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关于使用铝施工的优缺点及成本评估报告

关于使用铝施工的优缺点及成本评估报告



第一篇:关于使用铝施工的优缺点及成本评估报告

关于使用铝模板施工的优缺点及成本评估报告

一、铝模板

1、施工的优点

① 施工效率高周期短:铝合金建筑模板系统为快拆模系统,一般18—36小时即可拆模,所以只需配置一层铝模板加三层单支撑即可满足使用,正常施工可达4—5天一层,从而大幅缩短建筑工期,为承建单位节约管理成本。

② 可重复使用成本低:铝模板系统所有配件均可重复使用,铝合金模板系统采用整体挤压形成铝合金型材做原料(6061-T6),一套模板规范施工可翻转使用300次以上,使用成本低。

③ 施工方便、效率高:铝模板系统组装简单、方便、安装时只需要按比例增加标准板,铝模板重量轻每平米18—25公斤,施工过程完全由人工拼装、转运,不依赖起重机械设备(工人施工通常只需要一把扳手或小铁锤,方便快捷),安装工人每人每天可安装20—30平米(铝模板安装工人比木模板节省30%,而且不需要技工,只需安装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即可)。

④ 稳定性好、承载力高:铝模板系统全部采用铝模板组装而成,系统拼装完成后,形成一个整体框架,稳定性好,承载力可达到每平方米60KN,不会出现涨模事故。

⑤ 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效果好:铝模板拆模后,混凝土表面质量平整光洁,可达到饰面及清水混凝土的要求,无需进行抹灰,可节省二次抹灰费用。

⑥ 支撑系统少、行走方便:传统施工方法中楼板、平台等模板施工技术普遍采用满堂支架,费工费料。铝合金模板底部支撑体系采取“单管立式独立”支撑,平均间距1米,无需横拉或斜拉助力支撑,操作空间大,施工人员通行、材料搬运畅通,单支撑的拆除轻松便利,现场易管理。

⑦ 现场不产生建筑垃圾、施工更安全:铝模板全部配件均可重复使用,拆模后现场无任何垃圾,不生锈、无火灾隐患、安装工地无一铁钉,无电锯残剩木片木销及其它施工杂物,施工现场整洁,不会像使用木模板那样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完全达到绿色建筑施工标准,通过采用轻质面板,确保施工人员能够在面板上安全地工作。

⑧ 设计一次成型、精度高、实用性强:按施工图纸一次设计成型、整体浇筑、施工严密误差小精度高,保证建筑物的整体强度和使用寿命,非常适合标准层高层、超高层建筑以及多栋同户型建筑,铝模板可根据项目采用不同规格板材拼装,使用过的模板改建新的建筑物时,只需更换百分之20左右的非标准板。

⑨ 无需人工定位预留孔洞 铝模板深化设计已考虑相应的预留洞口,在工厂试拼装后均统一编号,组装简单、方便,同时模板定位精准,与木模相比,省去了预留孔洞定位的繁琐工作,极大的提高了模板安装的效率。

2、施工的缺点

⑩ 前三层墙体观感不佳 由于铝合金模板在完成拼装后形成一个整体,不易透气,在浇筑过程中,模板与混凝土发生化学反应,若混凝土振捣不足易墙体表面产生气泡,脱模剂涂刷不到位易引脱皮等现象。这个缺点可以通过施工措施将其避免。例如,我们可以在首次使用铝合金模板之前将其表面先用高强度水泥浆使其充分氧化,或者在铝合金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的表层镀上PVC薄膜等方法。

⑪ 现场设计变更不易过大 铝合金模板在设计时,需要施工的结构图及建筑图纸一定要十分准确,故对项目的技术工作要求较高,需提前做好施工前的图纸变更和图纸会审工作。铝模板加工出来后,在现场安装基本上不能修改,确有设计变更修改的,则需提前跟厂家沟通,重新深化设计、加工及制作,再从厂家运至施工现场,而木模板在工地上可以随便切割。

