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TD-SCDMA、CDMA2000、WCDMA各自的特点和优缺点是什么
TD-SCDMA、CDMA2000、WCDMA各自的特点和优缺点都是什么
td-scdma(time-pision synchronous code p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是由我国信息产业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提出,与德国西门子公司联合开发。主要技术特点:同步码分多址技术,智能天线技术和软件无线技术。它采用tdd双工模式,载波带宽为1.6mhz。tdd是一种优越的双工模式,因为在第三代移动通信中,需要大约400mhz的频谱资源,在3ghz以下是很难实现的。而tdd则能使用各种频率资源,不需要成对的频率,能节省未来紧张的频率资源,而且设备成本相对比较低,比fdd系统低20%--50%,特别对上下行不对称,不同传输速率的数据业务来说tdd更能显示出其优越性。也许这也是它能成为三种标准之一的重要原因。另外,td-scdma独特的智能天线技术,能大大提高系统的容量,特别对cdma系统的容量能增加50%,而且降低了基站的发射功率,减少了干扰。td-scdma软件无线技术能利用软件修改硬件,在设计、测试方面非常方便,不同系统间的兼容性也易与实现。当然td-scdma也存在一些缺陷,它在技术的成熟性方面比另外两种技术要欠缺一等。因此,信息产业部也广纳合作伙伴一起完善它。另外它在抗快衰落和终端用户的移动速度方面也有一定缺陷。
wcdma(wideband code p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源于欧洲和日本几种技术的融合。wcdma采用直扩(mc)模式,载波带宽为5mhz,数据传送可达到每秒2mbit(室内)及384kbps(移动空间)。它采用mc fdd双工模式,与gsm网络有良好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作为一项新技术,它在技术成熟性方面不及cdma2000,但其优势在于gsm的广泛采用能为其升级带来方便。因此,近段时间也倍受各大厂商的青睐。wcdma采用最新的异步传输模式(atm)微信元传输协议,能够允许在一条线路上传送更多的语音呼叫,呼叫数由现在的30个提高到300个,在人口密集的地区线路将不在容易堵塞。
另外,wcdma还采用了自适应天线和微小区技术,大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容量。
cdma2000(code pision multiple access2000):cdma2000是由美国高通(qualcomm)公司提出。它采用多载波(ds)方式,载波带宽为1.25mhz。cdma2000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将提供每秒144kbit/s的数据传送率,而当数据速度加快到每秒2mbit/s传送时,便是第二阶段。到时,和wcdma一样支持移动多媒体服务,是cdma发展3g的最终目标。cdma2000和wcdma在原理上没有本质的区别,都起源于cdma(is-95)系统技术。但cdma2000做到了对cdma(is-95)系统的完全兼容,为技术的延续性带来了明显的好处:成熟性和可靠性比较有保障,同时也使cdma2000成为从第二代向第三代移动通信过渡最平滑的选择。但是cdma2000的多载传输方式比起wcdma的直扩模式相比,对频率资源有极大的浪费,而且它所处的频段与imt-2000规定的频段也产生了矛盾。
厂商动态
td-scdma:德国西门子公司算是与电信科学研究院(catt)合作的老战友了。也许是西门子看中了中国这块巨大的市场,98年还是wcdma的支持者,catt一提出td-scdma,西门子便与之达成了合作协议,他为td-scdma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当然国内的大唐电信也为之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今年8月15日,大唐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摩托罗拉、华为在北京联合发起召开td-scdma联盟大会,中国移动通信业界受到广泛的邀请。随着td-scdma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完善,摩托罗拉等各大公司也表示愿意支持td-scdma。
