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撰写要讯的诀窍
撰写要讯的诀窍
目前,我们国家高层次的信息刊物有三个:一是中共中央办公厅主办的《每日汇报》,二是国务院办公厅主办的《昨日情况》,三是军委办公厅主办的《军队情况摘报》。《军队情况摘报》是1991年12月17日正式创办的,除节假日外,每天一期。报送的范围是军委首长和三总部领导,每天上班前,送到首长办公室,以便军委和总部首长及时了解全军各部队正在干什么、干了些什么、是怎么干的,有哪些应当关注和解决的主要问题。军委、总部领导十分重视阅读这份信息刊物。邓小平同志休息的时候提出,军队的文件只要《摘报》一份;现在的军委领导也都坚持每天必看《摘报》,到部队视察工作,外出疗养,军委办公厅坚持派专人为首长送当天的《摘报》。《摘报》刊用信息的主要内容是:1.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总部的重大决策、重要会议精神、主要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2.军委、总部领导的指示、批示的落实情况;3.总部的重要会议和发文情况;4.大单位及其主要领导同志的重要活动;5.重要工作的开展情况及需要解决的问题;6.干部战士的思想动向,部队战备、训练、管理、保障等方面的情况,基层的困难、呼声、意见和建议;7.需要军委、总部领导关注的某些苗头、倾向和发展趋势预测;8.部队发生的重大事故、案件及问题;9.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工作经验;10.有关部队、院校建设和改革的新思想、新观点、新建议和学术动态;1.军政军民关系方面的重要情况,以及地方改革对军队建设提出的新问题;2.来信来访情况;13.重要的敌情、社情、灾情、疫情,突发事件和边海防情况;14.与军事工作关系密切的国际军政动向、台港澳情况;15.其他需要向军委、总部领导反映的情况。目前,全军已经建立起了比较灵活、完善的信息网络。在新情况、新问题、新事物、新经验层出不穷的今天,要讯已成为高层领导掌握情况、科学决策、指导工作的重要渠道。各级做好工作、抓好落实,也都离不开及时获取可靠有用的重要信息。正像邓小平同志所说的那样:没有信息,就是鼻子不通,耳目不灵。随着形势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工作已理所当然地成了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能。所以,领导机关的每一个同志,都应当树立强烈的信息意识,以对上级负责、对部队建设负责的态度,结合本职业务积极主动地收集、整理和上报要讯。
一、把握要讯的特点和规律
要讯与新闻报道、典型材料、研究文章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政治性、思想性强。我们报送的要讯,直接为军委、总部领导了解情况和作出决策服务。所以,撰写要讯首先要讲政治,不仅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而且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要讯中的事实、言论、观点,必须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保持一致,必须处处从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决维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权威出发,决不允许有任何含糊和动摇。同时,要注重反映基层官兵和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动态,反映官兵对某个问题、某项政策的不同认识,以便军委领导了解、掌握部队官兵的要求和呼声,把握思想脉搏,从而取得指导全军工作的主动权。
2.层次高。发生在机关和部队的信息是有层次的,有些是需要军委、总部首长掌握的,有些则是需要本级首长和机关掌握的。我们写要讯,就要注意提高层次,紧紧围绕部队中心工作,抓全局性和有普遍意义的情况和问题,重点反映需要军委、总部首长了解、掌握的全局性重大情况,不搞表面化、一般化的东西,避免要讯不“要”的现象。
3.机密性较强。要讯要反映领导同志的重大活动和指示,各大单位的重要工作动态,以及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建议,带有很高的机密性,是不能公开的。反映干部战土思想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尽管没有涉及到党和军队的机密,但这类信息主要是为领导掌握情况而收集的,也是不宜公开的。所以,要讯既不同于一般的新闻报道,也不同于办杂志,从收集、处理到传递,都是在各级机关内部进行的。这就是要讯与其他信息和文体的最大区别。我们在撰写要讯时,一定要先看一看这是一件可以公开报道的事,还是属于内部情况,如果属于可公开报道的,就不要费劲写成要讯。
4.注重综合概括。这里所说的综合,不是要包罗万象,而是指所提供的信息要有综合分析和高度概括,内容要有一定的广度,分析要有一定的深度,要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比较系统、深刻的意见和建议。因为各方面的信息常常处于零散状态,不加强综合分析,就会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使领导同志无法掌握军队建设某个战略方向、某项业务工作、某个工作阶段的全面情况。要讯是提倡一事一报的,但这与综合性特点并不矛盾,一事一报不等于就事论事。所以,写要讯一定要提高综合分析、高度概括的基本功,尽量将情况集零为整、变缺为全、由粗到精、化浅为深,以增强回答和解决问题的力度。
