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叙事 侯艳华(精选)
---
温 暖 的 阳 光
胜利街小学 侯艳华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记得我刚刚参加工作,那是在一个偏僻的农村小学。
我接任三年级的班主任。
不久,我发现在一个角落里,坐着一个小女孩,原本应该天真可爱的他见人总是躲躲闪闪,脸色灰暗,目光游离。在办公室里我得知这个孩子的爸爸整天喝酒,回到家里他的妈妈免不了还要挨打。长期的折磨,孩子的妈妈被逼无奈撇下两个孩子离家出走了。可她的爸爸并没有为此而悔过。酒喝得甚至比以前更多了。时常醉着回家打这两个孩子。有时身体多病的奶奶给他们做点饭吃。听完她的话,我的心“咯噔”一下。这个可怜的孩子!家境贫寒,父亲又是这样,对年幼的她可真是一个晴天霹雳!
我曾在她的日记本上看到这样的话:“老师,我上课的时候,怎么也听不进去,我想妈妈!为什么老天如此不公?都说天堂是快乐的,我想去。”
看完这段话,我想:这孩子性格内向,巨大的家庭变故已经让她的内心布满了阴云!她需要的不仅是生活中的关爱,更需要的思想上的点拨。作为班主任,我有责任用爱的阳光驱散她心灵的阴霾。
于是我在日记本上回下了这样的批语:“我们无法选择父母,更无法选择自己的生存环境,但是我们完全可以选择一个积极的心态,就象田野里的向日葵,无论生长在怎样贫瘠的土地,都要向着阳光生长!”
课间的时候,我又找她谈心。我对她说:“你知道吗?一个母亲最大的愿望就是孩子有出息,你整天哭哭啼啼,耽误了学习,怎么好意思去见妈妈?再看看你身边苦难的奶奶,爸爸已经把她折磨得心力交瘁,你还想让她再为你操心吗?”听到这里,她懂事地摇摇头。我于是趁热打铁,对她说:“只有清空杯子,才能倒满水,老师教给你一个忘记苦痛的办法,那就是全心全意地读书,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那次谈话,对田增坤的触动很大,不久她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的句子:谁说没妈的孩子是根草。有刘老师的鼓励,我一定会象小树苗那样茁壮地成长。”
以此为契机,我在班上开展了主题班会。通过搜集讲述名人故事和战胜挫折的名言警句,来教育学生要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挫折。
为了鼓励她走出人生中的困境,我还给她写了一封信,信中我这样写到:“孩子,面对亲人的离去,擦干你眼中的泪滴。要知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时间是最好的良药,会让我们淡忘忧伤。天下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只要我们学会等待。孩子,面对生活的苦难,擦干你眼中的泪滴。挺起你的胸膛,硬着头皮闯下去!”
