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徽医科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要求
安徽医科大学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撰写要求
安徽医科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要求
学位论文是学位申请者为申请学位而撰写的学术论文,它集中作者在研究工作中获得可行的发明、理论和见解,是评判学位申请人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和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科研领域中的主要文献资料和社会宝贵财富。
为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使学位论文规范化与统一化,特作如下规定: 对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1.1 硕士学位论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第八条规定,硕士学位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学科领域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并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硕士学位论文工作一般在硕士生完成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学习后开始,其工作内容因学科的性质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包括文献阅读、开题报告、拟定并实施工作计划、科研调查、实验研究、理论分析和文字总结等工作。论文正文字数应不少于1.5万字。硕士学位论文必须有一定的工作量,在课题确定后,用于论文工作的时间应不少于1.5年。1.2 博士学位论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第十三条规定,博士学位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学科领域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科学或专门技术工作上做出了创造性的成果。博士学位论文工作是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最重要环节。博士生入学后在导师指导下明确科研方向,收集资料,阅读文献,进行调查研究,确定研究课题。一般在第二至第三学期通过开题报告并制定研究工作计划。博士生应根据论文工作计划分阶段在学科点(或教研室)、学术会议上报告科研和论文工作的进展情况。论文正文字数应不少于3万字。博士生用于学位论文研究和撰写时间应不少于2年。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学位论文应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不得抄袭或剽窃他人成果。论文应能够较好地反映作者掌握本学科、专业的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撰写要求
方法和技能,学术观点必须言之有理、持之有据,论文内容应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简练,推理严谨,立论正确。对学位论文的格式要求
2.1 编写要求
论文撰写顺序:论文原创性声明和授权使用声明→目录→中文摘要(关键词)→英文摘要(关键词)→引言(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结论→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综述及参考文献
具体要求如下: 2.1.1 封面
采用统一的封面格式,封面上填写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导师姓名、学科(专业)、论文完成时间(参见封面格式)。上述内容也应在扉页上填写清楚。2.2.2 目录
目录应将文内的章节标题依次排列,应标明页号。2.2.3 论文摘要
学位论文的中文摘要应以简洁的语言介绍论文的概要、主要论点、新见解或创造性成果。硕士学位论文摘要一般应1000字左右,博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一般在2000字左右。主题词按有关规定选择3-5个,主题词之间空一格。英文摘要(Abstract)内容应与中文摘要基本对应,要语句通顺,语法正确,能正确概括文章的内容,主题词之间用“/”分隔开来。2.2.4 正文
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和核心部分,论据、论点应力求准确、完备、清晰、通顺、要实事求是,客观真切,简短精炼,合乎逻辑。
2.2.4.1前言
前言是学位论文主体部分的开端,主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缘起、沿革、目的、涉及范围、国内外研究现状、相关领域的前人研究成果和知识空白、理论分析的依据、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际设计的概述,以及文中拟解决的问题、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等,不要与摘要雷同或成为摘要的解释,更不是提要。2.2.4.2 材料(资料)与方法:材料与方法是科研构思和实验设计的各项要求的体现,主要说明研究的具体实验对象或资料、实验方法或收集资料的方法等。如使用新的方法,应详细介绍。
2.2.4.3 结果:结果是研究的全部发现和数据,是论证的重要依据。结果的中心内容是科学地组织经过甄别与统计学处理的数据,而不是原始数据,更不是原始记录。结果必须客观、完整、可靠,不允许有丝毫的含混和差误。安徽医科大学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撰写要求
2.2.4.4 讨论:讨论是对结果作出理论性的分析。讨论部分在论文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对可能的原因、机制提出见解,阐明观点;(2)对结果的意义、结果与假说是否相符、结果中的内在联系作出理论解释;(3)将结果与当前国内外有关研究进行比较,论证是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发现、发明、创造,有所前进;(4)提出作者在研究的经验、体会,指出研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缺陷及教训。在自我评价时,要实事求是、留有余地,切忌渲染夸张;(5)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展望、建议和设想。
2.2.4.5 结论:结论是学位论文最终和总体的结论,是整篇论文的归宿,应明确、精炼、完整、准确。要着重阐述作者研究的创造性成果、新见解、新发现和新发展,及其在本研究领域中的地位、作用、价值和意义,还可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和问题和建议。
学位论文中的计量单位、制图、制表、公式、缩略词和符号必须遵循国家规定标准。凡第一次出现的符合、记号、缩略词等,均应在第一次出现时加以说明。2.2.5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引用的顺序列出,列在正文的末尾。
