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族团结
周总理心系民族团结
在筹备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的过程中,有一件鲜为人知的事,在当时只有少数领导同志和办事人员知道。这就是西藏自治区成立时,中央代表团由哪位领导带团的事。当时中央统战部给党中央写了一份报告,请中央决定代表团团长的人选。据说周总理看到这份报告后,立即表示他要去西藏。他说,我曾经答应过西藏的同志,自治区成立时去看望他们。现在自治区成立了,我还没有到过西藏,我要去看看。当时中央没有同意让周总理带团。据说是因为中央考虑到当时国际形势不稳定,印巴正在闹边境冲突,周总理若去西藏公开活动,可能会引起一些影响,再加上医生认为周总理的身体不宜去高原。周总理就说:“不同意我带团,我到那里转一转,看一看总可以吧!现在可以不做正式决定,也不公开宣传报道,到时我只在拉萨上空去转一圈!”
1965年中央代表团的进藏路线是从北京到成都,然后从成都坐飞机到西藏。总理专机的机组人员对这条航线和机场的情况不熟悉,就让他们先试飞。如果没有问题,总理便打算9月1日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那天,坐着飞机在拉萨上空转一圈。当时西藏的领导层有少数人知道这个消息,总理不让他们传播,为避免万一去不了,会让西藏人民失望。后来,事有不巧,飞机试飞时出了问题。因为当雄机场跑道比较短,飞机在降落时冲出了跑道,有一个轮子陷入地里,飞机的翅膀倾斜了,碰在地上,弄坏了。怎么处理这架飞机成了难题,运回去吧,太大,整个飞机要肢解。就地修理吧,西藏没有设备。后来还是决定就地修理。在西藏的许多同志当时都曾看到当雄机场跑道的一端有一座很大的建筑,那就是为了修理飞机而临时搭建的工棚,它把飞机整个包起来了。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周总理生前一直为未能进藏而感到遗憾。这件往事也反映了他对西藏人民的深情厚谊,反映了中央对西藏的关心西藏民族团结小故事。
202_级农电本科二班
2011556235 贾旭丽
一件难忘的事
1951年5月24日,毛泽东在勤政殿接见了阿沛·阿旺晋美等五位西藏和谈代表,阿沛向毛泽东献了哈达和西藏产的沙金一小包。接见后,毛泽东将阿沛·阿旺晋美等五位代表请到殿内的休息室谈话。阿沛·阿旺晋美汇报了和平谈判的经过和自己的认识。毛泽东听后高兴地说:“好啊!你们完成了一件大事。根据《协议》,去西藏的人民解放军和工作人员是要严格遵守执行《协议》以及中央政府规定的各项民族政策,帮助你们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事业,绝不能像清朝、国民党、北洋军阀政府那样去压迫剥削你们,是不是这样,你们可以看一看。”然后主席扳着指头说,一年两年不行,十年八年总是可以看清楚的。当时谈话的气氛很融洽,毛泽东主席抽香烟抽得很凶,他自己抽还起身送给在座的代表们抽。谈话后西藏代表们都很高兴。在回去的车内,他们说,今天的接见谈话既轻松又愉快,并且称赞翻译平措旺杰:“今天你翻译得很好,我们都听懂了。”
当晚毛泽东主席举行晚宴以示庆贺。毛泽东在宴会上首先致词,这时在京的第十世**额尔德尼和阿沛·阿旺晋美也相继讲话。毛泽东致词说:“现在**喇嘛领导的力量、**额尔德尼领导的力量同中央人民政府间都团结起来了。这是在打倒了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派的统治之后取得的。这种团结是兄弟般的团结,不是一方面压迫另一方面。这种团结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在这一团结的基础上,我们各民族之间,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方面得到发展进步,值得庆贺。我们为和平解放西藏协议的签定而干杯。”宴会气氛融洽热烈。晚宴时,朱德、刘少奇等几位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作陪。
5月28日,《人民日报》用汉藏两种文字全文公布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并配以社论。同时报道了和平谈判的全部经过。6月1日,阿沛·阿旺晋美、土登列门一行带着《协议》文本经由四川赶回拉萨。
这件事情至今仍然深深地烙在我们心中,作为新世纪的青年,我们更应该团结起来,弓箭美丽的祖国。
11级农电本科二班 2011556231 祁寿明
携手共创民族团结
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太阳和月亮是一个妈妈的女儿……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
如今,我区各民族形成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互相离不开”的良好局面,民族团结就如空气、阳光和水一样,是那么具体、真切,民族团结的故事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
洛隆县硕督镇的民族团结故事也告诉我们,民族团结的生动事例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生活中。
什么是民族团结,在我看来,民族团结更主要是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热情、相互喜欢、相互参与、相互关怀、相互克制、相互包容、和和气气、和和睦睦、共同学习、共同工作、共同发展、共同幸福。一切民族团结的行动都是故事,不同民族成员之间相处的时候,互帮固然是团结,互助也是团结,相互之间每一句暖心的话、每一次灿烂的笑、每一次热情的握手都是团结。民族团结的故事就在我们身边时刻发生着,这些故事,像一条条纽带,织成了民族团结的大网;这些故事,积淀在人们的灵魂深处,形成了民族团结的文化沃土;这些故事,像万有引力一样,把各族人民细细密密地连结在一起。
