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加强耕地保护的提案
关于加强耕地保护的提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提案第0128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案 由:关于加强耕地保护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国土资源部会同国家林业局研究办理 提 案 人:致公组 主 题 词:土地 提案形式:小组 内 容:
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到202_年末全国耕地面积必须确保不低于十八亿亩。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是国家经过科学测算、精心研究作出的重大决策,事关我国粮食和经济安全,事关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但是,根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202_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报告显示,截至202_年10月31日,全国耕地比上年度末净减少460.2万亩,总面积已经下降到了18.27亿亩,这意味着,我国目前人均耕地只有1.39亩。按照这个耕地净减少速度,2700万亩的缓冲期不出六年就会被突破。从目前的18.27亿亩到202_年末的18亿亩,事关十三亿人口吃饭问题的“生命线”到底该如何才能牢固守住。如何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已成为非常紧迫的问题。
一、造成我国耕地保护难题的原因分析
目前,导致我国耕地面积越来越少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各级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忽视了耕地保护职责,地方财政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卖地财政”。据了解,仅202_年以来查出的违法占地面积就接近九十万亩。202_年全年共发现土地违法行为13万多件,涉及土地面积近150万亩。更为严重的是,在很多地区,土地出让金已经成为某些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外收入的最主要来源。
2、保护耕地目标和退耕还林目标的冲突。“十五”期间因退耕还林减少的耕地达8065万亩,占全国“十五”期间耕地减少量(9240万亩)的大部分。国家林业局曾经表示,“十一五”期间退耕还林的基本目标是3500万亩。如果按照这个目标,仅是生态退耕一项,就突破了18亿亩的耕地红线。
3、土地监管制度落实不到位,奖惩机制不健全。
4、房地产过热现象更加激化了土地买卖。
5、城市周边占用耕地开发的不断扩大和小产权房的大量增加。尽管小产权房的产权不受法律保护,但法律对其也没有处罚方面的明确规定,尚处于模糊地带,小产权房有扩大趋势,更加重了对耕地的占用。
6、土地的粗放利用加剧了保护耕地的压力,而集约用地还缺乏必要的政策法规和制度保障。
二、关于保护耕地的对策建议
(一)从退耕还林入手,调整退耕的总量和节奏
林业部门今后应更多地考虑如何完善退耕还林的政策、保证退耕农户不再伐林种地,而不是继续扩大退耕还林的面积。
(二)落实非农建设用地的“占一补一”政策
根据我国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必须“占一补一”,以实现耕地的占补平衡。“占一补一”,关键在于两点:一是后备资源,二是资金。
(三)加强土地监督管理,提高奖惩力度
保护耕地,要从严管上下狠功夫。加大对各级政府当年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违法用地执法监察,将违法行为的发现率、制止率列为考核地方政府的重要指标,建议对保护耕地实行“一票否决制”;严把土地供应闸门,严格审批手续;引入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加强对土地市场的监管;严厉查办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的案件,制止房地产开发领域中存在的商业贿赂等腐败行为。
(四)政府当弃“卖地财政”
这是目前控制侵占耕地行为的最关键环节。现行对领导干部的考核办法缺少资源保护和土地利用方面的考核内容,部分领导干部不惜以过度消耗土地资源为代价来换取政绩。因此,一方面,要制定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对目标层层分解,作为对各地政府以及领导干部考核与奖惩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要严格限制征地范围,并修订目前的用地定额,要按照节约集约、合理合规的原则科学划定城市发展边界,实行城市发展“红线”控制,杜绝大广场、大立交等形象政绩工程,引导各级政府实现从“供地招商”向“无地招商”的转变。
