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甘肃省十二五车用天然气加气站发展规划

甘肃省十二五车用天然气加气站发展规划



第一篇:甘肃省十二五车用天然气加气站发展规划

甘肃省“十二五”车用天然气加气站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规范全省车用天然气加气站建设和管理,促进全省车用天然气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四抓三支撑”总体工作思路和“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在认真总结《甘肃省加油(气)站2005—2010年建设发展规划》执行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和车用天然气的供求状况,制定本规划。

一、车用天然气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甘肃毗邻塔里木、准格尔、吐哈、柴达木等我国重要的天然气资源基地,是我国西气东输和从中亚诸国进口天然气管道输送的咽喉要地。省内庆阳、平凉等市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现已探明庆阳市地下天然气储量为460—500亿立方米,尚有大量煤层气和可燃气约300亿立方米,开发前景非常广阔。自国家实施“西油东送”、“西气东输”等能源输送战略工程以来,有多条油气管道穿境而过,已成为“承东启西、接南济北”的油气能源运输大动脉和战略通道。特别是省会兰州市在西气东输天然气管道网络中处于枢纽位置。西气东输一线工程从瓜州进入甘肃后,横贯河西走廊,二线支线(中卫—靖边)横跨陇东高原,沿线的嘉峪关、酒泉、张掖、金昌、武威、兰州、庆阳、平凉等市都可以享受到优先供给的气源。随着中卫—贵阳天然气管道的建设,天水市和陇南市也可享受气源。以涩宁兰管道兰州末站为中心,可向兰州及周边白银市、定西市、临夏州、甘南州供气。根据各大天然气管道在我省沿线主要城市的路由及开口情况,全省14个市州均将有天然气大管道经过,天然气利用发展潜力巨大。

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能源发展规划和天然气利用现状,充分考虑全省工农业生产、城市发展、新农村建设等对天然气需求的增长,预测到2015年全省天然气需求量为49亿立方米,比2010年的26.7亿立方米增长83.5%。需求最大的是兰州市,需求总量为23.54亿立方米,其次是临夏州为8.16亿立方米,第三是嘉峪关市为3.92亿立方米。2015年上述3个市州的天然气需求将占全省的70%左右。从需求结构上来看,呈现城市供气(包括车用天然气)、工业燃料、化工行业“三足鼎立”的态势。到2015年城市燃气需求量为17.79亿立方米,占全省需求量的36.6%,其中车用天然气的需求量为4.9亿立方米,占10%;工业燃料需求量为15.2亿立方米,占31.4%;化工行业需求量为15.14亿立方米,占31%;发电行业约占1%左右。

我省天然气汽车产业发展起步于2001年,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有了一定的基础,对调整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改善大气环境、满足城市交通需要作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全省已有汽车燃气改装厂22家,年改装能力1万辆,已完成改装车辆4.6万辆,其中城市公交0.5万辆、出租车1.1万辆,其他机动车3万辆。同时“十一五”期间,全省共审批建设加气站57座,已建成运营的天然气加气母子站和标准站有39座,其中兰州市18座,临夏州4座,酒泉市10座,嘉峪关市1座,庆阳市2座,白银市4座。但总体看,天然气利用工作进展很不平衡,目前尚有9个市州没有形成天然气加气网络,现有加气站数量少、网络布局不完善和“加气难”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全省车用天然气市场的发展。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深入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实现经济结构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在国际能源危机不断加剧、跨国石油石化寡头竞争日益激烈、国内油气市场全面开放的大背景下,发展车用天然气、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是我省实现能源利用多样化和缓解石油供求矛盾的必然要求,也是发挥比较优势、延伸产业链、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对于调整全省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提高运输业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必须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逐步形成竞争有序、保障有力、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车用天然气销售体系。

二、规划范围、期限及编制依据

(一)规划范围。我省行政区域内的车用天然气加气站,包括车用压缩天然气(CNG、LCNG)加气站,车用液化天然气(LNG)加气站。

(二)规划期限。2011—2015年。

(三)规划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

3.《城镇燃气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83号);

4.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天然气利用政策的通知》(发改能源〔2007〕2155号);

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6.《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8.《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2006年版;

9.《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0〕29号);

10.《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09年调整)的通知》(甘政办发〔2009〕197号);

11.《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批转省发改委等部门关于规范压缩天然气汽车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甘政办发〔2006〕110号);

12.《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批转省经委等部门关于规范和加强燃气汽车改装及安全管理规定的通知》(甘政办发〔2008〕65号)。

三、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全省“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以调整能源结构、治理环境污染、促进节能减排、加快经济发展为目的,按照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市场供应、优化布局结构、科学制定目标的原则,结合城市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公路交通网络建设,合理规划全省天然气加气站布局,提高加气站服务功能和档次,促进资源效益最大化。逐步建立起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满足广大消费者需要,布局合理、竞争有序、安全环保、技术先进、管理科学、功能完善、服务规范的现代化车用压缩天然气销售服务网络体系。

(二)基本原则。

1.统筹协调,保障供应。根据各市州上报的加气母子站和标准站网络建设规划,结合目前全省加气母子站和标准站现状,充分考虑未来5年内城市发展、小城镇改造、新农村建设和高速、国道、省道、县乡公路新建、扩建的发展趋势,按照合理的服务半径,最大限度地满足燃气汽车的加气需求。

2.布局合理,竞争有序。按照布局与消费增长相适应的要求,充分考虑“十二五”期间燃气汽车保有量及增量等因素,合理确定加气站的数量、规模、功能。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和资源有序利用,严格控制建设总量,防止恶性竞争和重复建设。要积极引进天然气专业龙头企业,采用独资、合资、联合经营的方式加快我省天然气加气站网络布局。要鼓励民间资本采用独资、合资等方式参与天然气加气站建设,实现加气站行业科学有序发展。

3.安全规范,方便消费。加气站的选址,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国土资源利用规划、环境保护、公安消防、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等方面的规定。要避开人流密集区、重要建筑物及地下构筑物、塌陷地及泄洪道,加气机、压缩机、CNG储气设施与周围建筑物、构筑物、交通线的安全距离应在消防规定的安全距离以上;新建加气站尽量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城区加气站应靠近城市交通干道或设在出入方便的次要干道上。同时应处理好方便加气与不影响交通之间的关系。农村加气站应靠近公路和主要服务对象。

四、规划目标任务和布局方案

通过深入分析未来5年全省宏观经济形势,充分考虑经济结构调整,交通运输发展,天然气生产、销售和价格趋势,新能源和替代能源发展等影响因素,对天然气市场供求趋势进行科学预测。同时综合考虑全省各市州经济发展水平、国土面积、城市规模、人口增长、天然气资源、车辆保有量、过境车流量、道路发展情况等因素,按照因地制宜、方便消费的思路布局加气站网络建设。在天然气管道经过的市州政府所在地城市,原则上布局建设1个加气母站,负责向本区域CNG加气子站供气;县城可设1—2个LCNG加气站,道路交通枢纽和人口聚集的较大乡镇也可通过建设加气站带燃气管网的方式解决当地居民用气问题;在新建、扩建、改造的国道、省道公路和新建高速公路服务区配套建设LNG加气站;大型厂矿企业所在地、物流量比较集中地方建设LNG加气站或储备站局。“十二五”期间,全省共规划建设压缩天然气加气站205座,其中母站11座、CNG和LNG加气子站194座(见附件1、2)。到“十二五”末,全省加气站总量达到262座,平均单站日销量力争达到5300立方米。

五、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一)实行总量控制和市场准入。全省范围内的车用天然气加气站审批、建设、管理等工作严格执行本规划。要严格贯彻国家天然气管理的相关政策,以本规划为基础,认真执行车用天然气市场的准入制度。要按照市场规律和广大消费者需求,科学合理布局,避免重复建设,使全省加气站网络建设稳步规范推进,确保规划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各地政府要将本规划作为整顿和规范车用天然气市场的重要依据。

(二)密切配合,强化监管。各级发展改革、工信、建设、商务、交通运输、国土资源、安监、质监、环保、消防、工商、税务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联系、强化管理,共同维护车用天然气市场秩序,使全省加气站的建设、经营、管理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对不符合或无规划、违规建设的加气站要坚决取缔;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加气站要限期整改,对不整改或限期整改不合格的要予以关停;对虽在规划内但设施落后达不到技术规范要求的加气站,要通过更新改造,使其符合相应的规范标准,经整改仍未达标的,应逐步退出车用天然气市场。

