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茶叶运输报告
报告标题:茶叶运输方案研究报告
院系专业: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交通运输专业
茶叶运输方案研究报告
目录
一、货物简介...................................................................................................................................2
1.1茶叶的主产地.....................................................................................................................2 1.2茶叶的化学成分.................................................................................................................2 1.3茶叶的分类.........................................................................................................................3 1.4茶叶的性质.........................................................................................................................3 1.4茶叶的用途.........................................................................................................................4
二、茶叶的主要需求分析,进出口现状.......................................................................................4
2.1需求分析.............................................................................................................................4 2.2进出口现状.........................................................................................................................4
三、茶叶的运输与储存...................................................................................................................5
3.1主要运输方式.....................................................................................................................5 3.2 茶叶的运输与储存的注意事项........................................................................................6
四、总体分析...................................................................................................................................6
一、货物简介
1.1茶叶的主产地
我国处在亚热带温带地区,大部分的南方省区都产茶,长江以北也有一些省区的部分地区产茶,包括台湾在内,中国有20个省、市、自治区产茶,它们是浙江、福建、安徽、江苏、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广东、海南、河南、陕西、山东、甘肃、台湾、西藏、上海、重庆。按照所处的地理位置、生态条件和茶叶生产特点可以分为四个茶区:江南茶区、华南茶区、西南茶区和江北茶区。
江南茶区:这是我国茶叶生产最集中的茶区。它包括长江中下游以南的浙江、皖南、苏南、上海、江西、湖南和闽北等区域。这个茶区的年平均气温在16—18℃,降水量为1300—1800毫米,大部分地区生态条件较好,是种茶适宜区域,只有局部地区夏季有旱害,冬季高山地区有冻害。江南茶区以生产绿茶为主,也生产红茶、乌龙茶、白茶、紧压茶、花茶。
华南茶区:这是茶树种植的最适家地区。它包括岭南以南的广东、海南、广西、闽南和台湾等区域,这个茶区的年平均气温在19—20℃,降水量在2100毫米以上,热量丰富,—年四季几乎都有茶采。华南茶区以生产红、绿茶为主,也是我国乌龙茶的主产地,产量高,品质优良。
西南茶区:这是茶树原产地域,也是我国西南高原茶区,地形地势比较复杂,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和西藏的一部分地区。这个茶区的年平均气温在9—15℃,降水量为100—1700毫米。区内有我国最古老的茶园和茶树。西南茶区以生产红茶、绿茶和边销紧压茶为主。
江北茶区;这是我国茶树生长条件较差的区域。它包括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山东、皖北、苏北、河南和甘肃南部。这个茶区的年平均气温为14—16℃,年降水量为800—1100毫米,可见气温较低,降水量偏少。茶树在冬季易遭冻害,干早季节要依赖灌溉.因此,产量要低一些。江北茶区主要生产绿茶。
1.2茶叶的化学成分
茶叶的化学成分是由3.5%-7%的无机物和93.0%-96.5%的有机物组成。构成 2 茶叶的有机化合物或以无机盐形式存在的根本元素有30余种,主要为碳、氢、氧、氮、磷、钾、硫、钙、镁、铁、铜、铝、锰、硼、锌、钼、铅、氯、氟、硅、钠、钴、镉、铋、锡、钛、钒等。到目前为止,茶叶中经离散、鉴定已知化合物有700多种,其中包括低级代谢蛋白质、糖类、脂肪及茶树中的二级代谢产物--多酚类、色素、茶氨酸、生物碱、芳香物质、皂甙等。茶叶中的无机化合物总称灰分,茶叶灰分(茶叶经550℃灼烧灰化后的残留物)中主要是矿物元素及其氧化物,其中大量元素有氮、磷、钾、钙、钠、镁、硫等,其他元素含量很少,称微量元素。1.3茶叶的分类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将茶叶分为六类,分别是绿茶、红茶、白茶、黑茶、乌龙茶、黄茶。
绿茶:绿茶是中国主要茶类之一,在我国多个地区都有出产,绿茶是不发酵茶,所以会保留比较多鲜叶的天然营养物质,其茶汤清绿,具有多种保健功效,还可以防辐射,绿茶的种类大概包括紫阳毛尖茶、六安瓜片、日照绿茶、龙井茶、湄潭翠芽、蒙洱茶、碧螺春、信阳毛尖等。
红茶:红茶最早出产在中国福建武夷山茶区,它是一种全发酵茶,冲泡出来的茶汤呈现红色,故名为红茶,具有多种功效,还具有养胃、抗癌、抗衰老等功效,红茶里也有多种类型,包括小种红茶、工夫红茶、红茶茶珍和红碎茶,不少外国人都喜欢喝。
白茶:白茶是六大茶类之一,它是福建特产,属于轻微发酵茶,是茶类里的特殊珍品,冲泡出来清鲜毫香,汤色清澈,品尝起来滋味回甘,因全身多白毫而得名,白毫银针、寿眉、白牡丹等都属于白茶。
