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分析报告

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分析报告



第一篇: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分析报告

小学生体质健康分析报告

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的特点,从体育保健课、课外活动和体育课程的延伸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通过这几方面的努力,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今年我校学生的体质状况呈现上升的趋势。对改进我们的体育教育,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课余时间,从书上或网络上查阅及收集一些关于小学生营养保健学的资料,针对小胖墩的现象,有目的地查阅几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食谱,打印成资料,在保健课的时候,发放到学生手中,而且在这堂课中,采取师生互动的形式来探讨食物与营养的关系,通过学习,使他们了解不良的饮食习惯对身体的危害,并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充分利用大课间活动的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大课间(操)活动是关于课间操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之一。受到学校场地设备的影响,我校是本学期才开展大课间的,今年创编了一套青春活跃的校操,使学生对课间操充满了新鲜感,避免了做操时拖沓、疲软,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游戏是小学体育课中的一大重头戏,让中高年级的学生参与一些游戏规则和游戏方法的改造,不失为增强学生创造能力的一个好办法。如让学生参与设计“钻山洞”这个游戏,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学会了从横向、背向等角度出发来设计这个游戏,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两路纵队相对站,手牵手儿把洞钻,钻过洞口把洞开,最后两人再上来”的玩法,使游戏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另外,教师也可以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出发来训练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动性。如把50M跑改为8秒钟跑(即8秒钟能跑几米);一分钟跳绳改为看谁先跳到120次……久而久之学生也学会了用反面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体育教学面对的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比较大,而且非常明显,学生之间的表现评价也较直接,因此学生容易被激励或被伤害。因此可见,学生的感情因素对体育教学的影响非常明显,体育课中的厌学现象是一个困扰我们的问题。所以,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要面面俱到,使其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就必须贯彻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原则。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进行分层。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各自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有效地解决学生中“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使每个学生的特长和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目前,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流行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快乐体育”模式,但是,我们不能肤浅地认为,只要学生在嘻嘻哈哈中上好体育课,那样就是快乐的精髓所在了,真正地快乐还应该体现在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克服困难、战胜自我所获得的成功体验。因而,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挫折,锻炼其意志也是至关重要的。全面素质锻炼是很重要的一环,在体育课中适当地安排素质训练,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克服其娇气思想。另外,在活动过程中可以刻意地设置一些小障碍,使学生通过努力,在活动中不断增强自尊与自信。这些活动使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自身的努力,学友的鼓励,最终取得成功,获得特殊的心理体验。

体育器材、体育设施是达成体育运动必要手段,开展体育活动离不开体育器材和设施。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器材和设施的开发也非常重要。要充分发挥已有器材的多种功能,尽量做到一材多用,这样使体育课丰富多彩,提高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

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单靠每周几节课来改善,其效果可能不明显,因此,促进学生利用校外的体育资源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是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增加体育活动时间可以减轻学生的文化学习负担,使学生的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身心得到平衡的发展,适度的体育家庭作业有助于学生合理安排休息时间,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从而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学校可主动与社区挂钩,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区的各种体育活动,如健身操、舞蹈、小型趣味体育项目的比赛等;还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到社区去进行体育活动的宣传与表演,把体育课中所学的知识、技能奉献给社区,这种做法既有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参与体育活动,又增加了学生与社会联系的机会,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

上述是我对本校学生体质分析及对策的几点想法,如何切实有效地来提高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或许不是通过某一途径可以完全解决的,克服各种制约因素,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将是任重道远的。

东黄小学 202_年9月

202_学年学生体质健康分析报告

上庄小学

第二篇: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分析报告

202_学年上庄小学生体质健康分析报告

本次上庄小学测试学生共有326人,其中男生147人,女生179人。测试的数据显示所有被测试者中,平均分为72.14分,男生为73.12分,女生为70.87分。总体上看学生大多处在良好和及格档上,从样本数的综合评定等级人数比例来看,我校被测学生中,优秀率为6.46%,良好率为36.69%,及格率为40.97%,不及格率为15.88%。详细的数据评定(祥见后表),并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的特点,从体育保健课、课外活动和体育课程的延伸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通过这几方面的努力,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今年我校学生的体质状况呈现下降的趋势。学生的许多身体素质指标明显下降,主要表现在耐力素质(50米*8往反跑)呈下降趋势,肺活量指标大幅下降(具体数据见《