wcdma:wcdma有着许多大厂商的支持,爱立信就是其中的积极倡导者。另外,芬兰的诺基亚,日本的nec、hitachi、松下,fujisu也积极投入其研制和开发之中,爱立信更是在十多个国家建立了试验系统。日本第一大移动运营商ntt docomo已初步定于2001年开始部署wcdma系统。半导体厂商adi、飞利浦等已推出了支持wcdma的芯片。
cdma2000:cdma2000的支持者没有wcdma那么多,高通公司可谓独当一面。当然,还是有北美一些公司在支持,比如:nortel网络公司、lucent公司。另外,韩国的三星也在联合开发。美国最大的cdma网络运营商sprintpcs也愿意与之合作。
后记:3g技术的轮廓越来越明显,离市场的距离也越来越短。据悉: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三家公司将获准明年第二季建立3g试运行网络,有关网络将采用中国自行研制的td-scdma技术。同时国内电讯设备制造商也有机会取得电讯设备的生产资格。让我们期待着在不远的将来一起来感受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的无穷乐趣吧……
第二篇:CDMA2000、WCDMA、TDSCDMA
CDMA2000
开放分类: 技术、手机、CDMA
CDMA2000即为CDMA2000 1×EV,是一种3G移动通信标准。分两个阶段:CDMA2000 1×EV-DO(Data Only),采用话音分离的信道传输数据,和CDMA2000 1×EV-DV(Date and Voice),即数据信道于话音信道合一。CDMA2000也称为CDMA Multi-Carrier,由美国高通北美公司为主导提出,摩托罗拉、Lucent和後来加入的韩国三星都有参与,韩国现在成为该标准的主导者。这套系统是从窄频CDMA One数字标准衍生出来的,可以从原有的CDMA One结构直接升级到3G,建设成本低廉。但目前使用CDMA的地区只有日、韩和北美,所以CDMA2000的支持者不如W-CDMA多。不过CDMA2000的研发技术却是目前各标准中进度最快的,许多3G手机已经率先面世。
CDMA2000 是一个3G移动通讯标准,国际电信联盟ITU的IMT-2000标准认可的无线电接口,也是2G CDMA标准(IS-95, 标志 CDMA1X)的延伸。根本的信令标准是IS-2000。CDMA2000与另一个主要的3G标准W-CDMA不兼容。
CDMA2000是美国通讯行业协会(TIA-USA)的注册商标, 并不是一个象CDMA一样的通用术语。TIA也注册了他们的2G CDMA标准(AKA IS-95)对应CDMA1X。
CDMA2000有多个不同的类型。下面按照复杂度排列:
CDMA2000 1x
CDMA2000 1x 就是众所周知的3G 1X 或者1xRTT, 它是3G CDMA2000技术的核心。标志 1x习惯上指使用一对1.25MHz无线电信道的CDMA2000无线技术。
日本运行商KDDI的CDMA2000 1xEV-DO网络使用商标 “CDMA 1X WIN”,不过这只是用于市场促销罢了。
CDMA2000 1xRTT
CDMA2000 1xRTT(RTT-无线电传输技术)是CDMA2000一个基础层,支持最高144kbps数据速率.尽管获得3G技术的官方资格,但是通常被认为是2.5G或者 2.75G技术,因为它的速率只是其他3G技术几分之一。另外它拥有双倍的语音容量较之之前的CDMA网络。
CDMA2000 1xEV
CDMA2000 1xEV(Evolution-发展)是CDMA2000 1x附加了高数据速率(HDR)能力。1xEV一般分成2个阶段:
CDMA2000 1xEV第一阶段,CDMA2000 1xEV-DO(Evolution-Data Only-发展-只是数据)在一个无线信道传送高速数据报文数据的情况下,支持下行(向前链路)数据速率最高3.1Mbps,上行(反向链路)速率最高到1.8 Mbps。