(三)强化行业自律。通过主管部门指导、骨干企业发起、经营者自愿联合的形式,成立甘肃省车用天然气行业协会。通过协会加强企业与政府的沟通联系,规范市场竞争秩序,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促进全省天然气行业科学发展。

第二篇:汽车用压缩天然气加气站

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95)中油技监字第35号文的要求 编制完成的。

本规范共有6章,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加气站内的站址选 择及平面布置、加气站用设备与材料的选用、加气站的辅助生产设施等。

经授权,由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四川石油管理局勘察设计研究院(四 川省成都市小关庙后街28号,邮编:610017)负责本标准的具体解释。本标准主编单位:四川石油管理局勘察设计研究院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中石油 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章申远 李遂才 郭培林 唐光骏

林存瑛 邓浦林 杨子浦 何莉娟

刘茂君 李仁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汽车用压缩天然气 加气站设计规范 SY 0092—98 Design code for compressednatural gas fueling station for vehicle 1 总 则

1.0.1 为在汽车用压缩天然气加气站(以下简称加气站)设计中贯彻国家 的有关方针政策,统一技术要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 保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工作压力不大于25MPa(表压),新建、扩建或改建 的汽车用压缩天然气固定式加气站的工程设计。1.0.3 加气站的设计应遵照下列原则: 安全生产、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方便车辆加气;

采用先进技术,努力吸收国内外新的科技成果;

优化设计,经全面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合理的方案。

1.0.4 加气站的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 制性标准的规定。2 术 语

2.0.1 压缩天然气 compressed natural gas(CNG)

以甲烷(CH4)为主要组分的压缩气体燃料。

2.0.2 汽车用压缩天然气 compressed natural gas for vehicle

用作汽车燃料的压缩天然气。其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汽 车用压缩天然气SY/ T 7546的有关规定。2.0.3 快加气 fast filling

加气机对汽车气瓶加气的完成时间少于5min。称为快加气。一般用于向 过路汽车补充压缩天然气燃料。2.0.4 慢加气 slow filling

加气机对汽车气瓶加气的完成时间超过5min,称为慢加气。主要用于夜 间由站内压缩机直接向停放在车库内的车辆加气。当达到额定压力时自动关 机。

2.0.5 固定式加气站 fixed gas filling station

对进站汽车进行加气的一套固定装置。它包括储气瓶组、压缩机、加气 机等。

2.0.6 储气瓶 gas storage cylinder

加气站内储存压缩天然气的瓶或压力容器。其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钢质无缝气瓶》GB 5099的有关规定。2.0.7 储气瓶组 group gas storage cylinder

多个储气瓶采用立式或卧式排列组合,并用管线将钢瓶连接成一个整体 的储气装置。

2.0.8 加气机 compressed natural gas dispenser

加气站内输气管线以后的紧急截断阀、售气机(计量、计价)、供气软 管、加气截断阀和加气嘴的总称。2.0.9 加气枪 gas filling hose

售气机以后的供气软管、加气截断阀和加气嘴的总称。2.0.10 加气嘴 gas filling nozzle

加气枪插入汽车加气阀内的加气接头。

2.0.11 储气瓶组截断阀 shutdown valve for group gas storage cylinder

截断各储气瓶组气流的截断阀。2.0.12 主截断阀 main shutdown valve

截断储气瓶组气区气源的截断阀。

2.0.13 紧急截断阀 emergency shutdowm valve

快速截断加气机气源的截断阀。

2.0.14 汽车三通加气截断阀 three-way fill/off/vent valve

用于快速截断汽车加气气源,并能在加气后放空加气管内残留高压气的 截断阀(简称加气截断阀)。3 基本规定 3.1 工艺设计

3.1.1 加气站工艺设计应根据气源条件、环境状况、加气量和加气车辆的 特点,经综合分析和技术、经济对比后确定。

3.1.2 加气站的储气瓶按压力编组,宜分为高、中、低三组,其储气瓶的 容积比为l:2:3。

3.1.3 加气站储气瓶组与汽车加气嘴之间应设置储气瓶组截断阀、主截断 阀、紧急截断阀和加气截断阀(见附录A),阀门设置的位置应便于操作。3.1.4 进站气源管线上应设置调压装置,以保证进气压力平稳并防止超 压。

3.1.5 进站天然气应达到现行的行业标准《天然气》SY 7514一88中规定 的Ⅱ类气质指标。增压后的天然气的水露点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SY/T7546的 规定,否则应设置脱水装置。

3.1.6 天然气进、出站处应设置计量装置,计量仪表的准确度不应低于 0.5级。

3.1.7 加气站内的装置及管线,凡需显示增压、输送及储存压力的地方,均应设压力测点。压力表的量程范围为2倍工作压力,压力表准确度不应低于 1.5级。与压力表连接的接头应有直径为1.4mm的泄气孔。

3.1.8 车辆加气应使用压缩天然气加气机进行,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快加气宜设置安全限压装置(加气流量不宜超过0.283m3/min);

慢加气宜采用夜间加气方式,并设置安全限压装置;

加气枪应采用快装式结构,做到灵活方便,安全可靠。3.1.9 加气站内与压缩天然气接触的所有设备、材料应与其相容。3.2 安全保护

3.2.1 在天然气进站管线上应设置手动紧急截断阀。紧急截断阀的安装位 置应便于发生事故时能及时切断气源。

3.2.2 站内的天然气管线和储气瓶组应设置安全泄压保护装置,泄压装置 应具备足够的泄压能力。泄放气体应符合下列规定: 若泄放流量较小,如安全阀超压泄放的气体和设备泄压泄放的气体,可用管线排至安全区或通过放空管排放; 对泄放流量大于2m3、泄放次数平均在每小时2~3次以上的操作排 放,应设置专用回收罐; 泄放流量大于500m3的高压气体,如储气瓶组放气、火灾或紧急检修 设备时排出系统的气体,应通过放空管在半小时内迅速排完。

3.2.3 安全阀的定压不应高于受压设备和容器的设计压力,安全阀的定压(p0)应根据操作压力(p)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p≤1.8MPa时,p0=p+0.18MPa;

当1.8MPa<p≤4.0MPa时,p0=1.1p;

当4.0MPa<p≤8.0MPa时,p0=p+0.4MPa;

当8.0MPa<p≤25.0MPa时,p0=1.05p。

3.2.4 天然气压缩机的卸载排气宜采用回收罐。回收的天然气可输入压缩 机进气管,不得外排放空。

3.2.5 加气机的加气嘴泄压排气应排向安全方向,以防止高压气泄放漏失 时不安全。

3.2.6 天然气放空应符合下列要求: 不同压力级别系统的放空宜分别设置,各放空管进入总管时应能同时 安全放气; 安全阀泄放的少量可燃气体可排人大气,泄放管宜垂直向上。管口高 出设备平台不应小于2m,且应高出所在地面5m; 放空管应设置在室外并远离作业区,其高度应比附近建、构筑物高出 2m以上,且总高度不应小于10m。3.2.7 加气站内的压缩机组给储气瓶组加气或直接给汽车加气时,宜采用 程序自动控制并能与手动切换操作。

3.2.8 压缩机组的安全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压缩机出口与第一个截断阀之间应装设安全阀和放空阀,安全阀的泄 放能力不应小于压缩机的最大排量; 压缩机的进出口应设置压力高、低限报警和高限越限停机装置;

压缩机组的冷却系统应设置报警或停车装置; 压缩机组的涧滑油系统应设置压力低限报警及超限停机装置;

压缩机组试运前,应对机组的运行振动进行检测。4 加气站设置 4.1 站址选择

4.1.1 加气站的站址选择应符合城镇规划、环境保护和安全防火要求。4.1.2 加气站的站址宜选择在靠近气源及输气管线的地方。4.1.3 站址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地势平坦、开阔,避开山洪、滑坡等不良工程地质地段; 站址宜位于城镇和居民区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并避开窝风 地段; 应具备可靠的供水、供电条件,靠近公路,交通方便。

4.1.4 加气站与附近工业、企业、仓库、车站及其他公共设施的安全距离 应符合表4.1.4的规定。4.2 总平面布置

4.2.1 加气站的进出口应分开设置,进出口道路的坡度不得大于6%,道 路转弯半径不得小于9m。

4.2.2 加气站构建(构)筑物宜联合建设。当压缩机房、消防器材间与办 公用房合建时。除应符合防火要求外,尚应单独设门且向外开启。4.2.3 站场的竖向布置应根据地形及工艺操作、检修等要求确定。4.2.4 加气机宜独立设置,两加气机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m,并应保证道 路通畅。

