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水泥
浅谈水泥
前言
水泥现如今的使用情况
水泥是国民经济发展中重要的生产资料及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当今社会中,各项建筑工程都离不开水泥。尤其是在这个时代,房地产发展为主导的时代,水泥占了很重要的部分。整个工程的质量好坏,水泥是关键因素。从水泥的用量就可以反映出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所以水泥也可以反映出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速度。中国建筑也从古代的三合土到现在的各种水泥,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尤其是现代水泥发展迅速。中国从一个没有水泥场的国家,到现今世界水泥生产第一大国,这和我国经济发展,建筑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相关联系。
水泥简介
水泥,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加水搅拌后成浆体,能在空气中硬化或者在水中更好的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cement一词由拉丁文caementum发展而来,是碎石及片石的意思。水泥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古罗马人在建筑中使用的石灰与火山灰的混合物,这种混合物与现代的石灰火山灰水泥很相似。用它胶结碎石制成的混凝土,硬化后不但强度较高,而且还能抵抗淡水或含盐水的侵蚀。长期以来,它作为一种重要的胶凝材料,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水利、国防等工程。
水泥的发展历史
在水泥发明前的数千年岁月中,建筑材料随着人类的探索创新不断发展进步。早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人类就懂得用“白灰面”涂抹山洞;公元前3000-2000年,古埃及人开始采用煅烧石膏作建筑胶凝材料;公元5世纪的中国南北朝时代,出现了名叫“三合土”的建筑材料;公元前2世纪,古罗马发明了“罗马砂浆”;最终于1824年在欧洲发明了波特兰水泥。
水泥是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是重要的建筑材料——主要起建筑骨料的连接剂作用。加水搅拌后成浆体,能在空气中或水中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是现代建筑中最基础和廉价的建筑材料。
1、中国最早的水泥厂——澳门青州英坭厂。始建于1886年,采用外国立窑技术。
2、中国最早的民族水泥企业——唐山细棉土场(唐山启新水泥厂的前身)。始建于1889年,利用外国立窑技术建厂。
3、采用国产设备建设立窑生产线的昆明水泥厂始建于1939年,这是中国水泥生产技术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
4、中国最早投产的湿法水泥厂——中国水泥厂始建于1921年,采用德国湿法技术,中国第一条湿法生产线于1923年建成。
5、采用国产设备建设湿法生产线的湖南湘乡水泥厂始建于1958年,先后建成四条“华新”湿法窑生产线,这是中国水泥生产技术的第二个里程碑。6、1978年,中国采用全套引进设备方式建设宁国水泥厂、冀东水泥厂2条4000t/d大型窑外分解窑水泥生产线。
7、中国水泥生产技术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采用国产设备建设的日产2000吨熟料预分解窑新型干法生产线的江西水泥厂于1984年建成投产。8、2002年,我国首条日产5000吨熟料国产化示范线在铜陵海螺建成,是中国水泥生产技术发展的第四个里程碑。9、2004年6月,我国首条日产10000吨大型窑外分解窑水泥生产线在铜陵海螺建成。标志着我国水泥工业的新型干法生产技术迅速提升到国际水平。
水泥的应用
界水泥消费量由2001年的16.4亿吨猛增到2005年的23亿吨,增长了40%,其间我国的水泥年产量则相应的由6.2亿吨猛升到10.64亿吨,增长了71.6%。截至2006年底我国中国中材集团(Sinoma)和中国建材集团(CNBM)等承接的海外水泥工程项目累计已近100项,其中有32项是4000~10000t/d生产线和大型粉磨站的整套装备总承包工程。按熟料的产能计算,约占全球水泥装备市场份额的20%(不含中国市场)。从而引起世界水泥及其装备供应厂商对我国水泥行业的极大关注。
水泥行业中,美国是最重要的水泥市场,其进口量占世界出口量的30%。美国为满足其需要2005年从加拿大、中国及泰国共进口水泥量超过3000万吨。一些水泥企业热衷于建新厂和扩大现有产能,这种热潮预计终止于2010年前,它将使产能增长超过1400万吨,预计自2006年到2007年美国国内水泥还要大量进口。2006年的水泥与熟料进口量就达3000万吨,其中有1000多万吨是从中国进口的。
