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二十字
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二十字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爱国就是热爱祖国,报效人民,维护国家统一,捍卫民族尊严。
明礼就是讲文明、懂礼貌、重礼仪、知廉耻,尊老爱幼,保护环境,遵守秩序。
诚信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言行一致,讲信用、守承诺、公平竞争。
团结就是顾全大局、同心协力、同事和睦。
友善就是心胸开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互谅互让,扶危济贫,见义勇为,助人为乐。
勤俭就是艰苦创业,劳动致富,勤俭节约,移风易俗,建设美好家园。
自强就是志存高远、刻苦学习、提高素质、崇尚先进、不怕困难、积极向上。
敬业就是干一行爱一行,钻研业务,增强技能,忠于职守,尽心尽力,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奉献就是不计较个人得失,承担社会责任,履行公民义务,为社会为人民多做好事。
第二篇: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
200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五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先后作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不断推动公民道德建设深入发展。各地各部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深入实施《纲要》,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基本道德规范,正越来越深入人心。热爱祖国、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科学文明、团结互助正成为我国亿万人民群众精神风貌的主流,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支撑。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爱国”是每个中国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它要求所有公民都必须把热爱祖国作为自己的一个神圣的道德义务。维护国家的统一,保卫国家的利益,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是每一个公民的光荣责任
“守法”规范其内涵就是学法、知法、用法,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我国社会是法治社会,每个公民必须具备很强的法治意识,有必备的法律知识,认真执行各项法令、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自觉遵守和服从法律,有明确的法制观念,这是现代社会文明教养的基本要求。
“明礼”作为公民道德规范,从狭义上讲,“明礼”就是讲究起码的礼节、礼仪和礼貌、无论是公共场,还是在职业场所和个人家庭生活中,行为举止都得体、适宜;从广义上讲,“明礼”就是讲文明,特别是注重公共场合中言谈举止的文明,如爱护公共财物、维护公共秩序、遵守交通规则、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大声喧哗等等。
“诚信”即古人所说的“礼于外,诚于内”。它的基本内容是诚实、诚恳、信用,也就是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对他人给予信任。团结友善作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其基本内容是指在追求共同理想目标上,人民通过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精神,形成全民族,全社会的凝聚力。友善是指友好,友谊,善良,与人为善等,体现人们相互之间的亲和力和亲善关系。
团结友善所包括的内容和范围相当宽泛。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整个世界,小到我们每个人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融于生活的各个方面。没有团结就没有和平与发展,没有友善就没有生活的烂漫。让团结和友善充盈人们的心田
勤俭的基本内容是勤劳、勤奋、勤快、俭朴、节俭;自强的基本内涵是自尊、自立、自励,生命上止,奋斗不息。一个具有正确人生观的人,必然是一个热爱劳动的人,勤奋学习的人,努力工作的人。俭朴的人在生活消费上量力而行、量入为出,不盲目攀比,不追赶时髦,不片面追求高消费,珍惜劳动果实,做到节俭而不吝惜,大方而不浪费。自强不息表现个体的顽强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种积极向上、坚忍不拔、勇于拼搏的精神。
敬业的核心要求是严肃认真。一心一意,精益求精,尽职尽责。“敬业”基本内容是忠于职守、精益求精、德艺双馨、遵守职业道德。它要求包括教育工作者在内的每个从业者立足本职、脚踏实地,尽职尽责,造福社会。奉献就是积极自觉地为社会做贡献。
“奉献”,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其基本内容克已奉公、服务社会,助人为乐、造福于人类。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也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工作当中应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即立足本职,脚踏实地,尽职尽责地做好“教书育人”,在此基础上,才能做到奉献社会,造福社会。新时代的教师不能再做蜡烛了,要做电灯泡,有强大的发电厂供电,最不济也要做个油灯,能时时往里边加油,生命的火花才不至于熄灭。学习礼仪规范、提高自己的修养、培养自己的良好气质风度,比学业的进修也许更有意义。一个教师具有良好的修养和文明的礼仪对他的工作有多么重大的影响。
第三篇: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二)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二)三、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11.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出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应当把这些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公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12.为人民服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它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它不仅是对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对广大群众的要求。每个公民不论社会分工如何、能力大小,都能够在本职岗位,通过不同形式做到为人民服务。在新的形势下,必须继续大张旗鼓地倡导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贯穿于各种具体道德规范之中。要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为人民为社会多做好事,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形成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道德风尚。
13.集体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的一致,使集体主义成为调节三者利益关系的重要原则。要把集体主义精神渗入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层面,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提倡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反对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和损公肥私、损人利己,把个人的理想与奋斗融入广大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奋斗之中。
14.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作为公民
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每个公民都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必须把这些基本要求与具体道德规范融为一体,贯穿公民道德建设的全过程。要引导人们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提倡学习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艰苦创业、勤奋工作,反对封建迷信、好逸恶劳,积极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15.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
16.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
