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10.02.09-(火) 丰田公司 提请召回(五篇)

10.02.09-(火) 丰田公司 提请召回(五篇)



第一篇:10.02.09-(火) 丰田公司 提请召回

10.02.09-(火)丰田公司 提请召回

▼踏鞴と書いて「たたら」と読む。昔、足で踏んで溶鉱炉などに空気を送る送風機のことを言った。転じて「たたらを踏む」は空足(からあし)を踏むこと。段差のある場所で見当を誤り、よろけた経験は誰にもあるだろう

▼写成踏鞴,读作‚tatara‛,意思是过去的一种往镕矿炉中输送空气的脚踩型送风机。从此意衍生出的短语‚たたらを踏む‛意思是踩空、踏空。在有台阶的地方,由于判断失误而造成踉跄,这种经历恐怕每个人都有过吧。

▼車のブレーキを踏んでも利かない感覚は、「たたらを踏む」のに近いだろうか。1秒前後の利きの遅れとはいえ、違和感に運転者があわてれば、事故につながりかねない。あると思って踏んだ地面がなかった。大仰だが、ブレーキが利かないとはそんな印象である

▼汽车的制动器无论你怎么踩踏都不起作用,这种感觉或许和‚たたらを踏む‛(踏空)很接近。尽管只是相差1秒左右的迟缓,可因为这样的惊吓而造成驾驶者惊慌失措的话,很容易酿成事故。觉得够着了,一脚踩下去却没能踩踏在地面上而心里一惊,所谓制动失控就是这种印象。

▼人気車種プリウスのブレーキの問題で、トヨタがとうとう国交省にリコールを届け出るという。全車の無償修理であり、欠陥を認めることでもある。発覚以来、不具合ではなく「運転感覚の問題」で片付けようとする姿勢に批判が高まっていた

▼因为受追捧车型普锐斯的制动器问题,据说丰田公司最终还是向国土交通省提交了召回的申请。这意味着对于全部车型进行无偿修理,也意味着承认存在缺陷。自发现以来,一直认为这不是故障,而只是‚驾驶感觉上的问题‛,对于以此蒙混过关的态度批评的呼声不断高涨。▼ひと月ほど前の小欄で、プリウスの成功を「一流の技術陣がアクセルを踏み込んだ時の馬力を思う」と書いた。組織にも「心技体」がある。技は一流でも、心や体が覚束(おぼつか)なければ信頼はついえてしまう

▼大约一个月之前,本栏目曾经刊登过文章将普锐斯的成功吹捧为‚(看到肩负着全公司期望的)一流科研人员的干劲,不禁使人联想到油门被深踩之后发动机迸发出的强大马力‛。一个组织之中也存在着‚心、技、体‛,即便技术一流,如果心和体有问题那么其信誉程度将大打折扣。▼「不良品にはならなくても、『こんなものを納品したら会社の恥だ』と妥協しない人と、『まあいいや』と見逃す人とでは、ネジの出来がまるで違う。ネジが積まれた山をひと目見たら美しさが違うんですわ」。作家の小関智弘さんの『現場で生まれた100のことば』に見つけた、あるネジ職人の心意気だ

▼‚有一部分人毫不妥协,认为即便尚未成为劣质产品,‘但是让这样的产品出厂是公司的耻辱’;也有一部分人则比较宽容,认为‘差不多就行啦’。这两种不同态度的人所做出的螺钉的丝扣是完全不同的。从堆成堆的螺钉中一眼就能分辨出它们之间不同的美‛。这是我们从作家小关智弘先生的《从现场诞生的一百句》一书中发现的某个螺钉工匠的精气神。

