护队配备的所有仪器仪表使用方法。

四、正常操作

第8条 AQG-1型光学瓦斯检定器

1.适用范围:AQG-1型光学瓦斯检定器适用于煤矿井下对甲烷和二氧化碳浓度的测量。2.使用条件:(1)温度为-15℃~40℃。(2)相对湿度≤98%。(3)压力不小于98kPa(海拔1000m以下)。3.操作准备:

(1)在使用该仪器之前必须检查电量是否充足。

(2)在使用该仪器之前,应检查仪器的机身是否损坏,药剂是否失效。

(3)对吸收剂进行检查,检查辅助吸收管内的钠石灰和吸收管的氯化钙有无失效现象,如有失效则应倒出,换入良好的药剂。

(4)对仪器进行气密检查。先检查吸气球本身是否漏气,然后用手指堵仪器进气口,另一手挤压气球,如气球在1-2min内不还原,则为仪器气密性良好。发现漏气时,需处理完好方可使用。(5)检查光干涉条纹是否清晰准确。不清晰的原因是电池电量弱或目镜调整位置欠佳。检查光干涉条纹是否准确,用经验定度法检查条纹的宽度,即将第1根黑条纹中心和分划板的零位线对准,观察第5根彩纹是否与7% 的示值线相对,不相对即仪器精度不符合要求,不准使用。(6)在井下新鲜空气处,连续挤压吸气球5-7次,清洗气室。

(7)校正基线。先把测微组内微量刻度盘上的零位线与观察窗的中线对齐(习惯上是将测微手轮逆时针转动,直至转不动为止),然后按压上部按钮,从目镜观察光谱,同时转动调节手轮,任选一干涉条纹作为基线与零位线对准。

4.操作顺序:检查光谱—采样—调整手轮—读数。5.测定瓦斯和二氧化碳的操作方法同瓦斯检查工。第9条 便携式多种气体检测仪

1.适用范围:便携式多种气体检测仪为防爆型,适用于下水道、管道、煤矿井下等各种环境,可同时监测多达6种气体。

2.便携式多种气体检测仪的各项性能必须达到如下要求:(1)反应时间:20s~70s。(2)使用寿命:1年~5年。(3)连续工作时间:8h~22h。(4)气候条件:-20℃~+50℃。3.便携式多种气体检测仪的技术性能必须符合产品说明书的各项要求。4.根据仪器本身设定期限对仪器进行标定。5.操作准备:

(1)在使用前,根据需要应对仪器的各项性能进行设置。(2)在使用前,必须在新鲜风流中对G750的传感器进行调零。(3)使用气样采集管时,使用者必须先计算一下气样采集的最短时间。

(4)在检测气体前,要初步估计欲检测气体的浓度,特别是在检测高浓度(5%以上)瓦斯时,要按住(EX)键3s,将测量方式转换为VOL %单位测量。

6.操作顺序:开机-检测-读取数据-关机。

7.在进入作业地点前,应在新鲜空气环境中开机。按(ON)键开机,系统会显示被监测气体名称、检测范围和报警点设置。当所有系统预设参数和测量单位显示完之后,系统会自动进入工作状态。

8.扩散吸入模式检测:开机后,G750自动进入扩散吸入模式,并不间断地监测环境中有害气体的浓度。该模式下,系统显示所有气体浓度。此外,系统会计算STEL和TWA(对有毒气体)、M和MIN(对无毒气体)并自动存储。9.气泵采样模式检测:当被检测的气体变化较大时,气泵采样模式会自动启动;当用气体导管检测高顶处或狭窄空间的气体时,按(PUM)键启动气泵采气,同时系统显示“PUMP(ON)”。气泵工作时系统显示的气体浓度信息模式同扩散吸入模式一样。

10.在读取数据时,如果看不清,可按(DISPLAY)键放大全屏显示单种气体的浓度信息。11.在监测过程中,G750的数据存储器会自动存储相关的气体浓度数据,而无须另外打开。12.重复按(DISPLAY/C)键则依次显示每种气体的相关信息及电池剩余电量。快速连按两次(DISPLAY/C)键或10s内无任何操作,系统自动回到多气体显示状态。

13.关机:同时按下(EX/OFF)和(RSET/OFF)键约3s关机,此时系统会发出急促的鸣笛声并显示“SWITCH OFF In 3 seconds”后关闭。

14.测量高浓度的甲烷时,应按照如下步骤操作:

(1)确保气管和气泵吸入口连接完好,且需安装滤网以避免污物阻塞气管。(2)将气管另一端接入待测区域。如果是从液体表面取样,使用浮动探头。

(3)按(EX/OFF)键启动气泵并开始可燃气体检测程序。按(PUM/0)键气泵将停止工作,但是这时检测程序并没有停止,只是自动转入扩散吸入模式工作,此时必须及时打开扩散吸入口的皮盖。(4)再次按下(EX/OFF)键结束本次VOL %检测,但是气泵在停止前还会继续工作至少

lOs,排除多余的甲烷,并吸入新鲜空气来清洁传感器,否则剩余的甲烷可能会引起系统误报警。15.测量低氧(小于10%)环境中的瓦斯时,系统无法准确测量出LEL%单位的气体浓度,此时应按(EX)键转换为VOL%单位测量。

16.如果在硅酸的环境中使用该仪器,必须在采样管上加一个活性炭过滤器。第10条 J-1型一氧化碳检定器

1.适用范围:J-1型一氧化碳检定器是矿山救护队配备的小队仪器,主要适用于矿井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时检查采区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气体。

2.该仪器须具备以下性能:(1)采气器体积误差小于±5%。(2)采气器每分钟泄漏量小于3%。(3)采样速度(以检测管阻力为限):正压为50mL/100s,负压为50mL/120s。

3.检查J-1型一氧化碳检定器的气密性,将三通扳到与集气筒成45°的位置,快速把活塞栓拉到底,如活塞能恢复到原位则对气密性良好,否则不准使用;检查检定管的使用有效期及测定范围,了解检定管上的数字所表示的浓度。4.操作顺序:取气样-送气-读数。

5.在需要测量的地点,将一氧化碳检定器的三通开关扳到与集气筒平行的位置,推拉活塞3-4次,然后取气样50mL,将三通开关扳到45°位置。6.将比长式检定管两端切开,带零的一端插在采取器出气口的短胶管上,三通开关扳到与集气筒垂直的位置,以100s的时间将气体经检定管匀速推出。

7.一氧化碳与指示胶发生反应后,产生一个变色环,根据变色环的位置,可直接从检定管上读出一氧化碳的浓度。

8.对于不同浓度,应选择相应测量范围的检定管进行测定。(1)如没有相应测量范围的检定管,可将高浓度的CO气体可稀释后进行测量,读值与稀释倍数相乘就是该气体的真实含量。(2)对于微量CO气体可重复送几次气,读值除以送气次数就是该气体的真实含量。

9.检定器可根据各类配套检定管的采样体积、送样时间、测量范围等标准要求,检测二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氮、氢等气体的浓度。

10.测定温度低于18度或高于35度时,测定结果应按测定结果换算表进行换算。第11条 BG型正压氧气呼吸器

1.适用范围:BG型正压氧气呼吸器是矿山救护队的个人防护装备,是用于污染或缺氧大气环境的自控闭路循环式正压氧气呼吸器。它也可以在完全没有氧气和存在有毒有害气体或蒸汽的环境中使用;BG4型正压氧气呼吸器可为佩戴者提供大约4h的呼吸空气。

2.BG型正压氧气呼吸器在下列环境条件中使用:(1)温度:-6~60℃。(2)大气压力: 90~120kPa。(3)相对湿度:O~100%。3.特殊规定:

(1)氧气瓶在充气时,严禁接头及瓶阀沾染油和油脂,以免发生爆炸危险。(2)严禁在有爆炸危险的区域进行安装、更换电池。(3)必须使用指定型号的电池。

(4)如果monitron电子报警器发生故障,红灯常亮,则仪器不能使用。(5)避免暴露在直射阳光下以及臭氧中。4.操作准备:

(1)检查各部件的安装、完好情况及电池电量。(2)氧气压力不得低于18MPa。

(3)开、关闭氧气瓶进行测试,必须保证高压系统的气密性,否则,更换氧气呼吸器。5.呼吸器的佩戴顺序如下:(1)打开腰带。

(2)将仪器直立放置,并把呼吸软管摆在保护盖一面。(3)双臂穿过肩带,将仪器提起。(4)将仪器举过头部,并使头处在两根呼吸软管之间,让仪器沿着背部下滑,直到肩带接触到肩部为止。

