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审计报告
江 铃B:2010年年度审计报告(英文版)
(10会计4班 2010931304 王锐)
JIANGLING MOTORS CORPORATION, LTD.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S AND REPORT OF THE AUDITORS.31 DECEMBER 2010 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11th Floor PricewaterhouseCoopers Center 2 Corporate Avenue 202 Hu Bin Road Shanghai 200021, P.R.C.Telephone +86(21)2323 8888 Facsimile +86(21)2323 8800 www.teniu.cc Independent Auditor's Report 2011/SH-030/BL/LLF To the shareholders of Jingling Motors Corporation, Ltd.We have audited the 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Jingling Motors Corporation, Ltd.(the “Company”)and its subsidiary(together the “Group”)set out on pages 3 to 56, which comprise the consolidated statement of financial position as at 31 December 2010, and the consolidated statement of comprehensive income, the consolidated statement of changes in equity and the consolidated statement of cash flows for the year then ended, and a summary of significant accounting policies and other explanatory information.Management’s responsibility for the 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s The management of the Company is responsible for the preparation and fair presentation of 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s in accordance with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 and for such internal control as management determines is necessary to enable the preparation of 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s that are free from material misstatement, whether due to fraud or error.Auditor’s responsibility
our responsibility is to express an opinion on these 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s based on our audit.We conducted our audit in accordance with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n Auditing.Those standards require that we comply with ethical requirements and plan and perform the audit to obtain reasonable assurance about whether the 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s are free from material misstatement.An audit involves performing procedures to obtain audit evidence about the amounts and disclosures in the 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s.The procedures selected depend on the auditors’ judgment, including the assessment of the risks of material misstatement of the 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s, whether due to fraud or error.In making those risk assessments, the auditor considers internal control relevant to the entities preparation and fair presentation of 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s in order to design audit procedures that are appropriate in the circumstances, but not for the purpose of expressing an opinion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entities internal control.An audit also includes evaluating the appropriateness of accounting policies used and the reasonableness of accounting estimates made by management, as well as evaluating the overall presentation of the 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s.We