之后,我发现她的眼中不再有自卑忧伤,取而代之的是自信坚强。
现在她已经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因为内心洒满了阳光,迎接她的也必定是一个光明的未来。
爱可以创造奇迹,爱可以改变命运,所以伟大的马克思说:“爱就是阳光”。作为一名班主任教师,我的使命就是播撒阳光,放飞希望。
第二篇:教育叙事 (七) 政治 李艳
我的教育叙事
作为一名非班主任老师,又是非语数英等主要科目的老师,对于一名新教师来说,既有着对未来教学的美好憧憬也有着不知道如何下手的困惑。
七年级上半期的时候我的想法很单纯,联系自己上学时的经历以及自己对一位合格老师的评判标准,就试着把自己定位在用爱心来感化学生,以自己的榜样力量达到无声教育学生的目的。对于从小学刚踏入中学的孩子来说,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他们对待学校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当然对于我所教的政治新学科也不例外,好奇心激起了他们学习的欲望。我呢,只要多给孩子们一些耐心和爱心就够了,对于我这个本来就有着爱孩子的天性的新手来说,在孩子的眼中就是一个温柔不严厉的老师。但从学生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喜欢和尊敬,于是我的干劲更足了!到七年级期中考试时候,这样的教育方式得到了验证。我所教的几个班级成绩都在前几名。这也让我尝到了爱心教育的甜头,也更坚信了运用它的念头。
期中之后,我逐渐找到了政治学科的教学规律,结合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我武断的认为政治是一个不用学生死记硬背的学科,只需要学生理解就行了,于是我开始逐渐放松对学生的管理,上课也很少提问。面对课堂上几个调皮的学生,我也没有太严厉进行指责。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期末考试经临提问学生最重要的知识点却不能答出来时,我方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但时间有限,对于已经形成坏习惯的学生来说又不能立刻改变。结果显而易见,期末考试成绩是如此的糟糕。
七年级下半期开学之后,我认真反思以前的得与失,总结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主要是找到自己失败的原因,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对于班级的调皮学生我一改往日的宽容,进行严厉的惩罚。刚开始确实卓有成效,不背书的人数大为减少。但从学生的眼神中我却清晰的看到了反感和可怕。而更让我倍感担心的是对于极个别学生来说不管你怎样厉害,他就像习惯了一样,丝毫不起作用,而且这种局面有扩大的迹象。于是我渐渐的开始思考如何想办法改变这样的现状。面对课堂上调皮捣乱的学生,“河东狮吼”的方法应经无济于事,怎样才能让他们安静而且懂得学习,这成为我一段时间研究的主要问题。后来一件小小的事情令我彻底改变了以往的“河东狮吼”管理方法。
我所任教的一个班级中有几个特别不遵守纪律的小男孩,他们的调皮已经令所有的老师无能为力,成为了老师们整天抱怨的对象。我的课堂中,他们也是依旧我行我素,老师的批评教育已经对他们不起任何作用,面对老师的批评他们有时更是变本加厉的捣乱!一次上课时,我像往常一样让他们在课前集体抬头背诵所学内容,而他们一如既往的在在下边小声说话,为了不让他们影响到其他的同学们,我刻意的站到了他们的身边,当我发现其中一个调皮的学生不会背时,于是我便将我的课本摊开放在了他的面前,同时用手指着教材跟他一起朗读,这个过程我发现他有试图抬头背诵,但因为他课下没有背熟而无法跟上同学们的节奏,但我却知道此时的他在努力。于是在背诵结束后,我在班上点名表扬了他,也许是老师给他的表扬太少的缘故,当我表扬他时我从他的眼神中发现了他少有的害羞的表情,尽管如此,我看得出他是很高兴的。而且我让全班同学更是给了他一个鼓励的掌声,这样之后,一整节课,他居然端端正正的坐在那认真听讲!
这节课让我真的很感动!从这节课之后,我开始找机会表扬他,他的每一点进步我都会进行肯定,在课堂上我也总是给他展示的机会,几次课下来,他已经完全改掉了他之前的坏毛病,并且是我的课堂上最认真听讲的学生,当我说让全班同学向他学习时,班级里的同学们更是情不自禁的给了他热烈的掌声。这个学生的转变给了我很大的感触,原来每一个学生都需要爱的表扬,都需要别人对他的肯定,也许你一句微不足道的表扬,就可能融化他那颗冰冷的内心!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爱应和严并存在你的课堂上,知道了要在孩子的缺点中发现那一点点光,并用圣洁的师爱呵护他生命中的那一点点光!让他们体味到了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让我们虔诚地把故事牢记在心,用心思考,用心感悟。让教育智慧升华,炼就一双慧眼,发现学生“那一点点光。”总会有那一瞬间,一颗流星、一点流萤,在广袤的夜空,都是亮丽的风景,都让我们感受到每一个鲜活生命的独一无二。
是啊,作为一名老师,虽然我们都努力关爱、尊重每个学生,可有时真的是在所难免的。这时,我们不妨先退一步。退一步,并不是不敢面对困难,而是冷静地面对,理智地思考,只有对形势进行多方面的剖析,才会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退一步,更不是软弱无能,而是春风化雨,寓大爱于无形。只有用一颗善良宽厚、真挚热诚的心包容学生,才能化干弋为玉帛,让学生在老师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自我以省、心悦诚服。
第三篇:教育叙事演讲稿(袁艳波)
以学生需求为基点,构建愉悦课堂氛围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你们好!
