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photoshop_cs5入门教程

photoshop_cs5入门教程



第一篇:photoshop_cs5入门教程

初学者必读

对于初学PS的朋友来说,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十分的迷茫,当看到网上好多优秀的PS作品后,总是感到无从下手,那些优秀的作品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呢?其实对于初学者来说,认真的学习PS中的最基础性的操作,才是关键。借此作者总结了一些初学者常用的技术技巧与效果制作,希望初学者能够切实的到帮助。

1.了解PS中的基本概念

1.1 PS中的基本概念

位图:位图图像在技术上称为栅格图像,它使用像素来表现图像。选择

“缩放”工具,在视图中多次单击,将图像放大,可以看到图像是由一个个的像素点组成的,每个像素都具有特定的位置和颜色值。位图图像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它们可以表现颜色的细腻层次。基于这一特征,位图图像被广泛用于照片处理、数字绘画等领域。

矢量图:矢量图形也称为向量图形,是根据其几何特性来描绘图像。矢量文件中的图形元素称为对象,每个对象都是一个自成一体的实体。使用“缩放”工具将图像不断放大,此时可看到矢量图形仍保持为精确、光滑的图形。

分辨率:简单讲即是电脑的图像给读者自己观看的清晰与模糊。图像尺寸与图像大小及分辩率的关系:如图像尺寸大,分辩率大,文件较大,所占内存大,电脑处理速度会慢,相反,任意一个因素减少,处理速度都会加快。

通道:很多读者对于通道概念都感到困惑不解。其实它很简单,通道代表了色彩的区域。一般来说一种基本色为一个通道,例如RGB颜色模式,R为红色,代表图像中的红色范围,G为绿色,B为蓝色。

图层:在制作一幅作品时,要使用多个图层。图层就像把一张张透明拷贝纸叠放在一起,由于拷贝纸的透明特征,使图层上没有图像的区域透出下一层的内容。

1.2 图像的色彩模式(1)RGB彩色模式:又叫加色模式,是屏幕显示的最佳颜色,由红、绿、蓝三种颜色组成,每一种颜色可以有0-255的亮度变化。

(2)CMYK彩色模式:由品蓝,品红,品黄和黄色组成,又叫减色模式。一般打印输出及印刷都是这种模式,所以打印图片一般都采用CMYK模式。

(3)Lab彩色模式:这种模式通过一个光强和两个色调来描述,一个色调叫a,另一个色调叫b。它主要影响着色调的明暗。

(4)索引颜色:这种颜色下图像像素用一个字节表示它最多包含有256色的色表储存并索引其所用的颜色,它图像质量不高,占空间较少。

(5)灰度模式:即只用黑色和白色显示图像,像素0值为黑色,像素255为白色。

(6)位图模式:像素不是由字节表示,而是由二进制表示,即黑色和白色由二进制表示,从而占磁盘空间最小。

2.PS中常用效果制作

1.制作灰度图像 要把一个彩色的图像转换为灰度图像,通常的方法是执行“图像”→“模式”→“灰度”命令,或执行“图像”→“调整”→“去色”命令。另外还可以通过使用“通道”调板来制作灰度图像。把图像转化成“Lab颜色”模式:“图像”→“模式”→“Lab颜色”命令,然后切换到“通道”调板,删掉通道“a”和通道“b”,你就可以得到一幅灰度更加细腻的图像了。

2.制作虚线条

选择“画笔”工具,然后在其选项栏中单击“切换画笔”面板按钮。此时就可以打开“画笔”面板,在其中设置“间距”值大一些,这样就会留下空隙了,然后再使用画笔在视图中绘制自己所需要的虚线,即可完成虚线的绘制。

3.制作两张同等大小的图以半透明效果重叠

选择要调整的图层,然后在“图层”调板中会有“不透明度”设置选项和“图层混合”模式设置选项,你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调整上层图层的透明度。

4.制作图象边缘渐渐淡出的效果

(1)选择用于制作该效果的图层,然后单击“图层”调板底部的“添加图层蒙版”按钮,为其添加图层蒙版。接着选择“渐变”工具,设置前景色为纯黑,背景色为纯白,最后在蒙版中一拉效果就出来了。

5.在PS中绘制立体状的球面效果

(1)绘制一个正圆选区,再编辑一个三色渐变色,第一色为高光色,第二色为背光色,第三色为反光色(即比背光色稍浅一点的颜色),然后用球形渐变工具从浮动圆中的高光部分向背光部分拉出渐变。取消选区的浮动状态即可。

6.存储扣出来的图而不要后面的底色

当选取图像后保持选区的浮动状态,执行“编辑”→“拷贝”命令,接着再执行“编辑”→“粘贴”命令,然后将下层删除,最后将其存储即可。注意存储格式应为:SD格式或者、PS格式或、I格式。

7.制作无接缝的贴图效果

无论是对3D图像或是网页的制作,无接缝贴图都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在Photoshop中轻易的完成。定制好你的图像后,执行“滤镜”→“其它”→“位移”命令,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位移,一般设置位移量为图像大小的一半,最重要的是将未定义区域设为折回。在完成位移之后,用橡皮图章工具在图像的拼合处涂抹,消除接缝,然后将图像定义为图案。用这种图案填充,就可以得到无缝的背景图像。

8.在PS中创建自定义笔刷

在Photoshop中有一项很有用但未被大多数人充分利用的资源,那就是创建自定义笔刷。执行“编辑”→“定义画笔”命令,将绘制的图像定义为新的画笔。如果没有选择,那么Photoshop会把画布上全部图像定义为画笔。这样,你就可以用这些自定义的画笔创作各种独特的图像了。

9.保存镜头光晕效果

在初级的图像处理中,镜头光晕可说是最常用的修饰效果之一。一般情况下,你可以直接在图像中使用“滤镜”→“渲染”→“镜头光晕”命令,来为图像增加气氛。

(1)如果你对某一次的镜头光晕效果非常满意,希望把它保存下来,我们可以利用图层混合的特性。事先在图像上新建一层,(2)用黑色填充图层,再执行“镜头光晕”滤镜,然后将这一层的图层混合模式设为“屏幕”,这样,黑色被隐去,你会得到单独的光晕效果图层。不过,这个方法唯一的缺点是,不能在白色的图像上显示。

10.在PS中让一张图片铺满整个画面

首先将一张图片定义成图案,然后,再进行填充。打开一张图像,执行“编辑”→“定义图案”命令,打开“定义图案”对话框,保持对话框的默认设置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接着选择需要填充图像的文档,执行“编辑”→“填充”命令,在打开的对话框中设置填充内容为“图案”并选择定义的图案,完毕后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即可。

3.熟悉快捷键的使用

在使用PS工作时,熟练的使用快捷键有许多好处:1.提高工作效率;2.可以全屏的方式工作,使视野更开阔;3.可以更好地将精力集中在作品上。那么怎样才能了解每个命令相对应的快捷键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首先在“工具箱”中,将鼠标移动到工具按钮的上方停留片刻,便可显示工具的名称和快捷键;或者单击带有三角按钮的工具,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也可查看。

单击菜单,在有些命令的右侧会显示快捷键,如下图所示。另外为方便初学者学习,作者精心的总结出快捷键大全,供初学者参考

一、工具箱(多种工具共用一个快捷键的可同时按【Shift】加此快捷键选取)