五、六年级各测试项目评价等级的人数比例统计表》),这一情况值得人们深思和研究。为此,针对我校学生的体质状况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改进我们的体育教育,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探索

所谓体质就是人们的有机体在遗传变异和后天获得性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机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特征。它包括体格、体能和适应能力三方面,而当前我校学生的体质测试的结果看,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通过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2.1营养过剩,胖墩增加

据测试的数据显示,我校学生肥胖率以达10%,肥胖成为威胁青少年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学校里有那么多的“小胖墩”,究其原因,主要是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转变,加上遗传及营养过剩等综合性的因素,使学生中肥胖者的数量日趋渐增。数据表中可以看到低段学生的肥胖率要高与高段的学生。因为自身机能的限制,使这些小胖墩在运动中比常人承受了更大的负荷量,稍微活动一下就气喘吁吁,满头大汗,使胖墩们对运动产生了畏惧心理,减少了活动量,也导致了身体素质的下降。

2.2 劳动减少,体能下降

造成我校学生体能下降的原因中,现代生活方式对人们的影响占了不容忽视的地位,过去爬楼梯,现在坐电梯;过去骑自行车,现在坐汽车;人类的劳动活动大大减少,造成体能下降。再则,生在“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时代的相当一部分小学生,仗着祖父辈及父母的宠爱,连家务的边都摸不到,缺乏了最基本的活动内容,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惰性心理,而且长期的溺爱造成了不少学生娇气的性格,一遇到运动量比较大的活动或者不好的天气(炎热或寒冷),潜意识使其产生了惧怕及抵制心理,如上种种,使之学生体质下降。

2.3 学习负担过重,缺乏充足的活动时间

这类问题,主要出现在中高段学生身上。由于课业负担的增加,使这些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文化课的学习中,很少顾及自己的活动及休息时间,有时候,甚至连课间十分钟的时间也难以保证。为了在区统考中取得好的名次,许多班主任不顾学生的身体健康,一再要求学生多做题目,少玩耍,他们认为学生上了体育课后就没心情再上下一节课了。也为了不被老师批评,不少学生上体育课只坐一边看看,其他时间运动就更少了。

2.4 小学生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出现“重主轻体”的现象

学生对体育课的偏爱往往是出于个人兴趣,相当一部分同学对体育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体育课是单纯的游戏课,为了活动而活动,不像语数等主课那样,测验获得好成绩就欢呼雀跃,而对体育课成绩高分及满分的追求欲不是很高,进取心不强,学生家长也看重学习成绩,而对体育成绩普遍不重视,导致了重视主课,轻视体育的现象。

增强我校学生身体素质的对策

针对我校学生身体健康存在的问题,我想教育教学中可以从这么几个方面着手予以改进,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1利用网络资源,多渠道地渗透营养保健学

在课余时间,从书上或网络上查阅及收集一些关于小学生营养保健学的资料,针对小胖墩的现象,有目的地查阅几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食谱,打印成资料,在保健课的时候,发放到学生手中,而且在这堂课中,采取师生互动的形式来探讨食物与营养的关系,通过学习,使他们了解不良的饮食习惯对身体的危害,并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3.2充分利用大课间活动的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大课间(操)活动是关于课间操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之一。受到学校场地设备的影响,我校是本学期才开展大课间的,今年创编了一套青春活跃的校操,使学生对课间操充满了新鲜感,避免了做操时拖沓、疲软,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3.3改进体育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游戏是小学体育课中的一大重头戏,让中高年级的学生参与一些游戏规则和游戏方法的改造,不失为增强学生创造能力的一个好办法。如让学生参与设计“钻山洞”这个游戏,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学会了从横向、背向等角度出发来设计这个游戏,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两路纵队相对站,手牵手儿把洞钻,钻过洞口把洞开,最后两人再上来”的玩法,使游戏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另外,教师也可以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出发来训练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动性。如把50M跑改为8秒钟跑(即8秒钟能跑几米);一分钟跳绳改为看谁先跳到120次……久而久之学生也学会了用反面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体育教学面对的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比较大,而且非常明显,学生之间的表现评价也较直接,因此学生容易被激励或被伤害。因此可见,学生的感情因素对体育教学的影响非常明显,体育课中的厌学现象是一个困扰我们的问题。所以,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要面面俱到,使其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就必须贯彻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原则。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进行分层。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各自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有效地解决学生中“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使每个学生的特长和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目前,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流行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快乐体育”模式,但是,我们不能肤浅地认为,只要学生在嘻嘻哈哈中上好体育课,那样就是快乐的精髓所在了,真正地快乐还应该体现在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克服困难、战胜自我所获得的成功体验。因而,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挫折,锻炼其意志也是至关重要的。全面素质锻炼是很重要的一环,在体育课中适当地安排素质训练,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克服其娇气思想。另外,在活动过程中可以刻意地设置一些小障碍,使学生通过努力,在活动中不断增强自尊与自信。这些活动使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自身的努力,学友的鼓励,最终取得成功,获得特殊的心理体验。

