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妇产科2007年优秀论文整理 (23)

妇产科2007年优秀论文整理 (23)



第一篇:妇产科2007年优秀论文整理 (23)

宫-腹腔镜联合应用诊治不孕症59例

作者:周素琴

作者单位:324400 浙江省龙游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关键词】

宫-腹腔镜 不孕症

不孕症是妇科常见病,在诊断和治疗上虽有许多方法,但因病因复杂,一般难以作出准确和全面诊断,从而延误治疗。近年来,内窥镜技术在妇科的推广应用,为不孕症的检查、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广阔前景。本院2002年6月至2006年6月,应用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治疗不孕症59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2年6月至2006年6月本院妇科门诊收治的不孕症患者59例,年龄24~42岁(平均28.1岁),已除外男方不育因素,且无血液系统疾病,无宫颈狭窄等。其中原发不孕19例,继发性不孕40例,不孕史3~16年(平均5.1年),入院前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示输卵管积水17例(原发5例,继发12例),入院前均经基础体温测定、内分泌检查、B超检查、生殖道支原体和衣原体检查均无异常,胸部X线线摄片未发现结核病灶,血结核菌培养阴性。

1.2 方法

(1)术前准备:采用国产G-Q宫腔镜和美国产STORZ腹腔镜及其配件,膨宫液采用5%的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于月经后3~7d宫腹镜检查,术前2d行阴道消毒,常规血、尿、大便、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电解质检查无异常,白带常规、心电图检查无异常,术前12h宫颈置硅胶宫颈膨胀管。(2)腹腔镜检查:术前留置导尿,取膀胱截石位,全身麻醉,在脐轮上或下取1cm长的切口,建立CO2气腹,置腹腔镜,另取双下腹(右侧相当于麦氏点处,左侧相当于麦氏点对应处)作第2、第3个穿刺孔,依次检查盆腔内子宫附件及盆腔病变。(3)宫腔镜检查:经子宫颈插入宫腔镜,以膨宫液膨宫,依次检查宫腔内及双侧输卵管开口情况,同时在腹腔镜监视下观察膨宫后双侧输卵管伞端有无液体溢出。镜下观察情况:39例为输卵管堵塞(占67.8%,其中双侧堵塞25例,一侧堵塞14例),11例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占18.7%),4例宫腔粘连(占6.8%),2例宫腔息肉(占3.4%),1例子宫黏膜下肌瘤(占1.7%),1例子宫纵隔(占1.7%)。(4)对症处理:在上述的穿刺孔中置入相应的手术器械,行盆腔粘连分离术,多囊卵巢行电灼打孔及楔形切除术,盆腔内膜异位灶采用电灼术、输卵管伞端成型及造口术,子宫黏膜下肌瘤行电切术,宫腔息肉、子宫纵隔行电切术;宫腔粘连者行粘连分离术,堵塞部位不明确者行宫腔镜插管疏通加压通液术(用硬麻导管经宫腔镜操作孔将尖端插入输卵管开口,加压向内推进,然后用美蓝,观察双侧输卵管伞端有无美蓝溢出来判断输卵管通畅程度),对宫腔粘连者术后即放置宫内节育器并口服雌孕激素序贯疗法治疗3~6个月。59例术后均应用抗生素3d。

结果

本组病例阴道出血术后即明显减少。住院时间4~5d。其中39例输卵管阻塞者术后1周、1个月各通液1次,30例双侧通畅,9例1侧通畅,术后无一例感染。术后随访7个月~4年,18例自然妊娠(占30.5%),妊娠最早者术后3个月。自然妊娠18例中,3例自然流产,2例输卵管妊娠,10例正常分娩,3例尚在妊娠中。12例行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即试管婴儿术(IVF),其中输卵管原因不孕8例足月分娩,4例自然流产。29例未妊娠者仍在随访中。

