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默默地等你说完
默默地等你说完
默默地等你说完
看到屏幕上显示“正在输入„„”的时候,我就会删去自己尚未发出的文字,耐心地等你把想说的话说完,再一字一句认真地回复。
有时候,屏幕上的“正在输入„„”显示了几秒就消失了,过了几秒钟之后又显示出来,如此反复数次之后,最后你只发出了一个表情动画。而在你反反复复的过程中,我没有催促你,生怕打乱你的思绪,耐心地盯着对话框,等着你结束犹豫,说出你想说的话。
我试图从你发来的表情猜测你前几秒犹豫着要说的话是什么,脑海里闪过了好几个想法,却始终没有勇气向你问个明白,只是若无其事地给你回复一个表情,告诉你我看到了,把疑惑都藏在尚未发出的文字里。
当我还来不及把打好的文字发出去的时候,你就一句一句地发过来,还催促着我尽快回复。我默默地把删掉正要发出的文字,快速地回复你。尽管这样,你还是会抱怨我回复得太慢了。
有时候,当我还在等你回复的时候,你突然就下线了。毫无预兆地离开,让我一个人傻傻地看着你的头像变暗,期待着下一秒你就会上线说,刚刚断线了。可是过了一天,你的头像还是没有亮起来,而我还守着屏幕,生怕错过你。
我一直耐心地等你说完,等你回复,等你上线。然而,我发现你从未珍惜过我的等待,从未明白过我的耐心是有限度的。等,只是为了得到你的只言片句,但等久了,还是会累,会失望。对不起,我再也不想做那个默默等你的人了。
第二篇:默默地成长
默默地成长
白利松
“世界上从来就没有生下来的英雄,任何人的成功都是后天努力向上的结果。”怀揣着这样的想法,我2004年毕业后,融入到了抚顺石化公司化工塑料厂这个大家庭。企业里的每个职工,都如同我的家长、长辈和兄弟姐妹。我感激这个大家庭,因为它为我提供了展现自我的舞台,并使我能够在工作中继续学习、锻炼,同时它还给予我丰厚的报酬。
刚入厂时,我在聚苯乙烯车间实习。不久聚苯乙烯车间停产,我调到了苯乙烯车间。王志洪是我的师傅,我虚心向他请教问题,他也不辞辛劳地为我讲解。去年我师傅被评为公司劳模,今年他又获得公司技术大比武苯乙烯操作工第一名。我非常荣幸能有这么一位技术一流的师傅。
我跟随师傅一直在倒班。大家知道,倒班非常辛苦,尤其是后半夜,非常难熬。深夜里,师傅带着我在装置上巡检,以减轻困意并给我讲解装置上的一些事情。就这样,在师傅的带领下,我一天天成熟起来。苯乙烯的各个岗位的操作知识,注意事项等我都学有所成。在倒班的日子里,我遇到了几次生产事故,如停仪表风,真空机组紧急恢复等,每次他都能化险为夷。我非常佩服班长的操作技能,从他身上我学到了许多操作规程上没有的操作手法和经验。
2005年春天,公司修订操作规程,我参与了车间的工艺流程图和设备图的绘图工作。并在定稿前对流程图作了最后的修订工作。
2005年夏天,厂大门变样了,一改过去破烂形象,穿上了新衣。2005年秋天,车间上了一套变压吸附装置,回收利用脱氢尾气,为厂创造了效益。同时还兴建了污水处理装置和排水设施。
不久,同时调到苯乙烯车间的同事们都上老白班了。同龄人纷纷升职之时,我还在一个普通的职位上“资深”着呢。要说心里丝毫没有想法,不大可能。看着别人的升职,或多或少有些失落。毕竟,大家的年龄、资历相差无几。这更加促使我学习操作知识和理论知识。我给自己施加压力,使自己掌握更多的技能。
后来我想:成长,仅仅是升职吗?不是。能力的培养、学识的积淀,不也是一种成长,一种坦然面对自己心灵的成长吗?