2006年~2010年间美国将新建4000万吨/a的水泥产能。另外从2007年起美国将降低已征收10余年的对墨西哥进口水泥的特别关税,由每吨26美元减少为3美元。这两个因素是否会影响到包括我国在内的向美国出口水泥的国家,例如日本、希腊、德国等,这些国家多年来每年向美国出口的水泥量虽然并不很多,但是占各该国水泥总产量的比例却不少。因而对有些国家必将会造成某种程度的影响。好在美国波特兰水泥协会(PCA)已经透露说,新建的水泥产能主要是用以淘汰那些上世纪60~70年代建设的现在已显落后的产能,而不是为了减少水泥进口。所以有些大型的水泥转运站仍在积极新建之中,意味着美国的水泥进口量仍将维持较高水平。但是目前这种水泥价格高达近80美元/吨的现象必将结束。预计美国2007年水泥需求将下降2-3%,而水泥厂商的提价空间非常小。
全球水泥制造技术分析近十年来,国际水泥界在工艺方面的大量工作主要是集中在对新型干法工艺全过程进行优化和完善提高方面。利用以信息技术为龙头的一大批高新技术对传统的水泥工业进行改造,使其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似乎已成为世界水泥工业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发展任务。
对新型干法工艺全过程进行优化和完善提高主要取得下述成果:
1. 采用现代计算机技术,以及地质学、矿物学理论与技术,在探明原料矿山地质构成及矿物成分之后,编制矿体三维模型软件,指导矿石搭配开采,矿山开采、运储过程中预先均化,既保持入厂矿石成分尽可能的均匀,又可以有效地利用在传统开采方式下必须丢弃的废石,有效地利用了资源。
2.采用自控及机电一体化堆、取料技术,在原、燃料入厂后进一步均化,彻底改变了传统生产工艺中原、燃料储库仅可用于储存物料的原始功能。使原、燃料预均化堆场具有预均化和储存物料的双重新功能,不仅可以减少物料储期,更为原料配料、生料制备和熟料燃烧创造了均衡稳定生产的条件。储库的形式也出现了多样化趋势。
3.采用现代数学最优化理论成果以及X萤光分析仪和物料成分连续测试、计量仪表、仪器系统,并同计算机联网,编制原料配料软件程序,实现生料自动配料,解决了熟料成分均匀稳定“均匀链”中长期难以解决的课题。
4.采用粉体工程学理论成果,将传统工艺中的生料贮存库,优化为具有生料粉连续式气力均化装置,保证生料入窑燃烧前得到了充分均化。
5.利用现代流体力学,燃烧动力学,气固两相流稀相输送、热量一质量一动量传递机理,硅酸盐物理化学、胶体化学等化学工程以及热工学、热力学等现代科学理论,指导新型悬浮预热、分解炉系统的研制开发和优化工程。目前已开发出许多不同形式的高效低压损预热器和新型分解炉,以满足不同原、燃料特性和工艺特殊要求。不仅有利于提高燃料燃烧率和燃尽率,并保证物料在其中充分分散、均匀分布,提高了气固换热效率、入窑物料分解率以及全窑系统的热效率,为回转窑优质、高效、低耗提供了充分的保证。
11.根据系统工程学原理,将预分解密系统中的旋风简、换热管道、分解炉、回转窑、冷却机(简称:筒一管一炉一窑一机)五位一体全面优化,并且力求采用高级合金材料,耐热、耐磨、耐火、隔热、保温材料,电子计算机、自控信息系统、高效除尘设备及精密的装备制造技术,将全窑系统优化成为一个完整的热工系统工程体系。再辅以现代化管理,确保水泥生产中最重要的熟料燃烧热工过程实现优质、高效、节能、环保和均衡稳定生产。
12.根据破碎力学、三大粉碎原理及物料层间挤压粉碎学说,研制开发了新型立磨(roller mill)及辊压机(roller press)终粉磨制备生料。采用辊压机一钢球磨或立磨一钢球磨等半终粉磨系统制备水泥,辊筒磨(HoRo mill)系统也正在优化。这样,不仅改变了效率低下的管式钢球磨机在水泥工业生产中长期一统天下的局面,实现高效节能化生产,亦可保留钢球磨机对粉状物料所具有的球形化及级配合理化的功能,提高产品质量。
13.进一步优化水泥生产过程及管理计算机控制系统。目前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系统成为主流。同时,对工况十分复杂的预分解密系统在原有表格控制、模糊逻辑控制程序的基础上,开发出专家系统软件,更有利于生产过程的稳定和节能降耗。
14.在ISO9000质量认证得到了广泛实施后,1996年9月1日又颁布了ISO1400环境管理标准,并已在许多发达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直接采用。目前,国际水泥工业界也正采取高新科技手段,为解决社会环境与生态平衡问题积极行动。现代化水泥工厂本身也实现了“清洁生产”。
15.采用“超细粉磨”技术与装备,将同硅酸盐水泥成分近似的高炉矿渣、电厂粉煤灰、煤矸石等激活改性成为“功能调节性材料”。这样,不仅彻底改变了原来仅将这些废渣、废料作为代替和减少熟料的单纯混合材性质,亦可进一步增加废渣用量。
16.利用回转窑具有温度高(火焰与物料温度可分别达1850℃及1450℃以上),热容量大,工况稳定,气、料流在窑内滞留时间长(气体在1100℃以上高温区达4s以上,物料达30min左右)以及窑内高温气体 湍流强烈,碱性气氛等优点,可消解可燃性废料及化工、医药行业排出的危险性废弃物,如二恶英等。同时,可将废料、废渣、危险废弃物中的绝大部分重金属元素固定在熟料之中,生成稳定的盐类矿物。由于没有二次废渣和有害气体排出,避免了再次对环境的污染。
近年世界水泥行业主要发展特点
1.全球主要生产商的成长性主要是通过收购别的企业获得的:全球前五大集团1997年的产能为全球43%,而90年仅为9%。北美是高度集中的市场,集中度为75%,西欧达到65%;中国是世界上整合最少的国家,有5000个水泥生产厂。
2.2006年全球水泥行业的业绩良好,但预计2007年会有下降。价格会持续提高,但幅度小于06年的提高幅度。行业回归自然增长率(3-5%)和利润率(5-7%),维持对行业的谨慎评级。
3.水泥行业进入壁垒很高,具有周期性,水泥生产商通过整合,议价能力提高,提高了利润率。
