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掺减水剂)
C30掺减水剂砼配合比设计
1、设计依据及参考文献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J64-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国内公路招标文件范本》之 C30掺减水剂砼配合比设计
300 :162 :639 : 1296 :3.00 1 : 0.54 : 2.13: 4.32 :1%
4、调整水灰比:
调整水灰比为0.48,用水量取为163kg,水泥用量为Mco=163/0.48=340kg,按重 量法计算砂、石用量分别为:Mso=625kg,Mgo=1269kg
5、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 试用配合比1和2,分别进行试拌:
配合比1:水泥:水:砂:碎石:减水剂= 300:162 :639 :1296 :3.00 kg/m3
= 1: 0.54: 2.13 : 4.32 :1%; 试拌材料用量为:水泥:水:砂:碎石:减水剂 = 7 : 3.78 : 14.91 : 30.24:0.070 kg;拌和后,坍落度为70mm,达到设计要求;配合比2: 水泥:水:砂:碎石:减水剂 = 340 : 163 : 625 : 1269 : 3.40 kg/m3
= 1 : 0.48 :1.84 : 3.73 : 1% 试拌材料用量为:水泥:水:砂:碎石:减水剂 = 8 : 3.84 : 14.72 : 29.84 :0.08 kg 拌和后,坍落度仅45mm,达到设计要求。
6、经强度检测(数据见试表),
第二篇:C30 掺减水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50 掺减水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设计依据及参考文献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2、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 2-1.设计要求C50。2-2.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
根据 JGJ/T55-2000;混凝土配制强度: fcu.o≥fcu.k+1.645δ δ为 6MPa fcu.k 为50 MPa 由fcu.o≥50+1.645×6 ≥59.9(MPa)
3、配合比基本参数的选择 3-1.水灰比(W/C)根据JGJ/T55-2000计算 W/C=aafce/(fcu.o+aa.ab.fce)其中aa 为0.46、ab 为0.07 fce 为42.5*1.13=48.02MPa 由此,W/C=0.36。3-2.坍落度的选择
根据该 C50 配合比使用部位,查表,坍落度选为50~70mm。3-3用水量选择(mwo):
根据坍落度数值、结构钢筋密集程度,选用碎石最大粒径为31.5mm,用水
量mwo选用195kg。实际使用中,掺用宁波奥立赛建材有限公司OLS200型高效减水剂,掺量1.5%。该减水剂减水率达10%以上,设计中考虑10%的减水率,故计算用水量 为:mO=195*(1-0.1)=176kg。3-4.水泥用量(Mco): Mco=176/0.36=489kg 3-5.砂率的选择
根据坍落度查表,砂率选为 28%。3-6.砂用量(Mso):
根据试验选用每 m3混凝土拌合物重量(Mcp)为2400kg, 用砂量Mso=(Mcp-Mwo-Mco-Mc 外)*0.28 = 639kg 3-7.碎石用量(Mgo): Mgo=Mcp-Mwo-Mco-Mso =1296kg 3-8.配合比: 根据上面计算得
水泥 :水 :砂 : 碎石:减水剂 300 :162 :639 : 1296 :3.00 1 : 0.54 : 2.13: 4.32 :1%
4、调整水灰比:
调整水灰比为 0.48,用水量取为163kg,水泥用量为Mco=163/0.48=340kg,按重量法计算砂、石用量分别为:Mso=625kg,Mgo=1269kg
5、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 试用配合比 1 和2,分别进行试拌:
配合比 1:水泥:水:砂:碎石:减水剂= 300:162 :639 :1296 :3.00 kg/m3 = 1: 0.54: 2.13 : 4.32 :1%;
试拌材料用量为:水泥:水:砂:碎石:减水剂 = 7 : 3.78 : 14.91 : 30.24:0.070kg;拌和后,坍落度为70mm,达到设计要求;配合比2: 水泥:水:砂:碎石:减水剂 = 340 : 163 : 625 : 1269 : 3.40 kg/m3 = 1 : 0.48 :1.84 : 3.73 : 1% 试拌材料用量为:水泥:水:砂:碎石:减水剂 = 8 : 3.84 : 14.72 : 29.84 :0.08kg 拌和后,坍落度仅 45mm,达到设计要求。
6、经强度检测,第1、2 组配合比强度均达到试配强度要求,综合经济效益因素,确定配合比为第2 组,即: 水泥 :水 : 砂 :碎石 : 减水剂 8.0 : 3.840 : 14.72 : 29.84 : 0.080 kg 1 : 0.48 :1.84 : 3.73 : 1% 340 : 163 : 625 :1269 : 3.4 kg/m3