(5)均匀地拉紧两根肩带,使腰带软垫落在臀部上。合上并调整腰带扣,使其连接可靠。拉动腰带两端,使仪器牢固地落在臀部上。

(6)将腰带两端穿进左右两边的圈内。然后,轻微松开肩带。(7)佩戴连接面罩。

(8)打开瓶阀,注意至少旋转两周。

6.摘脱仪器。关闭氧气瓶,摘下面罩。打开腰带,同时按下两侧锁紧爪将腰带扣拉开,将呼吸软管翻过头顶,使其落在身后的仪器上盖上。打开两肩带,用大拇指向上扳动锁紧夹,让仪器沿着背部慢慢下滑,并将其直立放置,不能让仪器摔下。7.正常操作。

(1)打开气瓶阀,Monitron电子报警器将会在气压达到1MPa时自动启动自动电池测试。(2)按照明键打开照明灯(短时间后可自动熄灭)持续按键3s以上,显示从开始使用到现在的使用时间。

(3)检查氧气供给,每隔15min观察一次显示器,检查氧气量。

(4)低压报警。当气瓶压力降到大约5.5MPa时发出第一次低压报警,当气瓶压力降到大约1MPa时发出最后一次报警。此时,必须停止作业,立即撤离。

(5)在紧急情况下的处理方法:若气体过度消耗,呼吸困难或供氧功能失效,按手动补给阀,可向呼吸系统补充额外的氧气。在上述情况下,立即撤离危险区。第12条 AH-3型氧气呼吸器检验仪

1.适用范围:AH-3型氧气呼吸器检验仪用于检查负压呼吸器系列产品的整机与组件性能(如4h氧气呼吸器的10项性能),使其达到完好,保证救护人员佩戴的安全。

2.使用条件:AH-3型氧气呼吸器检验仪的技术性能必须符合产品说明书的各项要求。3.操作准备:

(1)将检验仪放置在水平的位置,打开仪器上部并使上部与下部保持垂直。(2)分别取下仪器的水柱计、抵抗器和手摇泵供气接头螺母。(3)进行水柱零位的调整(通过手轮旋转)。

(4)用1根胶管将手摇泵供气接头与水柱计接头连接起来,把换向阀扭到“+”号位置,轻轻摇动手摇泵,使水柱上升到100mm位置,然后把换向阀扭到“0”位,观察1min,如水柱下降不超过3mm,则证明检验仪性能良好。4.在正压情况下,检查呼吸器的气密性:(1)在排气阀上放置1个垫环。

(2)将呼吸器口具接头的1根胶管接在手摇泵供气接头上,另1根接在水柱计接头上。(3)把仪器的换向阀扭到“+”号位置,摇动手摇泵,将空气压入呼吸器内,直到水柱计中的水柱上升到“100mm”处为止,然后将换向阀扭到“0”位。(4)观察1min,如果水柱下降不超过3mm为合格。

5.检查呼吸器定量供氧量。打开氧气瓶开关,观察浮子位置,如果浮子稳定在1.1~1.3L/min(AHY-6氧气呼吸器为1.3~1.5L/min)范围内,则为合格。

6.检查自动排气阀的启闭动作压力。取下放在排气阀上的垫环后,观察水柱计中的水柱液面高度,当水柱液面高度在20~30mm范围内,则为合格。

7.检查自动补气阀的启闭动作压力。把仪器的换向阀扭到“一”号位置,摇动手摇泵向外抽气的同时观察水柱下降高度。当水柱计中的水柱在-15至-25mm范围内时,自动补给阀开启,向气囊中补气为合格。8.在负压情况下,检查呼吸器的气密性。关闭氧气瓶后,摇动仪器的手摇泵,将呼吸器系统内的空气抽出,直到水柱计中的水柱液面降至-80mm位置,将换向阀扭到“0”位时,观察水柱液面上升情况,每分钟上升不超过3mm为合格。

9.检查自动补给阀的启动补给量:

(1)先将呼吸器的减压器流量定为1.2L/min(AHY-6氧气呼吸器为1.4L/min)。(2)用胶管将减压器出气接头与检验仪的大流量计接头连接起来。

(3)打开氧气瓶开关,慢慢按压杠杆,观察大流量计,浮子停留的位置即为自动补给量指示,如达到50-60L/min为合格。

10.检查呼气阀逆向气密性的准备工作:

(1)用螺旋高压管把氧气瓶接到检验仪的外接气源接头上。(2)用胶管把小流量计接头和定量供氧接头连接起来。(3)将大流量阀调整到关闭位置。

(4)打开氧气瓶开关,调整检验仪减压器的调整帽,将流量定为1.2L/min。(5)关闭氧气瓶开关,将小流量计接头取下。11.检查呼气阀的逆向气密性的检查方法:

(1)用M36接头和胶管把呼气阀进气端与检验仪的小流量计接头连接起来。

(2)将三岔管的2根胶管分别接到供气接头和检验仪的抵抗器接头上,另1根接到呼气阀检验接头上,再将呼气阀检验接头和呼气阀出气端连接起来。(3)取下水柱计接头的螺母。

(4)打开氧气瓶开关,观察小流量计,浮子停留位置即呼气阀的逆向漏气量指示,如不超过0.5L/min为合格。

12.检查吸气阀逆向气密性(准备工作与呼气阀相同)(1)将M36接头和三岔管的1根胶管连接,另2根管分别接到定量供氧接头和抵抗器的接头上。(2)将M30接头和胶管接在小流量计接头上。

(3)将吸气阀的出气端接在M30接头上,进气端接在M36接头上。

(4)打开氧气瓶开关,观察小流量计浮子位置,漏气量不超过0.5L/min为合格。13.检查清净罐的气密程度:(1)将清净罐两端用堵头堵严。

(2)用M36接头把三岔管的1根支管接在清净罐的侧口上,另2根支管分别接在于摇供气接头和水柱计接头上,取下仪器抵抗器的螺母。

(3)将换向阀扭到“+”号位置,摇动手摇泵。当水柱上升到120mmH20位置时,将换向阀扭到“0”位,观察水柱在1min内不下降为合格。14.检查清净罐装药后阻力的准备工作:

(1)按呼气阀逆向气密性检查的准备方法,将流量定到13L/min。

(2)用胶管将定量供气接头和大流量计接头连接起来,调整检验仪的流量阀,将流量定为60L/min。关闭氧气瓶开关,拆下胶管。

15.检查清净罐装药后阻力的检查方法:

(1)把清净罐检验接头接在清净罐大口上,检验接头的中间短管用胶管接在定量供气接头上,检验接头一边的短管用胶管接在水柱计接头上,取下抵抗器的管口帽。(2)将清净罐的另一端用堵头堵严,侧口敞开。

(3)打开氧气瓶开关,观察水柱计,如果水柱液面上升不超过15mm,则为合格。16.使用1年后必须进行一次性能标定。第13条 JZ-1型救灾电话

1.适用范围:JZ-1型救灾电话适用于煤矿井下临时通讯使用,它能保证指挥部门与抢险现场通讯畅通无阻。

2.JZ-1型救灾电话在下列条件下可以使用:(1)工作温度:-20~40℃。(2)工作湿度:<96%。(3)大气压力:80~110kPa。3.操作准备:(1)定期检查通信电缆外皮、插头、引线的绝缘性能,出现绝缘性能降低或漏电现象时,一定要排除故障后再接入系统。

(2)仪器面板及仪器上下盖之间、面板上器件都用硅胶或其它胶密封,当发现有断裂时应及时修复,以确保其防爆特性。

(3)将电源开关、尾线开关都置于关断状态,其电源指示灯和尾线指示灯变暗。(4)将仪器准备就绪,检查接触是否良好。

4.操作顺序:连接耳麦-连接通讯盒-打开电源开关和尾线开关-进行通话。5.正常操作:(1)将耳麦分别连接到两个通讯盒的“耳麦”插孔内并锁紧。

(2)将绕线盘上的插头插入第一个通讯盒的“通讯2”插座,置电源开关于“1”的位置。(3)手动(或自动)放线。将10m中继线的两个插头分别插入绕线盘的插座和第二个通讯盒的“通讯1”插座。

