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猪胆明矾散
“猪胆明矾散”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羊下坝镇中心卫生院 于智远
本人从2006年至2012年的6年时间内,采用民间验方“猪胆明矾散”,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30余例,疗效颇佳。具体如下:
一、药物配制:新鲜猪苦胆一枚(不能破裂,胆汁保留完整),在胆囊颈口部加入明矾(胆汁与明矾比例大约2:1),明矾浸泡在胆汁中,用丝线扎住胆囊颈部,放在通风处阴干。阴干后倒出胆汁内的明矾,研成粉末,即为“猪胆明矾散”。
二、功效:清热燥湿收敛
三、适应症:用于中耳腔、鼓室、乳突内无明显骨质破坏的长期有渗出物的中耳炎患者。
四、使用方法:用之前先用双氧水清洗外耳道分泌物,拭千后,用细管(可用喝饮料吸管)吹入中耳即可。每日2到3次,一般3到4天左右中耳脓液渗出即可减少,一周基本治愈。“止带方”治疗黄带 羊下坝镇中心卫生院 韩金武
本人从2010年至2012年10月的3年时间内,采用“止带方”,治疗黄带60余例,疗效颇佳。具体用法如下:
主治;带症多,以黄带为主,伴腹痛腰酸
方药;苍术10克黄柏10克 牛夕10克 薏米15克 土茯苓15克 樁根皮15克 金银花15克 蒲公英15克 栀子10克 龙胆草6克 龙骨15克 牡蛎15克甘草5克 柴胡6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热燥湿止带 “咽甘露饮”治疗慢性咽炎 羊下坝镇中心卫生院 郭亮
利咽甘露饮:生地10g 熟地10利咽甘露饮: g 麦冬10g 天冬10g 赤芍10g 白芍10g 法半夏10g 灸甘草10g 生麦芽20g 生谷芽20g 上药加清水500ml浸泡30分钟,煮沸后以文火煎30分钟、煎煮2次,两煎药液混合,分3次服,每日一剂。
主治:急、慢性咽炎及扁桃腺炎。咽痛甚、急则加桔梗,利咽散结,缓则加鸡血藤、川芎,声音嘶哑加蝉蜕,伴咳嗽加苦杏仁、厚朴宣肃肺气,伴鼻塞流涕加白芷、龙胆草、细辛除湿通窍。
经临床应用一百多例,疗效比青霉素好得多。“咳嗽方”治疗喉源性咳嗽 羊下坝镇中心卫生院 韩金武
本人从2009年至2012年的4年时间内,采用“咳嗽方”,治疗喉源性咳嗽240 余例,疗效颇佳。具体用法如下:
主治;咳嗽,喉痒,久治不愈
方药;麻黄6克 杏仁10克 橘红10克 白前10克 前胡10克 百部10克 桑皮10克 黄芩10克 瓜楼15克 蝉衣6克 青果10克 威灵仙15克 甘草5克 鱼腥草24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祛风止痉,宣肺止咳 “木贼香附汤”治疗扁平疣 羊下坝镇中心卫生院 李伟
本人从2009年至2012年10月的3年时间内,采用“木贼香附汤”治疗扁平疣60余例,疗效颇佳。具体用法如下:
方药;木贼20g 香附子20g 主治;扁平疣、寻常性软疣
用法;水煎擦洗患处,日三次。
功效;祛风利湿止痒 明目饮治疗中心性视网膜脉络炎、白内障
羊下坝中心卫生院 许伟生
本人从2009年至2012年10月的3年时间内,“ 明目饮”治疗中心性视网膜脉络炎、白内障等30余例,疗效颇佳。具体用法如下:
组成:珍珠母20g、决明子12g、夏枯草10g、菊花10g、甘草5g、白芍10g、沙宛子10g、枸杞子10g、当归10g、何首乌10g 功效: 益阴平肝、养血明目
主治: 用于肝肾不足,肝阳上亢。外眼好,不红不肿,而视力减退蒙昧不清,或眼前出现暗影、时目胀痛、目睛干涩之中心性视网膜脉络炎、白内障等。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禁忌:忌用于外眼病及眼底出血者。
第二篇:猪健散
猪健散说明书
兽用非处方药
【兽药名称】
通用名称:猪健散
商品名称:
汉语拼音:Zhujian San
【主要成分】龙胆草、苍术、柴胡、干姜、碳酸氢钠。
【性状】本品为浅棕黄色的粉末;气香,味咸、苦。
【功能】消食健胃。
【主治】消化不良。
【用法与用量】猪10~20g。
【不良反应】按规定剂量使用,暂未见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暂无规定。
【规格】
【包装】
【贮藏】密闭,防潮。
【有效期】
【批准文号】
【生产企业】
第三篇:知青岁月:猪胆肝
“猪胆肝”的奥妙
郑启五
武平“猪胆肝”被客家饮食文化公推为“闽西八大干”的“大哥大”,究其原因,应在于举世无双:肝胆合一,实乃天下奇思奇制,且美味与食疗兼备,令更其非同一般。“猪胆肝”工艺考究,需经选料、浸泡、整压、吊晒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首先选择新鲜的深褐色优质“糯米猪肝”,然后将其和猪胆一起浸泡在适度的盐水中,再加入八角、公丁、花椒、肉桂、白酒等各味配料,待胆汁和料味均匀渗入猪肝里之后,捞起吊晒数日。“猪胆肝”味香甘醇,微苦微辣,鲜美异常,是佐酒下饭不可多得的佳肴。尤其是武平平川的猪胆肝厂近年已采用现代工艺真空密封包装,使这一美味即开即食,无论是家宴待客、旅游野餐,还是馈赠亲友,无不方便至极。
笔者一度炎夏喉痛,久治不愈,偶然择用“猪胆肝”佐米粥打发早餐,本是为了开胃下饭,哪知种豆得瓜,喉痛悄然消失。后来才知原来是“猪胆肝”还有清热降火、滋润咽喉的功效,暗中助我清热解毒,这次无意中的实践令我对它的特异造化连连称奇。有人称猪胆肝为药膳,大概原因正在于此。
武平山区是当年我们厦门知青上山下乡的地方,近年随着大批人到中年的老知青重返第二故乡探亲访友旧地重游,“猪胆肝”也由此借助特区的窗口进一步扩大了影响。
由于武平“猪胆肝”与连城地瓜干、永定菜干、上杭萝卜干、宁化老鼠干和辣椒干、明溪肉脯干、长汀豆腐干合称“闽西八大干”,因而常常被误为“猪胆干”。在全国影响很大的生活类期刊——《美食》2000年第2期在《闽西珍馐八大干》一文中就把“武平猪胆肝”误为“猪胆干”,而龙岩印刷精美内容丰厚的《闽西春秋》一书也有同样的笔误,可谓冤哉:倘若真是猪胆一味成干,岂不苦煞天下食客?!我想“猪胆肝”当为“猪胆肝干”的缩称,以免除“肝干”发音的拗口。可缩略之中一旦不慎错缩了唱主角的“肝”字,势必慌腔走板,重重地误解了这一奇异的美食。
民俗学家王增能先生生前曾赠送笔者一本他所著的《客家饮食文化》(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该书对“闽西八大干”特有专章细论,也是目前有关“八大干”最权威的论述。1999年8月