4.对于建材的发展约束主要来自环保法规,特别是在欧美国家。公司迫于法律的压力,需要增加对环境保护的资本投入。如:开采周期结束后需要还原当地生态。二氧化碳减排的控制,对于生产商是一个长期的挑战。中国从长远来说也将面临这个挑战。
5.能源短缺是建材行业面临的巨大挑战。
能源的消耗占生产成本的40%,对于生产商也是巨大挑战。建材生产商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产品售价(整合提高议价能力)转嫁能源价格的提升;另一方面,通过增加替代燃料、增加替代材料的使用(矿渣、煤灰等),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目前,中国煤的消耗占水泥生产中消耗总能源的90%,欧洲天然气的消耗为水泥生产中总能源的85%。总的趋势是使用替代能源。
6.全球主要水泥厂商已经完成了纵向整合。在中国目前不存在纵向整合,也许不远的将来会发生。目前仅有海螺水泥排进了世界产量前十名。
7.目前水泥生产商的策略是扩大产能,产生的现金流再进行投资。并购在全球不断发生。
水泥的发展趋势
预期西欧未来经济增长放缓,建材行业有下降趋势;美国市场保持相对稳定;新型国家市场的趋势良好:东欧市场06年表现非常好,市场由俄罗斯和波兰推动。非洲虽有很强的需求,但由于政治的不稳定,有所下降;在亚洲太平洋地区,不同国家有不同情况:中国、印度、越南增长强劲,其他缓慢。
未来全球水泥行业的特点之一是产能的不断扩大。预计在亚洲将有更多的并购案发生。中国、印度、越南以及中东地区是主要的产能推动者。中国可能会由于关闭落后工厂而导致产能下降。到2008年进出口的流向也会发生改变:水泥进口国会出现自给自足的趋势,导致全球水泥生产出现过剩,价格战或将出现。中国在其中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总结
第二篇:水泥
高铝水泥-正文
以铝酸钙为主要矿物组成的水泥,也称矾土水泥。它是以石灰石和矾土为原料配制成生料,经高温熔融或烧结成以铝酸钙为主要矿物组成的熟料,再经磨细而成。矾土含铁量较低的,可采用回转窑烧结法生产;矾土含铁量高的,则采用电炉、高炉或反射炉熔融法生产。
高铝水泥的水化产物中不含有氢氧化钙,在高温下,水泥仍能保持较高的强度,用它制作的混凝土经900°C和1300°C热处理后的残余强度,分别为原有强度的70%和50%左右。因此,高铝水泥多用来制作耐火胶泥和耐热混凝土,广泛用于各种工业窑炉。此外,高铝水泥与石膏按一定比例配合,可制成膨胀水泥和自应力水泥(见特种水泥)。由于高铝水泥的水化物有较多的结晶水,也可用来制作防辐射混凝土。
高铝水泥早期强度增长很快,1天强度值可达到其标号强度值的80%左右。水泥的标号以 3天抗压强度值确定。中国标准规定:高铝水泥分为425、525、625、725四个标号。高铝水泥可用于抢修、早期强度要求较高、冬季施工、抗硫酸盐腐蚀及抗冻等工程。但高铝水泥后期强度下降幅度较大,因此长期承重的高铝水泥混凝土,应按其标准规定的最低稳定强度值设计。
高铝水泥由于水化产物的晶型转变,导致水泥石长期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水泥水化后的主要水化产物CaO·Al2O3·10H2O(简写为CAH10)和2CaO·Al2O3·8H2O(简写为C2AH8)不稳定,在常温下,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转变成稳定的3CaO·Al2O3·6H2O(简写为C3AH6),三者的比重分别为1.72、1.95、2.52。由于水化物比重的变化,使水泥石的孔隙率显著增加,导致强度下降。此外,水化物CAH10和C2AH8都属六方晶系,晶体呈片状、针状,晶体间结合比较牢固,而C3AH6属立方晶系,常有较多的位错等缺陷存在,晶体本身强度较低,晶体之间的结合也比前两种晶体差,这也是导致高铝水泥强度下降的另一原因。在湿热环境下,水泥石长期强度下降更为严重,甚至可能引起水泥石结构破坏。因此,一般在结构工程中,不宜采用高铝水泥。
高铝水泥
本标准适用于回转窑生产的高铝水泥
-、定义与标号
1.定义
凡以铝酸钙为主,氧化铝含量约50%的熟料,磨制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高铝水泥。
2.标号
高铝水泥的标号系按本标准规定的强度检验方法测得的3天抗压强度表示,分为425、525、625和725四个标号。(根据GB201-2000要求,高铝水泥标准修订为铝酸盐水泥标准,铝酸盐水泥以铝含量为划分标准,其中CA50系列取消原标号,设立了按照3天强度细分的如A600,A700,A900 等品种)
二、品质指标
3.细度
0.088毫米方孔筛筛余不得超过10%
注:水泥细度允许用比表面积来代替,按GB 207-63《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测定不得小于2400厘米2/克,如有争议,以筛析法为准。
4.凝结时间
初凝不得早于40分钟,终凝不得迟于10小时。
5.强度
各龄期强度不得低于下表数值。
━━━━━━━━┯━━━━━━━━━━━━━┯━━━━━━━━━━━━━━
| 水泥标号 | 抗压强度,公斤/厘米2 │ 抗压强度,公斤/厘米2
├─────-┬──────┼──────┬───────
│ 1天 │ 3 天 │ 1 天 │ 3 天 |
────────┼──────┼──────┼──────┼───────
425 │ 360 │ 425 │ 40 │ 45
────────┼──────┼──────┼──────┼───────
525 │ 460 │ 525 │ 50 | 55
────────┼──────┼──────┼──────┼───────
625 │ 560 │ 625 │ 60 │ 65