讨论

引起女性不孕的原因比较复杂,包括输卵管因素、子宫及宫颈因素、卵巢内分泌因素等病因和不明原因引起的不孕,而以子宫输卵管及卵巢等病变居多,约占女性不孕的三分之二,其治疗效果亦不理想,术前输卵管造影及通液只能作为初筛检查,而多次造影及通液对输卵管梗阻者还会引起输卵管积液,导致慢性炎症加重、输卵管纤毛受损等[1],产生

不良后果。

宫腔镜和腹腔镜技术是新的微创性的妇科诊疗技术,宫-腹腔镜联合应用可检查评价整个盆腔及宫腔情况,并同步进行治疗,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在宫腔镜下行输卵管加压通液,疏通输卵管,提高妊娠率,对宫腔粘连、子宫纵隔、子宫息肉及子宫黏膜下治疗等可通过宫腔镜电切术使宫腔恢复正常形态,提高受孕率。

总之,较之传统的刮宫、通液、造影及剖腹探查,宫-腹腔镜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和对腹腔干扰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宫-腹腔镜联合应用不仅能直观宫腔内病变,同时可检查子宫外形、输卵管、卵巢及整个盆腔情况,同时对单纯应用宫腔镜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子宫穿孔、输卵管穿孔,出血及过度水化等有监视作用,并能对输卵管通畅情况进行客观评价[2],因此,作者认为,宫-腹腔镜联合应用是治疗女性不孕症较为理想的方法。

晋升网(http://www.js120.net)致力于成为医务工作者晋升职称心灵导师;是目前国内收录医学期刊、医学杂志最多最权威的医学学术平台;提供免费医学期刊在线阅读;网罗和甄选海量优秀医学论文检索,独立研发医学在线资源分享库和医学在线模拟考试库;整合刊类、标题、关键词检索及全文检索,并独家研发刊社管理和刊社加盟系统、在线投稿、在线查稿、在线阅读、远程审稿、在线下载等系统;聚刊社力量,建服务平台,让晋升网通过“专业”走入每一个医务人员的身边是我们不懈的追求目标;

【参考文献】 1 杨敏,张小芬,熊小娟.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在诊治女性不孕中的应用.实用临床医学,2005,6(1):80~81.2 吴铮编.现代宫腔镜诊断治疗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65~167.申明:本论文版权归原刊发杂志社所有,我们转载的目的是用于

学术交流与讨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学术建议。

第二篇:妇产科2007年优秀论文整理

医源性早产的母婴结局分析

作者:方嵘

作者单位: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妇幼保健院

【关键词】

早产

医源性早产是指由于产科并发症或内外科合并症的存在,继续妊娠将严重危及母婴安全,需要早产终止妊娠者,不包括胎膜早破和自发性早产临产。近年来已成为早产的重要原因。作者对本院2004至2005年155例医源性早产的原因、处理以及母婴结局等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本院分娩总数为10745例,早产452例,早产率4.21%;其中医源性早产155例,占早产总数的34.3%,其中双胎19例,孕周28+4~36+6周;孕妇年龄19~38岁。155例均为剖宫产终止妊娠。术前常规肌注地塞米松5mg 2次/d,应用2~3d。

1.2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

结果

医源性早产的病因及构成比见表1。早产儿情况见表2。155例医源性早产分娩新生儿174名,其中19例为双胎。72例发生并发症,依此为新生儿呼吸暂停20例,高胆红素血症17例,吸入性肺炎12例,呼吸窘迫综合征9例,消化道出血7例,颅内出血6例,感染4例。8例早产儿死亡原因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3例,重度窒息2例,颅内出血、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多脏器畸形各1例。表1 医源性早产的病因与构成比(略)表2 早产儿情况(略)