第四篇:明矾(精选)
明矾
十二水合硫酸铝钾(Alum),又称:明矾、白矾、钾矾、钾铝矾、钾明矾,是含有结晶水的硫酸钾和硫酸铝的复盐。无色立方晶体,外表常呈八面体,或与立方体、菱形十二面体形成聚形,有时以{111}面附于容器壁上而形似六方板状,属于α型明矾类复盐,有玻璃光泽。密度1.757g/cm3,熔点92.5℃。64.5℃时失去9个分子结晶水,200℃时失去12个分子结晶水,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明矾性味酸涩,寒,有毒。故有抗菌作用、收敛作用等,可用做中药。明矾还可用于制备铝盐、发酵粉、油漆、鞣料、澄清剂、媒染剂、造纸、防水剂等。明矾作为净水剂
明矾溶于水后电离产生了Al3+,Al3+与水电离产生的OHˉ结合生成了氢氧化铝,氢氧化铝胶体粒子带有正电荷,与带负电的泥沙胶粒相遇,彼此电荷被中和。失去了电荷的胶粒,很快就会聚结在一起,粒子越结越大,终于沉入水底。这样,水就变得清澈干净了。明矾作为灭火剂
泡沫灭火器内盛有约1mol/L的明矾溶液和约1mol/L的NaHCO3(小苏打)溶液(还有起泡剂),两种溶液的体积比约为11:2。明矾过量是为了使灭火器内的小苏打充分反应,释放出足量的二氧化碳,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明矾作为膨化剂
炸油条(饼)或膨化食品时,若在面粉里加入小苏打后,再加入明矾,则会使等量的小苏打释放出比单放小苏打多一倍的二氧化碳,这样就可以使油条(饼)在热油锅中一下子就鼓起来,得到香脆可口的油条(饼)了。明矾作为药物
明矾性寒味酸涩,具有较强的收敛作用。中医认为,明矾具有解毒杀虫,爆湿止痒,止血止泻,清热消痰的功效。近年来的研究证实,明矾还具有抗菌,抗阴道滴虫等作用。一些中医用明矾来治疗高脂血症、十二指肠溃疡、肺结核咯血等疾病。其他作用
明矾还可用于制备铝盐、油漆、鞣料、媒染剂、造纸、防水剂等。是硫酸铝钾和水形成的一种晶体,日常生活用来沉淀水中杂志,又称白矾、钾矾、钾铝矾、钾明矾。是含有结晶水的硫酸钾和硫酸铝的复盐。化学式KAl(SO4)2·12H2O,式量474.39,无色立方,单斜或六方晶体,有玻璃光泽,密度1.757g/cm3,熔点92.5℃。64.5℃时失去9分子结晶水,200℃时失去12分子结晶水,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明矾性味酸涩,寒,有毒。故有抗菌作用、收敛作用等,可用做中药。明矾还可用于制备铝盐、发酵粉、油漆、鞣料、澄清剂、媒染剂、造纸、防水剂等。
1.明矾作为净水剂明矾溶于水后电离产生了Al3+,Al3+与水电离产生的OHˉ结合生成了氢氧化铝,氢氧化铝胶体粒子带有正电荷,与带负电的泥沙胶粒相遇,彼此电荷被中和。失去了电荷的胶粒,很快就会聚结在一起,粒子越结越大,终于沉入水底。这样,水就变得清澈干净了。
2.明矾作为灭火剂
泡沫灭火器内盛有约1mol/L的明矾溶液和约1mol/L的NaHCO3(小苏打)溶液(还有起泡剂),两种溶液的体积比约为11:2。明矾过量是为了使灭火器内的小苏打充分反应,释放出足量的二氧化碳,以达到灭火的目的。十二水硫酸铝钾
学名:十二水合硫酸铝钾(Alum)
分子式:KAl(SO4)2·12H2O