体育器材、体育设施是达成体育运动必要手段,开展体育活动离不开体育器材和设施。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器材和设施的开发也非常重要。要充分发挥已有器材的多种功能,尽量做到一材多用,这样使体育课丰富多彩,提高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

3.4体育课程的延伸

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单靠每周几节课来改善,其效果可能不明显,因此,促进学生利用校外的体育资源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是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增加体育活动时间可以减轻学生的文化学习负担,使学生的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身心得到平衡的发展,适度的体育家庭作业有助于学生合理安排休息时间,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从而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学校可主动与社区挂钩,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区的各种体育活动,如健身操、舞蹈、小型趣味体育项目的比赛等;还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到社区去进行体育活动的宣传与表演,把体育课中所学的知识、技能奉献给社区,这种做法既有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参与体育活动,又增加了学生与社会联系的机会,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结语

上述是我对本校学生体质分析及对策的几点想法,如何切实有效地来提高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或许不是通过某一途径可以完全解决的,克服各种制约因素,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将是任重道远的。期待社会、学校、家庭共同来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促进我们下一代的茁壮成长。

202_学年学生体质健康分析报告

上庄小学

第三篇:202_体质健康测试情况分析报告

202_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分析报告

为进一步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教育部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积极推进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努力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掌握我校学生体质、生长发育状况,对我校参加202_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466名学生体测样本数据按照八个水平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分析,可以清楚地了解学生体质健康随着八个学习水平的变化而产生的相应变化,可以帮助学校改变体育工作方式方法,在工作中更有针对性。

一、样本的构成和数据来源

本文中分析的数据样本,来自202_年参加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466名学生数据样本。本数据全部来源于学校学生体质项目测试,并通过教育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心系统导出,样本具有随机性,数据真实有效。

二、项目内容和选择依据

202_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项目内容是1—6年级的学生样本中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跑、坐位体前屈、一分钟跳绳、一分钟仰卧起坐几个项目进行了数据分析整理。其选择依据为,身高体重代表学生的身体形态,50米跑属于速度素质,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属于柔韧素质,肺活量属于耐力素质。基本上包含了人体的各项基本素质,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三、测试对象、方法

1、测试对象

202_年春学期,学校体育组对学生体质进行测试,实际有效参测人数为466人。

3、测试方法

为了保证测试工作的质量,我们特选了两天对全校的体质进行检测

四、测试结果与分析

1、学生体质测试总成绩分析

从统计结果看,测试的数据显示所有被测试者中,总体上看学生大多处在良好和及格档上。

2、学生体质测试分项成绩分析

身高标准体重指数能有效地评价出学生的身体匀称程度和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的水平,从测试结果分析,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超重或过轻,这些学生应科学安排体育锻炼和合理膳食,多做增加肌肉组织的练习和减少多余脂肪的运动。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营养过剩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应当引起社会和家长的重视。

肺活量体重指数主要评价学生的肺通气功能,也能有效地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从结果分析看,我校学生的肺通气功能处于较低状态,进一步说明我们要加强体育教学和组织课外体育活动。

50米跑主要是测试学生下肢的爆发力及身体协调能力的发展水平。总的来看,学生的下肢力量发展较好。因此,在今后的体育课教学中,应加强下肢力量的锻炼和50米跑技术、技能的教学,努力提高下肢力量素质。

仰卧起坐主要检验女生的腹肌力量及耐力水平,从结果分析上看,我校女生的腹肌处于中下等水平,反映出女生平时的练习程度重视不够,需要在体育课教学中进一步加强指导和练习。