(五)利用经济手段,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一方面,通过市场机制降低房地产等产业对耕地侵占的经济利益驱动。这需要从房地产的供应和需求两方面齐下手。中国目前对房地产的经济调控如税收调节手段大多是从供给入手,包括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二手房交易营业税等,但在国内房地产业严重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这些税费负担大部分被转嫁给了购房者。因此,房地产供求矛盾未得到根本解决的前提下,进入了“房地产供不应求—房价上涨—政府调控房价—增加土地供应—侵占耕地—土地成本提高—房价上涨”的恶性循环。要降低房地产过热现象对保护耕地造成的压力,还要同时从解决需求入手,而非依赖于增加土地供应。降低需求的关键在于:一是调整对土地用于经济适用房、高档商品房的审批比例,通过增加经济适用房的建设从根本上减少需求;二是降低有房者对房地产业过度投机行为的利益,减少潜在的投机需求。
另一方面,实施土地节约集约化经营,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耕地效益,提高耕地所有者保护耕地的积极性。这需要给以政策支持,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可以考虑成立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市场,通过合法有效流转农村土地使用权,促进土地高效利用和农业规模化发展等。
来源:中国政协网
第二篇:保护耕地
保护耕地,珍惜土地
春天到了,我和小朋友约定好再到去年春天去的油菜花田去玩。去年玩的可开心了,拍照、放风筝·····
可今年去了之后,我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原本金黄的油菜花变成了空地,工人们正紧张地忙碌着,旁边还有一些推土机、拖拉机、挖掘机······来来往往地跑着,我赶紧跑到一位工人身边,问:“你们在干吗?”工人说:“小朋友,我们在建高楼。”我又问:“你们为什么要建呢?”“因为人口越来越多,买房子的人越来越多了。”工人说。我精神不佳地回到家,直接坐到沙发上,一句话都不说。爷爷看了我这副表情,就越来越问我:“怎么了?”于是,我把事情告诉了爷爷。爷爷说:“我小时在那玩过,有小树林,小河,像风水宝地。可现在是高楼我也很难过。”爷爷停了停又说:“我们本来的菜呀、饭呀都是那块田种的。”
爸爸听了,说:“我们的土地越来越少了,人口却越来越多了,所以要珍惜土地。”
第三篇:耕地保护
河头店镇:步步推进,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河头店镇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夯实基础,严格监管,强化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一是夯实基础工作,切实保护基本农田。河头店镇采取多渠道多形式进行耕地保护宣传,强化社会各界依法用地、节约集约用地和保护耕地意识。加大财政投入,全力保障耕地保护资金需求。加强业务建设,强化资料收集及档案管理工作,做到档案资料完备规范。目前,全镇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均设立了基本农田保护标志牌,并在标志牌上明确保护面积,保护责任人和管理要求等内容,并与各村签订基本农田耕地保护责任状。
二是严格土地执法,抓好监管责任落实。加强执法监察队伍建设,认真落实动态巡查制度,采用专人包村等方式,逐村、逐路、逐田开展动态巡查。对发现的私搭乱建、违法占用耕地的行为及时予以制止,对各类违法建筑及时清理和拆除,对情节严重的进行立案查处,并依法移送相关机关追究责任,立案查处率、结案率均达到100%,极大地震慑了各类违法占地行为。
三是创新管理方法,建立耕保联动机制。在耕地保护工作中,河头店镇勇于创新,探索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耕地
1保护工作管理方式。加大各部门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工作力度,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与农业、林业、畜牧等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多部门合作的联动机制。将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纳入执法监督,实行定期检查,形成上下结合,上下联动的耕地保护新格局。
四是实施占补平衡,做好开发复垦整理。在建设项目用地过程中,始终坚持尽可能不占或少占耕地以及“占一补一”的原则,严格控制和审查、审核各类建设占用耕地,严格执行和落实建设占用耕地“先补后占”和“占一补一”制度,对确需占用耕地的项目,按照有关规定征收耕地开垦费,确保全镇耕地占补平衡制度落到实处
第四篇:如何保护耕地
针对这一现状,讨论了一些关于保护耕地的建议,总结如下:
1. 提高意识
a)各村委定期出黑板报,贴宣传画,分发倡议书。向村民宣传有关耕地的相关知识,让人们认识到耕地的重要性,倡议大家从我做起,提高保护意识,保护耕地。
b)组织召开村民大会,一起座谈,并宣传有关政策、法规,教育人们按政策、法规办事。
2. 监督、落实
a)动员人们互相监督,发现破坏现象积极及时反映。
b)组织干部实地走访调查,积极落实各项相关政策,正确处理有关耕地的相关事宜,有必要的给予适当调解。
3. 宏观调控
a)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并加大打击力度,严厉打击各种破坏耕地行为,积极为已经未耕种农民办理转让等相关手续,正确处理占用耕地挪作它用的现象。
b)各部门协调配合,实事求是,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宏观调控,采取各种优惠政策鼓励私人承包各种闲置耕地。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支持新农村建设,共同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保护耕地,造福子孙后代!