民族团结的故事就在我们身边时刻发生着,把这些故事讲出来、汇集起来,由此可以帮助人们看到我区民族团结的历史有多悠久、底蕴有多深厚,由此可以形成一股强大的精神暖流激励人们去创造更多更好的民族团结故事、去谱写更加壮美的民族团结乐章。
民族团结的故事就在我们身边时刻发生着,这些故事看起来有点琐碎,但正是这些琐碎的事实,把我们各民族紧紧联系在一起,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浓浓的民族团结情,也正是这些民族团结故事让我们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建立起了一种密不可分的感情。
团结和谐是各民族之福,发展进步是各民族共同的期盼。我区各族干部群众要团结一心,互帮互助,加快发展,在这块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202_级本科二班
2011556227
方宝元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56个民族,56朵花,56组兄弟姐妹是一家。56组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如果我们56个民族挥一挥衣袖,就能拨开天空中阴霾的乌云,如果我们56个民族挥一把汗水,就能汇成一条绵绵的河流,如果我们56个民族手挽手肩并肩,就能组成一道人墙,阻挡住喷泻而来的洪峰。当我们56个民族摩肩接踵的走在长安街上时,我们的造型各异的服装不正是在上演一场时装秀吗?著名的中医学者曲黎敏说过,你要为自己是一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因为,只有中国有着博大精深的儒学文化,只有中国有着奥妙无穷的医学魅力。只有中国是由56个少数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我中国谓之华夏,在华夏这块古老的土地上,56个民族如同熠熠生辉的宝莲灯,走到哪里就照亮了哪里。有哪一个国家能与我华夏媲美?56个民族这样凝聚力量!有哪一个国家敢与我华夏较量?暂且不说华夏土地上流传着多少民族团结的故事,暂且不提华夏土地上传送着多少个民族团结的英雄楷模,就看看就听听发生在我们巴里坤大草原这个袖珍山城里那些民族团结的小事吧。在巴里坤县地税局有一名干部沈亮同志,男,汉族,1981年11月20出生,大专学历,202_年6月参加工作。202_年3月,沈亮同志考取公务员,到巴里坤县地税局工作以来,热爱本职工作,尽快熟练业务:能够尽心尽力的做好个体工商户的管理工作,做好各类台账,能够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不管是少数民族还是汉族,都不为纳税人搞特殊,不托关系;严格把关的同时,也最大限度的为纳税人考虑,为纳税人排忧解难,为他们宣传各类税收政策,使纳税人能够充分享受国家的各类税收优惠政策,同时,也做到了应收尽收;此外,还努力做好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沈亮同志做为国家培养的税务干部,深知新疆的主要危险是来自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自觉树立起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和“三个离不开”思想,在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这一大是大非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他积极参加政治学习,不断加强自身政治修养,始终坚持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民族政策。时刻把民族团结放在心坎上,时刻把民族团结落实到行动中。办公室的一些民族同志,因为不懂办公室自动化的操作,常常遇到困难,利用空闲时间,给他们讲解不会打的字,用拼音标注,并仔细讲解词义便于理解,如何操作office系统软件,他一遍遍的演示,只要自己知道的都知无不言,自己不懂的也要求助于别人再教授给大家。他不仅热情关怀办公室的同志,对待前来办税的人员也同样热情服务,不厌其烦地解答他们的询问。不管事无巨细,他都乐于助人,尽心尽责的完成好别人托付的事情。
沈亮同志尽管工作不久,但他凭着对民族团结正义事业的执著追求,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他热爱巴里坤的一片热土,热爱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关心同事,不计个人得失,时时注意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以身作则,做民族团结的模范。我们都应该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像沈亮这样的同志学习,唱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主旋律,团结各族人民,用无言大爱,浇灌团结之花,为家乡的发展尽力,让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一粒种子能长成参天的大树,一滴海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芒。这些民族团结的小事不正是我们各民族团结一心共谋发展的缩影吗?56个民族,56朵花,56组兄弟姐妹是一家。56组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如果我们56个民族挥一挥衣袖,就能拨开天空中阴霾的乌云,如果我们56个民族挥一把汗水,就能汇成一条绵绵的河流,如果我们56个民族手挽手肩并肩共谋发展,我们的祖国将屹立在世界之林。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202_级本科二班