C50 掺粉煤灰砼配合比
一、设计情况:
砼抗压强度等级为C50,使用部位:大、中桥预制空心板梁、伸缩缝等。
二、原材料情况: 1.水泥
焦温高速公路第一合同段桥涵砼所用水泥,全部由焦温 高速公路项目公司统购,采用河南省焦作市建兴水泥厂生产 的筑王牌PO32.5 和 PO42.5 普通硅酸盐水泥。C50 砼所用水 泥为PO42.5,工地试验室检验合格。2.碎石:
本合同段桥涵 C50 砼所用碎石由焦作市公路局石料厂生 产,规格为0.5-1cm 和1-3cm,该石材质地坚硬,强度完全 能满足设计要求,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1)筛分:
C50 砼所用碎石规格为1~3cm,能够满足规范级配要 求。(2)压碎值:
试验结果小于 10%,满足设计要求。(3)含泥量:
试验结果小于 3%,满足设计要求。(4)针片状:
试验结果小于 10%,满足设计要求。3.砂:
桥涵所用砂为河南省信阳市砂场生产,该砂洁净、无杂 质,含泥量小于2%,经筛分试验确定为中砂,符合设计要 求。4.粉煤灰:
所用粉煤灰为焦作电厂生产,质量等级为Ⅱ级,完全满 足施工要求。
三、水泥砼配合比计算
按照国家标准 JGJ55-2000«普通砼配合设计规程»要求 的计算方法和步骤,同时参照JTJ041-2000«桥涵施工技术规 程»有关技术要求进行C50 砼配合比计算.(一)初步配合比计算: 1.配制强度fcu fcu=fcuK-T.δ=50+1.645×6.0=60MPa 式中 fcu 砼施工中配制强度 MPa.T 置信度界限,P=95%时T=1.645.δ 砼强度标准差,当强度等级为C40 以上时, δ取6.0 2.计算水灰比(W/C)
按照国家标准JGJ55-2000«普通砼配合设计规程»要求 砼强度等级小于 C60 时,水灰比按下式进行计算: W/C=(αa×fce)/(fcu+αa×αb×fce)=(0.46×42.5× 1.13)/(60+0.46×0.07×42.5×1.13)=0.36 式中 fcu:砼施工配制强度 MPa fce:水泥实际设计强度 MPa。
αa、αb:砼强度回归系数,采用碎石时αa=0.46,αb =0.07 3.确定单位用水量(Mw)。
本设计中的 C50 砼为钢筋砼,碎石最大粒径为31.5mm,施工时要求坍落度为5-7cm,使用中砂,故按下表选用单位 用水量:195kg/m3。由于掺入减水剂后,可以减水18%。实 际用水量为Mw=195×(1-0.18)=159.9 kg/m3。塑性混凝土的用水量(kg/m3)
拌合物稠度 卵石最大粒径(mm)碎石最大粒径(mm)项目指标 10 20 31.5 40 16 20 31.5 40 10~30 190 170 160 150 200 185 175 165 35~50 200 180 170 160 210 195 185 175 55~70 210 190 180 170 220 205 195 185 坍落度(mm)75~90 215 195 185 175 230 215 205 195 4.计算单位水泥用量:
按强度要求计算单位用水泥量,由于已经计算出水灰 比,并选出单位用水量,所以计算单位水泥用量按下式进行 Mc=Mw×C/W=(159.9×1.11)/0.36=493kg/m3 经对比可知该水泥单位用量满足最小水泥用量,所以取 Mc=493 kg/m3。5.选定砂率(βs)
根据粗骨料品种、最大粒径和水灰比确定砂率。可按下 表选用,本设计中使用材料为碎石,最大粒径31.5mm,水 灰比W/C=0.36 所以选用砂率(βs)为28%.塑性混凝土砂率选用表
水灰 卵石最大粒径(mm)碎石最大粒径(mm)比 W/C 10 20 31.5 40 16 20 31.5 40 0.4 26-32 25-31 24-30 24-30 30-35 29-34 28-33 27-32 0.5 30-35 28-34 28-33 28-33 33-38 32-37 31-36 30-35 0.6 33-38 32-37 31-36 31-36 36-41 35-40 34-39 33-38 0.7 36-41 35-40 35-39 34-39 39-41 38-43 37-42 36-41 6.计算粗、细集料单位用量(Go,So)按质量法求得:
前步已求出单位水泥用量 Mc=493kg/m3,单位用水量 Mw=159.9kg/m3,砂率βs =28%,假定砼表观密度为 ρcp=2450 kg/m3.CPMCMW 按下式 MSO+MGO= ρMSO /(MSO+ MGO)= βs MSO+ MGO=2450-493-159.9= 1797.1 MSO /(MSO+ MGO)= 32% 解得:砂用量=575.1kg/m3,碎石用量=1222kg/m3。7.外掺剂的用量
为了改善砼的施工可操作性,提高砼的强度,在本设计中 的C50 砼使用北京奥通减水剂,该减水剂掺量为0.8%,减 水率为18%。
按质量量法求得初步配合比:
水泥:水:砂:碎石:减水剂=493:159.9:575.1:1222:3.94(二)试拌调整提出基准配合比 1.按初步配合比试拌 15L 混合物,各种材料如下: 水泥: 493×0.015 = 7.40kg 水: 159.9×0.015 = 2.40kg 砂: 575.1×0.015 = 8.63kg 碎石: 1222×0.015 = 18.33kg 减水剂: 3.36×0.015 = 59.1 g 按计算材料用量拌制砼拌和物,测定混合物坍落度为 6.0cm,能满足施工的和易性要求.不必再进行调整.。2.提出基准配合比