⑫ 前期一次性投入相对较大 由于铝模板每平米单价相对较高,故其前期一次性相对投入较大。过程中需加强管理,特别铝合金模板标准板、支撑杆件等要做好回收保养好。

⑬ 工艺较新,操作人员技术参差不齐 由于铝合金模板为近年新材料、新工艺,操作人员相对较少,且施工技术参差不齐。必须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专项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让他们了解铝模板的施工特点、熟悉有关的条文和岗位安全操作的规程,通过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工作。铝模板在施工中必须配备具有安全技术知识的、熟悉规范的专职安全员和质检员。模板在拆除时应该分片、分区的拆除,从一端往另一端拆除,禁整片一起拆除。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操作规则要求值。

2、洽谈时的注意事项

① 目前铝模板合作方式有三种:购买、租赁、整体承包 ② 施工中的损耗率应由厂家负责

③ 设计、优化方案、生产进场安装需时2个月至2.5个月之间 ④ 价格了解整体承包在50—55元/M2之间,目前随着铝模板生产厂家的竞争价格还会有一定比例的降低。租赁价格在25元/ M2左右;模板面积为展开面积计算。根据房屋类型(异形构件)的不同有一定的变动幅度。

3、实体工程踏勘

① 苏州万科 ② 无锡万科 ③ 扬州金鹰

4、铝模板厂家的联系

① 湖北亿安

*** 曹

(已联系、预计四天有答复)② 广州景龙

*** 江

(已联系,资料将寄过来)

3、志特

江炉平(库)

4、深圳汇林达

*** 陈(库)

5、宏金铝模

*** 刘飞(库)

二、铝模板成本评估(参照对比传统木模板施工)

1、木模板施工成本

木模板的采购单价大概为:25元/m2。每块木模板平均可以使用4次。将其使用在以上相同的建筑物中时,按1层标准层模板使用面积我们以2000m2进行计算。其采购价格就为:25×30×202_÷4=375000元。木模板的安装价格大概为30元/m2。30层标准层的安装价格就为:30×30×202_=1800000元。木模板浇筑混凝土不但需要装饰抹灰,且报废后无法重新回收利用,在使用完后还需支付废弃材料清理费用。

2、铝模板施工成本

铝合金模板的购买价格大概在1400元/m2左右,每套模板可重复利用次数为:200次。按1层标准层模板使用面积我们以2000m2进行计算。铝合金模板的采购价格就为:1400×202_=2800000元。铝合金模板的安装价格大概为25元/m2。30层标准层的安装价格就为:25×30×202_=1500000元。另外由于铝合金模板技术浇筑的混凝土观感好,结构面基本可以达到亚清水混凝土的效果,根据了解可以省去至少50%墙面抹灰费用,节约了水泥、砂的原材料耗消耗以及抹灰用人工,同时减少了周转材料的使用时间,同时质量上直接杜绝了室内墙面抹灰空鼓和裂缝的通病。最后,铝合金模板在完全使用完后其还有回收价值,回收价格为原价的25%~30%。另测算租赁施工的成本真在收集资料进行中。

评估人:谢利建

二〇一六年二月二十六日

第二篇:熔铝燃料成本分析报告

熔铝燃料成本分析报告

1、铝的熔化特性:

据相关资料:铝的熔点为660℃,铝的熔解热(固态变为液态吸收热量)为398×10³J/Kg,比热(液态温升所需要的热量)为0.88×10³J/Kg.℃。那么,根据现有工艺情况,熔化一吨铝并将其升温至760℃所需热量为398×10³J/Kg×1000Kg+0.88×10³J/Kg ℃×1000Kg×(760℃-660℃)=486×10³KJ2、现有设备的热量利用率

现使用煤气发生炉将烟煤转化为煤气通过冲天炉、保温炉将铝锭熔化并升温至铸造温度。其中煤气发生炉可将一公斤煤转换为3-3.3m³的混合煤气,发生炉煤气的热值约为6000Kj/ m³。那么一公斤煤经煤气发生炉转化所产生的热值在18×10³KJ左右。

据分厂最新数据统计,月平均吨铝耗煤为270Kg左右,实际熔化每吨铝并升温所使用的热量为270×18×10³KJ=4860×10³KJ

现有设备的热量利用率为:吸收热量/提供热量=486×10³KJ÷4860×10³KJ=10%。

3、改用天然气的用量

根据现有熔铝设备的热量利用率考虑现有煤气损失,理论估计使用天然气的热量利用率在11%左右。根据天燃气公司提供数据,天然气热值在9000kcal/m³即37.8×10³KJ/m³。那么实际天然气用量为486×10³KJ÷37.8×10³KJ/m³÷11%=117m³。理论计算与同行业经验比较基本接近。