矩形、椭圆选框工具【M】 移动工具【V】

套索、多边形套索、磁性套索 【L】

魔棒工具【W】

裁剪工具【C】

切片工具、切片选择工具【K】

喷枪工具 【J】

画笔工具、铅笔工具 【B】

像皮图章、图案图章 【S】

历史画笔工具、艺术历史画笔 【Y】

像皮擦、背景擦除、魔术像皮擦 【E】

渐变工具、油漆桶工具 【G】

模糊、锐化、涂抹工具 【R】

减淡、加深、海棉工具 【O】

路径选择工具、直接选取工具 【A】

文字工具 【T】

钢笔、自由钢笔 【P】

矩形、圆边矩形、椭圆、多边形、直线 【U】

吸管、颜色取样器、度量工具 【I】

抓手工具 【H】

缩放工具 【Z】 默认前景色和背景色 【D】

切换前景色和背景色 【X】

临时使用移动工具 【Ctrl】

临时使用吸色工具 【Alt】

切换标准模式和快速蒙板模式 【Q】

临时使用抓手工具 【空格】

标准屏幕模式、带有菜单栏的全屏模式、全屏模式【F】

跳到ImageReady3.0中 【Ctrl】+【Shift】+【M】

快速输入工具选项(当前工具选项面板中至少有一个可调节数字)【0】至【9】

二、文件操作

新建图形文件 【Ctrl】+【N】

打开已有的图像 【Ctrl】+【O】

打开为...【Ctrl】+【Alt】+【O】

关闭当前图像 【Ctrl】+【W】

保存当前图像 【Ctrl】+【S】

另存为...【Ctrl】+【Shift】+【S】

存储为网页用图形 【Ctrl】+【Alt】+【Shift】+【S】

打印 【Ctrl】+【P】

页面设置 【Ctrl】+【Shift】+【P】退出Photoshop 【Ctrl】+【Q】

三、编辑操作 还原/重做前一步操作 【Ctrl】+【Z】

一步一步向前还原 【Ctrl】+【Alt】+【Z】

一步一步向后重做 【Ctrl】+【Shift】+【Z】

淡入/淡出 【Ctrl】+【Shift】+【F】

剪切选取的图像或路径 【Ctrl】+【X】或【F2】

拷贝选取的图像或路径 【Ctrl】+【C】

合并拷贝 【Ctrl】+【Shift】+【C】

将剪贴板的内容粘到当前图形中 【Ctrl】+【V】或【F4】

将剪贴板的内容粘到选框中 【Ctrl】+【Shift】+【V】

自由变换 【Ctrl】+【T】

应用自由变换(在自由变换模式下)【Enter】

从中心或对称点开始变换(在自由变换模式下)【Alt】

限制(在自由变换模式下)【Shift】

扭曲(在自由变换模式下)【Ctrl】

取消变形(在自由变换模式下)【Esc】

自由变换复制的象素数据 【Ctrl】+【Shift】+【T】

再次变换复制的象素数据并建立一个副本【Ctrl】+【Shift】+【Alt】+【T】

用背景色填充所选区域或整个图层 【Ctrl】+【BackSpace】或【Ctrl】+【Del】

用前景色填充所选区域或整个图层 【Alt】+【BackSpace】或【Alt】+【Del】

弹出“填充”对话框 【Shift】+【BackSpace】 从历史记录中填充 【Alt】+【Ctrl】+【Backspace】

打开“颜色设置”对话框 【Ctrl】+【Shift】+【K】

打开“首选项”对话框 【Ctrl】+【K】

显示最后一次显示的“首选项”对话框 【Alt】+【Ctrl】+【K】

四、图像调整

调整色阶 【Ctrl】+【L】

自动调整色阶 【Ctrl】+【Shift】+【L】

自动调整对比度 【Ctrl】+【Alt】+【Shift】+【L】

打开曲线调整对话框 【Ctrl】+【M】

打开“色彩平衡”对话框 【Ctrl】+【B】

打开“色相/饱和度”对话框 【Ctrl】+【U】

去色 【Ctrl】+【Shift】+【U】

反相 【Ctrl】+【I】

打开“液化(Liquify)”对话框 【Ctrl】+【Shift】+【X】

应用“液化”效果并退回Photoshop主界面(在“液化”对话框中)【Enter】

放弃“液化”效果并退回Photoshop主界面(在“液化”对话框中)【ESC】

五、图层操作

从对话框新建一个图层 【Ctrl】+【Shift】+【N】

以默认选项建立一个新的图层 【Ctrl】+【Alt】+【Shift】+【N】

通过拷贝建立一个图层(无对话框)【Ctrl】+【J】 从对话框建立一个通过拷贝的图层 【Ctrl】+【Alt】+【J】

通过剪切建立一个图层(无对话框)【Ctrl】+【Shift】+【J】

从对话框建立一个通过剪切的图层 【Ctrl】+【Shift】+【Alt】+【J】

与前一图层编组 【Ctrl】+【G】

取消编组 【Ctrl】+【Shift】+【G】

激活下一个图层 【Alt】+【[】

激活上一个图层 【Alt】+【]】

向下合并或合并联接图层 【Ctrl】+【E】

合并可见图层 【Ctrl】+【Shift】+【E】

盖印或盖印链接图层 【Ctrl】+【Alt】+【E】

盖印可见图层 【Ctrl】+【Alt】+【Shift】+【E】

调整当前图层的透明度(当前工具为无数字参数的,如移动工具)【0】至【9】

保留当前图层的透明区域(开关)【/】

六、选择功能

全部选取 【Ctrl】+【A】

取消选择 【Ctrl】+【D】

重新选择 【Ctrl】+【Shift】+【D】

羽化选择 【Shift】+【F6】

反向选择 【Ctrl】+【Shift】+【I】

载入选区 【Ctrl】+点按图层、路径、通道面板中的缩览图 滤镜

按上次的参数再做一次上次的滤镜 【Ctrl】+【F】

退去上次所做滤镜的效果 【Ctrl】+【Shift】+【F】

重复上次所做的滤镜(可调参数)【Ctrl】+【Alt】+【F】

应用三维变形并退回到Photoshop主界面(在“3D变化”滤镜中)【Enter】

放弃三维变形并退回到Photoshop主界面(在“3D变化”滤镜中)【Esc】

七、视图操作

选择彩色通道 【Ctrl】+【~】

选择单色通道 【Ctrl】+【数字】

选择快速蒙板 【Ctrl】+【】

始终在视窗显示复合通道 【~】

以CMYK方式预览(开关)【Ctrl】+【Y】

打开/关闭色域警告 【Ctrl】+【Shift】+【Y】

放大视图 【Ctrl】+【+】

缩小视图 【Ctrl】+【-】

满画布显示 【Ctrl】+【0】

实际象素显示 【Ctrl】+【Alt】+【0】

显示/隐藏选择区域 【Ctrl】+【H】

显示/隐藏路径 【Ctrl】+【Shift】+【H】

显示/隐藏标尺 【Ctrl】+【R】 锁定参考线 【Ctrl】+【Alt】+【;】

显示/隐藏“颜色”面板 【F6】

显示/隐藏“图层”面板 【F7】

显示/隐藏“信息”面板 【F8】

显示/隐藏“动作”面板 【F9】

显示/隐藏“字符”面板 【Ctrl】+【T】

显示/隐藏“段落”面板 【Ctrl】+【M】

左对齐或顶对齐 【Ctrl】+【Shift】+【L】

中对齐 【Ctrl】+【Shift】+【C】

右对齐或底对齐 【Ctrl】+【Shift】+【R】

左/右选择 1 个字符 【Shift】+【←】/【→】

下/上选择 1 行 【Shift】+【↑】/【↓】

选择所有字符 【Ctrl】+【A】

显示/隐藏字体选取底纹 【Ctrl】+【H】

选择从插入点到鼠标点按点的字符 【Shift】加点按

4.PS中的实用小技巧

快速复制技巧:在同一个文档中,确定当前为“移动”工具(或暂时为移动工具),按下键的同时,拖移对象,即可复制,按住键,可保证按“45度角”的倍数移动;在不同的文档间,移动时按住键,如果两个文档的大小相同,则对象复制到新文档的相同的位置,如果文档大小不同,那么对象被复制到新文档的正中。用这种方法复制,不但方便,也可以减少剪贴板的使用,进一步节省系统资源。紧排文字:当你想调整个别字母之间的空位,首先在两个字母之间单击,然后按下键后用左右方向键调整。快速吸取颜色:如果你正在使用毛笔,喷枪,铅笔,橡皮等工具,只要按下键,就可以临时地换到吸管工具(不过鼠标要在已经打开的图像区域上)。

快速放大缩小图像:按下键后按下<+>键,可快速放大图像,按下键后再按下<->键,可快速缩小图像。

精确裁切图像:使用“裁剪”工具裁切图像,当裁减框接近图像边界的时候,会自动贴到图像的边上,导致无法精确裁剪图像。此时在按下键后调整裁切框,裁切框将服帖的跟随鼠标移动,从而实现精确剪裁。

快速浏览图像:当素材图像较多时,你可以使用快捷键迅速浏览图像。

按下< Home >键:选择左上角的图像;

按下< End >键:选择右下角的图像;

按下< Page Up >键:移动至最上方的图像;

按下< PageDown >键:移动至最下方的图像;

按下< Ctrl+Page Up >键:移动至图像的最左方;