▼見事な「ものづくり魂」に比べ、不良品にあらずと言いつのるトヨタは小さく見える。守るものは体面ではなく、お家芸の「品質と安全」であってほしい。

▼与伟大的‚造物之神‛相比,一味地强调尚未造成劣质产品的丰田公司显得多么的渺小。希望所要保护的并不是面子,而是家传的‚品质与安全‛。

踏鞴(たたら):脚踏的大风箱 溶鉱炉(ようこうろ):熔炉,高炉,鼓风炉 送風機(そうふうき):鼓风机 空足を踏む(からあしをふむ):踩空 段差(だんさ):等级差别,高地平面的差异 よろける:蹒跚你,摇摇晃晃 ブレーキ(brake):制动器,车闸 大仰(おおぎょう):夸大,夸张,铺张,小题大做 とうとう:氺滔滔,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汹汹 リコール(recall):罢免,残次品召回 届け出る(とどけでる):申报,登记,报告 発覚(はっかく):暴露,被发现 心技体(しんぎたい):武术等重视的精神,技术,肉体三要素 覚束無い(おぼつかない):可疑,靠不住,没有把握,几乎没希望,不稳当,不安定 納品(のうひん):缴纳物品,交货,缴纳的物品,交的货 恥(はじ):耻辱,羞耻,丢人 見逃す(みのがす):看漏,错过看的机会,饶恕,宽恕,放过,放跑,放走 心意気(こころいき):气质,性情,气派,气魄,心意,心情 お家芸(おいえげい):某人的特点

相关链接:

召回总数大于去年销量 丰田汽车将自吞恶果 2010年02月09日 08:00北京参考

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

今后,这句在中国广为流行的广告语也许就要改改了。一场超大规模的全球性召回,让丰田长期以来所建立的质量体系和品牌声誉瞬间崩溃。而是否真的有一条路能让丰田走出此次阴影,恐怕谁也不知道。

普锐斯[综述 图片 论坛]被召回下一个还有谁?

上周末,丰田汽车总裁丰田章男就丰田汽车全球召回事件鞠躬道歉,并表示丰田将设立专门委员会以提高汽车安全品质。

丰田章男表示,丰田将成立由他本人领导的“全球质量特别委员会”,重新检查设计、制造和服务各个环节,以查明近期丰田汽车出现一系列问题的原因,并希望能建立更专业的品质管理体系,聘请外部专家来检验丰田的品质管理。

当然,道歉也阻挡不了召回。在道歉的同时,就日前新款普锐斯所出现的“刹车门”事件,丰田章男表示,已要求公司迅速采取行动,解决普锐斯油电混合动力车存在的刹车系统问题。

截至记者发稿时,最新信息显示,除了之前确定的日本和美国外,丰田可能将召回普锐斯的范围扩大至全球60个市场。而据记者从一汽丰田获得的消息,由于国产的是第二代普锐斯,所以国产普锐斯幸运地不在召回范围之内。据悉,自去年5月发布后,新普锐斯已经在全球销售了30万辆。其中,日本市场销售超过17万辆,北美市场销售了10.3万辆,欧洲市场销售了2.9万辆。此次,由于刹车软件问题,丰田在日本已经接收到很多有关普锐斯的投诉。除了召回外,丰田还建议车主即使没有出现刹车失灵的问题,也要及时维修。

而有关人士表示,普锐斯不会成为丰田此次大规模召回的终止,目前来看同样有混合动力车型的雷克萨斯系列,很有可能也存在类似的安全隐患。

召回损失惨重 超速发展成祸首

据粗略统计,目前丰田此次召回数量已经超过了800万辆,而丰田汽车去年全年销量为781.3万辆,这意味着丰田此次的召回数量已经高于去年全年的销售数量。

由于数量庞大的召回,丰田在财务损失上的数字同样不可小估。丰田汽车称,两起大规模的召回事件至少令公司财务损失1000亿日元,且销售收入减少700亿至800亿日元。不过,丰田汽车预计2009财年(2009年4月1日至2010年3月31日)仍有望扭亏为盈,全年净利800亿日元,低于此前预期的亏损2000亿日元。

但是,与目前短期内的财务损失相比,丰田此次事件所造成的信誉危机则是他们未来长期所要面临的问题。丰田方面表示,目前正在运送零部件进行更换,经销商只需大约30分钟,即可修复油门踏板的问题。但是,此次事件造成的恶劣影响,远不是30分钟能修补的。

