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一裁员记
三一裁员记:女员工下班摆地摊 建议反三一Q群
来源:新财经 作者:李好 发布时间:2012-11-07 17:13 “要出大事了!”当刘琦在百度贴吧上看到号召三一员工从10月14日起开始罢工的传单,他忍不住叫了起来。
“这简直是莫名其妙!要是按你说的裁得这么厉害,我估计我都被裁掉了。”10月18日,《新财经》记者就了解到的裁员消息向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求证时,他情绪激动地向记者解释。
在三一集团因美国风电项目高调起诉奥巴马的同时,其所控股的三一重工,这家国内市值最大的工程机械企业也结束了曾长达10年的业绩狂飙。尽管2009年时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曾承诺对员工不裁员、不减薪,尽管向文波极力否认裁员的消息,但三一的员工们仍在被这家陷入危机的公司一步步抛弃。
罢工!罢工!
晚上6点半,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正是下班回家的时候。对于28岁的长沙三一重工员工夏琳而言,这是她开车来到芙蓉区一家超市附近摆地摊卖围巾的时间。
一天晚上能有四五十块钱收入,对于收入减少的夏琳而言,这些钱很重要。2008年大学毕业后,她同时收到了两份OFFER,一份是国家电网,一份是三一重工。她选择了加入长沙的三一重工总部,“主要原因是想留在湖南,离家近点,而且当时的三一发展势头很好”。
夏琳从来没担心过三一的“员工优化”,“机械行业哪个公司没有流动、没有裁员?”直到今年9月,夏琳看到自己的工作量因为同事减少而变多,而工资越来越少,她开始有点忧虑,下一个被优化的或许就是自己。
焦虑的不仅仅是夏琳。
“要出大事了!”当刘琦在百度贴吧上看到号召三一员工从10月14日起开始罢工的传单,他忍不住叫了起来。
刘琦是三一制造部的一名普通钳工。7月份的裁员,“运气好,逃了过来”。但裁员后的日子开始让他生不如死:所有员工接受军训、培训,培训期间工资从5000元到仅剩1200元。各种小道消息也开始在员工之间流传:下半年产量减少,公司还要继续减薪、裁员„„
10月14日的罢工最后没有发生,发放传单的员工被迅速揪了出来,遭到了处理。在刘琦眼里,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罢工流产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前段时间有年轻员工还到处找工会,说让工会组织我们罢工,你说可不可笑?”刘琦总结这次罢工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传单里的诉求太不现实:日工资提高到160元,质检不合格的处罚减半。“现在正是公司困难的时候,肯定是想办法少花钱,怎么可能加薪?” 几乎所有员工都知道,目前正是三一最困难的时候。这家机械行业的领头民营企业,在经历了数年的高速增长后,来到了一个艰难的时点:受宏观经济、工程机械需求低迷影响,订单减少,营业收入和现金流持续减少。
根据三一重工2012年上半年财报,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317.6亿元,同比增4.6%;净利润51.6亿元,同比降13.1%;应收账款从年初的113亿元,猛增至229亿元,翻了一倍;长期借款则较同期增长121.08%,达到147.68亿元。糟糕的财报也让三一的股价由年初的12.6元下跌至9.1元,跌幅超过27%,市值蒸发超过260亿元。
在向文波的眼里,是媒体夸大了三一问题的严重性。经济环境出现了变化,应收账款增加很自然,资金链问题紧张更是无稽之谈,“三一银行负债205亿元,我账上现金就有91.36亿元,我哪里资金紧张了”?但如何解释三一的银行长期借款增长迅猛?“这是因为公司规模也在不断增大,而且在调整负债结构。”更多的问题,向文波不愿多做解释:“你是专业人士,你自己分析,怎么能问我呢?”