4、价格比较:

生产一吨铝使用煤270公斤,使用天然气117立方。

煤:270kg×1.1元=297元

天然气:117×2.87=335.79元

202_.12.17

***

第三篇:绩效评估优缺点

几种常用的绩效评估方法

绩效管理,是指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持续提升个人、部门和组织的绩效。

绩效评估(performanceappraisal),又称绩效考评、绩效考核、绩效评价、员工考核,是一种正式的员工评估制度,也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原理来评定和测量员工在职务上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效果。

常用的绩效评估(绩效考核)方法,总体上把它们分为:结果导向性的绩效评估方法,例如,业绩评定表法、目标管理法、关键绩效指标法等;行为导向性的绩效评估方法,例如,关键事件法、行为观察比较法、行为锚定评价法、360度绩效评估法等;特质性的绩效评估方法,例如,图解式评估量表等。

二、结果导向型绩效评估方法

业绩评定表法、目标管理法(MBO)、关键绩效指标法(KPI)等,此类方法所做出的评估的主要依据是工作的绩效,即工作的结果,能否完成任务是第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评估的重点对象。

业绩评定表法,也可以称为评分表法,可以说是一种出现比较早及常用的方法,它是利用所规定的绩效因素(例如,完成工作的质量,数量等)对工作进行评估,把工作的业绩与规定表中的因素进行逐一对比打分,然后得出工作业绩的最终结果,它分为几个等级,例如优秀、良好、一般等。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作定量比较,评估标准比较明确,便于做出评价结果。它的缺点是标准的确定性问题,需要对工作必须相当了解的评定表制定者;评估者可能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不能如实评估。

目标管理法,是最典型的结果导向型绩效评估法。40多年前,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在《管理实践》中最早提出目标管理这一思想,对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小目标。20世纪60年代以来,目标管理法被得到广泛推广与应用,它评估的对象是员工的工作业绩,即目标的完成情况而非行为,这样使员工能够向目标方向努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证目标的完成。由此可见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通过目标调动起员工积极性,千方百计地改进工作效率;有利于在不同情况下控制员工的方向;同时员工相对比较自由,可以合理地安排自己的计划和应用自己的工作方法。它的缺点是目标的设定时可能有一定的困难,目标必须具有激发性和具有实现的可能性;对员工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缺少一定的评价。

关键绩效指标法(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它把对绩效的评估简化为对几个关键指标的考核,将关键指标当作评估标准,把员工的绩效与关键指标作出比较地评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目标管理法与帕累托定律的有效结合。关键指标必须符合SMART原则:具体性(Specific)、衡量性(Measurable)、可达性(Attainable)、现实性(Realistic)、时限性(Time-based)。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标准比较鲜明,易于做出评估。它的缺点是对简单的工作制定标准难度较大;缺乏一定的定量性;绩效指标只是一些关键的指标,对于其他内容缺少一定的评估,应当适当的注意。

个人平衡记分卡(BSI),是哈佛大学的罗伯特.卡普兰与波士顿的顾问大卫.诺顿在20世纪90年代最早提出的,它包括财务纬度,顾客纬度,内部业务纬度及学习与成长纬度。在此基础上的个人平衡记分卡能够比较全面的进行评估,通过个人目标与企业愿景的平衡,将平衡计分卡引入人力资源管理,而这一平衡正是实现员工的积极性、可持续的企业绩效的前提条件。

主管述职评价,述职评价是由岗位人员作述职报告,把自己的工作完成情况和知识、技能等反映在报告内的一种考核方法。主要针对企业中、高层管理岗位的考核。述职报告可以在总结本企业、本部门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但重点是报告本人履行岗位职责的情况,即该管理岗位在管理本企业、本部门完成各项任务中的个人行为,本岗位所发挥作用状况。

三、行为导向型的绩效评估方法

与结果导向型的绩效评估方法不同的是,关键事件法、行为观察比较法、行为锚定评价法、360度绩效评估法等都是以工作中的行为作为主要评估的依据,也就是说评估的对象主要是行为。

