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202_年农机化五大示范区[点]建设工作汇报

202_年农机化五大示范区[点]建设工作汇报



第一篇:202_年农机化五大示范区[点]建设工作汇报

202_年,我局根据州农机局继续抓好农机化“五大示范区(点)”建设的通知精神,按照《农机化五大示范区点建设的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的要求,积极开展农机化“五大示范区(点)”建设工作,现就我县202_年上半年农机化五大示范区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做好对农机户和示范户的培训工作,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农机化新技术的优越性,提高其应用农机化新技术的积极性和科学种田意识。根据土地墒情县农机局分别于4月1日,4月20日在××××××*村举办了亚麻种植机械化作业、玉米机械化作业培训班,农机局领导和农机农艺技术人员为参加培训的农民讲授了建立农机化示范区的目的,农机作业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中的突出作用,大马力拖拉机耕整地作业,专用亚麻播种机作业,机械收获,亚麻种植农艺要求等内容,从而引起了广大农民参与示范区建设的积极性,提高了科学种田意识。

二是为确保示范区的作业质量提高新技术的应用水平,通过示范区乡、村和领导小组协调,组织最先进的农业机械投入到示范区的生产作业中。在特色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上,严格建设标准,采用了目前我县最先进的大马力拖拉机(东方红-1204型)、整地机械(动力旋转耙)等机械设备,同时,为了保证播种环节也能达到示范作用,在州农机局的协调下从新源县调用了一台专用亚麻播种机,从机械作业上保证了示范区建设的规范化。

三是示范区建设技术指导小组成员分工负责,在生产作业的各个环节进行技术指导服务,为示范区农户解决技术难题。为了保障示范区各个作业环节按建设标准进行,县农机局成立了*农机化示范区技术指导小组,在县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的指导下,从调配先进机具、选择地块、统一种子、按标准耕地整地、按时播种、田间管理等方面为示范区乡的建设工作给予了积极指导和配合。

四是对示范区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和作法及时进行宣传报到并通过召开现场会进行大力推广提高示范区辐射度,充分发挥示范区的示范带动作用。除了宣传培训种植户和农机户外,县农机局分别于4月14日和28日在××*村,××*村召开了现场作业演示会。在选择良种、药剂拌种、统一耕作、精少量播种、田间管理等一系列管理措施上与农艺技术人员一起跟踪服务,掌握真实数据,规范了档案建设。

第二篇:202_年农机化五大示范区[点]建设工作汇报

202_年,我局根据州农机局继续抓好农机化“五大示范区(点)”建设的通知精神,按照《农机化五大示范区点建设的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的要求,积极开展农机化“五大示范区(点)”建设工作,现就我县202_年上半年农机化五大示范区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feisuxs文章-http://www.feisuxs 找范文,到feisuxs]

一、加强对五大示范区(点)建设的组织领导

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我县十分重视农机化“五大示范区”的建设,始终把农机化“五大示范区(点)”的建设作为农机化工作的重点来抓,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我县示范区建设工作,成立了以主管农业的副县长为组长,农机局和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农机化五大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示范区建设的工作,下设办公室负责示范区建设的具体事务,还成立了由负责推广工作的局领导任组长,推广站及示范区乡站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指导小组,负责示范区建设的技术指导工作,制定了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为把工作落到实处,在今年的农机化工作会议上县政府分管领导与示范区建设乡签定责任书,将责任落实到乡、村、户,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

二、结合实际,合理选项,高标准,严要求做好示范区的规划建设工作

在示范区的选择上结合我县的种植业结构和产业化现状,确定了粮食优质高产机械化示范区,特色农业机械化示范区,牧草收获加工机械化示范区,农机经营者协会示范点。在示范区的建设上,严格按照“五大示范区建设实施细则” 的标准,做到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提高科技应用率,高标准,严要求,努力把示范区建成优质高效的农机化科技示范基地。今年我县重点抓了以**村为主的特色农业生产机械化示范区1500亩(示范田500亩)及**村为主的粮食机械化高产示范区1000亩(示范田150亩)。年初,县农机化工作会议上,分管农业的县领导与各乡签定了农机化“五大示范区”和“科技兴农机”责任书,由农机局负责制定了“粮食和特色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及示范区农机作业要求,将责任落实到了村、户。