夏琳的感觉明显和向文波描述的情况不同。在她的印象里,形势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恶化的,当时长沙总部的订单开始下滑,催款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年后就迅速传来了裁员的消息。夏琳很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听家人的话去国家电网,而是来了三一重工。她清楚自己不可能靠摆地摊维生,“十一”后她开始上招聘网站发简历。按照网站的提示,“平均10次投递可以赢得一次面试机会”,她投了四五十家公司却没有收到任何面试通知。“反正下班了也没什么事做”,在没有新的工作机会前,她还是决定下班后继续去摆地摊,除了围巾,还要再卖点袜子或手套。
而钳工刘琦在10月19日,参加公司举行的培训考试,如果不及格,他将被辞退。“我已经33岁了,还要考试,考完理论还要考实践,折腾哟。”他曾四处打听,如果考试不及格被公司优化,能不能拿到赔偿?得到的消息是不可能。不过他已经想好了退路,他有哥们去了浙江绍兴的机械厂打工,“收入也就三千多元,但起码每月能按时发工资”。
两个月后将做爸爸的刘琦已经不敢再奢望在长沙买房买车,总结自己前30年的人生,他最后悔的就是没有多读点书,“要是能读个好大学,考个公务员,日子肯定好过得多。”
三一的花招
“已经跌破10元了。”娄凡告诉记者。在三一某分公司工作时,他从未关心过三一的股价。被裁员后,他开始关注三一的一举一动。
7月,一个普通的周二,和女朋友分手半个月的娄凡正在和同事喝酒时,却接到了一个让他更加心烦意乱的电话:“从明天起,你不用再来上班了。”和他一样被通知“放假”的,还有公司其他五十多名员工。以这样的方法通知员工,娄凡至今想起来都觉得不可思议。之后的情绪则是恼火:“裁员就是裁员,我和公司的合同还没到期,照理这是要赔偿的。”
他和同事们激动地找公司讨说法,公司的应对则是加强了安保措施,同时拿出“离司通知书”向员工们解释,你们先签字,签完字就能拿赔偿。娄凡的很多工友觉得和公司对抗没有好下场,顺从地办理了离职手续,但之后没有拿到任何赔偿。娄凡则和其他9名同事一起走向了劳动局仲裁委员会,经过两周的拉锯式谈判,娄凡被告知,能拿到1.3万元赔偿金。
娄凡垂头丧气地离开三一的那一天,是个大晴天。这个在QQ上被朋友们描述为“幽默”、“仗义”的“80后”男孩,形容自己离开公司的感觉是有点舍不得:“在三一工作整体感觉还是不错的。工作做得不好时也会被头头骂,但这也正常,不是吗?”不过对三一的感情在两个月后烟消云散,他去办失业保险来到长沙三一总部开离职证明时,不经意看到了系统上自己的名字和离职原因:旷工三日,自动离职。
娄凡感到很不高兴,他学了三年机械,一毕业就进了三一重工,兢兢业业工作了4年,经常从早8点工作到晚8点,莫名被裁,理由却是自己旷工。“三一这家公司,说得好听点,是叫有狼性„„梁稳根当了中国首富,我当初还挺高兴,现在看,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呢?”
8月,经过多次催促拿到赔偿金后,娄凡来到了青岛,和朋友做起了泵机生意。生意进行得不顺利,没赚到什么钱,“我不喜欢做生意”。10月,他回到老家,在当地的可口可乐公司做起了代理,“学了这么多年机械,放弃是可惜了。有什么办法,除了三一,中联、柳工也都在裁员”。
王俊峰则是裁员**里运气较好的一个。在被裁之后,他迅速找到了一家外企的工作,“收入待遇、公司氛围都比三一好”。他不愿多描述在三一的工作,只形容“很压抑”,中高层职位稀缺,导致老员工背后互相“捅刀子”,踩着别人向上爬。
在被裁时,他建立了一个“反三一”的群,群里大部分是对三一不满的前员工和现员工。王俊峰告诉《新财经》记者,类似这样的群还有四五个,“我现在根本不恨三一,群里的人恨不恨,我不知道。我觉得他们只是需要一个发泄的渠道”。他自认为可以客观看待三一,并将三一的问题总结为两大症结:管理不规范、销售太激进。“客户两成首付可以提走价值一百多万元的机器,形势一恶化,货款就收不回来?了”。
管理上的问题更是严重。“三一三一,就是把一个人当三个人使,订单多的时候没日没夜的加班,订单一少就扫地出门,谁会对这样的公司忠诚?”王俊峰认为,三一的危机还在后面,“如果以后经济形势好转,如果以后三一还要招人,谁会愿意来?销售也好,管理也好,太激进,总会付出代价的。”
三一总裁向文波则很乐观。在微博上,他信誓旦旦:“三一的业绩,我毫不谦虚的讲是最好的!” 欧阳永森也和向文波一样乐观。这位22岁的小伙,在浙江打工3个月后,因为即将订婚,迫切地想回湖南工作,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加入三一重工。工资少一点并不重要,“人不要有太强的虚荣心,不要攀?比”。