关键事件法,是客观评价体系中最简单的一种形式,由美国学者弗拉赖根和贝勒斯在1954年提出的,通用汽车公司在1955年运用这种方法获得成功。它是通过对工作中最好或最差的事件进行分析,对造成这一事件的工作行为进行认定从而做出工作绩效评估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针对性比较强,对评估优秀和劣等表现十分有效;缺点是对关键事件的把握和分析可能存在某些偏差。

行为观察比较法,也叫行为观察量表法,是各项评估指标给出一系列有关的有效行为,将观察到的员工的每一项工作行为同评价标准比较进行评分,看该行为出现的次数频率的评估方法,每一种行为上的得分相加,得出总分结果比较。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有一个比较有效的行为标准,可以帮助建立工作岗位指导书;缺点是观察到的工作行为可能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行为锚定评价法,也称为行为定位评分法,是比较典型的行为导向型评估法。它由美国学者史密斯与肯德尔在美国“全国护士联合会”资助下研究提出的,兰迪特和吉昂在1970年证明它可用于工作动机的评估,所以在20世纪70年代,得到广泛的应用。它侧重是具体可衡量的工作行为,通过数值给各项评估项目打分,只不过评分项目是某个职务的具体行为事例,也就是对每一项职务指标做出评分量表,量表分段是实际的行为事例,然后给出等级对应行为,将工作中的行为与指标对比做出评估。它主要针对的是那些明确的、可观察到的、可测量到的工作行为。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评估指标有较强独立性,评估尺度较精确;对具体的行为进行评估,准确性高一些。它的缺点是评估对象一般是从事具体工作的员工,对其他工作适用性较差;另外一个员工的行为可能出现在量表的顶部或底部,科学设计有助于避免这种情况,但实际中难免出现类似情况。

360度绩效评估法,360度考核法,是爱德华&埃文等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后经1993年美国《华尔街时报》与《财富》杂志引用后,开始得到广泛关注与应用。它是一种从不同角度获取组织成员工作行为表现的观察资料,然后对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评估的方法,它包括来自上级、同事、下属及客户的评价,同时也包括被评者自己的评价。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比较全面的进行评估,易于做出比较公正的评价,同时通过反馈可以促进工作能力,也有利于团队建设和沟通。它的缺点是因为来自各方面的评估,工作量比较大;也可能存在非正式组织,影响评价的公正性;还需要员工有一定的知识参与评估。

四、特质性绩效评估方法

除了结果导向型绩效评估方法和行为导向型绩效评估方法外,还有一类评估方法,那就是以心理学的知识为基础的评估方法—特质性绩效评估方法,以图解式评估量表为例。

图解式评估量表,是一张列举了达到成功绩效所需要的不同特质(如适应性、合作性、工作动机等)的特质表,每一项特质给出的满分是五分或七分,评估结果一般是如“普通”、“中等”、或“符合标准”等词语。这种方法适用广、成本低廉,几乎可以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或大部分的工作和员工。它的缺点是针对的是某些特质而不能有效地给予行为以引导;不能提出明确又不具威胁性的反馈,反馈对员工可能造成不良影响;一般不能单独用于升迁的决策上。

其它绩效评估方法还有:直接排序法、对比法、强制分布法(硬性分布法)、书面叙述法、工作计划考核法、标杆对比法、情境模拟法等。

第四篇:施工成本管理制度

施工成本管理制度

1、实行成本考核制

1.1每项工程由项目经理及物资部首先与上级领导签订责任书,明确自己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不同情况时所应承担的责任。在明确责任的同时要确定责任成本(责任成本是指按照责任者的可控程度所归集的应由责任者负责的成本)。在责任成本范围内如果出现成本人为超耗视具体情况按百分比扣除项目经理及物资部奖金;如果成本损耗低于成本预测计划即工程成本降低了则按百分比一次性奖励项目经理及物资部。

1.2成本控制目标层层分解,层层签订责任书,并与经济利益挂钩,以强化全员经济意识。

1.3具体考核措施:在工程部内部成立一个考核小组在每道工序完成后,根据工程部内成员责任成本完成情况,进行商议考核。在各自责任成本范围内,成本节约了则所节约成本的2%作为奖金奖励给相关人员。如果成本超耗且是人为超耗则按超耗成本的1%扣除管理人员奖金,其人为超消耗成本由施工班组承担。