(4)置绕线盘开关于“开”的位置,置第二个通讯盒的电源开关于“1”的位置,此时,第一个通讯盒尾线灯亮,表示第二个通讯盒和线路工作正常。(5)置第1个通讯盒的尾线开关于“1”的位置,双方即可进行通话。6.双站点延伸通讯:

(1)当一盘绕线放完后,把10m中继线从第一绕线盘插座拔出。

(2)将第二个绕线盘的插头插入第1个绕线盘的插座,并置开关于“开”的位置。(3)将10m中继线插头插在最后一个绕线盘的插座上,双方即可通话。7.多站点接力通讯:

(1)当需要接3个以上通讯盒时,首先按正常操作接好2个通讯盒。

(2)将第二个绕线盘的插头插入第二个通讯盒“通讯2”插座,置电源开关于“1”的位置。(3)将10m中继线的两个插头分别插入第二个绕线盘插座和第三个通讯盒“通讯1”插座。(4)将所有通讯盒连接完毕后,只需打开一个通讯盒开关,即可通话。

8.充电时,将专用充电器交流电插头插接上220V交流电源,直流电插头插入通信盒充电插座即可。一次充电大约需要8-10h。第14条 化学氧自救器

1.适用范围:化学氧自救器适用于发生矿井火灾、瓦斯煤尘爆炸,及产生非呼吸性气体的环境中现场人员撤离时使用。

2.化学氧自救器的各项性能必须达到如下要求:(1)中等体力劳动下使用时间不少于40min。(2)静坐时间不少于120min。

(3)防护性能在使用时间内,CO吸气浓度不超过2%,O2浓度不低于21%。(4)吸气温度低于50℃。

3.操作准备:在操作前要将面部的汗水和灰尘快速擦净,以防在夹鼻夹时不能固定或中途脱落。4.佩戴自救器按以下顺序进行:开启仪器-戴上口具-夹好鼻夹-调整挎带并固定-退出灾区。5.正常操作:

(1)使用时应将自救器沿腰带转至胸前,用手指掀开锁口带的扳手,将封印条断开后,扔掉封口带,去掉上外壳。

(2)一只手握住下壳,另一只手将下壳用力拔下并扔掉,此时立即将口具塞拔掉,置口具片于唇齿之间,牙齿紧紧咬住牙垫,紧闭嘴唇。

(3)双手将鼻夹弹簧拉开,闭住一口气,将鼻夹准确夹住鼻子,密封鼻孔,用嘴呼吸。(4)将挎带套在脖子上,长度调整适当,以口具轻松咬在口中且头能抬起为宜。(5)将腰带长端绕腰一周与短带系牢使仪器固定在胸前。(6)上述动作完成后,在现场负责人的带领和指挥下撤离灾区。6.特殊操作:(1)途中感到呼吸不足时,不要惊慌,应放慢脚步做深长呼吸,待气量充足时再快步行走,切勿奔跑。

(2)在确认撤离灾区后,方可摘掉口具、鼻夹。

7.该自救器只能使用一次,如条件允许,用后交有关部门备查。第15条 氧气充填泵

1.适用范围:氧气充填泵用于矿山救护队充填氧气,也可供化工、石油、医疗、消防和其他有关部门使用。

2.氧气充填泵的技术特征:(1)最大排气压力: 30MPa。(2)吸入条件下的排气量:3L/min。3.特殊规定:

(1)氧气充填泵应选择在干净无灰尘的房间内工作,使用地点温度不得低于零度。

(2)充填泵可用螺栓固定在水平基台上,也可放置在水平基台上。充填泵与基台间应放置减震的厚橡胶板且与基台接触应平稳。

(3)严禁任何脂肪物体与水-甘油润滑液相接触的零件接触。(4)在首次使用前,应将机械油注入机体内,并在每次更换机械油后,必须将机体外部的油脂擦拭干净。绝不允许油从上、下机体的接合处、各密封环处及密封罩处往外渗漏。

(5)使用地点严禁吸烟,应建立严格的禁火禁泊制度,充填工必须穿着没有油污的洁净衣服,工作前必须用肥皂将手洗净。

(6)电动机接线必须良好,网路内应置有保险丝和接地线。室内照明应安装防爆型灯罩。(7)氧气充填工必须定期对输气瓶内的氧气质量、输气瓶和小氧气瓶的安全性能进行认真检查。输气瓶存放处同充气操作地点之间,应有可靠的安全隔离设施。

(8)氧气瓶必须每3年进行1次耐压试验。新购进或经水压试验后的氧气瓶,须在充填前稀释2-3次后,方可进行充氧。

(9)氧气瓶应轻拿轻放,与暖气片和高温点的距离应在2m以上。4.操作准备:

(1)在充填泵工作前,应认真检查各部位是否清洁、可靠。所有应用的工具必须经过清洁除油后,再用棉纱彻底擦干净。AD-200型、A-101型氧气充填泵,应将管路系统中充满18-22MPa的氧气;A-102型氧气充填泵应充满30-32MPa的氧气,用肥皂水检查各处是否漏气。如发现泄漏现象应及时设法排除以免降低充气效率或发生危险。

(2)检查曲轴旋转方向与皮带罩上的箭头方向是否一致。

(3)检查单向阀。首先启动电动机,关上集合开关,进行充气。①AD-200型、A-101型氧气充填泵,可观察中间压力表变化情况。如果两个吸气阀气密性不佳,则表针静止不动;如果有一个气密性不佳,则表针做不均跳动。②A-102型氧气充填泵,应观察各压力表的变化情况。如果一级排气压力和一级进气压力接近或相等,说明一级气缸的吸、排气阀失灵;如果二级排气压力和一级排气压力接近或相等,说明二级气缸的吸、排气阀失灵。5.操作顺序:

(1)在操作前,首先合上电源开关,启动电动机,关上集合开关,进行充气。

①AD-200型、A-101氧气充填泵的充气压力为21-22MPa时,安全阀应自动开启排气。②A-102型氧气充填泵的充气压力为31-33MPa时,安全阀应自动开启排气。

(2)分别接上输气瓶及小氧气瓶。打开集合开关,使输气瓶内氧气自动流入小氧气瓶内,直至压力平衡为止。

6.正常操作:(1)关上集合开关,启动电动机,进行充气。

①AD-200型、A-101型氧气充填泵充气时,要观察中间压力表的变化,直至小氧气瓶内压力达到需 要的压力为止。小氧气瓶内最高压力不得超过30MPa,输气瓶内剩余压力不低于5MPa。②A-102型氧气充填泵充气时,要注意观察各压力表的变化,直到小氧气瓶内的压力达到需要为止。当充气压力为30MPa时,必须选用耐气压为30MPa的小氧气瓶。

(2)打开集合开关,关闭小氧气瓶开关及接小氧气瓶的开关,并打开放气开关,放出残余气体后,卸下小氧气瓶。

(3)再次充气时,应按上述规定重复进行。

(4)应接好冷却水箱的自来水,并使之畅通无阻,以便降低温度。(5)充气时,气缸表面温度升高较快(约60-70℃)属正常现象。7.特殊操作:

(1)每次充气前应将充填泵空转几分钟,观察各部位运行是否正常,运行正常后方可进行充气。充气时,如发现有噪音及其他不正常现象,应立即停止充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2)A-lOl型、A-I02型氧气充填泵,确定电接点压力表自动停泵的控制压力应大于安全阀的排气压力,即在正常情况下,应由安全阀起作用,电接点压力表的自动控制仅在例外情况下起安全保护作用。(3)小氧气瓶与输气瓶压力比一般为2-3倍时最为经济,当其中一个输气瓶压力较低时,可先用它来充气,充到一个阶段后,再利用压力较高的一个输气瓶充气。

8.充填泵工作完毕后,应切断电源,关闭输气瓶开关,由气水分离器放出冷却水。9.使用的所有工具必须经过清洗除油后,再用棉纱彻底擦干净。

10.凡是与氧气及水-甘油润滑液相接触的零件,应定期进行清洗,充气前用压缩氧气吹干净。清洗材料有乙酷、酒精、四氯化碳、航空汽油等。

五、收尾工作

第16条 使用气瓶操作结束时必须及时关闭阀门,放在指定地点交专人管理。

第17条 所有的仪器操作结束,必须全面检查仪器仪表完好情况后,归类存放,做好仪器检修记录并清理现场文明生产。

第二篇:救护队

矿山救护队员安全生产责任状

确保全矿安全生产,明确安全目标和强化责任,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圆满完成全年煤矿安全生产的各项指标,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和本矿实际情况制定并实行安全目标管理,制定安全目标责任状,保证全年安全目标的实现,制定本责任书。