他四处打听三一的招人消息,反反复复地在读一篇QQ空间上转载的文章《成大事必备9种能力、9种手段、9种心态》,给自己鼓气,“梁稳根以前还卖过羊呢,我这么年轻,怕什么”。在网上了解三一近况后,欧阳永森叹了口气:“这么大个公司,不至于吧。”
第二篇:120707 三一裁员**升级 2011届新人一刀切
三一裁员**升级 2011届新人一刀切
2012年07月07日05:30中国网络电视台[微博]王洁
[导读]2012年仲夏,一年前毕业进入三一集团各地一线研究院所的800多名年轻人,带头掀起了一场反对三一“变相裁员”的斗争。
“我们现在只为尊严而战,对于公司反反复复的态度,留职也好,转岗也好,我们都不愿意了,只想拿到应有赔偿,走人。”
这是7月6日中午,三一重装研究院的年轻工程师吴宇飞(化名)所代表的大多数人的姿态。在历经数次协调未果后,他和100多名同事一起,至沈阳市政府信访局上访,他们认为遭遇到了所在单位的“变相裁员”,权益受损。这一天,距离他们接收到最初的“被优化”通知正好一周。
来自三一集团的“抚慰”,也在这情绪对抗最激烈的这一天到达沈阳。6日傍晚,本报记者从三一重装了解到,面对市政府相关人员和情绪激动的员工,三一重装总经理周万春宣读了一封来自三一集团总裁唐修国的致信:“保证在2012年12月31日前,不以考试、培训等任何形式和理由辞退员工。”
“现在终于算是我们这几日疲惫争取的所取得一点进展吧。下一步怎么做,还需要大家商议。”6日晚间,吴宇飞这样告诉记者。
相同的抗争故事还发生在三一旗下其它关联企业,从沈阳到常熟、昆山、上海、长沙等地。“7月4日下午,与三一重机人力资源部门谈判破裂,我们已经诉诸劳动仲裁。解决不了或许也只能求助政府了。”上海三一重机研究院的一位工程师告诉本报记者,与其站在同一阵线的,是上海、昆山两地工业园的300名同僚。
继7月4日,三一声明“这只是正常的人员流动,三一没有、也没有必要大规模裁员”后,7月6日当天,三一集团向记者发来第二封回应信,再次强调“三一不存在大规模裁员”,并对公司人力资源相关政策进行澄清。愤怒员工:2011届“一刀切”
此次“裁员”主要面向2011届的研究院入职者,涉及800多名人员。2012年仲夏,一年前毕业进入三一集团各地一线研究院所的800多名年轻人,带头掀起了一场反对三一“变相裁员”的斗争。吴宇飞向记者表示,大家已掌握了足够的证据,证明所谓“裁员”并非空穴来风。
“当您接到这封邮件,您已被列入优化30%的人员名单之内,请于7月2日(周一)之前到人力资源部报到和培训。”这是吴宇飞等其余200多重装研究院的研发工程师们,在6月29日(周五)收到的一则突然通知。
“没有任何关于培训目的的说明,没有人员界定标准,我们都拒绝签字参加培训,”吴宇飞告诉记者,“何况之前关于裁员30%的风声我们早已有所耳闻。”
而在上海三一重机的同仁,已先于沈阳同事在6月26日接到通知,以转岗的形式“进行培训”。
“6月初,各个研究所所长就曾透露,对2011届入职的工程师‘一刀切’。到了6月26日,我们接到通知要在7月2日无条件转到车间,岗位表都画出来了。”上海三一重机研究院一位机械工程师告诉记者。
本从事研发的工程师需转岗至车间工作,重新定岗,包括打磨工、下料工、油漆工等一些基层岗位。三年一签的合同远未到期的他们,就此开始了一场权益保卫战。
7月2日,本该无条件转岗的日子,三一重机董事长俞宏福召集昆山、上海这两大挖掘机生产基地的转岗人员开会,解释公司在“360计划”下希望培养员工的初衷,结果劝服会变成了一场争吵会。
上述工程师向记者表示:“给你一个装配车间里的工位,能实现360天360度全方位培养吗?如果是培养,又为何不保留原有工程师的职位、待遇,而是彻底转岗呢?” 据了解,由于工厂车间以计件制结算工资,目前行业淡季订单并不多,月收入1000余元,这和三一重机的工程师现有六七千元的月收入相差甚远。“这其实就是逼我们自己提出走人。”他说。
据沈阳、上海两地相关工程师的透露,此次“裁员”主要面向2011届的研究院入职者,涉及800多名人员,其中,沈阳三一重装200人、三一重机300人、泵送事业部300多人。基本都是硕士以上学历,参加工作才一年多。
信任危机:从内部到市场
近100名上海三一重机的研发工程师集体向当地监察、仲裁部门讨要说法。在沈阳,接到邮件的吴宇飞们迅速团结到一起商议对策。7月2日,事先约好的100多人来到人事部门,非为培训,而是提出两项申请:请公司答复培训的具体目的、计划、安排;延期一场目的不明的考试。
“可能是觉得无法解释,7月2日公司又出了一个关于‘任职资格评定考试’的通知,不合格的才参加培训。”吴宇飞向记者表示,“为什么发出培训通知后,又突然要我们考试?怎么评定考试合格与否?是不是要制造(裁员的)书面证据?我们只能理解,公司一开始定了一批人员名单,最终目标是裁员。”
