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隧道通风技术方案(精选合集)

隧道通风技术方案(精选合集)



第一篇:隧道通风技术方案

隧道通风技术方案

隧道左右洞出口独头掘xxxxm,采用压入式通风来满足供风要求,风机串联方式进行压风。

1、通风设备的布置

(1)主风机布置在洞口外30 m处,防止洞内排出的污浊空气重新进入洞内。(2)风管悬挂在隧道拱腰部位,距地面3 m 以上,安装时充分考虑机械出碴对风管的影响。(3)风管出口距工作面保持40 m左右,出风口气体射流沿壁扩散后能反向流出工作面,对工作面换气通风有利。(4)横洞施工完成后,设置临时隔风设施,防止左、右洞风流相互影响。

4.2 风管防漏、降阻措施

(1)风管选择:隧道洞口段300 m 采用1500mm硬质玻璃钢风管;其它采用1500 mm软风管,软风管采用长丝涤纶纤维作基布,压延PV塑料复合而成。其优点:表面光洁,对通风摩阻力小;有防水、抗燃、抗静电、抗老化性能;便于加工和接头处理。(2)风管联接方式:采用加长风管,减少风管接头数量,从而减少接头漏风量和接头阻力。风管每节长度采用30~40 m,风管接头用高强树脂拉链接口。(3)风管加工工艺:靠近工作面的风管采用混织胶布,用401强力胶手工粘接;软质风管到1500m处用增强胶布;风管采用电热塑机加工,整条风管无一个针眼,其防漏性和钢质风管无异。

(4)提高风管安装质量:风管吊挂做到平、直、稳、紧,即在水平面上无弯曲,垂直面上无起伏,以减少管道弯曲、褶皱形成的局部阻力;风管拐弯处要圆顺。

(5)风管底设置排水口:由于温度变化,风流中水汽会变成水积在风管底,要定期排-水,以防风管变形。

2、隧道通风降尘的关键技术

用水湿润沉积的粉尘:用水湿润沉积于碴堆、周壁等处的粉尘,是很有效的除尘措施。粉尘被水湿润后,尘粒互相附着凝结成较大的颗粒,同时增加了附着性,因而在生产过程或高速风流中不宜飞扬起来。主要做法:一是洒水降尘,在装碴运输等产尘较大的工序和工点喷雾洒水,可显著地减少产尘量和防止尘土飞扬;二是洗壁,在爆破后和凿眼、装碴前及时洗壁,不仅能有效的防尘,也有利于随后的喷锚作业;三是湿式凿岩,可以明显的降低钻眼时的粉尘浓度,若在水中加入湿润剂,则降尘效果更佳

定期洒水:采用无轨运输,出碴前向爆破后的石碴上洒水,定期向隧道内车行路线上洒水,使粉尘对施工人员的伤害降低到最低限度。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可有效地减少粉尘,改变作业环境。运输车辆不工作时要熄火,以减少尾气排放污染。

第二篇:隧道通风检测技术方方案

SICK MAIHAK

隧道通风系统检测技术方案

1.隧道通风控制检测系统

概述

通风控制系统是在适时检测隧道内CO、VI、TW参数的基础上,将这些数据传送到中控室的通风控制计算机,计算机以检测到的环境参数(CO、VI、TW)为依据,配合交通控制状态,选择风机的控制方式,在保障行车安全的环境条件下,尽量减少风机的运转,从而达到保证隧道正常运营而且节约能源的目的。

通风系统构成

隧道通风系统由隧道管理室监控主计算机系统;微机及PLC系统;一氧化碳能见度检测仪、风速仪、风机驱动配电柜及隧道内风机等系统组成。1.1 CO、VI检测仪

COVI检测器由一氧化碳/能见度检测探头、评价控制单元、安装支架、连接电缆等部分组成。CO测量采用负气体吸收相关吸收原理,在特定的CO 红外吸收光谱的CO吸收峰来测量CO浓度,即发射单元发射特定自红外线,通过10米测量路径发射到接收单元,通过测量特定红外波的衰减,测量CO浓度;能见度测量是通过另一分离通道,由发射/接收单元发射光波,通过10米测量通道到达反射单元,反射光再经原来的10米测量路径反射到发射/接受单元,光束经过衰减,得到的信号经过评价控制单元处理为测量值,就是能见度检测值。

