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设备点巡检管理制度
设备点巡检管理制度
第一章 目的
设备高大精尖,结构日趋复杂化,连续自动化,并节能化与超小型,停产损失巨大,要求必须加强设备管理,做好设备的点巡检工作,及时消除设备隐患,减少设备故障率,提高设备作业率,降低维修成本,创造企业效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 适用范围
设备点巡检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各单位
第三章 引用标准
《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理》、公司设备相关制度
第四章 定义
第一条 设备点检
设备点检是一种科学的设备管理方法,是利用人的感官或仪表、工具,按照“五定”的方法,对设备进行检查,找出设备的异状,发现设备隐患,掌握设备故障初期的信息,以便及时采取对策,将故障消灭在萌芽阶段的一种管理方法。
点检对象为岗位分管设备与查看设备运行情况。设备点检“五定”是:定点、定法、定标、定期、定人 第二条 设备巡检
设备巡检是由维修钳工、电工、仪表工与润滑工(或兼职润滑工),根据设备的不同要求,按照设定的巡检路线、巡检周期,对管辖区域设备进行巡回检查,以及设备管理技术人员对设备点检、巡检的查看与汇总分析的设备管理方法。
巡检对象为区域内分管设备与查看设备运行情况。
第三条 设备点检定修:设备点检定修体现了设备预防为主的维修方针,点检是定修的基础,以点检为核心,及时发现劣化,保持设备经常处于正常状态,防止设备事故停机所造成的损失;定修是点检的要求,是在点检基础上的计划检修,是最节约的设备维修方式,在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前提下,设备检修技术与经济结合,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使维修成本最低;以此为基础,生产操作人员、设备
维修人员、管理技术人员三位一体即为点检定修管理体制,是全员生产维修TPM“操作运行、点检、维修、管理、技术”于一体管理的核心体制。
第五章 设备点巡检管理
设备点巡检就是在全员维修思想的指导下,按照制定的点巡检路线,用“五定”的方法对设备实施全面的管理。
第一条 设备点巡检管理,就是以个性化自主管理为基础、以TPM管理为重点、以工序服从为原则,重视员工培训教育,强化设备管理,按照(计划、执行、检查、改进)PDCA循环方式,促进企业全面发展的基层管理体系。
第二条 设备点巡检体制,由点巡检人员和职能部门管理人员组成,点巡检人员由岗位操作人员、设备维修巡检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三位一体点检体制,工作中需要建立和提高点巡检队伍的素质,培养发现装备隐患的技能,对设备严肃认真负责,在故障发生之前,进行计划检修,及时地将设备隐患消除。
第三条 实行三级点巡检制度:岗位操作人员日常点检,是设备点巡检的基础工作,操作岗位要明确设备包机责任,实行点检制及交接班制度;设备维修人员定期巡检,是设备点巡检的核心工作,维修岗位以区域为单元,明确维修包机责任,实行区域责任制、巡回检查制、重点设备定检制度;专业技术人员精密点检,是设备点巡检工作的重要人员。
第四条 员工培训教育,以自主管理为基础,以专业工种为主项兼职辅助技能,不断提高员工岗位素质,一岗多能兼职管理,是现代设备管理的基本要求,是“操检合一,动态管理”的基本要求(如操作工日常担负操作、点检任务,检修时要知道本岗位检修项目,同时要能完成简单的维修工作;维修钳工兼有焊工、起重工及冷作工的基本技能等),多能工视岗位性质不同要求不同。
第六章 设备点巡检标准
设备点巡检标准就是按照事先确定的标准、程序和方法办事,以达到预期效果的行为。
第一条 点检管理的标准有维修技术标准、点检(五定)标准、给油脂标准和维
修作业标准四大标准,是设备进行点检、维护、修理、技术管理等标准化作业的基础与重要技术依据,它的建立和完善将设备点巡检工作科学推进。