讨论

Fronterhouse等[1]回顾分析早产发生率为11.2%,其中医源性早产占早产比例的15.3%。医源性早产的主要原因是恶化的子痫前期(69%)、阴道出血(13%)、严重宫内生长受限(7%)和其他的母体内科疾病(11%)。本组医源性早产占早产总数的34.3%。随着人工流产次数的逐年增加,胎盘因素成为近年来引起医源性早产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本组中胎盘因素包括前置胎盘和胎盘早剥,占构成比的30.3%,当前置胎盘所致产前大出血,危及孕妇和胎儿的生命时需及时剖宫产终止妊娠,造成医源性早产。所以做好计划生育,落实避孕措施,降低人工流产率,可降低医源性早产发生率。定期产前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各种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及时治疗,对母婴的结局具有决定性意义。本院从早孕期开始即行必要的全身检查和妇产科检查,及时发现高危征兆,对不适宜继续妊娠的孕妇劝其及时引产,孕期做好高危管理,可使子痫前期及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病情稳定,当发现疾病危及母婴生命时适时终止妊娠。本资料中定期产前检查的128例孕妇,发生新生儿死亡2例,病死率为1.56%,而无产前检查的27例孕妇中新生儿死亡6例,病死率为22.2%。证明有无产前检查,其妊娠结局有明显差别。一般情况下,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会随着孕周的增加而加重,而早产儿存活率又与孕周成正比。因此,终止妊娠时机选择意义重大。有学者[2]对单胎妊娠妇女研究发现,发生于妊娠33周前的医源性早产约有20%,发生于妊娠35~36周约有60%,妊娠30周以前胎儿成熟度低,积极终止妊娠并不改善其预后,妊娠34周后胎儿成熟度明显提高,可以及时终止妊娠。本资料显示≥32周的新生儿并发症和病死率明显下降。

早产儿的预后一方面取决于孕周和出生体重,另一方面取决于出生后的治疗和护理。早产儿易发生许多并发病,常见的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脑室内出血、动脉导管未闭、坏死性肠炎和高胆红素血症等[3]。除产前应用糖皮质激素促胎肺成熟外,早产儿生后的治疗护理也十分重要。终止妊娠时,应有新生儿科医师在场,对新生儿进行Apgar评分和胎龄评估,对孕周较小的早产儿或自主呼吸建立不良的早产儿行气管内插管,并对胎肺未成熟的运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如固尔苏),及时转至NICU,必要时上呼吸机,通过及时积极的新生儿复苏抢救,一般早产儿都能有良好预后。医源性早产需要在有条件的医院实施,如果医院没有NICU设施,孕妇病情又必需终止妊娠时应让孕妇转院到有条件的医院分娩,新生儿出生后转送会增加病死率。

由于新生儿监护水平的提高和新治疗措施的应用,适当掌握医源性早产指征将改善母亲并发症,降低早产儿的病死率,取得较好的妊娠结局。

晋升网(http://www.js120.net)致力于成为医务工作者晋升职称心灵导师;是目前国内收录医学期刊、医学杂志最多最权威的医学学术平台;提供免费医学期刊在线阅读;网罗和甄选海量优秀医学论文检索,独立研发医学在线资源分享库和医学在线模拟考试库;整合刊类、标题、关键词检索及全文检索,并独家研发刊社管理和刊社加盟系统、在线投稿、在线查稿、在线阅读、远程审稿、在线下载等系统;聚刊社力量,建服务平台,让晋升网通过“专业”走入每一个医务人员的身边是我们不懈的追求目标;

【参考文献】

Fronterhouse W, Christensen FC, Rayburn LA, et al.Mandated preterm delivery:Its prevalence and impact at a teriary care center.J Mater Fet Med,2001,10(3):162~165.徐爱群.医源性早产.国外医学妇产科分册,2006,33(1):28.樊绍曾.早产儿的临床问题.实用妇产科杂志,1998,14(3):122.申明:本论文版权归原刊发杂志社所有,我们转载的目的是用于

