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字逻辑第一章考试题
1、反码是(1011101)反,其对应的十进制数是(2)。
(1)—29
(2)—34
(3)—16
(4)+22
2、与8421BCD码(01101000)8421BCD等值的十进制数是()。
(1)68
(2)38
(3)105
(4)24
3、二进制码(1110101)2对应的格雷码是(1001111)。
4、已知某符号二进制数的补码为1.0110,则其原码为(B)。A.1.0110
B.1.1010
C.1.0101
D.– 0.1010
5、将8421BCD码为01000101的数转换成其十进制描述为(A)。A.45
B.69
C.37
D.54
6、(53.69)10的余3码表示为1000 0110.1001 1100。(每四位都加3)7、8421BCD码具有奇偶特性。(√)
8、格雷码的特点是任意二个相邻码组间只有一位变化。(√)
9、一个数的补码是1010110,则其对应的十进制数是(1)。(1)—42
(2)—41
(3)—14
(4)+86
10、与8421BCD码(01101000)8421BCD等值的二进制数是(4)。
(1)01101000
(2)10010111
(3)10011000
(4)01000100
11、二进制码(1110101)2 对应的格雷码是(1001111)。
12、在奇偶校验码中,奇校验的含义是数据本身含有奇数个1,则校验位为1,否则校验位为0。(×)(包含加入的校验位后的奇偶)13.十进制数68的8421码为(A)。
A.01101000 B.10000110 C.10011011 D.1000100 14.二进制小数-0.0110的补码表示为(D)。
A.0.1010 B.1.1001 C.1.0110 D.1.1010
15、表示任意两位无符号十进制数需要(C)位二进制数。
(A)6
(B)7
(C)8
(D)9
16、与余3码(10001000)余3码等值的十进制数是(A)。
(A)55
(B)66
(C)77
(D)88
17、十六进制数(3A.B)2 对应的八进制数是(72.54)。
18、与二进制数(10001000)二进制对应的格雷码是(D)。
(A)01011000
(B)10000101
(C)11101110
(D)11001100
19、欲对100个对象进行二进制编码,则至少需要()位二进制数。20、十进制(0.7875)10转换成八进制数是(0.623),十六进制数(1C4)16转换成十进制数是(452)。
第二篇:数字逻辑感想
数字逻辑实验感想
本学期我们开设了数字逻辑实验课,在实验课中,我学到了很多在平时的学习中学习不到的东西。为期六周的的实验就要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回顾这六周的学习,感觉十分的充实,通过亲自动手,使我进一步了解了数字逻辑实验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为我今后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首先,在对所学的理论课而言,实验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把理论应用到实践的平台,让我们能够很好的把书本知识转化到实际能力,提高了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认识和掌握。其次,对于个人能力而言,实验很好的解决了我们实践能力不足且得不到很好锻炼机会的矛盾,通过实验,提高了自身的实践能力和思考能力,并且能够通过实验很好解决自己对于理论的学习中存在的一些知识盲点。
回顾六个实验的过程,总的来说收获还是很多的。最直接的收获是提高了实验中的基本操作能力,并对EDA仪器有了了解,并掌握了基本的操作。但感到更重要的收获是培养了自己对实验的兴趣。还有,就是切身的体验到了严谨的实验态度是何等的重要。
不过说实话,在做试验之前,我以为不会难做,就像以前做的实验一样,操作应该不会很难,做完实验之后两下子就将实验报告写完,直到做完几次实验后,我才知道其实并不容易做。它真的不像我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天真的以为自己把平时的理论课学好就可以很顺利的完成实验,事实证明我错了。在最后的综合实验中,我更是受益匪浅。学习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学习不单单要将理论知识学扎实了,更重要的是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学完了课本知识,我并没有觉得自己有多大的提高,但是在随后的实验过程中我真的感觉学会了很多,学到了很多知识,在实践中更加理解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的经典所在以及这门学科的意义和用处!真心希望以后的课程都能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的结合起来,在实践的过程中串联书本的知识,让理论化为实践的力量!