2011556224 王飞
风雨过后我们笑的依旧灿烂
202_年连日的普降暴雨还是在我们的担心中制造了一场大灾难。202_年8月8日凌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因连续强降雨引发特大山洪泥石流。昔日祥和秀美的山中小城顿时满目疮痍,电力、交通、通讯中断,舟曲告急,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在第一时间里,全国上下紧急行动,各族人民救援舟曲。相似的场面似乎在我们这片古老的国土上不断上演。温总理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多难兴邦,你们要记住这四个字!”
我常想,总理要我们记住的究竟是什么呢?
他是要我们记住,这是一个不屈的民族。无数次的抗争,蕴育起我们坚不可摧的民族团结精神。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发展壮大,久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馁,靠的就是这样一种发愤图强、坚韧不拔、团结奋进的精神。民族团结是一种力量、一种追求。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表现出的进取精神,在国家建设中焕发出的创造热情,在克服困难中表现出的顽强毅力,正是这种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我们也要记住,这是一个多情的民族。
“多难兴邦”,我们凭的是什么?凭的是中华民族团结共进的优秀品质,凭的是血浓于水的同胞情义,凭的是牢不可破的民族凝聚力!“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舟曲泥石流,不但让我们再次感受了这种亘古不变的民族感情,而且也让世界领略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向心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所有中国人义无反顾!在今天,我们之所以能赢得世界的尊重,就因为我们“多情”。而之所以“多情”,是因为我们有一个无比坚强的领导核心,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更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和谐共处的民族大家庭!我们更要记住,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民族。
无论什么样的挑战,无论什么样的灾难,从来没有让英雄的中国人民低过头,我们在谱写“与天斗、与地斗”的英雄史诗时,把一个积贫积弱的中国锤炼成无比坚强的中国,这,只有一个充满希望的民族才能够实现。历史是笔财富,是我们治国治史的经验积累。或许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观念天翻地覆,但民族团结永远都是最有力量的武器。让我们用智慧的臂膀,击碎敌人的武装,用强韧的阔斧,破开面前的险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心、不遗余力。
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各族儿女携手齐心,我们同庄严站在一起,同胜利站在一起,同伟大的祖国站在一起,同太阳站在一起!风雨过后,中华儿女依旧笑的灿烂!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202_级本科二班
王迎才
2011556229
五星红旗迎风飘
什么是祖国?祖国就是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们,是每一个中国公民,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祖国是我们大家的家。祖国在那里?祖国就在我们面前,就在我们的教室里,就在我们的校园里,就是我们每天面对的同学、老师、家人。祖国的兴亡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是我们每个人每天的行为积累起来的。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各族人民互相融合成为伟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为全人类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伟大的民族必定有伟大的民族精神,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什么?诗人艾青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认为这是对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解释,那就是热爱自己的祖国——爱国主义。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在今天,我们的祖国日益繁荣昌盛,建设起了强大的工业,实现了工业化,可我们却发现夜晚的天空没有了闪亮的星斗,茂密的森林变成了荒原,辽阔的草原正被黄沙吞食。空气脏了、水不够了、能源枯竭了……绿色的中国变成了黄色的中国,黄色的中国又将怎样?