按下< Ctrl+Page Down >键:移动至图像的最右方。

快速调整图层顺序:当你要向上移动图层时,在要按下键后,再按下<]>键,就可以把当前选择的图层往上移动;相反,按下键后,再按下<[>键,就可以把图层向下移动。

运用自动选择图层:要自动选择图层,可以把“移动”工具选项栏的中的“自动选择”选项打上钩,另外按下键后,你的“移动”工具就有自动选择功能了,这时你只要单击某个图层上的对象,那么Photoshop就会自动的切换到那个对象所在的图层;但当你放开键后,你的“移动”工具就不在有自动选择的功能了,这样就很容易防止误选。

PS中路径的作用:路径是矢量曲线,可以利用路径来进行填充、勾边线、做选区。也可以通过选区来生成路径。

在PS中输出GIF文件:执行“文件”→“存储为Web和设备所用格式”命令,打开其对话框,在对话框的右上方选择“GIF”即可。PS里面蒙板和通道区别何在:通道可以储存蒙版,蒙版就是选区,选中之后就只能在选区里面进行修改,而通道可以像一般图层一样对其进行编辑,得到很多不同的效果(可以分别的R G B 通道或者单独的通道进行作)。蒙版其实是一个临时通道,可以利用它做出复杂的选区或柔和的渐变效果。Alpha通道可以任意制作复杂的效果,然后转换成选区,再转成快速蒙版。

消除在“编辑”菜单下的变形工具变形后的锯齿:这是插值算法的局限,你把图放大200%,转变好再缩回来就可以了。

将文字图层改为图片图层:执行“图层”→“栅格化”→“文字”命令,即可将文字图层转换为图片图层。另外你还可以右击文字图层的图层名称,在弹出的菜单击中选择“栅格化文字”命令,可以得到相同的效果。

将PS做的图像存为矢量图:一般来说,只有路径才能存为矢量格式的。你可以执行“文件”→“导出”→“路径到Illustrator”命令。

在PS中将一幅图片切割成几部分:在Photoshop中,有一个“切割”工具,可以将一幅较大的图片,分割成若干个小的图片,这在WEB制图中,是非常有用的。

在PS里怎样创建一个简单的三角形:在工具箱中选择“自定形状”工具,然后再单击选项栏中“形状”选项右侧的三角按钮,在弹出的调板中就有三角形,或是五角形形状,还有其它的不同的形状,很方便。

PS中渐变工具选项栏中的“仿色”的作用:仿色是将在渐层中产生色彩抖动,使得色彩过度区域更柔和一些,这样形成的渐层效果更好一些

去除毛边:可以试着用“路径”工具或“魔棒”勾出图象的外轮廓,执行“选择”→“修改”→“羽化”命令,设置打开的对话框后,将其关闭,然后反选,并删除,可能会好一些。

在PS中输入特殊标识符号:在字体状态下切换到“智能ABC”方式,右击输入法状态栏上的软键盘,你会看到各种符号及外文输入的菜单。还有一种方法,也是切换到“智能ABC”方式,单击软键盘,然后敲“V”,再敲数字1-9,所以看到的东西是一样的!可用PAGE DOWN及PAGE UP翻页。

随意更换画布颜色::选择“油漆桶”工具并按住键,单击画布边缘,即可设置画布底色为当前选择的前景色。如果要还原到默认的颜色,设置前景色为25%灰度(R192,G192,B192)再次按住点击画布边缘。

显示/隐藏控制板:按键可切换显示或隐藏所有的控制板(包括工具箱),如果按则工具箱不受影响,只显示或隐藏其它的控制板。

第二篇:Photoshop_CS5的快捷键,心得

Photoshop_CS5的快捷键,心得

初学者必读

对于初学PS的朋友来说,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十分的迷茫,当看到网上好多优秀的PS作品后,总是感到无从下手,那些优秀的作品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呢?其实对于初学者来说,认真的学习PS中的最基础性的操作,才是关键。借此作者总结了一些初学者常用的技术技巧与效果制作,希望初学者能够切实的到帮助。

1.了解PS中的基本概念 1.1 PS中的基本概念

位图:位图图像在技术上称为栅格图像,它使用像素来表现图像。选择 “缩放”工具,在视图中多次单击,将图像放大,可以看到图像是由一个个的像素点组成的,每个像素都具有特定的位置和颜色值。位图图像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它们可以表现颜色的细腻层次。基于这一特征,位图图像被广泛用于照片处理、数字绘画等领域。

矢量图:矢量图形也称为向量图形,是根据其几何特性来描绘图像。矢量文件中的图形元素称为对象,每个对象都是一个自成一体的实体。使用 “缩放”工具将图像不断放大,此时可看到矢量图形仍保持为精确、光滑的图形。

分辨率:简单讲即是电脑的图像给读者自己观看的清晰与模糊。图像尺寸与图像大小及分辩率的关系:如图像尺寸大,分辩率大,文件较大,所占内存大,电脑处理速度会慢,相反,任意一个因素减少,处理速度都会加快。

通道:很多读者对于通道概念都感到困惑不解。其实它很简单,通道代表了色彩的区域。一般来说一种基本色为一个通道,例如RGB颜色模式,R为红色,代表图像中的红色范围,G为绿色,B为蓝色。

图层:在制作一幅作品时,要使用多个图层。图层就像把一张张透明拷贝纸叠放在一起,由于拷贝纸的透明特征,使图层上没有图像的区域透出下一层的内容。

1.2 图像的色彩模式

(1)RGB彩色模式:又叫加色模式,是屏幕显示的最佳颜色,由红、绿、蓝三种颜色组成,每一种颜色

可以有0-255的亮度变化。

(2)CMYK彩色模式:由品蓝,品红,品黄和黄色组成,又叫减色模式。一般打印输出及印刷都是这种模式,所以打印图片一般都采用CMYK模式。

(3)Lab彩色模式:这种模式通过一个光强和两个色调来描述,一个色调叫a,另一个色调叫b。它主要影响着色调的明暗。

(4)索引颜色:这种颜色下图像像素用一个字节表示它最多包含有256色的色表储存并索引其所用的颜色,它图像质量不高,占空间较少。

(5)灰度模式:即只用黑色和白色显示图像,像素0值为黑色,像素255为白色。

(6)位图模式:像素不是由字节表示,而是由二进制表示,即黑色和白色由二进制表示,从而占磁盘空间最小。

2.PS中常用效果制作 1.制作灰度图像

要把一个彩色的图像转换为灰度图像,通常的方法是执行“图像”→“模式”→“灰度”命令,或执行“图像”→“调整”→“去色”命令。另外还可以通过使用“通道”调板来制作灰度图像。把图像转化成“Lab颜色”模式:“图像”→“模式”→“Lab颜色”命令,然后切换到“通道”调板,删掉通道“a”和通道“b”,你就可以得到一幅灰度更加细腻的图像了。

2.制作虚线条

选择“画笔”工具,然后在其选项栏中单击“切换画笔”面板按钮。此时就可以打开“画笔”面板,在其中设置“间距”值大一些,这样就会留下空隙了,然后再使用画笔在视图中绘制自己所需要的虚线,即可完成虚线的绘制。

3.制作两张同等大小的图以半透明效果重叠 选择要调整的图层,然后在“图层”调板中会有“不透明度”设置选项和“图层混合”模式设置选项,你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调整上层图层的透明度。

4.制作图象边缘渐渐淡出的效果(1)选择用于制作该效果的图层,然后单击“图层”调板底部的“添加图层蒙版”按钮,为其添加图层蒙版。接着选择“渐变”工具,设置前景色为纯黑,背景色为纯白,最后在蒙版中一拉效果就出来了。

5.在PS中绘制立体状的球面效果

(1)绘制一个正圆选区,再编辑一个三色渐变色,第一色为高光色,第二色为背光色,第三色为反光色(即比背光色稍浅一点的颜色),然后用球形渐变工具从浮动圆中的高光部分向背光部分拉出渐变。取消选区的浮动状态即可。

6.存储扣出来的图而不要后面的底色

当选取图像后保持选区的浮动状态,执行“编辑”→“拷贝”命令,接着再执行“编辑”→“粘贴”命令,然后将下层删除,最后将其存储即可。注意存储格式应为:SD格式或者、PS格式或、I格式。

7.制作无接缝的贴图效果

无论是对3D图像或是网页的制作,无接缝贴图都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在Photoshop中轻易的完成。定制好你的图像后,执行“滤镜”→“其它”→“位移”命令,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位移,一般设置位移量为图像大小的一半,最重要的是将未定义区域设为折回。在完成位移之后,用橡皮图章工具在图像的拼合处涂抹,消除接缝,然后将图像定义为图案。用这种图案填充,就可以得到无缝的背景图像。