believe that the audit evidence we have obtained is sufficient and appropriate to provide a basis for our audit opinion.Opinion In our opinion, the 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s present fairly, in all material respects, the financial position of the Group as at 31 December 2010, and of the Groups financial performance and cash flows for the year then ended in accordance with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PricewaterhouseCoopers Zhen Tina CPAs Limited Company Shanghai,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16 March 2011 JIANGLING MOTORS CORPORATION, LTD.CONSOLIDATED STATEMENT OF FINANCIAL POSITION AS AT 31 DECEMBER 2010(All amounts in RMB unless otherwise stated)As at 31 December Note 2010 2009 RMB000 ASSETS Non-current assets 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 5 2,630,524 2,491,159 Lease prepayment 6 277,870 284,393 Intangible assets 7 31,302 31,856 Investments in associate 8 17,928 17,292 Deferred income tax assets 9 205,063 134,133 3,162,687 2,958,833 Current assets Inventories 10 1,436,492 1,059,798 Trade and other receivables 11 825,374 361,892 Cash and cash equivalents 12 5,813,162 3,913,823 8,075,028 5,335,513 Total assets 11,237,715 8,294,346 EQUITY Capital and reserves attributable to the Company’s equity holders
Share capital 13 863,214 863,214 Share premium 816,609 816,609 Other reserves 14 457,650 457,650 Retained earnings 3,989,803 2,706,474 6,127,276 4,843,947 Non-controlling interests 115,319 102,906 Total equity 6,242,595 4,946,853 LIABILITIES Non-current liabilities Borrowings 15 6,939 7,601 Retirement benefit obligations 16 54,569 70,475 Warranty provisions 17 171,789 122,361 233,297 200,437 Current liabilities Trade and other payables 18 4,628,421 3,079,345 Current income tax liabilities 96,310 28,716 Borrowings 15 25,004 25,447 Retirement benefit obligations 16 12,088 13,548 4,761,823 3,147,056 Total liabilities 4,995,120 3,347,493 Total equity and liabilities 11,237,715 8,294,346 The notes on pages 7 to 56 are an integral part of these 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s.-3-JIANGLING MOTORS CORPORATION, LTD.CONSOLIDATED STATEMENT OF COMPREHENSIVE INCOME FOR THE YEAR ENDED 31 DECEMBER 2010(All amounts in RMB unless otherwise stated)Year ended 31 December Note 2010 2009 RMB000 RMB000 Revenue 19 15,767,897 10,433,205 Sales tax(287,283)(180,523)Cost of sales 20(11,696,3
第二篇:审计报告
教育经费及专项审计调查报告
根据县教育局审计室的安排和苍教审涵(2013)32号文件的要求,我们对龙港学区的龙港实验中学、龙港三中、龙港五中、龙港八小、龙港十一小、白沙小学、海城小学和泸浦小学等八所学校进行教育经费及专项经费的审计调查。八所学校均为义务教育学校,学校均有开办学生食堂但都没有开设食堂专户;涉及校安工程项目的学校有、,但项目尚未竣工;现就本次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汇总如下(涉及数据方面的报表以汇总表方式独立进行横向比较这里不再阐述相关数据):
之一
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制度相对滞后,明显落后于预算管理发展的要求。
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监督约束机制失控,管理者和编制者认识不到位,忽视单位预算管理,只注重收入管理,不重视支出,无支出计划,即使有预算也是流于形式,项目论证不充分,编制粗糙、准确性差、内容及款项没有细化,影响预算的真实性、准确性,造成预算执行的变化多端,随意追加、变更项目等,造成前后脱节,无法根据预算对经费进行有效控制,加上领导认识不足,预算观念不强,部分编制人员业务又不精,直接影响预算编制质量,使预算总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破坏了预算的严肃性。
2、学校预算执行过程监管薄弱。