4.2.5 加气站内的储气瓶组宜卧式存放。卧式瓶组的限宽为一个储气瓶的 长度,限高为1.6m,限长为5.5m。储气瓶的间距不应小于30mm,储气瓶组 的间距不应小于2m。

4.2.6 天然气压缩机宜单排布置,压缩机间通道的宽度应根据设备操作、检修、拆装和运输的需要确定,并且不宜小于表4.2.6的规定。4.2.7 加气站内各主要设备与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 4.2.7的规定。4.3 建筑物

4.3.1 加气站内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的 规定,且不应低于二级。

4.3.2 压缩机房宜采用敞开式或半敞开式厂房,不得采用地下或半地下式 厂房。

4.3.3 压缩机组设置在屋内时,应设隔声值班室及密封观察窗。压缩机房 的高度应符合设备拆装、起吊及通风的要求,其净高不宜低于4m。

4.3.4 储气瓶组不应露天设置,宜布置在敞开或半敞开式建筑物中,其建 筑宜采用轻型屋盖。

4.3.5 加气机应设置在难燃材料的罩棚内,罩棚净高不应小于4.5m。设 置加气机的加气岛应高出汽车停靠地坪0.2m,宽度不应小于1.2m。5 设备与材料 5.1 天然气压缩机 5.1.1 天然气压缩机的选型和台数应根据加气站的总加气能力、压力、气 质等参数,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5.1.2 压缩机组的吸气、排气、泄气管道布置应减少管道振动对建筑物的 影响。管道的安装应方便拆卸及清除污物和积沉的残液。5.2 储气瓶组

5.2.1 加气站储气瓶组宜由同一种规格的天然气储气瓶组合。

5.2.2 压缩天然气储气瓶必须是国家定点厂生产的产品,并应符合现行的 国家标准GB 5099的有关规定。5.3 管材及管件

5.3.1 压缩天然气管道应选用高压无缝钢管,钢管的质量应符合现行的国 家标准《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GB5310的规定。

5.3.2 高压管线接头可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加气站内阀门和管线的施工 及验收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235的有 关规定。

5.3.3 加气系统的软管及软管接头衬里应选用抗腐蚀材料。系统安装完毕 后,应进行2倍工作压力的强度试验和4MPa压力的气密性试验。

5.3.4 加气站内的管道可采用架空或埋地敷设。当采用埋地敷设时,应满 足下列要求: 埋地敷设的管道,其管顶距地面不应小于0.5m,冰冻地区的埋地管 道宜敷设在冰冻线以下; 压缩天然气管道与其他管线的净距应便于维修; 站内埋地管道的防腐蚀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质管道及储罐防 腐蚀工程设计规范》SYJ7的规定,并应采用特加强级防腐层。6 辅助生产设施 6.1 供电

6.1.1 加气站供电负荷等级宜为三级。

6.1.2 加气站的供电电源一般采用10kV,并设置10/ 0.4kV变电站,变 压器的容量应根据电源情况、用电量大小和年运行费等因素综合确定。当加 气站用电负荷较小,就近有380/ 220V电源时也可直接采用。

6.1.3 加气站内的电力线路应采用电缆并直埋敷设或架空桥架敷设。当电 缆路径短且分散时,可采用电缆穿钢管埋地敷设。电缆采用架空桥架敷设 时,宜采用难燃电缆。

6.1.4 加气站的防雷、防静电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储气瓶组必须进行防雷、防静电接地,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应在不 同方向设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加气站的工艺厂房或罩棚的防直击雷措施应采用避雷带保护,接地电 阻不应大于10Ω; 地上输气管线应设防静电和防感应雷的接地装置,在管道的始端、终 端、分支、转弯处各接地一次,直线部分每隔20~25m接地一次,接地电阻不 应大于10Ω; 加气站应设汽车加气时的防静电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Ω。6.1.5 电气设计和电气设备的选型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 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的有关规定。6.1.6 加气站内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封闭式压缩机房:室内划分为1区,门外3m(垂直和水平)、以内的 空间划分为2区,地下沟、坑划分为1区(爆炸危险区域范围见附录B);

露天设置的压缩机组:敞开面上3m(垂直和水平)至地坪以内的空间 划分为2区,地下沟、坑划分为1区(爆炸危险区域见附录C)。6.2 给排水及消防设施

6.2.1 加气站的供水系统应根据生产、生活用水量和水质要求,结合当地 水源条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其供水水质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的规定。当压缩机组需冷却水时,其循环或 直流冷却水的水质应符合机组规定的水质标准。6.2.2 加气站的生产、生活供水管线宜合并设置。

6.2.3 加气站的生产、生活污水应处理后就近排入水体,其排放水质应符 合现行的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的有关规定。

6.2.4 加气站不设消防给水设施,其灭火设施的设置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 准《原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183的有关规定。6.3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

6.3.1 加气站的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采暖通 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 I9的有关规定。

6.3.2 加气站设计集中采暖时,各类房间的采暖室内的计算温度应符合下 列规定:

l 营业室、办公室、值班休息室: 16~18℃ ;

压缩机房:5℃。

6.3.3 加气站的采暖,应首先利用城市、小区或邻近单位的热源。需要在 加气站内设置独立锅炉房时,宜选用小型燃气热水炉。锅炉房的位置应符合 GBJ I6的有关规定。

6.3.4 非敞开式天然气压缩机房和储气瓶问应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报警器,必要时采用机械排风,换气次数为10次/h。附录A 储气瓶组与加气机之间 截断阀设置示意图 附录B 封闭式压缩机房爆炸 危险区域范围示意图 附录C 敞开式压缩爆炸 危险区域范围示意图 标准用词和用语说明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于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 明如下: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附件

汽车用压缩天然气 加气站设计规范 条文说明 制定说明

本规范是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95)中油技监字第35号文的要 求,由四川石油管理局勘察设计研究院和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中石油天然气勘 探开发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的。

本规范立项时为推荐性标准,但由于它涉及到高压天然气储存、装卸的 安全措施,高压天然气设施与周围建(构)筑物的安全距离等问题,根据公 安部参加标准审查人员的提议,改为强制性标准。

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有关人员在使用本规范时能正确 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本规范编制组根据编制标准、规范条文说明的统一要 求,按本规范的章、节、条的顺序编制了本条文说明。

使用本规范及条文说明时如发现有欠妥之处,请将意见函寄四川成都四 川石油管理局勘察设计研究院技术质量部(邮编610017),以便今后修订时 参考。1 总

1.0.1 压缩天然气(简称CNG)己成为世界车用清洁燃料的发展方向,是 一项高效节能和环境保护的新技术。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已建CNG加气站2000多座,主要分布在新西兰、俄罗 斯、加拿大、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我国已建CNG加气站35座(其分布见 表1),建站设计曾参照新西兰NZS5424《压缩天然气充气站技术标准》、美 国ANST/ NFPA—52《压缩天然气车辆燃料系统》等标准。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总结了我国已建加气站的运行经验,参考了国外压 缩天然气加气站的设计标准和先进作法。

1.0.2 本规范只适用于符合本规范规定的压力范围、气质标准和储气瓶质 量的固定式加气站。

1.0.3 本条规定了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在设计中应遵照的基本原则。本规范 编制时充分考虑了国家有关部委制定的工业建设方针和技术、经济政策,并 将安全生产要求放在首位。

本规范要求在加气站的工程设计中应及时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吸收新 的科技成果,但必须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注重实效。

1.0.4 加气站设计中涉及的专业较多,本规范只编写了加气站的主体工程 部分,而防腐工程、环境保护、自动控制、电气工程等有关工程设计,应按 有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规定执行。3 基本规定 3.1 工艺设计

3.1.1 加气站的工艺设计应在规定的压力范围及气质标准条件下进行:

工艺设计应根据供气方式、供气特点、压力波动、自然条件、交通环境 条件、销售特点、加气车型等因素,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3.1.2 站内储气瓶组的编组及容积比的确定:

l 储气瓶编组是根据汽车加气的技术工艺程序确定的,加气的方法是利 用储气瓶的压力与汽车气瓶的压力平衡进行加气。汽车加气的最高压力限定 在20MPa,站内储气瓶的压力限定在25MPa,通过编组方法,提高加气效率。

