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昨天今天明天
昨天今天明天
时间是什么,时间就是过去、现在以及未来,就像逝去的昨天,当下的今天,未知的明天。人的一生是短暂的渺小的,只有团体精神是永恒的伟大的。永远的铁道兵,永恒的精神。
昨天:昨天是记忆是历史,历史记录1948年组建的一只东北人民解放军铁道纵队,经历了解放战争中与国民党、抗美援朝中与美帝国、新中国建设中与自然地理条件之间的斗争,至今为止已过去67年,这是一只从硝烟弥漫的战场中孕育并不断成长壮大的铁军,他为新中国的解放建设做出巨大的的贡献。“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叶剑英元帅的这席话铁道兵战士当之无愧。
战争中“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后勤补给的及时与否将会直接导致这场战争的走向,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当时的铁路运输有着运输速度快,运输量大等优点,不管是运输粮草弹药、枪支武器、作战部队都很便捷,所以在战争中经常会摧毁对方后勤补给交通枢纽来达到“绞杀”对方的目的,于是一场巨大的考验就降临在了铁道兵的面前。
在当时抢修铁路没有大规模的机械,工程量大,施工时间紧迫,劳动强度大,施工环境恶劣危险,大多完全依靠铁道兵战士手工施工,在纪录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寒冷的冬天里铁道兵战士在湍急的河流里修建桥梁;在几十米高的桥墩搭建脚手架、实施爆破作业;在战火滔天中抱着燃烧的枕木抢修铁路;在冰天雪地里不眠不休的艰苦作业„„枪林弹雨中他们毫不退缩,建设、守护着交通线路,确保了战争的胜利。“他们破坏一次,我们就重修一次,修修补补,绝不耽误物资输送”,朴实的语言道出了当年战争中铁道兵不屈不饶的坚韧意志。
新中国建设中,铁道兵克服了崇山峻岭、河川密布、工期紧张等难题,九个月完成了黎湛铁路,鹰厦铁路则提前一年完工;
1962年11月,铁道兵冒着严寒的天气条件,在生命的禁区里修建了著名的嫩林铁路;
成昆铁路所经之地,奇峰耸立,深涧密布,地质和地形极为复杂,隧道塌方、特坚石层、地下热库炸裂、水库泄露等危险屡见不鲜,为此铁道兵战士付出了无数汗水与鲜血;
襄渝铁路在秦巴山区的高山峡谷中穿行,地下水、橡皮泥、硫酸腐蚀水都是工程的难点,为了打通这条隧道有一千多名铁道兵战士永远留在了这里;
南疆铁路穿越一百公里的戈壁滩,五十公里盐泽地,二百公里大山区,再加上气候变化无常,时刻考验着指战员的战斗和生存意志 ; 青藏铁路海拔高,含氧量低。塌方、盐湖、冻土、山岭层出不群,“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被称为挑战生命极限的青藏铁路精神;
引滦入津工程,是铁道兵最后一个工程,他们用行动默默书写着铁道兵历史上最后的一页,完工后共有21位铁道兵献出了宝贵生命;
1984年1月1日,17万铁道兵将士奉命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他们脱下了军装,仍然是国家建设的排头兵。1984年铁道兵改成中国铁建后,成为世界500强第101和中国五百强第9的建设成就,“全球225家最大承包商”排名第1位
今天社会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条件日益丰富,安逸的条件容易让人心生懈怠,因此我们应该树立准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建设国家,造福人民,创利企业为遵旨,要积极适应各种工作环境和施工条件,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革命精神,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要畏惧,不要消极,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大家携手共同努力为企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今天我们在困难面前要敢于面对,勇往直前,突破险阻,敢为天下先,遇到困难我们先要在战略上藐视之,在战术上要重视之,不能还没有开始工作就先被困难吓住了,有难题大家一起出谟划策,发挥集体智慧,方法总比困难多,在铁道兵战士移山填海的勇气和魄力面前,任何艰难都会得到解决。
今天,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铁道兵战士优良的革命传统,化为我们的精神动力,为国家的繁荣,为人民的幸福,为企业的发展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明天是未来,是希望,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了公司发展的明天我们要想老一辈革命先例那样不畏艰难,能吃苦,勇于奉献。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老一辈铁道兵战士在恶劣的环境下,施工任务重,劳动强度大,时间紧迫,工程难度大危险性高,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他们以一种不屈不饶的精神和坚强不屈的意志修通了祖国一条又一条交通枢纽,甚至许多人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我们要继续发扬老一辈铁道兵战士艰苦奋斗、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精神,在工作中面对困难要迎难而上,不畏艰险,勇攀高峰,在国家和企业需要我们的时候要积极奉献自己的能量,严格要求自己,高效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任务。