学术交流与讨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学术建议。

第三篇:妇产科2007年优秀论文整理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贺娜珍 杨秀珍

作者单位:316100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中医院

【关键词】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

子宫肌瘤剔除术最常见的治疗手段是开腹手术,近年来随着保健意识的增强及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比例正在日益增加[1]。本院2005年3月至2007年3月作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32例,并与同期行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32例进行对比,以探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价值。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5年3月至2007年3月,本院收治要求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64例,均已婚,年龄24~44岁(平均34岁);有剖宫产史6例,阑尾炎手术史4例,曾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3例,慢性盆腔炎史5例,合并高血压者2例。均为子宫体肌壁间或浆膜下肌瘤患者主动要求保留子宫者。子宫大小体积小于16孕周,活动度较好,均非脱垂子宫,子宫肌瘤诊断明确,并已除外生殖器恶性肿瘤。64例中阴式组(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32例,对照组(行开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32例,两组基本情况差异无显著性。

1.2 手术操作

手术均于持续硬膜外或硬膜外麻醉加腰椎麻下进行。(1)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取头低臀高膀胱截石位,臀部尽量突出于手术台边缘以外,宫颈钳夹持宫颈向下牵引,先水压分离阴道黏膜(阴道黏膜下及宫颈两侧黏膜下注入含0.5mg/250ml肾上腺素的生理盐水溶液30~40ml,合并高血压者用含催产素10U的生理盐水30~40ml以减少术中出血),然后切开阴道黏膜(前壁肌瘤则于宫颈前方膀胱横沟上0.2cm以内横行切开阴道黏膜,向两侧延长切口,若肌瘤较大,可行阴道前壁T形切口;后壁肌瘤,则于宫颈后方切开阴道黏膜),再分离子宫前后间隙(提起阴道前后壁黏膜边缘,紧贴宫颈筋膜向上推进达子宫前后腹膜反折),缝合腹膜,于腹膜切缘中点缝线作为标志,翻出子宫,剥出肌瘤,用单抓宫体钳夹宫体组织向外牵出,当肌瘤表面组织部分暴露视野时,纵形切开子宫肌壁至瘤体组织,用止血钳沿分界处进行钝性剥离,挖出肌瘤,若肌瘤较大可一边剥离,一边将肌瘤楔形切除,分块经阴道取出,最后用手仔细触摸检查宫体肌层内有无遗漏小肌瘤,如有一并剔除,如肌瘤残腔太大可适当修剪肌瘤包膜后以1号可吸收线自基底部进行8字缝合止血,再连续缝合子宫浆肌层切口,无出血后将宫体送回盆腔,用1号可吸收线从两边向中间全层锁边连续缝合子宫前后腹膜及阴道前后穹窿黏膜切口,并放置软胶管引流。(2)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按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常规手术方法进行。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比较

32例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中18例采取前穹窿途径,14例采取后穹窿途径。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64例中单发肌瘤40例,双个肌瘤16例,3个肌瘤以上8例,最多1例肌瘤8个,最大肌瘤重355g。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剔除的肌瘤数目和重量,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比较(略)

2.2 两组患者术后情况比较

阴式组患者术后发热2例(最高体温超过38.5℃),但无感染征象。两组患者术后各临床指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情况比较(略)

讨论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生率为20%~30%[2]。腹式手术是一种传统的手术方法,已有上百年历史,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是近年来在临床逐渐开展起来的子宫肌瘤剔除术式。阴式手术由于胃肠道干扰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及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体表不留瘢痕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和患者的欢

迎。从本文对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两者比较来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差异均无显著性,与文献报道一致[1,2],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以下优点:⑴对腹腔干扰小,手术创伤小,无腹壁瘢痕;⑵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⑶术后吸收热程度和发生率低;⑷术后使用抗菌素时间短,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但阴式子宫肌瘤剔除也有其适应证,目前只能用于非脱垂子宫的子宫肌瘤,同时,作者认为,子宫体积<14孕周或肌瘤直径<10cm为较理想的手术适应证,对多发性肌瘤、肌瘤体积较大、有盆腹腔手术史且伴有严重盆腔粘连及合并附件肿瘤者宜行开腹手术。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不仅可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更重要的是维持了子宫的生理功能,保持了盆底解剖结构的完整性,有利于手术后患者的身心健康,且适应证比腹腔镜下手术更广,缝合止血较腹腔镜下更可靠,顺应了微创手术的潮流,是现代手术方式的一种补充和创新[3]。随着妇科手术学的不断发展,腹式、阴式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将发挥各自所长,更好地为患者和临床服务。

