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第一篇: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谈到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我们不能不认真地回顾一下历史,看看历史上的一代代先人如何自觉地肩负起民族的重任。历史清晰地记载着:1919年5月4日,北京的几十位青年学生作为广大民众中觉醒的第一批人,向大家呼吁:“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不可以低头!囯亡了!同胞起来呀!”。正是这样,他们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使历史的车轮骤然驶进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时期。在此之后,中共“一大”的13名代表,其平均年龄只有28岁,最年轻的仅19岁,他们中许多人都成了以后中国革命的中坚。新中国成立之初,一大批年轻人(如梁启超,谭嗣同,孙中山等)在党的召唤下到苏联学习,用所学知识投入百废待兴的祖国建设。由此看出,年轻人往往都站在历史发展的风口浪尖,他们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动力。

那么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从老一辈革命家和建设者的身上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正是历史的需要,国家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把工作重点全面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把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作为首要任务。而之后,江泽民的“三个代表”思想(即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再次为我们提出了新世纪我国的发展目标。那么,如何才能提高社会生产力呢?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我们国家及时地制定了“科教兴国”的宏伟战略,以此应对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也只有这样,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才不是空谈。

而我们大学生是现代青年人中有较多机会接受现代科学技术教育的人,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受益者。我们在受益的同时,也应成为“科教兴国”的实践者和完成者,应当义不容辞地挑起振兴祖国科技事业、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重担,从而成为祖国振兴的中坚力量。这就是时代在召唤我们去履行的新的历史使命。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担起国家的重担呢?现在,“科教兴国”已成为我国全民族的意志和共同目标,而高校又是“科教兴国”的主力军,肩负着为社会输送全面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重大责任。当代大学生,只有努力使自己成才,将来才能服务于社会,贡献于社会。这是我们成才的根本方向和既定要求。

但是近些年,在一些高校乃至全国许多行业和部门,考“托福”、考GRE几乎成了一种社会时尚,成了许多有为青年奋斗的最高目标。谈到底,有些人的学习目的无非是为了出国。走出国门开阔知识视野,其实并不是件坏事。但不少人却是“一去不复返”,宁愿在西方国家低人一等,也不愿回国效力。国内有项统计,八十年代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6名赛手,当今除1人仍在上海,1人不知去向,其余4人全在美国。当初,微软要在北京成立微软(中国)研究院,一下就用高薪网罗了国内该领域最顶尖的十几名科学家。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培养人才,往往只落得“为他人做嫁衣裳”的结局。如此恶性循环,国家如何才能迅速发展?

“五四”时期,青年学生们纷纷将“救国、救民”作为自己的最高使命,如今爱国的表现已不再是救国,而是兴国、强国。当代生产力对科学技术的依赖越来越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国家间的较量日益转向科技创新能力的制衡,一个国家的技术单凭模仿、引进已不能保证经济的真正优势,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理应担负起振兴祖国科技事业的历史重任,努力使我国尽早地屹立于世界强盛民族之林。

学号:20106535

姓名:金佳佳

班级:应用化学02班

第二篇: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怎样树立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大千世界,光怪陆离,日益进步的物质的色彩斑斓让我们应不暇接,不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对人生和生命的价值实现的分析考虑。由于历史的长期被动和实际的经验性的技术的落后,让我们开始沉醉在小有成就的极其物质的花花世界,大声疾呼:花样年华,就应享受在金堆银垒的现实之中,从不考虑在黄昏下的树荫中的片刻沉思和自我的价值意义。

那么,我们应当树立怎样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呢?