CDMA2000 1xEV第二阶段,CDMA2000 1xEV-DV(Evolution-Data and Voice发展-数据和语音), 支持下行(向前链路 数据速率最高3.1 Mbps and 上行(反相链路)速率最高1.8 Mbps。1xEV-DV还能支持1x语音用户,1xRTT数据用户和高速1xEV-DV 数据用户使用同一无线信道并行操作。
1xEV-DO已经开始商业化运营。欧洲市场稍微早于美国市场。2004年夏捷克移动运营商 Eurotel开始运营sinceCDMA2000 1xEV-DO网络,他们提供的上行速率大约1Mbps。这项服务每月大约花费30欧元无流量限制。如果使用这项服务,你需要购买一个大约300欧元的 Gtran GPC-6420调制解调器。
当前部署情况
2004年1月, 北美Verizon Wireless宣布计划在全国范围部署1xEV-DO。
尽管有些运营商已经完成测试或者有线的试用,但是到2004年7月还没有一个商业化运营的1xEV-DV。美国运营商 Sprint PCS已经宣布计划在他们已有的CDMA网络基础上部署1xEV-DV网络。
由于可用的1xEV-DV设备延迟交货和来自美国其他正在部署3G网络的运营商的压力, Sprint 宣布,2004年6月计划广泛部署1xEV-DO.但是他们的长期1xEV-DV计划好像还不确定(though their current roadmap states a 2006 deployment of EV-DV).Qualcomm高通最近由于缺乏运营利润可能已经停止EV-DV的开发, 更可能是因为Sprint和Verizon都在使用EV-DO.CDMA2000 3x
CDMA2000 3x利用一对3.75 MHz无线信道(i.e., 3 X 1.25 MHz)来实现高速数据速率。3X版本的CDMA2000有时被叫做多载波(Multi-Carrier或者MC),这一版本还没有部署正处在研究开发阶段
W-CDMA
开放分类: 通信、电信
W-CDMA
1.W-CDMA的概念:
WCDMA是一种由3GPP具体制定的,基于GSM MAP核心网,UTRAN(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为无线接口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目前WCDMA有Release 99、Release
4、Release
5、Release 6等版本。W-CDMA(宽带码分多址)是一个ITU(国际电信联盟)标准,它是从码分多址(CDMA)演变来的,在官方上被认为是IMT-2000的直接扩展,与现在市场上通常提供的技术相比,它能够为移动和手提无线设备提供更高的数据速率。WCDMA采用直接序列扩频码分多址(DS-CDMA)、频分双工(FDD)方式,码片速率为3.84Mcps,载波带宽为5MHz.基于Release 99/ Release 4版本,可在5MHz的带宽内,提供最高384kbps的用户数据传输速率。W-CDMA能够支持移动/手提设备之间的语音、图象、数据以及视频通信,速率可达2Mb/s(对于局域网而言)或者384Kb/s(对于宽带网而言)。输入信号先被数字化,然后在一个较宽的频谱范围内以编码的扩频模式进行传输。窄带CDMA使用的是200KHz宽度的载频,而W-CDMA使用的则是一个5MHz宽度的载频。
2.W-CDMA的定位:
目前,3G的主流技术有W-CDMA、CDMA2000和TD-SCDMA3种。CDMA2000由美国高通公司提出,技术成熟性最高,有着明确的提高频谱利用率的演进路线,但全球漫游能力一般,韩国已经开通了CDMA2000商用网。W-CDMA由欧洲和日本支持,有较高的扩频增益,发展空间较大,全球漫游能力最强,但技术成熟性一般,在日本已经投入商用。
3.W-CDMA的特点概要:
W-CDMA由ETSI NTT DoCoMo作为无线介面为他们的3G网路FOMA开发。后来NTTDocomo提交给ITU一个详细规范作为一个象IMT-2000一样作为一个候选的国际3G标准。国际电信联盟(ITU)最终接受W-CDMA作为IMT-2000家族3G标准的一部分。后来W-CDMA被选作UMTS的无线介面,作为继承GSM的3G技术或者方案。误解尽管名字跟CDMA很相近,但是W-CDMA跟CDMA关系不大。多大多小要看不同人的立足点。在行动电话领域,术语 CDMA 可以代指码分多址扩频复用技术,也可以指美国高通(Qualcomm)开发的包括IS-95/CDMA1X和CDMA2000(IS-2000)的CDMA标准族。