第一,自义务教育免费入学,学校预算管理有“重两头轻中间”的倾向,即学校往往重视年初学校能向财政算多少经费,年未决算学校实际能到位多少资金,而忽视过程中经费、项目增减与经费支出计
划执行情况。会计集中核算后学校经费直接在“核算中心”发生或完成,预算执行中必然存在“间差”(时间与空间),各单位均没有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跟踪并整理预算批复后过程的监管,违反会计信息及时性、明晰性原则,最终延误决算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经费遗漏的风险。比如2012年的因岗位设置、正常晋升、职务晋升等因调增当年预算,许多学校对这一因追加的经费却悄然不知,致使这笔经费至今仍为兑现。第二,由于财政部门实际只参与了预算编制结果的审核和预算拨款两个环节,对预算编制的过程和预算的执行缺乏有效监督,使预算监控制度流于形式;多年来内部审计也从没有对学校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过审计;而学校单位更是在编制预算成了一纸空文,纯粹是为完成编制预算而预算,学校预算缺乏有效监督,预算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3、编制方法陈旧、超支、占用其他预算资金。
近年来,虽然我县对学校预算实行综合的管理,采用了统一的预算政策、口径编制,但学校对经费的安排还是走老的“套路”,习惯用“增量预算”的编制方法,没有计划性地确立保证项目、重点投入项目、压缩支出项目、低线维持项目等合理进行编制,对专项经费的安排具主观随意性,没有提供进行科学的测算依据,结果导致了公用经费占用专项经费等行为;单位自立奖金福利津贴项目;学校经常性经费占用拨入专项资金;学校基本建设投资未单独核算与经常性经费相混淆。从而使得经费支出结构不尽合理,最终使学校经费落实不到位。
之二
专项经费管理的问题
1、专项经费没有专设账户或明细专项进行核算,专项经费管理不清晰。专项经费严格地来讲应设专户进行独立核算,待项目完工或实施
完毕时再进行销户或结转,这样能清晰反应专项资金的支配情况和管理。在我们所抽查的学校对专项经费均无采用专户或专项明细进行核 算。其原因是学校专项经费作为年初预算并没独立进行编制,这部分经费往往是财政统筹安排或教育部门代为编制,具有不确定性。经费下达时往往与公用经费人员经费捆绑下达,于是核算中心财务人员也就没有对专项经费按照款、项、目的要求进行专项明细核算。导致专项经费管理不清晰,与日常经费混淆。
2、营养餐资助管理需要合理监管。经查八个单位均涉及营养餐,合计金额。因所审学校均无条件开办学生食堂供学生就餐,其营养餐发放渠道多样,形式不一,从所提供的发票内容上看有发放牛奶的、食用油、蛋糕等食物,也有向学生配送热餐的,也有来自酒行的营养餐发票,也有至2012年底尚未支出的。
之三
财务基础工作不规范
1、绩效与津补贴并行。2010年实施绩效工资之后,明文规定学校不得借任何名义发放奖金、津补贴,本次调查仍有个别学校在实施绩效工资后以党团活动、职务补、加班、监考、带队、计生补、路费补贴、办公包干费、护校等重立项目发放津补贴。
2、变项支付。按照培训费不少于公用经费10%的投入要求,学校培训费、会议费明显提升,但入账经济内容与科目不符,比如招待费、活动费纳入的培训费会务费等,出现“明转暗、真转假”的不真实的经济业务,根本上违反的会计真实性原则。
3、招待费开支标准超限。城镇学校及规模小的学校招待费用均与2011要出台的标准(公用经费的4%)相比较,会有较大超标准开支。
4、原始凭证的不合法不合理。其主要有:在大额修理费支出未取得监制发票,学校自制补贴凭证;差旅费报销取的发票不足或为过期票据,或培训等审批材料不完整;大额修理费给付对象为财务人员。
5、应插入除龙八小外其他七所学校食堂管理和经费收支的请况。
6、大笔现金支出。
7、往来款项年末余额过大没有及时结算。
之四
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不清,账实不符。
多年来教育系统就有固定资产管理不善之说。其原有:
1、制度不完善、责任不明确、监督不严、管理人员配备不够是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使用效率低,浪费、闲置、损失和流失的主要原因。
2、经过校安工程的改造,校舍搬迁、拆除,更使学校“家底”不清、账实不符。
3、经过此次调查发现有些学校至今还没有固定资产明细账,有些学校虽有账本,但记载的内容信息远远不能体现和满足固定资产管理的需求,或记载的内容不能反映真实的会计信息,使记载的信息没有延续性价值,有些单位几易部门负责人与经手人,导致资产信息不完整与去向不明。
4、由于学校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本质特征与办学成本“本与利”不形成比值的关系,导致学校在固定资产管理的理念上陈旧,形成了“重购置,轻管理,重钱轻物”的问题在教育系统普遍存在,学校相关部
门的资产管理沟通和协调上各自为政,导致资产管理松懈与无序,加上内部与外部监管不到位,使得固定资产管理杂而乱。
四、会计核算进“核算中心”以后,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不足愈加明显。划拨或捐赠资产的管理尤为不善(不给予入账),致使固定资产入帐不及时或没有入账,这不仅仅体现在资产实际价值与账面价值不符,同时也使国有资产长期宕于账外或流失。
审计调查组组长:王亦财
成员:李子椿、雷祖恳、欧阳后王
2013年4月20日
第三篇:审计报告
计算机和信息系统安全保密审计报告
根据省保密局要求,公司领导非常重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工作,在公司内部系统内开展自查,认真对待,不走过场,确保检查不漏一机一人。虽然在检查中没有发现违反安全保密规定的情况,但是,仍然要求计算机使用管理人员不能放松警惕,要时刻注意自己所使用和管理的计算机符合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工作规定,做到专机专用,专人负责,专人管理,确保涉密计算机不上网,网上发布信息严格审查,涉密资料专门存储,不交换使用涉密存储设备,严格落实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制度。通过检查,进一步提高了全公司各个部门员工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工作的认识,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大保密宣传教育,增强保密观念。始终把安全保密宣传教育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经常性地组织全体职工认真学习各级有关加强安全保密的规定和保密常识,如看计算机泄密录像等,通过学习全公司各部门员工安全忧患意识明显增强,执行安全保密规定的自觉性和能力明显提高。