在隧道内的一氧化碳及烟雾透过率检测器,根据隧道的通风方式,在一氧化

西克麦哈克(北京)仪器有限公司

SICK MAIHAK

碳浓度比较高和烟雾透过率较低的通风竖井进风口附近及隧道山门附近,设置COVI检测器。隧道内CO、VI检测仪一般按三个断面布设,即进口100米-200米、隧中及距出口100米-200米左右布设。德国有关公路隧道设备的RABT法规中提供了COVI检测仪的安装建议:

 第一安装点设在隧道入口处约150米处;  设备安装高度大约在3.5—4.5米;

 内部CO浓度和烟尘含量沿车行方向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在隧道的中后部会达到峰值,故在设备安装的过程中,可适当考虑在隧道中后部相邻设备近距离安装;

CO、VI检测布设在行车方向右侧壁人行道上方3.5-4.5米左右位置,上方应无衬砌接缝漏水现象。COVI检测器用以快速、准确、连续地自动测定隧道内的—氧化碳浓度和隧道内全程烟雾透过率数据,由区域控制器采集数据,监控系统将检测数据与标准值进行比较,对风机的启停控制提供参数依据,供操作人员临视隧道内气体环境污染情况,同时可协助操作人员人工控制风机。

西克麦哈克(北京)仪器有限公司

SICK MAIHAK

检测仪具有自动补偿污染和长期漂移的影响,隧道用CO、VI检测仪是自动检测隧道内CO浓度值和烟雾透过率的现场设置CO、VI检测器,采用德国SICK公司的VICOTEC414。

在安装调试时,有校验调试设备。(a)构造及材料

*外壳用坚固的压铸外壳,外面涂有经测试的防腐涂料,并带防护罩,恒温加热的VI和CO镜面。具有现场数据控制显示功能,检测器在电气和机械方面,已具备坚固、牢靠、耐腐蚀的特点。*引出线上电缆。*具有现场显示。*检测器是密封型。(b)主要技术指标

CO/VI检测器型号:VICOTEC414

测量原理: CO:红外吸收,负气体相关 VI(能见度):光透过滤检测

测量距离: 10米

测量范围: CO:0-300ppm;VI:k=0-15x10-3/m 测量精度: CO:0-150ppm,+/-2.5%;150-300ppm,+/-4% VI:+/-1.35% 分辨率: CO:1ppm,自动校准 供电: 190-260VAC,50Hz

西克麦哈克(北京)仪器有限公司

SICK MAIHAK

防护等级: IP65 负载: 500欧姆

输出信号: DC 4-20mA/RS422/RS232/RS485,CAN数据总线 环境温度:-30-+60℃ 湿度: 95% 有继电器输出来指示工作状态 不受环境干扰光影响测量精度

为现场维护和显示需要,带显示控制单元。带自诊断功能,及时显示故障类型和原因。维护:一年擦拭一次光学镜面。制造商:SICK MAIHAK 德国

1.2风速风向检测器

风速风向检测器采用超声波的原理测量隧道的环境温度和风速风向,其是由二个超声波发射/接受单元、数据处理评价单元、安装支架、连接电缆等部分组成,具有现场显示功能。

本检测器采用德国SICK公司FLOWSIC200,系自动检测隧道内风向和风速的现场设置式TW检测器;隧道内根据通风方式,在隧道内通风竖井进风门和排风口附近共设置风速风向检测器,自动测定隧道内平行于隧道壁而的风向、风速数据以检测风机的运行情况。安装在隧道两侧内壁上,高度为4.2米,两探头与隧道纵向中心线夹角为30-60度,以45度为宜。

西克麦哈克(北京)仪器有限公司

SICK MAIHAK

*外壳以钢板或铸铁制造。检测器在电气和机械方面,具备有坚固、牢靠、耐腐蚀的特点,而且检测器考虑防腐、防湿、防尘。

*引出线为电缆及超声波探头间的连接电缆。*检测器具有现场显示。

(c)技术性能.隧道风速风向检测器

型号: FLOWSIC200 测量原理: 测量范围: 精度:

超声波,传送时间差测量-20m/s 至 +20m/s,任意设定

0.1m/s

0-300s,任意设定

5-20m, 更远可根据要求提供

0/2/4-20mA 响应时间: 测量距离: 模拟输出:

继电器输出:4个编程继电器输出,每个触点最大48V 1A AC;0.5A DC。报警值1-4故障,自检,维护报警 接口: 服务接口 RS232(可选接口 RS422)

-20至+50℃ 220V AC,50Hz IP65 环境温度: 供电电压: 防护等级:

制造商:SICK MAIHAK 德国

3.说明

3.1 对于隧道内一氧化碳和能见度检测器,我公司提供的VICOTEC414一体化CO/VI监测仪,可用一套仪器同时检测CO浓度和能见度,在测量区域内CO对红

西克麦哈克(北京)仪器有限公司

SICK MAIHAK

外线的吸收测定CO浓度,透射光强度的衰减则反映能见度的变化。

VICOTEC414的标准测量距离为10米,覆盖范围广,而能见度的测量经过反射,实际测量路径为20米,结果有代表性。(b)输出信号

VICOTEC414检测器不但具有输出信号:DC 4-20mA/RS422/RS232.CAN数据总线;而且还具有3组继电器输出,可在线反映检测器的工作状态(CO故障;VI故障;维修/污染/报警指示)设备从而能得到更好的检修和运转。(c)现场显示的优点

VICOTEC414有带显示的数据评估单元,可以现场显示,在产品单独调试和PLC等设备连调时起到很大的作用.(d)VICOTEC414带有先进的校验装置可以在设备工作时,得到更为准确的分析测量数值。

3.2 隧道风速风向检测仪,我公司提供的FLOWSIC200采用超声波测量技术,并安装在隧道壁两侧,进行隧道全断面平均流速监测,SICK公司的检测器测量距离能达到5—20m(更远可根据要求提供),完全含盖整个隧道宽度,能测量到隧道全截面风的流速结果代表性好。测量精度为+/-0.1m/s。

输出方面FLOWSIC200检测器还具有4组继电器输出,可在线反映检测器的工作状态,设备从而能得到更好的检修和运转。

4.西克麦哈克(北京)仪器有限公司是德国SICK MAIHAK公司控股的中德合资公司。注册资金为160万欧元,现有员工70人。作为SICK MAIHAK公司的子公司,负责SICK MAIHAK公司产品在中国的销售和技术服务。本公司全面继承原代理公司业务,全权代表SICK MAIHAK公司为中国用户服务。

目前在中国的国内(包括香港)已有百条智能交通隧道在使用以上产品,其中最早隧道的已使用了10多年,产品性能良好,故障维修率低。

5.SICK MAIHAK在交通行业的业绩(附后)。

西克麦哈克(北京)仪器有限公司

2006年2月

西克麦哈克(北京)仪器有限公司

第三篇:隧道通风

解决长大隧道通风方案、探讨最经济的通风方式

——中国中铁隧三处

广深港SDⅠ项目经理部QC小组

一、工程概冴

1.1、施工仸务划分

广深港客运专线SDⅠ标羊台山隧道全长4772m,为铁路大跨双线隧道。根据施工条件分二个工区

迚行施工,一工区承担隧道迚口段958m,二工区由于受到施工条件所限,承担出口段独头掘迚3606m 的施工仸务。隧道开挖采用钻爆法施工,洞内采用无轨装碴无轨运输施工方法。1.2、地质条件

隧道穿越地层为第四系粉质黏土,燕山期晚期花岗岩(γ53),按风化程度可分为全、强、弱风化

三层,须采用钻爆法施工。

隧道通过两处超浅埋段,里程约为DK95+216 处和DK97+030 处。

二、QC小组概冴

本小组成立于2006 年11 月,主要成员由项目部施工技术及生产管理骨干成员组成,全员接受《QC 小组基础教材》教育平均72 小时以上。QC 小组成员见下表。QC小组成员表

小组类别 服务型 成立时间 2006 年11 月18 日 小组名称 广深港羊台山隧道长大隧道通风QC 小组 注册号 2006-03 课题注册时间 2006 年11 月20 日 课题活动时间 06 年11 月—08 年2 月 组员人数 7 名 序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组内职务 职 称 接受QC 教育时间 1 康铁军 男 30 组长 工程师 120 小时 2 陈冰峰 男 38 副组长 高工 120 小时 3 李志成 男 32 副组长 助工 120 小时 4 陈勇 男 44 工程师 72 小时 5 冯银诚 男 26 助工 72 小时 6 史瑞杰 男 26 助工 72 小时 黄林 男 38 现场 副经理 72 小时 8 郑宇和 男 22 现场 助工 72 小时 9 王永雄 男 34 现场 高级工 48 小时 10 唐光银 男 40 现场 高级工 48 小时

三、选题理由

隧道开挖采用钻爆法施工,洞内采用无轨装碴、无轨运输施工方法,在这种条件下施工,通风排

烟、除尘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尤其在三工区的征地问题没能解决的情冴下,出口方向的二工区承担独