晋升网(http://www.js120.net)致力于成为医务工作者晋升职称心灵导师;是目前国内收录医学期刊、医学杂志最多最权威的医学学术平台;提供免费医学期刊在线阅读;网罗和甄选海量优秀医学论文检索,独立研发医学在线资源分享库和医学在线模拟考试库;整合刊类、标题、关键词检索及全文检索,并独家研发刊社管理和刊社加盟系统、在线投稿、在线查稿、在线阅读、远程审稿、在线下载等系统;聚刊社力量,建服务平台,让晋升网通过“专业”走入每一个医务人员的身边是我们不懈的追求目标;

【参考文献】

张洁,黄立,陈研华,等.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45例临床分析.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10:659~661.柳晓春,谢庆煌,陈龙,等.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50例临床分析.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37:565~566.翟进军.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及术后功能恢复观察.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4:226~226.申明:本论文版权归原刊发杂志社所有,我们转载的目的是用于

学术交流与讨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学术建议。

第四篇:妇产科2007年优秀论文整理

影响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因素临床分析

作者:卜新华 贡丽霞 姜志清 孙鸿展 赵如萍

作者单位:225300 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妇产科

【摘要】

目的 总结近10多年来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研究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 对本院13年来产科住院产妇的足月分娩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剖宫产率呈逐年升高。(2)1998年前剖宫产指征主要为难产,1999至2002年胎窘渐升高,2000年后社会因素明显升高,跃居首位。(3)新生儿病死率未随剖宫产率上升逐步下降。结论 剖宫产率升高主要原因为无医学指征的社会因素增加。“胎窘”和“头盆不称”诊断过度也是剖宫产术增多的重要因素,来自孕妇及医生的 主观意愿,影响对分娩方式的合理选择。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是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剖宫产。

【关键词】

剖宫产率 手术指征 相关因素

【Abstract】

Objective To make a retrospective study on the change of the rate and indications of uterine-incision delivery in the past 13 years and to explore the measures to lower the rate of and uterine-incision delivery.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made on the term labor cases in obstetrics of our hospital within the last 13 years.Results ①The rate of uterine-incision delivery increased every year.②Before 1998, the indication of uterine-incision delivery was difficult labor ,from 1999 to 2002 , the incidence of the fetal distress increased ,while from 2000 ,the social factors influenced more and more and became the leading factor for uterine-incision delivery.③the neonatal mortality rate didn't decrease as the rate of uterine-incision delivery increased.Conclusion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increase of the rate of uterine-incision delivery is the social factors which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medical indication.Excessive diagnosis of fetal distress、cephalopelvic disproportion and increase of uterine-incision delivery operations are important factors too , which come from the will of the pregnant women and the doctors preventing from the right choice of ways of delivery.The key to lower uterine-incision delivery is to be strict with the indications and to devoid the uterine-incision delivery out of anthropic factors.【Key words】

uterine-incision delivery rate operation indication correlation factor

剖宫产是处理高危妊娠和异常分娩挽救孕妇和新生儿生命的有效手段[1,2],近几年来,由于医学的进步,人们观念的变化及医疗行为中诸多因素的介入,剖宫产率逐年升高,剖宫产指征亦发生变化,其中尤以社会因素这一指征升高最为明显。作者就本院13年来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为临床降低剖宫产率提供资料。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院1993年1月至2005年12月的 住院产妇足月分娩的病例共22000例,逐个分析。

1.2 方法

应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上述病例资料进行年分娩总数,剖宫产率,阴道助产及各种剖宫产指征等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对近2年剖宫产病例进行术后并发症随访。