黑茶:因为制造黑茶所需的原料比较粗老,所以在制造黑茶的时候堆积和发酵所需的时间比较长,因此其出产的茶叶大多数呈现暗褐色,故被称为黑茶,黑茶的品种繁多,三尖、茯砖、黑砖、花砖、青砖茶、千两茶、康砖金尖、普洱茶等都属于黑茶,还有各地有名的黑茶,像湖南安化黑茶、广西梧州六堡茶等。
乌龙茶:乌龙茶也被称为青茶,是一种半发酵茶,在发酵的时候,叶片会变红,是一种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的茶类,品尝乌龙茶你既能感受绿茶的鲜浓,又能品尝到它的甜醇,铁观音、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白毫乌龙茶等。
黄茶:黄茶是我国特产,是一种微发酵茶,因为经过制茶过程,茶叶呈现黄色,黄汤也呈现黄色,这种茶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有出产,黄茶种类繁多,包括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北港毛尖、鹿苑毛尖、霍山黄芽、沩江白毛尖、温州黄汤、皖西黄大茶、广东大叶青、海马宫茶等。1.4茶叶的性质
茶业主要有以下四大特性,分别是吸湿性、吸味性、陈化性、怕热性。吸湿性:因为茶叶存在着很多亲水性的成分,如糖类、多酚类、蛋白质、果胶质等。同时茶叶 又是多孔性的组织结构,这就决定了茶叶具有很强的吸湿性。在含水量超过12%时,茶叶就容易发霉变质。
吸味性:茶叶吸收异味的性能,是由于茶叶中含有棕榈酸、稀萜类等物质及其组织结构的多孔性所造成的。人们正是根据茶叶这一特征,一方面自觉地利用它来窖制各种花茶,以提高饮用价值,另一方面又要严禁茶叶同有异味、有毒性的物品一起存放和装运,避免使茶叶率味和污染。
陈化性:茶叶之所以会陈化,最重要的原因是氧化作用的结果。首先由于酚类发生变化,其中有的成分由水溶性氧化为不溶性的化合物质,因而造成汤色显浑暗,滋味变平淡,芳香物质因氧化失去其芳香性,而使茶叶的香气减低,脂类 3 成分经水解,产生游离脂肪酸,再经氧化并水解,会形成一种“陈味”。通常把这一变化称为“陈化”。它是成分发生变化的一个综合表现。
怕热性:茶叶在温度过高的环境中会散失水分和气味,是茶叶干燥易碎、香味减少,色泽泛黄,有损于茶叶的质量。含水量过多的茶叶在温度过高时,会加速细菌繁殖,发霉变质。1.4茶叶的用途
茶叶有很多功效,它能清头目,醒精神,解烦渴,利小便,消食积,解毒。用于风热上犯,头晕目昏;暑热烦渴,或饮酒过度;多睡好眠,神疲体倦;小便短赤不利,或水肿尿少;油腻食积,消化不良;湿热腹泻、痢疾。而茶叶的功效是通过茶叶的成分体现出来的。
降压:茶叶中的儿茶素类,俗称茶单宁,是茶叶特有成份,具有苦、涩味及收敛性。在茶汤中可与咖啡因结合而缓和咖啡因对人体的生理作用。具抗氧化、抗突然异变、抗肿瘤、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及低低密度酯蛋白含量、抑制血压上升、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菌、抗产物过敏等功效。
提神:茶叶中的咖啡因,带有苦味,是构成茶汤滋味的重要成份。红茶茶汤中,与多无酚类结合成为复合物;茶汤冷后形成乳化现象。茶中特有的儿茶素类及其氧化缩和物可使除中咖啡因的兴奋作用减缓而持续,故喝茶可使长途开车的人保持头脑清醒及较有耐力。
保健:茶中含有丰富的钾、钙、镁、锰等11种矿物质。茶汤中阳离子含量较多而阴离子较少,属于碱性食品。可帮助体液维持碱性,保持健康。
①钾:促进血钠排除。血钠含量高,是引起高血压的原因之一,多饮茶可防止高血压。
②氟:具有防止蛀牙的功效。
③锰:具有抗氧化及防止老化之功效,增强免疫功能,并有助于钙的利用。因不溶于热水,可磨成茶粉食用。
二、茶叶的主要需求分析,进出口现状
2.1需求分析
在我国,西藏人均茶叶消费量最大,其次是中国台湾省和广东。台湾和潮州的消费者偏爱乌龙茶,由于冲泡方法而使用的数量高于其他种类茶叶。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的茶叶消费量较高。一般来说,在少数民族省份和自治区,如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云南和西藏,消费量高于以汉族为主体的省份或城市。福建、浙江、安徽、湖南和广东等主要产茶省份的人均茶叶消费往往比其他地区高好几倍。城市的消费量往往高于农村地区。绿茶是中国消费最多的品种。绿茶在茶叶总消费量中所占比例从1980年的 66%增至2006年的73.3%。乌龙茶消费量从1980年的5 654吨迅速增至2006年的95 000吨,年增长率为11.5%。乌龙茶在茶叶总消费量中所占比例从1980年2.9%增至2006年的12.8%。红茶和其他茶叶的消费量从1980年的61 000吨增至2006年的103 000吨,但是作为在茶叶总消费量中的一个比例,其市场份额从1980年的31.1%降至2006年的13.8%。
2.2进出口现状
1、贸易规模近30万吨
2007年贸易总量29.48万吨,其中出口量28.95万吨,占国际茶叶市场的20%;进口量5299吨;净出口28.42万吨。贸易总额6.21亿美元,其中出口额突破6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达到6.08亿美元;进口额1281万美元;贸易顺差5.85亿美元。
2、出口以绿茶为主,进口以红茶为主
出口以绿茶为主。2007年,绿茶出口22.37万吨,占茶叶出口量的77.25%;红茶出口3.03万吨,占10.45%;乌龙茶出口2.17万吨,占7.49%;花茶和普洱茶分别出口0.77万吨和0.61万吨,分别占2%左右;其他少量出口。进口以红茶为主。2007年进口红茶3477吨,占茶叶进口量的65.62%;绿茶进口1487吨,占28.06%;其他少量进口。
3、出口市场以摩洛哥等地为主,进口以东盟、斯里兰卡和肯尼亚等地为主 出口市场相对分散。出口市场主要是摩洛哥、日本、欧盟、美国和香港地区,对上述5个目的地出口占茶叶出口总量的47.17%和总额的53.89%。中国茶叶出口近1/5到摩洛哥,2007年占19.88%。日本、欧盟、美国和香港地区分别占8.76%、6.92%、6.89%和4.72%,均在10%以下。进口相对集中。进口来源地主要是东盟、斯里兰卡、肯尼亚、中国台湾省和印度,从上述5个国家(地区)进口合计占茶叶进口量的88.37%和茶叶进口额的77.31%。其中从东盟进口1/3,斯里兰卡和肯尼亚进口量分别占24.01%和21.63%,从中国台湾省和印度进口分别占5.46%和3.65%。
4、出口省份以浙江等省为主,进口主要以福建和广东等省为主
出口省份相对集中。茶叶出口量居前五位的省份是浙江、安徽、福建、湖南和广东,五省出口量占全国茶叶出口的87.94%。其中浙江占全国茶叶出口比重超过一半,占62.03%;安徽、福建、湖南和广东分别占8.50%、7.61%、6.70%和3.09%。进口省份相对分散。茶叶进口量居前五位的省份是福建、广东、云南、浙江和安徽,五省进口量占全国茶叶进口的80.37%。其中福建和广东分别占全国茶叶进口的1/5左右,分别占22.26%和18.02%;云南、浙江和安徽分别占14.77%、14.14%和11.18%。
5、出口主要是一般贸易方式,进口以一般贸易为主进料加工和边境小额贸易为辅。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的茶叶占98.94%。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的茶叶占48.24%,近1/2,以进料加工和边境小额贸易方式进口的茶叶量分别占28.29%和15.15%。