五、测试中的经验总结

1、《标准》的测试是为体育教学服务的,也能反映和评价体育教学的效果,是体育课的“考教”分离。学校成立了专门的体质测试“中心”,并经过专业培训,责任教师全面统筹,系统组织,独立进行。从形式和机制上保障了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改变了以往“达标”均在体育课上进行,任课教师各负其班,既影响了体育课的教学进程和效果,也影响了测试的准确性。

2、测试结果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目前部分测试都是通过先进的电子仪器进行,计算机系统处理,数据精确度明显提高,保证了测试工作的科学性、严密性和准确性。极大地提高了测试的技术含量和工作效率。

3、大力宣传《标准》的重要性,使教师和学生充分认识到《标准》的试行,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将测试成绩与学分和学生的体育课成绩挂钩,与教师的工作业绩挂钩,使教师和学生得到高度的认识和重视,充分调动师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也是测试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六、测试存在的问题

1、测试仪器的精确性有待提高,要有统一的标准。测试值与实际客观的科学性之间存在误差,应努力降低仪器的误差率。使测试结果更具科学性。

2、在测身高时,以前用人工测量,头上的滑板只是轻轻贴在头发上便读数,而现在的滑板需要紧压头上方可读数,很多学生自认为身高比以前矮了2—3厘米,给学生造成了思想负担,尤其是个矮的学生和女学生。3、50米跑是必测项目,学生非常重视,教师也有意在教学中安排跑等项目的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教育学生加强跑项目的训练,否则,将对学生心肺功能的提高和意志品质的培养带来不利影响。

4、测试人员要熟练掌握测试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以保证为学生进行测试和释疑工作。

总之,我校在执行《标准》过程中,态度明确、准备充分、工作积极,完全按照《标准》的具体要求,对全校学生进行的体质测试,效果也是比较理想的,充分调动了学生锻炼身体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对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七、讨论与建议:

(一)学生素质情况

1.柔韧素质最强。坐位体前屈可以反映出学生的躯体、腰、肌肉和韧带的柔韧性和伸展性,身体柔韧性差会影响体育活动、学习、工作。甚至会影响人们的健康与生活质量,所以柔韧性是身体健康素质的要素之一。

2.心肺功能的肺活量数据不尽人意。肺活量越大,说明肺部越发达,功能越好。耐力与肺功能关系密切,一般成正比,心肺功能与耐力是反映体质与健康状态的重要指标。从数据可以看出,我县学生心肺功能较弱,随着学习水平的不断提升,体质整体有下滑现象。究其原因,随年段增长学习负担重,学习压力大是重要因素,而学生、家长和学校未能实现“三位一体”,学生没有“健康第一”思想意识是另一重要原因。

(二)建议;1.建议学校加快学校体育课程的全面改革,体育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应以体质健康教育为中心,加强体育课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和实际操作等方面进行深入改革,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中应该增加耐力项目内容、课时比重,通过多样的练习手段,激发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2.建议学校体育工作要认真抓好学生身体的全面协调发展、身体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在学生行为习惯上要培养刻苦锻炼的意志品质,多激励学生主动自觉地参加经常性的体育锻炼。

3.要通过各种渠道促进学生家长和全社会对“健康”概念的重新认识,借助创建“阳光体育”示范校的有利时机,促进大家向健康生活方式转变。大力打造健康社会、健康校园,形成积极锻炼,人人健康的良好氛围.202_-12-16

第四篇:202_体质健康测试情况分析报告

202_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分析报告

为进一步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教育部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积极推进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努力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掌握我校学生体质、生长发育状况,对我校参加202_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1776名学生体测样本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分析,可以清楚地了解学生体质健康产生的相应变化,可以帮助学校改变体育工作方式方法,在工作中更有针对性。

一、样本的构成和数据来源

本文中分析的数据样本,来自202_年参加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1776名学生数据样本。本数据全部来源于学校学生体质项目测试,并上报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网系统导出,样本具有随机性,数据真实有效。

二、项目内容和选择依据

202_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项目内容是学生样本中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跑、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一分钟仰卧起坐(女生)、引体向上(男生)、800米(女生)、1000米(男生)进行了数据分析整理。其选择依据为,身高体重代表学生的身体形态,50米跑属于速度素质,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属于柔韧素质,肺活量、800米、1000米属于耐力素质,引体向上属于力量素质。基本上包含了人体的各项基本素质,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三、测试对象、方法