1.4施工前,做好项目成本预测和计划。

1.5定期召成本分析会。主要分析内容为:

①现场已完工程量。

②人工消耗及费用,未来用工计划。

③材料消耗、运输费用,周转材料,修旧利废,材料节超情况及原因,未来一周材料需用种类及数量。

⑤对费用控制提出整改措施。

2、强抓材料管理和使用

2.1做好材料采购前的基础工作。

工程开工前,项目经理、施工员必须反复认真的对工程设计图纸进行熟悉和分析,根据工程测定材料实际数量,提出材料申请计划,申请计划应做到准确无误。

2.2各分项工程都要控制住材料的使用。特别是石材、瓷砖、木材、砂石等严格按定额供应,实行限额领料。

第1页 2.3在材料领取、入库出库、投料、用料、补料、退料和废料回收等环节上尤其引起重视,严格管理。

2.4对于材料操作消耗特别大的工序,由项目经理直接负责。具体施工过程中可以按照不同的施工工序,将整个施工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在工序开始前由施工员分配大型材料使用数量,工序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材料数量不够,由施工员报请项目经理补料,并说明材料使用数量不够的原因。每一阶段工程完工后,由施工员清点、汇报材料使用和剩余情况,材料消耗或超耗分析原因并与奖惩挂钩。

2.5对部分材料实行包干使用,节约有奖、超耗则罚的制度。

2.6及时发现和解决材料使用不节约、出入库不计量,生产中超额用料和废品率高等问题。

2.7实行特殊材料以旧换新,领取新料由材料使用人或负责人提交领料原因。材料报废须及时提交报废原因。以便有据可循,作为以后奖惩的依据。

第2页

第五篇:施工成本管理制度

1、实行成本考核制

1.1由项目经理首先与上级领导签订责任书,明确自己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不同情况时所应承担的责任。在明确责任的同时要确定责任成本(责任成本是指按照责任者的可控程度所归集的应由责任者负责的成本)。在责任成本范围内如果出现成本人为超耗视具体情况按百分比扣除项目经理奖金;如果成本损耗低于成本预测计划即工程成本降低了则按百分比一次性奖励项目经理。

1.2成本控制目标层层分解,层层签订责任书,并与经济利益挂钩,以强化全员经济意识。可将责任书上墙,时刻提醒工程部内成员。

1.3具体考核措施:可以在工程部内部成立一个考核小组在每道工序完成后,根据工程部内成员责任成本完成情况,进行商议考核。在各自责任成本范围内,成本节约了则所节约成本的2%作为奖金奖励给相关人员。如果成本超耗且是人为超耗则按超耗成本的1%扣除奖金。

1.4施工前,做好项目成本预测和计划。

1.5定期召成本分析会。主要分析内容为:

①现场已完工程量,监理已签字工程量。

②人工消耗及费用,未来一周的每日用工计划。

③材料消耗、运输费用,周转材料,修旧利废,材料节超情况及原因,未来一周材料需用种类及数量。

④机械费用发生额,维修折旧费用,未来一周机械需用种类及数量。

⑤对费用控制提出整改措施。

2、强抓材料管理和使用

2.1做好材料采购前的基础工作。

工程开工前,项目经理、施工员必须反复认真的对工程设计图纸进行熟悉和分析,根据工程测定材料实际数量,提出材料申请计划,申请计划应做到准确无误。

2.2各分项工程都要控制住材料的使用。特别是石材材、木材、砂石等严格按定额供应,实行限额领料。

2.3在材料领取、入库出库、投料、用料、补料、退料和废料回收等环节上尤其引起重视,严格管理。

2.4对于材料操作消耗特别大的工序,由项目经理直接负责。具体施工过程中可以按照不同的施工工序,将整个施工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在工序开始前由施工员分配大型材料使用数量,工序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材料数量不够,由施工员报请项目经理领料,并说明材料使用数量不够的原因。每一阶段工程完工后,由施工员清点、汇报材料使用和剩余情况,材料消耗或超耗分析原因并与奖惩挂钩。