────────┼──────┼──────┼──────┼───────
725 │ 660 │ 725 │ 70 │ 75
────────┼──────┼──────┼──────┼───────
28天的强度应予测定,其实侧值不得低于同标号的3天指标。
6.化学成分
SiO2≤10%,Fe2O3≤3%。
三、检验方法
7.细度
按GB1345-77《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进行
8.凝结时间
按GB1346-77《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进行。
9.强度。
按GB 177-77《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进行。但须作如下的修改与补充。
(1)高铝水泥进行胶砂强度检验时的用水量按0.45水灰比和胶砂流动度达到110-130毫米来确定。当按水灰比0.45所制得的胶砂流动度在110-130毫米范围内时,成型用胶砂的拌和量即可由0.45水灰比换算得到(243毫升)。流动度小于110毫米,或超过130毫米时,则须相应地增加或减少水量,另行配制胶砂,重作流动度测定,直到流动度达到下列范围内时为止:
小于110毫米的,增加水量使流动度达到110-1l9毫米;
大于130毫米的,减少水量使流动度达到121-130毫米。
这二种情况下,成型用胶砂的拌和水量按符合流动度要求时的水灰比换算得到。
胶砂流动度按GB 24l9-8l《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进行。
(2)高铝水泥胶砂试体成型后连模一起在温度20±3℃,相对湿度大于90%的养护箱中养护6小时后脱模,放入20±2℃的水中养护。凝结硬化较慢的水泥允许延长湿箱养护时间,但须作记录在水中养护时不得与其他品种水泥试体放在同一个池子中。1天龄期的强度检验从成型时起24±1小时内进行。
10.化学成分
按GB205-81《高铝水泥化学分析方法》进行。
16.包装标志
纸袋上须清楚标明工厂名称、水泥的名称、标号、重量和包装日期及编号。其他包装时也须标有相同内容的标志,或附有相同内容的卡片。
17.运输与保管
高铝水泥在运输和保管时,应防止受潮并须与其他品种的水泥分别贮运,不得混杂。
18.主要用途。
(1)配制不定形耐火材料。
(2)配制石膏矾土膨胀水泥、自应力水泥等特殊用途的水泥。
(3)抢建、抢修、抗硫酸盐侵蚀和冬季施工等特殊需要的工程。
附录
用于土建工程上的注意事项
1.在施工过程中:一般不得与硅酸盐水泥、石灰等能析出氢氧化钙的胶凝物质混合,使用前拌和设备等必须冲洗干净。
2.不得用于接触大碱性溶液的工程。
3.高铝水泥水化热集中于早期释放,从硬化开始应立即浇水养护。一般不宜浇注大体积混凝土。
4.高铝水泥混凝土后期强度下降较大,应按最低稳定设计。高铝水泥混凝土最低稳定强度值以试体脱模后放入50±2℃水中养护,取龄期为7天和14天强度值之低者来确定。采用标号525号以上的水泥、小于0.40的水灰比和400公斤/米3以上的水泥用量时,即可配出最低稳定强度200公斤/厘米3以上的混凝土。
5.若用蒸汽养护加速混凝土硬化时,养护温度不高于50℃。
6.用于钢筋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不得小3厘米。
7.未经试验,不得加入任何外加物。
8.不得与未硬化的硅酸盐水泥混凝土接触使用;可以与具有脱模强度的硅酸盐水泥混凝土接触使用,但接茬处不应长期处于潮湿状态。
铝酸盐水泥
铝酸盐水泥是以铝矾土和石灰石为原料,经煅烧制得的以铝酸钙为主要成分、氧化铝含量约50%的熟料,再磨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铝酸盐水泥常为黄或褐色,也有呈灰色的。铝酸盐水泥的主要矿物成为铝酸一钙(CaO•Al2O3,简写CA)及其他的铝酸盐,以及少量的硅酸二钙(2CaO•SiO2)等。
根据国家标准(GB201—2000)的规定:铝酸盐水泥的密度和堆积密度与普通硅酸盐水泥相近。其细度为比表面积≥300m2/kg或45μm筛筛余≤20%。铝酸盐水泥分为CA-50、CA-60、CA-70、CA-80四个类型,各类型水泥的凝结时间和各龄期强度不得低于标准的规定。
铝酸盐水泥凝结硬化速度快。1d强度可达最高强度的80%以上,主要用于工期紧急的工程,如国防、道路和特殊抢修工程等。
铝酸盐水泥水化热大,且放热量集中。1d内放出的水化热为总量的70%~80%,使混凝土内部温度上升较高,即使在-10℃下施工,铝酸盐水泥也能很快凝结硬化,可用于冬季施工的工程。
铝酸盐水泥在普通硬化条件下,由于水泥石中不含铝酸三钙和氢氧化钙,且密实度较大,因此具有很强的抗硫酸盐腐蚀作用。
铝酸盐水泥具有较高的耐热性。如采用耐火粗细骨料(如铬铁矿等)可制成使用温度达1300~1400℃的耐热混凝土。
但铝酸盐水泥的长期强度及其他性能有降低的趋势,长期强度约降低40%~50%左右,因此铝酸盐水泥不宜用于长期承重的结构及处在高温高湿环境的工程中,它只适用于紧急军事工程(筑路、桥)、抢修工程(堵漏等)、临时性工程,以及配制耐热混凝土等。
另外,铝酸盐水泥与硅酸盐水泥或石灰相混不但产生闪凝,而且由于生成高碱性的水化铝酸钙,使混凝土开裂,甚至破坏。因此施工时除不得与石灰或硅酸盐水泥混合外,也不得与未硬化的硅酸盐水泥接触使用。
硅酸盐水泥 Portland cement
凡以硅酸钙为主的硅酸盐水泥熟料,5%以下的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统称为硅酸盐水泥。国际上统称为波特兰水泥。