5.真实准确。真实是所有信息的共同特征。给军委报送要讯,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如果出现失实和偏差,后果是十分严重的。所以,我们提供的要 讯,应当是真实的,不是虚假的;是客观存在的,不是主观想象的;是恰如其分的,不是夸大或缩小的;是本质的,不是表面的现象。写作要讯绝对不允许虚构,也不能渲染夸大或贬低缩小,必须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确保信息准确无误,真实可靠。“想当然”、“闭门造车”的做法是应当坚决杜绝的。要讯的文字表述也必须客观准确,一般不用夸张、比喻、比拟等修辞方法。更重要的是,要讯一定要坚持有喜报喜,有忧报忧;既讲成功的经验,又讲失败的教训;既要反映正面的相同意见,又要反映反面的不同意见。总之,要实事求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使报送的要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要讯还有一些特点,比如,简洁明快,文字简短,开门见山,一针见血,一目了然,基本上没有长篇大论,被称为“信息轻骑兵”;再比如,主题鲜明,要素齐全,力戒空话、套话,力求言之有物;还有时效性强,突出“短、平、快”,避免“马后炮”,等等。总之,弄清了这些特点和规律,写起要讯来就比较顺手了。
二、结合工作写要讯大有可为
机关工作涉及部队工作的各个方面,是要讯的主要来源。只要把报送要讯与日常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就能够为领导提供大量有价值的信息。
一是与业务工作结合。及时将本部门负责组织的具有全局性的重要活动、新鲜经验、重大成果和带普遍性的问题及建议,在完成正常文字材料的基础上,浓缩成要讯上报。实践证明,靠中心紧的综合部门写的要讯命中率比较高。当然,各部门如果仅局限在自己的业务圈子里,写出的要讯往往缺乏力度。必须注意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抓住重点。就是要善于站在全局上观察和分析问题,选择带有全局意义的东西,向深处挖掘。
二是与调查研究结合。每年党委、领导都要统一组织机关下部队蹲点调查,平时各部门还常搞一些专项调研,这都是我们获取要讯线索的大好时机。比如,领导机关统一组织工作组下部队调查,如果有要讯意识,至少可以出两条要讯。开始下的时候,可以报一条动态性的,向军委领导报告我们在“干什么”。调查结束后,党委一般要听一次汇报,综合分析部队形势,提出下步工作思路,这又可以报一条,而且命中率也比较高。另外,各工作组回来后,一般都有调查报告,有专项调查,也有综合调查。对这些调查报告只要仔细阅读,加强分析,还可以理出更多的要讯线索。有的在原稿基础上加以浓缩或归纳就行了,有的可以从中抽出某一个问题改写成要讯,有的可以再作一些补充调查,完善内容 写成要讯。
三是与承办文电和会议结合。承办文电和会议是机关经常性的工作。只要大家头脑里有要讯这根弦,注意在“文山”中“剔璞求玉”,在“会海”中“剖蚌取珠”,就一定能写出有价值的要讯。在起草文电、会议材料的过程中,注意把有价值的情况筛选出来,提炼加工成要讯,既能使报送要讯的工作走点“捷径”,还可以更简洁地向上反映我们办文、办会的有关情况。
四是与编发报刊和简报结合。在编发报刊过程中,能够获取大量的来自基层的信息。这些信息往往是零散、粗浅的,但只要善于积累,加强综合分析,就可以挖掘、加工出高质量的要讯。
总之,信息是工作的反映,高质量的信息出自创造性的工作。机关干部结合工作写要讯,不仅有利于走正“工作——信息——工作”的路子,而且有利于提高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应当不怕苦而为之。
三、怎样选择有价值的要讯线索
选择有价值的要讯线索,有选择技巧和把握角度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提高认识问题的水平。选线索时可以作这样的综合分析:-一是站在上面向下面看,看对不对。就是要用马列主义的基本观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军委的有关文件精神,来衡量自己所要反映的某个事物、某个经验和措施、所提的建议,是否符合上面的精神,如果是符合的,就有价值,如果是“顶牛”的,就不可取。再就是要有全局意识,站在全国、全军的范围分析所要报送的要讯有没有普遍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二是站在外面向里面看,看新不新,过硬不过硬。就是用近期上边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外单位的先进经验,对照自己所要反映的东西,看看是否有创新,如果有雷同感,价值就不大,报上去就可能与人家的“撞车”,或者是放“马后炮”。只有进行纵横交叉的分析比较,才能确定有无较高价值。总之,选线索,写要讯,是一项高层次活动,必须善于站在领导的角度来观察 分析,甚至要站在军委领导的角度去看,这样选择的线索才能有重要价值,写出的要讯起点才高,才有分量。