2.5对部分材料实行包干使用,节约有奖、超耗则罚的制度。

2.6及时发现和解决材料使用不节约、出入库不计量,生产中超额用料和废品率高等问题。

2.7实行特殊材料以旧换新,领取新料由材料使用人或负责人提交领料原因。材料报废须及时提交报废原因。以便有据可循,作为以后奖惩的依据。

2.8对于周转材料在每项工程中的成本摊销方式,我们可以尝试采用以下公式进行成本核算:

摊销量=一次使用量×(1+损耗率)/周转次数

一次使用量:根据施工图纸进行计算的供申请备料和编制施工作业计划使用量。

周转次数:指新的周转性材料,从第一次使用,到这部分材料不能再提供使用的使用次数。

损耗率:指周转性使用材料,在某项工程中,根据使用的频繁程度、工程对象特征、工期长短等情况,制定的该部分周转性使用材料在该工程中应计取的材料摊销的数量。

3、劳动力资源管理

3.1在施工开始前,不仅要排施工进度计划,也应该据施工进度计划排出每道工序民工用工计划,根据用工计划计算人工费。在开工前与民工负责人商议此份用工计划,做到民工负责人心中有数。

3.2项目经理根据每道工序民工用工计划事先拟订民工使用成本目标,并提交上级领导审查。根据民工使用成本目标向生产副总通告人工费拨款计划。工程完工后,人工费在事先拟订的目标基础上降低了,则将节约资金的1%奖励给相关人员。

3.3在工程开工后,要严格控制劳动力定额,出勤率,加班加点等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人员安排不合理,派工不恰当,时紧时松,窝工、停工等问题。每天早晨由施工员指定上岗民工数,指定的人数应与用工计划基本吻合,一天中视具体情况增加民工上岗。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民工闲滞情况出现,降低人工成本。

3.4在施工过程中,应增强施工班组负责人的责任意识。调配民工、追究责任等问题,直接与班组负责人交涉。

3.5在施工开始前与班组负责人签订责任书及承包书等,明确责任。硬质景观工程可采用各项施工工序由班组承包施工的方法:在保证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施工工序定工期、定质量、定人工量,由民工分段承包施工。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施工管理中的许多麻烦,减轻了项目经理、施工员的工作量,同样达到了降低人工成本的目的。

3.6具体的人工费考核标准,先采取以上的管理方式待工程完工后对比几个工地的专人记工数成本和合同成本,分析其中的浮动额。便于调整合理的人工费定额。

3.7工程部人员也应该合理配置、加强管理。在工程经理向上级领导提交项目承包责任书的同时可以由工程部经理提出工程部人员配置计划,在不影响施工进度满足施工质量的前提下由工程部经理自行安排工程部成员构成,特殊岗位必须有专人负责,其他岗位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实行一人多岗。

3.8工程部内可引进竞争机制,各岗位负责人定期写工作总结上交项目经理。

3.9定期举行一些小的集体活动,以增进工程部成员之间的感情,锻炼大家的团队精神使大家能够更好的了解彼此,从而在工作中更好的协作、配合,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工作。

4、机械使用和管理

4.1由施工员每天记录所有机械使用情况。由电工对机械进行及时维修、保养。

4.2对于重要工序所使用的重要机械,在施工工序开始前由项目经理提出机械种类、数量及台班数。

4.3大型机械必须专人指挥,事前控制总台班数量。下达日台班定额

面 积

单位换算

1平方公里(km2)=100公顷(ha)=247.1英亩(acre)=0.386平方英里(mile2)1平方米(m2)=10.764平方英尺(ft2)1平方英寸(in2)=6.452平方厘米(cm2)

1公顷(ha)=10000平方米(m2)=2.471英亩(acre)

1英亩(acre)=0.4047公顷(ha)=4.047×10-3平方公里(km2)=4047平方米(m2)1英亩(acre)=0.4047公顷(ha)=4.047×10-3平方公里(km2)=4047平方米(m2)1平方英尺(ft2)=0.093平方米(m2)1平方米(m2)=10.764平方英尺(ft2)1平方码(yd2)=0.8361平方米(m2)1平方英里(mile2)=2.590平方公里(km2)体 积 换 算