此间发生的一些细节,亦更令他愤懑。7月4日,公司突然封锁了研发人员必须使用的、如“研发域”等一些工作工具。于是,从拒绝服从的抗议,到走上信访部门,一周之间在三一的一线公司呈“接力式”爆发。
7月4日,吴宇飞他们从早上8点到7月5日凌晨2点,再度堵在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前,等待公司明确答复。
7月5日,上午8点半,近100名上海三一重机的研发工程师,齐聚奉贤区四团镇社会保障服务中心,要求当地劳动监察、仲裁部门给个说法。
7月6日,沈阳三一重装100余研发人员走向市政府求助,上海员工表示或将效仿。作为一个研究人员,吴宇飞向记者分析认为:“我们认为导致企业变相裁员的根本原因,还是市场形势太差,工程机械产品堆积严重,竞争激烈。所以企业通过这种方式来精简成本。”
今年以来,受房地产业调整、工程建设趋缓等因素影响,工程机械行业整体低迷。不久前,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秘书长苏子孟表示,2012年上半年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可能出现接近20%的下降。
资金紧张亦成为“裁员**”的最佳注脚。根据2012年一季报,三一重工(6000031)实现净利润28.04亿元,同比增5.3%。但截至一季度末,三一重工应收账款高达201.23亿元,较年初增加88.18亿元,增幅达78%;账面货币资金则为68.93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了30.29%。
三一的回应与“安抚”
三一集团总裁唐修国在信中承诺年底前不裁员,并为“公司工作不到位深表歉意”。
“一年前入职的时候我充满自豪,三一这么知名的企业,梁总(梁稳根)是首富,包括承诺的一系列考核晋升标准,让人期望非常高。但经历了现在的反复,我极其失望。”吴宇飞向记者坦言这一年前后的心态变化。
他所身处的重装研究院,集中了众多煤炭机械行业内最优秀的工程师。为达世界一流水平,三一重装承诺每年将销售收入的8%用于研发。
对于市场的质疑和员工的失望,7月6日晚,三一集团在发给本报一则《关于三一人力资源相关政策的澄清》中再度表示,“三一不存在大规模裁员”。
澄清文件指出:三一目前经营状况健康,利润过百亿,6月底公司账户现金超过160亿,没有必要裁员;收购普茨迈斯特后,5月份PM公司实现500万欧元利润,相当于收购前的PM公司2011年的全年利润;三一挖掘机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大吨位起重机已跃升行业第二,长臂架泵车供不应求;三一产品出口额同比提升超过100%。在上述澄清声明中,三一还表示:“公司将建立指标,严格考核各单位因目前离司导致明年初又要招聘的情况。要将机会优先留给自己的员工。”
而三一集团总裁唐修国在7月6日致员工的信中则承诺今年底前不以任何理由裁员,唐修国在信中称,了解沈阳重装发生的情况后,为“公司工作不到位深表歉意”。
沈阳重装亦已承诺,员工或回原岗、或接受培训,回原岗者不会区别对待,培训者也不会请辞或转岗。
“但公司没有考虑我们所提出的第三条道路:给出赔偿、我们走人。”吴宇飞表示,经此一事,很多同事已无心留恋。7月9日,他们将重回公司,与领导就这一新方案的可能性和操作性展开新的谈判。
一位长期观察三一的资深人士向记者分析指出:“此轮是宏观环境变化造成的制造业整体增长放缓,对三一这样快速做大的企业来说,在外部市场不好的前提下,进行内部挖潜增效和队伍升级,出发点是好的。但是长期的粗放式管理,也是酿成这次**扩大化的其中一个原因。”
21世纪经济报道
第三篇:经济性裁员[范文]
一、经济性裁员的许可条件
经济性裁员的许可条件是指法律明确规定的可以裁员之情形。现行法律主要规定了四种情形:
1、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重整,是破产制度的重要组成,是指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偿债能力,或者有明显丧失清偿能力的可能,经人民法院批准可以直接进行重整,或在破产申请后进行重整。此时企业可以不经破产申请而直接申请重整,也可以在提出破产申请后申请重整。重整可以由债权人提出,也可以由债务人提出,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宣告债务人破产前,债务人或者出资额占债务人注册资本十分之一以上的出资人均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重整。