三、茶叶的运输与储存
3.1主要运输方式
1、海上运输。出口茶叶往往采用海上运输。海上运输是历史悠久的运输方式,目前国际贸易总运量中,三分之二以上的货物运输是利用海上运输完成的。它与其它各种运输方式相比具有其本身的优势:运输量大;通过能力强,海上运输是利用天然航道完成的。这些航道四通八达,将世界各地港口连在一起,不象汽车、火车容易受道路或轨道的限制,再者如遇政治、经济贸易及自然等条件的变化,可随时改选最有利的航线;运费低廉。海上运输所通过的航道均系天然形成,港口设施一般为政府所建,不象公路或铁路运输那样需大量投资用于修筑公路或铁轨。当然,海上运输也存在着速度低、受气侯和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等不利因素,但它在运输中所占的地位和起的作用及其重要性仍然大大超过其它运输 5 方式。综合来看,海上运输适合运距长,运量大,时间上要求不高的货物运输。
2、国际多式联运。国际多式联运在运输方面有以下优点。责任统一,手续简便;降低运输成本,节省运杂费用,有利贸易开展;减少中间环节,时间缩短,运输质量提高;运输组织水平提高,运输更加合理化;实现门对门运输。
3、航空运输。航空运输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异常迅速,特别是受到现代化企业管理者的青睐,原因之一就在于它具有许多其他运输方式所不能比拟的优越性。概括起来,航空货物运输的主要特点有:速度快;机动性大;安全快捷;基本建设周期短,投资小。但是,航空运输也是存在很多缺点的,航空运输的缺点有航空运输的主要缺点的飞机机舱容积和载重量都比较小,运载成本和运价比地面运输高。由于飞行受气象条件一定限制,影响其正常、准点性。此外,航空运输速度快的优点在短途运输中难以充分发挥。综合来看,航空运输适合时间上要求高,货物又较少的运输。
4、公路运输。公路运输是国内茶叶运输广泛采用的一种运输方式,它的优点是在近距离的条件下,公路运输可以实现“门到门”的服务,而且运输速度也比较 快;公路运输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制定运输时间表,对货物的损耗小。缺点是:运输能力小,运输耗能量高,运输成本高,不太适合大量的运输。在进行长距 离运输时产生的运费高。容易受环境,气候的影响。综合来看,公路适合短途的运输。可以和其他运输方式相结合,进行联运。
5、铁路运输。铁路运输也是茶叶广泛采用的一种运输方式,它的优点是:运输速度快,运输能力大,在运输的过程中所受到的自然环境的因素的影响较少。通用性好,时间的准确性高。运输成本比较低。缺点是:缺少了灵活性,只能按照规定的轨道走,单条铁路的建造成本高,建造的周期也很长。总结来看,铁路运输适合时间长,运输量大的,距离长的运输。
从这五种运输方式看来,茶叶均可采用这些运输方式进行运输。应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3.2 茶叶的运输与储存的注意事项
由于茶叶有吸湿性、吸味性、陈化性、怕热性等特性,因此茶叶在运输与储存中有以下注意事项:运输工具应保持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在运输时应防潮、防雨、防曝晒;装卸时轻放轻卸,严禁与有毒、有异气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首先,装载茶叶的货仓也应该注重温度、湿度、光线等周围环境的变化。仓内所有衬垫也应符合清洁、干燥、无异味等要求。装运茶叶的货仓应完整和水密。货仓要远离机发动机、厨房等热源。其次,尤其要注意的是,不同品种的茶叶特别是各种花茶不要与有异味的物品相混杂。不同茶叶之间也不能混装运输。当装载茶叶的货仓受外来水蒸气或其他气味影响时,要及时采取通风等相应的措施。第三,要严格控制货仓的温度与湿度。如允许仓内温度不超过15C,相对湿度不超过70%。要防止货仓出汗。一旦出现,要进行有效的通风换气,必须先将拟换入的空气做干燥处理。同时,在装运时,堆装茶叶的周围部位用草席、帆布等做铺隔。第四,茶叶装卸时,要防止茶叶包装的破损而导致茶叶散落,在堆码时,要垫垛,同时,要避免茶叶不受挤压和撞击,以保持其原形本色真味。
四、总体分析
总的说来,对于国内茶叶的运输,比较适合的方式是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其中,国内中长距离的茶叶运输采用铁路运输有速度快,运输能力大,在运输的过程中所受到的自然环境的因素的影响较少,通用性好,时间的准确性高,运输 6 成本比较低等优点。而如果是短距离,运量要求不大且时间要求较高的茶叶运输,则可采用公路运输,采用公路运输有近距离的条件下,公路运输可以实现“门到门”的服务,而且运输速度也比较快;公路运输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制定运输时间表,对茶叶的损耗小的优点。当然对于距离较远且急需运送的高档春茶等贵重茶叶也可采用航空运输。对于出口茶叶的运输则较多采用海上运输和航空运输。其中采用航空运输有速度快;机动性大;安全快捷;基本建设周期短,投资小等优点。而如果采用海上运输的话,则有运输量大,运输成本低廉,通过能力强等优点。
综合分析我国茶叶的在国内的产地和消费情况以及进出口现状来看,我国茶叶有四大产茶区,而产茶区内的茶叶消费也比较高,所以对于产茶区内的茶叶运输,采用公路运输是相当快捷,方便,灵活的,而且还可以实现门到门的运输,也比较经济。对于跨省的茶叶运输,采用铁路运输不仅可以运量大,运输速度快,受天气的影响较小,而且运输成本低廉。对于进出口茶叶,我国茶叶的出口市场主要是摩洛哥、日本、欧盟、美国和香港地区,主要的茶叶省份是浙江、安徽、福建、湖南和广东,五省出口量占全国茶叶出口的87.94%。其中浙江占全国茶叶出口比重超过一半,占62.03%;安徽、福建、湖南和广东分别占8.50%、7.61%、6.70%和3.09%。进口省份相对分散。茶叶进口量居前五位的省份是福建、广东、云南、浙江和安徽,五省进口量占全国茶叶进口的80.37%。其中福建和广东分别占全国茶叶进口的1/5左右,分别占22.26%和18.02%;云南、浙江和安徽分别占14.77%、14.14%和11.18%。针对这些情况,对于进出口茶叶的运输,应该主要采用海上运输,不仅运输量大,通过能力强,运距远,而且运输成本低廉。部分高档且时间要求较高的茶叶可采用海空运输。
但是无论采用何种运输方式,在储存和运输茶叶时都应考虑到茶叶运输中的各种注意事项,根据运输需求合理进行包装,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存储和运输。
第二篇:关于茶叶的储存 包装 运输的实践报告
实践目的:
通过亲身参与茶叶的储存、包装及运输的物流过程,进一步加深对茶叶在储存、包装及运输等物流环节中所面对的具体问题的理解,并针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让自己的实践有所收获。
白驹过隙,转眼之间自己的大一就这样匆匆走过,暑假已经开始了。在接到导师关于暑假实践的消息后,感到格外的激动,因为自己终于可以亲身参与一些现实生活中与物流活动有关的环节了,毕竟自己是从心里喜欢这个专业的,渴望能够学好它,将来也可以在社会上从事相关的工作,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但是当听到要自己去找实践单位的时候,还是感到有些担心的,总是怕自己找不到一家与物流有关的合适的实习单位,也怕工作后难以参与到与物流有关的时间环节中,后来一想,其实根本无需担心。生活中,处处都是物流。刹那间,果库,茶楼这两个可以实践的地方已经涌入脑海,我的家乡是苹果之乡-白水,这里有果库,每年大量优质的苹果被包装后放入木托盘中存入果库,待货车来时,装入货车上的集装箱中运往港口外贸,我很乐于在这样的企业中实践,但在询问了有关人员后,我才知道果库开库比较迟,要等到苹果大量采摘的季节,而我的时间是赶不上的,最后我选择了茗香缘茶楼作为实践单位,实践的最终地点就这样定了下来。实践单位简介:
我所工作的茗香缘茶楼是白水县最大的茶楼之一,主要从事茶叶的销售,茶文化的交流,品茶服务,棋牌盘娱乐等业务。经过前期的调查询问,我对这里的营业状况也有了相对的了解:
1.在茶叶的销售上:
茶叶销售的种类有,绿茶(午子仙豪 宁强雀舌 黄山毛峰 西湖龙井 紫阳富哂 太平猴魁 珍惜白茶 碧螺春),红茶(金骏眉 坦洋功夫 正山小种 云南普洱),乌龙茶(铁观音 大红袍)花果茶(黄山贡菊 胎菊 昆仑雪菊 玫瑰 柠檬 芦荟 千日红 百合 巴黎香榭 放肆情人 甜妈妈 蜂蜜柚子茶 芦荟柚子)
销售量上,多销售给对品茶有特殊爱好的人,以精品品茶叶为主,销量并不大。2.在茶文化的交流上说: 这里聘请有对茶文化有相当了解的工作人员,与品茶爱好者可以就茶文化做交流。
有专业的品茶室,共有共同品茶爱好的人彼此间的相互交流。
有专业的功夫茶表演,吸引了较多茶文化者的驻足。3.在品茶服务上:
有专业的泡茶人员为前来的顾客泡茶,保证正确的泡茶方法以达到最好的品茶效果。
有精美专业的茶具,给予顾客更好的享受。4.在棋牌娱乐上:
一楼以品茶聊天为主,二楼包厢以棋牌娱乐为主
拥有多种多样的棋类和牌类娱乐工具,供人们在品茶之余玩乐,更有果盘提供,给休闲的人以更精美的服务。工作内容:
7月10日,工作正式开始,我被安排在了前台收银员的工作岗位上,在告诉经理我暑期实践的事情后,她十分的支持,答应让我参与到茶叶采购的环节中,这样我就有机会亲身参与到茶叶的储存、包装及运输的物流环节中,以深化对茶叶物流的了解。随着工作时间的推移,我与这里的工作人员也渐渐开始熟悉起来,空闲时间可以聊聊天,从谈话中可以加深对茶叶物流过程的了解。茗香缘茶楼里有一位专业的茶叶保管员,负责日常茶叶的储存,这是一个很年轻的小伙子,也和我很谈得来,从他的口中,我了解到了许多茶叶储存的知识。1.茶叶储存的重要性:
茶叶及其容易变质,温度,湿度,异味,光线,空气和微生物都会影响茶叶的质量,所以茶叶在储存时要万分细心。
其次要存放茶叶,也要了解茶叶的特性。茶叶有三性:湿性,陈化性,吸收异味性。因此茶叶要注意防潮,防霉,防变质,防异味窜入。湿性主要体现在茶叶结构疏松,又含有多种“亲水性”物质,吸湿性很强,而茶叶中的水份超过百分之十二即发霉变质;陈华性主要体现在茶叶中的芳香物容易挥发,叶绿素和鞣质容易被氧化,存放过久会使香味降低,汤味变灰暗或浑浊,不宜长期储存;异味性则主要体现在茶叶含有萜类物质,结构多水,极易吸收异味,要严格与气味特浓的物品分开。2.茶叶的冰箱保存法: 我所工作的茗香缘茶楼采用的就是茶叶的冰箱保存法,因此我可以较为直观的观察到这种方法。冰箱保存法其实就是将茶叶置于干燥,无异味,能密封的盛器瓶中放入冰箱的冷藏柜中即可。如果茶叶数量少且干燥,也可以用二层防潮性能好的薄膜袋包装密封好,放在冰箱中。茶叶保存的基本要求:一要干燥,二要低温。茗香缘茶楼考虑到茶叶储存的条件限制,不会一次性买进数量太多的茶叶,大概十五天左右会进货一次,因此冰箱储存法也更适合这种茶叶的少量储存,将茶叶用二次防潮性能好的薄膜袋包装密封好,放在冰箱中冷藏。
3.茶叶的大量储存方式:
7月25日,在工作了十五天之后,我终于有机会跟随进货的队伍去大的茶叶交流市场,去更加近距离的了解茶叶的物流环节。在这里,经理为我介绍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茶叶商人,他带我参观了他储存茶叶的方法,让我大开眼界,和他的交谈中,我能更直接的了解到茶叶的大量储存的方式。茶叶在数量较多的情况下可以分为半斤或者一斤一份,用
白纸包
好,放入干净的罐和坛中,底层或中间放入干燥剂。放置干燥剂也是有讲究的,所放的干燥剂的种类必须依照茶叶的种类来决定。储存绿茶可以用块状未潮解的石灰,红茶和花茶可以用干燥木炭,有条件的也可以用变色硅胶,罐子和坛子盖多层草纸并压紧以防潮湿空气进入。为避免茶叶吸收异味,切忌将茶叶与有严重异味的物质放在一起,诸如樟脑丸,香皂,香水,香烟都不宜与茶叶混放。新买来的茶叶筒罐,筒内金属表面经常有一层油脂,必须擦净晾干,再以少量废茶擦过,除去异味后,方可装上茶叶。
在为期一个月的实践中,我不仅仔细的了解了茶叶的储存方式,对于茶叶的包装知识以及我国茶叶行业的包装现状也通过与行业内人士交流、图书馆查阅资料、上网查询等途径有所了解,在这一问题上有所思考。1.茶叶包装对材料的要求:
茶叶包装材料必须是卫生、无毒的食品级包装材料,由于包装材料中的有害物质容易迁移到茶叶中,污染茶叶,因此茶叶包装材料应卫生、无毒,不受杀菌剂、杀虫剂、防腐剂、熏蒸剂等物品的污染,包装用的印刷油墨、黏着剂等辅助材料也须无毒无害。不得使用聚氯乙烯(PVC)包装材料和含有荧光染料的材料。
茶叶包装材料必须干燥、无异味和无机械损伤,尽量选用坚固、防潮、遮光和隔氧性能好的材料:茶叶具有吸湿和吸异味的特性,极易氧化变质,对茶叶包装材料的透湿量和透氧量有较高的要求,不同的包装材料有不同的透湿量和透氧量。目前茶叶包装材料以纸质包装、金属包装和复合薄膜包装材料为主,其中复合薄膜材料的阻隔性能较好。复合薄膜材料一般是由2~5层的单体材料复合而成,其中聚乙烯、尼龙、聚丙烯、聚偏二氯乙烯、铝箔等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防潮保鲜效果,可用于茶叶包装。尤以铝箔和聚偏二氯乙烯为阻隔层的复合膜的阻隔性能强,对茶叶保色保香效果好。
包装材料必须考虑包装图案的美观大方,并尽量采用环保材料:随着经济的发展,包装除了保存、运输等性能外,宣传和美化商品成为一个重要的功能。因此,所选择的材料在外观方面应具有较好的可塑性。另外,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都使人们更多地关注环境,包装材料的环保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必然。2.茶叶包装的作用:
保护的作用,随着国内外贸易的发展,茶叶要经过储运和销售等环节输往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国,为确保茶叶产品在流通过程中不因周围各种气象条件,而使茶叶变质;不同装卸、运输中各种机械或人力的撞击、振动使茶叶断碎等,茶叶包装可以保护茶叶产品避免或减轻在流通过程中各种外力的损害和污染;
方便储运的作用,茶叶的形状是多样的,但茶叶经过包装以后,人们可以使茶叶包装件的外形符合一定的规格。目前,大部分茶叶包装件为长方体箱型,为搬运、装卸和储存、堆码提供了方便条件。茶叶包装的规则箱型能提高仓库的利用率,便于计量和清点,增加车船等运输工具的装容能力,从而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3.我国茶叶包装行业当前的现状:
茶包装一般可分为两大类,既大包装和小包装。大包装也称运输包装,它主要是为了便于运输装卸和仓贮,一般用木箱和瓦楞纸箱,也有采用锡桶或白铁桶的;小包装也称零售包装和销售包装,它既能保护茶叶品质,又有一定的观赏价值,便于宣传、陈列、展销,而且携带方便。小包装的种类很多,从制作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硬包装、半硬包装和软包装三类,如硬包装有铁罐、锡罐、瓷瓶、玻璃瓶及工艺小木盒、小竹盒、工艺刻花镀金盒等;半硬包装有各种硬纸盒;软包装有纸袋、塑料食品袋和各种夏合袋等,设计都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用适当的材料进行包装设计。