一是做好对农机户和示范户的培训工作,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农机化新技术的优越性,提高其应用农机化新技术的积极性和科学种田意识。根据土地墒情县农机局分别于4月1日,4月20日在 *******村举办了亚麻种植机械化作业、玉米机械化作业培训班,农机局领导和农机农艺技术人员为参加培训的农民讲授了建立农机化示范区的目的,农机作业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中的突出作用,大马力拖拉机耕整地作业,专用亚麻播种机作业,机械收获,亚麻种植农艺要求等内容,从而引起了广大农民参与示范区建设的积极性,提高了科学种田意识。

二是为确保示范区的作业质量提高新技术的应用水平,通过示范区乡、村和领导小组协调,组织最先进的农业机械投入到示范区的生产作业中。在特色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上,严格建设标准,采用了目前我县最先进的大马力拖拉机(东方红-1204型)、整地机械(动力旋转耙)等机械设备,同时,为了保证播种环节也能达到示范作用,在州农机局的协调下从新源县调用了一台专用亚麻播种机,从机械作业上保证了示范区建设的规范化。

三是示范区建设技术指导小组成员分工负责,在生产作业的各个环节进行技术指导服务,为示范区农户解决技术难题。为了保障示范区各个作业环节按建设标准进行,县农机局成立了*农机化示范区技术指导小组,在县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的指导下,从调配先进机具、选择地块、统一种子、按标准耕地整地、按时播种、田间管理等方面为示范区乡的建设工作给予了积极指导和配合。

四是对示范区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和作法及时进行宣传报到并通过召开现场会进行大力推广提高示范区辐射度,充分发挥示范区的示范带动作用。除了宣传培训种植户和农机户外,县农机局分别于4月14日和28日在***村,***村召开了现场作业演示会。在选择良种、药剂拌种、统一耕作、精少量播种、田间管理等一系列管理措施上与农艺技术人员一起跟踪服务,掌握真实数据,规范了档案建设。同时,为了规范示范区建设,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解决当地农机化薄弱的现状,使示范区建设正常运作,县农机局从业务经费里拨出3000元用于示范区建设的各项工作,为进一步扩大示范区面积奠定了基础。

通过实施农机化“五大”示范区建设项目,给农牧业生产带来了明显变化。一是带动了我县农牧机械装备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快速发展。去年,全县引进各种新型农机具205台,其中大马力拖拉机54台,联合整地机15台,动力驱动耙1台。今年通过中央购置补贴引进动力驱动耙7台。二是提高了农牧机械科技在农牧业生产、农牧民增收中的贡献份额。仅去年全县完成农机经营总收入7080万元,机械化带动农牧民增收达40元。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示范区的建设经费不足,影响了示范区工作的有效开展,二是有个别乡村领导对示范区建设的认识不足,工作进展较缓慢。

202_年6月2日

第三篇:农机化五大示范区[点]建设工作汇报

农机化五大示范区[点]建设工作汇报

农机化五大示范区[点]建设工作汇报

202_年,我局根据州农机局继续抓好农机化“五大示范区(点)”建设的通知精神,按照《农机化五大示范区点建设的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的要求,积极开展农机化“五大示范区(点)”建设工作,现就我县202_年上半年农机化五大示范区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对五大示范区(点)建设的

组织领导

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我县十分重视农机化“五大示范区”的建设,始终把农机化“五大示范区(点)”的建设作为农机化工作的重点来抓,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我县示范区建

设工作,成立了以主管农业的副县长为组长,农机局和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农机化五大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示范区建设的工作,下设办公室负责示范区建设的具体事务,还成立了由负责推广工作的局领导任组长,推广站及示范区乡站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指导小组,负责示范区建设的技术指导工作,制定了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为把工作落到实处,在今年的农机化工作会议上县政府分管领导与示范区建设乡签定责任书,将责任落实到乡、村、户,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

二、结合实际,合理选项,高标准,严要求做好示范区的规划建设工作

在示范区的选择上结合我县的种植业结构和产业化现状,确定了粮食优质高产机械化示范区,特色农业机械化示范区,牧草收获加工机械化示范区,农机经营者协会示范点。在示范区的建设上,严格按照“五大示范区建设实施细则”的标准,做到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

艺结合,提高科技应用率,高标准,严要求,努力把示范区建成优质高效的农机化科技示范基地。今年我县重点抓了以××村为主的特色农业生产机械化示范区1500亩(示范田500亩)及××村为主的粮食机械化高产示范区1000亩(示范田150亩)。年初,县农机化工作会议上,分管农业的县领导与各乡签定了农机化“五大示范区”和“科技兴农机”责任书,由农机局负责制定了“粮食和特色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及示范区农机作业要求,将责任落实到了村、户。