第三篇:数字逻辑重点
1.基本逻辑和复合逻辑。如给出输入信号的波形,画出输出的波形,或者发过来
2.几种常见的BCD码,如8421码,2421码,5421码的转换
3.公式法化简,必考一道
4.卡诺图化简,有多余项的函数化简,必考一道
5.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按照例题4.1的步骤来分析
6.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7.用译码器74LS138或者数据选择器来实现逻辑函数,P82-P85
8.编码器、译码器、数值比较器的扩展
9.能写出一些实际功能的逻辑函数,比如三变量多数表决器,其中A有否决权FABCABCABC、三变量一致电路等
10.RS触发器、D触发器、JK触发器的真值表、特性表、特征方程、状态转换图,11.已知触发器的电路,在CP脉冲的作用下,画出触发器的波形,书上的例题,以及习题例题5.2
12.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
13.集成计数器的应用,74LS161,74LS169,74LS90,74LS192,以及组成任意计数器的接法,P131-P133
14.存储器的分类和扩展,图7-16图7-17图7-18
一、单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三、逻辑函数化简(2小题,共10分)
四、分析题(共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五、设计题。(共2小题,共20分)
第四篇:数字逻辑心得体会
数字逻辑与系统课程在工科类学科属于普遍的基础性课程,计算机专业、电子信息类专业及其机电类专业都涉及该课程的学习。此次课程培训是以数字逻辑为基础,系统分析为桥梁,系统综合为目的,全面介绍数字电路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综合方法和实际应用,并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1.介绍如何整理、设计电子教案;
2.如何讲好本门课程;
3.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在本课程的体现;
4.综合设计实验的设计与实施;
5.国家精品课程的申报与建设。
在解决如何讲好本门课程环节,侯教授提出了“厚理博术、知行相成”的理念,使我对该课程的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在我院的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时少,实验的课时被大量压缩,侯教授关于课程实验的处理方式给了我们一种全新的方案。侯教授课件中很多flash 动画的灵活应用,也较好的解决了那些用语言无法表达清楚的问题的讲解。
研究性教学和双语教学对年轻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刚走上讲台不久,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基本都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以讲授为主,实验为辅,案例教学基本没有。平铺直叙和填鸭式教学早被学生所厌倦。刘颖教授的研究性教学极好的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通过刘颖教授的报告,我深深的感受到数字逻辑与系统课程不仅是一门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一门综合性较高的实用课程。研究性教学方式的提出也给我们这些年轻教师提出了新的努力方向。研究性教学虽然给年轻教师提出了更大的要求和较大的压力,但是也是一种努力工作的动力,促进年轻教师的不断成长。同时,娄淑琴教授关于双语教学的报告,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自己深深感受到责任的重大,压力也越来越大。但是也激发自己努力的激情与信心。研究性教学和双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对年轻教师的科研、应用水平和外语能力等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进一步促进教师阅读国外科技文献、追踪行业发展新动向,保持教师敏锐的学习能力,利于形成新的观点和见解。
通过此次培训,也感受到了师德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的体会。侯教授及其团队教师的人格魅力在实际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促进教学作用。在培训中,很多参加培训的老师被侯教授的敬业精神所感动,所鼓舞,这一点值得我们年轻教师学习并发扬光大。当崇高的师德与高超的教学技术融于一身时,这个才是大师。
在此次培训中,我积极与各院校教师交流,共同探讨该门课程的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通过交流大家认为在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工作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很多学生认为学习数字逻辑课程没用,学习不主动,没有创新意识。并从其它老师处学习到了解决诸如分析键盘译码电路、奇偶检验电路、计算机i/o接口地址译码电路,设计火灾报警系统、病人呼叫系统、不一致电路、多台电动机控制电路、计数器和寄存器的应用等问题的方法,提出了以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参与教学的方案。同时,让学生自己去看书、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找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案。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产生学习需要,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等。
网络培训是一种形式新颖、交流迅速便捷的新方式。以往师资队伍的培训都采用集中式培训,地点集中,参加人数有限,经费花费较大。网络培训通过现代信息通信技术,较好的组织了全国同一课程教师在不同地点得到集中的培训,实现了主讲人和培训者之间的异地交流,使受众面更广。网络培训软件的互动性,bbs论坛、学员的发帖、跟帖,实现了全国各点信息的互通,资源共享,避免资源的重复浪费,促进了全国各地教师的交流。
第五篇:频率计(格式)数字逻辑
课程设计任务书
(指导教师填写)
课程设计名称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设计题目
简易数字频率计
一、课程设计的任务和目的
任务: 设计一个简易数字频率计,用来测量单位时间内数字信号的脉冲个数,并用数码管显示出来。
目的:
掌握简易数字频率计的设计、组装、调试方法。掌握有关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
二、设计内容、技术条件和要求
1.设计简易数字频率计:
⑴.设计一个简易数字频率计,用于测量数字信号的频率并显示,用一个开关控制频率计的起动和停止,并可对频率计置数。
⑵.测频范围为0.1Hz到9999Hz。
⑶.测量所需时基时间可调,分1秒和10秒两档。
⑷.能连续循环测量显示,若用1秒档时要求6秒完成一个循环,其中1秒计数测量;4秒显示结果;1秒清零。然后依次循环。
2.根据上述要求,画出电路框图、原理总图。3.对原理图进行仿真。4.在实验箱上组装、调试。5.撰写设计总结报告。
三、时间进度安排
本课程设计共两周时间。第一周:理论设计
周二
布置设计任务;提出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讲解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和电子电路的安装、调试技术;明确对撰写总结报告和绘制原理总图的要求;安排答疑、实验时间。
周二至周五
学生查资料,进行理论设计,其中安排三次答疑,指导学生设计。第二周:仿真和安装调试、撰写设计总结报告 周一
交设计草图供老师审阅。
周二至周三
在EDA实验室对其设计的电路进行仿真,并可根据仿真情况修正设计以确定设计正确,能完成设计要求。周三至周四
在实验箱上进行安装、调试,并通过老师验收。最后,撰写设计总结报告、绘制原理总图。
四、主要参考文献
1.各种版本的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材; 2.各种版本的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3.集成电路手册。
指导教师签字:
2013 年12月 1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