设计茶叶包装,首先要考虑的是它的材料与结构,包装材料选用是否合适,直接影响着商品的质量,这也是由茶叶这种特殊商品的属性所决定的,所以一般易选用结构精密,便于开启的材料来做茶叶包装。随着包装工业的发展和现代高科技的结合,涌现出了许多新型的包装。市场上也有许多新颖别致的茶叶包装,但有些包装看似高档,却存在着过分包装的倾向,有的脱离了商品的属性,盲目地追求一种表面华丽的装饰和浮燥的色彩,与茶叶本身的质量不相符合,如市场上有一种表面是塑料刻花镀金的茶叶包装,从包装上看不到一点商品所要传达的任何信息,给人一种是工艺品的感觉,而不是茶叶。4.个人对于我国茶叶包装行业现状的思考: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茶叶需求量的增加,茶叶包装行业的发展前景是极为乐观的,茶叶包装行业的状况总体还是比较好的,现代人审美观念的上升,人们不仅注重茶叶包装的实用性,更注重茶叶包装的美观性,本来这也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礼尚往来的文化,人们对于逢年过节的送礼特别重视,近些年来也看特别重包装的华丽美观,这就为茶叶包装行业的过度包装提供了可能。现在茶叶市场上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过度包装状况,这就造成了茶叶包装上的浪费,觉得应该在茶叶的包装上追求实用简洁,同时兼顾美观大方,严防过度包装,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深入研究茶叶的特性以及影响茶叶变质的有关可能,科学的设计茶叶包装,在茶叶的物流环节中保护好茶叶。
经常与国内外的有关行业多交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为我国茶叶行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更大限度的开发由包装带来的升值空间。
在工作中,我亲身参与了茶叶的运输过程,也和有关人员进行了交流,对于茶叶的运输问题有一定的体会。也了解到了茶叶在运输过程中必须注意的事项:
运输茶叶的工具必须清洁卫生,干燥,无异味。严禁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
装运前必须进行有机茶的质量检查,在标签、批号和货物三者符合的情况下才能运输。填写的茶叶运输单据,要字迹清楚,内容正确,项目齐全。
运输包装必须牢固、整洁、防潮,并符合茶叶的包装规定。在运输包装的两端应有明显的运输标志,内容包括:始发站和到达站名称,茶叶品名、重量、件数、批号系统,收货和发货单位名址等。
运输过程中必须稳固、防雨、防潮、防曝晒。装卸时应轻装轻卸。防止碰撞。工作体会:
时光匆匆而过,实践就这么结束了,可带给人的收获却是无穷的,仅仅一个月的工作,让我学习到了非常多的知识,茶叶的储存、包装、运输等等,我深刻的感受到了,物流其实是一个看似简单却渗透着深厚学问的工作,物品的储存、包装、运输、装卸、搬运等物流过程要求我们对物品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系统优化知识的了解,深深的喜欢这门学科。在离开茗香缘茶楼后,我没有停歇,对茶楼的日常工作做了回顾,就茶楼的工作情况,尤其是与茶叶的物流环节有关的情况做了总结。1.茶楼工作情况中值得提倡的地方:
服务人员的态度非常好,对于顾客的合理要求总是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并尽力满足,工作中不合理的地方能认真听取顾客的建议并及时的改正。
在茶楼的工作制度上,每周会有一次小会议,会把本周的工作情况做以总结,并会有在某方面工作做得非常优秀的人向其他工作人员讲述一些工作中的技术和方法,然后大家就工作技巧来进行交流,我认为这一点是非常好的,可以迅速有效的提升整个茶楼的服务质量。
在茶叶的储存上,茶楼有专业的茶叶储存管理人员,管理茶叶日常的冰箱储存,并向其他工作人员普及一些茶叶的少量储存方式,保证了茗香缘茶楼的茶叶有绝对正宗的味道。
在茶叶的采购过程中,茶楼会注重优先选择茶叶包装优良的茶叶,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保证了茶叶的质量,也有利于茶叶的后续保存。
在茶叶的运输过程中会特别注重将茶叶密封保存,以防止受异味的影响,注意茶叶的轻拿轻放,这就保证了茶叶的完整性。2.茶楼工作中还有待提高的地方: 在茶叶的储存上,平时有拆出的半袋茶叶时,服务人员不能很正确的储存茶叶,不利于茶叶原味的更好保存。
服务人员的流动性较大,新来人员对各种茶叶的泡茶方法不够精通,会出现差错,影响茶叶的口味。
暑假实践的事情就暂告一段落,觉得学到了很多东西,很期待新学期开始与更多同学的交流。
第三篇:第四章 茶叶储存与运输
第四章 茶叶储存与运输
1.影响茶叶变质的环境因素
主要有温度、湿度、氧气、光线和异味。(1)温度
茶叶变质的机理尚不十分明了,一般认为温度和湿度是茶叶变质的直接原因。温度的作用,主要在于加快茶叶的自动氧化。据试验,温度每提高10℃,绿茶汤色和色泽的褐变速度可加快3~5倍,而冷藏可抑制氧化褐变。
低温储藏条件下维生素C的保留量较高,氨基酸含量亦以低温冷藏的较高。因此,低温储藏是保持茶叶品质最有效的方法。(2)湿度
茶叶中既有亲水的化学物质,如茶多酚、类酯物质、蛋白质、糖类;又具有吸水的物理性状,如质地疏松,条索空松。这样就使茶叶具有很强的吸湿还潮特性,而吸湿还潮的结果,会使茶多酚、抗坏血酸、类酯物质等发生不同程度的氧化。于是茶叶的滋味发生变化,香气减低,失去了新鲜感。(3)氧气
分子态氧易使醛类、酯类、维生素等氧化而形成化合物,这种氧化物在单独或与其他物质在一起,能起自动氧化,并继续氧化分解,这是食品氧化变质的基础。(4)光
光能促进植物色素或脂类物质的氧化,特别是绿色色素的主体-叶绿素能分解成为脱镁叶绿素这个作用。在光线的照射中,紫外线比可见光强得多,影响更大。所以光线能使茶叶中的色素氧化变色,使绿茶由绿变黄,红茶由乌变灰。(5)异味
茶叶中含有高分子棕榈酸和萜烯类化合物。这类物质生性活泼,广吸异味,因此将茶叶与异味的物质,诸如香皂、樟脑、油漆、香烟等一起储放,茶叶就会很快地吸收它们的气味,粘附于茶叶表面,从而产生异味。
因此茶叶合理储存的关键:茶叶干燥,环境低温,少氧避光,杜绝污染源。根据茶叶的特性和造成茶叶陈化变质的原因,从理论上讲,茶叶的储藏保管以干燥(含水量在6%以下,最好是3%-4%)冷藏(最好是零摄氏度)无氧(抽成真空或充氮)和避光保存为最理想。但由于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以上这些条件往往不可能兼备而有之。因此,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抓住茶叶干燥这个必需的要求,根据各自现有条件设法延缓茶叶的陈化过程,再采取一些其他措施。
2.茶叶储存方法
根据茶叶的特性和造成茶叶陈化变质的原因,从理论上讲,茶叶的储藏保管以干燥(含水量在6%以下,最好是3%-4%)冷藏(最好是零摄氏度)无氧(抽成真空或充氮)和避光保存为最理想。但由于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以上这些条件往往不可能兼备而有之。因此,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抓住茶叶干燥这个必需的要求,根据各自现有条件设法延缓茶叶的陈化过程,再采取一些其他措施。茶馆茶叶的储藏方法不妨可借鉴家庭的储藏方法。(1)铁罐的储藏法