有法国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丰田召回数百万辆汽车,不仅是汽车品质问题,也是事关这家以高品质为荣的企业的形象问题。丰田是自己加速扩张的牺牲品,过快的发展速度导致其汽车品质下降。另外,受到经济危机冲击的丰田极力压缩成本,而成本下降难免带来质量下滑的风险。

2002年,时任丰田汽车社长的张富士夫提出了 “2010年丰田全球市场占有率达15%”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丰田开始大规模地降低生产成本,并不断创造销量神话。在2008年,丰田终于超越美国通用,摘取了全球销量的桂冠。但也就是从这时开始,丰田的恶梦也正式开始。

对此,汽车资深人士钟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丰田此次在零部件供应链上发生严重问题,其实也是在警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做事情不能太超过自己的能力,像丰田这样的全球第一大车企尚且犯下这样的错误,中国自主品牌更不能盲目扩张。

<<相关链接 >>

连锁反应殃及池鱼

在此次召回中,除了丰田的各大区域市场外,一些与丰田有合资关系,或者也使用了相同零部件的企业也都纷纷宣布召回。

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宣布,召回与丰田合资的捷克工厂生产的约10万辆标致107[综述 图片 论坛]和雪铁龙C1轿车。标致雪铁龙集团公告显示,涉及法国境内的标致107共8500辆,C1共6800辆,此次召回原因与丰田召回原因相同。

江铃汽车发表声明,江铃汽车现已暂停生产全顺系列中一款车型,该款车型是由江铃汽车在南昌生产,并只在中国市场销售的轻型客车。尽管至今没有任何相关问题的报告,但是江铃汽车已经展开了对最近从CTS采购的踏板总成件的检查工作。装配了此CTS踏板的这类全顺车型只占整个全顺系列产量的一小部分,少于2000辆。

日前,福特汽车表示其部分混合动力车型存在刹车异常问题,因此福特将对这些问题车辆提供软件升级服务。福特将为其已出售的2010款福特Fusion[综述 图片 论坛]混合动力车和福特水星Milan混合动力车升级再生制动系统软件。

丰田总裁丰田章男就召回事件鞠躬道歉

第二篇:丰田召回

丰田欺负的不是中国消费者 而是中国法律

丰田“质量门”再起波澜:浙江省工商局日前透露,丰田汽车涉嫌向中国销售1700余种不合格汽车零配件,工商部门已对此立案(《人民日报》4月8日);截至目前,丰田汽车已向浙江省251名车主支付了汽车召回补偿,人均补偿金额300元左右(4月8日《新京报》)。

任何一种汽车都难免出现质量问题,但丰田“质量门”最让中国消费者感到郁闷和愤慨的是“同病不同治”、“同损不同赔”:丰田对美国的消费者给予了上门维修和交通费、误工费等方面的补偿,并准备接受美国政府开出的巨额罚单,然而对于中国消费者的赔偿要求,丰田公司却一直不予理睬。此次浙江省251名车主人均获得300元左右的补偿,也是在浙江省工商局反复调处、拒理力争的情况下才获得。而中国其他地方的丰田车主,可能连这点补偿都得不到。很多人都认为丰田公司是在欺负中国消费者,实际上,与其说丰田欺负的是中国消费者,不如说他们欺负的是中国法律。换言之,中国的消费者之所以受欺负,并不是因为中国的消费者软弱无能,而是因为中国的相关法律规章还不完善。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汽车召回制度早已非常成熟,无论是消费者获得经济补偿,还是政府开出巨额罚单,一切都是照章办事。反观中国,从1984年德国大众来到中国合资开始,一直到2004年,汽车召回制度一直处于空白状态;之后虽然建立了汽车召回制度,却也是一个残缺不全、四处漏风因而显得“软弱无能”的制度,过于照顾汽车厂商的利益而忽视了消费者的权益。