通过与汽车气瓶压力平衡加气,加气站储气瓶按压力编成高、中、低 三组。当给汽车加气时,按照顺序由低压组先给汽车加气,在低压组储气瓶 与汽车储气瓶压力平衡后,关闭低压组阀,打开中压组阀,储气瓶中压组气 体输入汽车气瓶,压力平衡到额定压力20MPa时,第一辆车加气结束。第二辆 汽车加气时,仍由低压组储气瓶加气平衡,然后由中压组储气瓶加气;气压 不够时,再由高压组储气瓶加气。以此顺序循环。当多辆汽车加气时,加气 程序不变。压缩机向储气瓶组补充加气的压力均为25MPa,程序由顺序程控盘 分配。根据经验,储气瓶组分组后的容积比,l∶2∶3的比例较合理,能达 到取气率58%以上,同时满足快速加气的要求。

例如,储气瓶总数120只,总容积为6000L,则所建加气站储气瓶组的分 组情况为高组20只,容积1000L;中组40只,容积2000L;低组60只,容积 3000L。3.1.3 站内截断阀设置:

l 高压系统的管道主要按工艺段设置储气瓶组截断阀、主截断阀、紧急 截断阀和加气截断阀。

储气瓶组各组截断阀的设置是为了检查、保养、维修气瓶。如个别地方 渗漏气体和气瓶堵死不通时,即可分段关闭,然后进行维修和更换配件。

储气瓶组总输出管线设置的主截断阀是为了储气气区的维修、操作、安 全等。

紧急截断阀主要用于截断加气区与储气区、压缩机房之间的通路,以便 于维修及发生事故时紧急截断,防止事故扩大。

加气截断阀主要用于加气机的加气操作。站内的各类高压阀门均为专用高压球阀,工作压力为25MPa,试验压 力为工作压力的3倍以上,要求密封性能好,高压操作安全可靠。

3.1.4 调压装置应适应压缩机的工况变化需要,满足压缩机的吸入压力,平稳供气,并防止超压,保证运行安全。

3.1.5 汽车用压缩天然气的气质标准为国家现行的SY/ T 7546规定的标 准。加气站多采用输气干线气源,其气质可达到现行的行业标准SY 7514棗88 规定的Ⅱ类气质指标,但与“汽车用压缩天然气”相比,水露点较高而达不 到要求,因此第3.1.5条规定,增压后水露点达不到规定值时应设置脱水装 置进行脱水。

3.1.6 天然气进站、出站应设置计量装置,计量宜采用质量流量计。3.1.7 压力容器与压力表连接的短节靠近压力容器一端开直径1.4mm的泄 压孔,是保证拆卸压力表时排放接管内的余压,确保操作安全。3.1.8 加气机加气及加气枪:

l 加气机对汽车气瓶加气的完成时间小于5min称为快加气。高压天然气 在高流速时有易燃易爆的危险。本条规定的流量控制是参照美国天然气加气 站的规定提出的。对汽车气瓶加气的完成时间超过5min称慢加气。慢加装置是为在晚问 停在车库的车辆设置的加气装置。由站内压缩机直接向车辆加气,当车辆达 到额定压力时能自动关闭压缩机。故应设安全限压装置。加气系统的充气头要求统一规格,其结构除灵活方便、安全可靠外,应采用快装式,在高压状态下能泄压放气,具有快装快卸的特点。推荐采用 直径为mm的卡座式结构。3.2 安全保护

3.2.1 在天然气进站管线上,应远离作业区安装紧急手动截断阀,一旦发 生火灾或其他事故而自控装置失灵时,人可以靠近操作,紧急截断气源,防 止事故扩大一。

3.2.4 压缩机卸载排气是满足压缩机空载启动的特定要求。泄压部分主要 指工作的活塞顶部及高压管汇系统的高压气体,当压缩机停机后,这部分气 体应及时泄压放掉,以待第二次启动。由于泄压的天然气量大、压力高,又 在室内,应将泄放的气体回收,进入吸人口再用,”这样既经济又安全。3.2.5 在加气机周围防火安全范围内,汽车加气时有明火因素。从安全考 虑,加气机加气嘴在给车辆加完气后,应将高压软管一端的高压气体泄放后 方能取出加气头,因此泄放气体应引向拐弯出口排放。

3.2.6 本条是根‘据现行的国家标准GB 50183棗93第5.5.2条和第 5.5.4条及现行的国家标准《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 50251棗94第 3.4.7条的有关规定编制的。

3.2.7 本条规定的安全保护装置应由压缩机制造厂配套提供,订货时按本 规范技术要求提出。压缩机出口的安全放空阀应按条文要求设置。4 加气站设置 4.1 站址选择

4.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各项建设工程的 选址、定点不得妨碍城市的发展,危害城市的安全,污染和破坏城市环境,影响城市各项功能的协调,本条是在此基础上提出的。

4.1.2 加气站选择在靠近气源及输气管线的地方建站可减少投资,提高经 济效益。

4.1.3 关于站址的选择; 为防止加气站泄漏的天然气随风向下风向矿散,加气站宜位于城镇和 居民区的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具备可靠的供水、供电条件是建站的基本要求。靠近公路可方便车辆 加气。

4.1.4 本条是根据GB 50183棗93的表3.0.5和表3.0.4中五级站外部区

域布置防火间距要求规定的。按上述规定设置加气站仍有困难时,可采用增 加防护墙等措施来减小防火间距,但不应影响消防通道。4.2 总平面布置

4.2.1 加气站一般宜靠近公路,应设进、出两个通道,以保证车辆进出畅 通无阻。通道应满足汽车最小转弯半径的要求。

4.2.2 加气站的建筑物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主生产厂房,包括压缩机房、储气瓶间、加气棚等。应符合甲类易燃易爆的防火等级,可合建;另一类是 为汽车服务所建的汽车改装车间,包括办公室、消防器材房及必要的生活设 施,可建在站内,但必须符合防火安全距离。

所建房屋的门窗均应按防火安全规定向外开。生产厂房要有安全门,事 故发生时,可从安全门迅速脱离和抢险。4.2.4 加气机的设置:

l 加气机的台数可按站的规模大小及车辆总数确定,多台加气机的布置 可根据车辆的外形尺寸及操作安全确定加气机间距,以适应各种车辆加气。

加气区所建的加气棚宜敞开,汽车道路畅通,泄放气体易于扩散。4.2.5 储气瓶组的安装: 储气瓶组及储气瓶的安装间距是根据安装、检修、保养、操作等工作 的需要确定的。储气瓶的安装方法采用卧式排列,便于布置管线及阀件,方便操作保 养。当气瓶内积沉水油残液时,易于外排。4.2.6 压缩机的安装位置及布置: 压缩机宜单排布置,主要考虑水、电、气、汽的管路和地沟可在同一 方向设置,安装简易,操作方便,工艺布置合理。压缩机的辅助设备,如随机控制盘、顺序程控盘、回收罐、管道及电 缆等,应合理布局,减少建筑面积,方便操作和拆卸、安装等。压缩机的自控仪表、传感器、微机系统应采取防振、防爆措施,并避 免强电对微机系统的干扰。

4.2.7 加气站内的防火间距是根据现行的国家标准GB 50183一93第 5.2.3条,并参照新西兰压缩天然气充气站的技术、标准确定的。4.3 建 筑 物

4.3.1 天然气属于甲类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生产厂房的耐火等级不应 低于二级。

4.3.2 天然气压缩机房是有易燃易爆物质的地方,应采用敞开式或半敞开 式厂房,易于扩散气体、空气流通。4.3.3 天然气压缩机房的高度应满足设备拆装、起吊及通风要求,一般简 易的起吊工作作业高度不应低于设备高度的2~3倍。

4.3.4 储气瓶组储存了大量高压可燃气体,易燃易爆,危险性极大,储气 瓶间应具有通风好、防火、防爆性能。5 设备与材料 5.1 天然气压缩机

5.1.1 压缩机的台数应根据加气站的设计生产能力及单级排量而定,并应 考虑设置备用机组,以便于在维修时不影响正常的汽车加气。如生CNG5000m3 /d,加100辆汽车,压缩机排量250m3/h,可配置2台,备用1台,共3台压缩

机。若压缩机排量为320m3/h则需2台。5.2 储气瓶组

5.2.1 目前国内主要生产钢质气瓶,其生产厂家较多,所生产的储气钢瓶 的形式和规格也不统一。为储气钢瓶组安装、维护、检验。管理方便,宜选 用同一规格的天然气钢瓶组合。

