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来安县残疾人救助实施方案
救助对象:
一、贫困残疾人,是指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低保)待遇的、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二代证)的且等级在三级以上(含三级)的残疾人。
二、下列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残疾人享受救助:
1、年满18周岁、无劳动能力、无个人收入来源的残疾人;
2、18周岁以下残疾孤儿;
3、父母离异或其他原因导致随他人生活的18岁以下残疾人;
4、女年满50周岁、男年满55周岁的视力、听力、言语三类重度残疾(残疾等级一级、二级残疾)且无个人收入来源的残疾人。无劳动能力残疾人是指依据国家残疾人评定标准评定的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肢体一、二级残疾(多重残疾不包括听力、言语多重残疾)。
同时享受贫困残疾人生活救助和无劳动能力残疾人生活救助的,按就高不就低原则执行,不同时享受两种救助。已享受农村五保的农村无劳动能力残疾人不再进行救助。
一、个人申请
填写《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申请审批表》,提供居民户口本、居民身份证(二代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二代证)、低保证,通过村(社区)向户口所在地的乡镇政府提出申请。
二、村民委员会(社区居委会)初审
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申请人的实际情况核实,将申请人情况在村务公告栏或社居委公开来栏公示5天以上,对无异议的,在《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申请审批表》上签署意见,有关材料一并报乡镇政府。对经复审不符合条件的要书面通知申请人,并告知原因。
三、乡镇政府审核
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任务,并在7个工作日完成审批表复审并签署意见,经复审符合条件的名单须公示5天,同时将有关证件和材料一并报县残联审批。对不符合条件的,要书面通知申请人,并告知原因。
四、县残联审批
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申报对象材料的审核、调查和审批工作,并以张榜方式公示不低于5天,对符合条件的,在《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申请审批表》上签署意见后,及时发放生活救助金。对不符合条件的,要书面通知申请人、村民委员会(社区居委会)和乡镇政府,并告知原因。
五、发放救助金
每年由县财政农村管理局和社会保障机构会同残联按核定的救助人数和标准,通过“一卡通”将救助资金及时打入救助对象账户并注明“残补”。对于城镇未实现“一卡通”的,则通过社会化发放方式发放到救助对象账户。
第二篇:残疾人救助信息
残疾人救助信息
积极做好日常的服务接待工作,上半年共办理残疾证60个,截至到5月底共为124名残疾人办理了了待业补助、150名残疾人办理了特困补助、91名残疾人办理了无固定收入重残人补助,上半年共发各类补助金283250元,为3名特殊困难残疾人家庭申请了生活补助,共发放补助金8000元。
为贯彻落实市区《城镇个体就业残疾人社会保险补贴暂行办法》文件精神,鼓励残疾人从事个体经营或灵活就业,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街道残联认真做好本辖区内个体就业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工作,多次召开社区主任例会,布置相关工作,同时大力做好宣传工作,深入到残疾人家中,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及时通知他到街道残联办理。截止到5月底,我街道共有23名残疾人办理了相关手续,经过审批合格的为21人,共发放社会保险补贴65010.56元。
春节期间,街道共走访特困残疾人24户,送去慰问金共14400元;举办了北新桥街道扶残助学资金发放仪式,为32名享受低保残疾人子女大学生、高中生及残疾人高中生发放助学款24500元;为辖区23名0—15岁残疾人儿童发放慰问款18400元;同时我街道启动处级六联系、科级两联系制度,走访慰问残疾人411人,共送去慰问金126300元。
做好社区康复工作,依托街道近300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建成了残疾人温馨家园,内设:手拉手职业康复站、残疾人康复训练室、辅助器具服务站、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畅心斋、技能培训室等,并圆满、顺利地完成了市区残联领导的检查、验收。通过对各类残疾人和16岁以上智力残疾人、稳定期精神残疾人开展职业康复劳动、就业指导和培训、心理咨询等服务,使温馨家园成为残疾人心灵慰藉的港湾。街道到8月底,共有15名智力残疾人在职业康复站进行康复劳动训练,20名残疾人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了肢体康复训练,近百名残疾人接受了各类就业指导及培训,同时辅助器具服务站共发放轮椅、拐杖等小型用品用具200余件,为近30户特困残疾人家庭进行了无障碍设施的改造,方便了残疾朋友的出行。
今年共为5名有突发困难的残疾人申请了临时特困救助10000元,并及时发放到他们手中,如前永康社区精神残疾人王智君,由于在其神智不清的情况下,把自己家点燃,使家中物品及房屋尽毁,为使其尽快重建家园,街道残联联系街道爱心家园,为王智君家送去了棉被、食用油、面、香皂、洗衣粉等日常生活用品,同时把他家的情况及时上报区残联,为王智君申请了临时特困救助2000元,并马上送到其家属手中,解决燃眉之急,真正体现了真心暖人心,关怀见真情。当王智君的父亲王笃善手中时,老人激动得说,“谢谢党和政府,谢谢社区领导,我一定照顾好孙子,教育好儿子,为社区的和谐建设尽一份微薄之力”。