二、明显界定涉密计算机和非涉密计算机。涉密计算机应有相应的标识,设置开机、屏保口令,定期更换口令,存放环境要安全可靠。涉密移动硬盘、软盘、光盘、U盘等移动存储介质加强管理,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也应有标识,不得在非涉密计算机中使用,严防泄密。非涉密计算机、非涉密存储介质不得以任何理由处理涉密信息,非涉密存储介质不得在涉密计算机中使用涉密信息。涉密信息和数据必须按照保密规定进行采集、存储、处理、传递、使用和销毁。计算机信息系统存储、处理、传递、输出的涉密信息要有相应的密级标识,密级标识不能与正文分离。涉密信息不得在与国际网络连接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传递。
三、加强笔记本电脑的使用管理。笔记本电脑主要在公司内部用于学习计算机新软件、软件调试,不得处理涉密数据或文件。
四、计算机的使用人员要定期对电脑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升级病毒软件,定时查杀病毒。对外来计算机介质必须坚持先交计算机管理人员查杀病毒再上中转机使用的原则。
五、对需要维修的涉密计算机,各部门必须事先将计算机内的涉密信息进行清除;如需调换计算机硬盘,清楚涉密信息后方可允许维修人员将硬盘带走。对报废的涉密计算机必须彻底清除计算机内的信息,方可处理。
六、小结
安全审计作为一门新的信息安全技术,能够对整个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监控,如实记录系统内发生的任何事件,一个完善的安全审计系统可以根据一定的安全策略记录和分析历史操作事件及数据,有效的记录攻击事件的发生,提供有效改进系统性能和安全性能的依据。
计算机管理小组 2012.4.2
5审计记录
安全策略检查
完成情况 具体情况
1、设置各类口令并定期更换(注意系统管理员密码)是□ 否□
2、涉密计算机上无上网记录(检查重点)是□ 否□
3、硬盘序列号与台帐吻合是□ 否□
4、涉密机上无使用非涉密存储介质记录(检查重点)是□ 否□
5、已按要求安装杀毒软件并及时升级 是□ 否□
6、已按要求做好文件内标识
是□ 否□外部环境检查
完成情况 具体情况
7、放置地点与台帐吻合是□ 否□
8、涉密机主机与其它主机物理距离是否达到1.5米 是□ 否□
9、已在正确位置粘贴保密提醒标识、旧标识已清除
是□ 否□
10、涉密计算机未连接违规外联设备
是□ 否□
11、涉密计算机屏幕有所保护,做到无关人员不可视 是□ 否□
12、无内置刻录光驱 是□ 否□
13、网络接口按要求处理到位
是□ 否□
14、涉密计算机未使用无线设备、无绳电话 是□ 否□
15、已按要求做好各类工作记录
是□ 否□管理人员检查
完成情况 具体情况
16、涉密介质是否保存在符合保密要求的密码柜中
是□ 否□
17、涉密载体的制作、收发、传递、使用是否符合保密要求
是□ 否□
18、下班时是否做到清桌锁柜 是□ 否□
19、涉密过程文档是否按密件管理
是□ 否□20、对单位的密品管理是否符合国家保密规定 是□ 否□
21、是否清楚单位涉密事项及定密工作的管理流程
是□ 否□
22、是否熟悉要害部门部位数量及人防、物防、技防现状
是□ 否□
23、涉密计算机密码长度、强度、更换时间是否符合保密管理规定
是□ 否□
24、离开工位时USBkey是否存入保密柜
是□ 否□
25、涉密计算机摆放位置和环境是否符合保密要求 是□ 否□
26、涉密计算机是否按时更新病毒库并及时查杀
是□ 否□
27、是否要求现场维修涉密设备时履行审批手续并全程旁站陪同
是□ 否□
28、是否熟悉涉密与非涉密中间交换机使用流程 是□ 否□
29、携带涉密便携式计算机外出是否履行审批手续 是□ 否□30、涉密便携式计算机是否拆除无线网卡 是□ 否□
31、涉密便携式计算机是否存放在保密柜中 是□ 否□
32、外出携带涉密便携式计算机是否履行审批手续
是□ 否□
33、外出携带涉密载体是否履行审批手续 是□ 否□
33、普通传真机是否可以传真涉密文件资料 是□ 否□
其它问题:
检查人员签字(盖章):日期:年月日
第四篇:审计报告
(一)[资料]
1.A公司拥有自购置之日起就大幅度增值的房屋一栋。资产负债表中将该房屋以现行评估价表示,并已充分披露,该公司深信资产负债表中所列房屋估价较为合理。
2.B公司为非银行金融公司,该公司遵照政府有关部门的规定贬值会计报表,但某些项目和《企业会计准则》严重背离。这些项目所涉及的金额不大,而且在会计报表的附注中做了充分揭示。
3.C公司对各子公司都拥有股票投资。已查明。各项投资均以原始成本入账,但难于审核各子公司,以查明资产负债表中长期投资数额的真实性。
4.D公司正作为某诉讼案件的被告,一旦败诉,将用公司的部分资产赔偿,公司已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做了说明。
[要求]请分别就上述四种情况,指出注册会计师杨敏应出具何种审计意见类型的审计报告,并简要说明理由。
七、审计意见的表述
审计意见的表述
(一)1.保留意见审计报告。房屋应以原价表示,该公司以现行评估价表示,违背了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审计报告中应予说明。
2.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虽然某些项目违背了会计准则,但符合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且金额不大,又在报表附注中予以充分揭示。
3.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审计报告。对子公司的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该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此外,又无法实施对各子公司的审查,从而无法验证公司长期投资数额的正确性。因而应当根据对子公司投资在该公司会计报表中的重要程度,发表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审计报告。
4.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因注册会计师对这一诉讼案件的结果无法作出合理估计,而又认为所审计的会计报表总体上是合法且公允的,因此有必要在审计报告中提醒读者,使报告使用人在阅读会计报表进不应忽视这一不确定事项。
第五篇:2017新版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
ABC 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
一、对财务报表审计的报告 〈一〉审计意见