1美吉耳(gi)=0.118升(1)1美品脱(pt)=0.473升(1)1美夸脱(qt)=0.946升(1)1美加仑(gal)=3.785升(1)

1桶(bbl)=0.159立方米(m3)=42美加仑(gal)1英亩•英尺=1234立方米(m3)1立方英寸(in3)=16.3871立方厘米(cm3)1英加仑(gal)=4.546升(1)

10亿立方英尺(bcf)=2831.7万立方米(m3)1万亿立方英尺(tcf)=283.17亿立方米(m3)1百万立方英尺(MMcf)=2.8317万立方米(m3)1千立方英尺(mcf)=28.317立方米(m3)1立方英尺(ft3)=0.0283立方米(m3)=28.317升(liter)

1立方米(m3)=1000升(liter)=35.315立方英尺(ft3)=6.29桶(bbl)

长 度 换 算

1千米(km)=0.621英里(mile)1米(m)=3.281英尺(ft)=1.094码(yd)1厘米(cm)=0.394英寸(in)1英寸(in)=2.54厘米(cm)1海里(n mile)=1.852千米(km)1英寻(fm)=1.829(m)1码(yd)=3英尺(ft)1杆(rad)=16.5英尺(ft)1英里(mile)=1.609千米(km)1英尺(ft)=12英寸(in)

1英里(mile)=5280英尺(ft)1海里(n mile)=1.1516英里(mile)

质 量 换 算

1长吨(long ton)=1.016吨(t)1千克(kg)=2.205磅(lb)1磅(lb)=0.454千克(kg)[常衡] 1盎司(oz)=28.350克(g)1短吨(sh.ton)=0.907吨(t)=202_磅(lb)

1吨(t)=1000千克(kg)=2205磅(lb)=1.102短吨(sh.ton)=0.984长吨(long ton)

密 度 换 算

1磅/英尺3(lb/ft3)=16.02千克/米3(kg/m3)API度=141.5/15.5℃时的比重-131.5 1磅/英加仑(lb/gal)=99.776千克/米3(kg/m3)1波美密度(B)=140/15.5℃时的比重-130 1磅/英寸3(lb/in3)=27679.9千克/米3(kg/m3)1磅/美加仑(lb/gal)=119.826千克/米3(kg/m3)1磅/(石油)桶(lb/bbl)=2.853千克/米3(kg/m3)

1千克/米3(kg/m3)=0.001克/厘米3(g/cm3)=0.0624磅/英尺3(lb/ft3)

运 动 粘 度 换 算

1斯(St)=10-4米2/秒(m2/s)=1厘米2/秒(cm2/s)1英尺2/秒(ft2/s)=9.29030×10-2米2/秒(m2/s)1厘斯(cSt)=10-6米2/秒(m2/s)=1毫米2/秒(mm2/s)

动 力 粘 度 换 算

动力粘度 1泊(P)=0.1帕•秒(Pa•s)1厘泊(cP)=10-3帕•秒(Pa•s)1磅力秒/英尺2(lbf•s/ft2)=47.8803帕•秒(Pa•s)1千克力秒/米2(kgf•s、m2)=9.80665帕•秒(Pa•s)力 换 算

1牛顿(N)=0.225磅力(lbf)=0.102千克力(kgf)1千克力(kgf)=9.81牛(N)

1磅力(lbf)=4.45牛顿(N)1达因(dyn)=10-5牛顿(N)

温 度 换 算

K=5/9(°F+459.67)K=℃+273.15 n℃=(5/9•n+32)°F n°F=[(n-32)×5/9]℃ 1°F=5/9℃(温度差)

压 力 换 算

压力 1巴(bar)=105帕(Pa)1达因/厘米2(dyn/cm2)=0.1帕(Pa)1托(Torr)=133.322帕(Pa)1毫米汞柱(mmHg)=133.322帕(Pa)1毫米水柱(mmH2O)=9.80665帕(Pa)1工程大气压=98.0665千帕(kPa)

1千帕(kPa)=0.145磅力/英寸2(psi)=0.0102千克力/厘米2(kgf/cm2)=0.0098大气压(atm)