又称:明矾、白矾、钾矾、钾铝矾、钾明矾
英文命名:Aluminium potassium sulfate dodecahydrate
是含有结晶水的硫酸钾和硫酸铝的复盐。化学式KAl(SO4)2·12H2O,加合式是K2SO4·Al2(SO4)3·24H2O,相对分子质量为474,无色立方,单斜或六方晶体,有玻璃光泽,密度1.757g/cm3,熔点92.5℃。64.5℃时失去9个分子结晶水,200℃时失去12个分子结晶水,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明矾性味酸涩,寒,有毒。故有抗菌作用、收敛作用等,可用做中药。明矾还可用于制备铝盐、发酵粉、油漆、鞣料、澄清剂、媒染剂、造纸、防水剂等。在20度,1个标准大气压下,明矾在水中的溶解度约为5.90g。明矾净水是过去民间经常采用的方法,它的原理是明矾在水中可以电离出两种金属离子:
KAl(SO4)2= K+ + Al3+ + 2SO4 2-
而Al3+很容易水解,生成胶状的氢氧化铝Al(OH)3:
Al3+ + 3H2O = Al(OH)3+ 3H+(可逆)
氢氧化铝胶体的吸附能力很强,可以吸附水里悬浮的杂质,并形成沉淀,使水澄清。所以,明矾是一种较好的净水剂。
明矾与小苏打的反应如下:
2KAl(SO4)2·12H2O+6NaHCO3=K2SO4+3Na2SO4+2Al(OH)3↓+6CO2↑+24H2O
明矾可由明矾石经煅烧、萃取,结晶而制得。我国产地有安徽省庐江矾矿.我国最大的明矾产地应该是浙江省苍南县矾山镇矾矿(占世界总储量的67%)。
明矾又名白矾,是明矾石的提炼品。明矾性寒味酸涩,具有较强的收敛作用,中医认为明矾具有解毒杀虫,燥湿止痒,止血止泻,清热消痰的功效。近年来的研究证实,明矾还具有抗菌,抗阴道滴虫等作用。一些中医用明矾来治疗高脂血症、十二指肠溃疡、肺结核咯血等疾病。
此外,明矾还是传统的食品改良剂和膨松剂,常用作油条、粉丝、米粉等食品生产的添加剂。但是由于明矾的化学成份为硫酸铝钾,含有铝离子,所以过量摄入会影响人体对铁、钙等成份的吸收,导致骨质疏松、贫血,甚至影响神经细胞的发育。因此,一些营养专家提出,要尽量少吃含有明矾的食品。
明矾是传统的净水剂,一直被人们所广泛使用。
明矾有时被用于冒充水晶。明矾晶体与水晶极其相似,但由于二者的硬度不同,明矾晶体见水后会有些许溶解,溶液呈乳白色,并且会有晶体脱落。
明矾晶体放在空气中会有一定的挥发,但不会对人体有什么伤害。
近年来发现,明矾中含有的铝对人体有害。长期饮用明矾净化的水,可能会引起老年性痴呆症。现在已不主张用明矾作净水剂了。
第五篇:明矾
明 矾(《本经》)
明矾为明矾石的提炼品。主产于安徽、湖北、浙江、福建等地。原矿物为碱性长石受低温硫酸盐溶液的作用变质而成,多产于火山岩中。味酸,性寒。归肺、肝、脾、胃、大肠经。功效解毒杀虫、燥湿止痒、止血止泻、清热消痰。临床用名有明矾、白矾、苦矾、煅明矾。
【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味酸,寒。主治寒热,泄痢,白沃,阴蚀,恶疮,目痛,坚骨齿。《日华子本草》:性凉,除风去劳,消痰,止渴,暖水藏,治中风失音,疥癣,和桃仁葱汤浴,可出汗。
《开宝本草》:味酸,寒,无毒。除固热在骨髓,去鼻中息肉。歧伯云:久服伤人骨。《汤液本草》:气寒,味酸,无毒。