选择要讯线索还要善于抓问题。人们常说,良好的立意是成功的一半。一篇好的要讯,不管怎样表达,其重要的内核就是问题,谁抓的问题比较准,引起的反响肯定就大。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写要讯。写要讯必须善于对问题进行筛选。那么,抓什么样的问题呢?简言之,就是要抓工作落实中的问题,抓上下关注的带有倾向性的问题,抓深层次的问题。抓工作落实中的问题,就是围绕部队中心工作,时刻关注上级指示在部队落实的进程,经常分析哪些指 示落实了,哪些还没有得到很好落实,从落实中发现不落实的问题,从不落实的问题中查出原因,找到对策,提出建议。这样观察、分析多了,问题自然就会源源不断地在头脑中闪现出来。实践证明,抓的问题靠部队工作越近,产生的效益就越好。抓倾向性的问题,就是在一个阶段、一个时期内,部队中出现的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影响工作推进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抓住了,往往一拍就响,甚至能在全局上产生作用,进人高层决策。抓深层次的问题,就是对事物的分析要找到本质和规律,不能停留在表面,要随着工作进程,不断揭示出新的矛盾,寻求新的解决办法,把大家的认识和实际工作向前推进一步。抓深层次的问题,一定要小中见大,通过深挖掘,把官兵思想深处的东西找出来,不能搞大而化之、笼而统之的东西,不要光讲“车轱辘”话,老是重复人家已经认识到的东西。抓问题必须有较高的敏感性,勤于动脑,善于思考,在思考中抓住事物的个性。我们强调写要讯必须会抓问题,但并不等于说要讯就是报问题。就问题报问题,是低层次的。有的问题可以直接反映,但有的问题从正面去反映,指导意义会更大。
四、精雕细刻写要讯
有的同志认为,写要讯是“雕虫小技”。其实不然,要讯虽短,但要素齐全。反映某个事件,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结果以及对事件的评价等缺一不可。从这一点上讲,写大报告、大讲话固然不易,但写几百字的要讯同样需要高超的技巧。把要讯写精彩,并不像有的同志想象的那般轻而易举。要讯是不公开的内部报道,与报纸上的新闻报道有明显区别,但写作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首先要把握角度立好题。标题是要讯的眼睛,可以说有一个好的标题,要讯就成功了一半。写作前,一定要全面了解所要反映事物的全貌,通过分析抓住其最突出的个性,提炼出主题,阐明思想。像《战士考生年龄偏大制约干部年轻化》、《XX集团军召开团以上党委书记座谈会研究书记如何管好自己的问题》、《X军区召开三级党委书记座谈会研究正“上梁”的问题》等要讯,标题立得就比较好,既有鲜明的个性,又体现出较深刻的思想性。其次,要写得简洁明快。把要讯写短,一个重要的诀窍,就是开门见山,一开头就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把最重要的事实干净利索地表达出来,其余的事实,则按重要性的大小顺序安排,形成一个“倒金字塔”,写作中尽量少用或不用过渡性的话。第三,要力求把要讯写活。写活的重要手法就是要善于运用背景性材料。要讯不仅应及时、准确地反映事实,而且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这就需要交代背 景。从写作技巧这个角度来讲,要讯中如缺乏必要的背景材料,就可能使人感 到索然无味,甚至不知所云。相反,如果有了充分的背景材料,就会使要讯读起来趣味盎然。所谓使用背景材料,就是在稿件中尽可能详尽地介绍与要讯事实主体有关的各种事实,从而使人悟出其中的道理。至于使用哪些材料,可根据需要不拘一格,穿插使用。要真正把要讯写好,当然远远不止这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里面很重要的是取决于个人的理论水平、文字修养和经验能力,必须刻苦学习,努力实践,逐步锻炼提高。
第二篇:撰写简历有诀窍
找工作第一件事就是写简历,这是给招聘单位的一份“见面礼”,也是展示应聘者素质的一块“门面”。简历写得好坏,关系到应聘的成败。以笔者的经验,撰写简历要做到“六个避免”:
一、避免冗长。应聘者撰写简历形成了这样的现象:博士生一张纸,硕士生几页纸,本科生一叠纸,中专生一摞纸―――文凭越低,简历越厚。应聘者生怕简历薄,不够分量,引不起招聘者的重视。殊不知看简历的大多是企业领导,经理们日理万机,那些冗长、空洞的简历,还来不及看完开头就被扔到了一边;甚至简历太厚,放进人才档案库都嫌挤占空间。所以,撰写简历还是以简洁精练、重点突出为好。
二、避免虚夸。有的应聘者错误地认为简历写得越奢华、越夸饰越好:知识无所不懂,技能无所不通,极尽夸饰,任意拔高。其实,脱离自身能力的虚夸,往往适得其反,招聘者一看就留下了不诚实、不踏实的印象;尤其到了面试时,张口结舌,露出狐狸尾巴,落得个“聪明反被聪明误”。
三、避免过谦。有的应聘者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简历写得过于谦虚:行文小心翼翼,措辞扭扭捏捏,胆小怕事,缺乏自信。招聘者看了,还以为你真的“没料”,对你胜任工作的能力产生怀疑,最终与成功失之交臂。所以,简历还是应当实事求是,朴实无华。
四、避免遗漏要点。有的应聘者,尤其是刚毕业的求职者,缺乏社会经验,写简历眉毛胡子一把抓,无关紧要的写一大堆,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把真正的要点遗漏了。一份简历通常要写明:基本情况、学历、资历、特长、求职意向、应聘要求、联系方法等,这些要点遗漏了,就会给应聘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五、避免喧宾夺主。有的应聘者为了突出自己一专多能的素质,在写简历时,主次不分,轻重无别;甚至把业余爱好浓墨重彩,喧宾夺主。使招聘者看后不着边际,分不清你的特长和优势到底是什么。所以,写简历一定要重点突出,主次分明,以便人尽其才。
六、避免书面差错。现在,应聘者写简历多是电脑打印,简历写完后,一定要调整格式,符合行文规矩,选择适当字号和字体,使版面整洁、美观;然后要反复检查,认真校对,避免涂改和错别字;最好征求朋友或家人的意见,反复修改后再定稿打印。(程争鸣)
第三篇:如何要撰写项目建议书
为什么要撰写项目建议书?