一是做好对农机户和示范户的培训工作,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农机化新技术的优越性,提高其应用农机化新技术的积极性和科学种田意识。根据土地墒情县农机局分别于4月1日,4月20日在××××××*村举办了亚麻种植机械化作业、玉米机械化作业培训班,农机局领导和农机农艺技术人员为参加培训的农民讲授了建立农机化示范区的目的,农机作业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中的突出

作用,大马力拖拉机耕整地作业,专用亚麻播种机作业,机械收获,亚麻种植农艺要求等内容,从而引起了广大农民参与示范区建设的积极性,提高了科学种田意识。

二是为确保示范区的作业质量提高新技术的应用水平,通过示范区乡、村和领导小组协调,组织最先进的农业机械投入到示范区的生产作业中。在特色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上,严格建设标准,采用了目前我县最先进的大马力拖拉机(东方红-1204型)、整地机械(动力旋转耙)等机械设备,同时,为了保证播种环节也能达到示范作用,在州农机局的协调下从新源县调用了一台专用亚麻播种机,从机械作业上保证了示范区建设的规范化。

三是示范区建设技术指导小组成员分工负责,在生产作业的各个环节进行技术指导服务,为示范区农户解决技术难题。为了保障示范区各个作业环节按建设标准进行,县农机局成立了*农机

化示范区技术指导小组,在县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的指导下,从调配先进机具、选择地块、统一种子、按标准耕地整地、按时播种、田间管理等方面为示范区乡的建设工作给予了积极指导和配合。

四是对示范区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和作法及时进行宣传报到并通过召开现场会进行大力推广提高示范区辐射度,充分发挥示范区的示范带动作用。除了宣传培训种植户和农机户外,县农机局分别于4月14日和28日在××*村,××*村召开了现场作业演示会。在选择良种、药剂拌种、统一耕作、精少量播种、田间管理等一系列管理措施上与农艺技术人员一起跟踪服务,掌握真实数据,规范了档案建设。同时,为了规范示范区建设,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解决当地农机化薄弱的现状,使示范区建设正常运作,县农机局从业务经费里拨出3000元用于示范区建设的各项工作,为进一步扩大示范区面积奠定了基础。

通过实施农机化“五大”示范区建

设项目,给农牧业生产带来了明显变化。一是带动了我县农牧机械装备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快速发展。去年,全县引进各种新型农机具205台,其12全文查看

第四篇:18年农机化五大示范区[点]建设工作汇报

202_年农机化五大示范区[点]建设工

作汇报

202_年农机化五大示范区[点]建设工作汇报202_-12-10 11:00:16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202_年农机化五大示范区[点]建设工作汇报202_年农机化五大示范区[点]建设工作汇报(2)202_年,我局根据州农机局继续抓好农机化“五大示范区(点)”建设的通知精神,按照《农机化五大示范区点建设的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的要求,积极开展农机化“五大示范区(点)”建设工作,现就我县202_年上半年农机化五大示范区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对五大示范区(点)建设的组织领导 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我县十分重视农机化“五大示范区” 的建设,始终把农机化“五大示范区(点)”的建设作为农机化工作的重点来抓,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我县示范区建设工作,成立了以主管农业的副县长为组长,农机局和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农机化五大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示范区建设的工作,下设办公室负责示范区建设的具体事务,还成立了由负责推广工作的局领导任组长,推广站及示范区乡站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指导小组,负责示范区建设的技术指导工作,制定了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为把工作落到实处,在今年的农机化工作会议上县政府分管领导与示范区建设乡签定责任书,将责任落实到乡、村、户,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

二、结合实际,合理选项,高标准,严要求做好示范区的规划建设工作

在示范区的选择上结合我县的种植业结构和产业化现状,确定了粮食优质高产机械化示范区,特色农业机械化示范区,牧草收获加工机械化示范区,农机

经营者协会示范点。在示范区的建设上,严格按照“五大示范区建设实施细则”的标准,做到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提高科技应用率,高标准,严要求,努力把示范区建成优质高效的农机化科技示范基地。今年我县重点抓了以**村为主的特色农业生产机械化示范区1500亩(示范田500亩)及**村为主的粮食机械化高产示范区1000亩(示范田150亩)。年初,县农机化工作会议上,分管农业的县领导与各乡签定了农机化“五大示范区”和“科技兴农机”责任书,由农机局负责制定了“粮食和特色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及示范区农机作业要求,将责任落实到了村、户。一是做好对农机户和示范户的培训工作,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农机化新技术的优越性,提高其应用农机化新技术的积极性和科学种田意识。根据土地墒情县农机局分别于4月1日,4月20日在*******村举办了亚麻种植机械化作业、玉米机械化作业培训班,农机局领导和