工作性满足施工要求后,砼拌和物的基准配合比为: 水泥:水:砂:碎石:减水剂=493:159.9:575.1:1222:3.94
(三)粉煤灰配合比设计
粉煤灰配合比设计是以基准配合比为基础,用粉煤灰超 量取代法进行计算调整,最终达到设计目的。1.选取粉煤灰取代水泥率为 15%。2.按取代水泥率算出水泥用量(C)C=C0×(1-f)=493×(1-0.15)=419kg/m3 3.选定粉煤灰超量加入时的超量系数 K=1.1-1.4 选K=1.3 4.计算粉煤灰的掺量
F=K(C0-C)=1.3×(493-419)=74 kg/m3 5.计算粉煤灰超出水泥的体积
VS=F/ρf-(C0-C)/ρc=96/2200-74/3100=0.020m3 6.计算砂的实际用量 S=S0-Vs×ρs=575-0.020×2640=522kg 考虑到实际上施工所用砂为粗砂,因此,砂的用量按照 比基准配合比减少30 kg 进行调整,工作性可以满足施工需 要。
7.水和石子用量维护基准砼用量 8.求出粉煤灰砼配合比
C:W: F:S:G:X=419:159.9:545:1222:96:4.1
(四)检验强度,确定试验室配合比 1.检验强度
确定一个基准配合比后,采用水胶比 0.33,0.36,0.39 分别拌制三组砼拌和物,砂、碎石用量不变,但砂率可以相应 增加或减少1%,用水量亦保持不变,进行混合物拌和,按规范 要求制成砼抗折试块,在温度20±2℃相对湿度大于90%条件 下进养护,测得28 天抗压强度达到设计要求。2.确定试验室配合比
如果 28 天强度能达到要求,该配合比即为试验室配合比, 三组全部达到要求,则从中优选水泥用量最少的定为要求的 配合比,否则应重进行以上程序,重新试验,最终得到合格的 试验室配合比。本次试验得到28 天的抗压强度合格,测得 表观密度为2445kg/m3,与表观密度计算值之差小于2%,可 以不进行校正,该配合比即为试验室配合比:
水泥:水:砂:碎石:粉煤灰:减水剂 =419:159.9:545:1222:96: 4.1 河南省焦温高速公路第一合同段 C50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掺粉煤灰 15%)
施工单位:黑龙江省嘉昌路桥建筑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黑龙江省公路工程咨询监理公司 2003 年5 月
第三篇:加减水剂 C30 混凝土配合比
加减水剂 C30 混凝土配合比 水泥 :水 :砂 : 碎石 :减水剂 1 : 0.48 :1.84 : 3.73 : 1%
水 泥:m = 2400 * 1/7.05 = 340 Kg 水 : m = 2400 * 0.48/7.05 = 163 Kg 砂 : m = 2400 * 1.84/7.05 = 625 Kg 碎 石:m = 2400 * 3.73/7.05 = 1269 Kg 减水剂: m = 340 * 1% = 3.4 kg
水泥:m = 2400 * 1/7.05 = 340 Kg
第四篇:混凝土配合比2011-8-28
实习岗位:试验员日期:2011-8-28
周记内容
本周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各种结构工程中所需要的混凝土配合比。接到任务后,我与同事从基础着手,认真筛料,确保所选用的砂,碎石,大卵石,小卵石,满足级配要求,压碎值,含泥量等各项技术指标。
做好了准备工作,我和同事参照平配合比规范,设计混凝土的水灰比,砂率,单位用水量,坍落度,在要求的范围内,着手试配。以30升为总量,按比例算出每种料的质量。我们的配合比设计本着经济性,耐久性,工作性为总要思路,在确保强度的前提下,积极向经验丰富的试验工程师请教,制定了多种方案。
在试配过程中,我遇见很多问题,由于经验不足,造成所配制的混凝土出现离析,塌落度不在设计范围内,保水性,流动性,砂率过大或过小等问题。在认真听取了试验工程师的意见后,我开始修正配合比,直至满足设计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既是技术活,又是体力活。工作中我不怕累,不怕苦,多少次弄脏了衣服,手上磨出了茧子,在一个个细小的问题上不解徘徊,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付出总会有收获。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实践到现实生活中,这对我来说有着重大的意义。通过混凝土配比的设计,我懂得了如何求知,如何运用所学,还有与他人的合作。
按照配比我们做出了所需要的试块,等待7天和28天强度的出来,我们对此充满了信心。
第五篇:商品混凝土配合比
商品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配比常规C10、C15、C20、C25、C30混凝土配合比
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步骤,首先按照原始资料进行初步计算。得出“理论配合比”;经过试验室试拌调整,提出满足施工和易性要求的“基准配合比”;然后根据基准配合比进行表观密度和强度的调整,确定出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的“试验室配合比”;最后根据现场砂石实际含水率,将试验室配合比换算成“生产配合比”。