中华文明蜿蜒奔腾了五千年,让我们在这里回顾、反思、警醒。我们要弘扬民族精神,要让我们的祖国经过我们的努力,变得更加繁荣,更加勃发!
每当五星红旗升起,每当《义勇军进行曲》奏响,我们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人,都会感到自己同庄严站在一起,同伟大站在一起,同胜利站在一起,同太阳站在一起!
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我的祖国,我为你骄傲!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202_级本科二班
段世东 2011556228
民族团结是一家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流传着很多关于民族团结的感人故事。
民国33年,新疆独裁军阀盛世才背叛革命,反苏反共,彻底投靠了国民党蒋介石。在迪化疯狂地逮捕、屠杀中共党员和民族进步人士。并在伊犁、塔城、阿尔泰地区强迫牧民捐献军马、收缴牧民保护牲畜的枪支。激起了哈萨克、维吾尔农牧民的不满,纷纷举行起义,爆发了“三区革命”,新疆局势一时大乱。
民国35年11月,在芳草湖白蒿滩村发生了一起汉民屠杀哈萨克牧民,张四爷拯救哈萨克一家的感人故事。
当时,在芳草湖白蒿滩村民张四爷(名张国泰)家附近住着一户哈萨克牧民,全家9口人,大儿子叫木沙。这户哈萨克牧民人很和善,在此居住多年,和张四爷家关系很亲密,大儿子木沙给张四爷家放羊。
这年11月的一个黄昏,天阴沉沉的,北风呼啸地吹着枯黄的野草,不时飘来片片雪花。忽然五、六名骑马持枪刀的汉民,气势汹汹地包围了这座哈萨克牧民的毡房。张四爷一家早就听说北疆各地在“洗哈萨克”,但想到这户人家都是老人、妇女,不会遭受劫难。然而不幸的事终于来临了。听说要屠杀木沙一家,张四爷颤颤巍巍地带着一家人赶到毡房前阻拦说情。红了眼的汉民暴徒此时六亲不认,张四爷担保说情无效。张四奶奶痛苦流涕百般说情遭到拒绝。在民族仇杀的岁月里,这些狂暴分子失去理智和人性,他们冲进毡房将手无寸铁的哈萨克老奶奶及2个女儿,一个巴郎拉出毡房。此时惨叫声撕心裂肺,暴徒们残忍地将毡房内的老人、孩子四人全部杀死,小巴郎9岁,最小的女儿才3岁,浑身是血的巴郎和2个女儿在血泊中挣扎,场景惨不忍睹。
张四爷一家看着木沙一家被屠杀,失声痛哭,仿佛失去了自己的亲人。张四爷的长子张怀忠百般说情、担保才将刚生婴儿木沙的媳妇拯救下来,使产妇和婴儿免遭杀害。这时哈萨克老大爷带着12岁的巴郎,迎着凛冽的寒风赶着羊群欲回毡房。远远地听见毡房前哭声连天,他已70岁了,心里明白了一切。急忙将巴郎藏在草丛里,抚摸着巴郎的额头,泪水泉涌而出。他再三叮嘱:“藏在草丛里别动,夜黑后找张四爷去。”他毅然地赶着羊群回到毡房前。无人性的暴徒将老人连砍10余刀,将哈萨克老人的头颅砍下。
此时太阳已落山,西边血红的残阳尤如毡房前哈萨克女儿、老人的鲜血,一片殷红,随着夜幕的降临慢慢地消失。
夜深了,藏在草丛中的小巴郎悄悄地溜回到张四爷家。找见了放羊的哥哥,敲开张四爷的屋门,一起跪在张四爷的面前请求保护。在民族仇杀的岁月里,保护异族全家都要遭难。这时若把两个巴郎撵出去就是让他俩送死,考虑再三,决心冒死拯救他们。为了不让外人发现,张四爷连夜将隐避的暖羊圈打扫干净,铺上毛毡,放上火盆,又给了两件皮大衣,每天派人送饭送茶。又将木沙媳妇和婴儿安顿在大儿媳屋里,和儿媳吃住在一起。为了照料好哈萨克产妇的生活,专门杀了一只肥羊,每天炖羊肉给孕妇吃。婴儿病了就花钱请医生到家里给婴儿治病,像对待自己的亲儿孙那样,伺候了一个冬天。
离别时,哈萨克叔嫂三人磕头作揖,千谢万谢,长跪不起。木沙的媳妇抱着张四奶奶痛哭不止,久久不愿离开,像女儿离开母亲那样恋恋不舍。张四奶奶接过呀呀学语的幼儿,像凝视自己的孙子一样,端详了半天,嘱咐他们一路照顾幼儿,然后依依不舍的挥泪告别。