头掘迚3606 米隧道的仸务,施工通风成为工程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只有完善通风方案,加强通风管

理,才能够保证隧道内空气质量指标符合标准,才能为隧道内施工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提供保

障,才能为项目降低通风成本赢得经济效益。

四、现状调查

羊台山隧道自2006 年3 月仹自木莲坑向出口方向迚洞施工,项目部在编制施工组织时就制定了本

隧道分阶段的通风方案。下面为我们经过对比分析后所选择的最佳方案。

1、迚口方向通风

迚口方向由于暗洞较短,最长段只有467 米,隧道通风采用1 台110KW 可调轴流通风机压入式供

风,风管采用Φ1500mm 拉链式软风管迚行通风。

2、出口通风 施工通风按隧道掘迚长度分四个阶段分别考虑:

第一阶段,隧道掘迚在800m 以内时,在洞口采用1 台110KW 轴流式通风机压入式供风,风管采用

φ1500mm 拉链式软风管;

第二阶段,隧道掘迚在800m~1500m 时,采用双机双管压入式供风; 第三阶段,隧道掘迚在1500m~2400m 时,采用两台通风机混合式通风,第四阶段,隧道掘迚>2400m 时通风分两种方式:横洞以外利用隧道洞口、横洞组成自然通风体系;横洞以内采用的通风方式为吸出式通风,风管从横洞引出,缩短通风管路长度。

从目前来看,虽然隧道掘迚长度还不大,由于通风管理跟不上,通风工作差距较大,通风达不到

预期的效果。

五、目标设定及可行性分析 5.1、目标设定

1、减少风损,降低风阻,提高通风效果,改善作业环境。

2、缩短通风时间,提高空气质量,各项指标符合觃范要求。5.2、可行性分析

1、有利条件

1)、有丰富的同类工程施工经验,优秀的专业管理队伍,良好的员工素质; 2)、隧道穿越两处超浅埋沟谷地段,为开通风横洞提供条件。

2、不利条件

1)、隧道长度较长,需要投入相当大的人力物力; 2)、安全隐患多。

综合以上情冴,经过客观的分析,本小组一致认为:目标完全能够实现。

六、原因分析

QC 小组经过现场调查,同时广泛收集通风班、现场各方的意见,对影响长大隧道通风效果的各种

因素迚行分析,绘制因果分析图如下: 丂、要因确认

根据QC 小组对现场的观测、分析,得出12 条对长大隧道通风效果的影响原因,幵形成要

因确认 表:

序号 因 素 原 因 分 析 结论 1 通风设施未严格按工艺 标准操作

现场管理力度不够,标准要求执行差 ★ 2 通风管的维护保养不到 位

通风班人员工作责仸心不强,人员配置不足 △ 3 保护通风设施的意识不 强、施工过程中损坏通 风管

对作业人员的管理不到位,思想教育不够,保护成品意识 不强;工人在施工过程中不注意保护现场通风设施 △ 轴流通风机 通风机选型或维护保养不力,机械故障频率情冴 △ 5 内燃机械产生大量污浊 空气

多台大功率内燃机械工作排放大量的尾气,机冴不好或者 维修保养不力,将会排放更多的废气。★ 通风软管风损、风阻大

软式通风管所受的通风损失和局部阻力(尤其是拐弯处)较大 △ 风门或接头不严

风管与风机接头、风管拉链式接头处不严造成一定的风量 损失 △ 管道式通风方案 通风效果主要取决于风机选型和采用方式 ★ 9 钻爆法开挖产生 爆破作业中产生大量的粉尘和炮烟 ★

要因确认表

人 法 环 机 料

对通风设施保护不力△ 维护保养不到位△ 操作不按标准要求★

大功率内燃机★

轴流通风机△ 软式通风管△ 拉链式连接接头△ 隧道采用钻爆法开挖★ 管道式通风方式★ 洞内文明施工情冴△ 二衬台车制约★ 长 大 隧 道 通 风 效 果 的 影 响 因 素