4.W-CDMA和CDMA的差异:
The在Qualcomm为IS-95协议使用它之前,CDMA复用技术已经存在很长时间,然而此协议被广泛的叫做CDMA是因为他具有像CDMA复用方法那样通过相同的频段共用多个连接的原理特性,以区别其他的复用方案(例如GSM的 TDMA)。W-CDMA 也使用CDMA的复用技术而且它跟Qualcomm的标准也很相似。但是W-CDMA不仅仅是复用标准。它是一个详细的定义行动电话怎样跟基站通讯,信号怎样调制,数据帧怎么构建等的完整的规范集。
4.1.尽管名字跟CDMA很相近,但是W-CDMA跟CDMA关系不大。多大多小要看不同人的立足点。
4.2.在行动电话领域,术语CDMA可以代指码分多址扩频复用技术,也可以指美国高通(Qualcomm)开发的包括IS-95/CDMA1X和CDMA2000(IS-2000)的CDMA标准族。
4.3.The 在Qualcomm为IS-95协议使用它之前,CDMA复用技术已经存在很长时间,然而此协议被广泛的叫做“"CDMA”"是因为他具有像CDMA复用方法那样通过相同的频段共用多个连接的原理特性,以区别其他的复用方案(例如GSM的 TDMA)。
4.4.W-CDMA 也使用CDMA的复用技术而且它跟Qualcomm的标准也很相似。但是W-CDMA不仅仅是复用标准。它是一个详细的定义行动电话怎样跟基站通讯,信号怎样调制,数据帧怎么构建等的完整的规范集。
5.W-CDMA发展简史:
1.2001年,日本NTT DoCoMo公司的FOMA是世界上第一个商业运营W-CDMA服务。FOMA不相容UMTS。
2.J-Phone 日本电话(现沃达丰)已经继推出基於W-CDMA服务后,声称“沃达丰全球标准”相容UMTS(尽管2004年时还有争议)。
3.2003年初,和记黄埔 逐步在全球运营他们的UMTS网路(简称3)。
4.大多数欧洲GSM运营商计划未来某个时间推出UMTS服务,尽管有几个已经把此服务提到日程上来,有一些甚至从2003年底就开始运营UMTS网路。
5.沃达丰于2004年2月在欧洲多个UMTS网路投入运行。沃达丰还打算在其他国家(包括澳大利亚及新西兰)建设UMTS网路。
6.TeliaSonera於2004年10月13日开始在芬兰提供384kbps速率的W-CDMA服务。服务只是在主要城市可用。通讯费率大约2美元每兆位元组。新闻稿
7.AT&T 无线(现属于Cingular Wireless)在一些城市开通了UMTS。尽管因为公司兼并使得网路建设进度被延迟,但Cingular已宣布计划在2005年与HSDPA一起部署W-CDMA。
TDSCDMA
开放分类: 手机、3G、无线通信
TDSCDMA的系统结构及关键技术
摘 要:分析了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TDSCDMA的技术特点,详细介绍了几个关键技术,并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第三代移动通信;TDSCDMA;码分多址;智能天线
TD-SCDMA的中译为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该项通信技术也属于一种无线通信的技术标准,它是由中国第一次提出并在此无线传输技术(RTT)的基础上与国际合作,完成了TD-SCDMA标准,成为CDMA TDD标准的一员的,这是中国移动通信界的一次创举,也是中国对第三代移动通信发展的贡献。在与欧洲、美国各自提出的3G标准的竞争中,中国提出的TD-SCDMA已正式成为全球3G标准之一,这标志着中国在移动通信领域已经进入世界领先之列。该方案的主要技术集中在大唐公司手中,它的设计参照了TDD(时分双工)在不成对的频带上的时域模式。