2005年冬天,脱氢尾气含氧超标,严重影响变压吸附生产,车间决定处理空冷器。在师傅和主任的带领下,我们连夜奋战,爬上爬下,终于没有影响变压吸附生产。
2006年春天,公司举行了Auto CAD绘图大赛,厂领导派我参加,因为我有多年的绘图经验,所以胸有成竹。我利用工作之余,温故而知新,努力练习绘图。不负重望,最后,我以二等奖的好成绩给化塑厂争得了荣誉。
2006年夏天,苯乙烯车间大检修。车间余主任为我们大学生提供了展现的舞台,头一次把各个检修任务分别承包给我们大学生。这是我第一次经历大的检修项目,我非常兴奋,对工作认真负责。这次检修苯乙烯装置新上了很多项目,比如:V-307界面计、聚结器、急冷水改造。
我是默默无闻的普通人,没有惊人的业绩,没有耀眼的光环,平时不善言辞,不说大话,从不认为自己能做出突出贡献,按时上下班,遵章守纪,努力工作,非常的平凡,也非常的普通。但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敬业奉献的执着追求,能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发出金子般的光芒。企业的稳定、发展、壮大,归根结底是要靠我们这些平凡人,我们才是企业真正的中流砥柱。当我们肩膀上的责任凝聚起来的时候,就汇集成了整个企业的责任,如果每个人都能把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放在肩上,企业的发展就会非常的顺利,非常的稳定。
企业是我家,抚顺石化就是我的家,我深情地爱着我的家和我的家长、长辈及兄弟姐妹们。
第三篇:嘉定区 默默地注视
嘉定区范文:
默默地注视
就像晴天讨厌乌云,衬衫讨厌油渍那样,我讨厌学校
我像每一次负气时那样破门而入,一旁妈妈有些好笑地看着我“哈,又被批评了吧!”试探反倒更勾起了我怒火“嘛,我又不故意考砸,老师用得着这么大动肝火么?„„”妈妈
听着我抱怨,这次竟来“教育”我,这倒让我有些担心
果然,在一旁听了很久妈妈开口了,像思考了很久,说道:“我想跟你讲故事”
于,妈妈便坐在我对面,细细说起她故事:
我当学生时候,平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可中考时却完全失常,与高中失之交臂,被录取到了本地一所农村中学,一所被叫做“光头学校”高中,就大学升学率经常挂零学校可就在那里,我遇到了我终生难忘老师姓姜,说被打成“右派”,然后从大城市发配到穷乡僻壤
来
老师博学多才,文采照人也许缘故,也许在班级里鹤立鸡群感觉挺美,中考失利、末流学校校徽,并让我难过太久老师似乎也没注意我,但,有一天,却突然家访了让我父母给我转学,平淡但很坚决地说:“给孩子转学吧,我观察了很久,这孩子个可塑之才,不转出去
会耽误孩子一辈子”
很显然,老师家访不会,一辈子随遇而安农民父母,从来与命运抗争过,找门路转学想
也不敢去想
那天以后,老师却经常带着我四处拜访朋友,四处考试面试,老师“右派”校长朋友接
纳了我我就成了高中一名学生
若干年以后我才知道,老师个极其清高人,从不低头求人一起老师纷纷回城了,也去托过关系找过人可我这非亲非故农村孩子,那些不善做或不屑做事,都做了,而且做得那么执
着而我,就那么心安理得地承受着,连一句感谢话都不曾说过
这就老师,你飘飘然时候,你无助时候,都会在你身后,注视你、期盼你,适时地推你、扶你
妈妈不知何时起身进了厨房,我人很久很久地,就这么楞着妈妈老师离我很久远,可我好像并不陌生,们就在我身边,正时不时地被我暗地里咬牙切齿地控诉着
我原以为班主任王老师最无视我了,可她偏偏能把我性格描述得分毫不差想起不经意间看见老师望我眼神,或微笑,或沉思,原来在我身后,也有一双殷切期盼眼睛,注视着我优
点我缺点,为我喜为我忧
妈妈端着丰盛晚餐坐回餐桌,看着我释然样子,又笑了。
我感受到了我身后那双眼睛,你呢?
第四篇:老师默默地奉献
老师对我们默默地奉献
无垠的夜空,群星闪耀,迷人的月光洒满大地,她没有众星捧月的璀璨光芒,但她有一颗朴实和体贴的热心,最坚韧不拔的品格,也是我们最好的倾诉朋友。我们和他简直可以说是知己,或许当我们毕业后离开这位老师,我们只能用一句话来表达: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与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我心中的好老师她有着扎实的基础和渊博的知识,上课时他回答问题精妙,虽然严肃,但里面却似乎蕴藏着一丝幽默,下课时,她也是对答如流。然而她对我们的问题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样一位好老师,或许在千百年来也只有一位!我还记得潘老师的经典名言:合理的安排叫锻炼,不合理的安排叫磨练。虽说锻炼和磨练只差一个字,可潘老师,我敬爱无比的潘老师,用她自己认为非常温柔的方式,教育了我们,什么样子叫磨练,也让我们深刻地理解了这个差异有多大,也就是这个问题的关键,怎么做题,怎样做题,海量的作业,提高思维水平的方式,和令我一众同胞垂帘欲滴的丰厚奖励都是老师的方法!