5.2.2 压缩天然气钢瓶属超高压容器,用户必须选用国家定点生产的产 品。产品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石油工业车用压缩天然气气瓶安全管理规 定》SY 5853和现行国家标准GB 5099的有关规定。5.3 管材及营件

5.3.1 天然气组分中尚含有微量的腐蚀性元素,加气软管及接头衬里应选 择抗腐蚀性材料。6 辅助生产设施 6.1 供

6.1.1 根据加气站的电力负荷性质,即加气过程为断续生产,突然中断供 电虽然会影响车辆加气:但一般不会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根据现 行的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中电力负荷等级的划分标 准,加气站的供电负荷等级宜为三级。如电力负荷等级要求太高,会增大工 程投资,经济上不合算。

6.1.2 根据已建加气站的负荷容量,电源电压一般多为10kV,同时设置10 / 0.4kV变电气。因为采用10kV电源电压可以减小导线截面,降低线路电力 损耗,提高电能质量,变压器是实现电能传输和分配的主要设备,合理选择 变压器容量对降低电力系统建设投资、节约电能具有重要意义。

当加气站用电量不大,附近有380/220V电源时,应优先考虑采用。6.1.4 本条是为了避免加气站内发生雷害事故和防静电所采取的必要措 施。储气钢瓶组的防雷接地可以降低感应雷击电位和跨步电压,避免由此 而产生爆炸火灾事故。接地点不少于两处,是为了增加储气钢瓶组接地的可 靠性。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系根据国内有关规范确定的,这样的电阻值其经 济性、可靠性都是较为合理的。防雷接地设计的电阻值比防静电接地设计的 电阻值更小。因此当储气瓶组进行防雷接地时,在加气过程中由于摩擦产生 的大量静电荷可以沿防雷接地装置泄人大地,这样,防雷接地装置即可兼作 防静电接地装置。根据已建加气站工艺厂房或罩棚的防直击雷措施,一般均按建筑物、构筑物的防雷要求采用屋面避雷带保护,这样较为经济可靠。在地上输气管线的始端、终端、分支和转弯处等设置防静电或防感应 雷的接地装置,目的是将天然气在输送过程中产生的静电荷泄人大地,避免 管线上积聚大量静电荷而发生静电事故;防感应雷接地的作用是将输气管线 上感应雷所产生的高电位通过接地装置泄人大地,避免高电位在某一间隙产 生放电火花,引燃油气造成爆炸火灾事故。在汽车加气过程中,由于摩擦会产生大量的静电。因此,应设汽车加 气时的防静电装置,避免发生静电事故。

6.1.5 加气站内的电气设计和电气设备选型必须按照爆炸危险区域等级选 择相应型号,并按现行国家标准GB 50058的有关要求执行。

6.1.6 加气站内建筑物、构筑物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参考了新西兰《压 缩天然气加气站与天然气汽车标准》、现行国家标准《小型石油库及汽车加 油站设计规范》GB 50156和国家现行标准《石油设施电气装置场所分类》SY 0025。