二、要有坚韧不拔的信念。
在当年铁道兵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在冰天雪地里,在重峦叠嶂的山林间,在波涛汹涌的大河上,在空气稀薄的高原上凭借着他们坚韧的信念,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硬是靠着自己的双手铸就了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如同老黄牛一般几十年如一日的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但是我们根本没有太多的思想负担,心中就只有一个建设国家造福人民信念,就是这个信念支撑着我们干下去”一位退役铁道兵是这样对我们说的。
三、要有移山填海的勇气和魄力。
“逢山凿路,遇水架桥”这句话真实的概括了当时铁道兵战士的英勇事迹,在修建成昆铁路中,国外专家无不望而却步,摇头叹息,断言是不能修路的禁区,但是任何艰难险阻在铁道兵战士面前都不是难题,他们以敢为天下先的豪情壮志硬是在一片嘘声中给了世界一个奇迹,在困难面前有着愚公移山的勇气和魄力,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明天会更好,我们坚信,我们努力,我们奋斗。以前的铁道兵十师是英雄的团体。今天的中铁二十一局三公是受到过国家领导人胡锦涛的表扬。明天的三公司将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做世界的强者。
第二篇:昨天、今天、明天(精选)
昨天
今天
明天
昨天是过往的经历,今天有无限的可能,明天是美好的未来。回顾昨天,把握今天,展望明天。在匆匆过往的青春中,牢牢抓住时间的尾巴,创造自我的精彩人生。
“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不知不觉地自己已长大成人。童年里无数次放飞过的纸飞机,是梦想的雏形。妈妈口里的唠唠叨叨,已成为爱与关心的暗号。手中的七彩画笔,表达我对自然的热爱。渐渐地长大,有过迷茫有过彷徨,对未来的憧憬就像夜空中那忽闪忽亮的星星,模糊而美丽。直到去年、高考的到来给了我一个明确的目标。我在满课桌的书里汲取知识,在一叠叠试题中反复练习。在老师朋友的鼓励下,一步步走向高考考场。征战高考的路上伴随欢笑与泪水,但没有过去的努力就不会有今天美好的大学生活。回忆起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一刻,我欣喜若狂。
步入大学,我们的学生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没有从早到晚满满的课程,没有班主任和老师的严厉管理,各种社团活动提供给我们娱乐与学习的平台。这些都让我们非常兴奋,因高考而压抑的内心变得躁动起来。通宵游戏、赖床、逃课等行为不时地发生,生活变得懒散与无规律。可是我们正值青春,我们的身上担当着复兴祖国的任务,我们有许多儿时的理想要去完成。我们能碌碌无为下去吗?我们要把握今天,不断地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并使自己在将来成为一个有用之人。古人曾写过首《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天对人类来讲是用不完的,但对一个人来说却是有限的。假如真像谚语中所描述的“一寸光阴一寸金”的话,那我们就是当今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了啦。明天象征着希望与未来,我们在“今日事,今日毕”后,好好规划自己的未来,就能取得成功。我们的明天是美好的,但美好的明天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它要靠今天每个人的智慧和勤劳,只有今天的努力才能换来明天的美好。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一个人的生命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我们在青春年华中也应回首昨天、把握今天、展望明天。同学们,放飞理想、激扬青春吧!
第三篇:昨天、今天、明天(精选)
——我爱我的祖国演讲稿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祖国的昨天,百年耻辱;祖国的今天,繁荣昌盛;祖国的明天,灿烂辉煌!
“昨天”。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华民族历经百年耻辱: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甲午战争、马关条约;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民族利益一次次受损,民族尊严一次次受损!
“今天”。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神舟七号、天宫一号、辽宁号航母„„。中国这头受了百年耻辱的雄狮重又崛起,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明天”。中国矗立在世界之颠,成为东亚第一强国、亚洲第一强国、世界第一强国。钓鱼岛争端彻底解决,台湾宝岛投入祖国怀抱,失去已久的外蒙古再次回到了中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实现了共产主义的理想——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同学们,昨天已经过去,我们无法左右;今天我们的长辈正在完成;而明天是我们的,让我们努力学习,为明天的再创辉煌积蓄能量吧!