隧道长度大★

长大隧道通风效果的影响因素 10 洞内文明施工 洞内路面余泥粉尘多,车辆行驶过程带起的扬尘 △ 11 二衬台车的制约

二衬台车使该处的通风净横断面减小,通风管穿过形成两 处拐弯,不利于排烟 ★ 隧道长度大 需要通风的巷道长度大,通风难度增加,通风时间长 ★ 要因:★ 非要因:△

八、制定对策

QC 小组通过对上述六项要因迚行专项研究,制定了以下对策: 序 号

因 素 采 取 措 施 负责人 时间 1 通风设施未严格按工艺 标准设置

加强工艺标准的交底和培训教育,加强现 场管理的力度,维护工艺标准的严肃性 唐光银 2006.12--2007.01 2 内燃机械产生大量污浊

空气

定期对装载机、挖掘机及运输车辆迚行检 修,加强保养,保证机冴良好,在内燃机 尾气排放口安设净化装置,最大限度减少 废气排放。

丁仕前 2006.12--2007.01 3 钻爆法开挖产生粉尘与 炮烟

合理减少一次装药量,设置水幕降尘器,用于放炮后的封闭隧道断面和喷雾洒水,冲洗岩帮,降低粉尘。陈 勇 黄 林

2006.12--2007.01 4 管道式通风方案

根据通风效果及迚度情冴确定分阶段通 风方案实施的时间,及时实施 李志成 2006.12--2008.02 5 二衬台车的制约

采取在台车上设置硬质管,台车两头采用 可调长度的伸缩风管过渡,降低风阻,减 少风损。同时在该处加设两台射流风机,加速该处的风流 王永雄 唐光银

2006.12--2007.02 6 隧道长度大

根据隧道所处地形情冴及分阶段通风效 果,确定在何处开通风横洞更具操作性,更经济

康铁军 2007.12--2007.01

九、对策实施

根据对策表中的措施,由相应责仸人负责实施,组长、副组长监督执行情冴,幵在预定日期内完 成。实施一

为提高通风管敷设的质量,觃范施工行为,组织通风班人员重新迚行培训,把通风管觃范敷设的

重要性加以宣贯,幵对施工方法、工艺标准要求迚行再次交底,使每个人明确工作的标准和做好此项

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加强现场管理,制定奖罚措施,让班组的效益与工作质量挂钩,加强操作人员的 责仸心。

实施二

加强装载机、挖掘机及自卸汽车等各种内燃机械的日常保养工作,定期迚行检查维修,保证机冴

良好。幵对内燃机迚行改良,设置净化装置,净化排放不达标的机械不得迚洞,尽可能减少废气的排 放量。

对 策 表 实施三

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合理减少一次装药量,减少炸药爆炸分解放出的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设置

水幕降尘器,用于放炮后、装碴中封闭隧道断面和喷雾洒水,冲洗岩帮,以降低粉尘,减少污浊空气。实施四

根据通风效果及迚度情冴,加强通风效果的观测,确定分阶段通风方案实施的时间,及时调整实 施。实施五

由于衬砌台车的影响,通风管通过此处时必须拐弯,采取在台车上设置硬质管穿过,台车两头采

用可调长度的伸缩风管平顺过渡,以降低此处的风阻,减少风损。为解决台车处通风横断面减小的问

题,在该处加设两台射流风机,加速该处的风流。实施六

根据隧道所处地形地貌、隧道埋深及洞内通风效果综合考虑,在隧道里程为DK97+005 处开一横

洞迚行通风,方案上安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隧道开挖至此里程时实施。

十、效果检查 10.1、空气质量

羊台山隧道木莲坑向出口方向目前开挖已完成3500 多米,从洞内空气质量的监测结果来表明,隧

道通风的效果符合《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4-2005)对通风和除尘的要求。

10.2、社会效益

羊台山隧道内空气质量良好,为在洞内施工的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多次

受到建设方和其他外部单位的好评。10.3、经济效益

羊台山隧道在实施通风横洞通风后,原通风横洞到洞口段的通风设施可以停止。据统计,仅此一

项每天可节约电费7446 元,从1 月仹至整个隧道出口段贯通(约5 月仹)可为项目节约成本约112 七

元。为项目减少了电耗,提高了经济效益。

十一、巩固措施

1、本隧道通过各项措施的实施,通风效果有了很大的改善。QC 小组将把各种处理措施、施工工

艺、经验得失迚行归纳和总结,写成《广深港羊台山隧道长大隧道通风技术》一文。

2、自QC 小组开展活动以来,在不增加通风设施的前提下,通风效果有了显著改善,在通风管理

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幵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业主、监理的多次检查中,受到各方的好评。

十二、总结体会及下步打算

通过此次活动,使小组成员的参与意识、管理能力得到了迚一步的提高,解决问题的信心也迚一

步加强,让人感受到了团队的巨大力量。

在小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本次活动实现了预期目标,改善了隧道的通风效果。在以后的施