第二条 维修技术标准是根据设备设计制造的原始数据制定的维修基准,是点巡检标准的编制依据,在工作中积累和完善。
第三条 给油脂标准规定了润滑作业的基本事项,包括了润滑“五定”的全部内容,按照设备润滑管理制度,由分厂设备科制定每台设备量化标准。
第四条 维修作业标准是检修责任单位进行检修作业的基准,是确定修理工时及修理费用的依据,按设备检修管理制度及检修定额执行。
第五条 点检(五定)标准是设备点巡检标准的重点,包括点巡检路线、定点、定期、定人、定法、定标,在《设备点巡检标准》阐述了每台设备的点巡检内容及要求,要求遵照执行。
定点:设定设备点检部位、项目和内容 定法:确定点检的方法
定标:制定点检结果的判断基准—维修标准 定期:设定检查周期
定人:确定点检项目的实施人员 第七章 设备点巡检的实施与问题处理
第一条 操作岗位设备点检情况—本班班长查看签字确认,汇总管辖岗位点检问题—工段长查看,及时处理本工段问题,未能处理及时报告分厂处理,工段建立设备异常情况上报记录和设备问题处理台帐。
第二条 维修值班岗位设备巡检情况—本班班长签字确认,汇总管辖岗位巡检问题—工段长核实,及时处理本工段问题,未能处理及时报告分厂处理,工段建立设备异常情况上报记录和设备问题处理台帐。
第三条 设备出现紧急事故,操作工第一时间按下按钮,并上报调度室,调度长或值班长组织处理,15分钟处理不好通知相关科段长现场处理,并视情况轻重和处理时间报告厂长处理。
第四条 分厂设备科每天对设备点巡检问题要汇总、分析,一周一总结,对问题设备重点管理,按轻重缓急作出计划安排,报厂长审批处理,分厂不能处理的问题要及时上报设备处和相关领导处理,并建立管理台帐。
第五条 设备部设备管理员不定期抽查各单位设备点巡检情况及设备运行情况。第八章 设备点巡检工作的开展与推进
设备点巡检工作是设备管理的核心工作,为做好这项工作,从六个方面开展与推进:(1)建立和完善点巡检体制,按岗位要求,分工负责;(2)做好点巡检准备工作,按照设备点巡检标准制定表格,制定点巡检计划;(3)组织点巡检实施,按照点巡检问题处理程序处理问题,做好记录,交接班内容要具体化;(4)进行设备故障倾向管理,对单台设备积累资料,掌握维修规律,采取积极措施,及时消除设备隐患;(5)定期检修管理,处理日常维护不能处理的问题,促进点巡检工作在新的基础上开展;(6)熟悉和借鉴同行先进企业设备点巡检的管理。
第九章 设备点巡检奖惩考核
第一条 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执行设备点巡检各项制度,成绩优秀的岗位分厂予以奖励;单位组织管理好,指标先进,成绩突出,公司予以奖励。
第二条 记录完整,包括点检(岗位)记录、巡检(电工、维修工)记录、润滑记录、检修记录、交接班记录等,书写工整、内容真实、不缺项、保存完好,一项不合格处罚50元。
第三条 点巡检及时,按规范要求及时对设备点巡检,如实填写设备点巡检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处理不及时一项处罚50元,不能及时处理的设备故障、重大设备隐患要及时报告处理。
第四条 点巡检优质高效,巡检时严禁长时间在岗位上逗留,处理问题时要和有关单位协调,不能盲干、蛮干,造成影响考核50—100元,造成事故的按事故考核办法考核。
第五条 点巡检到位,一项未检处罚50元,因点巡检不到位造成故障停机或事故的,追究点巡检人员责任,并视情节严重程度追究科段人员的管理责任。
第六条 点巡检问题汇总,当班问题当天汇总,次日汇总到设备(机动)科作出安排,设备厂长(或处长)签批,信息传递不到位一岗一次处罚50元。
第七条 维护保养,设备维护保养不及时、润滑不到位缺油,一台考核50—100元;维护保养不到位造成设备损坏、缺油造成设备损坏,按设备事故考核,造成浪费视情节轻重考核。
第八条 组织检查,各二级单位建立检查与考核机制,组织自查,按考核细则进行奖惩考核,公司组织检查,重点查看各单位的管理台帐、检查效果、重点设备的运行情况,按考核细则并视重视程度进行考核,连续两个月考核差的单位,设备处要重点检查,重点考核。