时间曾凝聚在1949年10月1日,当巍峨的华表披上曙光,当雄伟的天安门迎来新一轮的太阳,当无数先烈用鲜血染红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洪亮的声音传遍了全世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时刻,对于一个饱经忧患、受尽欺凌的民族来说是多么宝贵啊!中国,一个响亮的名字;一个让世界震撼的名字;一个让无数华夏儿女为之骄傲与自豪的名字,从此诞生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日子到来时,亿万华夏儿女为之雀跃。沉睡了百年的东方“雄狮”终于昂首立于世界之林。这是一个沸腾上升的祖国;这是一个如日中天的祖国!
再翻开五千年的历史,我发现祖国的生命精髓长城——那道伤痕,记载了多少沧桑,又表现得如此顽强,那是一种标识,更是一种力量,一种精神,一种向往!长江——那是祖国的脉搏吧!跳跃着永不枯竭的悸动,挥洒着无边无际的情伤。黄河——那是祖国的血液,沸腾着、沸腾着,奔涌着,奔涌着,无力不摧,昂着向前,何等的自信和骄傲啊!五岳——那是你的手掌,指着苍凉的天,戳着悲怆的地,怒斥着丑陋的奸佞……
当侵略者的铁碲践踏我们美丽山河的时候,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脸上流着泪,心中淌着血。为了心中神圣不可侵犯的祖国,他们在黑暗中摸索,在屈辱中抗争.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冷对暗杀者的手枪;吉鸿昌高挂写有“我是中国人”标语的木牌,走在一片蓝眼睛、黄头发的洋人之中;张学良,杨虎城将军为
了挽救民族危亡,毅然发动了西安事变……
我想说又不愿说,我也曾看到祖国的孱弱,在圆明园烧焦的废墟之上,我看祖国是一滩血;在邓世昌勇猛的“致远舰”上,我看祖国是一团火。但我的祖国没有沉没,在亚细亚的东部,用宽厚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将炎黄子孙揽于怀中,用茅草和土砖修复残缺的岁月,用野菜和稀粥喂养饥饿的生活。中山先生,在黑夜里开始规划治国方略,毛泽东,在贫瘠的土地上,支撑民族的血肉与骨骼;邓小平,把饱经沧桑的瞳仁放大,指引多灾多难的祖国,从世纪的风雨中神奇地走过!英雄长已矣!古往今来,一曲曲悲歌,一个个惊天动地泣鬼神的故事,都讲述一个简单而朴素的信念,祖国在我心中.正是这千千万万的赤子,才撑起了我们民族的脊梁,祖国的希望;正是他们,在自己的“今天”,用满腔的热血,谱写了无愧于时代的《义勇军进行曲》,才使得我们今天的共和国国歌响彻神州,那么气势磅礴,那么雄壮嘹亮。
站在时代的今天,我们回望:一个民族要独立,要发展,不仅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还需要强烈的民族自信心与自尊心,需要一种更为博大深沉的民族精神。黄河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长城让我们永远刚强,“神舟”载人飞船使我们的天地无限宽广。“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传承了五千年的民族精神,正等待我们去发扬光大,使我们的明天更加辉煌。为了祖国的繁荣、民族的兴旺,我们会用激情点燃希望之火,用青春汗水浇灌成功之花。未来属于我们,世界属于我们,让我们刻苦学习、顽强拼搏,时刻准备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腾飞而努力奋斗。耻辱和不幸已经成为过去,中华民族迎来了新的辉煌。改革开放三
十年来,在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耕耘下,无论军事、科技、政治、体育,我们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刚刚结束的雅典奥运会上,体育健儿凭借自己的“十年磨剑”,使中国首度跃身体育强国之列。五星红旗一次次高高飘扬在雅典的上空,雄浑激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让无数的华夏儿女心潮澎湃,热泪盈眶。
亲爱的祖国,五千年的蕴涵和积淀,六十年的扬弃和继承,一个东方巨人到了可以说“不!”可以发言的时候。你聚集当今世界上最多最广最大的人气和景气,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和平与发展是您热切表达的心声!你不卑不亢不躁不惊,以坦荡豁达和深邃、闲静,阔步在新世纪的黎明!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我感到无比愤怒。当时,我的脑袋“嗡”的一声,愤怒之火在我心中燃烧,真恨不得抄起冲锋枪……可又有什么办法,历史就是历史,世人无法将它改变。但清代哪些有能力改变历史的,为什么要躲在“门”后?为什么不冲上去,保护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所以,我不仅痛恨哪些无耻的侵略者,还痛恨有能力建而没能力保护的人们。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部,原为清代皇家御苑,是一座水景园,水面占全院面积的一半以上。在建筑艺术上,形成了一种中心合璧的独特风格。园内收藏了极为丰富的举国珍宝、稀世文物,堪称是东方文化艺术的宝库。被誉为“万园之园”。在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把圆明园洗劫一空,又在18日和19日,把我国花了150余年建造的圆明园烧毁了,可软弱的我们却无动于衷,任由那帮强盗在中国领土上横行霸道。
五十人团结一只虎,十人团结一条龙,百人团结像泰山,谁也搬不动。只要人们团结一心,就一定能战胜英法联军,找回自己丢失了得尊严。
现如今,午夜离我们远去,第一轮太有照耀了每一寸土地,再也不会有漆黑的午夜,等待我们的是美好的明天!忘不了欺辱,也忘不了辉煌!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2003年成功加入世贸,2008年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在中国成功举办,神七载人飞船,使茫茫太空留下了中国人的足迹!