我叫袁艳波,本学期担任四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我演讲的主题是《以学生需求为基点,构建愉悦课堂氛围》。
信息技术课堂管理一直是信息技术教师比较头疼的问题,信息技术课不同于在教室中的上课模式,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脱离了传统的课堂环境,行为方式有很大变化。在教室上课,学生由于已有固定的习惯,加上班主任的严格管理,只要任课教师用心,学生是不敢冒然犯次的。但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由于课堂的环境变化,电脑显示器阻隔了教师与学生的视线,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都使得信息技术课堂较难管理。但是,在另一方面,在对待学生的教学态度却是与其他科目有相似的地方,以下是我教学中的一个片段:
这是这个学期发生的事情,四年级信息技术word的教学中有一节课是用 word 输入中文的练习,对四年级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因为有了三年级练习打字的基础,因此课并不难教。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让他们输入一篇自己喜欢的作文,学生就像预期的那样很快地投入到打字练习中去,那天上课的班级也是如此。但是在上课 15 分钟后, 一位同学嚷嚷起来:“老师,他把我打的所有字给删掉了!,我走”过去一看,原来是同桌的同学弄了他的电脑,操作已经恢复不了了,我看着这位捣蛋同桌,发现他一个字都没打,而且嘻皮笑脸的,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我的脾气慢慢上来了。这学生平时上课纪律就让我恼火,一些学生甚至开始模仿他的不良行为。这一发现, 让我有了杀鸡敬猴的想法,也想利用这个机会挫一挫他,树立教师的尊严。就在我想好好教育这名学生的时候,一名学生跟我打报告: “老师,他就是这样,什么都学不好,平时的语文考试也一塌糊涂!” “嗯”愣了一会,我没想到是这种情况,语文考试没考好,是不是也代表他对拼音的输入有困难?离小学学习很久了,我忽略了小学语文的学习正是在打基础,如果语文没学好,拼音基础就会薄弱。这件事情我一开始以为是这名学生不听教导,故意与老师为难,如果这位学生的说法是真的,那么很可能是因为拼音不熟悉的原因而导致不愿练习打字。古代兵书有云:罚要服众,如果我蛮横地罚这位学生,也会让另一些语文基础也较差的学生心中觉得委屈,认为老师教育粗暴,长久下去,学生的心便离老师的更远。更何况,我想了想,这位学生也不是一无是处,今天的穿戴整整齐齐的。我用商量的口吻问那捣蛋的同
学:“如果你不喜欢作文打字,那么练习金山打字通的拼音练习可以吗?里面有相关的拼音提示,另外还可以帮助你回忆正确的键盘指法。”这位小朋友也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我居然没有批评他,他红了红脸,点头答应了。接下来虽然他打字的速度依然很慢,但是没在闹同学了,而且练习打字的态度是非常认真的,于是课后,我单独找他谈谈了,表扬一番,这位同学很高兴。
于是我课后反思了一下:当学生不愿意按照教师预设的方向做时,我们老师首先应该要关注原因。这件事情中通过了解,学生并不是故意与教师“唱反调”,而是另有原因,或许是因为自尊心的关系,所以做出反常的事情,如果我当时勃然大怒,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让这位学生对我 的要求更叛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抛开成见,找出学生的闪光点。遇到学生纪律出状况时,要抽丝剥茧,找出原因,对症下药。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结束!