我们的大学被认为是学习一门技术和技能,即是所谓的而感到自豪的自己拥有一技之长。我想这是极其愚昧和无知的。实用性只能当作阶梯,帮助我们在日常交往更有效地行动,吸引那些尚没有充分认识的人对它的注意,而不是去左右那些有了认识的意志,并规定它的价值。实用性不能用来定义”善”,只是”善”的表象.这是技校,不是大学!绝不是大学!更不是真正的大学生所应当树立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大学是有艺术和思考的大学,如果对我们过去的大师了解够深刻的话,会发现每一位大师其实都是艺术家和哲学家,比如数学家莱布尼茨和笛卡尔是著名的哲学家,其中笛卡尔创立了数学十字坐标,便是来源其在哲学上的二元论;李四光是一位小提琴家,并创造了中国的第一首小提琴曲谱,钱学森精通钢琴等等。所以我们的大学应当是文学和哲学历史的大学。中国的当代科技水平和科学文化被一致没有大师和含金量的体制文化,于是种种的山寨泛滥,引人诟病。究其原因只能解释为我们的大学教育以实用性和生存为目的,以掌握知识为目的,而缺乏对知识的思考,即智慧。分工过于细致,从而缺乏对全局的展望和对生命责任的承担,各扫门前雪。这就需要对艺术文学和哲学历史的学习思考来树立宏大的理想目标。肯定人的至高无上性,不要太过于忠诚于物质和现实条件的限制和束缚。

表象之繁复,致人性之混乱。正如陈昌建所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而构造独立的思想和自我价值体系正是寻找光明的唯一捷径。

总之,大学生应当不是掌握知识,而是对知识的思考,即学习的思想,即智慧。不然我想知识的日新月异即使再努力也无法掌握。所以我们应当通过对社会科学的掌握进而掌握学习的思想,进而统筹全局,成一代大师。当人不去思考,一切变变得空洞而无意义!

第三篇:当代大学生历史使命

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及成才目标

(一)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1.继往开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迎接知识经济挑战,担当科技创新重任

3.推动中国走向世界强国的历史使命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满怀深情地指出:“全国各族青年,代表着我们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代表着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事业需要你们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在你们手中实现。”

江泽民同志希望全国青年“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

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明白无误地指出了新世纪青年一代肩负的历史重任。在以后近半个世纪的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能否取胜,我国能否成为国际竞争舞台上的强国,关键在于以当代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一代能否坚持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真正完成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

江泽民同志从国力竞争的角度论述到:“当今的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越来越围绕人才和知识的竞争展开。发展的优势蕴藏于知识和科技之中,社会财富日益向拥有知识和科技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聚集,谁在知识和科技上占优势,谁就在发展上占据主导地位。”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21世纪将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世纪,国际竞争将愈加激烈。在当代国际竞争中,不进则退。当代大学生应该增强紧迫感、危机感,有志气、有决心,用自己的双手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使社会主义中国成为国际竞争舞台上的强国。

(二)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一年之计,莫若树谷,十年之计,莫若树木,终身之计,莫若树人。

———管子

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主要归纳为六个方面:

1.胸怀坦荡,具有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

2.与时俱进,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知行统一,具有实践意识与实践能力。

4.和而不同,具有高尚的个性品质。

5.实事求是,具有良好的科学精神。

6.成为“知识、能力、素质”复合结构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第四篇:浅谈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浅谈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听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有感

机械工程学院杨政

清华大学是中国一流的高等学府,代表着中国先进教育、先进科技的前进方向。自建校来,广大清华师生始终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步伐,在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史册上写下了自己的隽永篇章。胡锦涛总书记在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发表了令人振奋的讲话,对清华学生和全国青年学生提出了殷切的期望。

在中国,大学生历来被看作是国家的栋梁,社会改革的先锋,民族振兴的希望。他们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宋代的太学士陈东,明代的东林学士,清末的“公车上书”都曾在中华民族的兴衰史上书写过动人的篇章。“五四运动”时期,大学生更是关注天下兴亡,以身作则,成为社会进步的先驱和骄傲。

而在如今的大学校园我们能目睹这些壮举的机会越来越少了。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一群群同学在宿舍里“吞云吐雾”,在考场上照抄作弊,在熄灯后大呼小叫,在网络游戏里乐不思蜀。

大学是一段特殊的旅程,他不应该是一个人的终极目标,不应该是一个人享受的资本,它需要我们去奋斗、去成才。因为大学生是肩负有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的。当年的“天之骄子”虽早已不复存在,而大学生作为一个整体,仍然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知识精英阶层,如果这个群体的人集体性的淹没在了浮躁、肤浅和低级趣味里,那该由谁来思考更深刻、更宏观的问题,该由谁来推动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呢?