硅酸盐水泥的主要矿物组成是: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铁铝酸四钙。硅酸三钙决定着硅酸盐水泥四个星期内的强度;硅酸二钙四星期后才发挥强度作用,约一年左右达到硅酸三钙四个星期的发挥强度;铝酸三钙强度发挥较快,但强度低,其对硅酸盐水泥在1至3天或稍长时间内的强度起到一定的作用;铁铝酸四钙的强度发挥也较快,但强度低,对硅酸盐水泥的强度贡献小。
这类水泥包括不掺或掺有混合材料的各种硅酸盐水泥,中国按其混合材料的掺加情况,共分为如下五类。
1.纯熟料硅酸盐水泥
2.普通硅酸盐水泥
3.矿渣硅酸盐水泥
4.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5.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行业标准
《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于2007年11月9日,由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委员会联合发布。
该标准在大量试验和多次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完成的,主要将以前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三项国家标准合而为一,在技术要求、混合材品种和掺量、合格判定等方面做了较大的变动,特别是在水泥品种划分、混合材种类限定、取消P.O32.5、增加水泥出厂合格证内容等方面做了详细规定。
硅酸盐水泥熟料
由主要含CaO、SiO2、Al2O3、Fe2O3的原料,按适当比例磨成细粉烧至部分熔融所得以硅酸钙为主要矿物成分的水硬性胶凝物质。其中硅酸钙矿物不小于66%,氧化钙和氧化硅质量比不小于2.0。
简称P.O水泥
强度等级
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分为42.5、42.5R、52.5、52.5R、62.5、62.5R六个等级。
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分为42.5、42.5R、52.5、52.5R四个等级。
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分为32.5、32.5R、42.5、42.5R、52.5、52.5R六个等级。
凝结时间
硅酸盐水泥初凝不小于45min,终凝不大于390min;
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初凝不小于45min,终凝不大于600min。
安定性
沸煮法合格。
细度
(选择性指标)
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以比表面积表示,不小于300m2/kg;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以筛余表示,80μ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10%或45μ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30%。
标志
水泥包装袋上应清楚标明:执行标准、水泥品种、代号、强度等级、生产者名称、生产许可证标志(QS)及编号、出厂编号、包装日期、净含量。包装袋两侧应根据水泥的品种采用不同的颜色印刷水泥名称和强度等级,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采用红色,矿渣硅酸盐水泥采用绿色;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采用黑色或蓝色。
散装发运时应提交与袋装标志相同内容的卡片。
适用性
硅酸盐水泥不宜用于下列工程:
1.大体积混凝土
2.海水堤坝混凝土
3.抗硫酸盐、耐高温的混凝土
第三篇:水泥
提示,噪声危害最大,其次是粉尘。原料磨、煤磨、风机等高噪声设备是噪声的关键控制点。包装、发运岗位是粉尘的关键控制点。应进一步加强防噪防尘措施,加强个人防护。
水泥生产中主要职业危害是粉尘,粉碎、研磨、过筛、配料。出窑、包装等工序都有大量粉尘产生。通常,生料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约10%,熟料含1.7—9.0%,成品水泥含期间1.2-2.6%。长期吸入生料粉尘可引起矽肺,吸入烧成后的熟料或水泥粉尘可引起水泥尘肺。水泥遇水或汗液,能生成氢氧化钙等碱性物质,刺激皮肤引起皮炎,进入眼内引起结膜炎、角膜炎。原料烘干、立窑煅烧(145℃)等作业地带,有高温、热辐射。此外,各种设备运转时,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噪声,可损伤听力。
某水泥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检测与分析
【摘 要】
了解和掌握水泥制造企业的职业病危害状况,为采取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水泥制造企业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结果 其作业场所粉尘浓度较高,作业点合格率仅为 15.38%;噪声强度较大,作业点噪声强度合格率为15.00%。结论 水泥制造企业的职业病危害不容忽视,应合理改善作业环境,有效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和强度。
