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放弃后进生说“不”-
对放弃后进生说“不”
【案例背景】
在中职学校,抓素质、抓技能成为学校的两大重要教育教学内容,作为班主任,其核心工作就是德育工作,德育教育中最令班主任们感到头疼的就是后进生的转化,转化后进生是老师所肩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教育工作者不容推卸的责任!【案例过程】
我所带的机电班有个学生叫张某。我刚接这个班时,他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每天不是任课老师就是班干部向我告状。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争取做一个他人喜欢、父母喜欢、老师喜欢的好孩子。他开始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后来口头上答应了。可他又一如既往,毫无长进,真是“承认错误,坚决不改”。此时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许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但又觉得身为班主任,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不能因一个后进生无法转化而影响整个班集体,必须面对现实!我内心一横:不转化,誓不罢休。他无进步,或许是他并没有真正认识自己的错误,没有真正要做个他人喜欢的人的念头。
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我们班唯一的一位女同学跟他坐,目的是发挥同桌的力量。事前,我先对这个女同学进行了一番谈话:为了班集体,不要歧视他,要尽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帮助他,使其进步。这位同学满口答应,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课堂时间帮助他,有时,这位同学也会产生一些厌烦情绪,说他不太听话,不太乐学„„此时,我就跟她说:要有耐心,慢慢来。
后来,他取得进步时,除了表扬他,我还鼓励他们说,这也离不开同学们的帮助,特别是这位同学的帮助。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进步。他学习上更努力了,纪律上更遵守了,甚至自己当起了室内卫生委员,劳动也更积极了,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为此,我会心地笑了。
有一次我找他谈话时,他说:老师老师,某同学这样关心我,帮助我,如果我再不努力,对得起她吗?我笑着说:“你长大了,懂事了,进步了,我真替你高兴”。在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中,他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我为了鼓励他,奖给他一本日记本。奖品虽少,但能表示老师的一点心意。第二学期,他学习更努力了,在期中测试中,他取得了更好的成绩!„„ 【案例反思】
既然选择了班主任,其实就选择了爱心、耐心和持之以恒的心,班主任的工作繁琐复杂,但无论如何,只要你坚持不放弃,总会有方法的,对于后进生转化的路还很长,通过这则案例,我反思如下:
一、以耐心期待他们转化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后进生身上的不良行为、不良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同样,“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也不是能一蹴而就的,应有长期的思想准备,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这是因为后进生往往自律性差,意志力薄弱,容 易反反复复。所以做“后进生”的思想工作不要简单地认为通过一两次的谈心他们就能幡然 醒悟、彻底改好。实践证明,欲速则不达,急于求成反而适得其反。班主任一定要有更大的 耐心去帮助他们,鼓励他们,采取恰当的教育方法,及时给予引导,让他们循序渐进地改正 缺点。
二、站在学生的角度,倾注我们的一份爱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张某这样特殊的后进生,我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
三、同学互助,友情感化
同学的帮助对一个后进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同学是学生的益友,在学生群体中,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接受不了。因此,我让张某同学与其它同学从交朋友做起,和好同学一起坐,让他感受同学对他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让他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通过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后进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后进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不抛弃、不放弃,将班主任的德育工作进行到底!
第二篇:英语演讲稿:说不放弃
Good afternoon, my dear teachers and friends,Suppose you are in a dark cave alone now.Maybe you can not find any hope, you are trembling and frightened.What will you do? What will you say? Will you give up? No we should not give up.We should try our best to find hope.So today, I am honored to stand here to share my opinion with you----Let’s say NO to Give Up.Even now I can still see a very special picture in my mind now.I was taking part in the 800-meter race.To be honest, it was not hard at first.I felt energetic and confident.We were all pushing on to the finishing line.One minute, two minutes,… Terrible!~ One of the athletes was half the lap ahead of me.So tired and worried I was that my feet could not move any further.“Give up?” A low voice came from the bottom of my heart.At the same time I could feel something shining.My friends and even my Mom and Dad were watching and shouting so loud, “Come on!Never give up!” Strangely, my body kept going.Anyhow I would finish the competition.And I made it.What about you? When meeting any difficulty, you can not even see any hope at that moment, will you give up? No, let’s say NO to GIVE Up.Thank you!