8.在PS中创建自定义笔刷

在Photoshop中有一项很有用但未被大多数人充分利用的资源,那就是创建自定义笔刷。执行“编辑”→“定义画笔”命令,将绘制的图像定义为新的画笔。如果没有选择,那么Photoshop会把画布上全部图像定义为画笔。这样,你就可以用这些自定义的画笔创作各种独特的图像了。

9.保存镜头光晕效果

在初级的图像处理中,镜头光晕可说是最常用的修饰效果之一。一般情况下,你可以直接在图像中使用“滤镜”→“渲染”→“镜头光晕”命令,来为图像增加气氛。

(1)如果你对某一次的镜头光晕效果非常满意,希望把它保存下来,我们可以利用图层混合的特性。事先在图像上新建一层,(2)用黑色填充图层,再执行“镜头光晕”滤镜,然后将这一层的图层混合模式设为“屏幕”,这样,黑色被隐去,你会得到单独的光晕效果图层。不过,这个方法唯一的缺点是,不能在白色的图像上显示。

10.在PS中让一张图片铺满整个画面

首先将一张图片定义成图案,然后,再进行填充。打开一张图像,执行“编辑”→“定义图案”命令,打开“定义图案”对话框,保持对话框的默认设置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接着选择需要填充图像的文档,执行“编辑”→“填充”命令,在打开的对话框中设置填充内容为“图案”并选择定义的图案,完毕后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即可。

3.熟悉快捷键的使用

在使用PS工作时,熟练的使用快捷键有许多好处:1.提高工作效率;2.可以全屏的方式工作,使视野更开阔;3.可以更好地将精力集中在作品上。那么怎样才能了解每个命令相对应的快捷键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首先在“工具箱”中,将鼠标移动到工具按钮的上方停留片刻,便可显示工具的名称和快捷键;或者单击带有三角按钮的工具,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也可查看。

单击菜单,在有些命令的右侧会显示快捷键,如下图所示。另外为方便初学者学习,作者精心的总结出快捷键大全,供初学者参考

一、工具箱(多种工具共用一个快捷键的可同时按【Shift】加此快捷键选取)矩形、椭圆选框工具【M】 移动工具【V】

套索、多边形套索、磁性套索 【L】 魔棒工具【W】 裁剪工具【C】

切片工具、切片选择工具【K】 喷枪工具 【J】

画笔工具、铅笔工具 【B】 像皮图章、图案图章 【S】

历史画笔工具、艺术历史画笔 【Y】

像皮擦、背景擦除、魔术像皮擦 【E】 渐变工具、油漆桶工具 【G】 模糊、锐化、涂抹工具 【R】 减淡、加深、海棉工具 【O】

路径选择工具、直接选取工具 【A】 文字工具 【T】

钢笔、自由钢笔 【P】

矩形、圆边矩形、椭圆、多边形、直线 【U】 吸管、颜色取样器、度量工具 【I】 抓手工具 【H】 缩放工具 【Z】

默认前景色和背景色 【D】 切换前景色和背景色 【X】 临时使用移动工具 【Ctrl】

临时使用吸色工具 【Alt】

切换标准模式和快速蒙板模式 【Q】

临时使用抓手工具 【空格】

标准屏幕模式、带有菜单栏的全屏模式、全屏模式【F】

跳到ImageReady3.0中 【Ctrl】+【Shift】+【M】 快速输入工具选项(当前工具选项面板中至少有一个可调节数字)【0】至【9】

二、文件操作

新建图形文件 【Ctrl】+【N】 打开已有的图像 【Ctrl】+【O】 打开为...【Ctrl】+【Alt】+【O】 关闭当前图像 【Ctrl】+【W】

保存当前图像 【Ctrl】+【S】

另存为...【Ctrl】+【Shift】+【S】

存储为网页用图形 【Ctrl】+【Alt】+【Shift】+【S】打印 【Ctrl】+【P】 页面设置 【Ctrl】+【Shift】+【P】退出Photoshop 【Ctrl】+【Q】

三、编辑操作

还原/重做前一步操作 【Ctrl】+【Z】

一步一步向前还原 【Ctrl】+【Alt】+【Z】 一步一步向后重做 【Ctrl】+【Shift】+【Z】 淡入/淡出 【Ctrl】+【Shift】+【F】

剪切选取的图像或路径 【Ctrl】+【X】或【F2】 拷贝选取的图像或路径 【Ctrl】+【C】 合并拷贝 【Ctrl】+【Shift】+【C】

将剪贴板的内容粘到当前图形中 【Ctrl】+【V】或【F4】

将剪贴板的内容粘到选框中 【Ctrl】+【Shift】+【V】自由变换 【Ctrl】+【T】

应用自由变换(在自由变换模式下)【Enter】

从中心或对称点开始变换(在自由变换模式下【)Alt】 限制(在自由变换模式下)【Shift】

扭曲(在自由变换模式下)【Ctrl】

取消变形(在自由变换模式下)【Esc】

自由变换复制的象素数据 【Ctrl】+【Shift】+【T】

再次变换复制的象素数据并建立一个副本【Ctrl】+【Shift】+【Alt】+【T】

用背景色填充所选区域或整个图层 【Ctrl】+【BackSpace】或【Ctrl】+【Del】

用前景色填充所选区域或整个图层 【Alt】+【BackSpace】或【Alt】+【Del】

弹出“填充”对话框 【Shift】+【BackSpace】

从历史记录中填充 【Alt】+【Ctrl】+【Backspace】

打开“颜色设置”对话框 【Ctrl】+【Shift】+【K】

打开“首选项”对话框 【Ctrl】+【K】

显示最后一次显示的“首选项”对话框 【Alt】+【Ctrl】+【K】

四、图像调整

调整色阶 【Ctrl】+【L】

自动调整色阶 【Ctrl】+【Shift】+【L】

自动调整对比度 【Ctrl】+【Alt】+【Shift】+【L】

打开曲线调整对话框 【Ctrl】+【M】

打开“色彩平衡”对话框 【Ctrl】+【B】

打开“色相/饱和度”对话框 【Ctrl】+【U】

去色 【Ctrl】+【Shift】+【U】

反相 【Ctrl】+【I】

打开“液化(Liquify)”对话框 【Ctrl】+【Shift】+【X】

应用“液化”效果并退回Photoshop主界面(在“液化”对话框中)【Enter】

放弃“液化”效果并退回Photoshop主界面(在“液化”对话框中)【ESC】

五、图层操作

从对话框新建一个图层 【Ctrl】+【Shift】+【N】

以默认选项建立一个新的图层 【Ctrl】+【Alt】+【Shift】+【N】

通过拷贝建立一个图层(无对话框)【Ctrl】+【J】

从对话框建立一个通过拷贝的图层 【Ctrl】+【Alt】+【J】

通过剪切建立一个图层(无对话框)【Ctrl】+【Shift】+【J】

从对话框建立一个通过剪切的图层 【Ctrl】+【Shift】+【Alt】+【J】

与前一图层编组 【Ctrl】+【G】

取消编组 【Ctrl】+【Shift】+【G】

激活下一个图层 【Alt】+【[】

激活上一个图层 【Alt】+【]】

向下合并或合并联接图层 【Ctrl】+【E】

合并可见图层 【Ctrl】+【Shift】+【E】

盖印或盖印链接图层 【Ctrl】+【Alt】+【E】

盖印可见图层 【Ctrl】+【Alt】+【Shift】+【E】

调整当前图层的透明度(当前工具为无数字参数的,如移动工具)【0】至【9】

保留当前图层的透明区域(开关)【/】

六、选择功能

全部选取 【Ctrl】+【A】

取消选择 【Ctrl】+【D】

重新选择 【Ctrl】+【Shift】+【D】

羽化选择 【Shift】+【F6】

反向选择 【Ctrl】+【Shift】+【I】

载入选区 【Ctrl】+点按图层、路径、通道面板中的缩览图

滤镜

按上次的参数再做一次上次的滤镜 【Ctrl】+【F】 退去上次所做滤镜的效果 【Ctrl】+【Shift】+【F】 重复上次所做的滤镜(可调参数)【Ctrl】+【Alt】+【F】