光阴荏苒,68个春秋过去了,许多往事已被人们遗忘,但张四爷一家拯救哈萨克一家的故事却仍在芳草湖白蒿滩乡村里流传着。
11级农电本科2班
李锴 2011556222
民族大团结
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历代王朝的统治者,不管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认同自己是中国境内的民族,都以统一中国为已任,都把自己建立的王朝视为中华正统。所以,往往争斗是为了统一,统一后又致力维护统一。新中国的成立,不仅使中华民族赢得了失去百年的独立、自由和尊严,更开启了各民族平等合作、繁荣发展的新纪元。正是有了这“好大的一个家”,13亿骨肉同胞才得以幸福生活;正是有了这“好大的一个家”,56个民族才能各美其美、共生共荣。现在,各族人民正在伟大祖国的怀抱中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中华民族正在祖国的繁荣昌盛中走向百年期盼的伟大复兴。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了一个道理: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祖国分裂、民族离乱,是各族人民之祸。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之所在,每个民族的生存发展、繁荣进步,首先取决于国家的命运,取决于国家。以下是2个体现民族团结的故事: 1.和亲使者——王昭君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西晋时,为避司马昭之讳,改称明君。西汉晚期生于南郡兴山县(今湖北省秭归县)。因聪慧丽质,汉元帝时入宫为待诏。
西汉晚期,汉王朝和匈奴停息了长期的战乱,恢复了和亲关系。汉元帝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西汉王朝答应匈奴呼韩邪单于的要求,同意王昭君出塞和亲。从此出现了汉匈和好、民族和睦相处的局面,受到历代人民的称赞。
王昭君自愿出塞,远嫁异族,表现了一个弱女子不顾边塞荒凉,不畏北地风寒和毡帐之苦的非凡胆识和勇气。昭君出塞和亲,是当时汉匈双方政治上的一件大事。
昭君出塞后60年,是汉匈和睦相处的60年,也是包括呼和浩特地区在内的整个漠南和平发展的60年,出现了牛马布野人民炽盛的繁荣景象。饱经战乱之苦后享受了60年和平生活的汉匈各族人民,深深地爱戴着王昭君。民间传说,昭君原是天上的仙女,下嫁呼韩邪单于。她出塞时,和呼韩邪单于走到黑河边上,只见朔风怒吼,飞沙走石,人马不能前进。昭君款款地弹起了她所带的琵琶,顿时狂风停止呼号,天上彩霞横空,祥云缭绕,地下冰雪消融,万物复苏。一会儿,遍地长满了鲜嫩的青草,开遍了绚丽的野花。远处的阴山变绿了,近处的黑水澄清了。还飞来了无数的百灵、布谷、喜鹊,在她(他)们头顶上盘旋和歌唱。单于和匈奴人民高兴极了,于是就在黑水边定居下来。后来,王昭君和单于走遍了阴山山麓和大漠南北。昭君走到哪里,哪里就水草丰美,人畜两旺。在缺少水的地方,昭君用琵琶一划,地上就会出现一条玉带般的河流和片片绿茵茵的嫩草。昭君还从一个漂亮的锦囊里取出五谷种子,撒在地下,于是就长出了五谷杂粮。昭君去世时,远近的农牧民纷纷赶来送葬,他们用衣襟包上土,一包一包的垒起了昭君墓。传说昭君墓一日三变,晨如锋,午如钟,酉如枞。就是说,昭君墓早晨犹如一座山峰,中午犹如一座鼎钟,黄昏时犹如一棵鸡枞(伞菌科圆锥形菌纲植物)。
王昭君是民族团结友好的象征,她的功绩也得到后世的尊重。
2、文成公主进藏的民间故事
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少以公主或宗室女下嫁蕃邦国王和亲的事例。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远嫁吐蕃,便是和亲情况的典范。在她的影响下,汉藏两族的友谊有了很大的发展,所以,今天人们把文成公主誉为最成功的女外交家实不为过。