● 申请经费
● 吸引投资者的关注
● 获取机构或政府的批准
一般撰写方案策划书的主要原因是吸引资金,这也是我们所关心的。你必需通过向资助机构推行你的方案来申请经费。若投资者对科研较感兴趣,就意味着你必须强调你所进行的研究结合了当前国内外发展前沿。同样道理,在建议书中突出你利用发展扶持基金在从事领域中所开展的社区发展及相关工作,也是比较明智的做法。以下几点建议对撰写大多数项目建议书来说是必需的;但个别基金会对内容上还有一些特殊要求,你必须确保已经满足。
你为了什么?他们为了什么?
在确定你所想做的,潜在符合基金会欲进行资助的项目之后,你需向他们解释为什么你认为情况如此。不要为此而不好意思。如你认为有一个值得他们关注的项目,那么可以简明地向他们解释为什么你会认为如此。
● 解释为什么你或你所代表的机构适合做这个项目,在这个领域内所做过的工作,以 及你对该领域的兴趣,与他人的兴趣或工作有什么联系。
● 解释为什么你认为你的项目符合基金会的(资助)标准,不要对此缺乏自信,而要肯定的说出符合的程度并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进行资助?如果你表现出对项目是否符合标准的踌躇不定,这可能会鼓励基金会寻找其他项目取而代之。
下框是一些能实现获取资助的技巧
从实而述
● 避免用被动语句
● 避免使用不必要的长句和专业术语来耍小聪明
● 尽量使用短句
● 把建议书按清晰的逻辑顺序划分成不同部分,并加上简明的标题
● 不要让基金会标准支配项目的结构(更不要让它支配其具体内容)
以他们喜欢的方式叙述——你怎样知道?
● 仔细阅读申请指南及其注释,注意所有特殊要求。
● 将建议书与基金会标准进行核对;尽可能在标书中使用与基金指南相似的词汇。
● 通过制作一个标准清单,并以此对标书进行评价来模拟基金会的评定过程。尽量以他们的立场来评定你的项目与基金会的要求的符合程度。你是否已使建议书更易于他们进行评定或是更易于得到一个肯定的结论。
项目概要
你必须对项目的目标及目的十分清晰,以致通过这一部分对项目的要点进行简介的概 述。概述计划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就是,用一句话来说明项目的参予人、内容、时间、地 点以及目的。这就描绘出了项目的大致轮廓,能使读者或电话的另一方很快明白你的项目。如果你在开端用几句话就能推销你的项目,那么你便可紧紧吸引潜在投资人的兴趣,并能在进入细节介绍之前给其留下良好的印象——别忘了第一印象十分重要(见背面)。
典型标书的内容
每一份项目建议书的实际内容各不相同,但大多数建议书都有一个核心部分。不同的基金会
对于核心部分的表述形式要求各异,有的请倾向于文字叙述,有的喜欢用表格表达,还有的则喜欢两者结合。有时在表格中只需填写基本的信息,而详细信息则包含于附件的商业计划书中。大多数所要求的(或是应当考虑的)要素见以下清单:
封面
● 标题(仔细思考,保证其简明准确)
●(任选)一张有关工作地点、动物栖息地、物种或动物活动的相片,可以使项目的 主题更加生动
● 项目合作人的名称及其标志
标题页(任选——在封面中尽可能给出一些细节)
目录和页码
概述(虽只有一页,但却是整个建议书中至关重要的部分。确保你已用大量时间写好这一部分。否则,这也许是标书唯一被浏览的部分。)
申请表:
● 背景
● 提出理由,存在的威胁和问题
● 描述项目所在地区
● 所关注的栖息地,物种的重要性
● 以前对该物种,栖息地或工作地点的保护行动(由你或他人组织的)
● 项目目标(总体目标,项目目的,结果)
● 为达到以上目标所提议的活动
● 项目运转计划
● 预算——费用和资金筹措
● 后续项目,影响的持久性
● 风险承担
附件(在前面做一个清单用线分隔各项及计数,你也许不需要囊括这的全部内容)● 商业计划(一般只有基金会要求才需要这一部分)
● 逻辑框架图(如果建议书正文没有要求的话)
● 有关项目所在地区的地图,介绍更大的地区和一些详细情况。(尤其要特别介绍提议活动的所在地区)
● 图像(对介绍某些问题有用时才需要)
● 负责项目的单位及合作人前期的一些相关经验,(合适的话)申请人个人的一些特殊经验● 用以介绍项目结构和合伙人及个人(包括作汇报的顺序)之间关系的管理图表
● 推荐信
● 简短的学术论文(只有当论文能够清楚说明项目申请背景时才需要)
● 所使用的缩写
包括应包括的内容,不应包括的内容
只需给出能有说服力说明情况的细节(而不需再多)--你并不会因为用论文来灌输听众(错误的做法),以此显示出你掌握有很多信息而获得好印象。更有意义的是你能够提取一些潜在投资人对项目进行评估所需的基本细节。如果他们想要检查某一方面,你可以引用一些关键性的资料。但不要依赖于此来推销你的项目,因为大多数基金负责人没有时间来深究这些内容。
理解申请的形式
通过阅读从基金会网页上下载的相关文档,可以更容易接近基金会的要求。
另一方面,令人遗憾的是某些基金会借此机会把申请程序的电子表格形式不断复杂化。这就使他们当中的某些人使用该文档时,遇到从存在一些疑问到极端受阻不同程度上的困难。你得适应所面对的任何类型的申请形式,按照它们的形式和说明尽可能确切地完善建议书。它们似乎是在测试符合程度(如果你符合我们的形式,那么你也许可开展这个项目)。