比如,中国车主若因汽车质量问题遭受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欲投诉某个汽车厂商,须由车主先行举证,否则不予受理。要举证必先检测,而眼下中国的汽车质量检测不仅费用畸高(甚至高于汽车价格),而且具有汽车检测资质的单位全国仅有3家,这3家单位一般还不受理个人汽车检测———这无异于把消费者逼入困境,出事之后唯有自认倒霉。

再比如,对于汽车召回过程中,汽车厂商应否给予车主相应补偿,应否给车主临时提供同型号车辆使用,中国的相关法律规章并无明确规定。既然法律没有作出要求,汽车厂商自然能省则省。此次浙江省工商局为车主争取到一点补偿,依照的是该省地方法规的相关规定,但显然,浙江省地方法规并不能保障其他地方车主的权益。

问题是显而易见的,正因为中国的相关法律规章不健全,才让“丰田们”拥有了极大的优越感,中国的消费者才被丰田公司欺负。而中国在汽车召回方面的法规、制度建设长期滞后,不得不说,这一方面与我们长期对跨国公司实行“超国民待遇”有关,另一方面与我们过分“呵护”国内汽车工业发展有关。只有法律有尊严,消费者才会有尊严,只有法律着力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消费者才可能免受欺负。丰田的“同病不同治”、“同损不同赔”对于我们是一个教训,也是一个契机。向丰田公司索赔固然重要,但尽快完善相关法律和制度更加重要,这是避免中国消费者再受欺负的长远之计。

第三篇:丰田召回汽车

丰田全球危机 市值暴跌逾300亿美元

作为现在全球最大的汽车企业,丰田汽车在发展的高速路上“行驶”时,一头撞上了“质量安全门”。油门踏板召回事件尚在进行中,美国、日本又开始质疑油电混合动力车普锐斯的安全性。

因油门踏板存在机械设计缺陷,1月21日,丰田美国公司宣布召回230万辆汽车;一周后,丰田宣布将在欧洲、中东、北美、中国召回部分车辆。据有关人士估计,因油门踏板问题,丰田汽车将在全球召回近700万辆汽车,超过其2009年全球销量。

昨日,原精益企业中国公司副总裁兼咨询业务主管郦宏指出,在高速扩张的思路下,丰田汽车捅了质量的马蜂窝。据了解,自2007年8月以来,丰田汽车全球召回进入总爆发期;2009年召回提速,召回规模明显扩大。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至今,丰田汽车全球召回事件超过20例,召回车辆超过1000万辆;其中,2009年至今发出召回令逾10次,召回车辆或拟召回车辆超过800万辆。

分析师们预计,召回事件至少令丰田汽车损失20亿美元。虽然截至目前,丰田汽车未披露全球召回可能引发的损失,但资本市场已经迅速做出反应。自1月21日丰田汽车发出第二个召回令至2月3日,其市值已经下跌18.72%,缩水超过300亿美元。

2月4日,丰田汽车股价继续下行,大跌3.53%。业内人士指出,这是因为丰田混合动力汽车普锐斯在美国及日本均卷入投诉风暴。日本交通部2月3日称,已收到14起关于最新款丰田普锐斯在颠簸或湿滑路面上出现刹车失灵的投诉,其中包括一起撞车事故。在美国,普锐斯迷——苹果共同创办人Steve Wozniak也成了投诉者之一。在拥有4辆普锐斯后,Wozniak发现“2010年普锐斯会不听使唤地加速,最高车速一度达到156公里。”

丰田汽车的质量问题引起了美国主管部门的高度关注。2月3日,美国运输部部长Ray LaHood对外表示,希望就丰田汽车存在的安全隐患及解决方案和丰田汽车首席执行长丰田章男直接会谈。

中国消费者的两大疑虑

当丰田汽车的大幅道歉广告刊登在北美各大报纸时,中国消费者的疑虑越来越深。近日,RAV4、卡罗拉和凯美瑞的车主都开始“提心吊胆”,并在网上热议召回之事,其疑虑主要指向两点。