第九条 培训教育,设备点巡检管理纳入职工培训内容,单位员工积极参与,组织效果不好或没有组织培训学习,视情况考核设备科长、设备厂长100—500元。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开始实施 本制度由公司设备部起草、解释。
第二篇:设备点巡检制度
设备点巡检制度
一、设备点巡检的目的为了维持生产设备的原有性能,通过人的五感(视、听、嗅、味、触)或简单的工具、仪器、按照预定的时间周期及方法,对设备上的规定部位(点)进行有无异常的预防性周密检查的过程,以使设备的隐患和缺陷能够得到早期的发现,早期预防,早期处理,必免设备事故发生及事故的扩大。
二、设备点检的规定及要求
1.设备点巡检工作由(运行、维修、电气)三工种人员共同参与。
2.点检时间:操作岗位每小时进行一次点检;维修、电气人员每两小时进行一次点检。时间为正负十分钟,运行点巡检时间为整点;维修点巡检时间为单数半点进行,如9:30分;电气点巡检时间为双数半点进行,如8:30分。点检时间以点检记录及点检表为准,严禁弄虚作假,如被车间发现将严肃处理。
3.点检的项目有设备的运行状态,点检表时间的拨针及岗位划卡。
4.提高设备点检质量,加强设备点检及包机人的责任感,有效的将设备点巡检质量提高上来,减少设备的隐患,降低设备事故的发生。
5.实行设备点检工作的“五定”内容
①定点-----设定检查的部位、项目和检查内容。
②定法-----定点检查的方法。采用五感及借用仪器、仪表工具等。③定标-----制订设备检修计划及维修标准。
④定期-----按计划将设备倒机,按设备倒机制度执行倒机,以便有计划的检修及保养。
⑤定人-----确定设备包机责任人,以便确定点检项目责任人。
6.设备点检的关键九要素(点巡检内容)
①压力②温度③流量④泄漏⑤润滑⑥声音
⑦振动⑧磨损⑨松驰
三、考核办法
1.对点巡检不到位、漏检、未检、未拨表、未填写点检卡的,一项罚责任者30元/次,罚主管站长20元。
2.对点检中弄虚作假、代检现象的扣当事人100-200元/次,扣主管站长100元/次。
3.凡因设备运行中因点检质量不高,未及时发现隐患而造成设备损坏及设备事故,对所发生的费用由责任人承担,并以100-500元/次罚款,并追究责任。
4.在点检中发现威胁到生产的事故隐患及重大事故隐患者,车间应根据具体情况奖励 100-200元/次。
制氧车间
2009.03.25
第三篇:设备点巡检制度
设备三级五定点巡检制度
一、机电运行队及外包单位对所属的巡检设备实行“三级”“五定”巡检制度,“三级”即操作工、维修工、管理人员,“五定”即定点、定人、定方案、定标准、定巡检周期。
二、机电运行队及外包单位应根据设备、人员状况制定本队所属设备的点巡检标准。
三、各级巡检人员应根据所制定的点巡检标准对各巡检点进行认真仔细的检查。
四、在设备巡检过程中,发现事故和缺陷隐患,应逐级汇报处理,并做好记录。
五、设备巡检纪录应妥善保管,每月底将各种巡检记录交技术副队长检查后,由材料员汇总,经队长审核后并交机电部妥善保管,以备查阅。
六、机电运行队及外包单位应根据内部情况制定对班组及巡检人员检查、管理、考核办法,队长、技术副队长及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所管辖范围巡检工作的管理,随时检查所管辖范围人员的巡检情况。
七、本队设备管理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所管辖设备进行周检和月检,并做好记录。
八、点巡检要求每班进行四次巡检,维修工每班进行一次巡检,技术人员每周进行一次巡检,同时要做好记录并本人签字。
第四篇:设备巡检管理制度
通讯设备巡检、消缺管理制度
为了及时发现通讯设备的事故隐患,提前预知设备性能的改变,从而减少设备突发故障的机会,使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达到减轻维修工作量、降低维修费用、顺利完成全年生产经营的目的,特制订本制度。
1.巡检人员
设备巡检人员为当班运行人员、设备技术员和专业维修人员,其它人员由信息中心根据需要安排参与巡检
2.巡检周期及时间