一般表格是为了用来获取申请项目的相关信息,基金会可通过这些信息了解和评估你的项目并作出决定。因此,只要可能,严格按照程序所要求的去做。总之,若你不明白某一部分的目的何在,可以向他们咨洵。
预算及时间安排
对项目尽早作出一个基本的预算和阶段计划是十分有益的。显然,在提出资助申请之前你必须十分清楚你需要多少资金。
随着获取信息量的增加,你可以随时修改预期的阶段计划。但你至少要有个根据所计划提出的(项目)运转模式,并逐步充实它的内容和提高其准确度。制作预算迫使你的思路集中于明确需要开展哪些活动,以怎样的顺序及每项活动需要的经费。
微软Excel及其类似电子制表软件对于编排数据,以及按你所需的各种方式(按地点、合作人、支出类型、阶段和目标等)计算小计非常方便。在软件中,你可以制作图表,规划时间表,记录重要事件和完成情况等。通过这一步骤尽可能详尽做出预算和规划时间安排,并通过累加各部分细节计算出预算总和。以下是一个非常简单基本的项目预算例子,它提供了包括在初始阶段你需考虑的一些预算要点的概念。
时刻牢记基金会可能会要求建议书遵循的特定的形式,确保你注意到所有需要考虑的方面。接下来你便可以在电子预算表中组织预算的详细类别,并与基金会的预算形式保持一致。
预算:
项目筹备费用 小计 £3,060
项目管理/项目发起/项目建议书 £300
保险(£50/6人)£300
体检费 £250
科研器材(相机和镜头)£1,130
摄影费用 £340
地图(影像)£400
录影带 £340
野外费用 小计 £11,950
生活费用(1320人x5/(人•天))£6,600
当地助手(600人x£51(人•天))£3,000
出差津贴 £1,000
交通费用 £1,000
各种杂费 £350
项目后期费用 小计 £1,250
管理费用 £150
摄影费用 £200
报告制作 £300
影碟制作 £600
意外费用(预算的10%)£1,626
总计 £17,886
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你读了这部分吗?
“你没有第二次机会留下第一印象”,虽是个老笑话却又是至理名言。因此你想留下一个怎样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的。
有人认为在项目建议书,必须不要过于专业化或花哨,否则让人认为你已有过多的经费,而只能开展看起来十分昂贵的项目。当然,项目陈述并不是最重要的部分,尤其是在以损害项目内容质量为代价来改善陈述的情况下。同样,你必须记住应该让项目表现出值得关注,而不仅仅只是试图表明目前你没有足够的经费来开展一项有组织的项目。
这一段主要是关于如何权衡各方面。每一个基金会必然都会对信誉要求有个底限,在底限之下基金会可以不进行资助。虽然,给基金会留下能够胜任的印象十分重要,但你必须十分清楚你正要做的以及认真对待项目和潜在的投资人。此外,若想获得批准,你必须让投资人相信你有能力并愿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完成项目,采取一切适当的行动有效地维护授权方的利益。
例如,不要为任何拼写或印刷上的错误寻找借口。计算机上的拼写检查功能(对世界上的许多语言都支持)应能帮你找出绝大多数这类错误。在提交建议书之前,让其他人而不是你自己,或者更好让参予标书撰写小组成员之外的人对最终文件进行校对。“我没有足够时间进行校对”的抱怨往往意味着“我没有花足够时间来规划标书的制作,所以没能对标书进行拼写检查和阅读校对”。
更重要的是,确保建议书有一个清晰的结构并认真遵循申请格式的说明。这些都能有助于打造一个你所需要的良好印象:你富有竞争力,认真仔细且有能力按照指导方针完成你所提出的方案。
提交
不可避免的,你不可能总是一直在撰写项目建议书。在一定时间(随着期限的接近),你得停止工作并提交(给基金会)。停止工作有时非常困难,因为你觉得大多数需考虑的细节正在酝酿之中,有些细节还未准备好,在你提交标书后一些细节已经发生了较大改变。投资人也清楚这经常是个问题,所以只要在建议书中表现出你至少考虑过这方面,他们会感激你所付出的努力。
最后期限等同于生死线
大多数基金会对项目提交都会设定一个最后期限,一般是一年一次或者是半年一次。即使他们会考虑迟交的申请项目(而绝大多数不会),但他们也不会同意资在期限之后的项目。它将有损你的印象从而也对你项目带来不利影响。如果你规划得很好,那么你的项目建议书应在提交期限之前完成,所以你有充足的时间检查和改进。若你想表现出有能力组织和开展好一个项日,那么你可以向基金会展示你得当的时间规划而且你的建议书不需要任何借口。附信
附加在整个建议书之后的附信给了你一个自我介绍的机会。附信内容取决于你所申请的资金类型,有些基金会要求的更加详细。形成一个良好的印象是十分重要的,这是潜在投资人了解你的首要依据。为此,附信必须简洁明了,只需占用标题页的一片区域,如果可以的话,留下所列举到的每个人的地址。附信应包含以下内容:
● 你是谁?