结果

2.1 剖宫产率呈逐年增加,1993与2005年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见表1。

2.2 主要剖宫产指征的构成变化,2000年前难产,胎窘始终占第1、2位,2001年后社会因素明显升高,至2005年高达44.57%,5年相比p<0.001差异有显著性。见表2。

表1 13年间剖宫产率变化(略)

表2 13年间剖宫产指征变化(略)

*难产包括头盆不称,产程异常,骨盆异常,头位异常;包括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妊高征,ICP,胎盘异常,△包括社会因素,过期妊娠,胎盘早剥等

2.3 剖宫产率与新生儿病死率、新生儿重度窒息率关系

1998年后剖宫产率从19.49%上升到36.31%,新生儿病死率从8.29‰下降到5.12‰,新生儿重度窒息率从6.18%下降到3.72%,但2003年后持续上升到49.52%,新生儿病死率上升到5.32‰,重度窒息率上升到4.56%,并未随剖宫产率上升而降低。

2.4 剖宫产术后近、远期并发症 随访前2年的剖宫产病例542例,近期并发症为:(1)术后大出血28例,发生率5.1%,其中宫缩乏力占49%。术中子宫切口严重撕裂2例。子宫切口严重撕裂伤大出血术毕回房患者休克,经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后,成功1例,失败1例行子宫切除;(2)感染:术后72h体温>38.5℃ 21例,发生率3.8%。子宫切口感染致晚期产后大出血于术后32d行子宫切除1例;(3)临近器官损伤:剖宫产术中误伤膀胱2例,输尿管损伤1例。远期并发症共25例。其中慢性盆腔炎腹痛14例,尿频8例,月经失调2例,再次妊娠孕囊附着剖宫产疤痕处,人流时大出血1例,术后行MTX及息隐保守治疗。讨论

从本文的回顾性资料中可以看出,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之势,而阴道助产率逐年减少,分析其原因有剖宫产手术和麻醉安全性提高[3],产前诊断和监测技术的进步,也有社会、医疗体制改革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通过B超检查和胎心率电子监护监测,可以随时了解胎儿宫内安危如胎窘、脐带绕颈等,使医生能及时发现分娩中的异常情况,选择剖宫产。由于剖宫产术式简化和技术熟练,使手术时间由过去的1h左右缩短为25min左右,腹部切口缝合技术提高及新产品的应用,使腹部切口更为美观,住院时间缩短。术后镇痛泵的应用,使患者完全无痛苦地经历分娩过程,以致孕妇及家属过分相信剖宫产术的安全性、简易性和挽救母子生命的有效性,而对剖宫产术并发症知之甚少;此外近年要求小孩吉时剖宫产出生的家属越来越多。孕期不合理膳食,过度营养和休息使巨大儿增多,试管婴儿等辅助生育技术的普及使珍贵儿增多,为确保胎儿安全,医患均愿意选择相对安全的剖宫产分娩。医生方面由于逐年增多的医疗纠纷常不敢坚持原则而放宽剖宫产指征。随着阴道助产手术减少,许多年轻的产科医生不能掌握阴道助产技术(表1)。而且剖宫产的经济效益高于阴道产,而医生付出的劳动和承担的风险阴道分娩的产程观察超过剖宫产,医生和医院愿意多做剖宫产来提高经济效益。近3年来,剖宫产率大幅度升高。

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产科医生基本功越来越差,诊断胎窘,头盆不称的业务水平下降。查阅病历中看到,近3年诊断胎窘而剖宫产的435例中,诊断符合率仅为44%,常单凭NST评分稍低或听诊胎心>180次/min就过度诊断胎窘,立即剖宫产。产科医生应作多方面的检查综合判断,才能发现真正的胎窘,避免增加剖宫产率。近3年因难产指征而剖宫产占14.92%,约有45%的头盆不称未充分试产。在宫口<3cm时就行剖宫产术;充分试产的过程需要医生密切观察产程进展,不但增加了劳动强度,而且增加风险,但医生的经济收入并未因进行试产的时间延长有所增加,此外医生因长期依赖剖宫产来结束分娩,阴道检查骨盆胎头是否相称的技术下降,阴道助产的信心不足,放宽头盆不称诊断是增加剖宫产率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剖宫产是把双刃剑,过高的剖宫产率会给患者带来各种痛苦及并发症、后遗症;加重了社会及个人经济负担,所以剖宫产不能代替正常的阴道分娩,限制不必要的剖宫产,是产科医生及全社会的责任。