6.2 给排水及消防设施

6.2.1 目前国内城市给水管网的水质、水量已能满足加气站的用水要求。加气站的生产、生活供水管道合并设置经济实用,方便维护管理。

6.2.3 由于加气站的生产污水中含有少量油,为达到现行的国家标准GB 8978的要求,规定污水应经处理后排放。

6.2.4 根据现行的国家标准GB 50183——93第7.1.8条的规定,气井 场、集气站、配气站可不设消防给水设施。6.3 采暖通凤和空气调节

6.3.2 本条是根据《工业企业卫生设计标准》TJ 36的室内采暖温度确定 原则,并参照有关标准规定的。

6.3.3 加气站的采暖应首先考虑利用城市或附近的热源,对保障加气站的 安全十分有利。如确需独立设置锅炉房,其安装间距必须符合GBJ I6的有关 规定。

6.3.4 在天然气压缩机房和储气瓶间应设可燃气体浓度报警器。当房间内 的可燃气体浓度达到爆炸下限的20%时,可启动机械排风设备。

第三篇:车用天然气加气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车用天然气加气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第一章总 论---3第二章站址选择----10第三章总平面设计--11第四章工艺设计----12第五章给排水设计--17第六章建筑设计----17第七章消防系统设计18第八章采暖与通风--20第九章电气设计----20第十章自控和仪表--22第十一章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23第十二章环境保护--26第十三章节能评价--28第十四章劳动定员--29第十五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29第十六章 经济评价30 第一章总论1 项目概况1.1 项目名称 车用天然气加气站项目1.2 建设单位 燃气有限责任公司1.3 法人代表:1.4 项目背景CNG——压缩天然气。主要是指将天然气在高压条件下储存在钢瓶中,通过汽车运输(指子母站方式),作为原料供应某些距离较为适当的工业或民用户。或者将天然气直接压缩成高压气,储存在汽车的特制气瓶中,作为汽车的燃料,替代原来的传统燃料。作为管线输气的有效辅助手段,CNG 已成为被经常采用的一种天然气供应方式。针对某些管线暂时无法到达的或是用气量无法满足修建管线所必需的经济要求的地区的天然气用户,CNG 不失为一种较佳的解决方案。更为重要的是,目前利用 CNG 可使天然气替代传统的汽油、柴油,大大降低城市污染,减轻对日趋紧张的石油的依赖,有效降低汽车的运营成本。这一方案被我国已经使用天然气的绝大多数城市接受,并且积极运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许多城市的 CNG 加气站前等待加气的汽车排气了长龙,CNG 加气站的天然气使用量已经占了各级天然气公司供气量的相当比重。2 城市环境状况及汽车尾气治理的迫切性 城市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机动车尾气污染。截止到 2002 年的有关统计资料表明,阜城城区环境空气中的悬浮物、微粒物 0.365mg/m超过国家二级标准 0.2,超标率 58.7二氧化硫含量为 0.13,超过国家二级标准 0.06,超标率 50.6氮氧化合物 0.075,超过国家二级标准0.05,超过标准率 22.8。特别是冬季环境温度低,燃烧不充分时,机动车尾气污染占的比例更高,加上机动车尾气排放位置低,实际对低空环境浓度分担率达 70以上。机动车排放的 CO、氮氧化合物 NO,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氮氧化合物中毒性大的主要的是 NO2,对人体的呼吸器官有刺激作用,易引起气管炎、肺炎、肺气肿,甚至致癌。机动车排放的污染物还可以引起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是汽车尾气的二次污染物,与机动车排放的 HC、NOx 有关,其中臭氧(O3)刺激人的鼻、眼、呼吸道、损害肺功能,机动车排放的废气,特别是柴油车排放的颗粒物还有致癌物。据环保部门检测,部分地段冬季已有明显的光化学烟雾污染出现。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止光化学污染的公害,已成为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从以上情况分析,对汽车尾气进行治理刻不容缓,特别是对私人公交车、出租车等长期在市区内运营的车辆,占城市汽车保有量的 10,但对市区大气环境污染的分担率为 50,因此私人公交车、出租车,应该成为首批治理的重点。汽车排放的尾气污染是造成城市大气污染的元凶之一。尤其是出租 3车和私人公交车,由于其几乎不停的在城市中来回穿梭,加之过于计较成本往往保养不善,排气量极其恶劣,排气质量破坏极大。如果置换为天然气燃料,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减少 97,碳氢化合物减少 72,氮氧化合物减少 39,二氧化碳减少 24二氧化硫减少 90,噪音减少40,并不含铅、苯、等致癌物质。可见,如置换天然气作为汽车燃料,可大大的改善和降低由于汽车尾气排放而造成的空气污染。目前,国际原油价格节节攀升,石油资源紧张。我国作为石油进口国对国际原油依赖较强。有效依靠其他能源,替代传统的汽油,柴油,会得到政府的支持和欢迎。CNG 加气站方案十分符合国家的能源政策。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不断攀升,国内汽车用汽油、柴油的价格也是屡创新高。据专家分析,今后将进入一个高油价的时代,低于 30 美元/桶的低油价世纪已永远成为过去。相对而言,目前天然气的价格比较低,而且国内国际储量丰富,供应充足。特别是随着国家西气东输、海气登陆等大型燃气项目的启动,将天然气利用推向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国家还在投资建设进口液化气项目,并与俄罗斯等国家谈判建设进口天然气管道,相信未来国内可利用的天然气资源将更加丰富。就在省市周边的卫星城镇建设加气站项目而言,具有较强的市场发展优势,如在建站距离博能天然气公司母站 50 多公里,距石黄高速出口仅 20 公里,气源供应有一定的保证。华北油田任丘 CNG 加气站,德州市的天然气母站等,从长远来看,这些都是加气站的气源保障或补充气源的渠道。因此,在市周边发展天然气汽车,不但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而 4且也改变了只有省、市内有燃气汽车的现状。时代发展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环保问题越来越重要。在汽车能源的利用领域,用清洁的天然气替代成品油以缓解其供应紧张局面、降低汽车废气排放量以保护环境是当今现代城市的通常做法。据统计,在城市各项污染中,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占 40以上。降低污染、提高空气质量状况、美化城市是每届政府、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作为公认的绿色环保汽车——天然气汽车正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而生的。作为省市的卫星城市,环保一直是政府关心的首要问题而使用天然气汽车则是保护自然条件与环境、降低汽车污染、提高空气质量、提高城市综合素质的首选措施。良好的城市需求 国内汽油价格近两年内增长了二分之一多,致使燃油车辆的成本大幅增加,特别是汽车运输业的成本大幅度增加,使企业和投资者利益被严重侵蚀。天然气的价格相对来说比较稳定,而且价格要比汽油低得多。使用天然气作为汽车燃料,将大大缓解成品油供应紧张的局面,降低汽车运行的成本。目前,就开发建设天然气汽车加气站项目所作的客运车和出租车市场的调研情况表明,对此市场人士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希望能尽快运作汽车改装、加气业务。有私人公交车 50 辆,出租车 300 辆。另外还有数十辆短途客运车辆。因此在进行车用“油改气”及建设加气站的项目有较好的市场基础和一定的发展空间。52 建站依据 本项目遵循国务院 13 部委于 1999 年联合成立的全国清洁汽车行动协调领导小组的相关文件以及主要现行标准、规范及有关技术规定: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GB50251—2003 《原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183—93 关于处理石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与公路相互关系的若干规定(试行)《原油和天然气输送管道穿跨越工程设计规范》穿越工程SY/T0015.1—1998 《石油天然气工业输送钢管交货技术条件第二部分 B 级钢管》GB/T9711.2—1999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50028—93(2002 年版)《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516—200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2001 年版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J140—2005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 《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技术规范》CD90A3—83 《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技术规范》GBJ50052—95 以及其他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等。3 编制原则 严格执行国家现行设计规范,力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操作方便、节能降耗、保证质量。借鉴和引进先进和成熟的技术设计本装置 6的工艺流程,使工艺及自动化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4 编制范围、内容和要求(1)本报告编制范围是本工程的站内工程,其站外工程如水源、电源的接口,环境评价应委托其他部门编制。(2)本报告编制的内容是工程建设的必要性的论述,技术方案的选择确定,包括总图、工艺、建筑、电气、消防、自控等专业,对工程的投资做出估算,对工程整体作出经济、社会效益评价,对环境的影响做出简要评价,提出本项目的总评价和各项要求。(3)本报告编制要求符合《建设部市政公用工程(燃气)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5 设计基础资料 气象资料(1)年平均气温 12.4℃ 历年极端最高气温 42℃ 历年极端最低气温-24.3℃ 历年平均最高气温 27℃ 历年平均最低气温-4.3℃,(2)年平均风速 3.4m/s(3)全年平均降雨量 588.1mm(4)历年最大冻土深度 660mm(5)气压:平均气压 1015.5(百帕)最高气压 1041.5(百帕)7 最低气压 991.3(百帕)(6)地质条件 地震设防烈度按 7 度设计。气源物化性质 C6 0.0307 C3H8 0.2559 I-C4 0.0509 N-C4 0.0404 I-C5 0.0162 N-C5 0.0000 N2 0.2175 CH4 95.2619 CO2 2.3694 C2H6 1.7573 SG 0.5921 DRY-CV 36.9499 SAT-CV 36.1449 Z 0.9980 6 设计规模 为了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业主单位进行了详细的市场调研工作,根据检查结果结合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本站的设计规模如下:本工程为二级加气站,加气部分设计水冷压缩机 4 台,后置干燥器 2 台,水容 8 3 3积 3m 储气井 8 口,双枪加气机 8 台,日加气量 40000Nm。第二章 站址选择1 站址选择的原则1.1 一般要求 加气站站址选择的原则,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消防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并应选择在交通便利、车流量较大的地方。1.2 站址选择安全要求(1)在城市建成区内不应建一级加油站、一级液化石油气站和一级加油加气和建站;(2)站址选择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的防火安全要求;(3)避开重要建筑物和人流密集区;(4)远离明火场所2 本站的站址选择 本站选址于县城外振兴路南,地处城市干道。站址有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及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为加气站的经济效益打下良好的基础。3 加气站工艺设施与站外建筑物防火距离 本站工艺设施与站外建筑物防火距离,严格按照规范GB50516— 2002《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第 4.0.4、4.0.7 条要求设计。本站工艺设施与站外建筑物防火距离 干燥器 12 米 9 储气井 6米 加气机 6米 压缩机 6米 以上数据为规范 GB50516 要求,实际距离远超规范数据。第三章总平面设计1 本站总平面布置一般原则 1.1 根据站内设施的功能性质、生产流程和实际危险性。结合四邻状况及风向,分区集中布置,减少管线长度,节约投资,方便以后的安全作业和经营管理。1.2 站内道路通畅,加气区要开阔,方便以后大型车辆或消防车辆的进出。2 站内分区 2.1 根据加气站的功能,可分为加气区、装置区、储气区。2.2 加气区布置有加气站房和 8 台加气机,站房里又变配电系统、控制系统及营业办公;装置区布置有:计量、干燥器 2 台、压缩机 4 台 3等;储气区布置水容积 3m 储气井 8 口。3 站区道路 加气区的道路布置时要考虑到加气枪同时工作时,车辆进出畅通无阻,对外道路采用双车道,装置区设置环形车道,车道宽度 4 米,转弯半径为 6 米。加气站的车辆入口和出口分开布置。4 站区围墙 对站外相邻建筑物及装置区设置高度为 2.2 米的非燃烧实体围墙,10防止站内油气泄漏时扩散到站外或站外火源飞入站内,面向城市道路的一侧开敞布置。5 本站内设施之间的防火距离 设施 压 缩 加气站 储气井 干燥器 加气机 道 路 围 墙 名称 机 间 房 储气井 1 3 5 5 5 4 3 压缩机 5 4 5 2 2 间 干燥器 5 4 2 3 加气机 5注:表内数据为规范 GB50156 要求距离,实际距离远超表内数据。第四章工艺设计1 工艺流程1.1 加气工艺流程示意图天然气— 压力表— 过滤器— 流量计— 缓冲罐--压缩机组— 干燥器— 顺序控制盘— 储气井— 售气机— CNG 汽车 进站天然气的质量符合规定气质要求,进入压缩机的天然气质量应符合压缩运行要求的有关规定,增压后脱水进入储气井或加气机向 CNG汽车加气。1.2 工艺设施的安全保护 11 1.2.1 在储气井进气总管上,设置安全阀及紧急放散管、压力表及超压报警器,储气井出口设置截止阀。1.2.2 储气井和加气机之间设置截断阀、紧急截断阀和加气截断阀,方便检修、抢修,方便操作和安全管理。1.2.3 工艺装置储气井、加气机、四周设置防撞设施,防止机动车辆刹车失灵时或因其它原撞上。1.2.4 加气枪前设置拉断截止阀。2 主要设备选型 2.1 干燥器的选择 加气站的天然气硫含量已经控制在国家标准要求的范围之内,不需要脱硫处理,CNG 加气部分的净化系统主要是考虑脱水。天然气的脱水成分为低压脱水和高压脱水,低压脱水时在压缩机前设置干燥器,使干燥的气体进入压缩机,保护压缩机不受损害。高压脱水是在压缩机后设置干燥器,虽然压缩机汽缸因进入的气体未脱水而可能受到损害,但是使得供应的商品气更为干燥,更好的保护了 CNG 车辆的发动机,维护了消费者的利益,本工程拟采用在压缩机后设置高压脱水装置(即后处理系统),后处理系统主要为高压为热再生干燥器,对压缩后的天然气进行干燥和净化处理,系统装置含分离器、过滤器、除油器、冷却器、加热器,减压装置等部件。装置为双塔布置,吸附与再生为两个独立系统。干燥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工作压力: 8-25MPa 处理气量:1500Nm/h 12 常压露点:≤-60℃ 含尘量:lt5mg/Nm 再生方式:加热减压再生 加热器功率:16KW 电源:50HZ 380V 防爆等级:dⅡBT4 2.2 压缩机的选择 ①早期 CNG 加气站,大多采用国外设备,但国外设备配件价格、维修费用昂贵,对气质要求较高,近几年来,我国国产压缩机的制造质量有了长足进步,且价格相对低廉,而配件及售后服务方面更具有较大优势,本报告选择国内 CNG 气体压缩机厂产品。②由于压缩机组有可能长时间运行,气缸和级间产生过热需要冷却。压缩机的冷却方式分为风冷、水冷、和水风混合冷。以水冷的冷却效果最佳。压缩机的冷却方式与设备的制造工艺、材质、使用频率及使用地气温密切关联,国外压缩机普通采用风冷方式这主要是因为国外的材质、制造工艺以及使用状况较之国内优越,我国国产 CNG 压缩机的制造工艺也在不断的提高,也有采用风冷水风混冷的冷却方式,但是 CNG加气站的使用状况却不能同国外比较,相当一部分 CNG 加气站,开车频率太高,运转时间太长,加之夏季的高温天气,故本工程选用水冷方式冷却,设置冷却水塔,冷却用水蓄电池。考虑冬季的平均气温和极端温度的实际情况,以防结冰影响压缩机工作,本工程蓄水池加盖板保温,管道采用岩棉保温层。13 压缩机主要技术参数: 型式:W 型水冷活塞式,四级压缩 进气压力:0.5MPa 排气压力:25MPa 排气量:700Nm/h 电机功率:130KW 循环冷却水量:10—15t/h 配电规格:50HZ 380V 防爆等级:dⅡBT4 2.3 储气设施的选择 储气设施选择地下井式储气,井式储气区别于现行地面金属容器(如储气瓶组或储气罐)储气的一种先进储气方式,井式储气装置采用石油钻井技术采用符合国际标准 API 的石油天然气套管扣连接接入地下,并用耐高压的专用密封脂进行密封,实行全井段水泥封固成形,井式储气的优点是: 开式储气装置安全事故高,井式储气装置额定工作压力为 25MPa套管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抗疲劳性且深埋于地下,地面金属容器装置比较远,不受环境温度变化影响,不受大气环境污染,可最大限度地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即使万一发生事故时,所造成的损失远比地面金属容器装置小。占地少,省空间,缩短了防火间距 井式储气装置由于深埋地下,节省了占地面积,节省了空间,缩短 14了防火间距,节约了土地,提高站内、站外环境安全等级。节约投资,由于井式储气装置较地面金属容器储气装置比较,不需设消防水池等消防设施,不需设接地设施,不需设防冻设施,不需设可燃气体检测器,降低了工程投资。井式储气装置根据有关国标规定,不需年检,其运行费用几乎为零。使用寿命长 根据 SY/T6535-2002《高压气地下储井》的规定,储气井的使用寿命为 25 年,根据我国《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地面金属压力容器储气瓶的使用寿命为 15 年。井式储气装置无论从社会、经济效益或者安全角度综合分析是最佳的储气方式,本报告故予以选择。地下储气井属于第三类压力容器。储气井主要技术参数: 工作压力: 25Mpa 强度及水压试验: 37.5Mpa 单井井深: 150m 4 井管疲劳循环次数: 不小于 25×10 次 井管管径: 177.8mm 井管壁厚: 不小于 10.36mm 井口离地高度: 0.3m—0.5m 排污口接口管径: 12mm 进出口接口管径: 22mm 连接方式:单进出、双阀双保险、全螺纹连接 15 储气井使用寿命:不少于 25 年 2.4 加气机的选择 加气机主要用于向 CNG 汽车充气并计量,本设计选用国产加气机。加气机主要技术参数: 计量进度:≤0.2 进气方式:采用高、中、低三线进气 最大充气压力:20MPa 3 充气速度:3-30 m /min 加气方式:定量、非定量、定额、非定额 计量方式:自动计量,带夜光显示 3 最大累计显示:999999.99m 工作温度:-35℃--50℃ 电源:220VAC±10;50HZ±10 防爆等级:dⅡBT4 2.5 调压计量 进 气 调 压 利 用 加 气 站 调 压 装 置 调 至 0.5 Mpa,流 量 计 选 用 进 口TRZ— IFS 系列 G 型气体涡轮流量计 2 台,流量计带温压修正满足要求,3最大流量为 3200Nm /h。第五章给排水设计 站区内的用水量主要为生活用水。水源来自于城市自来水管网。站内生活用水管网与城市管网连接。生活污水就近排入城市污水管网,雨水利用站内的竖向设计高差将站内的雨水排入市政雨水管网。16 站内无工业污水。.