【关键词】
水泥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近年来,随着建筑业市场的不断扩大,水泥制造业发展迅速,同时其所带来的职业病危害也日益严重。为深入了解水泥制造企业的职业病危害状况,笔者对我市某机立窑水泥生产企业进行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与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调查内容与方法
1.1 一般情况
该企业始建于1986年,坐落于辽宁省瓦房店市某乡镇,该企业占地面积3万㎡,有职工260人,其中生产工人225人,年产水泥60万吨。主要生产原料为:石灰石、页岩、煤、铁粉、萤石、石膏、矿渣;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为:石灰石开采→石灰石破碎→生料粉磨→机窑成球→熟料烧成→水泥粉磨→水泥包装→出厂。该企业有破碎、半成品、烧成、成品四个生产车间,有三条水泥生产线,在生产过程中,主要产生粉尘、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人每日工作时间为8h。
1.2 卫生防护设备及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情况
该公司在生料粉磨、机立窑、水泥粉磨、煤磨、包装等岗位安装了6台除尘设备,均为电收尘和布袋收尘,并定期为工人发放工作服、帽、防尘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1.3 检测内容
使用仪器及评价方法
采样点、采样时间的选择,依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Z5748-1985、《工业企业噪声测量规范》GBJ122-1988的要求进行,粉尘浓度检测使用DS-21B型粉尘采样器,采用滤膜称重法;噪声强度的检测使用HS5671A型噪声频谱分析仪,采用等效连续A声级进行评价。检测结果的卫生学评价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1-2002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2-2002进行。
作业场所有害因素检测结果
2.1 车间空气中粉尘浓度检测结果
在四个生产车间分别选择13个粉尘作业点,在工人呼吸带高度采集26个样品,分别测定了石灰石粉尘、矽尘、水泥粉尘浓度。结果粉尘浓度在2.4~390.00mg/m3,其中合格2个点,点合格率为15.38%。石灰石尘平均浓度为5.8mg/m3,均达到国家卫生标准要求;矽尘平均浓度为131.6mg/m3,平均超标64.8倍;水泥尘平均浓度为258.0mg/m3,平均超标42.0倍。
2.2 车间噪声强度检测结果
在生产车间工人作业岗位选择20个噪声作业点进行噪声强度测定,结果噪声强度在89~105dB(A)之间,等效连续A声级为81~96dB(A),合格3个点,合格率为15.00%。
分析与讨论
长期以来,粉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问题一直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有关这方面的报道已屡见不鲜。水泥制造企业尤其是机立窑水泥生产企业的粉尘污染对工人健康的危害更是不容忽视。长期接触,不仅可影响工人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导致尘肺病的发生。从上述检测结果看,机立窑水泥生产企业粉尘污染严重,监测点合格率低,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企业建厂时间长,设备陈旧老化,密闭不严,造成粉尘大量逸散;二是生产工艺落后,生产自动化程度不高,导致工人直接接触粉尘过多;三是除尘设施长久失修,不能达到应有的除尘效果;四是企业领导对防尘除尘工作认识不足,措施不力。所以说,只有彻底改变工艺,如将机立窑生产变为回转窑生产,改造生产设备,提高自动化程度,配套防护设施,才能还工人一个舒适、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水泥企业的噪声主要来源于所使用的各类机械设备,如破碎机、球磨机、干燥机、包装机等所发出的机械性噪声。噪声对人体的影响是全身性的,既可以引起听觉系统的变化,也可以对非听觉系统产生影响。这些影响的早期主要是生理性改变,长期接触比较强烈的噪声,可以引起病理性变化。作业场所中的噪声还可以干扰语言交流,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引起意外事故。所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控制噪声危害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可为工人配置休息室、控制室,减少工人的实际接触噪声作业时间;另一方面可为工人配备耳塞、耳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总之,职业病防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只有让《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逐步深入人心,让各级领导和作业人员的职业病防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才能使职业病防治工作逐步收到成效。