农机农艺技术人员为参加培训的农民讲授了建立农机化示范区的目的,农机作业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中的突出作用,大马力拖拉机耕整地作业,专用亚麻播种机作业,机械收获,亚麻种植农艺要求等内容,从而引起了广大农民参与示范区建设的积极性,提高了科学种田意识。

二是为确保示范区的作业质量提高新技术的应用水平,通过示范区乡、村和领导小组协调,组织最先进的农业机械投入到示范区的生产作业中。在特色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上,严格建设标准,采用了目前我县最先进的大马力拖拉机(东方红-1204型)、整地机械(动力旋转耙)等机械设备,同时,为了保证播种环节也能达到示范作用,在州农机局的协调下从新源县调用了一台专用亚麻播种机,从机械作业上保证了示范区建设的规范化。

三是示范区建设技术指导小组成员分工负责,在生产作业的各个环节进行技

术指导服务,为示范区农户解决技术难题。为了保障示范区各个作业环节按建设标准进行,县农机局成立了*农机化示范区技术指导小组,在县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的指导下,从调配先进机具、选择地块、统一种子、按标准耕地整地、按时播种、田间管理等方面为示范区乡的建设工作给予了积极指导和配合。四是对示范区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和作法及时进行宣传报到并通过召开现场会进行大力推广提高示范区辐射度,充分发挥示范区的示范带动作用。除了宣传培训种植户和农机户外,县农机局分别于4月14日和28日在***村,***村召开了现场作业演示会。在选择良种、药剂拌种、统一耕作、精少量播种、田间管理等一系列管理措施上与农艺技术人员一起跟踪服务,掌握真实数据,规范了档案建设。同时,为了规范示范区建设,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解决当地农机化薄弱的现状,使示范区建设正常运作,县农机局从业务经费里拨出3000元用于

示范区建设的各项工作,为进一步扩大示范区面积奠定了基础。

通过实施农机化“五大”示范区建设项目,给农牧业生产带来了明显变化。一是带动了我县农牧机械装备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快速发展。去年,全县引进各种新型农机具205台,其中大马力拖拉机54台,联合整地机15台,动力驱动耙1台。今年通过中央购置补贴引进动力驱动耙7台。二是提高了农牧机械科技在农牧业生产、农牧民增收中的贡献份额。仅去年全县完成农机经营总收入7080万元,机械化带动农牧民增收达40元。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示范区的建设经费不足,影响了示范区工作的有效开展,二是有个别乡村领导对示范区建设的认识不足,工作进展较缓慢。

202_年6月2日

202_年农机化五大示范区[点]建设工作汇报

第五篇:农机化工作汇报

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奋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

近年来,我区农机化工作在国家农机补贴政策的带动下,“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有力地促进了全区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在农机装备、农机推广、农机购置补贴、农机安全生产、农机合作组织建设和农机社会化服务等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0.8万千瓦,耕、播、收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高于全市其它县。

实施农机购置补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

自202_年农机补贴项目开始实施以来,我们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农、财两部和省、市农机、财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始终坚持“公开、公正、农民直接受益”的原则,严格管理,规范运作,阳光操作,较好地完成了每一年的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工作任务。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区政府、区农业局及各镇办都成立农机购置补贴项目领导小组,区政府将购机项目工作纳入镇办和有关部门的综合目标考核,定期对项目的实施进度进行督查,从而确保项目的顺利完成。二是注重政策宣传。制作了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宣传专栏,要求每名职工必须熟悉补贴政策,自觉当好接待员,讲解员和服务员。充分利用会议、媒体、镇办村组公开栏公告、现场办公和“科技之春”宣传月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使惠农政策家喻户晓。三是把握工作重点。始终坚持正确引导并尊重农民自愿和公开透明两项原则,把补贴对象向农作物关键环节机具倾斜,向大中型动力、配套机具倾斜,向农机专合组织、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倾斜,确保了项目补贴真正发挥作用。四是实行阳光操作。始终坚持“公开、公正、农民直接受益”的原则,严格管理,阳光操作,在农机户自愿申请购机的前提下,确定购机名单、机型和补贴金额,在汉台农业信息网进行公示后签订购机合同。五是强化监管。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公布监督电话,执行受益农户公示制,广泛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引入督察员监督机制,由区农业局两名督察员对置补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凡查实套取国家补贴资金的经销企业,立即停止农业机械购置申请审批,做到监管到位,实施有序。项目实施以来,完成置补资金1855万元,累计拉动农民投资5778万元,补贴投放各类农业机械12415台套。今年中省又为我区安排项目资金790万元,现已上传购机发票698万元,验货核实510万元,预计到11月底全面完成任务。

