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分级护理制度

分级护理制度



第一篇:分级护理制度

护理核心制度

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或自理能力进行评定,而确定的护理级别。分为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四个级别。【特级护理】

一、病情依据

1.维持生命,实施抢救性治疗的重症监护患者;

2.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监护、抢救的患者 3.各种复杂或大手术后、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二、护理要求

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准确测量并记录出入量。

2、根据医嘱正确执行各项治疗及用药,配合医生实施各项急救措施。

3、做好专科护理,如气道护理、管路护理、压疮护理及各种并发症的预防。

4、关注患者安全,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5、根据患者病情完成基础护理(六洁到位:口腔、头发、手足、皮肤、会阴、床单位);协助非禁食患者进食/水或注入鼻饲饮食;协助卧床患者翻身及叩背,促进有效咳嗽、床上移动等,保持患者功能体位及卧位舒适。

6、了解患者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开展心理指导及健康指导。

7、严格执行危重患者床旁交接班。

8、履行告知义务,尊重患者知情权。

题目:分级护理制度 【一级护理】

一、病情依据

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2.手术后或者治疗时期需要严格卧床的病人; 3.病情不稳定或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4.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

二、护理要求

1、每小时巡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定时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执行各项治疗及用药。

4、提供专科护理,如气道护理、管路护理、压疮护理及各种并发症的预防。

5、关注患者安全,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6、根据患者病情及生活自理能力,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六洁到位:口腔、头发、手足、皮肤、会阴、床单位);协助患者进餐、协助卧床患者翻身及叩背,促进有效咳嗽、床上移动等。

7、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和功能锻炼。【二级护理】

一、病情依据

1.病情趋于稳定或未明确诊断前,仍需观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 2.病情稳定,仍需卧床,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 3.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中度依赖的患者。

二、护理要求

1、每2小时巡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需要,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执行各项治疗及用药。

4、根据患者病情需要,提供专科护理。

题目:分级护理制度

5、指导患者采取措施预防跌倒/摔伤。

6、协助生活部分自理患者做好基础护理,(六洁到位:口腔、头发、皮肤、手足、皮肤、会阴、床单位);协助患者进餐、协助卧床患者翻身及叩背,促进有效咳嗽、床上移动等。

7、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及功能指导。【三级护理】

一、病情依据

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或无需依赖的患者。

二、护理要求

1、每3小时巡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需要,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执行治疗及用药。

4、指导患者采取措施预防跌倒/摔伤。

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及功能锻炼。

第二篇:分级护理制度

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一、特级护理:

(一)指征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特级护理

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2.重症监护患者

3.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 4.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5.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 6.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7.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二)护理要求:

1.将患者安置在监护室,抢救患者安置于抢救室,备好急救药品和物品。

2.做好护理评估,按护理常规落实护理措施,做好护理记录。

3.定时监测生命体征,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准确记录。

4.正确执行医嘱,认真落实各项治疗措施。

5.按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做好各种管道的护理,详细记录各种导管的出入液量。

6.认真做好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

(1)卧位合理,舒适安全,符合治疗需要。(2)保持床单位整洁,有污染及时更换。

(3)保持口腔清洁,做好口腔护理,每日给予口腔护理2次,预防感染;保持胡须、头发整齐,洗脸。

(4)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做好皮肤护理,预防压疮发生。每天床上擦浴,包括洗脚及会阴护理;协助病人翻身,至少2小时一次,病情危重限制翻动者例外,仔细观察、评估皮肤情况,并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

(5)做好患者气道管理,气管切开患者按照专科护理常规执行,及时有效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6)按医嘱给予饮食,保证进食安全,防止误吸、呛咳等。

(7)做好大小便护理。留置尿管的病人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会阴护理1~2次。

7.对患者的重点治疗、护理内容实施班班床头交接。二、一级护理:

(一)指征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一级护理:

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2.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4.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二)护理要求:

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3.按病情需要,配备急救用物以备必要时应用。4.按照护理常规落实护理措施,加强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防止并发症:

(1)保持床单位整洁,有污染及时更换。

(2)保持口腔清洁,需要时做好口腔护理,每日2次。(3)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做好皮肤护理,协助患者翻身,2小时一次,观察、评估皮肤情况,并记录,做好交接班,预防发生压疮。

(4)做好大小便护理,留置尿管的病人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会阴护理1~2次。

(5)做好生活护理,协助自理缺陷患者喂水、喂饭,送药到口。

6.认真做好心理护理,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三、二级护理:

(一)指征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二级护理:

1.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 2.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二)护理要求:

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四、三级护理:

(一)指征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三级护理:

1.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 2.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二)护理要求:

1.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记录要求参照护理文件书写规范。

第三篇:《分级护理制度》

分级护理制度

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一、特级护理:

(一)指征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特级护理

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2.重症监护患者

3.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

4.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5.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

6.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7.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二)护理要求:

1.将患者安置在监护室,抢救患者安置于抢救室,备好急救药品和物品。

2.做好护理评估,按护理常规落实护理措施,做好护理记录。

3.定时监测生命体征,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准确记录。

4.正确执行医嘱,认真落实各项治疗措施。

5.按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做好各种管道的护理,详细记录各种导管的出入液量。

6.认真做好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

(1)卧位合理,舒适安全,符合治疗需要。

(2)保持床单位整洁,有污染及时更换。

(3)保持口腔清洁,做好口腔护理,每日给予口腔护理2次,预防感染;保持胡须、头发整齐,洗脸。

(4)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做好皮肤护理,预防压疮发生。每天床上擦浴,包括洗脚及会阴护理;协助病人翻身,至少2小时一次,病情危重限制翻动者例外,仔细观察、评估皮肤情况,并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

(5)做好患者气道管理,气管切开患者按照专科护理常规执行,及时有效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6)按医嘱给予饮食,保证进食安全,防止误吸、呛咳等。

(7)做好大小便护理。留置尿管的病人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会阴护理1~2次。

7.对患者的重点治疗、护理内容实施班班床头交接。

二、一级护理:

(一)指征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一级护理:

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2.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4.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二)护理要求:

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3.按病情需要,配备急救用物以备必要时应用。

4.按照护理常规落实护理措施,加强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防止并发症:

(1)保持床单位整洁,有污染及时更换。

(2)保持口腔清洁,需要时做好口腔护理,每日2次。

(3)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做好皮肤护理,协助患者翻身,2小时一次,观察、评估皮肤情况,并记录,做好交接班,预防发生压疮。

(4)做好大小便护理,留置尿管的病人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会阴护理1~2次。

(5)做好生活护理,协助自理缺陷患者喂水、喂饭,送药到口。

6.认真做好心理护理,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三、二级护理:

(一)指征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二级护理:

1.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

2.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二)护理要求:

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四、三级护理:

(一)指征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三级护理:

1.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

2.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二)护理要求:

1.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记录要求参照护理文件书写规范。

END

第四篇:分级护理制度

分级护理制度

时间:2012年12月27日 地点:内四科护士办公室 主持人:左玉丹

参加人员:内四科全体护士

1、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身体状况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分级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2、确定患者的护理级别,应当以患者病情、身体状况和生活自理能力为依据,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3、临床护士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医师制订的诊疗计划,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护理专业技术服务。

4、护士实施的护理工作,包括:

(1)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2)正确实施治疗、用药和护理措施,并观察、了解患者的反应;

(3)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提供照顾和帮助;(4)提供康复和健康指导。

5、分级护理原则(1)特级护理

①具备以下情况的患者,可以确定为特级护理: A、病情危重,可随时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B、重症监护患者;

C、各种复杂或大手术后的患者; D、严重外伤和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E、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 F、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需要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患者;

G、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患者。②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A、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B、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 C、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D、正确实施口腔护理、压疮预防和护理、管路护理等护理措施,实施安全措施;