八五二农场小学袁艳波
第四篇:曹艳华教育名著读后感
推荐
用心灵书写美丽的教育诗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荥阳市第六小学曹艳华
第一次读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著,是在上学的时候,因为老师的推荐,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完了《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我的教育梦想也随着书中那些娓娓道来的教育故事,洋溢激情和智慧的教育思想而飞升。
从教多年来,再回首,重读那些熟悉的书页,更感到行行文字是苏霍姆林斯基用心灵书写美丽的教育诗,是“活生生的教育学”,敬仰之情不减当年,感慨不已:原来书真的就应该这样教,教师应该这样做!
一、儿童心灵的守护者和解放者
越走进这一本书,苏霍姆林斯基的形象越在我的脑海里清晰——这是怎样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啊。我的头脑也渐渐清醒:孩子的心灵世界中,究竟愿意让怎样的教育者驻扎。而苏霍姆林斯基基于孩子,正是这样一位儿童心灵的守护者和解放者。
我感动于苏霍姆林斯基这样的心语:
“我们尊敬的教育者们,时刻都不要忘记:有一样东西是任何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任何教学方法都没有作出规定的,这就是儿童的幸福和充实的精神生活。”
这是一个能决定孩子们成长幸福的理解。苏霍姆林斯基的心灵就像一泓清潭,让孩子们在在上面自由欢快地扬着幸福的帆,泛着充实的舟。我们不难想象,曾经有多少孩子在苏霍姆林斯基面前绽开自己最灿烂、最率真的笑脸。
现在,每年总有许多孩子入学,入学最初,尽管孩子的发展各有
不同,甚至差异巨大,但每个孩子都有着一个最让老师们感慨的炽热之心——他们是那样的热爱老师、信任老师,看看他们如清泉般的眼眸吧。这一份挚爱应该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浓的。然而,为什么到了一定程度,部分学生会出现不喜欢老师、不喜欢学习,甚至怨恨老师、怨恨学习的情绪呢?这不是老师的初衷,但是,扪心自问,我们教师不是也确曾“兢兢业业的浇灌着学生的厌学情绪”,不是也或多或少的犯了“牛顿这孩子长大以后肯定没有出息”的鲁莽过错吗?
苏霍姆林斯基捧出了一片真心给孩子。他提到的“关心儿童的健康,是教育者的最重要的工作”是对学生身体的守护;“怎样把思想同自尊融为一体”是对学生性格的守护;“评分应该是有分量的,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是对学生智慧的守护;“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是学生对积极生活的守护。苏霍姆林斯基就是这样精心地守护着孩子们娇柔待长的心灵。守护儿童的心灵,解放孩子的心灵才是真正关心孩子的教育。教师不仅是在校园生活中与孩子形影相随,更应与孩子心心相印,成为孩子信任的心灵伴友。
这意味着教师要尊重和热爱我们的孩子,让孩子随时都能感受到自己是老师的学生、朋友、伙伴,有时还是老师的“老师”。让孩子感到他的心灵老师面前永远是自由的,欢乐、烦恼、痛苦都可以向老师倾诉。曾读到冰心的作品:“孩子应像野花一样成长”,立刻感到一种生命的自由与舒畅、绚烂与丰富。这是对苏霍姆林斯基思想的诗意解读,孩子的成长生活应当是这样,而作为老师,又该怎样以我们的爱为孩子们营造出这样的如野花一样的成长空间呢?