● 你有什么计划及其原因
● 为什么他们(潜在投资人)要考虑资助你?
● 你总共打算筹集多少经费,如何使用?
● 任何回报:名声,报告等
● 联系姓名、地址及电话
● 提供更多需要的细节
等待结果
一旦你提交了项目建议书并得到对方收到的确认之后,你尽可把所有东西抛至脑后放松一下自己。但如果投标没有成功应该怎么办?你当然不能把所有希望寄托于某个项目的申请(即使你知道他们会向你提供资助)。明智地使用你的时间,而不是止步休息,更不要不停的为结果而焦虑不安。为了后续的资金申请,继续开展你的研究并不断完善你的项目计划,耐心地等待基金会的答复。
当得到结果时
如果(项目)遭到拒绝,务必要找出被拒的原因。若他们给出的一些建设性意见,对其仔细考虑。无论成功与否,更重要的是从每次尝试尽可能学到更多(知识和经验),以致在下次努力中取得进步。
如果项目获得批准,那么恭喜你。但并不代表你与投资人的工作这时已结束。一旦你获得资助人的批准,别冷落他们!在完成项目的整个过程中与他们保持规范中的合作关系是十分重要的。保持告知他们项目的完成情况,邀请他们到工地进行检查。牢记投资人希望你即可能多的实现项目中的每小部分——你所花的可是他们的钱!这也表示即使在项目进展不够好的情况下,他们帮助你可获得利益。若你的项目举步维艰,不要害怕与投资人坦诚地进行讨论——他们也许能够提供正是你所需要的帮助和经验。
第四篇:摘要撰写要法
如何写论文的摘要
http://www.feisuxspares...and summarizes key findings.10)This paper includes discussions concerning...11)This paper presents uptodate information on...12)This article covers the role of chemicals in...13)This paper addresses important topics including...14)This paper touches upon...15)This paper strongly emphasizes...16)This eassy represents the preceedings of...17)This article not only describes...but also suggests...18)This paper considers...19)This paper provides a method of...20)This paper introduces an applicable procedure to analyze...21)This paper offers the latest information regarding...22)This paper is devoted to examining the role of...23)This article explores...24)This paper expresses views on...25)This paper reflects the state of the art in...26)This paper explains the procedures for...27)This paper develops the theory of...28)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techniques used in...29)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to...30)This article is about...31)This eassy is related to...32)This paper concerns...33)This paper gives an account of...34)This article tells of...35)This paper tries to describe...36)This paper provides an analysis of...37)This paper reports the latest information on...38)The author of this article reviews...39)The writer of this paper discusses...40)The writer of this eassy tries to explore...41)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determine...42)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review...43)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破题用语,一般有:
①The author of this article reviews(or: discusses,describes,summarizes,examines)something„„
②This article reviews(or:reports,tells of,is about,concerns)something„„.③This article has been prepared(or:designed,written)„„.④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determine something„„.⑤The problem of something is discussed „„.结论和建议,一般有以下几种写法:
①The author suggests(recommends,concludes)that„„.②This article shows that„„.③It is suggested that„„.④The author's suggestion(or:conclusion)is that „„
⑤The author finds it necessary to „„.三、分类举例
1)陈述型论文摘要。陈述型论文摘要(Descriptive Abstract)一般只说明论文的主题是什么,多半不介绍内容。
例1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tends Lehand and Pyle(1997)model to include the possibility that manager may exploit cooperate wealth through transactions with affiliated companies and/or inpiduals.The results of our model show that the amounts of wealth exploitation are affected by several factors.They are inorderly managerial stockholding,the severity of penalty,the manager's risk attitude,firm's expected future cash flows,and the variance of future cash flows.What's more, the relation between managerial holding and the amount of wealth exploitation is not seperate.Wealth exploitation rises with management share holdings before the break point.When managerial holding exceeds the break point,any further increase in the management holdings will decrease the amount of wealth exploitation.例2
ABSTRACT
The effect of price limit on the stock return,volatility and the structural change is analyzed through a generalized 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scedasticity(GARCH)model.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tock returns and its volatility is permitted in each price limit regime.While the stock return does not go up when the price limit goes down from 5%to 7%.The stock volatility,on the other hand,is substantially different across three regimes.The higher the price limit,the larger is the volatility.In end the GARCH model does not suffer from the structural change when price limits change.例3
ABSTRACT
This issue presents a complete survey on the integrin,immunoglobulin,and selection families cellular expression patterns on endothelial, resident cells and graft infiltrating cells in human stomach, heart ,and lung transplants.It describes the patterns of cellular expression and inducibility in different path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e graft.It also discusses the implications for the organ specific appearance of inflammatory reactions in human stomach,heart and lung transplants as for immunosuppressive and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例4
ABSTRACT
We classfied firm's finacing decisions into four categories:internal financing banking,bank loans,convertible bonds and preferred stocks,and new common shares.This paper uses pooled cross-section and time series data.When the adjusted data is used,we find that B/M has explanatory power to stock returns for the new-issue category;C/F for the internal financing category.The size variable is also significant in all categories.However,the sign is not consistent.The convertible category has reverse size effect and others have size effects.As for the E/P variable,we don't find any additional explanatory power to stock returns for any category.The use of different definition of size hardly changes our results.例5
Contact Problems in the Classical Theory of Elasticity
CONTACT PROBLEMS IN THE CLASSICAL THEORY OF ELASTICITY
by G.M.Gladwell
This article gives an account of contact problems in the classical theory of elasticity.It begins from fundamental principles and aims to offer information on recent developments on this subject that the reader can take advantage to widen his horizon of contact problems.例6