本着以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撰写论文,凡学位论文中有引用他人成果之处,均应详细列出有关文献的名称、作者、年份、出版单位等。具体格式参照有关标准撰写。
2.2.6 附录
附录中应有: 2.2.6.1 本人简历:从中学时期开始
2.2.6.2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目录:按学术论文发表的时间顺序,列齐本人在攻读学位期间获奖、获得的成果、发表或已录用的学术论文清单(发表刊物名称、卷册号、页码、年月及论文署名、作者排序,选择主要的六项放在前面,其它顺排)以及本人承担的科研项目情况。2.2.7 致谢
对给予各类资助、指导和协助完成研究工作以及提供各种对论文工作有利条件的单位及个人表示感谢。致谢应实事求是,切忌浮夸与庸俗之词。论文排版要求
3.1 版芯:纸张限用A4,页边距左为35mm,右为25mm,上为35mm,下为25mm,行距为固定值24磅。距边界页眉为25mm,页脚为25mm。3.2 标题与正文之间需空一行。安徽医科大学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撰写要求
3.3 具体排版格式
3.3.1 “目录”用小2号黑体字,分标题用4号楷体字,页码统一用半角阿拉伯数字。3.3.2 中文摘要:论文题目用小2号黑体字,居中;“关键词”三字用小4号黑体字,内容用小4号宋体字,文中的阿拉伯数字一律用半角标示。
3.3.3 英文摘要:题目用西文3号标准体,“Keyword”用西文小4号标准体粗体,内容用西文小4号标准体。题目中的实词的第一字母必须大写,虚词全部用小写。题目和内容的每一段落均顶格打印,段落与段落间空一行。3.3.4 论文正文:
3.3.4.1 论文题目
用小2号黑体字,居中。
3.3.4.2 一级标题
“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等一级标题用4号黑体字,上下各空一行。一级标题前冠以阿拉伯数字1,2,3„„。一级标题均顶格打印。
3.3.4.3 二级标题
二级标题前冠以阿拉伯数字,形如3.1,3.2,3.3,3.4„„,二级标题用小4号黑体字。二级标题均顶格打印。三级标题要求同二级标题。3.3.4.4 正文内容
用小4号宋体字。
3.3.4.5 综述
综述正文同3.3.4要求。综述的中英文摘要同3.3.2和3.3.3要求。3.3.4.6 图表
文中图表均用中英文对照形式编排,图表中的线要适中。图题在图的下方,表题在表的上方,图、表按论文自然顺序分别排序:Fig 1,Fig 2,Fig 3„,Tab 1,Tab 2,Tab 3„„;图表中文字均用5号字或小5号字。
3.3.4.7 引用文献号用方括号“[ ]”,括号内加半角阿拉伯数字,为右上标。3.3.4.8 标点符号
要正确使用阿拉伯数字和标点符号,如1998年等。阿拉伯数字和外文字母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如1,2,3,„„等,a,b,c,„„等。3.3.4.9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序号用1,2,3,„„。
按照有关规定,凡申请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者,学位论文必须用中文撰写,论文每页均应有篇眉[篇眉内容为“安徽医科大学硕士/博士学位论文”(5号楷体字)],力求整洁、清晰、美观。打印
一律用A4标准纸单面打印输出。装订
封面统一用皮纹纸胶印(博士用淡红色,科学学位硕士用淡黄色,专业学位硕士用淡蓝色,MPH用淡绿色),由文印社线装(或胶装)成册。
第二篇:安徽大学关于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要求
为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规范学位论文的内容和格式,特作如下规定:
一、对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1. 硕士学位论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第八条的规定,硕士学位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硕士学位论文工作一般是在硕士完成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学习后开始,其工作内容因学科的性质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包括文献阅读、开题报告、拟定并实施工作计划、科研调查、实验研究、理论分析和文字总结等工作。论文正文一般应不少于3万字。硕士学位论文必须有一定的工作量,在论文题目确定后,用于论文工作的时间一般不应少于一年半。
2.博士学位论文
略
二、对学位论文的格式要求
(一)编写要求
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一般应由以下全部或某几部分组成,依次为:封面、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符号说明、正文、参考文献、附录、附图表、致谢、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具体要求如下:
1.封面
采用研究生部印制的统一封面、封面上填写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导师姓名、学科(专业)、论文完成时间。
2.论文摘要
学位论文的中文摘要要应以最简洁的语言介绍论文的概要、作者的突出论点、新见解或创造性成果。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一般应在500字左右,博士学位论文中摘要一般在1500字左右。英文摘要(Abstract)内容应与中文摘要基本相对应,要语言通顺,语法正确,能正确概括文字的内容。
3.目录
目录应将文内的章节标题依次排列,标题应该简明扼要。
4.正文
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和核心部分,它是将学习、研究和调查过程中筛选、观察和测试所获得的材料,经过加工整理和分析研究,由材料而形成论点。不同学科、专业有着不同的写作内容,但作为一般要求,论据、论点应力求准确、完备、清晰、通顺,实事求是,客观真切,简短精炼,合乎逻辑。其文体的格局和行文方式,研究生可根据自己研究课题的表达需要,灵活掌握。
结论或引言是学位论文主体部分的开端,主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缘起、沿革、目的、涉及范围、国内外研究现状、相关领域的前人研究成果和知识空白、理论分析和依据、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际设计的概念,以及文中拟解决的问题、理论意义和价值等,应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或成为摘要的解释,也不是提要。
结论是学位论文最终和总体的结论,是整篇论文的归宿,应明确、精炼、完整、准确。要着重阐述作者研究的创造性成果、新见解、新发现和新发展,及其在本研究领域中的地位、作用、价值和意义,还可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建议。
学位论文中的计量单位、制图、制表、公式规范、缩略词和符号必须遵循国家规定的标准,如无标准可循,应采用本学科或专业有着权威性机构或学术团体所公布的规定,如不得已必须引用某些未公知公用的、不易为同等读者所理解的或系作者自行拟定的符号、记号、缩略词等,均应一一在第一次出现时加以说明,给以明确的定义。
5.参考文献