唐太宗贞观12年,松赞干布率吐蕃大军进攻大唐边城松州,唐太宗治理下的唐朝正值国富兵强,于是派侯君集督率领大军讨伐。大败吐蕃于松州城下。松赞干布只好俯首称臣,并对大唐的强盛赞慕不已,他在上书谢罪的同时,还特向唐廷 求婚。
唐太宗经过一番考虑,决定答应他的请求,于是在宫中选定了一个通晓诗书的宗室之女,封她为文成公主。文成公主原是唐太宗一个远亲李姓王侯之女,自幼饱读诗书,她虽然对遥远的吐蕃心存疑虑,却又充满了对新奇的向往,因而也就应允了。经过两个多月的准备,于贞观15年隆冬,一支十分可观的送亲队伍,在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的率领下,护送文成公主前往吐蕃和亲。这支队伍,除了携带着丰盛的嫁妆外,还带有大量的书籍、乐器、绢帛和粮食种子;组成成员除文成公主陪嫁的侍婢外,还有一批文士、乐师和农技人员,几乎就象一个“文化访问团”和“农技队”。唐太宗深谋远虑,觉得只有千方百计地对他们从经济和文化上予以协助,使吐蕃在潜移默化中感激和追随大唐。文成公主实际上就是肩负着 这项和睦邦交的政治任务而远嫁,这支送亲的队伍也是前去协助她完成这项使命的。
唐朝文成公主嫁给藏王松赞干布的故事,流传1000多年了。汉藏联姻促进了民族团结,特别是对藏族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当时汉族的纺织、建筑、造纸、酿酒、制陶、冶金、农具制造等先进生产技术,以及历 法、医药等都陆续传入了藏族地区。同时,汉族也吸收了不少藏族的文化。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202_级本科二班
2011556220 王义钊
第二篇: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主题班会
——九(3)班
一、班会目的通过“中华民族大家庭”主题班会,了解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习惯。知道我国是一个团结友爱的多民族国家,从而产生对少数民族热爱的感情。
二、班会准备
1、将全班分成6个小组,分别收集6个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资料。
2、认真准备编排小品、舞蹈、故事。
3、准备两串塑料葡萄,一顶维吾尔族帽子,一幅日月潭的挂图,白族的小工艺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的拼图和《爱我中华》的录音带。
三、班会过程
1、导入
主持人甲:同学们,现在我们玩个游戏,在每个小组中都有一些拼图,现在请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完成这幅拼图。主持人乙:(手指中国地图)同学们,这是什么?(齐答:中国地图)
主持人甲:每当我们轻轻打开地图。
主持人乙:第一眼看到了彩色的中国。
主持人甲:碧绿的是草原。
主持人乙:金色的是沙漠。
主持人甲:蓝蓝的是大海。
主持人乙:弯弯的是江河。
主持人甲:我们伟大的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56个民族,各族人民情同手足,和睦相处,组成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
主持人乙:今天,我们各族同胞手拉手,一起来参加“中华民族大家庭”这个主题班会。
主持人甲:XX,我知道我们班的同学收集了许多有关少数民族的资料,正准备用不同的形式展现出来。我们现在去看一看。
主持人乙:那太好了!