第一,在此次油门踏板召回案中,为何中国召回数量仅占其全球召回的1%?据统计,丰田汽车全球召回超过700万辆汽车,而在中国仅宣布召回75552辆一汽丰田RAV4。

对此,丰田汽车在中国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欧洲、美国的问题车辆的零部件,均由CTS公司供应。而经过确认,丰田汽车在中国已销售车辆中,仅RAV4配备CTS公司提供的油门踏板。”这一说法并未完全消除业内及消费者的疑虑。业内无法相信,CTS公司仅为中国的75552辆RAV4供货。据CTS公司提供的资料显示,其在中国内地有两大生产基地,分别处于东莞和天津。这也是广汽丰田、一汽丰田工厂所在地。业内专家指出,“有些人以为这只是油门踏板的问题,其实并不这么简单。CTS公司是电子元器件制造商,油门踏板不依靠机械油门拉索来运行,应该通过电控传感器传导运作。如果出问题,不排除是汽车电子信息安全问题。”郦宏指出,“在设计时,汽车安全系统有强容错性,即发生故障时,应该自动导向最安全的模式。以油门踏板事件为例,出现故障时应该直接引至刹车,而不是加速。”

第二,消费者担心,中国现有丰田车型是否隐藏其他缺陷,比如动力性、安全性?丰田汽车此次海外召回的车辆包括凯美瑞、汉兰达、RAV4等,但中国仅有RAV4被召回,曾经多次陷入投诉漩涡的凯美瑞、汉兰达却不在其列,因此消费者开始密切关注这两种车型。一位网友在网上发帖说,“大概在半个多月前,我们单位的丰田凯美瑞发动之后,踩踏油门没有任何反应,仪表盘上机油灯是亮的,熄火之后再发动,踩踏油门还是没有反应,只是很缓慢的滑行,大概重复了4次,后来汽车踩踏油门就可以了。第二天送到4S店检修,检修结果是没有问题。这辆凯美瑞才买了2年。丰田汽车的凯美瑞在欧美市场也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已经被召回,而国内市场怎么没有要召回的消息?”

与主动召回RAV4的一汽丰田不同,广汽丰田旗下多款车型的投诉均受到冷处理。在凯美瑞刹车门、凯美瑞断轴门、汉兰达爬坡门事件中,广汽丰田均为主角,但仅刹车门事件以召回形式得到解决,其余问题都受到广汽丰田的冷处理。以汉兰达爬坡门事件为例,温州夏先生投诉排量2.7升的汉兰达爬不上约30°的斜坡,表现远不及双龙汽车及排量1.4升的POLO。但广汽丰田相关人士对此的回应是:汉兰达只是城市SUV,并不是越野车。然而,在广汽丰田的宣传、包装、说明、备案中,多次有意无意地显示出汉兰达具有越野功能。

业内人士指出,为长远声誉和品牌忠诚度考虑,汽车企业应该严格遵守安全标准。目前国内汽车产品很多,消费者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大,品牌忠诚度正逐渐成为一个汽车企业能否实现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四篇:丰田召回事件

丰田召回事件

由于油门踏板和脚垫的原因,丰田在美国召回109万辆汽车,国内将召回大约7.5万辆RAV4,在欧洲约200万辆汽车也在召回的考虑过程中。两周内,丰田召回已超346万辆,这将是丰田二十年来遇到的最大一次信任危机!