1磅力/英寸2(psi)=6.895千帕(kPa)=0.0703千克力/厘米2(kg/cm2)=0.0689巴(bar)=0.068大气压(atm)

1物理大气压(atm)=101.325千帕(kPa)=14.696磅/英寸2(psi)=1.0333巴(bar)

传 热 系 数 换 算

1千卡/米2•时(kcal/m2•h)=1.16279瓦/米2(w/m2)

1千卡/(米2•时•℃)〔1kcal/(m2•h•℃)〕=1.16279瓦/(米2•开尔文)〔w/(m2•K)〕 1英热单位/(英尺2•时•°F)〔Btu/(ft2•h•°F)〕=5.67826瓦/(米2•开尔文)〔(w/m2•K)〕

1米2•时•℃/千卡(m2•h•℃/kcal)=0.86000米2•开尔文/瓦(m2•K/W)

热 导 率 换 算

1千卡(米•时•℃)〔kcal/(m•h•℃)〕=1.16279瓦/(米•开尔文)〔W/(m•K)〕 1英热单位/(英尺•时•°F)〔But/(ft•h•°F)=1.7303瓦/(米•开尔文)〔W/(m•K)〕

比 容 热 换 算

1千卡/(千克•℃)〔kcal/(kg•℃)〕=1英热单位/(磅•°F)〔Btu/(lb•°F)〕 =4186.8焦耳/(千克•开尔文)〔J/(kg•K)〕

热 功 换 算

1卡(cal)=4.1868焦耳(J)1大卡=4186.75焦耳(J)1千克力米(kgf•m)=9.80665焦耳(J)1英热单位(Btu)=1055.06焦耳(J)1千瓦小时(kW•h)=3.6×106焦耳(J)1英尺磅力(ft•lbf)=1.35582焦耳(J)1米制马力小时(hp•h)=2.64779×106焦耳(J)1英马力小时(UKHp•h)=2.68452×106焦耳 1焦耳=0.10204千克•米 =2.778×10-7千瓦•小时 =3.777×10-7公制马力小时 =3.723×10-7英制马力小时 =2.389×10-4千卡 =9.48×10-4英热单位

功 率 换 算

1英热单位/时(Btu/h)=0.293071瓦(W)1千克力•米/秒(kgf•m/s)=9.80665瓦(w)

1卡/秒(cal/s)=4.1868瓦(W)1米制马力(hp)=735.499瓦(W)

速 度 换 算

1英里/时(mile/h)=0.44704米/秒(m/s)1英尺/秒(ft/s)=0.3048米/秒(m/s)

渗 透 率 换 算

1达西=1000毫达西 1平方厘米(cm2)=9.81×107达西

地 温 梯 度 换 算

1°F/100英尺=1.8℃/100米(℃/m)

1℃/公里=2.9°F/英里(°F/mile)=0.055°F/100英尺(°F/ft)

油 气 产 量 换 算

1桶(bbl)=0.14吨(t)(原油,全球平均)

1万亿立方英尺/日(tcfd)=283.2亿立方米/日(m3/d)=10.336万亿立方米/年(m3/a)10亿立方英尺/日(bcfd)=0.2832亿立方米/日(m3/d)=103.36亿立方米/年(m3/a)1百万立方英尺/日(MMcfd)=2.832万立方米/日(m3/d)=1033.55万立方米/年(m3/a)1千立方英尺/日(Mcfd)=28.32立方米/日(m3/d)=1.0336万立米/年(m3/a)1桶/日(bpd)=50吨/年(t/a)(原油,全球平均)1吨(t)=7.3桶(bbl)(原油,全球平均)

气 油 比 换 算

1立方英尺/桶(cuft/bbl)=0.202_立方米/吨(m3/t)

热 值 换 算

1桶原油=5.8×106英热单位(Btu)1吨煤=2.406×107英热单位(Btu)1立方米湿气=3.909×104英热单位(Btu)1千瓦小时水电=1.0235×104英热(Btu)

1立方米干气=3.577×104英热单位(Btu)(以上为1990年美国平均热值)

(资料来源:美国国家标准局)

热 当 量 换 算

1桶原油=5800立方英尺天然气(按平均热值计算)1立方米天然气=1.3300千克标准煤 1千克原油=1.4286千克标准煤

单位换算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