《本草》云:主寒热泄泻下痢,白沃,阴蚀恶疮。消痰止渴,除痼热。治咽喉闭,目痛。坚骨齿。
《药性论》云:使,有小毒。生含咽津,治急喉痹。《本草经疏》:矾石味酸,气寒而无毒,其性燥急,收涩解毒,除热坠浊。盖寒热泄痢,皆湿热所为,妇人白沃,多由虚脱,涩以止脱故也。阴蚀恶疮,亦缘湿火,目痛多由风热,除固热在骨髓,坚齿者,髓为热所劫则空,故骨痿而齿浮,矾性入骨除热,故亦主之。去鼻中息肉者,消毒除热燥湿之功也。
简误:白矾,《本经》主寒热泄痢,此盖指泄痢久不止,虚脱滑泄,因发寒热,矾性过涩,涩以止脱,故能主之。假令湿热方炽,积滞正多,误用收涩,为害不一,慎之!妇人白沃,多由虚脱,故用收涩以固其标,终非探本之治。除固热在骨髓,仅可资其引导,若谓其独用,反有损也。矾性燥急而能劫水,故不利齿骨,齿者骨之余故也。岐伯云:久服伤人骨。故凡阴虚内热,火炽水涸,发为咽喉痛者,不宜含此。目痛由阴虚血热者,亦不宜用劫水损骨之药。
《本草蒙筌》:治病证多能,生煅随重轻应变。去肉鼻窍中,除痼热骨髓内。劫喉痹,止目痛,禁便泻,塞齿疼。洗脱肛涩肠,敷脓疮收水。稀涎散同皂荚研服,吐风痰通窍神方。蜡矾丸和蜜蜡丸吞,平痈肿护膜要剂。久服损心肺伤骨,为医亦不可不防。
《药性解》:味酸,性寒,无毒,入肺、肝二经。主寒热泄痢,白沃阴蚀,诸恶疮癣。清喉痹,除目痛,祛固热,禁泄泻,收脱肛。同皂荚,可吐风痰;和蜜蜡,能消痈肿。光明如水晶者佳。甘草为使,恶牡蛎,畏麻黄。
按:矾石西方之色,宜入肺家;东方之味,宜归肝部。肺肝得令,而寒热诸证可无虞矣。然亦收敛之剂,弗宜骤用。
《本草备要》:涩,燥湿坠痰。
酸咸而寒,性涩而收。燥湿退涎,化痰坠浊,解毒生津,除风杀虫,止血定痛,通大小便。蚀恶肉,生好肉,除痼热在骨髓。髓为热所劫则空,故骨痿而齿浮。治惊痫黄疸,血痛喉痹,齿痛风眼,鼻中息肉,崩带脱肛,阴蚀阴挺,阴肉挺出,肝经之火。疔肿痈疽,瘰疬疥癣,虎犬蛇虫咬伤。时珍曰:能吐风热痰涎,取其酸苦涌泄也;治诸血痛阴挺脱肛疮疡,取其酸涩而收也;治风眼痰饮泄痢崩带,取其收而澡湿也;治喉痹痈蛊蛇伤,取其解毒也。多服损心肺伤骨。寇宗奭曰:劫水故也。书纸上,水不能濡,故知其性劫水也。李迅曰:凡发背,当服蜡矾丸以护膜,防毒气内攻,矾一两,黄蜡七钱,溶化和丸,每服十丸,渐加至二十丸,日服百丸则有力。此药护膜托里、解毒化脓之功甚大,以白矾、芽茶捣末冷水服,解一切毒。甘草为使,畏麻黄,恶牡蛎。生用解毒,煅用生肌。
《本经逢原》:酸涩微寒,无毒。生者多食,破人心肺。
白矾专收湿热,固虚脱,故《本经》主寒热泄利,盖指利久不止,虚脱滑泄,因发寒热而言。其治白沃阴蚀恶疮,专取涤垢之用。用以洗之则治目痛,漱之则即坚骨齿。弘景曰:《经》云坚骨齿,诚为可疑,以其性专入骨,多用则损齿,少用则坚齿,齿乃骨之余也。为末,去鼻中肉。其治气分之痰湿痈肿最捷,侯氏黑散用之,使药积腹中,以助悠久之功,故蜡矾丸以之为君。有人遍身生疮如蛇头,服此而愈。甄权生含咽津,治急喉痹,皆取其去秽之功也。若湿热方炽,积滞正多,误用收涩,为害不一。岐伯言久服伤人滑。凡阴虚咽痛,误认喉风;阴冷腹痛,误认臭毒,而用矾石,必殆。
《本草崇原》:矾石以水煎石而成,光亮体重,酸寒而涩,是禀水石之专精,能肃清其秽浊。主治寒热泄痢白沃者,谓或因于寒,或因于热,而为泄痢白沃之证。矾石清涤肠胃,故可治也。阴蚀恶疮者,言阴盛生虫,肌肉如蚀,而为恶疮之证,矾石酸涩杀虫,故可治也。以水煎石,其色光明,其性本寒,故治目痛。以水煎石,凝结成矾,其质如石,故坚骨齿。