1998年,原邮电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大唐电信集团)在原邮电部科技司的领导和支持下,代表我国向国际电信联盟(ITU)提出了第三代移动通信TDSCDMA(Time Division Duplex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Access)标准建议。2000年5月,世界无线电行政大会正式批准把TDSCDMA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之一(M1457 IMT2000RSPEC)。这是一百多年来我国第一次向国际组织完整地提出自己的电信技术标准建议,标志着在移动通信技术方面我国已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TDSCDMA具有上下行链路可以不对称、频谱利用率高、发射功率低等优点,非常适合第三代移动通信将大量应用的非对称数据业务,并可以提供较高的系统容量。本文基于TD-SCDMA的主要技术特点,对其几个关键技术做一下介绍。3TDSCDMA关键技术
第三篇:地板的种类及各自优缺点
地板的种类及各自优缺点
现在市场上的地板分类很多,但按照普遍认可的观点,大致可以分为实木地板、多层实木复合地板、三层实木复合地板、强化复合地板、竹木地板以及软木地板等种类。下面分别对这几种地板的特征、优缺点进行介绍。
一、实木地板
实木地板是木材经烘干,加工后形成的地面装饰材料。它具有花纹自然,脚感舒适,使用安全的特点,是卧室、客厅、书房等地面装修的理想材料。实木的装饰风格返璞归真,质感自然。
实木地板的优点是:
1、隔音隔热。实木地板材质较硬,缜密的木纤维结构,导热系数低,阻隔声音和热气的效果,优于水泥、瓷砖和钢铁。、调节湿度。实木地板的木材特性是,气候干燥,木材内部水分释出;气候潮湿,木材会吸收空气中水分。木地板通过吸收和释放水分,把居室空气湿度调节到人体最为舒适的水平。
3、冬暖夏凉,冬季,人在木地板上行走无寒冷感;夏季,实木地板的居室温度要比瓷砖铺设的房间温度低2℃~3℃。
4、绿色无害,实木地板用材取自原始森林,使用无挥发性的耐磨油漆涂装,从材种到漆面均绿色无害。
5、华丽高贵,实木地板取自高档硬木材料,板面木纹秀丽,装饰典雅高贵,是中高端收入家庭的首选地材。
6、经久耐用。实木地板的缺点:
1、难保养:实木地板对铺装的要求较高,一旦铺装得不好,会造成一系列问题。如果室内环境过于潮湿或干燥时,实木地板容易起拱、翘曲或变形。铺装好之后还要经常打蜡、上油。
2、价格高:实木地板一直都保持在较高价位,预算紧张的家庭还得掂量掂量。
3、稳定性差:如果室内环境过于潮湿或干燥时,实木地板容易起拱、翘曲或变形。
4、性价比低:实木地板的市场竞争力不如其他几类木地板,特别是在稳定性与耐磨性上与多层复合地板的差距较大。
5、以假乱真:对于一般消费者来说,是无法辨认木材真伪的。经过加工的地板对消费者来说更无法鉴别木种,故一些不法商家为了牟取暴利,就用一些价格较便宜的木种冒充名贵木种,比如用“灰木莲”冒充“柚木”。
二、实木复合地板
实木复合地板可以分为三层实木复合地板和多层实木复合地板2种。
1、三层实木复合地板
三层实木复合地板是由三层实木单板交错层压而成,其表层为优质阔叶材规格板条镶拼板或整幅木板;芯层由普通软杂规格木板条组成;底层为旋切单板,三层结构用胶层压而成。圣象三层实木所推出的实木层、实木龙骨层和平衡层的新结构,不仅可以免去铺装龙骨的麻烦,也让地板更加稳固。
三层实木复合地板兼具实木地板和复合地板的优点,同时克服了实木地板易变形、开裂、划伤,复合地板脚感硬、保暖性差、花色不自然等缺点。三层实木复合地板完全不同于复合地板,也不同于传统的多层实木复合地板。代表了目前国际上地板的流行趋势。
2、多层实木复合地板
多层实木复合地板是以多层胶合板为基材,以规格硬木薄片镶拼板或单板为面板,层压而成。实木复合地板表层为优质珍贵木材,不但保留了实木地板木纹优美,自然的特性,而且大大节约了优质珍贵木材的资源。表面大多涂以五层以上的优质UV涂料,不仅有较理想的硬度、耐磨性、抗刮性,而且阻燃、光滑,便于清洁。芯层大多采用可以轮番砍伐的速生木材,也可用廉价的小径材料、各种硬、软杂材等来源较广的材料,而且出材率高,成本则大为降低。其弹性,保暖性等也完全不亚于实木地板。正因为它具有实木地板的各种优点,摈弃了强化复合地板的不足,又节约了大量优质珍贵木材资源。
三、强化地板
强化地板一般是由四层材料复合组成,即耐磨层、装饰层、高密度基材层、平衡(防潮)层。合格的强化地板是以一层或多层专用浸渍热固氨基树脂。覆盖在高密度板等基材表面,背面加平衡防潮层、正面加装饰 层和耐磨层经热压而成。