本着以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撰写论文、凡学位论文中引用他人成果之处,均应详细列出有关文献的名称、作者、年份、出版单位等。具体格式按科技应用文写作的标准要求。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引用的顺序列在正文的末尾。
6.附录
主要列入正文内过分冗长的公式推导,供查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或表格,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缩写,程序全文及说明等。
7.致谢
对给予各类资助、指导和协助完成研究工作以及提供各种对论文工作有利条件的单位及仆人表示感谢。致谢应实事求是,切忌浮夸与庸俗之词。
8.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按学术论文发表的时间顺序,列齐本人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已录用的学术论文清单(发表刊物名称、卷册号、页码、年月及论文署名、作者排序)。
(二)打印
按照有关规定,凡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者,学位论文必须用中文撰写,外语专业用外语撰写。应有篇眉,偶数页篇眉为论文题目,奇数页篇眉为章节标题。页码位置:页面下端距中;页眉离页边距2.6,页脚距页边距1.6;字号:章标题宋体二号(加粗),节标题宋体三号(加粗),正文为宋体小四号(加粗)。文章标题、正文均为1.5倍行距。论文一律用A4纸打印输出,以力求整洁、清晰、美观。单面打印格式页面设置:左右各空3.2cm,上下留白分别为3.0cm、2.6cm;双面打印格式页面设置:左右各空2.8cm,上下留白分别为3.0cm、2.6cm,装订线0.4 cm。
(三)装订
学位论文撰写完成后,用研究生部提供的封面装订成册。所需份数由研究生本人和及导师掌握。
第三篇:1.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要求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要求
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是评判学位申请者学术水平、授予其学位的主要依据,是科研领域重要的文献资料。为规范我校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格式,根据国家标准《学位论文编写规则》,对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撰写提出以下要求:
一、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或由一组论文组成的一篇)系统的、完整的学术论文,是学位申请者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论文不得抄袭和剽窃他人成果,凡是引用前人(包括作者自己过去)已发表的文献中的方法、观点和数据等,都要对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地方予以标注,并在文末列出参考文献表。学位论文的学术观点必须明确,且立论正确,推理严谨,数据可靠,层次分明,文字通畅。
学位论文应使用中文撰写(外语专业除外),硕士科学学位论文字数一般为3~4万,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字数一般为1~3万,博士科学学位论文字数一般为4~10万,博士专业学位论文字数一般为2~4万。
学位论文中使用的术语、符号、代号必须全文统一并符合规范化要求。计量单位一律采用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二、学位论文的撰写要求
学位论文一般包括以下12部分,依次为:
1、封面
采用学校统一印制的学位论文封面。封页上填写论文题目(不超过20个字)、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学科(专业)、答辩日期(或论文提交日期)等内容。上述内容也应在扉页上填写清楚,并增加填写研究生学号。
2、题名页
包括中文题名页和英文题名页。题名页除封面上的内容外,还应添加资助基金项目、研究方向、申请学位级别、培养单位等内容。
3、扉页
包括论文原创性声明、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有关人员需按规定签名。原创性声明、版权使用授权书可在医学院研究生院网站(http://yjsy.shsmu.edu.cn/)—— 学位工作——学位申请——医学院研究生申请学位相关表格中下载。
4、摘要
摘要是论文内容的总结概括,应突出学位论文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简明扼要地陈述学位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方法、成果和结论。摘要页的下方注明本文的关键词(4~6个)。
摘要包括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中文摘要力求语言精炼准确,字数一般不超过500字(硕士学位论文)或800字(博士学位论文)。英文摘要内容应与中文摘要内容一致。
5、目录
目录是论文的提纲,是论文各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分别依次列出并注明页码。各级标题分别以1、1.1、1.1.1等数字依次标出。
6、符号说明(非必须)
学位论文中符号代表的意义及单位(或量纲)的说明。
7、正文
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和核心部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绪论
绪论是学位论文主体部分的开端,应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或成为摘要的注解。除了说明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等,还应评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介绍本项研究工作前提和任务,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涉及范围和预期结果以及该论文在已有的基础上所解决的问题。
(2)各具体章节
内容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实,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不同的学科专业可有不同的规定。一般由标题、文字叙述、图、表、公式等构成。
图、表应有“自明性”,即只看图、表内容,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表意。图、表应有图号、表号和图题、表题(图、表的名称)。引用图应在图题右上角标出文献来源。曲线图的纵横坐标必须标注“量、标准规定符号、单位”,此三者只有在不必要标明(如无量纲等)的情况下方可省略。照片图要求主题和主要显示部分的轮廓鲜明,便于制版,照片上应有表示目的物尺寸的标度。绘图必须工整、清楚、规范。其中机械零件图按机械制图规格要求,示意图应能清楚反映图示内容。
(3)结论
结论是学位论文最终和总体的结论,应精炼、准确、完整。着重阐述作者研究的创造性成果及其在本研究领域中的意义,还可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建议。
8、参考文献