Use of Engineering Metals
Use of Engineering Metals
ABSTRACT
This article shows us the importance of metals in our daily life,especially in machine building an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Metals that are used in industry are called engineering metals,of which the most widely-used is iron.Therefore,production of iron is very critic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nation.例7
Pure and Applied Science
Pure and Applied Science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holds that pure science is fundermentally concer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ies establish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phenomena of the universe.On the other hand applied science,is directly connected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working laws of pure science to the practical affairs in the life,and to man's increasing control over the environment,thus lea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echniques,processes and machines.It is evident that many branches of applied science are practical extensions of purely theoretical or experimental work.It shows to us that these two branches of science are mutually dependent and interacting.2)信息型论文摘要。信息型论文摘要(Informational Abstract)与陈述型论文摘要相比,略有不同。它除了介绍论文的主题外,还应介绍论文的主要观点以及各观点部分的核心内容。这种形式实际中相对少见。显然,这种形式的摘要较陈述型摘要长得多。例如:
例1
Prob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Prob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ABSTRACT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past achievements in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and aims to predict the developments in the immediate future.It is widely acknowledged that to cope with greater crop output,it is necessary to make use of more powerful equipment that is capable of more extensive work within the limited time.The main problems are discussed under the following headings.1)General Trend of Machanization
2)Mechanization of Crop Farming
3)Mechanization of Animal Husbandry
The article concludes that further progress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depends on,to a great extent,the development of mechanical industry,which should be spurred and encouraged.例2
Cultural Factors in Translation and Their Transfer
Cultural Factors in Translation and Their Transfer
ABSTRACT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apply general knowledge of linguistics,anthropology and translation to the research of cultural factors in translation and their transfer.The thesis concludes a brief introduction and four chapters.The introduction presents the specific topic and raises several related issues.Chapter One is devoted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on.Chapter Two focus on the categorization of cultural factors in translation.Chapter Three talks about three topics:translatability,major translation methods of cultural factors,and the transfer of some important cultural subcategories.The last chapter,gives an analysis of some inappropriate translations and draws a general conclusion for the whole thesis.例3
ABSTRACT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liberalization of business activities have become two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phenomena for the successful operations of contemporary enterprises.At present,the prevalence of national protectionism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regional economic communites,have further enhanced many firms to take part in overseas investments in order that the tariff and non-tarriff barriers of the products could be reduced or eliminated.Yet ,companies operate in different countries with different political,legal,economic,and social cultural surroundings might have different management styles and strategic operating patterns.Traditionally,the Japanese and the US management patterns are two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ference models for the operations of domestic enterprises.Thus, to promote the success of business internationalization activities,it would be very helpful for the domestic firms in Taiwan to evaluate the similarit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usiness operations for the US and the Japanese firms especially on management styles,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and business performances.Through a series of personal interview and mail survey,this study concluded the following findings:
(1)Firms with different investment origins(i.e.,Taiwanese,American,and Japanese firms)tended to operate differently on constructs of cooperate objectives,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competitive strategies, and management performances.(2)For cooperate objectives,Japanese firms tended to emphasize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 objectives through educating and activating human resources,while American firms favor financial objective such as improving cash flow and profitability.For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American firms achieved higher levels of delegation authority and operation formalization than those of Japanese and Taiwanees firms.For competitive strategies,American firms tended to emphasize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and cost leadership strategies while Japanese firms favor process innovation and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strategies.(3)Firms selecting process innovation and product development strategies tended to emphasize both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 and sales growth objectives.These firms tended to be very sensitive on the potentials of industry development.In addition,firms adopting cost leadership strategies tended to emphasize sales growth objectives.In a word,these firms seemed to exercise higher levels of formaliz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of business activities.