下午好,我亲爱的老师和朋友,假设你是在黑暗的洞穴单独现在。也许你找不到任何希望,你是颤抖和害怕。你会做什么?你说什么?你会放弃? 没有我们不应该放弃。我们应该尽力去寻找希望。因此,今天,我很荣幸能站在这里,分享我的意见与你----让我们说不放弃。
即使是现在我仍然可以看到一个非常特别的图片在我的脑海现在。我参加800米比赛。老实说,这不是第一次努力。我觉得活力和自信。我们都推到终点。一分钟,两分钟,...可怕!12316;一个运动员是一半圈在我前面。如此疲惫和担心我,我的脚,也没有任何进一步。“放弃? ”低声来自内心的深处。与此同时,我能感觉到的东西光辉。我的朋友,甚至我的爸爸妈妈看,并大声呼喊,以便,“加油!永不放弃!“奇怪的是,我的身体继续前进。反正我要完成比赛。和我做了它。
你呢?当次会议上的任何困难,你甚至看不到任何希望在这个时候,你会放弃?不,让我们说不放弃。
谢谢您!
第三篇:对不良行为说不
对不良行为说不
“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是三国刘备告勉自己儿子刘禅的一句话,这位古代政治家的至理名言虽已历经1700多在与同学的交往中。未经同意随意翻别人书包,随手拿同学的笔,借了同学的东西却不还,为了一点小事而动手动脚,在与老师的交往中,片面理解“体罚”的概念而忽视了自己的错误在先,不尊重老师在先,不完成规定学习任务在先,还有些同学张口闭嘴都是脏话,而他自己却浑然不知这样做是错的,并把所有错误都归结到因为自己是未成年人。我们更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遵纪守法,分清是非、善恶、美丑。
人人都规范自己的言行,讲文明礼貌,尽可能地不给他人带来麻烦,不做惹人讨厌的人。那么生活在这样的班集体里,每个人都会感觉轻松,惬意,心情舒畅,会更加团结互助,天天向上。反之,如果一个班级肮脏杂乱,吵架打闹,同学之间斤斤计较、甚至充满敌意,那么就会使人心烦意乱,感到压抑和窒息,在困惑迷茫中随波逐流,在不知不觉中受伤,我们不能也不允许这些不良行为伤害我们美丽的校园,伤害我们稚嫩的心灵,要以实际行动帮助那些已有不良行为的同学,让我们校园更加文明,更加美丽、更加和谐。每个人在生活、学习、工作中都有各种各样的习惯。习惯——尽管从表面看来,它是一件小事,不引人注意,但是许多人就败在不良习惯上。我们也看到,在我们美丽的校园内,也有很多不和谐的音符,虽然只是少数,却给清洁、美好的校园添了许多污点:如有的同学还在随手乱扔垃圾,见了垃圾不捡拾;随地吐痰、拾到别人的文具不是归还失主,而是自己用;在不经过别人同意的情况下,随便用别人的东西,有的同学在走廊上奔跑,在校园内大声喧哗,影响他人休息。这些看似小事,却对我们青少年有着很大的影响,你也许会说,这些能有什么啊,别人都这么做啊?校园是我们大家学习生活的地方,我想谁都不愿意生活在一个象垃圾场一样的地方吧!从另一个方面讲我们现在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想要形成良好的性格、习惯,为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就必须认真对待学习、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不忽略每一个细节,塑造良好的素质。因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塑造性格,性格决定成功。“勿以善小而不为”,捡一片废纸,中午就餐,自觉排队,帮助一位残疾人,奉献一次爱心„„“小事”是涓涓细流中的沙金,只有积少成多才能焕发光芒。“勿以恶小而为之”,不为人知的顺手牵羊,习惯性地口吐脏言,„„最终会葬送自己的一生,“小事”也可能是生活中的病毒。
在这里,我想提醒每一个人都要重新审视一下自己,审视一下自己的仪表、仪容,审视一下自己的日常行为规范和礼仪常规,审视一下自己内心深处做人的原则,加强人品的自我修养和塑造。
每个人的行为都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好的行为是给自己增值,坏的行为则让自己贬值。人生看似无痕,实则是一条连绵不断、完整的因果链,你的有些行为也许你当时不在乎,但实则你的每一次行为都关系着你的幸福,你的未来。还是让自己好的行为习惯在人生轨迹上留下烙印吧。
第四篇:对陋习说不
对陋习说不
人的一生中有很多习惯,有些是好习惯,有些是不好的习惯。通常,人们把好习惯称为优良品行,社会上的成功人士往往就是有优良品行的人。同样,人们把坏习惯称为陋习,陋习太多或太重的人,往往难以成功。