第五篇:耕地保护=
耕地保护
土地资源管理李百超20116280
【摘要】: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了保护耕地的重要性,但是近年来经济发展占用了大量优质耕地,协调保护耕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提高耕地保护绩效是我国政府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及健康发展都离不开耕地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尤其是像我国这样一个典型的对土地高度依赖的农业大国,耕地的地位与作用就显得特别重要。
【关键词】:耕地保护粮食生产能力重要性
耕地保护的重要性
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了保护耕地的重要性,但是今年来经济发展占用了大量的耕地,协调保护耕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提高耕地保护是我国面临的一大问题。保护耕地对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基础作用,对亿万农民的生计具有保障作用,对农村乃之全社会具有稳定做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耕地保护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
耕地保护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关系到农民的长远生计。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土为粮之母。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最根本的是保护耕地。要严格控制农业结构调整对耕地的破坏,其中的重要方向是切实抓好耕地占卜平衡。
2、耕地保护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3、耕地保护事关社会稳定
4、耕地保护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我国耕地的现状
与世界上其他各国相比,我国的耕地具有如下特点:人均占有耕地数量少。1996年底我国耕地统计数为 14.32亿亩,人均耕地为 117亩,不及世界人均耕地 3 75亩的 1/3,而且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人均占有耕地的数量要比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人均占有耕地的数量要低。因此,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1.耕地总体质量差,生产水平低。从全国范围来讲,我国的优质耕地少,抗自然灾害能力差.耕地中还有近亿亩坡度在25度以上,需逐步退耕。耕地质量差和耕地与水资源分布不均匀造成我国耕地的生产水平较低,与世界发达国家或农业发达国家相比,粮食单产相差100公斤以上。
2.耕地退化严重。我国许多耕地处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影响。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40%的耕地不同程度地退化,全国有30%左右的耕地不同程度受水土流失的危害。
3.耕地资源贫乏。据统计,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即使全部开发成耕地,人均增加耕地也不足0.1亩,而且建国以来,经过长期开发,剩余的后备耕地资源大多为质量差、开发难度大的土地。因而,我国必须要保护耕地。切实保护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是耕地保护的基本原则。
保护耕地的措施
一是夯实基础工作,切实保护基本农田。河头店镇采取多渠道多形式进行耕地保护宣传,强化社会各界依法用地、节约集约用地和保护耕
地意识。加大财政投入,全力保障耕地保护资金需求。加强业务建设,强化资料收集及档案管理工作,做到档案资料完备规范。
二是严格土地执法,抓好监管责任落实。加强执法监察队伍建设,认真落实动态巡查制度。对发现的私搭乱建、违法占用耕地的行为及时予以制止,对各类违法建筑及时清理和拆除,对情节严重的进行立案查处,并依法移送相关机关追究责任,立案查处。
三是创新管理方法,建立耕保联动机制。在耕地保护工作中,勇于创新,探索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耕地保护工作管理方式。加大各部门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工作力度,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与农业、林业、畜牧等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多部门合作的联动机制。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纳入执法监督,实行定期检查,形成上下结合,上下联动的耕地保护新格局。
四是实施占补平衡,做好开发复垦整理。在建设项目用地过程中,始终坚持尽可能不占或少占耕地以及“占一补一”的原则,严格控制和审查、审核各类建设占用耕地,严格执行和落实建设占用耕地“先补后占”和“占一补一”制度,对确需占用耕地的项目,按照有关规定征收耕地开垦费,确保全镇耕地占补平衡制度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