某水泥厂2000t/ d 水泥熟料新型干法生产线技改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我省某水泥厂对原湿法水泥生产线进行干法生产改造。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等配套法规的要求,作者对该厂2 000t/ d 水泥熟料新型干法生产线技改工程(以下简称技改工程)进行了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现介绍如下。1 内容与方法
根据技改工程设计资料(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进行工程分析。由于其设计资料不能满足评价需求,故选择工程类型、工艺流程及其设备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类型和作业场所条件相类似的四川省某水泥厂进行职业卫生类比调查,依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 —2002)等标准,用检查表法、类比法和定量分级法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项目概况
该拟建项目建设期为15 个月,工程设计采用目前国内先进的生产工艺和先进的综合环保治理措施,设计能力为年产水泥熟料62 万t ,总投资22 408 万元。技改工程项目暂定为162 人,采用三班制连续周工作制。主要原料为石灰石、砂岩、粉煤灰和铁粉。
2.1 主要工艺流程 石灰石、砂岩、粉煤灰和硫酸渣按一定比例准确配合后由输送机送入立磨进行粉磨烘干为生料,计量后的生料经预热器和分解炉分解后送入回转窑煅烧成熟料,加入一定比例的石膏和石灰石后送入水泥磨,经选粉机选粉为成品,最后送入水泥库并包装出厂。
2.2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主要有粉尘、噪声、高温和电离辐射,以及少量的CO、SO2、NOx 及氟化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在正常运行时,因窑内是负压燃烧,所产生的CO、SO2、NOx 及氟化物等化学物质几乎不外逸,不会对作业工人产生危害。
2.3 卫生防护状况 本项目工程拟用于环保的投资约占工程总投资8 % ,其中收尘费用为1 450 万元,噪声维护结构费用为20 万元。选用46 台除尘器,其中44 台高效袋式除尘器,2 台静电除尘器。并设有集中控制楼,通过集散控制系统实现工业电视监控。工人大多集中在控制室,在各个工区(工段)仅有少数巡检工人。同时,该水泥厂拟加强职业卫生培训,提高工人防护意识,按期发放安全帽、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实行就业前体检和在岗期间定期健康监护制度。生产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3.1 评价单元的划分和评价因子的确定 根据工程分析和类比调查资料,按照类比评价方法并结合设备、工艺特点及职业病危害因素类别,将该拟建技改工程分为以下几个系统作为评价单元进行评价:石灰石破碎和输送及控制室、石灰石预均化堆场、联合预均化堆场、集中控制室、制成系统、电收尘系统、煤粉制备输送系统和辅助系统。将粉尘和噪声作为评价因子,用《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5817 —86)和《噪声作业分级》(LD80 —95)评价劳动者作业危害等级。
3.2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与分析 在各评价单元均存在不同强度的噪声、粉尘,如石灰石、砂岩破碎;预均化堆场及储存、配料;原料烘干粉磨及输送;生料均化库及生料的入窑和输送;烧成窑尾、窑中及窑头;出窑熟料经篦式冷却机冷却破碎及输送;水泥的配料和水泥的粉磨及输送;干粉煤灰的储存及输送;水泥储存、包装及散装;原煤的预均化及煤粉的制备过程等。但在原料烘干粉磨及输送;生料均化库及生料的入窑和输送;烧成窑尾、窑中及窑头;出窑熟料经篦式冷却机冷却破碎及输送过程中工艺均为密闭状态下进行,且均安装有除尘器,除尘效率≥99.5 % ,几乎无粉尘产生。
3.2.1 粉尘 类比调查工程在石灰石、砂岩破碎,预均化堆场及储存、配料,原料烘干粉磨及输送,生料均化库及生料的入窑和输送的粉尘为生料,经测定游离SiO2 的含量为7.5 %。烧成窑尾、窑中及窑头,出窑熟料经篦式冷却机冷却破碎及输送,水泥的配料和水泥的粉磨及输送,水泥储存、包装及散装的粉尘为熟料,测定其游离SiO2 的含量为6.8 %。选择有代表性的测尘点,根据GB5817 —86 中生产性粉尘的游离SiO2含量、工人接尘时间肺总通气量和生产性粉尘浓度超标倍数3 项指标,评价工人接触生产性粉尘作业的危害程度。对类比工程的原料制备系统中的石灰石破碎、输送和预均化堆场及联合储库预均化堆场的粉尘作业点进行监测,结果见表1。4 个测点均未超标,达标率为100 %。从粉尘的监测结果来看,粉尘浓度未超标的作业点,危害程度属于0 级,即安全作业。
表1 类比工程粉尘监测结果