17.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正确对待和处理家庭问题,共同培养和发展夫妻爱情、长幼亲情、邻里友情,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美满幸福,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要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鼓励人们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
四、大力加强基层公民道德教育
18.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教育是基础。要紧紧抓住影响人们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方面,坚持不懈地在全体公民中进行道德教育,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要求,不断灌注到全体党员和干部群众的头脑之中,使人们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什么是必须提倡的,什么是坚决反对的。19.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高尚品德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从娃娃抓起。要在孩子懂事的时候,深入浅出地进行道德启蒙教育;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循循善诱,以事明理,引导其分清是非、辨别善恶。要在家庭生活中,通过每个成员良好的言行举止,相互影响,共同提高,形成好的家风。
20.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要科学规划不同年龄学生及各学习阶段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坚持贯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校纪校风建设。要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要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
第四篇: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基本知识篇
☆公民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爱国要了解基本国情,认清历史责任;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立足本职工作,实现报国之志。为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贡献自己的力量。守法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国家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遵守劳动纪律,技术规范和乡规民约等,自觉地学法、懂法和守法。明礼从狭义上讲:讲究起码的礼节、礼仪和礼貌,行为举止要得体、适宜;从广义上讲:就是文明,特别是注重公共场合中言谈举止的文明。诚信诚实,诚恳,讲信用、讲信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团结家庭和美,邻里和气,民族和睦,同心协力。友善友好、友谊、友情、善良,与人为善,善待他人,互谅互让,扶危济困,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勤俭艰苦创业,劳动致富,勤俭节约,移风易俗。自强自尊、自励、自立、生命不止,奋斗不息。敬业忠于职守、精益求精、德艺双馨。奉献克己奉公、服务社会、助人为乐、造福人类。]
☆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适应。
二、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三、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
四、坚持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
五、坚持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
六、坚持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相结合。
☆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以爱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公民道德建设的着力点
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什么是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社会公德20字道德规范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文明礼貌是反映一个人内在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修养,也体现化是否尊重人、关心人、懂得人际交往的艺术,应做到卫生整洁、仪表文明;仪态优美、举止文明;谈吐礼貌、语言文明;遵守礼仪,行为文明。助人为乐是新生人、关心人、爱护人,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是为人民服务精神的直接体现。爱护公物是爱护国家财产;爱护国家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爱护历史文物、保护古迹等。保护环境是讲究公共卫生、美化个人生活环境,减少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能源等。遵纪守法是严格遵守各项法律和纪律,不做任何违法违纪的事,使守法由“要我做”变成“我要做”,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
☆什么是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和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职业道德20字道德规范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爱岗敬业爱岗是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够为做好本职工作尽心尽力;敬业是对自己的工作要专心、认真、负责。诚实守信是讲真话、讲信誉、信守诺言,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办事公道是秉公办事,公道、公正、公平地处理问题。服务群众就是为人民服务。奉献社会是不计报酬,自觉、自愿地为他人、为社会贡献力量。]
☆什么是家庭美德
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
☆家庭美德20字道德规范
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尊老爱幼尊老是尊敬老人,保护老人的合法权益;爱幼是抚育子女,培养成才,不娇不宠,适度关心。男女平等是指男女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以及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和同等的义务。夫妻和睦是要求夫妻之间平等、互助、互爱。因夫妻是家庭关系中的核心,夫妻和睦,志同道合,是维护整个家庭的关键,也是家庭中的第一位美
德。勤俭持家即勤劳节俭,努劳作,尽力多做事,对消费要加以合理的节制,不要浪费,不要奢侈。邻里团结邻里是一种地缘关系,要求平等、信任、互帮、互助,以邻为友,和睦相处。]
☆八荣八耻的主要内容: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第五篇: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宣传方案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精神,在全村营造学习和宣传《纲要》的良好氛围,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关心、支持、参与公民道德建设,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纲要》的新热潮,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它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阐明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二、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
新时期的公民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爱祖国、爱集体、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在全区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在工作实践中,把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之中,突出以人为本,重在建设,通过富有实效的工作,促进我区公民道德建设活动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