强化地板的结构
第一层:耐磨层。主要由Al2O3(三氧化二铝)组成,有很强的耐磨性和硬度,一些由三聚氰胺组成的强化复合地板无法满足标准的要求。
第二层:装饰层。是一层经密胺树脂浸渍的纸张,纸上印刷有仿珍贵树种的木纹或其它图案。第三层:基层。是中密度或高密度的层压板。经高温、高压处理,有一定的防潮、阻燃性能,基本材料是木质纤维。
第四层:平衡层。它是一层牛皮纸,有一定的强度和厚度,并浸以树脂,起到防潮防地板变形的作用。
强化地板的优点:
1、耐磨:强化地板表层为耐磨层,它由分布均匀的三氧化二铝构成,一般来说,三氧化二铝分布越密,地板耐磨转数越高。
2、花色品种较多,花色时尚、可以仿真各种天然或人造花纹。
3、容易护理:在日常使用中,只需用拧干的抹布、拖布或吸尘器进行清洁,如果地板出现油腻、污迹时,用布沾清洁剂擦拭即可。
4、安装简便:强化地板可直接安装在地面或其他地板表面,无须打地龙。
5、与实木地板相比,强化地板最表面的耐磨层是经过特殊处理的,能达到很高的硬度,即使用尖锐的硬物如钥匙去刮,也不会留下痕迹。
6、性价比优良(价格便宜)。
强化地板的缺点:
1、怕水怕潮:强化地板在铺装好之后一旦进水,若不及时擦拭,就很容易因吸水膨胀而导致发泡、变形。其抗潮性能也不强,在潮湿的环境下稳定性较差。
2、装饰效果差:强化地板表层为耐磨层与装饰层,都是采用仿生技术印刷的纸张,与天然实木相比,整体铺设效果失真,视觉效果较为生硬。
四、竹木地板
竹木复合地板是竹材与木材复合再生产物。它的面板和底板,采用的是上好的竹材,而其芯层多为杉木、樟木等木材。其生产制作要依靠精良的机器设备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规范的生产工艺流程,经过一系列的防腐、防蚀、防潮、高压、高温以及胶合、旋磨等近40道繁复工序,才能制作成为一种新型的复合地板。优点:
外观自然清新、文理细腻流畅、防潮防湿防蚀以及韧性强、有弹性等;同时,其表面坚硬程度可以与木制地板中的常见材种如樱桃木、榉木等媲美。另一方面,由于该地板芯材采用了木材作原料,故其稳定性极佳,结实耐用,脚感好,格调协调,隔音性能好,而且冬暖夏凉,尤其适用于居家环境以及体育娱乐场所等室内装修。从健康角度而言,竹木复合地板尤其适合城市中的老龄化人群以及婴幼儿,而且对喜好运动的人群也有保护缓冲的作用。色差小,因为竹子的生长半径比树木要小得多,受日照影响不严重,有明显的阴阳面的差别,因此竹地板有丰富的竹纹,而且色泽匀称﹔表面硬度高也是竹地板的一个优点。竹地板因为是植物粗纤维结构,它的自然硬度比木材高出一倍多,而且不易变形。理论上的使用寿命达20年。稳定性上,竹地板收缩和膨胀要比实木地板小。
但在实际的耐用性上竹地板也有缺点:受日晒和湿度的影响会出现分层现象。
五、软木地板
软木地板被称为是“地板的金字塔尖消费”。软木主要生长在地中海沿岸及同一纬度的我国秦岭地区的栓皮栎橡树,而软木制品的原料就是栓皮栎橡树的树皮(该树皮可再生,地中海沿岸工业化种植的栓皮栎橡树一般7-9年可采摘一次树皮),与实木地板相比更具环保性(全程从原料的采集开始直到生产出成品的全过程)、隔音性,防潮效果也会更好些,带给人极佳的脚感。软木地板柔软、安静、舒适、耐磨,对老人和小孩的意外摔倒,可提供极大的缓冲作用,其独有的隔音效果和保温性能也非常适合应用于卧室、会议室、图书馆、录音棚等场所。软木地板优点
1、脚感柔软舒适 软木地板[3]具有健康、柔软、舒适、脚感好、抗疲劳的良好特性。每一个软木细胞就是一个封闭的气囊,受到外来压力时细胞会缩小,内部压力升高,失去压力时,细胞内的空气压力会将细胞恢复原状。软木的这种回弹性可大大降低由于长期站立对人体背部、腿部、脚踝造成的压力,同时有利于老年人膝关节的 保护,对于意外摔倒可起缓冲作用,可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体的伤害程度。
2、防滑性能好 同时,软木地板具有比较好的防滑性,来讲,防滑的特性与其他地板相比也是它最大特点。软木地板防滑系数是6,老人在上面行走不易滑到,增加了使用的安全性。
3、能够吸收噪音 软木地板是业内公认的静音地板,软木因为感觉比较软,就像人走在沙滩上一样非常安静。这一块主要是从结构上来讲的,因为软木本身是多面体的结构,像蜂窝状,充满了空气,有50%是空气,人走上去之后感觉踩在50%的空气上面,很软。软木地板缺点
1、耐磨抗压性差