十一前夕,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边林走访慰问辖区4户因病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残疾人王长生、张宝利等,为他们送去慰问金共7000元,解决了燃眉之急。
节前,区残联理事长从艳梅、北新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边林冒雨看望了辖区残疾儿童李恩亮。今年10岁的李恩亮,患先天脑瘫,经常住院治疗,一家人仅靠低保和母亲一人微薄的工资收入生活,巨额医疗费使得家庭生活非常艰难。街道残联得知李恩亮家的困难后,及时上报。区残联理事会决定立即对李恩亮一家进行救助。当李恩亮的母亲接过2000元慰问金和生活用品时,激动不已,连声感谢区、街残联对困难残疾人家庭的关爱和帮助。
北新桥街道残联2008年9月
第三篇:残疾人法律救助参考材料
为了更好地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进一步完善残疾人法律救助体系,重庆市将建立残疾人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帮助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平等地享受法律保护。
一是努力扩大残疾人法律援助覆盖面,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农村贫困人口生活标准的调整变化,及时调整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降低援助门槛,简化审批程序。二是完善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衔接机制,加强与法院、残联、街道、村(居)委会等单位或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高效便捷的残疾人维权工作联动机制。
三是健全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网络,在各级残联和基层社区、福利企业、特殊教育学校等残疾人比较集中的地点,设立残疾人法律援助联络部门或工作站等,扎实开展法律咨询、调解、代书等工作,推动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向基层延伸。
四是大力学习和推广昆明“盘龙经验”,着力改善便利残疾人救助的办公接待场所和无障碍服务设施,采取发放法律援助卡、开通法律援助热线、实行上门服务、定期回访等方式,进一步方便残疾人获得法律援助。
五是切实提高残疾人法律援助服务质量,挑选对残疾人有深厚感情、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擅长办理同类案件的工作人员,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对于疑难复杂案件,法律援助机构可与残疾人组织共同研究,必要时进行专家论证。
六是加大对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经费的保障力度,充分考虑当地残疾人数量及其法律援助需求状况,鼓励社会各界捐助残疾人法律援助事业,建立残疾人法律援助专项基金。
第四篇:残疾人救助调研
关于XX区残疾人救助的调研报告
XX区履行“代表、服务、管理”的职能,坚持为残疾人多做好事、多办实事、多解难事,及时救助,切实解决了残疾人的一些民生问题,为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XX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基本情况
XX区有五个街道24个社区,XX镇有8个村、一个社区、33个自然屯。据调查统计,全区残疾人总数2012人,占总人口的1%。其中,肢体残疾1348人、视力残疾198人、听力语言残疾86人、智力残疾195人、精神残疾170人,综合残疾15人。农村残疾人1058人,占全区残疾人总数的52%;城镇残疾人954人,占残疾人总数的48%;先天残疾180人,占残疾人总数的9%;特困残疾人150人,392名残疾人享受低保、877名残疾人享受医保。
二、扶贫救助具体措施
(一)抓难点,残疾人康复工作有新起色。为35名白内障患者做了复明手术;为残疾人免费发放轮椅16台,拐杖12副;为2名贫困精神病人免费送医送药价值2000余元;与建设部门密切配合开展无障碍设施建设,在XX大街、龙华路等路段增设盲道3000多延长米和28个坡道路口,为盲人出行提供了便利;在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残疾人教育 1
培训康复活动中心,”此中心的成立填补了五区四县唯独我区没有康复活动中心的空白,为残疾人就业培训、康复训练提供了必要的场地。
(二)抓重点,残保金收缴和就业工作有新亮点。全年收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10万余元;举办残疾人就业供需见面会3次,协调福利企业安臵16名残疾人就业;实施了小种植场、小修鞋店等切实可行的“五小工程”,投入近万元免费为残疾人购买设备和加工材料;扶持并完善了“金太阳”等三家盲人按摩所;开办了手工编织、创业培训等残疾人就业培训班4期;对15名残疾人进行了电脑维修培训,有3人在家开办了电脑维修部。各种培训班的创办,让残疾人掌握了一技之长,拥有了自食其力的能力。
(三)抓维权,残联形象有新提升。本着“不逃避、不应付、不拖拉”的办事原则,设立了残疾人维权热线,手机号码公布与众并坚持24小时开机,用真情架设起残联干部和残疾人及时沟通的桥梁;残联全体干部爱岗如家,千方百计为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在奥运会、残奥会期间无一例残疾人上访事件发生;协调城管等部门解决了创卫期间5名残疾人摊位面临取缔问题,为肢残养鱼户陈爱平保留住了“听雨轩垂钓馆”,使其能继续营业,实现年创收3万余元的可观效益;积极协调镇、村、街道为无房户刘淑清等6人解决了住房问题;在向阳村盲残人