E、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F、实施床旁交接班。(2)一级护理

①具备以下情况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一级护理: A、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B、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C、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患者; D、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②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A、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B、根据患者病情,每日定时测量患者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

C、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

D、正确实施口腔护理、压疮预防和护理、管路护理等护理措施,实施安全措施;

E、对患者提供适宜的照顾和康复、健康指导。(3)二级护理

①具备以下情况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二级护理: A、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 B、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C、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②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A、每2~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B、根据患者病情,测量患者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 C、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

D、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E、对患者提供适宜的照顾和康复、健康指导。(4)三级护理

①具备以下情况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三级护理: A、生活完全自理,病情稳定的患者; B、生活完全自理,处于康复期的患者。②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A、每3~4小时巡视患者,观察病情变化;

B、根据患者病情,测量患者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 C、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

D、对患者提供适宜的照顾和康复、健康指导。

第五篇:分级护理制度

分级护理制度

一、重危护理

(一)病情依据

1.正气大伤、病情危重,随时有厥脱的危险,必须密切观察,积极进行抢救者。2.大面积严重烧伤,及某些重大手术者。(二)临床护理要求:

1.密切监视病人,必要时可指派专人特别护理,严格限制探视,制订护理计划,设特别护理计划,设特别护理记录单,根据病情随时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变化并做好记录。

2.保证各种引流、减压、输血、输液的通畅。3.按照医嘱正确记录出入量,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4.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发生护理并发症,根据病情,每2小时定时翻身一次,预防褥疮,并防止冻伤、烫伤和坠床。及时更换床单,做好病人保暖工作,必要时每日擦身一次,保持床铺干净清洁,口腔护理每日1-2次。二、一级护理(一)病情依据:

1.惊厥、高热、昏迷、各种出血、早产儿、心力衰竭、肝功能衰竭等病情严重,需绝对卧床休息治疗者。

2.某些复杂手术者;

3.牵引及小夹板固定5-7天者;

4.晚期慢性疾病、晚期癌肿、瘫痪、阴阳两虚,生活不能自理者。(二)临床护理要求:

1、严格卧床休息,协助解决各种生活需要,做到五送(如送水、送饭、送药、送便器、送痰杯);

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定时测量T、P、R、BP,根据病情制订护理计划观察药后的反应效果,并做好各项护理记录;

3、加强基础护理(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头发护理)防止并发症,保持室内安静整洁,空气新鲜,限制探视,防止交叉感染。

4、增强营养,鼓励病人进食,凡舌苔腻、身热痰多、邪盛者,以清淡饮食为宜。

5、注意患者心理变化,做好情志护理。

三、二级护理

(一)、病情依据

1、病重期急性症状消失,特殊复杂手术或大手术后病情稳定及牵引等生活不能自理者。

2、年老体弱或慢性病,不宜过多活动者。

3、手术后病情转入稳定,仍需待身体恢复者。

4、特殊诊疗处理后二十四小时(如肝、脾穿刺、膀胱镜等)需观察者。

(二)、临床护理要求

1、卧床休息,根据病人情况,可在床上适当活动。

2、注意观察病情和特殊治疗及用药后反应,每l-2小时巡视病人一次。定时测量T、P、R、BP。

3、做好基础护理,协助翻身,注意口腔卫生及皮肤护理,防止发生护理并发症。

4、给予生活上的必要照顾,如洗脸、翻身、送饭、送药、送便器等。四、三级护理(一)病情依据:

1、轻病和一般慢性病症,手术前检查准备阶段及急性病进入恢复阶段。

2、各种疾病术后恢复期或短期可以出院的病人。

3、可以下床活动,生活可以自理者。(二)临床护理要求

1、按时给予治疗、服药。

2、每日测T、P、R1-2次,掌握思想情况,注意病情变化。

3、督促病员遵守院规,保证休息,注意病人饮食,每日巡视三次。

4、按作息时间可以做气功、打太极拳及其他娱乐等活动。

5、进行卫生宣教。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