3.2.2 噪声按《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 87 —85),对工人每天连续接触噪声8h ,噪声限制值应控制为85dB 以下。对作业场所接触噪声危害程度应用LD80 —95 进行分级,根据噪声作业实测的工作日等效连续A 声级、接触时间、对应卫生标准,计算噪声危害指数,进行危害程度评价。对类比工程的原料制备系统、烧成系统各噪声测点进行了监测,结果见表2。8 个测点中有2 个点超标,达标率为75 %。
计算其危害指数类比工程各评价单元中有两个评价单元噪声危害程度级别为(I)级,即属轻度危害作业;其余评价单元噪声危害程度级别为0 级,即属安全作业。分析其中两个评价单元超标的原因,石灰石锤式破碎机的噪声超标是客观存在的,而值班室为单玻门窗,不符合隔声设计。建议在满足生产的前提下尽量将工人每天总巡视时间缩短为015h ,并加强个人防护(如佩戴耳塞耳罩)和改善值班室的隔声设计。
表2 类比工程噪声监测结果 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分析表进行定性评价
依据国家有关规范、标准编制检查表(从略),逐项检查拟建项目职业卫生内容如选址、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建筑物卫生学要求、应急救援设施、辅助卫生设施以及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与国家规定的符合情况,综合分析判断该项目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基本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的要求。5 结论
该技改工程职业卫生防护设施项目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有职业卫生专篇,其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基本可行,但不足部分应在施工设计中予以修改完善,如石灰石破碎值班室的设计应加强隔声设计,高噪声设备加装消声器等。另外,本项目在竣工投产后,应有效利用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并加强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定期维护、检修,严格执行有关的操作管理制度,确保职业病防护设施正常运转,使生产环境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达到或基本达到国家卫生标准的要求。6 存在问题
在该技改工程项目预评价工作中, 作者认为其难点和重点在于对工艺流程、生产设备和职业病防护措施的分析评价, 需要全面的专业知识, 尤其是卫生工程方面的知识。缺乏卫生工程人员和专业知识不足,是我们目前预评价工作的薄弱环节, 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 对除尘器的种类、型号、设计风量等技术参数能否满足除尘效果要求, 难以作出判断, 或推荐所选型号的范围等。在我省, 预评价工作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 还需要统一认识, 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的要求, 科学地做好评价工作。
第四篇:水泥供销合同
水泥供销合同
甲方:
地址:
乙方:
地址:
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特签订水泥供销合同如下:
一、品名:325,数量2000吨,单价420元/吨。
二、质量标准:水泥标号执行国家规定标准,由乙方按批向甲方供水泥厂质量通知单,甲方凭单验质,只要达标有合格证的任何一家325水泥不限。
三、装重合格率达到国家规范。
四、交货方式:乙方组织运输土、下车费等均由乙方负责,甲方凭收货人出据的验货。
五、付款方式:积压一个月货款30天,到第六十天付前三十天货款一次性付清,如有延期付款,乙方有权停止发送水泥。
六、运货时间不定,甲方必须提前两天向乙方电话发货,如有担误,乙方概不负责。
本协议一式二份,双方签字后生效。
甲方:乙方:
年月日
第五篇:水泥买卖合同
买受人
合同
编
号
签订地点:
计量单位:
出卖人
收货单位
到 站
品种
规格
标号
产地
等级
单价
(元)
总数量
总金额
交(提)货时间、数量
路局
车站
专用线
月
月
月
2买受人
出卖人
开户银行
帐户名称
开户银行
帐户名称
帐 号
通讯地址
帐 号
通讯地址
邮 编
电话
邮 编
电 话
e-mail1、本合同按《合同法》等有关规定执行。
8、如需提供担保,另立合同担保书,作为合同附件。
2、运输方式:
9、违约责任:
3、结算方式:
10、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本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按下列第 种方式解决:
(一)提交 仲裁委员会仲裁;
(二)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4、交(提)货地点、方式:
5、包装标准、包装物的供应与回收:
6、验收意见:
11、其他约定事项:
7、检验标准、地点、期限及费用负担:
备注
买受人:(章)委托代理人:(签字)出卖人:(章)委托代理人:(签字)
年 月 日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