钟克禄家庭遭受重大火灾的情况下,积极协调镇、村,在火灾后三天时间内为其修好了烧毁的房屋,并使其得到市残联、区残联、镇政府现金2500元和米、面、油、电视等生活必需品总价值八千余元的捐助,使其真切的感受到了“大火无情人有情,人间处处有真爱”;在得知残疾人高洪伟去世后尸体停放在家、无钱火化的情况后,在第一时间把钱送到了村干部手中,区残联全体人员参加,护送高洪伟尸体到安达火化场。真切牵挂、真情帮扶、及时救助,真正做到了上为政府分忧,下为残疾人解难,受到残疾人的广泛好评。
(四)抓扶贫,特困残疾人生活水平有新提高。救助特困残疾人家庭考入大学子女6人,捐款5000余元;对特困残疾人给予资金捐助近万元;在冬季到来之前,为吴玉珍等5户特困残疾人送取暖用煤10吨,价值7500元;全年先后投入资金8万余元,节日慰问特困残疾人317户;广泛发动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协调区政协,区政协对残疾人扶贫救助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企业家“一帮一扶贫解困”经济组委员会议,会上当时就有企业家表态帮助残疾人改造危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让处于贫困线上的残疾人真切的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爱和温暖,共沐党的惠民政策的阳光。
(五)抓载体,媒体宣传发挥新优势。在“助残日”等期间,大力营造全社会对残疾人“高看一眼,厚爱一分”的助残氛围。全年在《XX日报》、《XX晚报》发表通讯9篇,XX电视台播发助残新闻6条,及时宣传报道了XX区残疾人自强模范及助残事迹。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残疾人“一帮一救助”工作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二是接受过救助的残疾人有不满足感并产生依赖思想,不理解救助是动态的;三是残疾人危房改造还存在相当的难度,这些问题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尽快加以解决。
四、下步救助工作具体措施
(一)进一步加大残疾人就业培训和残保金的收缴力度。争取创办“残疾人爱心一条街”,组织具有编织、美甲、配钥匙等一技之长的残疾人集中在“爱心一条街”实现自主创业;开办形式多样,符合残疾人实际的剪纸、养殖、制作蛋糕等力所能及的培训班6期,增强其自食其力的能力,加大扶持力度使其尽快就业;积极协调辖区内各企业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争取让30至40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在残疾人保障金的收缴上力争实现税务代征的收缴方式,做到应收尽收,为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创造有利条件,使残疾人从根本上脱贫。
(二)全面深入地开展康复工作。积极开展“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活动;为贫困精神病人送医送药;进一步加强“精防”工作的指导;做好白内障排查工作,发现一例
治疗一例;供应各类残疾人用品用具;定期接送残疾人到康复中心进行康复训练,充分发挥残疾人康复活动中心的功能。
(三)扎实做好扶贫工作。将重残、一户多残对象优先纳入特困救助范围;协调福利企业吸纳残疾人就业,实现自身“造血”,从根本上实现脱贫;动员社会力量,加大对特困残疾人的帮扶力度,让残疾人朋友尽快脱贫致富。
(四)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以“第十九个”助残日等节日为契机,以“健残携手,大爱无疆”为主题,开展现场赠送轮椅、展览残疾人书画作品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残疾人自立、自强;借势宣传、贯彻精神,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关爱残疾人的良好氛围。
(五)做好节日特困残疾人的调查、慰问工作。把钱用在刀刃上,让贫困残疾人过好每一个节日,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为加快我区残疾人事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五篇:申请残疾人临时救助
申请残疾人临时救助
政策依据 办事流程 《残疾人申请临时救助暂行办法》(禅残联[2008]15号)
1.申请人持所需材料到村(居)服务中心申请办理;
2.村(居)服务中心进行验阅、盖章,开具回执单,打印授权和诚信书,申请人在授权和诚信书上确认签字;将相关材料装入信封,将信封转交镇(街)残联; 3.镇(街)残联进行审核、加具意见、盖章,并将资料转交区残联; 4.区残联进行审批,并发放救助金至申请人存折。
对象1:意外造成困难的残疾人
1.身份证、户口本(首页、本人页),验原件收复印件(1份); 2.《残疾人证》,验原件收复印件(1份);
3.意外事故证明书,验原件收复印件(1份)、或医院诊断书,验原件收复印件(1份)、及发票,收原件;
4.家庭收入证明或低保证明,收原件或验原件收复印件(1份); 5.救助申请表,收原件(2份);
6.农业银行账户,验原件收复印件(1份)。对象2:考取大、中专院校的困难残疾人
1.身份证、户口本(户主页、本人页),验原件收复印件(1份); 2.《残疾人证》,验原件收复印件(1份):
3.家庭收入证明或低保证,收原件或验原件收复印件(1份); 4.录取通知书,验原件收复印件(1份); 5.申请表,收原件(2份);
6.农业银行账户,验原件收复印件(1份)。
所在镇(街)行政服务中心:
1.祖庙街道行政服务中心地址:禅城区朝安北路23号祖庙街道办事处A座1层; 2.石湾街道行政服务中心地址:禅城区惠景路17号石湾行政服务中心;
3.南庄街道行政服务中心地址:禅城区南庄镇紫洞南路106号南庄商业广场A1座四楼;
4.张槎街道行政服务中心地址:禅城区张槎镇张槎三路2号张槎行政服务中心。证明材料
受理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