2.2 计算
1、fcu,0=fcu+1.645σ=30+1.645×5.0=38.2Mpa。
2、w/c=aa×fce/(fcu,o+aa×ab×fce)=0.46×45.0/(38.2+0.46×0.07×45.0)=0.52
3、根据施工要求,混凝土设计坍落度为120mm~160mm,取单位用水量为215kg,掺加1.7%的缓凝高效减水剂,减水率δ=22%,则混凝土单位用水量:mW0= mW(1-δ)=215×(1-22%)=168kg。
4、单位水泥用量:mc=mwo/w/c=168/0.52=323kg
5、用粉煤灰取代16.5%的水泥,取代系数为λ=1.3, 则有 水泥用量:mc0= mc×(1-16.5%)=270 kg。粉煤灰用量:mf0= mc×16.5%×1.3=69.3kg。减水剂用量:mFDN0=(mc0+ mf0)×1.7%=5.77 kg。
6、假设混凝土单位容重mcp=2400kg/m,砂率βs=40%,则有: mc0+ mf0+ ms0+ mg0+ mW0= mcp mso/(mso+mgo)×100%=βs 得:细骨料ms0=757kg,粗骨料mg0=1136kg。则混凝土配合比:mc0: ms0: mg0: mf0: mFDN0: mW0=270:757:1136:69.3:5.77:168=1 : 2.80:4.21:0.26:0.021:0.62
3.3
根据规定,水灰比比基准水灰比减少0.03,则水灰比w/c=0.49
1、单位水泥用量
mc=mwo/w/c=168/0.49=343kg
2、用粉煤灰取代16.5%的水泥,取代系数为λ=1.3, 则有 水泥用量:mc1= mc×(1-16.5%)=286 kg。粉煤灰用量:mf1= mc×16.5%×1.3=73.6kg。减水剂用量:mFDN1=(mc1+ mf1)×1.7%=6.11 kg。
3、假设混凝土单位容重mcp=2400kg/m,砂率βs=39%,则有: 细骨料ms1=730kg,粗骨料mg1=1142kg。
则混凝土配合比:mc1: ms1: mg1: mf1: mFDN1: mW0=286:730:1142:73.6:6.11:168= 1 : 2.55:3.99:0.26:0.021:0.59[2]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混凝土试配时应采用工程实际使用的原材料,每盘混凝土的最小搅拌量不宜小于25L。试配时,首先应进行试拌,先检查拌合物自密实性能必控指标,再检查拌合物自密实性能可选指标。当试拌得出的拌合物自密实性能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在水胶比不变、胶凝材料用量和外加剂用量合理的原则下调整胶凝材料用量、外加剂用量或砂的体积分数等,直到符合要求为止。应根据试拌结果提出混凝土强度试验用的基准配合比. 3 混凝土强度试验时至少应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当采用不同的配合比时,其中一个应为本规程第5.2.2条中第2款确定的基准配合比,另外两个配合比的水胶比宜较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和减少0.02;用水量与基准配合比相同,砂的体积分数可分别增加或减少1%。制作混凝土强度试验试件时,应验证拌合物自密实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并以该结果代表相应配合比的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指标。混凝土强度试验时每种配合比至少应制作一组试件,标准养护到28d或设计要求的龄期时试压,也可同时多制作几组试件,按《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标准》JGJ/T 15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用于配合比调整,但最终应满足标准养护28d或设计规定龄期的强度要求。如有耐久性要求时,还应检测相应的耐久性指标。应根据试配结果对基准配合比进行调整,调整与确定应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的规定执行,确定的配合比即为设计配合比。7 对于应用条件特殊的工程,宜采用确定的配合比进行模拟试验,以检验所设计的配合比是否满足工程应用条件。
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J64-2000)以及《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一、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
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fcu,0≥fcu,k+1.645σ
其中: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N/mm2)。取σ=5.00(N/mm2);