第五篇:陪领导喝酒要掌握18大诀窍
报料时间:昨天上午10时 报料人:文化公司中层领导朱先生
报料内容:最近西祠胡同上流传一篇“对付领导的敬酒法”,绝对是好文章,对每一个刚刚进入职场的新人、大学毕业生都非常重要,我今天特意推荐,相信肯定对他们会有所帮助。记者核实
在朱先生的指引下,记者在西祠胡同“东大传说”里找到了这篇“酷文”,一共介绍了跟领导喝酒的十八大诀窍与酒量不行时的九大技巧,作者“dongnan2004”发表于7月16上午。两天之内,已有近5000网民浏览了这篇文章,各类评论多达100多则。“dongnan2004”在文章开篇就表示,这是根据他工作以来的江湖经验,总结出来的与领导喝酒的学问技巧。“真是经典啊,拷一份下来,背熟了,以后跟领导喝酒不用烦了。”刚刚毕业一年的“枫林”跟帖表示了自己的看法。随后,记者联系上了作者“dongnan2004”,他表示自己是东大毕业生,这些所谓的诀窍和技巧,都是自己工作以后总结出来的,可能并不十分具体,但都包含最主要的几大方面,对涉世未深的“职场新人”肯定会有所帮助。
记者将文章打印下来,请教了南京大学一位社会学家,他看了“与领导喝酒的诀窍和技巧”后,笑着说:“总结得确实有一定道理,也很真实,反映了酒桌上的某种陪酒文化,也是的确存在的潜游戏规则。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不少人只认酒说话,很多单位的领导对此更讲究,稍微做得不好,可能就会带来不良影响,比如他敬你一杯,你只喝一口,今后关系可能因此而变得不融洽。刚刚走进社会的大学毕业生确实需要多了解。” 链接
与领导喝酒的18个诀窍(来自西祠胡同)
诀窍1 酒桌上虽然“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但喝酒的时候决不能把这句话挂在嘴上。
诀窍2 韬光养晦,厚积薄发,切不可一上酒桌就充大。诀窍3 领导相互喝完才轮到自己敬。
诀窍4 可以多人敬一人,决不可一人敬多人,除非你是领导。
诀窍5 自己敬别人,如果不碰杯,自己喝多少可视乎情况而定,比如对方酒量,对方喝酒态度,切不可比对方喝得少,要知道是自己敬人。诀窍6 自己敬别人,如果碰杯,一句,我喝完,你随意,方显大度。诀窍7 自己职位卑微,记得多给领导添酒,不要瞎给领导代酒,就是要代,也要在领导确实想找人代,还要装作自己是因为想喝酒而不是为了给领导代酒而喝酒。比如领导甲不胜酒力,可以通过旁敲侧击把准备敬领导甲的人拦下。诀窍8 端起酒杯(啤酒杯),右手扼杯,左手垫杯底,记着自己的杯子永远低于别人。自己如果是领导,知趣点,不要放太低,不然怎么叫下面的做人? 诀窍9 如果没有特殊人物在场,碰酒最好按时针顺序,不要厚此薄彼。诀窍10 碰杯,敬酒,要有说词。
诀窍11 桌面上不谈生意,喝好了,生意也就差不多了,大家心里面了然,不然人家也不会敞开了跟你喝酒。
诀窍12 不要装歪,说错话,办错事,不要申辩,自觉罚酒才是硬道理。诀窍13 假如,纯粹是假如,遇到酒不够的情况,酒瓶放在桌子中间,让人自己添,不要傻不啦叽地去一个一个倒酒,不然后面的人没酒怎么办?
诀窍14 最后一定还有一个闷杯酒,所以,不要让自己的酒杯空着。跑不了的~ 诀窍15 注意酒后不要失言,不要说大话,不要失态,不要唾沫横飞,筷子乱甩,不要手指乱指,喝汤噗噗响,不要放屁打嗝,憋不住上厕所去,没人拦你。诀窍16 不要把“我不会喝酒”挂在嘴上(如果你喝的话),免得别人骂你虚伪,不管你信不信,人能不能喝酒还真能看出来。
诀窍17 领导跟你喝酒,是给你脸,不管领导要你喝多少,自己先干为敬,记着啊,双手,杯子要低。
诀窍18 花生米对喝酒人来说,是个好东西。保持清醒的头脑,酒后嘘寒问暖是少不了的,一杯酸奶,一杯热水,一条热毛巾都显得你关怀备至。酒量不行的9个技巧
1、不要主动出击,实行以守为攻战略;
2、桌前放两个大杯,一杯放白酒,一杯放矿泉水,拿小酒盅干杯,勤喝水,到酒桌上主客基本都喝8分醉时,可以以水代酒,主动出击;(这条不建议用)
3、干杯后,不要马上咽下去,找机会用餐巾抹嘴,把酒吐餐巾里;(适用女性)
4、上座后先吃一些肥肉类、淀粉类食品垫底,喝酒不容易醉;
5、掌握节奏,不要一下子喝得太猛;
6、不要几种酒混着喝,特别容易醉;
7、领导夹菜时,千万不要转酒桌中间的圆盘,领导夹菜你转盘是酒桌上的大忌;
8、喝到六分醉时,把你面前的醋碟中的醋喝下,再让服务员添上……
9、每次干杯时,倒满,然后在喝前假装没有拿稳酒盅,尽量洒出去一些,这样每次可以少喝进去不少。(来源: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