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水稻生产机械化进程

针对我区油菜、小麦、水稻轮作,复种指数高的特点,制定了适应本区硬盘育秧技术工艺路线和机械整田工艺技术方案,确定了旱育、水管和集中育秧、分户机插的方式,稳步推进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区上及时成立了由区农业局局长任组长,区财政、科技、农机中心、农技中心等单位领导为成员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聘请省、市、区农技和农艺专家,组成技术专家小组,成立项目实施小组,分析确定技术路线,落实技术措施到农户,指导到田头。在育秧,机插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组织专家赴各示范片进行巡回指导,从而确保了项目顺利实施。在项目实施中,以建立水稻硬盘育秧技术路线为保障,以制定机插秧整田工艺技术方案为手段,加强育插秧技术宣传及培训,强化技术保障,做到农机、农艺密切结合,农机、农艺技术工作人员全程参与。同时,把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作为项目实施的重点,适时组织实施镇、办事处农机和农艺人员、种田大户、示范村负责人、集中育秧农户、插秧机手等进行了技术培训,在示范点举办观摩交流活动,组织技术力量深入田间地头,对农户进行了面对面、全程技术指导服务。适时组织农机、农艺技术人员,基层干部群众召开育秧、机插、大田管理现场会、机收现场会,营造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示范推广的良好氛围。

项目实施以来,累计实施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面积5080亩,投入机具85台/套(其中插秧机19台,播种机16台,自动化播种机4台,其它机械46台/套)。202_年,我区又依托两个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带动10个村集中育秧机插示范点,投入3台播种机,11台插秧机,完成机插1260亩。

加快农机新技术推广步伐,全面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近年来,我区创新农机推广模式,拓宽农机服务领域,优化农机装备结构,使全区的农机推广工作呈现出了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一是用活政策资金。紧紧依托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合理制定农机推广方案,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提供政策扶持。结合本区实际,用活补贴政策,研究制定推广方案,积极与省、市农机部门搞好沟通,拓宽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对适宜我区的设施蔬菜田园管理机、畜牧业机械、秸秆综合利用机械等农民急需的机械进行补贴,使农机装备更加适应了全区农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二是加强示范带动。积极培育农机示范基地,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提供发展空间。按一户带一村,一村带一镇的思路,从重点环节入手,加强农机示范区建设,先后在铺镇、七里、宗营、龙江、河东店、老君等镇办建立农机示范基地,全面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等农机增产、增收技术。通过比较对照和试验示范,农户接受、使用新技术、新机具的积极性高涨,机具数量增加快速,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也迅速发展起来,农业机械化水平明显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三是拓展服务领域。按照减轻农民负担、增加机手收入的原则,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在时间上,打破传统“三夏”、“三秋”两季作业模式,延伸至春耕备播、夏秋收种,蔬菜生产、畜牧业发展、农田水利建设等全年作业;在地域上,从紧限于本区、本镇办延伸至临近县甚至远程跨区作业;在作业范围上从局限性的农作物耕、种、收、播,延伸至蔬菜产业机械化、园林绿化、农田水利建设、农机运输等行业。

近年来,先后引进推广水稻插秧、秸秆粉碎还田、免耕灭茬播种、水稻小麦联合收获、设施蔬菜、饲草加工、粮油加工等12大类711个品种的先进农机具12415余台,许多大马力、多功能、高性能的农业机械得到了引进和推广,农机化作业水平稳步提升。202_年全区完成机耕22.2万亩,机播2.28万亩,机收14.5万亩,油菜秸秆机械化还田1800亩,小麦秸秆机械化秸秆还田3.1万亩,稻草还田免耕覆盖播种小麦2万亩,稻草机械切碎还田5万亩,稻草机械化深加工2.1万吨折4.2万亩。