第四篇:天然气加气站岗位职责

天然气加气站岗位职责

加气站岗位职责

第一条 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和加气站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维护生产秩序。第二条 热爱集体、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爱护公物。

第三条 热爱本职工作,努力学习,提高政治、文化科技及业务水平。第四条 忠于职守、精心操作、精心维护加气站设备。第五条 搞好安全生产,做好充装售气工作,提高经济效益。第六条 严格执行各岗位操作规程,坚守工作岗位,严禁擅离职守。

第七条 服务要礼貌待人,语言文明,态度和蔼、衣着整洁,维护公司和加气站形象。

第八条 不准无关人员进入生产作业车间和区域,车辆不准载客加气。第九条 加气站内禁止吸烟,携带明火和火种进入。

第十条 及时做好加气站各项工作记录,按时做好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加气站站长职责

第一条 在分管副总经理领导下开展工作,对加气站内各项工作负全面责任,带领职工做到服从命令、听从指挥。

第二条 对加气站内各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指导协调、检查、考核、积极主动与协作单位和协作人配合,按时完成生产、工作任务,及时做好信息反馈工作。第三条 努力学习业务知识和工艺流程,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第四条 熟知各项安全制度,经常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责任范围内的安全。

第五条 教育职工遵纪守法,自觉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发现违章及时纠正,情节严重者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六条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经常对职工进行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精神文明素质,要树立“文明礼貌、服务至上”的原则。第七条 根据生产任务负责安全管理、劳动管理、抓好文明生产、行政管理。经常督促检查职工的生产工作情况。

第八条 及时了解职工思想动态,协调关系,解决矛盾,关心职工生活,努力解决职工生活困难,作好思想工作,保证安定团结。

第九条 组织职工参加公司的各种活动,提高职工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第十条 按时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临时性任务,有权拒绝上级的不安全指令。

加气站安全员职责

第一条 在站长领导下开展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执行公司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完成上级交给的工作,对本站安全工作进行检查。

第二条 在上级主管安全工作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本站的安全生产工作。第三条 组织本站的各项安全检查,对查出的隐患进行登记,并向上级领导报告,提出解决办法,并认真落实解决。

第四条 对本站的安全生产设施要经常进行检查,及时定期申报对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压力容器等设备安全检验计划,保证设备状态良好、灵敏可靠。

第五条 定期组织本站职工认真学习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及紧急应急预案、上级有关的安全规定,并负责监督执行,发现违章要立即制止。负责对新职工进行本站级的安全教育。

第六条 根据本站情况和职工思想状况,开好班前班后会,部署安全注意事项。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经常开展安全自查工作。

第七条 督查本站人员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做好女职工的“四期”保护工作。第八条 参加本站重大作业方案和安全措施的制定,对现场施工作业和安全措施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向上级领导汇报。

第九条 定期检查消防设施与器材是否完好有效,并建立消防安全档案,及时更换过期、损坏的消防器材,组织本站人员进行消防活动。

第十条 将安全生产纳入各项评比工作中,对不认真消除隐患或违反安全制度的现象予以警告。

第十一条 发生事故要及时组织抢险,做好详细记录,保护好现场并立即上报。做好事后的调查分析工作,教育职工吸取教训。

第十二条 有权拒绝上级不科学、不安全的生产指令,对违章作业有权停止其工作。

加气站班长职责

第一条 在站长领导下开展工作,带领本班组职工做到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积极主动与协作部门和协作人员配合,按时完成生产工作任务。

第二条 以身作则带领本班职工认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上报,保证责任范围内的安全,做好信息反馈工作。第三条 努力钻研业务知识,熟知本岗位工艺流程和安全操作规程,不断提高对各种设备的操作技能。