学位论文的撰写应本着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凡有引用之处,均应按论文中所引用的顺序列于文末。引用文献的作者不超过3位时全部列出,超过时列前3位,后加“等”字或“et al.”。
参考文献的著录内容应齐全,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GB/T7714-2005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如:
参考文献是期刊时,应依次列出:序号 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参考文献是专著时,应依次列出:序号 作者,书名,版次(第一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参考文献是专利时,应依次列出:序号 专利申请者,题名,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参考文献是技术标准时,应依次列出:序号 起草责任者,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发布年,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
9、注释(非必须)
可作为脚注在页下分别著录,切忌在文中注释。
10、附录(非必须)
是对学位论文主体的补充项目。
11、致谢
作者对完成论文提供帮助和支持的组织和个人予以感谢的文字记载,致谢应实事求是。
12、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本人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录用)的学术论文、获得的科研成果、专利等,分别按时间顺序列出。
三、学位论文的编辑格式及打印、装订要求
1、字号字体:一级标题用三号粗黑体;二级标题用四号粗黑体;三级标题用小四号粗黑体。正文用小四号或五号宋体。
2、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
(1)编号: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如:图1 图2 图3 或:表1 表2 表3等(仅有一幅图或表时,仍应编为图1或表1),依此类推。
(2)图:图中一律用英文标注,图文说明用中文,图题采用中英文对照,中文用5号楷体,英文用5号字。图题置于图号之后,图号及图题置于图下方居中位置。
(3)表:表的编排一般是内容和测试项目由左至右横读,数据依序竖读,表题置于表号之后,表号及表题置于表上方居中位置。
(4)公式:公式应另起一行居中排,较长的公式尽可能在等号处回行,或者在“+”、“-”等符号处回行。公式中分数线的横线,长短要分清,主要的横线应与等号取平。公式后应注明编号,编号用括弧括起来写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
3、排版打印:学位论文以A4纸页面排版,双面打印。
4、装订:依次按照中文题名页、英文题名页、原创性声明、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符号说明(非必须)、正文、参考文献、注释(非必须)、附录(非必须)、致谢、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的顺序,用学校统一印制的学位论文封面、线装成册。
四、“双盲”送审论文印制要求 论文封面上只写论文题目和学科专业名称,里面原创性声明、版权使用授权书和致谢不要装订,本人发表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清单不要写作者姓名,只写第几作者,学位论文中涉及作者和导师姓名的有关内容均去除。在上海市研究生论文“双盲”抽检系统中被抽中盲审的硕士学位论文封面上填写抽中的论文编号。
本规定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自签发之日起实施,其它有关规定同时废止。
第四篇:昆明医科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要求及有关规定
昆明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要求及有关规定
(2008年6月26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修订)学位论文是学位申请者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全面总结,它集中表明了申请者在研究工作中取得的创新性成果或创新性见解。学位论文还是评判学位申请者学术水平的主要依据和能否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科研领域中的重要文献资料。
为进一步规范和统一我校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写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并结合我校实际,特作以下要求及规定:
一、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或含一组)系统的、完整的学术论文,是学位申请者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学位论文的学术观点必须明确,结构和形式规范,逻辑严谨,数据真实可靠,文字通畅。研究生必须恪守学术道德,严禁弄虚作假、抄袭和剽窃他人成果。
学位论文的撰写过程是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指导教师应加强指导,严格把关。
(一)硕士科学学位论文
1、体现申请者运用所学知识,掌握本研究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技能;
2、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表明申请者已在本门学科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学位论文要求原则上不少于2万字(不含综述,下同),其中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学位论文原则上不少于2.5万字(不含综述)。
(二)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1、学位论文必须紧密结合临床实际,以总结临床实践经验为主,要求具有科学性和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或应用前景;
2、对所研究的问题应有新的见解,表明申请者已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3、学位论文可以是结合临床的研究论文,也可以是病例分析报告;
4、学位论文要求不少于1万字。
(三)博士科学学位论文
1、申请者能运用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表明申请者确已在本学科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并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2、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了创造性成果;
3、学位论文要求原则上不少于4万字(不含综述)。
二、学位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基本格式要求