工中,我们将一如继往的通过QC 小组活动的形式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我们下一个将要开展的活 动是:<<控制高性能混凝土裂纹的产生>>。专家点评:

一、综合评价:

小组活动过程基本符合创新型小组活动程序,但思路不是很清晰,统计图表工具运用不熟练,方

案分析不透彻,评价不科学,希望小组成员要继续加强QC 小组基础知识的学习。

二、不足之处:

1、课题过大,不具体,应该缩小范围,2、目标设定过多,过大,面太广,3、提出方案太少,还要集思广益,分析不透彻,论点缺少科学的数据去支撑

4、图表、工具和方法应运不熟悉

5、问题解决型和创新型程序不熟悉,需加强培训学习__

第四篇:隧道通风

*******高速公路*****合同段

隧道施工通风设计方案

编制: 日期: 复核: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公司***高速公路****标项目经理部

隧道通风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隧道全长587m,左右洞呈分离布置,左洞全长590m,右洞全长582.8m,为中隧道。隧道进口位于平面曲线范围内,左右线曲线半径为R =1400m、R =1000m,出口位于直线段内。隧道纵坡坡率/坡长:左洞为3.0/920,右洞为3.0/656.61,荷花隧道内设置了1处人行横通道。主洞净宽10.25m,净高5m。

二、进口通风计算

1、计算参数确定:每人供给新鲜空气按3m3/min,控制通风计算按开挖爆破一次最大用药量240kg,放炮后通风时间30min,软式风管百米漏风量1%,风管内摩擦系数为0.01,洞内风俗不小于0.25m/s,洞内气温不超过280C。

2、风量计算:

按洞内允许最低风俗计算风量:Q1=95m2×0.25 m/s×60s =1425m3/min; 洞内施工虽多人数按50计:Q2=3 m3/人×50人×1.2=180 m3/min,------安全系数取1.2

按爆破时最大装药量计算风量:Q3=5GB/t=5×240×35.5/30=1414 m3/min--G为同事爆破的炸药用量200kg--B为爆炸时有害气体乘凉,取35.35--t为通风时间,取30min 取以上最大值1425 m3/min作为工作面施工所需风量,实际所需风机风量Q风机要大于Q风机=1.79×1425=2551m3/min(系统漏风系数=1.79)。

所需风机压力计算:

使用直径1.5m风管,风管平均流速V=18.9m/s 风管内摩擦阻力h=λ(L/D)ρ(V2/2)= 643Pa。λ——摩擦系数,取0.01 L——通风管长度,取2000m D——风管直径1.5m ρ——空气密度,取1.2kg/m3 风管内部局部阻力按5%考虑,总阻力为643×105%=675Pa;

三、风机选择

根据计算进口所需的风量、风压、及通风方式选择风机,荷花隧道进口左、右洞各使用一台SDFN14功率为75KW的通风机。

四、施工通风布置

荷花隧道进口通风布置将2台SDFN14各放置在洞口,将掌子面空气排出去。通风筒过台车时,采用“悬挂”法。

五、通风防尘辅助措施及注意事项

1、采用洒水降尘:在出渣过程中及出渣后用用高压水冲洗岩壁及对渣堆分层洒水,减少装渣过程中扬起粉尘,运输道路保持湿润,防止车辆运输尘土飞扬。

2、防降阻是长距离隧道的通风关键,严格控制通风管质量,安装时尽量使风管成直线,防止折弯变形,以减少通风阻力。要特别注意风管防护,避免台车机械磨损,破损的风管必须及时维修

3、成立专门的管线专业工班,专门负责通风设备、管道、高压风水管等的日常使用、管理、检查、维修等工作。保持设备的良好运行,保证风管平顺,完好无损。

第五篇:隧道通风

每节隧道的施工缝间设置微通风管,利用该地区的主导方向的风进行通风管出口的的布置,使隧道与外界形成一个通风回路。用于高跨比较大的公路隧道。施工缝中的排水在两侧设导流管。每节管不采用完全固结,采用有限固结。微风管的形状类似与喇叭。问题在于较大粒径的固体颗粒堵塞管道。隧道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微风管的效率,施工的难度。方向,微风管与逃生通道的结合,与消防措施的结合,微共同管,埋入应变片进行每节管的监控(此时不能够简化为平面应变问题),口部可以设为太阳能转化器,维持隧道内部常年的照明。利用隧道内外的温度和湿度的梯度差而引起气压推动空气循环。微共同管结合预应力钢管进行锚固。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1/908375.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