2.1.设备运行人员每1小时一次和设备技术人员及维修人员每天一次(特殊情况另定)。
2.2.生产不稳定、气候异常或开停车等特殊情况时,应增加巡检次数,以确保安全生产。
2.3.巡回检查的时间运行人员为整点巡检,其他人员为上午9:30时前,下午2:30时前。所有人员必须按规定时间进行巡检,误差不得超过±10分钟。
2.4.如遇到抢修任务及参加会议无法抽时间巡检的,应在记录簿中注明,说明原因。
3.巡检路线
3.1.按规定巡检路线、巡检点进行巡检,并在规定的地方挂巡检牌。
3.2.巡检路线规定(由各车间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为:如:从a(开始)---b---c---d(结束)。
4.巡检内容
4.1.通讯设备各部分连接情况:通讯线路接口是否松动,设备是否稳固;
4.2.通讯线路磨损情况:通讯线路是否腐蚀老化及磨损;
4.3.通讯的信号:检查信息通讯是否正常,是否有杂音、串号等情况;
4.4.通讯设备的声音:听设备运转的声音是否正常;
4.5.通讯设备参数:检查设备管网仪表参数是否正常;
4.6.通讯设备卫生:查看设备卫生是否整洁。
5.巡检方法
5.1.用“听、摸、看、查”的方法进行检查,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影响较大而又难以处理的问题,及时向车间领导报告。
5.2.巡检人员根据个人情况灵活掌握,应做到耐心细致、全面周到,不漏
掉任何一项内容。
5.3.设备技术人员、维修工巡检到某一岗位时,应同该岗位运行人员沟通,了解设备运行信息。
6.巡检处理
6.1.巡检人员应随身携带适量的工具(如:打线钳、测线仪、抹布等),遇
到简单又方便处理的故障应立即处理。
6.2.不方便处理的,在巡检结束后组织材料和人员力量处理。
6.3.处理故障时需要停机将会影响局部或全局生产的,由生产部决定处理
与否和处理时间。
6.4.巡检时如发现机器保养不良的现象,有权利和义务要求相应员工立即
改正错误,及时保养。
6.5.对巡检发现的问题,无论是否处理过,都要详细做好《巡检记录》。
6.6.巡检要与考核挂钩,对不按时巡检,不填巡检记录者要按规定扣除当
月部分奖金,对巡检中发现重大隐患并及时排除,避免重大事故发生者要给予奖励。
2008年4月2日
第五篇:设备巡检管理制度
设备专业巡检制度
第一章总则
1.1、为进一步夯实设备基础管理,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做到及时发现设备故障隐患,并根据检查检测结果分析,适时提出预防性维修计划,从而为编制维修计划并付诸实施提供依据,最大限度地减少设备故障停机,杜绝设备事故的发生,保证设备安全高效运行,特制定设备专业巡检制度。
1.2、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
第二章职责范围
2.1、可靠性RF:又称有效度。是指设备处于正常可用状态的程度。公式表示为:
运转时间
RF=
运转时间+故障停机时间 ×100%
2.2、为了便于实施设备巡检,设备管理部门和生产单位应根据自己管理范围、职责以及生产工艺流程等将所有需要检查的设备编制包含巡检路线、巡检点、巡检性质、巡检频次、参照标准、记录、巡检计划等全部内容的巡检表,巡检人员依据巡检表进行设备巡检。
2.3、生产单位巡检人员利用巡检工具和人的感官(看、听、嗅、尝、摸)进行每天巡检,并做好巡检记录,发现异常现象时应做好记录并予以跟踪。
2.4、巡检人员发现设备出现重大异常情况时,及时汇报设备管理部门,由设备管理部门借助特殊专用设备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汇总记录,分析原
因,确定隐患部位,并提出应急维修措施和维修方案以及加强日常运行监测巡检。
2.5、设备主管部门负责全公司主机设备的周检和月检,生产单位负责管辖范围内设备的日常点检。
第三章巡检人员
3.1、巡检人员是指经过培训,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并能够独立开展检查检测工作,分析判断设备状况的专业技术人员。通常应该是中专以上机械、电气专业及相关专业毕业。