学位论文一般由以下部分组成:1.封面、扉页;2.学位论文研究撰写声明和使用授权书;3.中文摘要与英文摘要;4.论文目录;5.符号说明(必要时);6.正文;7.参考文献;8.附录;9.文献综述;10.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11.致谢。
(一)封面、扉页
要求使用统一格式的封面。
1、论文题目:概括整个论文的核心内容,应准确、简洁、醒目、明了。中文题目一般在20字左右,最多不超过25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2、院(系)、所:应填写法定名称。如基础医学院,应为昆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附一院应为昆明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省一院应为昆明医科大学附属昆华医院;43医院应为昆明医科大学昆明总医院临床学院。其他二级部门以此类推。
3、学科、专业: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997年批准的专业目录中的专业为准,按二级学科填写。
4、学位类型:填科学学位或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或口腔医学专业学位。
5、指导教师:其署名一律以批准招生的导师为准,且仅限填写2名。如有其他参与指导的教师,填写在扉页中“指导小组成员” 项下或在“致谢”中说明。
6、分类号:根据论文主题内容,对照《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的类号,在封面右上角标注分类号。
7、密级:根据国家规定的保密条例,在封面右上角注明密级。如系公开型论文则可不注明密级。密级分为:秘密、机密、绝密。
8、单位代码:10678
9、扉页:论文完成时间采用汉字形式标明完成时间,如二OO九年三月,勿写成2009年3月(具体见样例1)。
(二)、学位论文研究撰写声明及使用授权书
单独设一页,排在扉页后(具体见样例2)。在上交论文时,论文作者和导师必须用签字笔或钢笔签字。
(三)论文目录 此为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各章节组成的小标题。要求应在每项标题的末尾注明页码,目录的文字部分左对齐,页码号右对齐,文字与页码号之间加点线连接。
(四)中文摘要与英文摘要
论文摘要应概括地反映出本论文的主要内容,简要说明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要重点突出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语言精练准确,字数在500字左右。在中文摘要的下方另起一行,注明关键词3—5个,关键词之间不用标点符号,仅空一字隔开。
英文摘要内容与中文摘要内容要相一致,关键词与中文关键词一一对应,每个关键词之间用“;”分隔。英文摘要上方应有英文题目。
(五)符号说明
如果论文中使用了大量的物理量符号、标志、缩略词、专门计量单位、自定义名词和术语等,应编写成注释说明汇集表,说明论文中所用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及单位。假如上述符号和缩略词使用数量不多,可以不设专门的汇集表,而在论文中首次出现时予以注明。
(六)正文
为学位论文的主体和核心部分,其写作形式可因研究课题的性质不同而有变化,但一般应包括以下方面:
1、引言 引言是学位论文主体部分的开端,简要说明本研究工作的目的、意义,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国内外现状和尚待解决的问题以及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等。要求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或成为摘要的注解。一般教科书中有的知识,在引言中不必赘述。
2、各具体章节 由于研究工作涉及的学科专业不同,论文的选题不同,研究方法、工作进程、结果表达方式等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写作方式。但一般应包括以下要素:研究或调查对象、仪器设备、材料(试剂)、实验和观测方法、结果数据和/或图片表格资料、计算和统计方法、分析讨论、结果和得出的结论等。其写作格式必须符合科学论文的写作规范。要实事求是,准确得当,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
3、结论 是学位论文最终和总体的结论,是整篇文章的归宿,应准确、精练和完整。着重阐述作者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及其在本研究领域中的意义,还可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或研究的问题和建议(应严格区分本人研究成果与导师或其他人的科研成果的界限)。
(七)参考文献
学位论文的撰写应本着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凡有引用他人成果之处,均应按在论文中出现的所引用文献的顺序,以阿拉伯数字在引用文字右上角连续编序,并于文末顺序以参考文献著录的形式列出。内部刊物、个人咨询和未发表文章不得作为参考文献使用。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如下:
1、期刊:[序号] 作者.文章题名.刊名(外文刊名可缩写,缩写后的首字母应大写),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页~止页
2、书籍:[序号] 作者.书名.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
3、论文集:[序号] 作者.题名.见(英文用In):
主编.论文集名.版次.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起页~止页
4、学位论文: [序号] 作者.题名:[XX学位论文].授予单位所在地:授予单位,授予年
5、专利:[序号] 申请者.专利名.国名,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6、技术标准:[序号] 发布单位.技术标准代号.技术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
(八)附录
主要列入正文内不便列出的过分冗长的公式推导,供查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或表格;重复性数据图表;计算程序及说明等,不属于必须部分。附录中的图表公式另编排序号,与正文分开。
(九)文献综述
为了反映出学位申请者确已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开阔的科学视野,并对研究课题和国内外现状作了充分的调研和论证,学位申请者须广泛阅读与课题相关的参考文献,经理解、整理、综合分析和评价而形成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文献综述的目的是介绍、反映其所研究课题所涉及的基础知识和新理论、新技术、新发现、新动态,同时,通过对该研究课题的历史回顾和对前人工作的总结、综合分析及评述,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使阅读者不用查阅大量文献便可简洁、迅速而较全面地了解有关情况。
文献综述内容应与学位论文研究课题相关。文末同样应将参考文献列出。若已公开发表,可将复印件装订在学位论文中。