选用市场上供应的马口铁双盖彩色茶向做盛器。储存前,检查罐身与罐盖是否密闭,不能漏气。储存时,将干燥的茶叶装罐,罐要装实装严。这种方法采用方便,但不宜长期储存。(2)热水瓶的储藏法
选用保暖性良好的热水瓶作盛具。将干燥的茶叶装入瓶内,装实装足,尽量减少空气存留量,瓶口用软木塞盖紧,塞缘涂白蜡封口,再裹以胶布。由于瓶内空气少,温度稳定,这种方法保持效果也较好,且简便易行。(3)陶瓷坛储存法
选用干燥无异味,密闭的陶瓷坛一个,用牛皮纸把茶叶包好,分置于坛的四周,中间嵌放石灰袋一只,上面再放茶叶包,装满坛后,用棉花包紧。石灰隔1——2个月更换一次。这种方法利用生石灰的吸湿性能,使茶叶不受潮,效果较好,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茶叶品质,特别是龙井、大红袍等一些名贵茶叶,采用此法尤为适宜。(4)食品袋储藏法
先用洁净无异味白纸包好茶叶,再包上一张牛皮纸,然后装入一只无孔隙的塑料食品袋内,轻轻挤压,将袋内空气挤出,随即用细软绳子扎紧袋口取一只塑料食品袋,反套在第一只袋外面,同样轻轻挤压,将袋内空气挤压在用绳子扎紧口袋,最后把它放进干燥无味的密闭的铁桶内。(5)低温储藏法
方法同“食品袋储藏法”,然后将扎紧袋口的茶叶放在冰箱内。内温度能控制在5摄氏度一以下,可储存一年以上。此法特别适宜储藏名茶和茉莉花茶,但需防止茶叶受潮。(6)木炭密封的储藏法
利用木炭极能吸潮的特性来储藏茶叶。先将木炭烧燃,立即用火盆或铁锅覆盖,使其熄灭,待晾后用干净布将木炭包裹起来,放于盛茶叶的瓦缸中间。缸内木炭要根据胡潮情况,及时更换。
上述六种储藏茶叶的方法比较适用于家庭,但是它的科学原理对于茶馆储藏茶叶是有参考价值的。茶馆储藏茶叶,一般都有专门的储藏室,为了降低储藏室的温度可采用如下两种方法:
一是干燥法。即在储藏室内的空处,放上成有石灰或木炭的容器,每隔一段时间检查石灰是否潮解,如石灰潮解应立即换掉,这样就保持储藏室内的干燥。
二是采用吸湿机除湿。此法对储藏红茶更适宜。茶叶储藏室平时少开门窗,如要换气,应选择晴天中午,开窗半小时,以利通气。茶叶进入储藏室时,要检查是否夹杂霉变茶叶,入仓后要勤查,发现霉变茶叶后要及时清除,同时要找到霉变原因,并排除不良因素。吸湿机除湿,只有在储藏室封闭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平时进出都要及时关闭门窗。(7)干燥剂贮存
使用干燥剂,可使茶叶的贮存时间延长到一年左右。选用干燥剂的种类,可依茶类和取材方便而定。贮存绿茶,可用块状未潮解的石灰;贮存红茶和花茶,可用干燥的木炭;有条件者,也可用变色硅胶。
用生石灰保存茶叶时,可先将散装茶用薄质牛皮纸包好(以几两到半斤成包),捆牢,分层环列于干燥而无味完好的坛子或无锈无味的小口铁筒四周,在坛和筒中间放一袋或数袋未风化的生石灰,上面再放茶叶数小包,然后用牛皮纸、棉花垫堵塞坛或筒口,再盖紧盖子,置于干燥处贮藏。一般1-2个月换一次石灰,只要按时更换石灰,茶叶就不会吸潮变质。木炭贮茶法,与生石灰法类似,不再赘述。
变色硅胶干燥剂贮茶法,防潮效果更好。其贮藏方法,与生石灰、木炭法类同,唯此法效果更好,一般贮存半年后,茶叶仍然保持其新鲜度。变色硅胶未吸潮前是蓝色的,当干燥剂颗粒由蓝色变成半透明粉红色时,表示吸收的水分已达到饱和状态,此时必须将其取出,放在微火上烘焙或放在阳光下晒,直到恢复原来的色时,便可继续放入使用。
3.不同茶类的储存方法
1.高山茶、乌龙茶、包种茶、龙井茶、碧螺春、白针银毫、东方美人、绿茶类...等轻焙火。挑密封度好的茶叶罐、铝箔袋、脱氧真空包装,可以选择pc塑胶真空罐、马口铁罐、不锈钢、锡材质制的茶叶罐,避免阳光直射、效果较佳,可防潮、避免茶叶变质走味。一般轻焙火、香气重的茶叶因还有轻微水份会产生发酵,建议尽速泡完,短时间喝不完,可将茶叶密封,存放於冰箱中冷藏低温保鲜贮藏。
2.武夷岩茶、铁观音、陈年老茶...等重焙火或普洱各种茶类。重焙火茶要贮存时要先把茶叶的水份烘焙乾一点,利於茶叶久放不变质,如要让茶叶回稳消其火味,用瓷罐或陶罐都是很好的选择。普洱各种茶类如用陶罐、瓷罐贮存,切记不要盖盖子,口用布盖上,让其通风,因为普洱各种茶类属於后发酵,需借由空气中水份来做发酵,自然陈化,放的越久普洱茶的滋味就会变得更柔和、汤色鲜红明亮、入口滑顺、生津回甘。茶叶罐应放在:荫凉通风、保持乾燥、避免阳光直射,不要贮放在有异味的储存柜或是跟有气味的东西一起贮放,避免吸入异味。铁罐/冰箱,家用的话就可以了.4.茶叶运输
(1)茶叶的运输包装
茶叶的运输包装是极其重要的。它起到保质作用,同时也便于搬运和仓贮。目前茶叶包装的类型主要有箱装、娄装、袋装等。不论何种运输包装,其材料的选用,必须对茶叶起防潮、绝气、遮光的作用。由于各种包装材料的透湿、透气等物理性能不一,防止茶叶劣变的效果也就大不相同。在防潮方面,可使用防潮性能好的材料,如铝箔或铝箔蒸镀薄膜为基础材料的复合薄膜为包装材料进行防潮包装;在防氧化方面,可采用真空包装技术;在光线问题上,可以采用遮光包装技术。
总而言之,我们在选择运输包装材料时,应有以下几点基本要求:第一,包装材料应干燥、清洁、无异气味,不影响茶叶品质。盛茶容器和使用方法上要尽可能密闭,减少与空气接触,要求存放干燥、清洁、无异味的地方。第二,茶叶的运输包装必须牢固、防潮、整洁、美观、无异味,便于装卸、仓储和集装化运输。同一批次,同一花色品种的茶叶应采用相同的包装。茶叶的储存主要也是从温度、水分、氧气和光线四大方面进行考虑。茶叶应贮于清洁、干燥、阴凉、无异气味的专用仓库中,仓库周围应无异气污染。
(2)茶叶的运输与保管
由于茶叶有吸湿性、吸味性、陈化性、怕热性等特性,因此其运输工具应保持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在运输时应防潮、防雨、防曝晒;装卸时轻放轻卸,严禁与有毒、有异气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
首先,装载茶叶的货舱也应该注重温度、湿度、光线等周围环境的变化。舱内所有衬垫也应符合清洁、干燥、无异味等要求。装运茶叶的货舱的舱盖板应完整和水密。货舱要远离机舱、厨房等热源,同时,舱内的排水系统应保持通畅,在运输茶叶的过程中不能发生任何渗漏的可能,否则会使茶叶受潮而影响品质。
其次,尤其要注意的是,不同品种的茶叶特别是各种花茶不要与有异味的物品相混杂。不同茶叶之间也不能混装运输。当装载茶叶的货舱受外来水蒸气或其他气味影响时,要及时采取通风等相应的措施。
第三,要严格控制货舱的温度与湿度。如允许舱内温度不超过15C,相对湿度不超过70%。要防止船体出汗。一旦出现,要进行有效的通风换气,必须先将拟换入的空气做干燥处理。同时,在装运时,堆装茶叶的周围部位用草席、帆布等做铺隔。
第四,茶叶装卸时,要防止茶叶包装的破损而导致茶叶散落,在堆码时,要垫垛,同时,要避免茶叶不受挤压和撞击,以保持其原形本色真味。
茶叶科学贮藏方法
藏茶禁忌: 1.忌茶叶含水量较多 2.严禁茶叶与异味接触 3.防止茶叶挤压
明代王象晋在《群芳谱》中,把茶的保鲜和贮藏归纳成三句话:“喜温燥而恶冷湿,喜清凉而恶蒸郁,宜清独而忌香臭”。唐代韩琬的《御史台记》写道:“贮于陶器,以防暑湿。”宋代赵希鹄在《调燮类编》中谈到:“藏茶之法,十斤一瓶,每年烧稻草灰入大桶,茶瓶坐桶中,以灰四面填桶瓶上,覆灰筑实。每用,拨灰开瓶,取茶些少,仍覆上灰,再无蒸灰。”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也有述及:“收藏宜用磁瓮,大容一二十斤,四周厚箬,中则贮茶,须极燥极新,专供此事,久乃愈佳,不必岁易。”说明我国古代对茶叶的保藏就十分讲究。现将当前家庭常用的几种贮茶方法介绍如下: 坛藏法:用此法贮藏茶叶,选用的容器必须干燥无味,结构严密。常见的容器有陶甏瓦坛,无锈铁桶等。另外,需要提醒的是,茶叶通常不宜混藏,因为红茶是经发酵加工而成的,花茶则以花香取胜,而绿茶又自成一体,倘一家有几种风格不一,香气迥异的茶叶贮藏在一起,则会因相互感染而失去本来的特色。