1、测试对象

202_年9月,学校体育组对学生体质进行测试,实际有效参测人数为1786人。

3、测试方法

各年级体育备课组安排体育老师在体育课进行测试.四、测试结果与分析

1、学生体质测试总成绩分析

从统计结果看,测试的数据显示所有被测试者中,及格率在百分之九八以上,但优秀率和良好率偏低,尤其男生.2、学生体质测试分项成绩分析

身高标准体重指数能有效地评价出学生的身体匀称程度和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的水平,从测试结果分析,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超重或过轻,这些学生应科学安排体育锻炼和合理膳食,多做增加肌肉组织的练习和减少多余脂肪的运动。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营养过剩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应当引起社会和家长的重视。

肺活量体重指数主要评价学生的肺通气功能,也能有效地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从结果分析看,我校学生的肺通气功能处于较低状态,进一步说明我们要加强体育教学和组织课外体育活动。

50米跑和立定跳远主要是测试学生下肢的爆发力及身体协调能力的发展水平。总的来看,学生的下肢力量发展较好。因此,在今后的体育课教学中,应加强下肢力量的锻炼和50米跑和立定跳远的技术、技能的教学,努力提高下肢力量素质。

仰卧起坐主要检验女生的腹肌力量及耐力水平,从结果分析上看,我校女生的腹肌处于中下等水平,反映出女生平时的练习程度重视不够,需要在体育课教学中进一步加强指导和练习。引体向上主要检验男生的上肢力量素质,由于平常锻炼少,成绩太差,大部分学生0--3个,极少数及格,优秀的屈指可数.因此,在今后的体育课教学中,应加强上肢力量的锻炼,努力提高上肢力量素质。

800米和1000米主要测试学生的耐力水平,由于我校每天进行800米--1000米的课间操,学生情况良好.五、测试中的经验总结

1、《标准》的测试是为体育教学服务的,也能反映和评价体育教学的效果,是体育课的“考教”分离。学校成立了专门的体质测试“中心”,并经过专业培训,责任教师全面统筹,系统组织,独立进行。从形式和机制上保障了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改变了以往“达标”均在体育课上进行,任课教师各负其班,既影响了体育课的教学进程和效果,也影响了测试的准确性。

2、测试结果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目前部分测试都是通过先进的电子仪器进行,计算机系统处理,数据精确度明显提高,保证了测试工作的科学性、严密性和准确性。极大地提高了测试的技术含量和工作效率。

3、大力宣传《标准》的重要性,使教师和学生充分认识到《标准》的试行,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将测试成绩与学分和学生的体育课成绩挂钩,与教师的工作业绩挂钩,使教师和学生得到高度的认识和重视,充分调动师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也是测试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六、测试存在的问题

1、测试仪器的精确性有待提高,要有统一的标准。测试值与实际客观的科学性之间存在误差,应努力降低仪器的误差率。使测试结果更具科学性。

2、在测身高时,以前用人工测量,头上的滑板只是轻轻贴在头发上便读数,而现在的滑板需要紧压头上方可读数,很多学生自认为身高比以前矮了2—3厘米,给学生造成了思想负担,尤其是个矮的学生和女学生。3、800米和1000米跑是必过项目,学生非常重视,教师也有意在教学中安排跑等项目的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教育学生加强跑项目的训练,否则,将对学生心肺功能的提高和意志品质的培养带来不利影响。

4、测试人员要熟练掌握测试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以保证为学生进行测试和释疑工作。

总之,我校在执行《标准》过程中,态度明确、准备充分、工作积极,完全按照《标准》的具体要求,对全校学生进行的体质测试,效果也是比较理想的,充分调动了学生锻炼身体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对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七、讨论与建议:

(一)学生素质情况

1.柔韧素质最强。坐位体前屈可以反映出学生的躯体、腰、肌肉和韧带的柔韧性和伸展性,身体柔韧性差会影响体育活动、学习、工作。甚至会影响人们的健康与生活质量,所以柔韧性是身体健康素质的要素之一。

2.心肺功能的肺活量数据不尽人意。肺活量越大,说明肺部越发达,功能越好。耐力与肺功能关系密切,一般成正比,心肺功能与耐力是反映体质与健康状态的重要指标。从数据可以看出,我校学生心肺功能较弱,随着学习水平的不断提升,体质整体有下滑现象。究其原因,随年段增长学习负担重,学习压力大是重要因素,而学生、家长和学校未能实现“三位一体”,学生没有“健康第一”思想意识是另一重要原因。