著名爱国诗人屈原一生心忧楚国,纵然疾通惨怛依然“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南宋爱国词人陆游一心想着收复旧河山,于是“一生报国有万死,双鬓向入无再青”;早期共产党人夏明翰为共产主义事业披荆斩棘,虽死不悔,殉身时还慷慨激昂“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历史更迭,人类已经进入了以和平、发展、合作为主题的二十一世纪,那些可以为国捐躯的年代已经远去,时代在强烈地呼唤英才。当国家的投资力度越来越重的倾向于大学教育,民族的腾飞越来越需要大学生参与时,我们怎么还能一味的只知道享受呢?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他有着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阔疆土,有着有口皆碑的中华文化,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当然中国也有过屈辱的历史和黑暗的岁月,但纵使腥风血雨,飘摇欲坠,中华民族的文明也不曾间断。因为我们有一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这是中华之魂,是中华崛起的不竭动力。

20世纪的中国历史告诉人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继承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继续破浪前行。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当代大学生成才成长和创业的时期,正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时代为我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大好机遇和广阔空间。我们要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联系起来,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把人生追求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在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不懈奋斗中,创造与无愧于人生的业绩!

第五篇: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目前国家所构建的社会是一个和谐社会,整体呈现出的是一个共赢局面。从中俄、中印及中日领海领土问题以及与中美经济贸易等看出中国所面临的社会局面是很复杂的。中国必须要继续发展生产力,提高中国的自生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在国际上产生影响。但是,由于文化的不同,中国的飞速发展导致了许多的对立面。而大学生的重要性在于他们决定了社会的潮流与未来的发展。

作为新一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代大学生要养成大爱,时刻与国家站在一起,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青年的前途离不开国家的前途,而国家的前途也离不开青年的前途。因此我们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还要提高自身素质,从而使国家富强,使国家整体素质提高。

专业是大学学习的重中之重,也可以说是首要任务,但修学应是一个“先博而后精”的过程,大学阶段除学习专业课程以外,还需广泛涉猎,不可过早的把自己的修学范围框死。因此,大学生要在逐步熟悉并适应大学生活的过程中明确自己的兴趣及所长,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责任意识是个体对角色职责的自我意识及自觉程度,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人们的行为必须对他人和社会负责,另一方面,人们对自己发生的行为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客观地说,当今大学生对责任意识的理解有着一定的认识,责任意识也比一般同龄人强:志愿服务、奉献社会一马当先、热身社会、投身改革、表现出青年知识分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强烈的责任意识会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使青年大学生将自己成才、个人命运与社会发展、国家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把自己培养成为受社会欢迎的合格人才。但是由于青年学生自身意识发展水平,社会变革及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近几年来,大学生责任意识呈现出低于其角色职责要求的弱化倾向。

许多大学生出现自我意识浓重、个人责任淡化的现象,一些学生平时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不乐于助人,只求权利,不尽义务,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却不能以礼待人,对社会要求过高,对自己要求低;以个人为主体,注重个人奋斗、个人发展,集体和协作观念、服务和奉献精神不足。在社会活动中,愿当主角,而不愿当配角,不愿做重复性、输出性工作,总担心自己被埋没、被大材小用、把个人得失看得过重。有些大学生的公德、纪律意识低下,角色责任弱化,作为新世纪大学生,学会知识、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是他们的主要任务和职责。还有的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错位。责任感是人们所体验自己对社会或他人所负的道德责任感情,青年学生因长期沉浸在家庭的关怀中,形成对自己以及家庭比较明确、强烈的责任意识,并随着进人大学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加以强化,但因其认识水平的局限及社会交往的贫乏,使之在大学里并未使这种责任意识的内涵、外延得到扩大和深化,不能把社会责任和个人责任统一起来,这种缺乏社会责任的责任意识,过分强调自我的人格缺陷,导致青年学生责任意识的狭隘和近视,摆不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为好心不得好报,于是个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不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对人对事都比较冷淡,有些学生以物质享受的多寡为自身的价值取向,自私自利。当二者发生利益冲突时,更多的强调自我需要,忽略甚至抛弃社会责任,表现出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的严重错位。

对于不同的时代,历史使命感也不同,时代赋予当代中国青年的崇高使命。我们应该探索实践合理的德育评价体系,强化学生做人的责任感,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人进学生责任意识的形成。我们都必须面临我们所在的社会,对社会承担一定的责任。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