2、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劳动合同法对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没有详细详细其标准,具体执行时可以参照当地政府规定的困难企业标准来界定。
3、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注意的是,当企业发生转产、重大技术革新、经营方式调整时,并不因此当然的符合经济性裁员的许可条件,此时用人单位不能直接裁员,应当先与劳动者变更劳动合同,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才可以裁员。
4、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此情况下,如果用人单位准备解除劳动关系的人员数量在20人一下或少于全部员工的 10%,则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法第40条的有关规定操作。
二、经济性裁员步骤:《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已经对此进行了说明,如果进行步骤细分的话,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一、提前三十日知会工会或全体职工,详细说明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解释为什么要实施经济性裁员;
第二,拟定出人员裁减方案,如被裁减人员名单、裁员的时间和补偿办法等;
第三,将拟定的裁员方案进行公布,并向工会或全体职工征求意见;
第四,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进行报告,由劳动行政部门进行审核和批准;
第五,由用人单位公布正式的裁员方案,企业按照方案实施经济性裁员。
三、经济性裁员的人员限制: 《劳动合同法》第41条第2款规定,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下列劳动者:(1)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2)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3)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劳动合同法》第41条第3款规定:用人单位在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2条规定,当劳动者属于下列人员之一的,用人单位在进行经济性裁员时,不得将劳动者裁减:(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3)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篇:裁员申请书
为满足公司裁员计划和公司缩小规模的目标,结合本人实际,本人自己认为是被裁员的对象。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赔钱少
本人月工资2300元左右,在公司工作6年,按照劳动法n+1赔偿本人也就13800元左右。且越快越好,超过明年又要增加一年工龄了。
二、年龄偏大
因为年龄偏大,自然反映迟钝,接受能力也就差,工作往往心有力而力不足,做事就会经常拖拖拉拉、丢三落四。
三、事情少
因为公司电脑运用非常简单,电脑出毛病的机会也就很少。平时也就安装安装系统,测测网线什么的。硬件有问题就换要不就送外修,因此基本无事可干,整天傻呵呵的来上班傻乎乎的等着下班。
四、工资高
电脑不是很多,技术含量又极其简单,一个人维护也就足够了,一个初级技术员足以完成的工作实在是没必要请一个工程师来完成。
综上所述,公司实在是应该将我裁员!
第五篇:裁员通知书
裁员通知书
你与AA公司于 年 月 日签订/续订的劳动合同,因
原因,根据《AA公司劳动合同制实施办法》第 条第 款的规定,决定从 年 月 日起解除劳动合同。
经济补偿为 元。请你于劳动合同解除之日前一周内到所在单位劳动人事部门办理劳动合同解除手续,逾期不办理手续者责任自负。特此通知 AA公司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