丰田召回事件,我认为其产品产生问题原因有:

1、内部来说零件通用化战略、捆绑式管理模式有关。由于丰田将其零件生产交由其他企业,这导致其质量得不到保证。丰田过于注重其产品在全世界的占有率,产量的快速增加忽视了其质量的保证。管理不到位,各个环节达不到生产标准。

2、韩国汽车的价格优势促使日系车尤其是丰田汽车一直在力求削减成本。快速海外扩张的结果就是在海外建厂,而且大量零部件在当地采购。这是质量难以保证的最直接原因。

3、在应对这次危机时,开始阶段丰田不够重视这一危机。没有及时处理,使得其品牌形象极具下降,丰田数十年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的高质量,低消耗变成了偷工减料,不合格产品。

4、从大环境背景来看,此次事件发生正逢世界性金融危机。美国汽车业面临巨大困难,销售量大幅下降。丰田的低耗能性能使其赢得了大量消费者的爱戴。此次缺陷事件被美国大加宣传,也是为了保护其本国企业,降低丰田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

丰田召回事件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一、掌握好产业扶持和市场开放“度”

从丰田召回事件中我们看到,丰田章男作为日本最大汽车公司的董事长,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的第一个动作是宣誓表示绝对不会说谎,假如说谎将不惜接受美国法律的惩罚。是什么力量迫使他如此“屈尊”?

是美国的进口能力,是由于美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单一国家市场。

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发布的数据看,该公司无疑成为丰田召回事件最直接的受益者。今年1月份,福特轻型汽车在美国市场销量同比攀升24%,2月份增长43%,3月份上升39.8%,位居各大汽车制造商之首,远超市场平均增幅。而这一业绩的背后,与美国政府的态度密切相关。

二、完善召回制度,提高车企召回主动性

丰田公司这次大规模的召回,损失是个天文数字,但丰田还是在“主动召回”、“指令召回”、“隐匿召回”和“拒不召回”的诸多选项中,果断选择了“主动召回”和“主动申报”。一系列的召回措施,也招回了美国消费者对丰田车辆的信心和对丰田品牌的信任。据丰田美国公司最新公布的数据,该公司3月份在美国市场共实现销售18.69万辆,同比增长35.3%。

三、把握好产业扩张的心态和时机

丰田作为全球最先进的汽车公司都会出“召回门”这样的质量疏忽,其教训不可谓不惨痛。其实,丰田在刚进入美国时就遇到过挫折,主要是因为对美国的市场需求不熟悉,车对美国的道路不适应,后来通过详细调研,有针对性地改进了产品才获得成功。我们的汽车产业正处于迅速扩张期,丰田的教训对我们弥足珍贵。我国的车企在扩张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心态,把握好时机,衡量自身的能力。目前,有些国内车企急于走出国门,盲目扩张,产品在国内市场还没有获得认可,就寻求海外的突破。其结果,很可能是毁了自己也毁了整个中国汽车业的信誉。

四、提高国产车电子化安全程度

这次丰田“召回门”事件主要是由于踏板问题引起的。针对这个问题,丰田宣布“2010年底前刹车优先系统(BOS)将成为所有国产丰田车的标准配置。”据专家介绍,车辆安装BOS系统后,安全性将大幅提高。丰田这一举动得到了同行的响应,美国通用随后表示,也要在所有新车上安装BOS系统,但目前还未见国内汽车企业有任何动作,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丰田的质量管理体制发展到和其海外扩张相适应的程度

1)调整生产节奏是丰田脱身的关键

风险至上型的丰田应该尽快从个案中脱身,研究一下调整生产节奏,减少新工人使用,特别是减少平台的可能性;利益至上型的大众也应该从DSG事件中吸取教训,重新调整新车型上市的时间,将技术运用变为技术储备,给市场、给消费者、更给配套商以适应和喘息的机会

2)加大对新兴市场的投资 并注重产品价值与质量

丰田对中国市场输出的车型远不如美国市场来得多和及时,Lexus与经销商矛盾造成的销售限制又让丰田痛失机遇,我们期望丰田章男能尽快带领公司重回正确的轨道,加大对新兴市场的投资,并注重产品价值与质量,减少投机和非常手段的使用,那样的丰田,才是值得信赖的

3)解决召回危机 必须采取响应措施及态度

消极事态积极处理,负面影响正面补救,在公关危机中寻找公关机遇,用质量的瑕疵衬托性能的亮点,将消费者对产品局部问题的认知变成对产品整体的认知,将消费者对产品局部的疑虑转变成对产品整体的信任感。把握了以上原则,丰田中国就会化危机为无形