我们审计了 ABC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财务报表,包括2016 年 12 月 31 日的资产负债表 , 2016 的利润表、现金流量、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以及财务报表附注。
我们认为 , 后附的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 规定编制 , 公允反映了公司 2016 年 12 月 31 日的财务状况以及 2016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二〉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
我们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了审计工作。审计报 告的 “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审计的责任” 部分进一步阐述了我们在这些准则下的责任。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 , 我们独立于公司 , 并履行了职业道德方面的其他责任。我们相信 , 我们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充分、适当的 , 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了基础。(三〉关键审计事项
关键审计事项是根据我们的职业判断,认为对本期财务报表审计 最为重要的事项。这些事项是在对财务报表整体进行审计并形成意见的背景下进行处理的,我们不对这些事项提供单独的意见。
[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4号一一在审计报告中沟 通关键审计事项》的规定描述每一关键审计事项。]
(四〉管理层和治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管理层负责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使其实现公
允反映,并设计、执行和维护必要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
在编制财务报表时,管理层负责评估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披露与持续经营相关的事项(如适用),并运用持续经营假设,除非管理层计划清算公司、停止营运或别无其他现实的选择。
治理层负责监督公司的财务报告过程。
(五〉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审计的责任
我们的目标是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并出具包含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合理保 证是高水平的保证,但并不能保证按照审计准则执行的审计在某一重 大错报存在时总能发现。错报可能由舞弊或错误所导致,如果合理预 期错报单独或汇总起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错报是重大的。
在按照审计准则执行审计的过程中,我们运用了职业判断,保持了职业怀疑。我们同时 :(1)识别和评估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对这些风险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实施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 证据 , 作为发表审计意见的基础。由于舞弊可能涉及串通、伪造、故 意遗漏、虚假陈述或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 , 未能发现由于舞弊导致的 重大错报的风险高于未能发现由于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的风险。(2)了解与审计相关的内部控制 , 以设计恰当的审计程序 , 但 目的并非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
(3)评价管理层选用会计政策的恰当性和作出会计估计及相关 披露的合理性。
(4)对管理层使用持续经营假设的恰当性得出结论。同时 , 基 于所获取的审计证据 , 对是否存在与事项或情况相关的重大不确定性 , 从而可能导致对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得出结论。如 果我们得出结论认为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 审计准则要求我们在审计报告中提请报告使用者注意财务报表中的相关披露;如果披露不充分 ,我们应当发表非无保留意见。我们的结论基于审计报告日可获得的信息。然而 , 未来的事项或情况可能导致公司不能持续经营。(5)评价财务报表的总体列报、结构和内容(包括披露), 并评价对务报表是否公允反映交易和事项。
除其他事项外 , 我们与治理层就计划的审计范围、时间安排和重 大审计发现(包括我们在审计土识别的值得关注的内部控制缺陷)进行沟通。
我们还就遵守关于独立性的相关职业道德要求向治理层提供声
明,并就可能被合理认为影响我们独立性的所有关系和其他事项,以
及相关的防范措施(如适用)与治理层进行沟通。
从与治理层沟通的事项中,我们确定哪些事项对当期财务报表审 计最为重要,因而构成关键审计事项。我们在审计报告中描述这些事 项,除非法律法规不允许公开披露这些事项,或在极其罕见的情形下, 如果合理预期在审计报告中沟通某事项造成的负面后果超过产生的公众利益方面的益处,我们确定不应在审计报告中沟通该事项。
二、对其他法律和监管要求的报告
[本部分的格式和内容,取决于法律法规对其他报告责任的性质的规定。法律法规规范的事项(其他报告责任)应当在本部分处理, 除非那些其他报告责任与审计准则所要求的报告责任涉及相同的主
题。如果涉及相同的主题,其他报告责任可以在审计准则所要求的同 一报告要素部分中列示。当其他报告责任和审计准则规定的报告责任涉及同一主题,并且审计报告中的措辞能够将其他报告责任与审计准 则规定的责任予以清楚地区分(如差异存在)时,允许将两者合并列
示(即包含在对财务报表审计的报告部分中,并使用适当的副标题)。]
负责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的项目合伙人是[姓名]。
xx会计师事务所(盖章)中国注册会计师: XXX(签名并盖章)
中国注册会计师: XXX(签名并盖章)
中国大连市 二O一七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