3.2、设备管理部门配备专业设备巡检员,生产单位根据生产需要配备兼职巡检员,具体人数由生产单位自行确定,其职责就是按照巡检计划开展巡检工作,分析设备劣化趋势,提出维修需求,并上报单位领导督促维修工作的完成。
3.3、设备管理部门配备专兼职润滑管理员,负责全厂设备的润滑巡检管理工作和润滑巡检文件的编制,针对润滑管理方面提出维修需求,并督促维修工作的完成。
3.4、生产单位应配备专兼职润滑管理员,负责本单位设备的润滑巡检管理工作和润滑巡检文件的编制,针对润滑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维修需求,并督促维修工作的完成。
第四章巡检文件的编制
4.1、巡检文件的编制是专业巡检人员的工作,通过编制巡检文件,可以使巡检人员进一步了解设备的各个部位,清楚需要检查检测的点的位置、频次、判定标准等,以便于今后更好的实施巡检。
4.2、生产单位的巡检人员根据自己分管的设备编制巡检路线、巡检
计划,并根据巡检的内容需要编制巡检记录。
4.3、所有巡检文件编制完成后,应该在分管设备的副总经理或总经理助理的主持下,召集由专业巡检人员、设备技术人员、相关领导参加的会议,逐条对巡检文件进行讨论,确认后付诸实施。
第五章实施专业巡检
5.1、依据巡检计划巡检人员开展专业巡检。每天上班后按照巡检计划的安排,了解当天需要开展的巡检工作内容。
5.2、开始巡检前,应该到中控室向操作人员了解设备运行状况及相关设备故障情况。
5.3、巡检人员在巡检过程中,应该向岗位人员询问设备运行状况,通过查看岗位记录,充实自己的巡检工作。
5.4、巡检结束后,要及时整理巡检记录;对需要进行维修的问题发出维修申请;对于自己把握不准的问题应该向责任工程师及主管维修的领导汇报,共同讨论确定处理意见,同时加强对该点的巡检力度。
5.5、巡检的目的是掌握设备运行状态,发现存在问题,判断分析劣化趋势,适时提出维修需求。维修质量的好坏应该由维修人员负责。
5.6、为了更有效的开展专业巡检工作,巡检人员配备以下工具:计算机、测温枪、测振笔、数码照相机、振动分析仪。
第六章巡检的业绩指标
6.1、衡量巡检人员工作业绩的指标:
6.2.1设备主管部门和生产单位巡检工时完成量及完成率100%。
6.2.2、生产单位巡检人每天现场巡检的时间应该不少于日工作时间的60%-70%;
6.2.3巡检人员发出的维修需求形成的工作任务单占总的工作任务单的比例达到40%。主机设备的可靠性RF:99%,影响主机设备的故障停机次数;7次。
第七章考核
7.1、巡检人员对发现的隐患,及时提出维修和整改申请,单位领导安排维修人员进行维修,维修结束后,应及时填报验收记录,维修质量不过关,造成损失,考核维修人员200-500元,不及时维修而造成事故的,考核维修人员200-600元。
7.2、巡检人员对发现的隐患,未及时提出维修和整改申请,不能及时安排维修而造成事故的,考核巡检人员200-400元。
7.3、设备主管部门巡检人员发现的隐患,应以书面整改通知书的形式及时通知生产单位,安排维修,并跟踪落实。生产单位不能按期限完成的,考核生产单位领导100-200元。维修结束后,生产单位通知设备主管部门验收,验收不合格造成返工,考核生产单位500元。
7.4、设备主管部门专业巡检人员,对生产单位巡检项目巡检真实可信度进行核对,如发现弄虚作假现象,一次考核生产单位领导200元。
7.5、主管设备副总经理检查发现的重复隐患,考核设备主管部门领导100-200元,考核生产单位领导200-400元,考核巡检人员200元。
第八章附则
8.1、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的实施;
8.2、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机动处。
兰州红古祁连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3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