4)追求利润与效益同时也要注重质量管理

当思路出现问题的时候,通常计划就会偏离原来的轨道。作为此次油门踏板的供应商,CTS与丰田一起参与了产品的设计、生产和测试,质量管理也是按照丰田的标准进行的。也就是说,产品若出现问题,那么丰田的质量标准就是召回事件的根源所在

5)解决供应配套商在配套上的问题

现在,利润与市场已经不是最主要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丰田如何面对这些问题,继而在市场逐渐恢复的时候解决问题,从而让丰田的精益精神重新占据丰田的主导地位

6)高速增长丰田需冷静考虑未来的成长

丰田在世界第一的宝座上屁股还没坐稳、龙椅还未污热就遭遇最严重的市场危机,从某种角度来说,这对丰田不是一个坏事,反而可以促使高速增长的丰田冷静下来好好考虑下未来的成长。把握好速度和质量。

第五篇:丰田召回事件

丰田召回事件

2009年8月24日,丰田在华两家合资企业——广汽丰田、一汽丰田宣布,由于零部件出现缺陷,自8月25日开始,召回部分凯美瑞、雅力士、威驰及卡罗拉轿车,涉及车辆总计688314辆。这是我国2004年实施汽车召回制度以来,数量最大的一项召回。

此次召回的车辆包括了丰田在中国市场的所有主力车型。丰田宣称,大规模召回的原因是同一供应商供应给两家企业的零部件出现缺陷,广汽丰田和天津一汽丰田承诺将对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更换电动车窗主控开关缺陷零部件,以消除安全隐患。

在中国,召回产品一般会得到各界包括消费者的赞赏,而且中国消费者为了能够被召回还曾经奋斗过多时,三菱就倒在“不召回”上。然而,出乎丰田意料的是,貌似负责任的召回行动反而迎来各种猜疑和抨击。

部分消费者怀疑丰田公司召回的原因。他们认为成本敏感的丰田不会为了这样一个很小很鸡肋的原因付出如此大的代价召回,应当是产品本身出了更大更严重的问题。简而言之,消费者的知情权被忽略了。

众多汽车产业专家则开始怀疑丰田的质量神话是否依旧坚挺。有关人士指出,丰田连续大规模召回与它的零件通用化战略、捆绑式管理模式有关。更有专家指出,丰田质量的下降,与其产量快速膨胀忽视科学管理有直接的关系。

事实上,丰田这几年连续召回已经大大触动全球消费者的神经,尤其当丰田汽车引以为傲的雷克萨斯也发生召回时,有关丰田汽车质量的神话广遭质疑。在一系列对外解释中,丰田汽车竭力否认质量问题与其成本之间的关系,其相关高管在一次道歉之后,不得不进行下一次道歉。2009年前10个月,丰田已在全球召回了9次,涉及车辆达到625万余辆。

自2004年7月至2009年8月,丰田在中国共有24次召回,涉及车辆近120万辆。而同期丰田在中国市场售出的汽车也不过是130多万辆,也就是说,丰田在中国平均每卖出10辆汽车,就有9辆存在隐患需要召回。如此频繁地大批量召回,让丰田质量大打折扣。在一项“你是否还会购买丰田汽车”的网上调查中,共有1万多名网友参与,其中有73%的网友表示不会购买。

丰田自己也承认质量有问题。丰田社长丰田章男近日提出“质量比数量更重要”,丰田宣布放弃夺取全球15%市场份额的目标,从而退出全球销量第一的争夺战。

丰田宣布从2010年2月28日开始在华召回天津工厂生产的城市多功能车RAV4,总数为75552辆,均为2009年3月19日至2010年1月25日期间生产。丰田中国透露,经查,卡罗拉、凯美瑞和汉兰达等其他三个车型均无须召回。