老师要理解和宽容我们的孩子,让孩子知道老师不仅爱他的聪明和正确,也允许他失败和犯错误。在《爱的学校》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的职责就是教孩子树立信心,而不是对任何可能导致进步的行为泼冷水。要记住,任何人,无论儿童还是成人,要真正学会一点东西是多么困难,请多一点宽容,多一点希望。”这是对苏霍姆林斯基思想的哲理解读。这样做,才能避免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教学上最凶恶、最可怕的敌人——儿童对学习的冷淡态度。”
二、儿童发展的追随者和引导者
当我们站在成年人的角度用成年人的标准来看孩子的未来,很容易武断地给孩子定下一个自以为适合孩子的目标,从此让他成为孩子心灵海洋中唯一的一盏航灯。而在苏霍姆林斯基的眼中,孩子就是孩子,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文化和独特的生活,这个群体可爱、纯洁、独立、自由,充满了新鲜的、源源不绝的活力。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所谓的“教育”,并不是教师单方面的往学生空荡荡大脑中灌注“美好的思想道德”,而是尽量设法点燃儿童心灵深处“想做好人”的愿望。读他的书,完全能触摸到那以追随儿童成长、引导儿童发展为荣的童心。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在入学前,是处在大自然、游戏、音乐、美、幻想、创造的一个迷人的世界的包围中。入学后应逐步培养儿童从事紧张的创造性脑力劳动的习惯,去观察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到大自然中去活动,读一些有趣的书,举行参观旅行等奖学习和多方面的智力和体力活动密切结合起来的学习活动方式。”
做孩子发展的追随者和引导者,意味着教师要让我们的孩子能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校园氛围、班级氛围中,产生浓厚的求索兴趣,焕发出高涨的学习热情,主动参与。这是一个教师应有的追求境界,并要为此付出不懈的努力。这样的追求既考验教师的爱心、责任心和事业心,更考验老师的教育艺术,其追求的艰辛“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一位母亲在第一次送孩子去上小学时,她这样想:“各种方式的知识的传递者啊!我的孩子会因您们得到什么呢?当我把孩子交出来,当他向这个世界求知如渴时,世界啊!你会给他的会是什么?”我想,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做儿童心灵的守护者和解放者,做儿童发展的追随者,把孩子培养为美好的人该是一个答案吧。
读苏霍姆林斯基的书教人不舍掩卷,抚今思昔,不能不感佩:“教会学习”、“必须教会孩子阅读”、“在课堂上怎样指导学生的脑力活动”、不都是我们现在正在思考着、探究着的教育热点吗?苏霍姆林斯基的思考是睿智的,在教育是的长河滚滚奔涌的这么多年来,这些思想毫不褪色,而是历经岁月的洗涤,越发呈现出教育者心灵的本真之美。
第五篇:警示教育心得刘艳华
警示教育心得体会
通过我行组织的的警示教育光碟学习,我深有感悟,大量的领导干部堕落事例表明:不求新知,不思进取,放松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改造,必将走向人民的方面,最终也会毁了自己。而从小事做起、从日常做起,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政治理论水平、精神境界和政治素质,是拒腐防变的一个重要途径。
俗话说“苍蝇不叮五缝的蛋”。不法分子虽然功于心计,惊心谋划,蓄意欺骗。从内部看,是银行在经营管理上存在着许多漏洞,有章不循,违章操作,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书中的每一个案件,在作案的每一个细节中,如果能把规章制度放在首位,在某个细节上就能把漏洞堵上,就不会造成如此重大的“代价”。
十案十违章,而每个案件的发生都堪称违章大全,一是违规混岗、串岗、会计岗位分工不明,职责不清。严重的混岗、串岗使每个作案人都能浑水摸鱼,使防范严密的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对内部人员作案起不到最后把关的作用。虽然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都有,并且印成了本子,也上了墙,但严格执行还不够,更多的时候是学制度、“找制度”、“补”制度,实际上执行时又是另一套,导致制定规章制度和实际操作执行上存在“两张皮”现象。因此,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更重要,要从操作和管理环节,一个制度一个制度的落实,加强监督、检查和学习,切实保障每一位员工都能做到有规必依,按章办事,合规操作。
特别是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员工抵御不良思想的侵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打牢拒腐防变的思想,我一定要引以为戒,从思想上认识到,从行为上严格执行。以积极心态投身改革,珍惜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职业前途,奉公守法,安心本职,勤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