应用三维变形并退回到Photoshop主界面(在“3D变化”滤镜中)【Enter】

放弃三维变形并退回到Photoshop主界面(在“3D变化”滤镜中)【Esc】

七、视图操作

选择彩色通道 【Ctrl】+【~】

选择单色通道 【Ctrl】+【数字】

选择快速蒙板 【Ctrl】+【】

始终在视窗显示复合通道 【~】

以CMYK方式预览(开关)【Ctrl】+【Y】

打开/关闭色域警告 【Ctrl】+【Shift】+【Y】

放大视图 【Ctrl】+【+】

缩小视图 【Ctrl】+【-】

满画布显示 【Ctrl】+【0】

实际象素显示 【Ctrl】+【Alt】+【0】

显示/隐藏选择区域 【Ctrl】+【H】

显示/隐藏路径 【Ctrl】+【Shift】+【H】

显示/隐藏标尺 【Ctrl】+【R】

锁定参考线 【Ctrl】+【Alt】+【;】

显示/隐藏“颜色”面板 【F6】

显示/隐藏“图层”面板 【F7】

显示/隐藏“信息”面板 【F8】

显示/隐藏“动作”面板 【F9】

显示/隐藏“字符”面板 【Ctrl】+【T】

显示/隐藏“段落”面板 【Ctrl】+【M】

左对齐或顶对齐 【Ctrl】+【Shift】+【L】

中对齐 【Ctrl】+【Shift】+【C】

右对齐或底对齐 【Ctrl】+【Shift】+【R】

左/右选择 1 个字符 【Shift】+【←】/【→】

下/上选择 1 行 【Shift】+【↑】/【↓】

选择所有字符 【Ctrl】+【A】

显示/隐藏字体选取底纹 【Ctrl】+【H】

选择从插入点到鼠标点按点的字符 【Shift】加点按 4.PS中的实用小技巧

快速复制技巧:在同一个文档中,确定当前为“移动”工具(或暂时为移动工具),按下键的同时,拖移对象,即可复制,按住键,可保证按“45度角”的倍数移动;在不同的文档间,移动时按住键,如果两个文档的大小相同,则对象复制到新文档的相同的位置,如果文档大小不同,那么对象被复制到新文档的正中。用这种方法复制,不但方便,也可以减少剪贴板的使用,进一步节省系统资源。紧排文字:当你想调整个别字母之间的空位,首先在两个字母之间单击,然后按下键后用左右方向键调整。

快速吸取颜色:如果你正在使用毛笔,喷枪,铅笔,橡皮等工具,只要按下键,就可以临时地换到吸管工具(不过鼠标要在已经打开的图像区域上)。快速放大缩小图像:按下键后按下<+>键,可快速放大图像,按下键后再按下<->键,可快速缩小图像。

精确裁切图像:使用“裁剪”工具裁切图像,当裁减框接近图像边界的时候,会自动贴到图像的边上,导致无法精确裁剪图像。此时在按下键后调整裁切框,裁切框将服帖的跟随鼠标移动,从而实现精确剪裁。

快速浏览图像:当素材图像较多时,你可以使用快捷键迅速浏览图像。

按下< Home >键:选择左上角的图像; 按下< End >键:选择右下角的图像;

按下< Page Up >键:移动至最上方的图像; 按下< PageDown >键:移动至最下方的图像; 按下< Ctrl+Page Up >键:移动至图像的最左方; 按下< Ctrl+Page Down >键:移动至图像的最右方。快速调整图层顺序:当你要向上移动图层时,在要按下键后,再按下<]>键,就可以把当前选择的 图层往上移动;相反,按下键后,再按下<[>键,就可以把图层向下移动。运用自动选择图层:要自动选择图层,可以把“移动”一些,这样形成的渐层效果更好一些

去除毛边:可以试着用“路径”工具或“魔棒”勾出

图象的外轮廓,执行“选择”→“修改”→“羽化”工具选项栏的中的“自动选择”选项打上钩,另外按下键后,你的“移动”工具就有自动选择功能了,这时你只要单击某个图层上的对象,那么Photoshop就会自动的切换到那个对象所在的图层;但当你放开键后,你的“移动”工具就不在有自动选择的功能了,这样就很容易防止误选。PS中路径的作用:路径是矢量曲线,可以利用路径来进行填充、勾边线、做选区。也可以通过选区来生成路径。

在PS中输出GIF文件:执行“文件”→“存储为Web和设备所用格式”命令,打开其对话框,在对话框的右上方选择“GIF”即可。

PS里面蒙板和通道区别何在:通道可以储存蒙版,蒙版就是选区,选中之后就只能在选区里面进行修改,而通道可以像一般图层一样对其进行编辑,得到很多不同的效果(可以分别的R G B 通道或者单独的通道进行作)。蒙版其实是一个临时通道,可以利用它做出复杂的选区或柔和的渐变效果。Alpha通道可以任意制作复杂的效果,然后转换成选区,再转成快速蒙版。

消除在“编辑”菜单下的变形工具变形后的锯齿:这是插值算法的局限,你把图放大200%,转变好再缩回来就可以了。

将文字图层改为图片图层:执行“图层”→“栅格化”→“文字”命令,即可将文字图层转换为图片图层。另外你还可以右击文字图层的图层名称,在弹出的菜单击中选择“栅格化文字”命令,可以得到相同的效果。

将PS做的图像存为矢量图:一般来说,只有路径才能存为矢量格式的。你可以执行“文件”→“导出”→“路径到Illustrator”命令。

在PS中将一幅图片切割成几部分:在Photoshop中,有一个“切割”工具,可以将一幅较大的图片,分割成若干个小的图片,这在WEB制图中,是非常有用的。

在PS里怎样创建一个简单的三角形:在工具箱中选择“自定形状”工具,然后再单击选项栏中“形状”选项右侧的三角按钮,在弹出的调板中就有三角形,或是五角形形状,还有其它的不同的形状,很方便。PS中渐变工具选项栏中的“仿色”的作用:仿色是将在渐层中产生色彩抖动,使得色彩过度区域更柔和

命令,设置打开的对话框后,将其关闭,然后反选,并删除,可能会好一些。

在PS中输入特殊标识符号:在字体状态下切换到“智能ABC”方式,右击输入法状态栏上的软键盘,你会看到各种符号及外文输入的菜单。还有一种方法,也是切换到“智能ABC”方式,单击软键盘,然后敲“V”,再敲数字1-9,所以看到的东西是一样的!可用PAGE DOWN及PAGE UP翻页。

随意更换画布颜色::选择“油漆桶”工具并按住键,单击画布边缘,即可设置画布底色为当前选择的前景色。如果要还原到默认的颜色,设置前景色为25%灰度(R192,G192,B192)再次按住点击画布边缘。

显示/隐藏控制板:按键可切换显示或隐藏所有的控制板(包括工具箱),如果按则工具箱不受影响,只显示或隐藏其它的控制板。

关闭当前图像 【Ctrl】+【W】

打开“预置”对话框 【Ctrl】+【K】

显示最后一次显示的“预置”对话框 【Alt】+【Ctrl】+【K】

设置“常规”选项(在预置对话框中)【Ctrl】+【1】 设置“存储文件”(在预置对话框中)【Ctrl】+【2】 设置“显示和光标”(在预置对话框中)【Ctrl】+【3】 设置“透明区域与色域”(在预置对话框中)【Ctrl】+【4】

设置“单位与标尺”(在预置对话框中)【Ctrl】+【5】 设置“参考线与网格”(在预置对话框中)【Ctrl】+【6】 设置“增效工具与暂存盘”(在预置对话框中)【Ctrl】+【7】

设置“内存与图像高速缓存”(在预置对话框中)【Ctrl】+【8】

编辑操作 photoshop CS5快捷键

还原/重做前一步操作 【Ctrl】+【Z】

还原两步以上操作 【Ctrl】+【Alt】+【Z】 重做两步以上操作 【Ctrl】+【Shift】+【Z】 剪切选取的图像或路径 【Ctrl】+【X】或【F2】 拷贝选取的图像或路径 【Ctrl】+【C】或【F3】 拷贝合并层后选取的图像或路径 【Ctrl】+【Shift】+【C】 将剪贴板的内容粘到当前图形中 【Ctrl】+【V】或【F4】

将剪贴板的内容粘到选框中,并以展现选框的方式产生遮罩 【Ctrl】+【Shift】+【V】 将剪贴板的内容粘到选框中,并以隐藏选框的方式产生遮罩 【Ctrl】+【Shift】+【Alt】+【V】 自由变换 【Ctrl】+【T】