罐藏法:目前,有许多家庭采用市售的铁罐,竹盒或木盒等装茶。这些罐或盒,若是双层的,其防潮性能更好。装有茶叶的铁罐或盒,应放在阴凉处,避免潮湿和阳光直射。如果罐装茶叶暂时不饮,可用透明胶纸封口,以免潮湿空气渗入。
袋藏法:目前用得最多的是用塑料袋保藏茶叶,这也是家庭贮藏茶叶最简便,最经济的方法之一。用塑料袋包装茶叶,能否起到有效的保藏作用,关键是:一要茶叶本身干燥,二要选择好包装材料。
冷藏法:用冰箱冷藏茶叶,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但有两点是必须注意的:一是要防止冰箱中的鱼腥味污染茶叶;二是茶叶必须是干燥的。
茶叶并非越鲜越好
一些人在品茶时追求品新茶,喜欢买新炒的茶叶。所谓新茶就是当年春季从茶树上采摘的头几批鲜叶加工而成的茶叶。有些消费者以品新茶为乐,其实,认为茶叶越新鲜就越好的观点是一种误解。因为新茶中的咖啡因、活性生物碱以及多种芳香物含量较高,易使人的神经系统兴奋,对神经衰弱、心脑血管病患者有不良影响。另外,新茶中不经氧化的多酚类物质和醛类物质含量较多,对胃肠黏膜有很强的刺激作用,胃肠功能较差的人特别是慢性胃肠炎者,喝新茶易引起胃脘疼痛、胀满、便秘、口干等症状。
茶叶受潮后的处理办法
盛夏多雨,茶叶如保管不善,吸水受潮,轻者失香,重者霉变。此时,如把受潮茶叶放在阳光下曝晒,阳光中的紫外线会破坏 茶叶中的各种成分,影响茶叶的外形和色、香、味。正确的方 法是,把受潮的茶叶放在干净的铁锅或烘箱中用微火低温烘烤 边烤边翻动茶叶,直至茶叶干燥发出香味,便已妙手回春。
茶叶也有保质期 这些茶叶巧保存
叶极易吸湿吸异味,同时在高温高湿、阳光照射及充足氧气条件下,会加速茶叶内含成分的变化,降低茶叶的品质,甚至在短时间内使茶叶陈化变质。尤其是每年新采摘的绿茶和陈年的普洱茶,往往价值不菲,更应妥善保存。
名优绿茶:是所有茶类中最易陈化变质的茶,极易失去光润的色泽及特有的香气。由于绿茶易吸湿气,水分达到百分之五以上时,就会变质,一次长时间存放的绿茶即使没有开封也会失去香味,因此应趁新鲜时饮用,在室温下保存期约为一年,开封后应倒入密闭的容器内,并且应该在一个月以内用完。
家庭贮藏名优绿茶可采用生石灰吸湿贮藏法。即选择密封容器(如瓦缸、瓷坛或无异味的铁筒等),将生石灰块装在布袋中,置于容器内,茶叶用牛皮纸包好放在布袋上,将容器口密封,放置在阴凉干燥的环境中。有条件的还可以将生石灰吸湿后的茶叶用镀铝复合袋包装,内置除氧剂,封口后置于冰箱中,可两年左右保持茶叶品质基本不变。
茉莉花茶:是绿茶的再加工茶,含水量高,易变质。保管时应注意防潮,尽量存放于阴凉干燥、无异味的环境中。
红茶与乌龙茶:相对于绿茶来说,陈化变质较慢,较易贮藏。避开光照、高温及有异味的物品,就可较长时间保存。
红茶因为已经完全发酵,保存期限比绿茶药长,罐装或用铝箔纸包装的茶包,可保存三年,放入纸袋的茶包约为两年。但是放置时间经过三年以后,香味就会消失,丧失原有的风味。
普洱茶:如果保存得当,普洱茶会越陈越香。目前较广为采用的是“陶缸堆陈法”:取一广口陶缸,将老茶、新茶掺杂置入缸内,以利陈化。对于即将饮用的茶饼,可将其整片拆为散茶,放入陶罐中(勿选不透气的金属罐),静置半月后即可取用。这是因为一般的茶饼往往外围松透,中央气强。经过上述“茶气调和法”处置后,即可让内外互补,享受到较高品质的茶汤。
新买的茶叶能保存多久? 茶叶吸湿及吸味性强,很容易吸附空气中水分及异味,若贮存方法稍有不当,就会在短时期内失去风味,而且愈是清发酵高清香的名贵茶叶,愈是难以保存。通常茶叶在贮放一段时间后,香气、滋味、颜色会发生变化,原来的新茶叶消失,陈味渐露。
茶叶宜放在干燥通风处,不能放在潮湿、高温、不洁、曝晒的地方,且周围不能有樟脑、药品、化妆品等具有强烈气味的物品。专家还提醒大家注意,不同种类、不同级别的茶叶不能混在一起保存。不能在保存红茶、花茶时使用生石灰作吸湿剂。
影响茶叶变质的环境因素
影响茶叶变质、陈化的主要环境条件是温度、水分、氧气、光线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温度
温度愈高、茶叶外观色泽越容易变褐色,低温冷藏(冻)可有效减缓茶叶变褐及陈化。水分
茶叶中水分含量超过5%时会使茶叶品质加速劣变,并促进茶叶中残留酵素之氧化,使茶叶色泽变质。
氧气
引起茶叶劣变的各种物质之氧化作用,均与氧气之存在有关。光线 光线照射对茶叶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光照会加速茶叶中各种化学反应之进行,叶绿素经光线照射易褪色。
由上述可知: 降低贮存环境温度。保持茶叶与氧气之接触。阻隔茶叶与氧气之接触。
防止光线直射等均可减缓茶叶的变质。
茶叶的贮藏方法
一般家庭选购的茶叶多为罐装或散装茶,由于买回后不是一次泡完,所以就会遭遇到贮存的问题,以下建议几种家庭常用的茶叶贮存,方法如下:
塑料袋、铝箔袋贮存法
最好选有封口且为装食品用之塑料袋,材料后十一点、密度高的较好,不要用有味道或再制的塑料袋。装人茶后袋中空气应尽量挤出,如能用第二个塑料袋反向套上则更佳,以透明塑料袋装茶后不易照射阳光。以铝箔袋装茶原理与塑料袋类同。另外,将买回来的茶分袋包装,密封后装置于冰箱内,然后分批冲泡,以减少茶叶开封后与空气接触的机会,延缓品质劣变的产生。
金属罐装贮存法
可选用铁罐、不锈钢罐或质地密实的锡罐,如果是新买的罐子,或原先存放过其他物品留有味道的罐子,可先用少许茶末置于罐内,盖上盖子,上下左右摇晃轻擦罐壁后倒弃,以去除异味。市面上有贩售两层盖子的不锈钢茶罐,简便而实用,如能配合以清洁无味之塑料袋装茶后,再置入罐内盖上盖子,以胶带黏封盖口则更佳。装有茶叶的金属罐应置于阴凉处,不要放在阳光直射、有异味、潮湿、有热源的地方,如此,铁罐才不易生锈,亦可减缓茶叶陈化、劣变的速度。另锡罐材料致密,对防潮、防氧化、阻光、防异味有很好的效果。
低温贮存法
将茶叶贮存的环境保持在5摄氏度以下,也就是使用冷藏库或冷冻库保存茶叶,使用此法应注意:
贮存期六个月以内者,冷藏温度以维持0~5摄氏度最经济有效;贮藏期超过半年者,以冷冻(-10至-18摄氏度)较佳。
贮存以专用冷藏(冷冻)库最好,如必须与其他食物共冷藏(冻),则茶叶应妥善包装,完全密封以免吸附异味。冷藏(冷冻)库内之空气循环良好,已达冷却效果。
一次购买多量茶叶时,应先予小包(罐)分装,再放入冷藏(冻)库中,每次取出所需冲泡量,不宜将同一包茶反复冷冻、解冻。
有冷藏(冷冻)库内取出茶叶时,应先让茶罐内茶叶温度回升至室温相近,才可取出茶叶,否在骤予打开茶罐,茶叶容易凝结水气增加含水量,使未泡完之茶叶加速劣变。
茶叶长期贮存在处理方法
茶叶含水量控制在3-5%才能作长时间的保存,焙火及干燥程度与茶叶贮藏期限有相当重要关系;一般而言,焙火较重,含水量较低者可贮存较久。
茶叶最适贮存期届满时,应取出再焙火。可洗净电饭锅至无味,拭干后倒茶叶于瓷盘或锡箔纸上置入电饭锅内,开关切至[保温]位置,锅盖半掩,适时翻动,约半天时间,茶叶由陈旧味转清熟香,以食拇指捏之即碎为宜,俟降温冷却后,始可再行包装贮藏。
有人以微波炉干燥、烘焙茶叶,唯其加热时间短,且炉门虚紧闭,或后不易控制,常导致茶叶表面碳化或陈旧味未能逸散之缺点,技术上仍待克服。
最稳当的方法是将珍藏的茶叶委请熟识的茶师或茶农代为焙火。
普洱茶收藏
普洱茶和其他茶叶相比是一种特别耐藏的茶,经过一定的时间存放,由于普洱茶的后熟作用,普洱茶的品质会随着存放年限的延长而提高。但是,普洱茶是不是应该几十年无限制的存放下去呢?收藏散茶还是紧压茶呢?怎样存放普洱茶才是科学的呢?用什么气血存放才好呢?