人人都向往成功,因此,人人都期望把自己身上的优良品行发扬光大,人人也期望把自己身上的陋习尽力克服和改正掉,事实证明,不管是发扬好习惯、或是改正坏习惯,都是那么不容易。其中影响自己失败的关键因素不是社会和环境,而是自己。
人们常说:“一个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难战胜的也是自己,你要能战胜自己,你就可以战胜一切!”这话说出来较为平淡、抽象、没有震撼性,但做起来却是难上加难,甚至难于上太空。
许多人有慢性气管炎、肺结核、胃炎、高血压、心脏病等等,大夫一再告诫尽量不要抽烟和喝酒,但是他们控制、战胜不了自己,大夫说完能听几天,过后该怎样还是照旧,结果,病情加重,要么生活质量大大降低,要么提前去了天堂报到。
许多病人(如胃病,乙肝,高血压、心脏病等等),早期大夫说只要坚持吃药、生活上加以注意,病就可以好转,至少可以控制,但是坚持吃药看似简单的事,有许多人做不到,吃三天,忘四天,有的人病犯了吃一吃,病不发作时却忘得一干二净,结果,病情越来越严重,成为不治之症而悔之晚矣。
许多人有不良的习气,比如随地吐痰,说话高喉大嗓、在公共场合抓耳挠腮、乱扔手中垃圾等等,明知道这些行为不好、不文明,但是就是不由自主、改不掉、放任自己,自己怎样顺手、怎么舒服怎么来。
许多人都知道锻炼身体的重要性,知道没有好的身体,就会影响工作、生活和发展,但是遗憾的是,能坚持下来的人太少,去健身中心花几千元为一张年卡,买两套运动衣和运动鞋,来上两三个星期,就再也见不到人了,还有的两天晒鱼、三天晒网,他们说:感觉疲惫、乏味、效果不明显、时间不好保证等等。以此给自己找借口,放任自己。
许多人赴宴、赴约、上班老爱迟到,因为常常迟到影响了许多事情,造成了不好的印像,虽然自己也知道不好、不应该,而且在一些关键的时候迟到,也给自己带来了许多的尴尬和麻烦,事后自己也想下决心改掉这个毛病,但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一辈子也没有改过来,迟到!伴随了他(她)终生!
还有一些人工作中不负责任,生产一些连自己都不愿意用的次品给消费者,明明知道这样做的结果是多么的可怕,但就是没有质量意识,做一天混一天,满足于混到月底拿到那点工资。
我们想想看,这些不好的习惯离我们到底有多远,是不是我们身上就已经存在这些陋习呢?
我认为一个人想要成功,要想成事,要想身体和精神都能健康,阳光、快乐、有目标、有追求的生活和工作,战胜和改变自己的弱点、心态、惰性是至关重要的。能战胜自己的人,是很难得的人、是值得信赖的人、才是真正了不起的人。
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对陋习说不吧。
(作者:鸿辉集团生活经理宋承锋)
做人与做事
人们常常把做人和做事联系在一起。做人离不开做事,做事也离不开做人。做人是统帅。人格的空间决定了做事的空间;做人的境界,决定了做事的成败。人真诚,则做事光明正大;人正直,则做事正道直行;人善良,则做事互利互惠;人坚强,则做事勇往直前。反之,人虚伪,则做事首鼠两端;人奸猾,则做事曲折迂回;人性丑,则做事自私自利;人性弱,则做事犹犹豫豫。基于此,欲要做事,先学做人。
做人的确是统帅,但离开了做事,做人就失去了根基。人的各种素质,只有在做事中培养;人的各种能力,只有在做事中才能形成;人的才华要在做事上才能发挥;人的成就要在做事上才能取得;人的梦想要在做事中才能实现。做事越多,收获越大;做事越成功,做人越成功。
做人有做人的讲究,做事有做事的道理。
做人可以悠闲一些,做事则要紧张一些。弦绷得太紧易断,人生不可被名利占满,总要留些时间给浪漫,留些空间给梦想,张弛有道;人做事则始终要秉持积极进取的精神,慵懒懈怠会一事无成。
做人可以低调一些,做事则要高调一些。谦虚使人进步,低调做人能清醒地看到自己的优势和弱点。低调做人能得到他人真诚帮助;做事高调,就是做事要尽全力,不退缩,高标准,严要求。
做人可以柔和一些,做事则要刚强一些,大丈夫能屈能伸,不在非原则的问题上纠缠,就能结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做事会有大裨益;行事则有规则制约,当铁面时不能谄笑,当刚强时决不妥协。
做人可以糊涂一些,做事则要精明一些。糊涂不是脑袋里灌满了桨糊,这里的糊涂指的是在名利方面豁达一点,在得失方面洒脱一点,这样的人能够集中聪明才智干大事;做事精明,就是始终明确自己的目标,讲究战略又重视战术,又快又好地抵达成功。
“三窍门”提高员工年后返厂率
企业解决“用工荒”问题的首要任务不是节后如何招工,而是如何留住原有员工,这项工作必须放在春节前——曾伟
今年让服装厂李老板一直头痛的就是订单做不出来。究其原因是招不到工人。尤其熟手工更难招。李老板常常看着车间空置的机车,对手中的订单连发叹息。