(十)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按时间顺序列出本人在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已接受待发表(有正式录用函)的学术论文。著录格式参照参考文献,不必附全文。
(十一)致谢 单独使用一页。
对给予指导、各类资助和协助完成研究工作以及提供各种对论文工作有利条件的单位及个人表示感谢。致谢应实事求是,简洁明了。
三、学位论文打印和装订的基本要求
1、学位论文的尺寸:学位论文统一用WORD格式编辑排版,A4(210×290)纸打印装订。版心尺寸为(160×245),双面印刷。
2、字号要求:除封面、扉页外,文中所有标题均用三号黑体字,英文字体选用“Time New Roman”。内容用宋体小四号字,1.5倍行距。参考文献用宋体5号字。
3、图、表要求:图、表及照片应按逻辑顺序恰当地置于正文的有关内容之中,勿集中在文末排列。论文中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及公式等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图序及图名置于图的下方;表序及表名置于表格的上方(用宋体五号字)。显微照片必须注明放大倍数。论文中的公式编号,用括弧括起写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
4、单位:文中所用单位一律采用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单位名称和符号的书写方式应采用国际通用符号。
5、论文装订:学位论文的封面一律采用研究生部统一规定的封面样式、颜色和板式制作。
6、论文打印册数及报送册数:
(1)硕士学位论文应按照导师、答辩委员会成员、论文评阅人每人1本,交存学位档案、校本部图书馆和附属医院图书馆各1册,寄送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1册及基层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人员的需要,确定打印的册数;
(2)博士学位论文应按照导师、答辩委员会成员、论文评阅人每人1本,交存校本部图书馆1册和三个附属医院图书馆各1册,寄送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各1册及基层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人员的需要,确定打印的册数。博士论文必须提交电子版文本1份。附:
样例
1、学位论文封面样式 样例
2、博士学位论文扉页
硕士学位论文扉页
样例
3、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论文扉页 昆明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研撰声明 昆明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第五篇: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要求
新乡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要求
学位论文是为申请学位而撰写的学术论文,是评判学位申请者学术水平的主要依据,也是学位申请者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为规范和统一我院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写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提出以下要求:
1 硕士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要注意在基础学科或应用学科中选择有价值的课题,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或新成果,并能反映作者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临床诊治等工作的能力。
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或由一组论文组成的一篇)系统的、完整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应是学位申请者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不得抄袭和剽窃他人成果。学位论文的学术观点必须明确,且逻辑严谨,文字通畅。
硕士学位论文工作一般在硕士生完成培养计划所规定的课程学习后开始,应包括文献阅读、开题报告、拟定并实施工作计划、科研调查、实验研究、理论分析和文字总结等工作环节。硕士学位论文必须有一定的工作量。在论文题目确定后,用于论文工作的时间一般不得少于一年。申请硕士科学学位其学位论文字数不少于2万字。
2 学位论文的组成部分和排列顺序
学位论文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封面、扉页、原创性声明、目录、论文摘要、正文、参考文献、综述、附录、发表文章情况、致谢、个人简历。编排顺序如下:
2.1 封面
根据原国家标准局《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国家标准GB7713-87)的封面要求,特规定新乡医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封面格式,并提出以下具体要求:
2.1.1 论文题目 学位论文题目应当简明扼要地概括和反映出论文的核心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英文题目的首字母及各个实词的首字母应大写。
2.1.2 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必须是被批准上岗的指导教师。
2.1.3 学科、专业名称 按国家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中的名称填写。
2.1.4 论文提交日期 按实际提交日期填写。应采用大写形式标明完成时间:如二○○六年三月,不要写成2006年3月。
2.1.5 学校代码 10472.2.1.6 中图分类号 中图分类号参照《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第四版)。
2.1.7 密级 论文必须按国家规定的保密条例在右上角注明密级(如系公开型论文可不注明密级)。
封面样式见后。
2.2 论文目录
论文目录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各章节组成部分的小标题。每项内容的末尾应注明页码。目录的文字部分左对齐,页码右对齐,文字与页码之间加点线连接。
2.3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应概括地反映出本论文的主要内容,要突出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不要与引言相混淆。采用结构式摘要,包括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结果(Result)、结论(Conclusion),中英文摘要内容要一致。中文摘要力求语言精炼准确,字数在800-1000字左右。中文摘要前加摘要作为标志,英文摘要前加Abstract作为标志。
无论中英文摘要都须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Key words)3——5个,关键词后空一格,不用标点符号。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中文关键词尽可能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到的规范词。