强化农机化教育培训,建设高素质农机队伍

近年来,我们以农机补贴机具机手培训为重点,不断创新培训方式,开拓培训领域,采取“送教下乡、以修代训、修训结合”等方式,定期举办水稻插秧机、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操作)人员培训班,积极探索农机化技术培训工作向深层次发展的新路子。一是做好农机户,经销企业销售服务人员教育培训工作。对农机户开展农机技术培训,做到常抓不懈、不断地把农机新技术培训引向深入。二是做好农机驾驶人员培训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安全生产法》及农业部的通报典型农机事故案例为主要培训和考试内容。通过培训教育、作业考试,提高广大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三是做好农机维修技术人员培训工作。在做好农机维修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时,我们邀请相关厂家技术人员把课堂教学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边示范、边讲解,让学员真正学会听懂,提高农机维修技术人员服务于农业生产的能力和水平。近五年累计培训农机技术人员3000余人。其中,培训驾驶员1200人,各类技术人员1800人;今年又举办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班3期,办理拖拉机驾驶员职能鉴定63人,农机修理工29人,农机营销员36人,合格率为100%。

加强农机安全监管,推进平安农机建设

近年来,我区始终按照有利于提升农机监理服务水平,有利于提高农机“三率”,有利于创建“平安农机”活动的工作思路,紧密结合实际,以“为平安农机做贡献,在本职岗位当标兵”为主题,以“政府放心,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加大农机安全监管力度,努力提高监管水平,连续9年未发生一起重特大农机事故,拖拉机检(审)率,登记入户率连续五年

均位列全市前列。202_年分别获省农业厅“农民群众满意站所”、省安监局、农业厅“平安农机示范县区”,202_年6个镇办被省安监局、农业厅授予“平安农机示范镇”,202_年被市农业局评为“农机安全监理先进单位”。一是加强政策引导,坚持依法行政与服务并举。严把培训考试和检验标准,利用先进的检测、考试设备来检测、考核,使农机手能够真正掌握驾驶操作技术,成为合格的驾驶操作人员。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开展宣传,让群众感知安全,享受安全。累计开展各类农机安全宣传108场次,印发各类宣传材料2万份。同时,结合“平安农机”创建活动,在13个涉农镇办78个村建立了“平安农机”办公活动场所,配备了专职安全员,村、组配备兼职安全协管员,积极营造人人讲安全、人人抓安全、人人要安全的社会氛围。三是从隐患排查入手,抓好源头管理工作。根据农时、季节变化,深入到村镇、田间、集贸市场和农机作业集中场所进行监管。在“三夏”与“三秋”,针对辖区安全隐患情况,及时制定安全防范措施,深入田间、场院检查农机作业安全。同时,针对跨区作业机具增多,安全隐患不断增大,把跨区作业作为重点监护对象,做好跨区作业前的检验工作,确保机具状态完好,安全运行。四是积极开展农机安全互助工作。五是年检审工作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相结合,通过细心做事、耐心解释、热心服务、真心办事“四心”服务,拉近与机手的感情,让广大农民机手充分享受农机安全互助的“阳光雨露”,农机安全互助保险已成为驾驶员的迫切需求。截至目前,全区共办理拖拉机驾驶人及第三者责任组合互助685份、联合收割机损害组合互助11份,上缴安全互助金14.6万元。

今后,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抓好惠农政策落实。注重政策宣传、把握工作重点、实行阳光操作,全力抓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落实。二是全力以赴抓好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通过大户示范,切实做好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扩大示范面积。三是抓好油菜机械化技术的试验示范。注重农艺、农机专业技术人员从油菜生长关键环节,重点攻克油菜机械化移栽、机械化收获等关键技术。四是抓好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依托现有2个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和农机大户,积极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提高服务水平。五是强化农机安全监管。以创建“平安农机”为切入点,农机安全互助为抓手,提高农机“三率”为重点,切实抓好农机安全宣传、培训,努力提高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安全素质。五是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结合汉台农业生产实际筛选、储备一批农机化项目,积极争项目、跑项目,以项目带动农机行业发展,提高农机化综合水平。六是切实抓好内部管理。按照外树形象、内强素质的要求,加强内部管理,实施好项目,做好技术服务,树立农机行业新形象。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