应用自由变换(在自由变换模式下)【Enter】

从中心或对称点开始变换(在自由变换模式下)【Alt】

限制(在自由变换模式下)【Shift】 扭曲(在自由变换模式下)【Ctrl】

取消变形(在自由变换模式下)【Esc】

自由变换复制的象素数据 【Ctrl】+【Shift】+【T】 再次变换复制的象素数据并建立一个副本 【Ctrl】+【Shift】+【Alt】+【T】

删除选框中的图案或选取的路径 【DEL】

用前景色填充所选区域或整个图层 【Alt】+【BackSpace】或【Alt】+【Del】

用背景色填充所选区域或整个图层 【Ctrl】+【BackSpace】或【Ctrl】+【Del】

弹出“填充”对话框 【Shift】+【BackSpace】或【Shift】+【F5】

用前景色填充当前层的不透明区域性 【Shift】+【Alt】+【Del】

用背景色填充当前层的不透明区域性 【Shift】+【Ctrl】+【Del】

从历史记录中填充 【Alt】+【Ctrl】+【Backspace】 图像调整 photoshop CS5快捷键

(按【Alt】不放再选图像调整命令,各选项将以上次使用该命令时的设置值为其缺省值)

调整色阶 【Ctrl】+【L】(同上【Ctrl】+【Alt】+【L】调整色阶的选项是以历史设置值为缺省值)自动调整色阶 【Ctrl】+【Shift】+【L】 打开曲线调整对话框 【Ctrl】+【M】

在所选通道的曲线上添加新的点(„曲线‟对话框中)在图象中【Ctrl】

加点按在复合曲线以外的所有曲线上添加新的点(„曲线‟对话框中)【Ctrl】+【Shift】 加点按 移动所选点(„曲线‟对话框中)【↑】/【↓】【/←】/【→】 以10点为增幅移动所选点以10点为增幅(„曲线‟对话框中)【Shift】+【箭头】

选择多个控制点(„曲线‟对话框中)【Shift】加点按 前 移控制点(„曲线‟对话框中)【Ctrl】+【Tab】 后移控制点(„曲线‟对话框中)【Ctrl】+【Shift】+【Tab】

添加新的点(„曲线‟对话框中)点按网格删除点(„曲线‟对话框中)【Ctrl】加点按点

取消选择所选通道上的所有点(„曲线‟对话框中)【Ctrl】+【D】

使曲线网格更精细或更粗糙(„曲线‟对话框中)【Alt】 加点按网格 选择彩色通道(„曲线‟对话框中)【Ctrl】+【~】

选择单色通道(„曲线‟对话框中)【Ctrl】+【数字】 打开“色彩平衡”对话框 【Ctrl】+【B】 打开“色相/饱和度”对话框 【Ctrl】+【U】

全图调整(在色相/饱和度”对话框中)【Ctrl】+【~】 只调整红色(在色相/饱和度”对话框中)【Ctrl】+【1】 只调整黄色(在色相/饱和度”对话框中)【Ctrl】+【2】 只调整绿色(在色相/饱和度”对话框中)【Ctrl】+【3】 只调整青色(在色相/饱和度”对话框中)【Ctrl】+【4】 只调整蓝色(在色相/饱和度”对话框中)【Ctrl】+【5】 只调整洋红(在色相/饱和度”对话框中)【Ctrl】+【6】 去色 【Ctrl】+【Shift】+【U】 反相 【Ctrl】+【I】

图层操作 photoshop CS5快捷键

从对话框新建一个图层 【Ctrl】+【Shift】+【N】 以默认选项建立一个新的图层 【Ctrl】+【Alt】+【Shift】+【N】

通过拷贝建立一个图层 【Ctrl】+【J】

通过拷贝建立一个图层并重命名新图层 【Ctrl】+【Alt】+【J】

通过剪切建立一个图层 【Ctrl】+【Shift】+【J】 通过剪切建立一个图层并重命名新图层 【Ctrl】+【Alt】+【Shift】+【J】

与前一图层编组 【Ctrl】+【G】 取消编组 【Ctrl】+【Shift】+【G】

向下合并或合并联接图层 【Ctrl】+【E】 合并可见图层 【Ctrl】+【Shift】+【E】

盖印或盖印联接图层 【Ctrl】+【Alt】+【E】

盖印可见图层到当前层 【Ctrl】+【Alt】+【Shift】+【E】

将当前层下移一层 【Ctrl】+【[】

将当前层上移一层 【Ctrl】+【]】

将当前层移到最下面 【Ctrl】+【Shift】+【[】 将当前层移到最上面 【Ctrl】+【Shift】+【]】 激活下一个图层 【Alt】+【[】

激活上一个图层 【Alt】+【]】

激活底部图层 【Shift】+【Alt】+【[】 激活顶部图层 【Shift】+【Alt】+【]】

调整当前图层的透明度(当前工具为无数字参数的,如移动工具)【0】至【9】

保留当前图层的透明区域(开关)【/】 移去层的效果 【Alt】+ 双击“效果”图标

投影效果(在“效果”对话框中)【Ctrl】+【1】 内阴影效果(在“效果”对话框中)【Ctrl】+【2】 外发光效果(在“效果”对话框中)【Ctrl】+【3】 内发光效果(在“效果”对话框中)【Ctrl】+【4】 斜面和浮雕效果(在”效果”对话框中)【Ctrl】+【5】 应用当前所选效果并使参数可调(在“效果”对话框中)【A】

图层混合模式 photoshop CS5快捷键

循环选择混合模式 【Shift】+【Alt】+【-】或【+】 正常 【Shift】+【Alt】+【N】

阈值(位图模式)【Shift】+【Alt】+【L】 溶解 【Shift】+【Alt】+【I】 背后 【Shift】+【Alt】+【Q】 清除 【Shift】+【Alt】+【R】

正片叠底 【Shift】+【Alt】+【M】 屏幕 【Shift】+【Alt】+【S】 叠加 【Shift】+【Alt】+【O】 柔光 【Shift】+【Alt】+【F】 强光 【Shift】+【Alt】+【H】

颜色减淡 【Shift】+【Alt】+【D】 颜色加深 【Shift】+【Alt】+【B】 变暗 【Shift】+【Alt】+【K】 变亮 【Shift】+【Alt】+【G】 差值 【Shift】+【Alt】+【E】 排除 【Shift】+【Alt】+【X】 色相 【Shift】+【Alt】+【U】 饱和度 【Shift】+【Alt】+【T】 颜色 【Shift】+【Alt】+【C】

光度 【Shift】+【Alt】+【Y】

去色 海棉工具+【Shift】+【Alt】+【J】 加色 海棉工具+【Shift】+【Alt】+【A】

暗调 减淡/加深工具+【Shift】+【Alt】+【W】 中间调 减淡/加深工具+【Shift】+【Alt】+【V】 高光 减淡/加深工具+【Shift】+【Alt】+【Z】 选择功能 photoshop CS5快捷键

全部选取 【Ctrl】+【A】

取消选择 【Ctrl】+【D】

恢复最后的那次选择 【Ctrl】+【Shift】+【D】 羽化选择 【Ctrl】+【Alt】+【D】或【Shift】+【F6】 反向选择 【Ctrl】+【Shift】+【I】或【Shift】+【F7】 路径变选区 数字键盘的【Enter】(V6.0后变成了 【Ctrl】+数字键盘的【Enter】)载入选区 【Ctrl】+点按图层、路径、通道面板中的缩约图

载入对应单色通道的选区 【Ctrl】+【Alt】+【数字】 滤镜 photoshop CS5快捷键

按上次的参数再做一次上次的滤镜 【Ctrl】+【F】 退去上次所做滤镜的效果 【Ctrl】+【Shift】+【F】 重复上次所做的滤镜(可调参数)【Ctrl】+【Alt】+【F】

选择工具(在“3D变化”滤镜中)【V】 立方体工具(在“3D变化”滤镜中)【M】 球体工具(在“3D变化”滤镜中)【N】 柱体工具(在“3D变化”滤镜中)【C】 轨迹球(在“3D变化”滤镜中)【R】

全景相机工具(在“3D变化”滤镜中)【E】

视图操作 photoshop CS5快捷键 显示彩色通道 【Ctrl】+【~】

显示对应的单色通道 【Ctrl】+【数字】 显示复合通道 【~】 以CMYK方式预览(开关)【Ctrl】+【Y】

打开/关闭色域警告 【Ctrl】+【Shift】+【Y】 放大视图 【Ctrl】+【+】 缩小视图 【Ctrl】+【-】

放大视图并适应视窗 【Ctrl】+【Alt】+【+】 缩小视图并适应视窗 【Ctrl】+【Alt】+【-】 满画布显示 【Ctrl】+【0】或 双击抓手工具 实际象素显示 【Ctrl】+【Alt】+【0】或 双击缩放工具