但是,“一个人的创伤只会痛苦一时,一个民族的耻辱却足以铭记千年。”我们在享受荣耀的同时,不要忘记了民族的耻辱。我们要更加努力地学习,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不让火烧圆明园这样的悲剧重演
第四篇:昨天今天明天
昨天今天明天
——知荣明耻从我做起
西流寄宿制小学五年级张志芳
昨天,荣与耻如同一部陈旧的留声机。尽管音调简单、音色纯朴无花样,但放出的声音却震撼人心。
从耻食周栗的伯夷叔齐,到无颜面对江东父老的项羽,从耻为亡为奴的文天祥,到拒绝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无数铮铮傲骨的人物,在中华历史上演绎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钱学森不惜历经艰难险阻,毅然放弃美国的高薪,坚决回国为祖国服务;孔繁森、焦裕禄凭着“俯首甘为儒子牛”的信念,时时刻刻为百姓着想,日日夜夜为百姓操劳;周恩来,他一生服务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先辈们的所作所为,很清楚的诠释了荣与耻的选择问题,选择了知荣避耻,选择了脚踏实地,选择了勤勤恳恳,选择了求真务实,选择了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力量。留声机不会停唱,它那古老的旋律将会时刻在我们头顶上方回旋。
今天,荣与耻如同磁带,荣在A面,耻在B面。
A面开始播放了。洪战辉带着自立自强,用自己的双手、双肩撑起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科技工作者的众志成城,团结一致,齐心协力,让“神舟六号”遨游太空,再次向世界证明了中国。
当我们还来不及品味A面时,B面已经响起,那沉重的声调似乎在诉说着什么。在公园里,本来是专供游人小憩之用的坐椅,却成一些人侧卧其上而不顾他人独占的“安乐床”;在公交车站,公交车尚
未停稳,人们就蜂拥而上,视无旁人,争先恐后抢座位,甚至有年轻人坐在座位上,面对站着的老人视而不见,无动于衷;在公共场合,人们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烟头等不文明行为时常发生。
品着A面震撼人心,听着B面心惊胆战,不得不反思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把握荣与耻。
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荣与耻应从小事上改变,在平常事中纠正。只有从小事、身边事做起,生活就会因我们的行动而美丽:为辛勤劳动了一天的父母打盆洗脚水,为他们捶捶肩;为整日站在讲台上辛勤讲授知识的老师泡一杯热茶;随手捡起落在地上的果皮纸屑,把它放进垃圾桶里,为美化环境献上自己的点滴之劳。
明天,荣与耻将会是一张VCD碟,那立体的声放,交旋的曲调,清晰的音色会向我们诉说:知荣明耻,改变自我;明辨是非,发展自我。让我们从这旋律中体会到荣与耻的真谛所在。
第五篇:《昨天,今天,明天》
新闻资讯谈话类节目:《昨天,今天,明天》(初稿)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商业化,受众需要对于生活中最贴近的事件,有一个想到交换意见、表达看法、互相倾诉的节目平台,本节目根据频道定位,以新闻资讯与谈话节目版块相结合的方式,真正的聊新闻、说新闻。体现“三贴近”。
节目定位:以本地为主,突出本地化、本土化。
节目受众:以中青年为主,兼顾各年龄层,年龄层:18到40
节目播出:周一到周五
节目形式:双主持直播式+录音方式相结合+短信平台及热线电话
节目时长:60分钟
节目内容:以民生生活类话题,即日常生活中的平常事件为讨论为主,节目旨在打造广播版的《民生新闻》,强烈的说话意识和鲜明的平民意识,提供一个人们说话和关注的平台,更重要的体现另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每个人都有平等的话语权。节目除了主持人的评述,还有听众的录音和大量与新闻相关的音效,在形式上,扩展节目的内容空间,一个能满足收听的效果,另外一个就是从不同角度反映话题。
策划人:姚畅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