一、安全生产目标:

1、实现2013全矿安全目标:杜绝死亡和重伤事故,消灭瓦斯、水、火、顶板、运输、机电等重大事故,职工职业健康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2、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加强“一通三防”管理和实现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任务,杜绝一切事故的发生。

二、救护队员的职责和注意事项:

1、遵守纪律,听从指挥,积极领导分配的各项任务。

2、保养好技术装备,使之达到战斗准备标准。

3、积极参加学习、体质训练,不断提高思想、技术业务、身体素质。

4、事故发生时,抢救井下遇险遇难人员。

5、处理井下火、瓦斯、煤尘、水和顶板等灾害事故。

6、参加排放瓦斯、震动性放炮、启封火区、反风演习和其他需要佩戴氧气呼吸器的安全技术工作。

7、参加审查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协助搞好安全和消除事故隐患工作。

8、协助矿井搞好职工救护知识的教育。

9、在处理事故时,应迅速而正确地完成指挥员的命令,并与之保持经常的联系。

10、注意自己的仪器工作情况和氧气呼吸器的氧气压力,发生故障时立即报告队长。

11、在工作中帮助同志,在任何情况下不准单独离开小队。

12、撤出矿井后,要迅速整理好呼吸器及个人分管的装备。

13、根据指挥员的命令,在事故处理时担任电话值班员、通讯员、安全岗哨等。

14、负责建筑井下各种密闭墙,做密闭墙时必须严格执行做密闭时的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和技术要求。加强对井下密闭管理,严格执行定期检查制度,不准漏检、假检,检查完毕要详细、如实填写密闭牌板和检查记录。

15、负责启封密闭。

1、所有参与密闭启封人员必须在学习安全技术措施并签字后,方可组织施工。

2、启封密闭工作由救护队人员负责,由专职瓦斯员负责检测启封密闭时的瓦斯及其它有害气体浓度。

3、启封密闭前,首先由瓦斯员检测作业地点瓦斯及其它有害气体浓度,只有作业地点瓦斯浓度低于1%、二氧化碳浓度低于1.5%及其它有害气体浓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时,方可开始进行启封作业。

4、启封密闭时必须使用专用工具,严禁使用铁器。

16、负责井下防灭火工作,防灭火时必须严格遵守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17、负责井下瓦斯排放,排放瓦斯时严格遵守排放瓦斯时的安全技术措施。矿山救护队应做好以下工作:(1)必须携带呼吸器,便携式瓦斯报警仪,高倍瓦斯鉴定器,低倍瓦斯鉴定器等;(2)在排放时走在最前面,严格按照救护队员行动规则工作,并负责断开有害气体超限区内的风筒;(3)负责抢救在排放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意外人身事故。

安全副矿长:

矿山救护队员:

第三篇:救护队计算题

计算题(20道)

1、某运输大巷为梯形巷道,经测量上宽为1.8米,下宽为2.4米,高2米,试计算该运输大巷的面积?

答:梯形面积公式为: S=(上底+下底)×高/2 S=(1.8+2.4)÷2×2=4.32㎡

2、某斜井大巷为半圆拱砌碹巷道,经测量墙高为1.2米,净宽为2.5米,试计算该运输大巷的面积?

答:设巷道净宽为B,墙高为h

2半圆拱面积计算公式为:S=0.392B+B×h(㎡)

2S=0.392×2.5+2.5×1.2=2.44+3=5.45㎡

3、某主要大巷为三心拱砌碹巷道,经测量墙高为1.3米,净宽为2.8米,试计算该运输大巷的面积?

答:设巷道净宽为B,墙高为h

2三心拱面积计算公式为:S=0.26B+B×h(㎡)S=0.262×2.8+2.8×1.3=2.03+3.64=5.69㎡

4、某矿井斜井开拓,斜井中心线的斜长为300米,斜井的倾角为30°,试计算斜井中心线的水平长度和上下两点的高差?

答:已知:水平长度与倾角的关系为:1=Lcosa。直线的倾斜长度L,高差h和倾角a 的关系为:h=Lsina 根据公式得:

斜井中心线的水平长度为:1=300×cos30°= 300×0.866 = 259.8m 上下两点的高差为:h=300×sin30°=300×0.5=150 m

5、根据比例尺,由平面图上量得某斜井的水平长度为402米,斜井的倾角35°。试求斜井的倾斜长度和高差。(sin35°=0.573,cos35°=0.819)

答:根据公式得:

1、斜井的倾斜长度为:L=402÷cos35°=402÷0.819=490.8 m

2、高差为:h=L×sin35°=490.8×0.573=281.2 m

6、根据比例尺,由平面图上量得某倾斜巷道水平长度为247.52米,巷道上下两点的高差为100米,试求巷道的倾角a。(tg22°=0.404)

答:根据公式:tga=h/l得:

tga=100÷247.52=0.404= 22°

7、矿井某测风站系三心拱砌碹巷道,巷道宽2.4米,墙高1.2米,经机械风表测量后,查得的效正风速为4.5 m/S,试计算通过该处的风量。(K的系数为0.4)解:根据公式得:

1、S=0.262×2.4+2.4×1.2=4.39㎡

2、V实=V效×K= 4.5×(4.39-0.4)÷4.39=4.09(m/s)

33、Q= V实×S=4.09×4.39=17.96(m/s)

8、在矿井某生产水平回风巷测得风量为650 m3/min,沼气浓度为0.45%,求该生产水平的绝对沼气涌出量。解:Q沼=Q×C%=650××0.45%=2.925m/min

9、某矿井8月份因检修停产3天,产煤10000吨,恢复生产后,救护队于31日安全预防检查时,在该矿井总回风巷测得平均风速为1500 m3/min,沼气浓度为0.5%,试计算该矿井相对沼气涌出量。解:根据公式:q沼相= Q沼绝×N÷T(m/ 日吨)

31、Q沼绝=1500×0.5%=7.5 m/min

2、Q沼绝=1500×0.5%×60×24=10800 m/ d(天)

3、q沼相=10800×(31-3)÷10000=30.24 m/ dT 10、7月份,某矿山救护队对一服务矿井进行矿井瓦斯等级鉴定,鉴定日测得三班矿井风量分别为:1600 m3/min,1615 m3/min,1620 m3/min,矿井沼气含量分别为:0.5%,0.45%,0.56%。试计算该矿鉴定日的绝对沼气涌出量。解:设三班风量分别为Q1、Q2、Q3,三班沼气浓度为:C1、C2、C3。Q绝=(Q1×C1+Q2×C2+ Q3×C3)/3 m/min =(1600×0.5%+1615×0.45%+1620×0.56%)÷3 3=8.11 m/min

11、为什么氧气瓶在充填室充气后的压力高,等装到呼吸器上以后进行检查时发现压力变低了呢?怎样估算呢?

答:这是因为温度的降低导致了氧气瓶内的压力降低的缘故。根据气体定律: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压力与温度成正比。即:P1 /T1 = P2/T2 P—绝对压力 单位:Pa(帕);KPa(千帕);MPa(兆帕)T—绝对温度,单位:K T = t+273(K),t为摄氏温度℃

例:氧气瓶充氧后温度为50℃,压力为22MPa,检查时温度为25℃,压力应为多少? 已知:P1=22MPa.T1=50+273=323 K T2=25+273=298K 求:P2=?

解:P2= P1×T2 / T1 = 22×298/323 =20.3(MPa)答:检查时的压力约为20.3MPa 12.某矿井下一条废弃的巷道,断面积为6 m2,长度为200m,巷道内充满了有害气体。试计算当气压由106KPa降至100KPa时,巷道内排出了多少有害气体?可充满断面为6m2的巷道多少米?

已知:巷道体积V1=6×200=1200 m3 P1=106 KPa P2=100KPa 求:V2=? ?V=? L=? 解:根据波义耳定律: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气体的压力与体积成反比。即: P1/P2 = V2/ V1 V2= V1×P1 / P2 = 1200×106 /100 =1272(m3)V=V2--V1=1272--1200=72(m3)L=72/6=12(m)答:当气压由106KPa降至100KPa时,巷道内排出了72m3有害气体,可充满断面为6m2的巷道12m。

13、.某矿一掘进工作面掘至400m时中部着火,必须封闭。巷道断面积为6m2,正常供风量为100m3/min,回风流瓦斯浓度为0.2%.必须在多长时间内封闭完?