另外,还需准备中英文大摘要一份,字数在2000字左右,不和学位论文装订在一起,单独装订。
2.4 正文
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和核心部分,不同学科专业和不同的选题可以有不同的写作方式。正文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4.1 引言 引言是学位论文主体部分的开端,要求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或成为摘要的注解。除了说明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等外,还应评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介绍本项研究工作前提和任务,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涉及范围和预期结果以及该论文在已有的基础上所解决的问题。
2.4.2 各具体章节
2.4.3 结论 结论是学位论文最终和总体的结论,是整篇论文的归宿。应精炼、准确、完整。着重阐述作者研究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及其在本研究领域中的意义,还可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建议。
2.4.4 图 应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题和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每一图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连同图号置于图下。
曲线图的纵横坐标必须标注“量、标准规定符号、单位”.坐标上标注的量的符号和缩略词必须与正文中一致。
照片图均应是原版照片粘贴,或黑白、彩色打印,不得采用复印方式。照片,应主题突出、层次分明、清晰整洁、反差适中。照片采用光面相纸,不宜用布纹相纸。对显微组织照片必须注明放大倍数。
2.4.5 表 表的编排一般是内容和测试项目由左至右横读,数据依序竖排,表应有自明性。每一表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连同表号置于表上。表的各栏均应标明“量或测试项目、标准规定符号、单位”.表中缩略词和符号必须与正文中一致。如数据已绘成曲线图,可不再列表。
2.4.6 文中所用单位一律采用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单位名称和符号的书写方式,应采用国际通用符号。
2.4.7 文中数字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
2.4.8 统计学符号 按GB3358-82《统计学名词符号》的有关规定,统计学符号均用斜体。
2.4.9 外文缩写:使用外文缩写时,要在首次出现处括号内给出含义说明。
2.5 参考文献
学位论文的撰写应本着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凡有引用他人成果之处,均应按论文中所引用的顺序列于文末。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按照参考文献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和方括号在相应处右上角依次标注(如[1])。参考文献中作者不超过3位者全部引出,超过3位者只引出前3位并加等(中文)或et al(英文)。
我院学位论文参考文献著录方法依据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2.5.1 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
[序号] 作者。文章题目[J].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卷(期):起止页码。
2.5.2 文献是专(译)著时,书写格式为:
[序号] 作者。书名(译者)[M].版次。,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起止页码。
2.5.3 文献是学位论文时,书写格式为:
[序号] 姓名。文题[D].授予单位所在地:授予单位,授予年。
2.5.4 文献是专利时,书写格式为:
[序号] 申请者。专利名[p].国名,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p],出版日期。
2.5.5 文献是技术标准时,书写格式为:
[序号] 发布单位。技术标准代号。技术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
2.5.6 参考文献应加文献标识码,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如下:
参考文献类型 专著 论文集 报纸文章 期刊文章 学位论文 报告 标准 专利
参考文献类型 M C N J D R S p
2.5.7 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志:
电子参考文献类型 数据库 计算机程序 电子公告
电子文献类型标志 DB Cp EB
2.5.8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志 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志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建议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T,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并以[文献类型标志/载体类型标志]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志。
如: [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DB/OL]——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
[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做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
举例见附件。
2.6 文献综述
为申请学位人员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形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综述的目的是反映某一课题的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从其历史到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等,都要进行全面的介绍和评论,可使阅读者不用查阅大量文献,就可迅速而全面地了解有关情况。
文献综述内容应与学位论文研究课题相关,采用指示性摘要,关键词3——5个。文献综述涉及的参考文献可单独列于“文献综述”之后,要求同上。
2.7 附录 包括放在正文内过分冗长的公式推导、以便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的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不属于必需部分。