天津一汽丰田在提交给质检总局的召回报告中披露,此次召回的原因与美国情况相同,车辆由于油门踏板的踏板臂和摩擦杆的滑动面经过长时间使用,在低温的条件下使用暖风(A/C除外)时,在滑动面发生结露,使摩擦增大,使用油门踏板时有阻滞,可能影响车辆的加减速。极端情况下,油门踏板松开时会发生卡滞,车辆不能及时减速,影响行车安全。

目前,一汽丰田已停止对未消除缺陷的RAV4车辆的销售,并承诺将对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维修。在召回维修实施之前,为避免缺陷引致的危险,建议车主采取如下预防措施:在踩踏加速踏板有阻滞感或松开加速踏板回位缓慢时,刹车并将车辆停放在安全地带,然后联系一汽丰田销售店帮助。

丰田召回事件制度启示

近日,丰田汽车公司因油门踏板踩放不顺的潜在问题,决定扩大在美国市场上召回范围,使在北美的丰田汽车召回数量上升到590万辆。丰田公司也将召回在中国市场销售的丰田进口车4万辆和国产车7.5万辆。同时,也在考虑召回欧洲市场上近200万辆丰田汽车。这样,卷入“踏板门”而召回的丰田汽车数量将达800万辆之巨,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汽车产品缺陷召回事件。

这样大规模的召回,成本就是天文数字,正值丰田攀上全球产销第一的至尊地位却遭遇消化不良之时,对丰田的打击可谓雪上加霜。但丰田还是在“主动召回”、“指令召回”、“隐匿召回”和“拒不召回”的诸多选项中,果断选择了“主动召回”和“主动申报”。这看似费解,实则来源于法律制度压力。

中国汽车消费者大概不会忘记,2002年5月,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决定召回200万辆存在点火器隐患的汽车,但令中国消费者沮丧的是,召回并不包括中国市场。令中国消费者受歧视的主因是中国当时并没有制订汽车召回的有关法律。而据信,中国推出汽车召回制度的阻力正源自国内的汽车厂商而非外国汽车公司。国内汽车厂商认为,召回制度会一棍子打死中国汽车产业。

这种未经证实的担忧,使中华民族汽车免去了“召回成本”之重。但多年下来,中国品牌汽车非但没有“强”起来,反而纷纷伏倒在有“召回成本”之累的外国品牌车之下。所以,真正夺命的不是召回制度,而是没有召回制度。

美国的汽车召回制度历史悠久,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国家交通及机动车安全法》,美国甚至制订《大气清洁法》,把不符合环保条件的汽车也纳入召回范围。真正让美国召回制度运转起来,依托的是基础法律制度,其中就有产品侵权责任法。美国曾有个著名判例,加州居民拉蒙·罗莫夫妇一家驾驶福特车出车祸导致三死三伤,后查明事故主因就是福特汽车产品质量问题,由于初审法庭查明福特早已知悉此类隐患而未召回,就痛下杀手,在作出500万美元伤亡赔偿的基础下,判令福特2.9亿美元的天价惩罚性赔偿。

依据“风险核算”法,如果投放于市场的有缺陷产品可能产生的产品责任的总量远小于召回成本,车企就会坐视消费者有可能车毁人亡的悲剧发生,会以“大不了赔点钱”的想法蒙混过关。所以,产品侵权责任法不配套,行政处罚以及刑事责任跟不上,召回就不能成为自愿之举。日本的召回制度中引入了刑事责任,对拒不召回或隐匿召回的,除对法人处以上亿日元的罚金外,对个人课以刑期一年以下的监禁。

我国于2004年才开始在小范围汽车种类上施行召回制度,到2009年才基本扩大到所有机动车上。由于侵权责任法以及惩罚性赔偿金制度的不完善,中国车企在“主动召回”的态度上还得向外国品牌学习。市场营销人士发现,召回并没有根本性摧毁品牌力量,反而是在“所有产品都不可能是十完十美”的假定下,那种勇于自改,敢于向生命负责的行为,最终会赢得市场高度支持。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