(二)建议;1.建议学校加快学校体育课程的全面改革,体育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应以体质健康教育为中心,加强体育课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和实际操作等方面进行深入改革,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中应该增加耐力项目内容、课时比重,通过多样的练习手段,激发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2.建议学校体育工作要认真抓好学生身体的全面协调发展、身体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在学生行为习惯上要培养刻苦锻炼的意志品质,多激励学生主动自觉地参加经常性的体育锻炼。

3.要通过各种渠道促进学生家长和全社会对“健康”概念的重新认识,促进大家向健康生活方式转变。大力打造健康社会、健康校园,形成积极锻炼,人人健康的良好氛围.徐沟中学体育组 202_-11-26

202_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分析报告

徐沟中学体育组 202_年11月

第五篇:202_体质健康测试情况分析报告

体质健康测试情况分析报告

保康县熊绎中学

为了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的精神,促进学生更积极、更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提高体质健康水平,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要求及湖北省教育厅关于《标准》的具体安排,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健康”为主题的“学生体质健康检测中心”,结合《标准》实施办法的具体要求及学校实际状况进行了积极准备,于202_年9月,先后对学生进行了体质测试工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一定的有益经验。

一、分析对象:

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要求,对在校1498名学生进行测试,将所测得的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测试方法:依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中的方法进行测试

一年级:身高、体重、1000米(女生800米)、投掷实心球、立定跳远

二年级:身高、体重、1000米(女生800米)、投掷实心球、立定跳远

三年级:身高、体重、1000米(女生800米)、投掷实心球、立定跳远

为了保证测试工作的质量,使测试工作与体育课教学及学生体育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凡是上体育课的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体质健康测试,把测试成绩与体育课成绩、评定三好学生挂钩。参加指导测试的教师均经过专门的业务培训,力争测试的数据、测试过程准确、标准。

三、测试结果与分析

1、学生体质测试总成绩分析

从统计结果看,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处与及格状态,接近良好水平。良好和及格人数多于优秀和不及格的人数,处于正态分布。男生和女生差别不明显,及格以上人数占97.6%。

2、学生体质测试分项成绩分析

身高标准体重指数能有效地评价出学生的身体匀称程度和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的水平,从测试结果分析,女生平均得15分高于男生的12分,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超重或过轻,特别是个别男生和个别女生,这些学生应科学安排体育锻炼和合理膳食,多做增加肌肉组织的练习和减少多余脂肪的运动。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营养过剩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应当引起社会和家长的重视。肺活量体重指数主要评价学生的肺通气功能,也能有效地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从结果分析看,我校学生的肺通气功能处于良好状态,进一步说明我们的体育教学和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行之有效(从202_年秋季开始我校就组织晨练,要求全体师生利用早晨时间跑步,课间操大课间、体育课注重综合练习)。立定跳远主要是测试学生下肢的爆发力及身体协调能力的发展水平。总的来看,学生的下肢力量处于一般水平。因此,在今后的体育课教学中,应加强下肢力量的锻炼和立定跳远技术、技能的教学,努力提高下肢力量素质。

四、测试中的经验总结

1、《标准》的测试是为体育教学服务的,也能反映和评价体育教学的效果,是体育课的“考教”分离。学校成立了专门的体质测试“中心”,并经过专业培训,责任教师全面统筹,系统组织,独立进行。从形式和机制上保障了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改变了以往“达标”均在体育课上进行,任课教师各负其班,既影响了体育课的教学进程和效果,也影响了测试的准确性。

2、大力宣传《标准》的重要性,使教师和学生充分认识到《标准》的试行,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将测试成绩与学分和学生的体育课成绩挂钩,与教师的工作业绩挂钩,使教师和学生得到高度的认识和重视,充分调动师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也是测试工作能够 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五、测试存在的问题及讨论

1、测试仪器的精确性有待提高,要有统一的标准。测试值与实际客观的科学性之间存在误差,应努力降低仪器的误差率。使测试结果更具科学性。任课教师要加强对测试工作的责任感,主动耐心地做部分学生的动员工作,要熟读和理解《标准》的深刻含义。测试人员要熟练掌握测试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以保证为学生进行测试和释疑工作。总之,我校在执行《标准》过程中,态度明确、准备充分、工作积极,完全按照《标准》的具体要求,对全校学生进行的体质测试,效果也是比较理想的,充分调动了学生锻炼身体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对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