为了降低剖宫产率建议做好以下几点:(1)从早孕开始加强对孕妇及其家属的宣教,合理营养减少巨大儿的发生。正确认识剖宫产的适应症及并发症,宣传阴道分娩的优势。充分告知剖宫产的各种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可减少社会因素的剖宫产率。(2)加强对产科

医师特别及助产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必须加强责任心教育及有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3)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特别对胎儿窘迫及相对性头盆不称等概念有清楚认识,产程中能积极处理、正确诊断,可减少医源性剖宫产。(4)创造条件开展各种无痛分娩及导乐分娩,尤其是丈夫陪产可降低剖宫产率[4]。(5)为产科医生创造良好的条件,如医疗保险,人身保险,让医生无后顾之忧。

晋升网(http://www.js120.net)致力于成为医务工作者晋升职称心灵导师;是目前国内收录医学期刊、医学杂志最多最权威的医学学术平台;提供免费医学期刊在线阅读;网罗和甄选海量优秀医学论文检索,独立研发医学在线资源分享库和医学在线模拟考试库;整合刊类、标题、关键词检索及全文检索,并独家研发刊社管理和刊社加盟系统、在线投稿、在线查稿、在线阅读、远程审稿、在线下载等系统;聚刊社力量,建服务平台,让晋升网通过“专业”走入每一个医务人员的身边是我们不懈的追求目标;

【参考文献】

贺志英,林义家.以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136例分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1,17(6):369.2 曹泽毅主编.中华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926~934.郑冬芳.区中心卫生院剖宫产指征调查分析.浙江临床医学杂志,2006,8(5):497.来明荣.丈夫陪产对分娩影响的临床探讨(附200例分析).浙江临床医学杂志,2005,7(10):1108.申明:本论文版权归原刊发杂志社所有,我们转载的目的是用于

学术交流与讨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学术建议。

第五篇:妇产科2009年优秀论文整理 (18)

人工流产术中两种局部用药的比较

作者:刘海燕

作者单位:028000 内蒙古,通辽市开发区医院

【关键词】

人工流产术 清宫 宫腔镜 分娩

现代科学已证实引起子宫疼痛的主要原因是前列腺素,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随着无痛手术的广泛开展,无痛人工流产术也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并逐渐趋向更安全而有效的镇痛方法。2003年12月至2005年12月通辽市开发区医院行无痛人工流产术192例,其中采用2%利多卡因5 ml/次有81例,采用仕泰栓0.4 g/次有81例,现将两种局部用药在人工流产术中的效果进行比较,见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来计划生育门诊要求行无痛人流的孕妇192例,年龄19~46岁,停经天数≤75天。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两组,利多卡因封闭组及仕泰栓外用组,两组产妇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封闭组:2%利多卡因5 ml在宫旁3、9点处分别局部注射,5 min后进行宫内手术操作。外用组:内蒙古集宁中药厂生产的仕泰栓0.4 g/枚肛肠给药,20 min后进行宫内手术操作,手术由专人负责。

1.3 疗效评价

1.3.1 镇痛 按手术情况分以下三种效果。显效:手术中6号宫颈扩张器通过无阻力,孕妇基本无感觉;有效:手术中6号宫颈扩张器通过略有阻力,孕妇略有不适感觉;无效:操作过程中,孕妇疼痛不安;或5号宫颈扩张器不能通过。