工具箱(多种工具共用一个快捷键的可同时按【Shift】加此快捷键选取)

矩形、椭圆选框工具 【M】 裁剪工具 【C】 移动工具 【V】

套索、多边形套索、磁性套索 【L】 魔棒工具 【W】

喷枪工具 【J】 画笔工具 【B】

像皮图章、图案图章 【S】 历史记录画笔工具 【Y】 像皮擦工具 【E】

铅笔、直线工具 【N】

模糊、锐化、涂抹工具 【R】 减淡、加深、海棉工具 【O】 钢笔、自由钢笔、磁性钢笔 【P】 添加锚点工具 【+】 删除锚点工具 【-】 直接选取工具 【A】

文字、文字蒙板、直排文字、直排文字蒙板 【T】 度量工具 【U】

直线渐变、径向渐变、对称渐变、角度渐变、菱形渐变【G】

油漆桶工具 【K】 吸管、颜色取样器 【I】 抓手工具 【H】

缩放工具 【Z】

默认前景色和背景色 【D】 切换前景色和背景色 【X】

切换标准模式和快速蒙板模式 【Q】

标准屏幕模式、带有菜单栏的全屏模式、全屏模式【F】

临时使用移动工具 【Ctrl】 临时使用吸色工具 【Alt】 临时使用抓手工具 【空格】

打开工具选项面板 【Enter】

快速输入工具选项 photoshop CS5快捷键

(当前工具选项面板中至少有一个可调节数字)【0】至【9】

循环选择画笔 【[】或【]】 选择第一个画笔 【Shift】+【[】 选择最后一个画笔 【Shift】+【]】

建立新渐变(在”渐变编辑器”中)【Ctrl】+【N】 文件操作 photoshop CS5快捷键

新建图形文件 【Ctrl】+【N】

用默认设置创建新文件 【Ctrl】+【Alt】+【N】 打开已有的图像 【Ctrl】+【O】 打开为...【Ctrl】+【Alt】+【O】 关闭当前图像 【Ctrl】+【W】 保存当前图像 【Ctrl】+【S】

另存为...【Ctrl】+【Shift】+【S】 存储副本 【Ctrl】+【Alt】+【S】 页面设置 【Ctrl】+【Shift】+【P】 打印 【Ctrl】+【P】

打开“预置”对话框 【Ctrl】+【K】

显示最后一次显示的“预置”对话框 【Alt】+【Ctrl】+【K】

设置“常规”选项(在预置对话框中)【Ctrl】+【1】 设置“存储文件”(在预置对话框中)【Ctrl】+【2】 设置“显示和光标”(在预置对话框中)【Ctrl】+【3】 设置“透明区域与色域”(在预置对话框中)【Ctrl】+【4】

设置“单位与标尺”(在预置对话框中)【Ctrl】+【5】 设置“参考线与网格”(在预置对话框中)【Ctrl】+【6】 设置“增效工具与暂存盘”(在预置对话框中)【Ctrl】+【7】

设置“内存与图像高速缓存”(在预置对话框中)【Ctrl】+【8】 photoshop CS5快捷键 F1-帮助 F2-剪切 F3-拷贝 F4-粘贴

F5-隐藏/显示画笔面板 F6-隐藏/显示颜色面板 F7-隐藏/显示图层面板 F8-隐藏/显示信息面板 F9-隐藏/显示动作面板 F12-恢复 Shift+f5-填充 Shift+f6-羽化 Shift+f7-选择→反选 ctrl+h-隐藏选定区域 ctrl+d-取消选定区域 ctrl+w-关闭文件

ctrl+Q-退出Photoshop Esc-取消操作

photoshop CS5快捷键 矩形、椭圆选框工具 【M】 裁剪工具 【C】 移动工具 【V】

套索、多边形套索、磁性套索 【L】 魔棒工具 【W】 喷枪工具 【J】 画笔工具 【B】

像皮图章、图案图章 【S】 历史记录画笔工具 【Y】 像皮擦工具 【E】

铅笔、直线工具 【N】

模糊、锐化、涂抹工具 【R】 减淡、加深、海棉工具 【O】 钢笔、自由钢笔、磁性钢笔 【P】 添加锚点工具 【+】 删除锚点工具 【-】 直接选取工具 【A】

文字、文字蒙板、直排文字、直排文字蒙板 【T】 度量工具 【U】

直线渐变、径向渐变、对称渐变、角度渐变、菱形渐变 【G】

油漆桶工具 【K】 吸管、颜色取样器 【I】 抓手工具 【H】

缩放工具 【Z】

默认前景色和背景色 【D】

切换前景色和背景色 【X】

切换标准模式和快速蒙板模式 【Q】

标准屏幕模式、带有菜单栏的全屏模式、全屏模式【F】

临时使用移动工具 【Ctrl】

临时使用吸色工具 【Alt】 临时使用抓手工具 【空格】 打开工具选项面板 【Enter】

快速输入工具选项(当前工具选项面板中至少有一个可调节数字)【0】至【9】 循环选择画笔 【[】或【]】

选择第一个画笔 【Shift】+【[】 选择最后一个画笔 【Shift】+【]】

建立新渐变(在”渐变编辑器”中)【Ctrl】+【N】

第三篇:踢踏舞入门教程

踢踏舞入门教程 腿部动作详细图解,教你跳健身舞-运动减肥,踢踏舞给人的感觉是一种轻快、活泼的舞蹈,很多人喜欢踢踏舞,因为他的节奏感很强。爱美网今天介绍几个踢踏舞的脚部动作,初学者一学就会哦。

step1

站立,双腿伸直,双手插腰,抬起右脚,脚跟靠近地板,脚面远离地板,脚掌与地板有一定倾斜度。

脚尖用力点地。

向右侧抬起右脚,脚跟靠近地板,脚面远离地板,脚掌与地板有一定的倾斜度。

脚尖用力点地。

抬起右脚并置于后方。

脚尖用力点地。

step2

站立,右脚向后方抬起,脚尖靠近地板。

向前踢脚,踢得过程中脚跟要用力踢地板。

收回右脚。

向右侧踢脚,同时注意脚跟用力踢地板。

抬起右腿置于前方,脚跟靠近地板,脚掌与地板有一定的倾斜度。

右脚往后踢,脚尖部分用力踢地板。

step3

站立,右脚向后方抬起。

右脚向前提,脚跟用力踢地板。

脚尖用力点地。换到另一边重复做。

step4

站立,抬起右脚,脚掌与地板平行。

脚跟用力点地。

抬起右脚,脚趾指向右侧。

脚跟用力踢地板。换到另一边重复做。

step5

抬起右脚置于后方,脚尖用力点地。

抬起右脚置于左后方,脚尖用力点地。

抬起右脚,脚尖朝右侧外侧用力点地。

step6

站立,双手插腰,右脚向后方抬起,脚跟用力踢地,接着脚尖用力点地,放低右脚着地。

左脚向后方抬起,脚跟用力踢地,接着左脚向后踢,踢得过程中脚尖用力踢地。

放低左脚完全着地,抬起右腿并置于左腿前方,右脚脚尖点地置于左脚外侧,右腿弯曲。

step7

站立,双手插腰。右脚向前跨出一小步,并完全着地。

抬起左腿,左脚向前踢,脚跟用力踢地板,再收回左脚。

左脚向后踢,脚尖用力踢地板。

放低左脚完全着地,抬起右脚,并置于左腿后方,右脚脚尖用力点地。

第四篇:架子鼓入门教程

架子鼓入门教程

架子鼓介绍

架子鼓(又名爵士鼓)是一种打击乐器,英文称作Drum kit或Drum set,集合许多打击乐器为一体,基本的组合包括了大鼓(bass drum)、军鼓(snare drum)、两个中鼓(tom tom)、一个落地鼓(Floor Tom)、脚踏钹(Hi-Hat Cymbal)和两片铜钹(a ride cymbal and a crash cymbal)。雏形起源于中国,最早可追溯到明朝时期。多在中国春节庙会中助兴中使用,非标准和皇家乐器。清朝后期传入欧美,欧美人受到启发并加以改造。在1920年代爵士乐兴起时,常用于爵士乐的演奏当中。