第四条 带领本班组职工做好各项巡视检查工作,认真记录,如实反馈,认真完成好交接班工作。

第五条 搞好本班组的团结,做到文明生产、礼貌待人、优质服务,组织好本班组各类会议,搞好本班组卫生工作。按时完成领导交办的临时性工作。

加气工岗位职责

第一条 认真贯彻执行上级部门的方针、政策,严格遵守CNG加气站的各项规章制度。第二条 熟知并掌握加气设备的技术指标和操作标准,了解加气站设备的主要技术特征。

第三条 严格遵守着装规定,坚守岗位,如实做好交接班、巡检及车辆加气记录,做到数字准确,填写整齐、字迹清楚。

第四条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加气工作,严禁脱岗,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加气,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第五条

熟知消防常识,能正确使用灭火器材,熟记消防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电话号码。

第六条 做好站内安全保卫工作,保管好加气设备,搞好站内的环境卫生和清洁工作。

第七条 按时完成领导交办的临时性工作。

第八条 加气工如果违反操作规程造成的人员伤害和设备损失由当事人负责。

加气站运行人员巡回检查制度

加气站当班值班人员必须按时对压缩机、干燥器、储气设备等处于运转状态的设备进行巡检,保障设备安全运转,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及时上报,做好记录。第一条 设备在正常运转状态及有车辆加气时值班运行人员必须对配电室、主控室及其压缩机组、干燥器、储气设备、加售气系统每30分种巡检一次,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对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分析记录。检查运转设备有无异声,是否正常。第二条 当压缩机(组)处于非运转状态无车辆加气时,岗位运行值班人员须每小时对站内各种设备、管线进行巡视检查,并按时填写巡回检查表,确保记录真实准确、字迹清楚。

第三条 干燥器系统每班次必须在停机时做一次排污工作,并记录检查压差值。第四条 压缩机系统每30分检查一次运转状况,每班每天至少排放一次废油(停机时),压缩机启动时检查风扇面叶窗的开启状态。

第五条 每30分查看一次主控柜各读数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第六条 必须做好设备启动时的初始运转记录,准确记录设备的启停时间。第七条 随时清理设备上的油渍,保持设备干净整洁,及时清理近旁的无关杂物,防止影响设备正常运转。

第八条 关站前必须在设备停机后方可关断设备电源,并关好屋门。

第九条 遇到紧急情况要做到及时、准确、迅速,严格按操作规程和应急方案进行处理,并立即通报有关领导。

交接班管理制度

第一条 所有交接班人员都必须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搞好班组团结,共同完成安全运行生产任务。

第二条 接班人员必须提前15分钟到达工作岗位,由交班人员介绍站内及设备情况,接班人员必须详细阅读交接班记录,必要时核查各种数据,确认无问题并签字后,交班人员方可离开工作岗位。第三条 交接班工作必须在工作岗位上进行。接班人员未到时,交班人员不得离开工作岗位,特殊情况报站长或值班干部进行处理。交接班时态度要严肃认真,如因交接不严肃发生的故障或事故由当班班次负责。

第四条接班人员有权提出工作中的一切疑问,交班人员必须耐心解释说明,不得耍态度或为难他人。

第五条 因接班人员没有详细检查而发生一切问题,由接班人员负责。

第六条 凡接班时带有酒意、精神不振或精神不正常者,不得接班,交班人员要及时汇报领导处理。

第七条 接班人员在接班前必须预先穿戴好一切防护用品,佩带好工具,交班人员在没有交班前不准换掉防护用品。

第八条 在交接班中发生的一切问题、事故由双方共同处理,如果时间较长,交班人员得到接班人员同意或领导批准后,方可下班。

第九条 交接班人员填写记录须字迹清楚、工整、真实、按时填写,不得后补编造,涂改乱画。

第十条 交接班记录不得有空项,运行人员一栏必须由本人自己填写,他人不得代签,凡发现代签者,罚款100元,其他内容由当班负责人填写。

第十一条 交接班记录本必须随班交给接班负责人,不得转交他人,不得遗失。第十二条 交接班记录内容如下:

①本班运行工况,设备完好,故障部位及初步原因分析;②交接班时运行台号、设备号及油位值;

③本班做了哪些维护工作,发现处理了哪些事故隐患; ④工具、保护用品及站内公用设施的齐全及短缺情况;⑤各类统计数据、运行表、电话记录及来访接待记录;⑥站房、设备的卫生情况、各房间钥匙。

第十三条 凡是在当班期间设备有故障的必须填写在交接班记录和检查表上,并详细记录故障处理经过。

第十四条 当白班使用A机时,夜班或下一班接班后须改运行B机,对停用的压缩机及时进行排污,记录好排污量;如使用双机时,需在交班前进行排污,不得推给下一班。

第十五条 各班在下班前必须将压缩机曲轴箱油位注到1/2至2/3处,储油箱油位在规定制度以上时方可交班。第十六条 交接班程序

①各岗位分别通报设备巡检及系统运行情况。

②交接双方由负责人分别汇总巡查主控柜各参数、干燥器各表指示值、压缩机仪表及配电室各仪表指示是否正常,工具是否齐全。③交接双方负责人签字交接。

④交接完毕后,各岗位接班人员进岗,随后交班人员撤岗。

第十七条 两班交接之前,带班负责人带领本班人员做好各项班前准备工作,待上岗人员换好工作服、佩戴好服务证章、集合本班全体人员召开班前会。第十八条 班前会内容:

①检查着装情况,上岗人员必须仪容仪表清洁整齐、着装挂牌。②向每位当班人员分配具体工作,提出岗位要求。③对前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通报。④通报上级领导下达的指示精神。

第五篇:天然气加气站

天然气加气站

一、天然气加气站简介

天然气加气站是指以压缩天然气(CNG)形式向天然气汽车(NGV)和大型CNG子站车提供燃料的场所。天然气管线中的气体一般先经过前置净化处理,除去气体中的硫份和水份,再由压缩机组将压力由0.1-1.0Mpa压缩到25Mpa,最后通过售气机给车辆加气。

天然气加气站是如何分类的? 一般根据站区规模或附近是否有管线天然气,可分为常规站、母站和子站。

1:常规站→常规站是建在有天然气管线能通过的地方,从天然气管线直接取气,天然气经过脱硫、脱水等工艺,进入压缩机进行压缩,然后进入储气瓶组储存或通过售气机给车辆加气。通常常规加气量在600-1000标方每小时之间。

2:母站→母站是建在临时天然气气管线通过的地方,从天然气线管线直接取气,经过脱硫、脱水等工艺,进入压缩机压缩,然后进入储气瓶组储存或通过售气机给母站的车辆加气,加量在2500-4000标方每小时之间。

3:子站→子站是建在天然气长输管线没有经过的地方,通过子站运转车(槽车)从母站运来的25Mpa的压缩天然气,连接子站的卸气柱,转存在储气瓶组,经售气机给天然气汽车加气。子站根据压力驱动设备不同,目前有三种常用工艺。①压缩机加气子站②液压平推加气子站③液压活塞式加气子站。其中,压缩机加气子站为子站的最早期形式,由于压缩机加气原理的一些缺陷,有渐渐被液压平推加气子站代替的趋势。液压平推加气子站是2003年引进国外的一种新型气源增压方式,增压平稳,取气率

高,但是此种子站一次性投入较大,需要搭配专用拖车。液压活塞式加气子站是将压缩机的机械式驱动改为液压驱动的一种特殊的压缩机子站。

二、天然气加气站需要的手续

天然气加气站建设必须按照国家相关建设规定及程序进行报建审批。加气站前期手续的办理,是加气站建设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也是加气站后期投运手续办理的基础和保障。

加气站不同于一般的普通建筑,其建设过程要经过严格的审查,施工完成初验验合格后,经过政府方方面面的验收并取得相关部门意见及出具的证明。加气站建设的前期手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建议书)、立项批文(发改委)、建设用地批准书、国有土地使用证(国土资源局)、地形测量图(附带矢量化光盘,测绘单位)、规划红线(规划局)、地质勘察报告(勘察单位)、施工图设计(设计单位)、规划许可证(规划局)、施工图审核意见书(市建委审图办)、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市建委)、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意见书(消防局)、安全评价报告批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环境评价报告批复(环境保护局)、压力管道安装安全质量监督检验申报表(甲方申报技术监督单位)、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告知书(施工单位申报技术监督单位后,提交一份给甲方留存)。加气站建设后期手续:建筑工程消防验收意见书(消防局)、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压力容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报告(自治区锅炉压力容器质量安全检验研究所)、营业执照(工商局)、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防雷防静电设施检验报告(自治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压力容器使用证、气瓶充装证(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房产证等。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