已知:掘进工作面空间为400×6 =2400(m3);

正常供风量为100(m3/min);

瓦斯浓度为0.2% 瓦斯爆炸下限为5%

求:瓦斯聚积到爆炸下限的时间为t=? 解:绝对瓦斯量为:100 ×0.2%= 0.2(m3/min);

t= 2400×(5%-0.2%)/0.2=576(min)答:必须在着火后576min内封闭完。

14、.某小煤矿,有一上山掘进工作面,坡度为15度,断面为4m2。掘进到100m时,井下突然发水,立井被淹20m,掘进工作面有8名工人。请问这8名工人是否被淹?当立井水位继续升高到30m时,这8

名工人有无生还希望?(15度的正弦值为:0.258)

解:根据题意可作示意图:

由示意图可以看出:

Sin15o=0.258×100 X=Sin15o ×100=25.8(m)>20m 答:8名工人不会被淹;当立井水位继续升高到30m时,这8名工人还有生还希望,因为掘进工作面是一个封闭的空间,还有一定空间的压缩空气供人呼吸。

15、某救护小队进入灾区作业。进入时为16°上坡,队员最低氧气压力为20Mpa,距离为300m,进入队员最大耗氧为4.5Mpa/h,行进速度为20m/min。问在灾区工作的最长时间是多少?

解:根据规定得:

可用氧气为:20-5=15(MPa);

最大耗氧量:4.5÷60=0.075(MPa/min);进入用时间为:300÷20=15(min); 进入耗氧为: 0.075×15=1.125(MPa)返回耗氧为:1.125÷2=0.5625(MPa)路程总耗氧为:1.125+0.5625=1.6875(MPa)灾区最大耗氧:15-1.6875=13.3125(MPa)灾区工作的最长时间:13.3125÷0.075=177.5(min); 答:灾区工作的最长工作时间为177.5min.

16、某矿山救护队在处理矿井水灾事故时,测得水流断面积为0.5㎡,水上漂浮物的速度为5.8m/ min,试估算突水后每小时的涌水量。

解:Q=s×v

3=0.5×5.8=2.9 m/min

3=2.9×60=174 m/h

17、某矿山救护队在窒息区内用J-1型快速检定器,使用采样量为50ml送气时间为100s,刻度为5000ppm的检定管检测一氧化碳时,送气时间20s、送气量10ml时,检定管刻度已达5000ppm,问该处一氧化碳的含量?

解: 根据缩小送气时间和送气量的方法进行计算

设一氧化碳的实际含量x x =5000÷ 1/5 = 25000ppm

18、某救护队员侦察时,在离巷道底板约20㎝处测得混合气体含量为5%,甲烷含量1%,试求该处二氧化碳的含量。

解:设二氧化碳的含量为x X=(5%-1%)×0.955=3.82%

19、某采煤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3.4m3/min,试计算该工作面需要的风量。(通风系数K取:1.7)

根据Q采=Q沼÷C×K公式得:

Q采:表示回采工作面所需风量

Q沼:表示回采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 C:表示工作面沼气最大允许浓度

解:Q采=3.4÷1%×1.7=578 m3/min 20、某突水矿井斜井开拓,井口标高+258米,井底标高+58,倾角为25°,矿井正常涌水量为115m3/h。初始突水流量为300 m3/min,2小时涌水淹至+200水平,救护队如果用300 m3/h的水泵排水,需要多少小时?敷设水管多少米?(sin25°=0.4226)

解:1)已知:1h=60 min 正常涌量=115 m3/h 突水量=300×120=36000 m3 排水前的蓄水量=115×2+36000=36230 m3 设排水时间H H=36230÷(300-115)=195.84小时 2)设敷设水管长度为L 已知:直角三角形直角边为258-58=200米,坡度为25°。L=200÷sin25°=200÷0.4226=473.26m

第四篇:救护队管理制度

目录

兼职救护队职责........................................................................................3 兼职救护队指战员工作职责....................................................................4 兼职救护队队长职责................................................................................5 兼职救护队副队长职责............................................................................6 兼职救护队工程师职责............................................................................7 兼职救护队小队长(副小队长)职责....................................................8 兼职救护队队员职责..............................................................................10 装备管理制度...........................................................................................11 培训与训练制度......................................................................................13 值班工作制度...........................................................................................14 待机工作制度...........................................................................................15 交接班制度...............................................................................................16 技术装备维护保养制度..........................................................................17 总结讲评制度...........................................................................................18 预防性检查制度......................................................................................19 材料装备库房管理制度..........................................................................20 队内安全隐患排查制度..........................................................................21 氧气呼吸器检测人员岗位责任制..........................................................22 氧气呼吸器检测仪操作规程..................................................................24 氧气充填泵安全操作规程......................................................................26 氧气充填泵维护与保养..........................................................................29 氧气充填泵操作人员岗位责任制..........................................................31

兼职救护队职责

一、坚持预防为主、防救结合,建立事故预防和隐患排查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做好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和兼职救援工作。

二、协助、参与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及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并参与组织实施。

三、发生灾害事故,矿启动相应响应级别的《太平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矿长或值班矿领导下达救援命令后,兼职救护队出动,控制和处理初期事故,引导和救助遇险人员脱离灾区,积极抢救遇险人员。

四、参加需要佩戴氧气呼吸器的安全技术工作。

五、协助矿山救护队完成事故处理工作。

六、参与组织职工岗前培训,宣传普及生产安全事故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和应急处臵知识,提高全体职工的自救、互救能力。

七、兼职救护队指战员应自觉遵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加强体质锻炼和业务技术学习,适应救护工作需要,爱护救护仪器装备,做好仪器装备的维护保养,使之达到战斗准备标准要求。

八、必须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随时保持通讯联络畅通,确保接到命令后迅速开展救援。兼职救护队指战员工作职责

一、热爱矿山救护工作,全心全意为矿山安全生产服务。

二、发扬英勇顽强、吃苦耐劳、舍己为公、不怕牺牲的精神。

三、积极参加科学文化、技术业务学习,加强体质锻炼,苦练基本功。

四、自觉遵守《矿山安全法》和《矿山救护规程》等安全、救护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制止任何人的违章作业,拒绝任何人的违章指挥。

五、爱护公共财物,厉行节约,爱护救护仪器装备,认真做好仪器装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使其保持在完好的战斗准备状态。

六、按规定参加战备值班工作,坚守岗位,随时做好出动的准备。

七、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勇敢果断,积极参战,完成抢救和其他各项战斗任务。

兼职救护队队长职责

一、负责兼职救护队的全面领导工作。

二、根据矿的工作计划,结合兼职救护队情况制定实施计划,开展各项工作,并负责总结评比。

三、事故救援时的具体职责:

1、接到出动命令后,立即带领兼职救护队奔赴副井口,担负兼职救护队作战工作的领导责任。

2、到达副井口后,组织各小队做好下井准备,同时了解事故情况,向矿救援指挥部领取救护任务,制定救护行动计划并向各小队下达救援任务。

3、在专业矿山救护队到达前,根据灾害事故应急预案或现场具体情况,立即开展先期救护工作。

4、向小队布臵任务时,应讲明完成任务的方法、时间,应补充的装备、工具和救护时的注意事项及安全措施等。

5、在兼职救护队工作过程中,始终与工作小队保持联系,掌握工作进程,向工作小队及时供应装备和物资。

6、必要时带领兼职救护队下井完成任务,需要时及时召请专职救护队协同救援。

兼职救护队副队长职责

一、协助兼职救护队队长工作,主管救援准备、技术训练和后勤管理,当救护队队长不在时,履行兼职救护队队长职责。

二、事故救援时的具体职责是:

1、在事故救援时,直接在井下领导一个或两个小队从事救护工作。

2、及时向矿救援指挥部报告所掌握的事故救援和现场情况。兼职救护队工程师职责

一、在兼职救护队队长的领导下,全面负责兼职救护队的技术工作。

二、事故救援时的具体职责是:

1、协助兼职救护队队长做好事故救援的技术工作。

2、协助兼职救护队队长制订救护工作的行动计划和安全措施。

3、记录事故救援经过及为完成任务而采取的一切措施。

4、了解事故的处理情况并提出修改补充建议。

5、当兼职救护队正、副队长不在时,担负起兼职救护队工作的指挥责任。兼职救护队小队长(副小队长)职责

一、负责兼职救护队小队的全面工作,带领小队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

二、领导并组织兼职救护队小队的学习和训练,做好日常管理和救援准备工作。

三、事故救援时的具体职责是:

1、兼职救护队小队长是小队的直接领导,负责指挥本小队的一切救援行动,带领全队完成救援任务。

2、接受上级布臵的任务,了解事故类别、矿井概括、事故简要经过、井下人员分布、已经采取的救灾措施等。

3、向队员布臵救护任务,说明灾情类型、与其他队的分工、任务要点、行动路线、联系方式、安全措施、注意事项等。

4、必须保持与上级指挥员或矿救援指挥部经常联系。

5、带领队员做好救灾前检查和下井准备工作。

6、进入灾区前,确定在灾区作业时间和撤离时氧气呼吸器最低氧气压力。

7、在井下工作时,必须注意队员的疲劳程度,指导正确使用救护装备,检查队员和本人氧气呼吸器的氧气消耗。

8、出现有人自我感觉不良、氧气呼吸器发生故障或受到伤害时,应带领全小队人员立即撤离灾区。

9、带领小队撤出灾区后,经过检查气体情况符合安全规定,确定摘掉氧气呼吸器面罩(或口具)的地点。

10、从灾区撤出后,应立即向指挥员(指挥部)报告灾区状况和小队任务完成情况。

11、兼职救护队副小队长协助小队长工作,当小队长不在时,履行小队长职责并指定临时副小队长。兼职救护队队员职责

一、遵守纪律、听从指挥,积极主动地完成领导分配的各项任务。

二、保养好技术装备,使之达到战斗准备标准要求。

三、积极参加业务技术学习和体质训练,不断提高思想、技术、业务、身体素质。

四、事故救援的具体职责:

1、在事故救援时,应迅速、准确地完成指挥员的命令,并与之保持经常的联系;

2、了解本队的救援任务,熟练运用自己的技术装备;

3、积极救助遇险人员和消灭事故;

4、在行进或作业时,时刻注意周围的情况,发现异常现象立即报告小队长;

5、注意自己仪器的工作情况和氧气呼吸器的氧气压力,发生故障及时报告小队长;

6、在工作中帮助同志,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准单独离开小队;

7、撤出矿井后,应迅速整理好氧气呼吸器及个人分管的装备。

装备管理制度

一、兼职救护队的个人装备、小队装备和库存备用装备等,都要定期检查,准确掌握在用、库存的状况及数量,在用装备须保持战备状态。

二、根据技术装备的使用情况,做出装备的报废、更新、备品备件的补充计划,并及时补充。

三、库房须设专人保管,保持库房干净卫生,设备存放整齐,严格审批领用制度,做到账、物、卡“三相符”。

四、小队装备一律在装备室集中保管,严格按规定检查、登记,使小队和个人装备经常保持全、亮、准、尖、利、稳。全:小队和个人装备要齐全。

亮:装备带金属的部分要亮。

准:仪器经检查达到技术标准。尖:带尖的工具要尖锐。利:带刃的工具要锋利。稳:装把柄的工具要牢靠、稳固。

五、兼职救护队每个指战员要爱护仪器装备,节约用氧、节约备品备件,对无故损坏仪器装备者要追究责任。备品备件的领用必须经小队长检查同意,队长审批,禁止乱发乱用。

六、兼职救护队的各种仪器仪表,须按国家计量标准要求校 正,使之达到规定标准。

七、小队和个人装备使用后,必须立即进行清洗、消毒、去垢除锈、更换药品、补充备品备件,并检查达到技术标准要求,保持战备状态。

八、装备定期检查维护的结果,须认真填写在装备检查登记簿内,报小队长审查签字后,方可投入使用。

九、兼职救护队所有装备不得露天存放,并做到专人管理。

十、必须保证使用的氧气瓶、氧气和二氧化碳吸收剂的质量,具体要求:

1、氧气符合医用氧气的标准。

2、库存二氧化碳吸收剂每季度化验一次,对于二氧化碳吸收剂的吸收率低于30%,二氧化碳含量大于4%,水分不能保持在15%---21%之间的不准使用。

3、用过的二氧化碳吸收剂,无论其使用时间长短,严禁重复使用。

4、氧气呼吸器内的二氧化碳吸收剂3个月及以上没有使用的,须更换新的二氧化碳吸收剂,否则氧气呼吸器不准使用。

5、使用的氧气瓶,须按国家压力容器规定标准,每3年进行除锈清洗、水压试验,达不到标准的氧气瓶不准使用。

十一、兼职救护队必须不断学习、应用新技术、新装备,不断 改革创新。新装备使用前必须组织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使用。

培训与训练制度

一、兼职救护队指战员必须由具有一、二级安全生产培训资质的培训机构进行救护理论和技能培训,经考核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从事救护工作。

二、兼职救护人员实行分级培训,初训及复训培训内容和时间,严格按照《矿山救护规程》(AQ1008-2007)相关规定执行。

三、日常训练主要内容:

1、军事化队列训练。

2、体能训练和高温浓烟训练。

3、防护设备、检测设备、通信及破拆工具等操作训练。

4、建风障、木板风墙和砖风墙,架木棚,安装局部通风机等一般技术训练。

5、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医疗急救训练。

6、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的应用训练。

四、模拟实战演习主要内容:

1、演习训练佩用呼吸器时间不少于1小时。

2、每年配合专职救护大队进行一次综合性演练,内容包括:闻警出动、下井准备、战前检查、灾区侦察、气体检查、搬运遇险人员、现场急救、顶板支护、直接灭火、建造风墙、安装局部通风机、铺设管道、高倍数泡沫灭火机灭火、惰性气体灭火装臵安装使用、高温浓烟训练等。

3、每季度进行一次佩用呼吸器的单项演习训练。

值班工作制度

一、实行二十四小时昼夜值班,各小队每三人一组轮流值班,值班人员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完成小队集结。

二、值班小队的技术装备,必须保持良好的战斗状态,整洁地摆放在值班室内,随时做好出动的准备。

三、待机小队做好装备维护工作,值班小队接警后,待机小队代替值班小队值班,随时待命。

四、电话值班员由队员轮流担任,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电话值班员接班后,要认真检查电话和事故记录是否完好,物品是否齐全,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五、电话值班员当接到命令后,要立即按规定填写事故通知单,及时准确地传达上级指示命令,并向值班指挥员汇报。

六、值班室不准会客和从事其他活动,事故电话严禁他人乱动,非值班人员不得进入值班室。

七、电话值班员必须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保持事故记录完好,保管好室内物品。

八、值班人员交班时,应保证相关记录的完整和齐全。以及公共物品的完好。

待机工作制度

一、待机小队队员必须保持通讯畅通,待机期间不得随意外出,特殊情况须经队长同意。

二、值班小队出动后,待机小队立即转为值班,担负起值班任务,需要与值班小队同时出动时。

三、待机小队在值班小队出动后不得少于8人参加昼夜值班,认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在接到任务后立即集结出动。

四、待机小队的技术装备必须保持完好的战备状态,整洁地放在值班室内,随时做好出动的准备。

交接班制度

一、实行值班现场交接,严格执行全天候、全时段值班制度。

二、交接人员必须总结上班次的值班情况,交接需注意的事项,安排交接队的工作重点。

三、交接班时必须清理本小队的仪器装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使其保持良好状态,并做好记录。

四、认真做好战备装备物品的交接工作,确保仪器装备达到技术标准。技术装备维护保养制度

一、小队和个人保管使用的各种仪器装备必须达到战备值班标准要求。

二、兼职救护队每周不少于一次对小队个人使用的氧气呼吸器及各类仪器装备进行全面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三、小队使用的装备工具必须达到“全、亮、准、尖、利、稳”要求,按分工保管维护。发现损坏或丢失要追究责任,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必要的赔偿处理。

四、事故处理、安全技术性工作和佩用氧气呼吸器演习训练后,不论昼夜和疲劳程度如何,小队必须对所有仪器、装备进行认真清洗检查,使其达到战斗准备标准,恢复装备和时间按返回队后或演习结束时间计算,最多不超过2小时。