(各小组的同学在小组内交流、准备,两个小导游来到各组中采访)
主持人乙:从古到今,少数民族为我们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涌现出许多少数民族的英雄人物。马本斋就是其中之一,请听故事《马本斋和回民支队》。主持人甲:同学们,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上,同样染着像马本斋这样少数民族烈士的鲜血。我们决不能忘记新中国是各族人民共同奋斗、不怕流血牺牲建立起来的。
主持人甲:XX,今天这趟旅游列车开得真快,不知不觉已来到新疆了,你看(用手指一指前方),那不是阿凡提吗?大家瞧瞧他来干什么?
(第六组表演《阿凡提的故事》。)
主持人乙:同学们,又一个朝气蓬勃的春天来到我们中间。你瞧,在那一望无垠的田野上,在那金灿灿的油菜地里,一只只美丽的蝴蝶正翩翩起舞。
主持人甲:(出示:蝴蝶标本)同学们,你们知道哪里的蝴蝶最美丽呢?(齐答:台湾)对,台湾。在那里居住着许多高山族的同胞,下面请高山族的同胞为我们介绍宝岛台湾。(第七组同学诗朗诵《我知道的台湾》、讲述《日月潭的传说》)
主持人甲:XX,今天的班会课使我获益不少,不知道同学们对我国的少数民族的了解又有多深呢?
主持人乙:这样吧,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每组选两个代表把你们知道的少数民族的名字写在卡片上,然后贴在地图相应的省份,看哪个小组的代表贴得对。
主持人甲:现在开始。
(开始游戏,放《爱我中华》音乐。)
主持人甲:下面请班主任老师作评判,看看同学们贴得对不对。
班 主 任:同学们,今天的主题班会开得非常成功,我们伟大的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少一寸也不行;56个民族,缺一不可。祖国历史的每一页,都记载着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保卫中华的事迹。我们每一个人都更加热爱我们的民族大家庭。
主持人甲、乙:同学们,最后让我们高歌一曲:《爱我中华》,在歌声中结束这次愉快的班会课。
第三篇: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征文
中国,自古以来便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从浩浩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走出,其中更是有着我们五十六个民族的同心协力。
爱国是高于一切的传统美德,正是如此,我们中华民族涌现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爱国英雄,他们的英雄事迹为中华美德的最高音。屈原因国破而投江明志,张骞出使匈奴、苏武牧羊北海边、文天祥为保国格而心甘受辱,岳母刺字“精忠报国”、戚继光率兵抗倭、郑成功挥师收复台湾,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为国义无反顾,李大钊、陈潭秋视死如归,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周保中,为还我河山而爬冰卧雪,甘洒一腔热血、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黄继光献身堵枪眼、邱少云烈火焚身稳如泰山„„他们哪一个不是具有着民族精神?
八国联军入侵时期,中国面临着被灭国、被列强瓜分的局面,陷入了空前的黑暗和危险。
这时,无数的仁人志士勇敢地挺身而出,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奠基了如今的美好生活。从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到李鸿章开展的洋务运动;从康有为,梁启超的戊戌变法,到孙中山的辛亥革命;从陈独秀的新文化运动,到无数学生的五四运动。为了能够让中国人自己当家做主,无数的各个民族的英雄豪杰,在中国这片可爱的土地上,用自己的生命,奏起血红的生命的赞歌。
就是我们的这些祖先的大公无私,我们的中国才从半封建半殖民制度中挣脱出来,才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才能有如今的完整国土和无比团结的民众。
面对这些,现当代站在五星红旗下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歧视那些少数民族,反对民族大团结呢?