《本草求真》:[批]逐热痰,下泄上涌。
白矾专入脾。气味酸寒,则其清热收热可知。何书又言燥痰,若于寒字相悖;书言能治风痰,若于收字涩字相殊,不知书之所云能燥痰者,非其气味温热,而可以燥而即化,实以收其燥湿初起,使之下坠,不使留滞而不解也。泄即是收。且其酸而兼咸,则收涩之中,尚有追涎逐降之力,非即不燥之燥乎。所谓能治风痰者,其酸苦涌泄,兼因风邪初客,合的皂类等味研服,则能使之上涌,岂其风热历久,深入不解,即可以上涌乎。是以风痰泄痢崩带,用此以收即愈;收。诸血脱肛阴挺,肝火。崩带风眼,痰饮疮疡,用此以涩即效;涩。喉痹痈疽、蛇伤蛊毒。用此酸寒以解即除。酸。治虽有四,然总取其酸涩寒咸为功,以为逐热去涎之味,但暂用则可,久服则于精血有损。宗奭曰:损心肺却水故也。水化书纸上,干则水不能濡,故知其性却水,李迅《痈疽方》云:凡人病痈疽发背,不问老少,皆宜服黄矾丸,服至一两以上,无不作效,最止疼痛,不动脏腑,活人不可胜数。用明亮白矾一两,生研,以好黄蜡七钱溶化,和丸梧子大,每服十丸,渐加至二十丸,热水送下。如未破则内消,已破即便合。如服金石发疮,以白矾末酒服即效。古言服损心肺伤骨,义根于是,岂正本求源之治欤。
《得配本草》:矾石即白明矾,甘草为之使。畏麻黄,恶牡蛎。
酸、咸,涩,入肝肺二经。燥湿,解毒,杀虫坠浊,追涎化痰,除风去热,止血定痛。蚀恶肉,生好肉,险痼热在骨髓。治惊痫喉痹、风眼齿痛、鼻中息肉、脱肛漏下、阴挺阴蚀、疔毒恶疮、瘰疬疥癣、虎犬蛇虫咬伤。
得肉桂,治木舌肿强;得皂角末,吐中风痰厥;得甘草,水磨,洗目赤肿痛;得朱砂,敷小儿鹅口;得铜绿,泡水,洗烂弦风眼;得蓖麻仁、盐梅肉、麝香,杵丸,绵裹,塞鼻中息肉;得细茶叶五钱,生白矾一两,蜜为丸如梧子大,治风痰痫病。一岁十丸。配黄丹,搽口舌生疮;配好黄蜡,溶化为丸,治毒气内攻,护膜止泻,托里化脓;配盐,搽牙关紧急,并点悬壅垂长;配牡蛎粉,酒下,治男妇遗尿;配黄蜡、陈橘皮,治妇人黄疸。如经水不调,或房事解犯致此疾者,用调经汤下。研生白矾,吹喉痹肿闭;蘸石榴皮,擦皮癣。
怪症:遍身生疮,状如蛇头,此热毒郁于内,寒气包于外,久之从皮肉攻出,故外形如此。用蜡矾丸服之自愈。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味酸,寒。矾石味涩,而云酸者,盖五味中无涩,涩即酸之变味,涩味收敛,亦与酸同,如五色中之紫,即红之变色也。主寒热,寒热为肝经之疾,酸能收敛肝气。泄痢白沃,亦收涩之功。阴蚀恶疮,味烈性寒,故能杀湿热之虫,除湿热之毒。目痛,制火精金。坚骨齿。敛气固精。炼饵服之,轻身不老增年。
此以味为治,矾石之味最烈,而独成一味,故其功皆在于味。《本草分经》:酸、咸,寒,性涩而收。燥湿涌涎,化痰除风,止血,通二便,杀虫,除痼热在骨髓。生用解毒。多服损心、肺,伤骨。
【现代药理研究】
1.白矾有广谱抗菌作用。
2.白矾具有明显的利胆作用,能增加胆汁流量。
3.白矾具有降低高脂大鼠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4.白矾具有抗癫痫作用。
5.白矾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