物体的变形分为弹性变形与塑性 变形,弹性变形是可以恢复的但是塑性变形就不可以,如果超越了弹性变形数值范围外,就变成了塑性变形,就不可恢复。如果用尖锐的鞋跟去踩软木地板,发生的 压坑就可能是不能恢复的。日常生活中,最好穿软底鞋在软木地板上行走,防止将沙粒带入室内,建议在门口处铺一块蹭脚垫,并及时清除带入室内的沙粒,减少对地板的磨损。
2、清洁不易
正是这样的结构,会更容易存灰,需要正确的使用和维护,清洁打理上更精心一些。普通软木地板的防水、防腐性能不如强化地板,水分也更容易渗入,要防止油墨、口红等弄在地板上,否则就容易渗入不易清洁。
第四篇:暖气分类及各自的优缺点
暖气分类及各自的优缺点
传统意义上的暖气按照供暖方式进行划分,可以分为三种:挂墙式暖气片、地暖和踢脚线暖气片,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挂墙式暖气片,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暖气片,又称之为采暖散热器,以对流方式为主,安装方式是在每个房间的墙上打孔固定挂件,暖气片挂在挂件上,因此暖气片的安装要占据一定的墙壁面积,在装潢时要预先考虑,通常的暖气片的厚度在50-110mm,暖气片距离墙壁的距离在30mm左右,暖气片的下沿距离地面一般在120-200mm,通常在踢脚线的上面,因此安装好的暖气片要占据一定的室内空间;按照暖气片的材质可以将暖气片分为:钢制暖气片(柱翼式和板式)、铝制散热器(传统柱翼式和整体压铸铝式)和复合材料暖气片(铜铝复合式和钢铝复合式)等。
地暖,即地板辐射采暖,是在地板或瓷砖下铺设供暖管道、发热电缆或电热膜,对地板进行加热,从而达到对室内进行加热的目的。按照铺设方法,可以将地暖分为湿铺和干铺两种,干铺地暖有的又称之为超薄地暖,是在预制的有凹槽的保温板上直接铺设供暖管道,上面不铺设混凝土,因此地板抬高的不多,一般在30-50mm,但由于成本较高,一般用的较少;我们通常所说的地暖指的是湿铺地暖,是在地面上铺设20-30mm的保温板,然后铺设反射膜、铁丝网,再在上面铺设地暖管道或发热电缆,然后在上面再铺设50mm左右的豆石混凝土,最后再铺设地板或瓷砖,因此湿铺地暖要抬高地面80-100mm,而且不能铺设带地垄的实木地板。
踢脚线暖气片,严格意义上的踢脚线暖气片应该是沿着每个房间的踢脚线位置进行安装,而且厚度不能太厚,看起来和一般的踢脚线差不多。由于踢脚线暖气片沿着墙角布置在每个房间的四周,从四周向房间中间辐射加热,不仅房间升温迅速,而且辐射供暖也使人们迅速感觉到温暖,最新的科研成果,踢脚线暖气片厚度可以做得只有20mm多,几乎和传统的木质踢脚线差不多,如果再采用在安装位置墙壁进行开槽安装的话,可以做到露出墙面的只有10mm,和木质踢脚线完全一样。以恒暖暖通发明的超薄辐射踢脚线为例来说明其特点。
1、不占用室内空间,不像传统挂墙式暖气片,要特别占用室内墙面,不影响家具的摆放和其他装潢的设计;
2、升温迅速。踢脚线暖气片沿着墙角布置在每个房间的四周,从四周向房间中间辐射加热,不仅房间升温迅速,而且辐射供暖也是人们迅速感觉到温度;
3、不需要特别占用室内墙面空间,不影响家具的摆放和其他装潢的布局;
4、与家庭装潢完美融为一体,厚度仅有2.6cm,高度在8-12cm之间,沿着一般踢脚线安装的位置安装,多种颜色和款式,可以完美地与地板或门套的颜色和款式相搭配,从表面看就是一种和地板或者门套十分和谐的高档踢脚线,根本看不出是暖气片。
三种暖气供暖方式优缺点比较
比较项目 挂墙式暖气片 地 暖 踢脚线暖气片 供暖方式 对流为主 辐射为主 辐射为主 升温速度 较快 较慢 最快 耗能高低 较低 较高 最低 舒适度高低 一般 较高 较高 初期安装成本 较低 较高 较高 维修是否方便 方便 不方便 方便 是否熏墙 熏墙 不熏墙 不熏墙 是否占据墙面 占据 不占据 不占据 是否抬高地面 不抬高 抬高 不抬高 可否铺设带地垄木地板 可以 不可以 可以额 是否影响装潢 影响 影响 不影响 是否是隐蔽式安装 不是 是 是
是否与装潢融为一体 不是 是 是 是否扬尘 扬尘 扬尘 不扬尘
第五篇:常用的绩效考核方法有哪些?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范文模版]
常用的绩效考核方法有哪些?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作者:众合众行管理咨询公司