“用工荒”将周期性发生,这一点要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官方数据显示,2009年广东劳动力供给700多万人,今年则减少至300多万人,明年形势仍不容乐观。
“招工难”是一个结果。企业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要在“如何留人”这个内功上用力。
春节将至,人心思归,人心思动。此时,打了一年工也倍感疲倦的员工正在考虑节后换个环境。尤其对80后90后员工,更崇尚求新求变。节后是员工流动的高峰期,因此,企业解决“用工荒”问题的首要任务不是节后如何招工,而是如何留住原有员工,这项工作必须放在春节前。对此,有节前留人的三个建议,供企业界朋友参考。1. 节前召开全厂员工大会,这个大会目的有三方面。
其一,全年工作总结。
对全年企业生产经营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对取得的业绩充分肯定并与全体员工分享。对明年经营规划和目标进行传达,鼓舞员工士气。
其二,表彰先进,激励人心。通过评选和奖励优秀员工、先进对班给、生产标兵、技术能手,管理变革创新者等活动,在全厂上下掀起一股“比、学、赶、帮、超”的热潮。
其三,宣誓表决心。从总经理到部门负责人,在会上向全体员工宣誓,提出部门明年经营管理的《目标承诺书》,接受大家监督。从领导做起,调动全体员工为实现目标群策群力、团结协作。
2.转变观念,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从人力资源部门拓展到所有部门。
树立部门负责人首先是该部门人力资源的观念,将人员流失率纳入对部门负责人的考核指标中。改变过往用人部门简单、粗放的管理方式,“员工辞职,只管找人事部门要人”的做法必须终结。必须要提醒一点,就是人办资源管理不仅仅是人事部门的事,更是用人部门的事。“只用不管”是造成员工流失的重要因素。3. 给予必要奖励措施吸引人。
对于节后按时返厂的员工企业派发利市。对于介绍同学、老乡、亲朋好友进厂的员工,在被介绍都工作满一定期限的,给予介绍人一次性现金奖励。
还有一个细节,值得企业注意。在总结表彰会上,企业老板可代表企业宣读《致员工亲属的一封慰问信》,感谢员工的父母培养出好员工,支持了企业的发展,对全年来默默支持企业的员工亲属致以谢意,并邀请他们来工厂参观、交流。这种做法并不新奇但实用,有理由相信,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收到董事长、总经理的感谢信时,他们对子女、妻子、丈夫那种担忧、挂念的心放下了,涌动的是对亲人的嘱咐、鼓励各新一年的期望,这是对企业员工精神上最大的鼓舞和安慰,它将化成工作的动力,激励员工在新的一年里安心敬业、努力工作。
作者为中山大学EMBA教授、广东欧博企业管理研究所所长
第五篇:对抄作业说“不”
对抄作业说“不”
对于抄作业,你的容忍度是多少?你以前也抄过作业吗?
前段时间在我们年级里兴起了“抄作业”的热浪,有的小组甚至在晚自习时“分工”写完作业,再互相换着抄一下,有的同学周五晚自习刚下,就“写完”所有作业。
最近,在一个育儿论坛上,有一个热帖颇受关注。发帖者是一位中学班主任,她在帖子里谈起,班上一位女生在自习课上抄同学作业时被数学老师当场抓到。数学老师批评她,谁料这个女生矢口否认。老师气急的没收她的作业本。女生回家后向母亲哭诉,其母愤然给数学老师打电话抗议,说老师伤害孩子自尊心,最后其母发短信攻击数学老师。
看似“小事”,却引发回帖数十页,参与者百余。有人旗帜鲜明地支持老师严管,认为抄作业绝不可纵容;有人觉得抄作业上升不到品德的高度,如果不常抄,关系不大;有人指出抄作业总比不做作业强,起码对交作业表示一点重视;有人承认,自己就是一路抄作业成长起来的,但学习成绩一直不错,现在也没有变成“坏人”;还有人觉得“从小到大没有抄过作业的,大约只有极品好学生吧”。
不仅如此,随着话题深入,讨论还从抄作业延伸到了考试作弊。
从小学生到中学生,似乎“蔚然成风”?那么平常抄作业和考试作弊,距离有多远?小时候抄作业、考试作弊和长大后搞论文抄袭、科研造假,距离又有多远呢?
而一些“极品好学生”,虽然自己能够保证绝对没有抄过别人作业,可是,他们却常把作业借给别人抄。换个角度来看,这些人其实也在参与抄作业,而且,还是纵容。
杜绝抄袭剽窃,净化科学精神,一定得从小抓起。习惯一旦养成,年纪越大越难改变。今天的你,如果对抄作业有意见,那么,请从现在开始,就对抄作业大声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