架子鼓可是起源于中国呀~

架子鼓的组成子鼓由低音大鼓、踩镲、小军鼓、桶子鼓(3-7个)、吊镲(2-4面)所组成。

低音大鼓:用右脚自然平放在踏板上,敲击时脚腕和脚掌松弛自然,脚随踏板上下运动,脚掌不要抬的过高,除连续演奏重音外,脚跟不要离开踏板。

踩镲:用左脚,预备演奏时提起左脚跟,开始演奏时脚跟下脚掌上,脚掌下脚跟上,脚跟脚掌运动必须自然跟随踏不板,可抬的过高或动作缓慢。

小鼓:一般左右手都可以直扣腕式(手心向下)进行演奏。

手镲:用右手,在踩镲上采用直扣式敲击各种节奏。

吊镲:用右手,是代替手镲演奏各种节奏,采用直腕式或直扣式,一般有槌头敲镲面,在演奏重音渲染强烈气氛时,用槌杆敲击镲的边沿处。大鼓(BD)小鼓(SD)低嗵鼓(FT)耳鼓(TT)踩钗(HH)大中立钗(CC)。

架子鼓的记谱

架子鼓的记谱用五线谱的低音谱表,即F谱表,低音大鼓在第一线,小鼓在第三间,耳鼓Ⅰ在第四间,耳鼓Ⅱ在第四线,大嗵鼓在第二间,大立钗分别记在上加二间和上加一线,踩钗写在下加一间和上加一间。

架子鼓并无固定的音高,一般由演奏者根据乐曲的需要去调定选择。

1.K = KICK [ BASS or KICK DRUM ]

KICK表示架子鼓中的低音大鼓.2.H = HI-HAT [CYMBALS]

HI-HAT表示架子鼓中的踩镲、吊镲.3.S = SNARE [SNARE DRUM]

SNARE表示架子鼓中的小军鼓.基础音(音标+音效): 1: b 2: t 3: psh 4: [ b t t t ] 5: [ b t t t / b t t t] 6: [ b / t ] 7: [ b t / b t ]

8: [ b _ / psh _ / b b / psh _ ] 9: [ b t t t / psh t t b / t t b t / psh t t t ] 10: [ b tkt / psh b / tkt b / psh tkt ] 11: d 12: k 13: f 14: s 15: h 16: a 17: n 18: m 19: u 20: o 21: 8 22:.(dot)23: pf 24: phs 25: duf 26: ^k 27: ^p 28: ^tss

29: [ bIF YOUR / pO THERb / bON _ / pLY KNEW ]

解压密码:cnbeck

第五篇:笛子入门教程

校本教材《中国竹笛启蒙》(二)

第一课

一、中国简介

1、起源

笛予在我国流行久远,古时称为“横吹”。从最近河南省舞阳贾湖出土的有九千年历史的“骨笛”来看,比原先经考古学家对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160枚“骨哨”又提早了一千余年,比传说中汉武帝时(距今2000多年)张骞出使西域归来,将笛子吹奏方法带回长安的说法,更提早了六干余年,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2、竹笛种类 的种类很多,目前乐器店、百货商店出售的有“七音套笛”、“十二音套笛”等品种。“七音套笛”一共7支,即全按筒音为A、B、C、D、E、F、G七个音各一支组成,“十二音套笛”是在“七音套笛”的基础上再加bA、bB、# C、bE、#F各一支组成。

按音色(或长短)可分为三种:

(1)、梆笛(2)、曲笛(3)、低音曲笛

初学者可先选购第三孔作F调或G调短笛,这两种笛子音色明亮,吹起来不费力。

3、竹笛的应用范围

戏剧伴奏、歌舞伴奏、民族器乐合奏、笛子独奏等形式。

4、竹笛演奏常用的三种指法

(1)、全按为5(2)、全按为l(3)、全按为2

全按为“5”指法,是笛子最常用的一种指法,也是初学着学习竹笛的入门指法。

二、竹笛的构造和演奏图解

1、演奏姿势(图2)站立照片。

吹笛了要有正确的姿势,不然会妨碍气息的流畅,影响吹奏效果。

(图3)坐姿照片

不论坐着或站着吹,两脚自然分开,两腿要放松,但不要弯曲。两眼平视,胸部自然挺起。

2、手的正确姿势

拿笛了时两臂自然抬起,右手无名指按第一孔,中指按第二孔,食指按第三孔,用左手的无名指按第四孔,中指按第五孔,食指按第六孔。

按孔时用手指第一节的指肚。如按不严,则容易漏气,吹不响或发音不准。

左手拇指放在笛身的外侧。右手拇指放在笛身下方,小指紧靠笛身,让按“发音孔”的六个下指能自由灵活地活动。

“风门”(口型)

“风门”要对准发音孔,下嘴唇盖住吹孔的三分之一。

第二课

一、“1”音练习

4/4全按作 5

演奏提示:

1、吹奏“1”音时,按闭四、五、六孔,开放一、二、三孔。

2、吹奏时,气流轻轻地平稳送出。

3、“∨”为吸气记号,吹到“∨”处要换气。

二、“2”音练习

演奏提示:

吹奏时按闭五、六孔,开放一、二、三、四孔。

轻轻地吹。

三、“3”音练习曲

曲二 好宝宝要睡觉

演奏提示:

1、吹奏“3”音时,按闭第六孔,打开一至五孔,轻轻地吹。

2、“ ”连音记号。在“

”下面的音,要求一口气吹完。

”内每个音的强度、音色都要保持一致。

吹奏时呼吸稳定而均匀,“

吹奏时“ ”内第一音发“吐音”,余者发“呼”音。

四、长音练习

演奏提示:

1、“”为延长记号。延长记号下面音符时值的一倍。

2、在吹奏时注意气息的控制,每天的练习量不断增加,4拍、6拍、8拍、1O拍„„。

第三课

一、“”音练习曲

演奏提示:

1、吹奏“”音时,按闭二至六孔,放开第一孔。

2、左右两手密切配合,唇部肌肉放松,口腔呈圆形,气息渐缓轻轻吹。

曲 二

注:加强双于指法配合练习。

二、实践与创造

1、中华民族乐器有几百种,你能说出一部分吹奏乐器吗?

2、完整的背奏《小乐曲》。

3、参照指法表预习“”音。

第四课

一、“”音练习

演奏提示:

1、吹奏“”音时,六个发音孔全部按闭。

2、吹奏“”音是一个难点,必须多练习,吹奏时六个音孔都要按严,否则会漏气、走音。在气息控制上,一定要轻轻地吹,保持气流平稳,使吹出的“”深沉、浓厚。

练习曲一

练习曲二

二、“4”音练习

演奏提示:

1、吹奏“4”音时,按闭一、二、四、五孔,开放三、六孔。

2、“4”音不是按顺序指法进行按孔,吹奏时的些难度,只有反复练习,就能熟练掌握。

练习曲一

练习曲二

第五课

“”音练习

练习曲一

演奏提示:

吹奏“”音时,开放一、二、孔,按闭三至六孔。

第六课

最基础的指法(茼音作5)给你写出来吧:@表示手指放开,*表示按住指孔:音名(吹孔位置)指 孔 指 法 低音5 * * * * * * 低音6 * * * * * @ 低音7 * * * * @ @ 1 * * * @ @ @ 2 * * @ @ @ @ 3 * @ @ @ @ @ 4 @ * * @ @ @ 5 * * * * * * 6 * * * * * @ 7 * * * * @ @ 高音1 * * * @ @ @ 高音2 * * @ @ @ @ 高音3 * @ @ @ @ @ 高音4 @ * * * * @ 高音5 @ * * * * * 高音6 * * @ * * @ 高音7 * @ * * @ * 两点1 * @ * @ @ * 两点2 @ * * * * @ 全安作5的低、中、高音指法 5。●●●●●● 6。●●●●●○ 7。●●●●○○ 1 ●●●○○○ 2 ●●○○○○ 3 ●○○○○○ 4 ○●●○○○ 5 ●●●●●● 6 ●●●●●○ 7 ●●●●○○ 1° ●●●○○○ 2° ●●○○○○ 3° ●○○○○○ 4° ○●●●●○ 5° ○●●●●● 6° ●●○●●○

注意看一看就会看出,有好多音手指按法一样的.但是不同的音气息控制也不同,高音就需要更快的气流,低音只需要很缓的气流就可以吹出来了.这里做简单的说明,希望你加紧练习,什么问题可以给我小指条!

感恩的心

天 路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