1.3.2 宫颈扩张程度 按手术情况分以下三种效果。(1)显效:手术中6号宫颈扩张器通过无阻力;(2)有效:手术中6号宫颈扩张器通过略有阻力;(3)无效:手术中5号宫颈扩张器不能通过需进一步扩张。

1.4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

结果

2.1 两组镇痛效果比较 封闭组与外用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两组人流术镇痛效果比较注:封闭组无效1例为未婚最后采取药流,外用组1例无效为智商低下最后采取药流

2.2 术中血压、心率变化 封闭组血压下降6例(6.25%),心率减慢8例(8.33%);外用组血压、心率无变化,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术中出血量 封闭组为(15.1±0.45)ml,外用组为(14.5±0.41)ml,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术后子宫收缩情况 两种麻醉方法对子宫收缩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5 不良反应 封闭组:术后呕吐8例(8.33%);一过性耳聋、耳鸣、口唇麻木、视物不清11例(11.46%)。外用组:术后呕吐6例(6.25%)。

讨论

2%利多卡因镇常用于宫颈注射,以阻断周围神经末梢或神经干的冲动传导,产生一个局限性麻醉区。仕泰栓能阻断前列腺素在体内生物合成过程中环氧化酶的作用,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与释放,具有松弛宫颈、肛门括约肌的作用,用于早期人流、诊刮、清宫、上取环、宫腔镜、分娩、痛经等。

封闭组及外用组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镇痛效果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主动止痛是非常必要的。术后疼痛是患者对损伤部位的反应,可以产生激素而加重机体的损伤;引起血压增高或降低,脉搏、呼吸加快,瞳孔扩大,出汗,患者的整个注意力集中于疼痛本身,导致活动受限及引起一些并发症。止痛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主动止痛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医务工作者的重要责任。封闭组及外用组行无痛效果分析主动止痛的用药时间,一般在麻醉消失后疼痛刚开始时用药,从而避免了剧烈疼痛给患者带来的情绪、生理的不良变化。药物作用得到正常发挥,帮助患者度过了剧痛时间。因此,显示出优、良级的止痛效果,从而使患者能情绪稳定地配合术后活动,有利于术后身体的恢复。而被动止痛,则是在患者疼痛难忍时,由责任医务工作者被动用止痛药。此时,患者已经因剧烈疼痛,产生了情绪、生理及内分泌的变化,这些变化形成了恶性循环,加重了疼痛程度,使患者因惧怕疼痛而不敢活动,影响了身体的恢复。

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止痛作用效果与环境及患者自身因素(如性格、疼痛经历)等有关。多数患者应用止痛剂后,夜间止痛效果优于白天,说明止痛效果受环境因素的影响。通过两年多的临床观察,对术后疼痛采取主动止痛法,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促进了术后的康复。对宫颈的扩张作用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方面外用组优于封闭组属非侵入性操作,不良反应少、省钱、省事、安全性高、患者乐于接受。仕泰栓现已广泛应用于我院妇科无痛性宫内小手术[2]。

晋升网(http://www.js120.net)致力于成为医务工作者晋升职称心灵导师;是目前国内收录医学期刊、医学杂志最多最权威的医学学术平台;提供免费医学期刊在线阅读;网罗和甄选海量优秀医学论文检索,独立研发医学在线资源分享库和医学在线模拟考试库;整合刊类、标题、关键词检索及全文检索,并独家研发刊社管理和刊社加盟系统、在线投稿、在线查稿、在线阅读、远程审稿、在线下载等系统;聚刊社力量,建服务平台,让晋升网通过“专业”走入每一个医务人员的身边是我们不懈的追求目标;

【参考文献】杜鹃,王金风.两种止痛方法用于人工流产术的比较.生殖与避孕,1998,18(4):249-250.魏莹,于静,汪桂兰.局麻与静脉麻醉人工流产术的比较.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7):447-448.申明:本论文版权归原刊发杂志社所有,我们转载的目的是用于

学术交流与讨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学术建议。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