第四篇:民族团结
三个庄子镇中心校“民族团结一家亲”工作汇报材料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的重要指示、重要讲话精神和陈全国书记“9.17”视频会议重要讲话精神,根据教科局的统一安排部署,三个庄子镇中心校认真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工作,现将“民族团结一家亲”工作开展以来至今工作情况进行如下汇报:
一、加强组织领导,及时动员部署,为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年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10月16日积极召开全体教职工动员大会,学习传达自治区民族团结一家亲动员大会精神;分别传达学习昌吉州“民族团结一家亲”会议精神、县委民族团结一家亲会议精神和奇台县教科局“民族团结一家亲”会议精神; 2、10月18日及时组织召开全体师生动员会议,对“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进行动员和安排部署,为全面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营造浓厚的氛围。
二是为确保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有序开展,各项工作得以落实,召开专题会议,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民族团结一家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内容和要求。并成立办公室, 组织专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民族团结一家亲工作。10月21日,我校要求教师开展结对认亲活动,10月22日,全校教职工下到双涝坝村、五马场一四队、马莲滩村,积极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结对认亲活动。目前,我校4名校级领导,共结对认亲4户,联系12次:中层领导5人,结对认亲5户,联系20次;班主任9人,结对认亲9户,联系45次;一般教职工人员7人,结对认亲7户、联系36次。
三、全体参与、注重实效,做到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多样化。
目前为止,我校教职工26人,实际结对认亲户25人(一人产假)已全部结对认亲。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就要做到结对认亲“十个一”。即一次拥抱、送一份礼物、送一份慰问金、共拍一张全家福、同吃一顿饭、互学一句双语、了解实际困难,进行一份引导(理念、观念、思路)、每月电话联系一次、每月家中走访一次、每半年慰问一次、每年帮助办一件实事,解决生产生活各方面的实际困难。我校教职工遵循以上几点,目前送出慰问金3次、送出慰问品17次、捐
送衣物、鞋帽10次、解决实际困难11次、走访慰问80次。
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是从事关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边疆巩固、国家安全,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战略高度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为新疆加强民族团结工作指明了方向。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像石榴籽一样抱在一起。正是这种精神,让我们和“亲戚”之间没有民族界限,亲如姐妹,胜似兄弟,我校教师在民族团结的浓厚氛围中不断成长和进步。无论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将会把“民族团结一家亲”做的更好、更细、更全面。。
三个庄子镇中心校 202_.3.10
第五篇:民族团结专题
专题复习维护民族团结 促进共同繁荣
一、热点材料速看
热点材料1:202_年7月19日,西藏各族各界干部群众2万多人欢聚在布达拉宫广场,热烈庆祝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题写“祝贺西藏和平解放六十周年”贺匾。……
二、热点问题全解
角度一:民族团结
1.我国一项基本的民族政策是什么?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民族政策。
【考场得分关键词: 民族区域自治 】
2.56个民族新型民族关系以及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
56个民族的新型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考场得分关键词: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
3.青少年应怎样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维护民族团结,既是国家的事,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自觉履行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就要做到“三个尊重”: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要积极宣传少数民族地区取得的辉煌成就,揭露民族分裂分子的丑恶嘴脸,不传谣、不信谣、不受挑拨煽动、不参加违法活动;勇于同各种破坏民族团结和分裂祖国的言行作斗争,为民族团结、进步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考场得分关键词: 三个尊重/宣传/斗争 】 角度二: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
4.西藏6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原因有那些?
(1)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党和国家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民族政策,尤其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少数民地区干部群众团结奋斗,艰苦创业;(4)我国各民之间团结互助,共同发展;【考场得分关键词: 党的领导/民族区域自治/团结奋斗 】
5.国家加大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1)有利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2)有利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3)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4)有利于巩固国防,保持边疆的稳定;(5)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
【考场得分关键词: 共同富裕/民族团结/和谐社会】
6.请你列举国家加大对民族地区建设投入的一些具体措施。
(1)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修建青藏公路、铁路,建设“西气东输”工程;(3)实施“援藏工程”;(4)设立“少数民族扶贫专项贷款”;(5)中东部地区在省级重点中学中开办“西藏班”、“新疆班”等。【考场得分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青藏铁路 】
7.请你为建设团结、民主、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西藏献计献策。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和政策;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着力解决好西藏各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继承和弘扬西藏优秀文化传统,不断推动西藏文化事业发展繁荣;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深入人心;深入开展反对**集团分裂祖国活动的斗争,彻底粉碎一切破坏西藏稳定、危害祖国统一的图谋。【考场得分关键词: 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民族政策 】
三、热点考题速递
四、播放歌曲《天路》结束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