普洱茶越陈越香?
首先指的是自然慢慢发酵的茶,也就是我们说的“生茶”,真正经过了数十年存放的普洱茶,在陈化后发酵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品质,但这类茶稀少,只能作为文物保存。
收藏散茶还是紧压茶?
如果您真的自己有兴趣存放普洱生茶,来体会一下普洱茶品质的改变过程和奇特有风格的形成经历也是很有意义的。建议您储存紧压茶:由于紧压茶体极小,且有规则,易于存放。由于紧压茶耐储藏,不易变质,紧压在内部的茶所处的环境较好,利于后发酵。通常需要10年优质的自然陈化才能获得普洱的自然风味。
普洱茶是否存放的越久越好呢?
普洱茶特有的品质和陈香是在存放过程中后发酵形成的,一定时间后普洱生产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茶多酚,氨基酸,糖类等各种物质之间发生变化,使得汤色、香味趋向与理想化,但是如果储藏条件不当或不讲科学的无限期存放,这也必然降低其品质。品质达到至优的普洱茶,仍一味的无限期地存放,必然使其茶叶中的有益陈分逐渐分解、氧化,进而失去普洱茶应有的特殊风味。故在普洱茶的存放过程中应视情况而定,一般新的生茶可以存放10年左右,便可以得到较为满意的品质。而对于发酵过的“熟茶”不需要几十年,一般2~3年的存放就能升到较好的品质风味了。
普洱茶适宜存放在怎样的环境下呢?
一般来说普洱的存放并不困难,只要不受阳光直射或雨淋,环境清洁卫生,通风无其他杂味异味。
用什么容器存放普洱比较好呢?
普洱茶和其他绿茶、乌龙茶不同,普洱茶不需要隔绝空气,相反普洱喜好通风干燥的环境,所以一般建议将普洱存放在陶瓷缸中存放。
在家可将即将要喝的普洱拆去包装,整块或用普洱刀小心将其开松成小片,用宣纸或无味吸潮的纸张包好后放入小型的陶瓷茶罐存放。
第四篇:茶叶品鉴报告
茶叶品鉴报告
品鉴人: 品茶用水: 品鉴用茶: 茶具及泡法: 茶叶品鉴: 外形: 得 分: 品鉴地点: 品鉴时间: 提供商:
色泽:
得
分:
香气:
得
分:
滋味:
得
分:
汤色:
得
分:
叶底:
得
分:
总分:
优点:
平均分:
缺点:
品鉴体会:
注:茶叶品鉴每项分别以文字进行描述,每项的分值根据个人感受打分,满分为 5 分。
第五篇:2006年茶叶市场分析报告
2006年茶叶市场分析报告
------------------
发布时间: 2006-12-10 13:13:56浏览次数: 11
5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茶叶作为健康原生饮品认识的加深,茶业市场必将进一步发展壮大,有业内权威人士预计,到2015年,茶业市场规模会从现在的300亿元增长到700亿元左右,市场蕴涵的巨大潜力带给茶人的是希望和动力,但市场的变幻和整合,市场资源重新配置,更需要茶人用智慧去把握。
目前,在300亿的茶业市场规模中,传统茶叶产业、茶楼茶馆产业和茶饮料差不多各占一百亿,呈现三分天下的局面。但是,在这三大版块中,由于技术水平、从业人员素质和经营管理手段等方面的差异,在未来的茶业发展进程中,各自所占市场规模的比例势必发生很大的改变。
由于几千年来形成的饮茶习俗,我国积淀了深厚的茶文化资源,传统茶叶产业以茶文化为依归,以茶叶市场为导向,在这几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例如普洱茶这几年在我国广东地区的持续升温,单广东就有几十万普洱茶的固定消费者,很好的证明了传统茶产业有着深厚的市场根基和成长土壤。但是,目前的茶叶企业还是多、杂、散、小的局面,年营业额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所占比例还不到整个茶叶企业的10%。所以,传统茶产业还需在在品牌塑造、营销手法、广告宣传、产品质量等因素上进一步强化,打造出茶叶名企、名牌茶叶,改变目前我国有名茶无名牌的现状。
茶楼茶馆作为一种休闲场所,为现代人在繁忙的工作之外提供了一个精神享受的好去处。不过由于各地饮茶习惯的区别,也就形成了东西不同、南北殊异的茶馆文化,同时,由于茶馆经营的压力,许多地方的茶馆茶楼并不仅是一个饮茶的场所,而是具备了饮茶、饮食、表演和娱乐等一体的多种功能。这种功能的综合是丰富了茶馆的元素还是茶馆功能的异化,还有待市场去检验。我们能够看到的是,现代人越来越把进茶馆喝茶当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茶馆茶楼产业在人们的认同中也迅速发展,也涌现出了许多像北京“老舍茶馆”这样的知名茶馆,但是茶馆“星巴克”的出现还需要广大茶馆经营者继续努力。
在茶业产业的三大版块中,茶饮料市场的竞争态势是最为明显的,茶饮料品种也从当初只有红茶、绿茶和乌龙茶的少数品种发展呈多元化的局面,茶饮料里所含的元素更加丰富,茶饮料概念更加先进和前卫。不仅如此,茶饮料市场也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不仅国内其它行业的企业开始染指这一块市场,外国企业也纷纷抢滩扎寨。茶饮料市场也一片繁荣,茶饮料已和碳酸饮料一样成为消费者最受青睐的饮品之一。
2006年的茶业市场必将进一步发展,茶产品的出口趋势也将上升。值得注意的是,欧盟、日本等国对茶叶浓残检测标准的提高,对我国茶叶的品质要求更严格。面对国内市场的竞争和外贸壁垒,茶业企业要稳坐钓鱼台还需加大基础的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