常用的绩效考核方法严格说只有两种:KPI和BSC。360°考核其实并不是、或者说不能算是绩效考核的方法,而更应该算是一种考核逻辑;从实际应用看,360°更适合在调岗的时候,用来了解某个岗位的上级、平级、下级、外部客户、内部客户这五个维度的主体,对被评价者在某些指标方面的评价。我们都知道,作为管理者尤其是部门负责人,不仅要对内进行管理,还需要与内外部客户进行沟通,这对管理者的沟通力、领导力、亲和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如果要提拔一个人,肯定不能片面的从他/她的上司和下属那里了解情况,还需要从多个侧面去了解。所以,360°其实更适合在晋升/调动某个员工的时候使用,并不适合作为一种考核方法。
KPI是最简单的绩效考核方法,但难点首先在于KPI的选取是否合理。多数企业习惯于用经验法来选取KPI,这并不不妥,但如果企业退出了新产品/新服务或者进入一个新兴市场,需要增设新的KPI时,就会面临KPI如何选取的问题了。
BSC确切的说是一种战略管理思想,卡普兰和诺顿发明BSC的时候,其立意是为了打通从战略到行动的链接,但随后被学术界和企业界给引申延展,发展成一套比较成熟的绩效考核模型。但是,在BSC的四个维度里,还需要将相应维度的KPI往里面填充。这样才能够使用,否则只有BSC的话是无法考核的。
从实际操作的角度看,BSC是一套很全面的绩效考核模型,但最大的问题在于:企业如何判断在四个维度之间的各个KPI存在驱动关系?是依赖经验还是直觉?指标之间有无重叠?指标间的逻辑关系是否正确?这些都是问题。所以,要想用好BSC,最好再配套使用战略地图。
BSC操作起来比较复杂,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各部门负责人的专业度要求比
较高,大多数企业虽然已经应用了,但效果并不理想。但一旦掌握了操作方法,企业就会发现,战略地图真的是一套很好用的战略管理工具,同时结合BSC来操作的话,也是一套很好的绩效管理工具。
EVA是Economic Value Added经济增加值的缩写,实际上EVA最早是源自会计学中的一个术语,最早由美国的斯滕斯特公司发明。简单的说,EVA考核的是企业的实际使用资本所创造的税后净利润扣除掉资本成本(通常是WACC)后的余额,而不是“会计利润”或“账面利润”,它能够更加真实的评价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并且在相当程度上约束高管的投资决策,不胡乱投资、不糟践资本。因为有许多精于“做账”的企业,能够将会计报表做的很漂亮,但如果将资本的使用成本扣除后,很可能不仅没有利润、甚至是亏损。
EVA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统一了考核口径(将收入、利润、成本等指标合并了),全面评估了资本使用成本,能有效保护股东的利益、消除内部人控制的现象,能够有效避免高管盲目决策、胡乱投资的行为,但EVA得计算较为麻烦,而且需要在企业内调整多项会计指标,不适用于高风险行业、金融行业及初创型企业,在实际使用上,更适合多元化的投资集团或上市公司。
在计算KPI、BSC或EVA达成情况的时候,最常用的计量/评价方法有三种:百分比率法、非此即彼法和加减分法。百分比率法这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定量考核方法,适用于绝大多数绩效考核指标的计算,其计算公式为:实际达成值÷计划值×100%×指标权重分数;这种方法可以对工作成效进行多层评分,可以很直观的了解到各部门各员工的分值排序情况。
非此即彼法这种评价方法的结果只有是或否,没有中间状态,适用于不需要量化的阶段性工作,例如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某项工作,如是则得满分,反之不得分。
加减分法是一种零权重的考核方法,此类指标在考核周期内不一定会发生,但一旦发生则通常会扣较大的分值,甚至是一票否决,例如重大事故。不发生时既不加分也不扣分,而
一旦发生则扣除该项指标的得分甚至是一票否决所有绩效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