2.8 发表文章目录 指学位申请者在学期间在各类正式刊物上发表或已被接受的学术论文,只写明题目,所发表的刊物及年、卷、期、页码。格式见附件。
2.9 致谢 表达作者对完成论文和学业提供帮助的老师、同学、领导、同事及亲属的感激之情。
2.10 个人简历 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工作学习经历等。
3 论文排版、印刷及装订要求
学位论文必须在计算机上输入,使用word 文档排版。
3.1 页面设置:纸张A4,页边距:上—3.5厘米,下—3.5厘米,左—3.0厘米,右—2.5厘米。页眉距边界:2.2厘米,页脚距边界:2.2厘米。页眉键入“新乡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5号字体,文字居中,置于页面上部;论文页码居中,置于页脚。
3.2 文字大小:论文题目用三号黑体,标题用四号黑体。论文引言、正文、结论部分为宋体四号字,行间距为1.5倍;文中表格为宋体五号字。英文标题为三号Times New Roman,英文摘要为四号Times New Roman,参考文献中文为小四宋体,英文为小四Times New Roman.页码用5号字体。
3.3 论文中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或分章)编号。图序及图名置于图的下方;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论文中的公式编号用括弧括起来写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
3.4 标题层次:采用1,1.1,1.2,……等表示标题层次,一律左顶格。一级标题后不接排任何内容,二级标题下如不再分出三级标题,可接排。标题层次不得超过4级。各级标题序号后及标题后空一格,不用标点符号。
3.5 打印和装订:A4纸张双面打印;封面使用统一格式;论文左侧装订,要求装订、剪切整齐,便于使用;论文装订后的尺寸为 210mm×290mm.3.6 学位论文封面采用全院统一印制的论文封面,统招研究生、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的论文封面用不同颜色加以区分。
3.7 学位论文应打印或复印的册数
3.7.1 硕士学位论文,应按照导师、学术评阅人、答辩委员会成员每人一本,报送研究生处和院、系(所、中心)留存的册数,及其他有关人员的要求,确定打印和复印的册数。
3.7.2 申请学位者应同时提交硕士学位论文电子版,电子版论文内容应与印刷本一致。
新乡医学院研究生处
单位代码:10472 中图分类号:
学 号: 密 级:
新乡医学院
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题目(黑体,三号字)
Title in English(Time New Roman, 三号字,加粗)
研究生姓名
指导教师
学科、专业
年级
论文提交日期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论文
单位代码:10472 中图分类号:
申请号: 密 级:
新乡医学院
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题目(黑体,三号字)
Title in English(Time New Roman, 三号字,加粗)
学位申请者姓名
指导教师
学科、专业
申请答辩
论文提交日期
附件1 新乡医学院学位论文编排顺序
1.封面
2.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3.目录
4.中文摘要
5.外文摘要
6.前言(引言、序言)
7.正文(包括材料、方法、结果、讨论、结论等部分)
8.参考文献
9.文献综述
10.附录
11.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12.致谢
13.个人简历
附件
2目 录
中文摘要……(1)
英文摘要……(3)
前言……(5)
材料与方法……(7)
结果 ……(18)
讨论 ……(25)
结论 ……(43)
附图 ……(47)
参考文献……(49)
综述……(51)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3新乡医学院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新乡医学院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请在以下相应方框内打“√”):
1.保密□,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附件
4学位论文条文排列格式
……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对象
1.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1.2 实验方法
1.2.1 的制备及检测
1.2.2 细胞的培养及鉴定
1.2.3 的检测及定量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
附件
5参考文献
[1] 朱武凌,张会勇,程海霞,等。大鼠部分肝切后血清对体外培养肝细胞的刺激作用 [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08,17(1):79-82.[2] Vega KJ,pina I,Krevsky B,et al.Heart transplant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for pancreatobiliary disease[J].Ann Intern Med,1966,124(11):9803-9805
[3] 寿天德。神经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59-186
[4] 宋向凤。人生长激素基因在小鼠体内的表达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D].新乡:新乡医学院,2003.[5] 姜锡州。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法[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0-07-26.[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技术监督局。GB3100-310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量与单位[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11-01.[7] 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Inc.History of OCLC[EB/OL].[2000-01-08].……
附件6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序号 作者(全体作者,按顺序排列)题 目 发表或投稿刊物名称、级别 发表的年月卷期、起止页码 被索引收录情况
注:
1、填写在学期间已发表(包括已接受待发表)的论文,以及已投稿、或已成文打算投稿、或拟成文投稿的论文情况(只填写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部分):
2、“发表的卷期、年月、页码”栏:
(1)如果论文已发表,请填写发表的卷期、年月、页码;
(2)如果论文已被接受,填写将要发表的卷期、年月;
(3)以上都不是,请据实填写“已投稿”,“拟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