五、大型仪器装备分工保养,每季检查试运转一次,时刻达到技术标准并清洁存放。

六、对装备库各类仪器装备,每月要进行一次检查、维护和保养,建立仪器装备维护保养记录簿,并认真填写。

总结讲评制度

1、凡属紧急出动,各小队必须将指挥部和指挥员决定的方案、小队行动和安全措施、完成的工作量认真记录在案。

2、每次处理事故结束,参战各小队应组织讲评,总结不足,切实找出经验和教训,并做好记录。

3、每次处理事故结束后,兼职救护队应在15天内做出事故处理总结,总结报告应一式两份,队内存档并报分管领导。

4、对在事故处理过程中贡献突出的人员,兼职救护队报请上级给予奖励和论功,对不服从命令、畏缩不前、贻误战机造成损失和违反纪律者,视情节按相关规定处理。

预防性检查制度

一、坚持主动预防的原则,每月月初制定预防性安全检查计划,参与矿每月的隐患排查活动,预防性安全检查每周不得少于一次。

二、掌握采掘工作面分布,熟悉生产现场各采区通风设施、通风路线、密闭位臵,了解井下供电、排水系统。

三、所有队员下井时要准确的掌握现场情况,及时发现和组织消除事故隐患,对发现的问题要有整改措施、整改责任人、限期整改完成时间,重大问题及时逐级上报。

四、预防性安全检查下井时间不得少于3小时。升井后要认真填写预检记录。

五、预防性安全检查下井时井下现场作业条件差的地点要走到,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安装使用现场要走到,采煤工作面撤面搬家、初次放顶要走到;现场情况发生变化必到,存在重大问题必到,问题较多、现场管理差的作业现场必到。

六、在下井预检中,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确保安全归队。材料装备库房管理制度

一、兼职救护队各种装备、设备配件及易耗材料实行集中管理,鼓励节约,修旧利废,杜绝浪费。

二、仪器装备管理员具体负责材料、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

三、材料设备要有严格的出入库手续,建立物卡和清单,账面清楚、数字准确,实物与账面相一致。

四、设备、物品应分门别类、摆放整齐,同时保持库内卫生整洁,设备、物品完好。

五、救护装备实行分级管理、使用及维护保养,小队装备由小队负责保养,个人装备由队员负责保养,保养期间要做好记录。

六、装备更新或需要大修时,由兼职救护队制定计划报批,统一实施。队内安全隐患排查制度

一、实行每周一次的安全隐患排查制度,确保小队装备及个人仪器装备100%合格。

二、各小队指挥员要认真组织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三、参加排查人员要加强责任心,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认真排查。排查出的问题要及时指出,并做好记录。

四、在隐患排查中发现个人装备或分管装备一台件不合格扣责任人月度绩效工资考评分10分。

五、对查出的问题,能现场整改的及时整改,不能现场整改的要落实责任人、整改人,并规定时间整改。

六、对排查出的问题整改后要进行认真复查,确保仪器装备达到战备标准。氧气呼吸器检测人员岗位责任制

1、氧气呼吸器检测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资格证后,持证上岗。必须熟悉氧气呼吸器检测仪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掌握氧气呼吸器检测仪的维护保养和故障处理知识。

2、对氧气呼吸器检测仪的管理维护和保养负全面责任,是氧气呼吸器检测的第一责任人。

3、氧气呼吸器检测仪应设臵在干燥通风的室内,存放的环境中,不得有能引起仪器腐蚀的杂质,环境温度为5℃~40℃,相对湿度为30~80%,仪器要远离热源1.5米之外。

4、检测氧气呼吸器时必须按操作规程操作,对工作认真负责,确保检测结果真实可靠。

5、保持校验室及氧气呼吸器检测仪和相关设施卫生清洁,仪器仪表及相关设施应符合《矿山救护规程》和《矿山救护队质量标准化考核规范》要求。

6、严禁在室内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烟火。

7、使用氧气呼吸器检测仪时,应无油脂操作,仪器表面不得有油迹、污迹,手、工具等应事先用肥皂清洗。

8、水柱压力计注水时,应先将零位微调节旋钮全部退出,使水柱压力计时应调整水柱零位。水柱压力计和流量玻璃管应定期拆洗。

9、仪器用完后应将注水口和压力口用螺帽堵塞(工作时再打开),用干布擦净表面,并将全部校验工具放入工具袋内。

10、做好氧气呼吸器检测记录,对检测后的氧气呼吸器进行登记和标 注。

11、完成队内交办的其它工作。氧气呼吸器检测仪操作规程

一、氧气呼吸器整机的检测

1、氧气呼吸器正压气密性检验

先将气泵开关的开闭拉手拉出,换向钮推入,把三通连管带胶塞的一端连接于呼吸器吸(呼)气软管,三通的另二个接口分别接充气胶球和检测仪水柱压力口,再用一根带胶塞的导管一端接检测仪通气口,另端胶塞与呼(吸)气软管接头封塞,用排气阀专用插销插入壳体底部长孔,旋转90度,以使呼吸器排气阀处于关闭状态。打开气泵电源开关,观察压力计水柱产液面。当水柱液面上升到规定值(一般为1000Pa)时,立即将开闭拉手推入,电源开关关闭,并开始计时,水柱液面保持1min压力下降值≤30Pa为合格。

2、氧气呼吸器排气阀开启压力检验。

从呼吸器下壳体底部长孔内拔出插销,用二根带胶塞的导管,胶塞端分别与呼气和吸气软管接头密闭;导管的另一羰分别接通气口和水柱压力口,将换向阀拉手推入,开闭拉手拉出,打开气泵电源开关,向呼吸器系统内供气,同时观察水柱压力计液面。水柱面不再上升时的压力值即为呼吸器排气开启压力。其开启压力在400~700Pa之间为合格。

3、氧气呼吸器自补阀自动补给开启压力检测

在测试排气阀开启压力的基础上,将换向阀拉手拉出(此时气泵为抽气状态),同时打开氧气瓶开关赂呼吸舱内供气,此时观察水柱压力计液面下降到最低瞬间值时的压力即为自动补给阀开启压力,其开启 压力在10~245Pa范围内合格。

4、氧气呼吸器的定量供氧量检测:

打开上壳体和呼吸舱盖,取出清净罐,用带专用接头的Pu导管(4×6)一端接小流量计口,另一端专用接头与自补阀体插接;在呼吸舱周边缝内45度方向插入本舌板用力下压膜片(气囊)以防自动补给阀打开;打开氧气瓶开关(氧气瓶压力保持10MPa为标准依据)观察流量计浮子指示的稳定读数值,读数在1.4~1.8L/min内为合格。

二、呼吸舱和冷却罐的气密性检验

拆开呼吸舱上防扭转胶盖,松开定量供气接头与手补供氧接头螺母,用专用堵头堵封呼吸舱上定量供氧接头与手补供氧接头,呼(吸)气软管一端用胶塞堵封,另一羰接三通连管,三通连管另两端与本检测仪的连接法、充气方法的结果判定同呼吸器正压气密性检验,必要要时卸取该部件并用胶球充气浸水试验,观察有无气泡溢出。氧气充填泵安全操作规程

1、氧气充填泵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资格证后,持证上岗。必须熟悉氧气充填泵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掌握氧气充填泵的维护保养和故障处理知识。

2、氧气充填泵应选择在干净无油污的房间内进行工作,使用地点温度不得低于0℃,保持良好通风。

3、充填泵可用螺栓固定在水平基台上,也可放臵在水平基台上。充填泵与基台间放臵减振的厚橡胶板,与基台接触应平稳,用外接气源管将气源瓶与充填泵连接。

4、严禁任何脂肪及油污物体与氧气和水及甘油润滑液相接触的零件接触。

5、使用前,应将机械油注入到机体内,注油量在油量计的上下标之间,每次更换机械油后,必须将机体外部的油脂擦拭干净,严禁油从上、下机体的接合处、各密封环处及密封罩处渗漏。

6、使用地点严禁吸烟,操作人员必须穿着没有油污的洁净衣服,工作前必须用肥皂将手洗净,禁止带手套。

7、使用的所有工具必须经过清洗除油后,再用棉纱彻底擦干净。

8、电动机接线必须良好,网路内应臵有保险丝和接地线。室内照明应安装防爆型灯罩。

9、凡是与氧气及水、甘油润滑液相接触的零件,应定期进行清洗,充气前用压缩氧气吹净。清洗材料有乙醚、酒精、四氯化碳,航空汽油。

10、充气前必须检查被充气瓶应在使用期限和检测期限内,否则严禁充气。

11、必须定期对输气瓶内的氧气质量、输气瓶和待充气瓶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查。输气瓶存放处同充气操作地点之间,应有可靠的安全隔离设施。