fcu,0——混凝土配制强度(N/mm2);
f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N/mm2),取fcu,k=20(N/mm2); 经过计算得:fcu,0=20+1.645×5.00=28.23(N/mm2)。
二、水灰比计算
混凝土水灰比按下式计算:
其中:
σa,σb—— 回归系数,由于粗骨料为碎石,根据规程查表取 σa=0.46,取σb=0.07;
fce—— 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取48.00(N/mm2); 经过计算得:W/C=0.46×48.00/(28.23+0.46×0.07×48.00)=0.74。
三、用水量计算
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干硬性和朔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
1)水灰比在0.40~0.80范围时,根据粗骨料的品种,粒径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其用水量按下两表选取:
2)水灰比小于0.40的混凝土以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艺的混凝土用水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2.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宜按下列步骤计算:
1)按上表中坍落度90mm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用水量增加5kg,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 2)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
其中:mwa——掺外加剂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kg);
mw0——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kg);
β——外加剂的减水率,取β=500%。3)外加剂的减水率应经试验确定。
混凝土水灰比计算值mwa=0.57×(1-500)=0.703 由于混凝土水灰比计算值=0.57,所以用水量取表中值 =195kg。
四、水泥用量计算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可按下式计算:
经过计算,得 mco=185.25/0.703=263.51kg。
五.粗骨料和细骨料用量的计算 合理砂率按下表的确定:
根据水灰比为0.703,粗骨料类型为:碎石,粗骨料粒径:20(mm),查上表,取合理砂率βs=34.5%;
粗骨料和细骨料用量的确定,采用体积法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mgo——每立方米混凝土的基准粗骨料用量(kg);
mso——每立方米混凝土的基准细骨料用量(kg);
ρc——水泥密度(kg/m3),取3100.00(kg/m3);
ρg——粗骨料的表观密度(kg/m3),取2700.00(kg/m3);
ρs——细骨料的表观密度(kg/m3),取2700.00(kg/m3);
ρw——水密度(kg/m3),取1000(kg/m3);
α——混凝土的含气量百分数,取α=1.00;
以上两式联立,解得 mgo=1290.38(kg),mso=679.67(kg)。
混凝土的基准配合比为: 水泥:砂:石子:水=264:680:1290:185 或重量比为: 水泥:砂:石子:水=1.00:2.58:4.9:0.7。
C15:水泥强度:32.5Mpa 卵石混凝土
水泥富余系数1.00 粗骨料最大粒径20mm 塔罗度35~50mm 每立方米用料量:水:180
水泥:310
砂子:645
石子:1225 配合比为:0.58:1:2.081:3.952 砂率34.5%
水灰比:0.58
C20:水泥强度:32.5Mpa 卵石混凝土
水泥富余系数1.00 粗骨料最大粒径20mm 塔罗度35~50mm 每立方米用料量:水:190
水泥:404
砂子:542
石子:1264 配合比为:0.47:1:1.342:3.129 砂率30%
水灰比:0.47
C25:水泥强度:32.5Mpa 卵石混凝土
水泥富余系数1.00 粗骨料最大粒径20mm 塔罗度35~50mm 每立方米用料量:水:190
水泥:463
砂子:489
石子:1258 配合比为:0.41:1:1.056:1.717砂率28%
水灰比:0.41
C30:水泥强度:32.5Mpa 卵石混凝土
水泥富余系数1.00 粗骨料最大粒径20mm 塔罗度35~50mm 每立方米用料量:水:190
水泥:500
砂子:479
石子:1231 配合比为:0.38:1:0.958:2.462 砂率28%
水灰比:0.38
这个数量仅供参考哦~还要根据你的材料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