我心目中好老师更要有爱岗敬业的精神,要有严谨认真、全力负责的态度。这样的老师具有阳光心态,我们会亲切的称她为阳光老师。她会精心备课,会呕心沥血的批改每一份作业。并对班里的优等生和差生一视同仁,做到公平公正。尤其是对待差生的态度上,一定要心平气和,切不能使用毁灭性的语言打击学生的自尊心,要知道老师的一言一行可能给学生造成终生的影响。老师要懂得欣赏学生的长处,多给学生以鼓励和自信。我上一年级时,成绩很差,老师非但没有歧视我而且经常鼓励我,我才慢慢有了自信心和与优等生一比高下的勇气。假如老师对我很不耐烦,假如老师挫伤了我的上进心,那么,很难想像我现在是怎样糟糕的学习状况。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也是一个具有爱心的人。我觉得爱心是一个好老师的表情。她能传递温暖传递真情。上学期,我因为生病没有来上课,老师晚上就打来电话问寒问暖,后来还抽出时间给我补了课,现在想起来我心里还暖融融的。这关切的一个电话不正是一个好老师的生动写照吗?还有一次,班里开展了为贫困生捐款的活动,开始同学们都不太情愿,而老师却告诉我们:同学之间相互友爱,相互帮助是应该的。老师还毫不犹豫的带头捐了比学生多好几倍的善款。通过这件事,我看到了“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高贵心灵,她施爱心于他人,把温馨送给需要帮助的人的举动深深的影响了我,打动了我。可见,一个好老师也应该是心中充满爱的人。
我崇拜伟人,我崇拜名人,但我现在原意将我的崇拜全毫无保留的给一位普通人---我的班主任潘老师。
第五篇:默默地坚守
默默地坚守——走近河南博物院讲解员
位于郑州市农业路上的河南博物院,有一群优秀的讲解员,她们曾荣获过“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全国青年文明号”等称号。9月2日,记者专程来到这里,倾听她们讲述荣誉背后的故事。
讲解是个体力活儿
记者在河南博物院讲解科见到了讲解员林晓平,她1997年开始从事讲解工作,如今已是河南博物院社会教育服务部副主任、志愿服务团秘书长。
提起讲解工作,林晓平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她告诉记者,15年来,她始终热爱讲解工作。从走上讲解岗位时,她就严格要求自己,整日书不离手、词不离口,把业余时间都用在提高业务水平上。即便回到家中也不停地念念叨叨,让家人误认为她着魔了。“讲解员每天都很累,下班回到家里倒头便睡!”林晓平说,“有时候我爱人调侃,问我到底是在博物院当讲解员,还是在工地上搬砖提泥,他感觉我比建筑工人还累。”
说起工作,林晓平谈笑风生,但说起生活,作为女儿、母亲、妻子的她,却心存愧疚。2009年2月,七旬老母突发急病,当时正值单位搬迁前夕,她这个唯一的女儿只回家看了一眼,就匆匆回到工作岗位;孩子的幼儿园要开家长会,可她每次都因为工作忙挪不开身„„„ 和林晓平一样,柳恒同样在默默地坚守。1997年进入博物院,10多年来,柳恒在家人和朋友眼中就是一个典型的工作狂。为了把工作做好,她整个身心扑在工作上,甚至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对家人疏于关心、跟朋友疏于联络。
穿上工作服就来精神
2004年,由于对博物馆的钟爱和对文化的痴迷,刘璐放弃了在律师事务所工作的机会,来到博物院担任讲解员。在河南博物院做讲解,每场将近2个小时,她最多一天能讲解5场。
“讲解员的工作是痛并快乐着的,这种快乐是旁人体会不到的。”刘璐说,有一次,她给一位法籍华人讲解,当她和这位观众站在河南博物院镇院之宝之一——莲鹤方壶展柜前时,还没等她开口,这位观众已是热泪盈眶。刘璐问他为什么这样激动,他只说了一句话:“太美了。”那一刻,刘璐才真正明白“无声胜有声”的含义。还有一次在讲解中,她和观众因一个学术问题发生了激烈“争执”,在接下来将近2个小时的参观过程中,他们两人基本上都在围绕同一个问题“针锋相对”,直至参观最后,这位观众主动与刘璐握手言和。
提起讲解员的快乐,还不得不说林晓平的一件开心事。2006年底,她休完半年产假回到博物院的第一天,领导就安排她去讲解。当时她还想推却,害怕自己太长时间不讲会忘记。“可是,当我穿上这身讲解员服装,立马就有精神了,讲解词也连珠炮似地涌出来了。”林晓平说。
博物院就是家
河南博物院占地面积156亩,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省第一个国家级的公益性大型文化设施。
“火车跑得快,还靠车头带”,林晓平、柳恒、刘璐只是河南博物院优秀讲解员队伍中的代表,除了她们凭借着坚韧的毅力在讲解员这个岗位上坚守之外,是什么力量让她们放弃一次次高薪的诱惑,最终留下来了呢?这不得不说说河南博物院的讲解员“元老”——河南博物院社会教育部主任刘玉珍。
“多少年来,除了周一闭馆休息之外,我几乎每天都泡在博物院!”刘玉珍说,在她的心目中,博物院就是家。她告诉记者,正是这种对博物院的特殊情怀,再加上多年的历练,这些年轻的讲解员已在阵地讲解、外出宣讲、探索创新形式讲解等方面表现突出。
“讲解员是连接河南博物院与观众的纽带和桥梁,也是河南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多年来,河南博物院围绕‘创一流服务,树一流形象’打造博物院的讲解员队伍,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刘玉珍说。自1998年5月1日河南博物院对外开放以来,这些讲解员们共接待中外观众近千万人次,为近10万批观众提供了讲解。
作者: 张莹莹 陈关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