12、氧气瓶必须每3 年进行1 次耐压试验。新购进或经水压试验后的氧气瓶,须在充填前稀释2~3 次后,方可进行充氧。

13、氧气瓶应轻拿轻放,与暖气片和高温点的距离应在2 米以上。

14、每次充气前,要将充填泵空运转几分钟,观察各部位运行是否正常,运行正常后方可进行充气。

15、禁止用手或可燃物靠近、遮挡排气口。充气时不得站立于被充气瓶的正前方。

16、启动前,打开集合开关,打开气水分离器开关,放净残余气体后关闭。

17、分别接上气源瓶及待充气瓶。依次打开气源瓶开关、进气开关、充气开关、待充气瓶开关,气源瓶内氧气自动流入到待充气瓶内,直至压力平衡为止。

18、关闭集合开关,启动电动机进行充气,观察压力表的变化,直至待充气瓶内压力达到需要的压力为止。

19、关闭被充气瓶开关及充气开关,打开放气开关,放出残余气体后,卸下被充气瓶。

20、如需继续充气,可重复上述步骤,工作结束后停机、关闭气源开 关,打开集合开关,打开气水分离开关,放净管路内残余气体。关闭气水分离开关、进气开关,切断电源。

21、充气时,气缸表面温度升高较快(约60~70℃),属正常现象,应接好冷却水箱的自来水,并使之畅通无阻,以便降低温度。

22、做好氧气充填泵运行记录。氧气充填泵维护与保养

为加强氧气充填泵管理,保证设备安全运行,提高工作效率,确保运行可靠,特制定本制度。

一、氧气充填泵机油更换

1、启动氧气充填泵并空转几分钟,待曲轴箱内油温上升后,再停机更换机油。松动油位计背面的油管卡箍,拔下油管,放净机体内残留机油,安装好油管。

2、卸掉机体通风螺丝,将30号机械油从油孔注入机体内。油位应达到油面计示数的两刻度之间。

3、第一次更换机油是在氧气充填泵工作200小时后,以后每工作1000小时更换一次。

二、润滑液更换

柱塞润滑用80%蒸馏水和20%的纯净甘油(丙三醇)混合液4L,将其注入到水箱内,定期清洗水箱及过滤装臵,并定期更换新的混合液,氧气充填泵在工作时必须使混合液由水泵不断地送到冷却室中,并由回液管流回到水箱内,润滑液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0度。经常观察水箱液位,润滑液液位应保持在水箱2/3~3/4处,严格按标准灌注,否则会影响气缸冷却和润滑功能,导致气缸发生故障或损坏。

三、接头气密检查

氧气充填泵使用到一定期限后,必须进行定期检查,主要检查项目:

1、各结合部位是否有松脱、活动及其它不正常现象。

2、各接头、焊缝的气密性是否良好。

四、密封件检查与更换

1、氧气充填泵各种密封件,都应阻燃,保持清洁,严禁与油脂类等可燃物接触。

2、更换或压紧气体密封环

a 松开输气管接头,取下单向阀。安装单向阀时方向必须正确,否则会造成气缸严重损坏,严重时会造成人员伤害等事故。

b、使用专用扳手松开气缸,将气缸卸下。拧紧压帽,每次拧紧压帽深度为1~1.5扣,如压冒拧到头,可更换压帽压紧,压帽不得高于气缸下面。

c、拧紧后仍达不到密封要求,则需更换气体密封环,更换时,使用专用扳手松开压帽,更换气体密封环后,将压帽压紧,然后将气缸安装回压缩机,拧紧输气管接头。

3、更换液体密封环

a、松开输气管接头,取下单向阀。b、松开气缸,将气缸卸下。

c、松开螺帽压环,取出柱塞、取下水环。

d、更换液体密封环,拧上螺帽压环,将水环安装回柱塞,将柱塞安装回压缩机拧紧螺帽压环,将气缸安装回压缩机,拧紧输气管接头。

4、更换开关杆或阀门

把开关盖板开启,卸下把手螺帽,取出弹簧,依次取下把手、垫圈、阀门杆螺帽、开关杆,拧下阀门更换所需更换备件,然后依原顺序正确安装,保证气密良好。氧气充填泵操作人员岗位责任制

1、氧气充填泵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资格证后,持证上岗。必须熟悉氧气充填泵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掌握氧气充填泵的维护保养和故障处理知识。

2、对氧气充填泵的安全运行负全面责任,是氧气充填泵安全运行的第一责任人

3、充氧时必须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及时对本队指战员的氧气瓶进行充氧。

4、要经常保持充氧泵房和充氧泵体卫生清洁,确保充填泵房相关设施符合《矿山救护规程》和《矿山救护队质量标准化考核规范》的要求。

5、对氧气充填泵要做到三勤(勤检查、勤维护、勤保养),氧气充填泵表压在200个气压检查时,不漏油、不漏气、不漏水、无杂音。

6、负责氧源瓶(空瓶、实瓶)、呼吸器气瓶的日常管理,确保气瓶数量、质量等技术指标符合规定要求,按规定存放。

7、严禁在室内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烟火,氧气瓶距高温点不得小于2米。

8、不得对不合格气瓶进行充氧,新购进和水压试验后的气瓶 须稀释2-3次后,方可进行充氧。

9、做好氧气充填泵的运行记录,对充氧后的呼吸器气瓶进行登记和标注。

10、完成队内交办的其它工作。

第五篇:救护队协议书

采石厂救护协议书

甲方: 采石厂(联系电话:)

乙方:普安县矿山救护队(联系电话:)

甲乙双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经过协商,特签订本协议。

第一条 协议目的

甲乙双方根据协议规定,明确各自权利和义务:乙方利用自有的技术及人力资源,为甲方提供在生产过程中遇突发状况需要提供紧急救护服务,甲方提供矿山的相关资料及信息,以便乙方及时开展救护。

第二条 协议内容

1、甲方委托乙方在甲方在生产过程中遇突发状况需要提供紧急救护服务,乙方应当将具体联系方式正确无误提供给甲方。

2、乙方一经得到甲方提出的救护协助服务指示,应立即组织救护人员及时开展救护工作。

3、甲方必须提供准确的相关的资料、信息以及必要工具设施等以利乙方的救护工作顺利开展。乙方要备有开展救护工作必须的相关救护设施。

4、为确保救护设施的维护及加强救护队伍的经常演练,实行救护协助服务制,救护协助服务费采用按年收取的方式,甲方每年向在乙方交纳救护服务费用为 元。

第三条 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一、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按本协议的服务承诺履行相关义务。

2、甲方应承担申请提供急救服务所产生的相关费用,包括救护车费用、救护人员费用等国家明令收取的费用。

3、甲方应按期向乙方缴纳本协议规定的相关费用,同时承担因欠缴费用带来的法律责任。

二、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乙方有权要求甲方提供详细真实的资料及信息。

2、乙方有权对甲方提供的信息进行核实。

3、按照协议规定,乙方有权向甲方收取相关服务费用,并且按照甲方费用缴纳情况决定是否提供以及终止相关服务。

4、乙方应严格按照本协议内容履行相关服务承诺,并承担因不履行承诺所产生的法律责任。

第四条 其他约定

1、甲方应保证所提供的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如因联系方式不真实或不正确导致乙方不能及时开展救护,乙方不承担由此带来的任何不利后果。

2、因不可抗力的影响导致本协议未能实际履行的,不可抗力发生方可以免除违约责任,但不可抗力的发生方应尽到充分的通知义务,同时应采取合理的补救措施以防止不可抗力影响的扩大。

第五条 特殊约定

如甲方提出要求,乙方可为甲方呼叫相应部门或人员(由甲方指定)以及引导120急救人员至甲方处;甲方事先指定的相应部门或人员的联系方式应正确无误,如若有误致不能联系相关部门或人员的,甲方自行承担不利后果。

第六条 合同的生效和修订

1、本合同自甲乙双方(代表)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2、合同生效后,非经双方一致同意,任何一方均无权修改或解除合同。

3、若双方一致同意修改合同,或者合同有未尽事宜,可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作为本合同的组成部分,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第七条 本合同一式贰份,由甲乙方各执壹份。

甲方: 采石厂

法人代表:

联系电话: 年 月 日

乙方:(公章)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