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202_年 红十字工作汇报00(大全5篇)

202_年 红十字工作汇报00(大全5篇)



第一篇:202_年 红十字工作汇报00

人道博爱、服务居民、构建和谐

一、基本情况

昌建社区位于昌吉市延安南路89号,辖区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总人口6644人、2668户,有汉、哈、回、维等11个民族。辖区弱势群体中有低保户50人、残疾人43人、解困对象3人。辖区内有行政、企事业单位7个,其中:红十字会员单位5个,红十字会员386人,其中当年新增会员 ?。

二、主要做法

(一)提高认识,切实发挥社区红十字服务作用。近年来,社区红十字会在市、街道红十字会的正确领导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理念,认真履行《红十字会法》和《红十字会章程》赋予的职责,深入辖区为社区居民办实事、解难事,为弱势群体排忧解难,让社区群众时时处处体会到人间的真情,时时处处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同时,加强学习,廉洁自律,恪尽职守,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务实的工作态度,认真做好社区红十字服务各项工作。

(二)建立健全红十字会组织,加强红十字会自身建设。街道领导非常重视红十字会工作,年初与社区红十字会员小组签订红十字会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定期到社区调研社区红十字服务工作,听取工作汇报,切实帮助解决红十字会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按照《红十字会法》和《红十字会章程》有关规定和要求,宣传动员辖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立红十字会组织,将辖区单位的主要领导纳入社区红十字小组。目前红十字会组织5个,登记造册红十字志愿者32名。

(三)加大投入,构建社区红十字爱心服务基地。社区红十字服务工作是政府社区建设工作的补充,202_年,市红十字会在我社区建立红十字爱心服务社,配备了红十字橱柜、红十字保健箱、轮椅、拐杖和简易的救护器材(心肺复苏模拟人)等。我们以社区红十字爱心服务社为依托,以红十字会会员和志愿者为服务群体,为辖区特困空巢老人开展便民利民活动,为社区居民创造一个文明、整洁、舒适的服务环境,使他们感受到了红十字爱心服务社如家一般的温暖。

(四)强化宣传培训,营造社区红十字服务工作。制定宣传培训计划,组织红十字志愿者逐级、分期为社区干部、楼长、居民讲解现场自救互救技能。制定居民易学易懂的现场救护培训内容,如:现代救护新概念、现场心肺复苏术、创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常见急症的处理等。社区利用“网格化”管理,强化红十字会及救护技能知识讲座。社区划分了17个网格,现在有56个楼栋长。通过社区分期培训,使社区联络员、楼栋长、志愿者掌握了基本的红十字会救护技能知识。并要求这些楼栋长和志愿者要把知识带回家,带动楼栋居民及家庭成员也要学会力所能及的普通救护知识。结合“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开展了地震应急疏散及救护演练活动,通过演练使居民掌握应对地震灾害发生时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提高居民群众紧急避险、自救互救和应变的能力。同时,社区志愿者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居民讲解健康保健知识、开展红十字知识讲座,大力宣传红十字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使社区红十字知识更好地普及到千家万户。

结合“公民道德建设月”、“5.8红十字宣传日”、“世界急救日”等节日,组织辖区单位红十字志愿者走上街头义诊咨询,宣传红十字防灾

减灾与现场救护知识;通过橱窗、板报建立红十字宣传专栏,宣传红十字会法律法规、预防保健及现场自救互救等知识。向社区居民培训预防保健与现场自救互救知识,发放红十字知识宣传折页、现场救护知识宣传单。据统计,今年社区红十字会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共发放宣传材料500余份。悬挂宣传横幅3条,组织各类健康知识培训14期,营造了上下联动、全员参与的浓厚气氛。

(五)红十字志愿服务关爱社区弱势群体。开展社会救助、志愿服务活动,是社区红十字服务工作为辖区弱势人群送温暖献爱心的具体体现。根据社区孤寡老人多的特点,发动社区成员、企事业单位,有经济实力的热心人士与社区弱势群体结成“一对一”“一对多”活动。目前,社区共有4支志愿者服务队。一是 “庭州心灵之约”志愿者服务队,本着“奉献、互助、友爱、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和“服务他人、提升自己”的服务宗旨设立有个体咨询室、团体咨询室、沙盘区、心理健康测评区、阅览区、宣泄区,通过个体咨询、心理测试、团体辅导以及心理沙龙,为心理健康服务;二是“爱心助老”志愿者服务队,爱心助老”志愿者服务队开展“菜单”化品牌,划分志愿者服务区,使辖区老人享受“定时、定点、定人、定单”的便捷定向志愿服务,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感恩互助、亲情服务”的浓厚志愿者服务氛围;三是“红马甲”志愿者服务队,志愿者们平日放弃休息对辖区无人管理的小区、卫生死角进行大扫除;四是“博爱”志愿者服务队,社区借助辖区单位昌吉州中医院医疗资源,不定期的开展“医生进社区”“健康大课堂”活动,志愿者开展义诊服务、“送医、送药、送健康”等活动。深入家中为老人及弱势群体测量血压,血糖及心电图,指导病人合理用药,康复锻炼等,并送去健康科普知识。红十字志愿者走家串户对社区弱势群体基本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并登记造册。然后通过座谈会,走访等形式,发动广大居民献爱心,社区党员干部、红十字会员及辖区单位与弱势群体签协议,帮助培养子女上学,帮助提供就业,为孤寡老人提供服务。202_年,为社区困难居民发放各种慰问金、救济金就达6800元,为3名困难学生申请助学救助金8000元,帮助他们解决就学问题。

在春节来临之际,为使辖区低保户、空巢老人、贫困老人过一个祥和的春节,社区组织红十字志愿者为大家送春联。“五一”前夕,社区红十字小组与辖区单位红十字会员单位联合慰问辖区13户老弱病残、特困户独生子女家庭、低保户进行慰问,送去面粉、清油等价值1450元慰问品。母亲节来临之际,社区红十字志愿者为辖区的30位空巢老人、独居老人、贫困母亲送上“爱心餐”,祝福她们母亲节快乐;社区“红马甲”志愿服务队学习按摩,为辖区老人免费保健推拿按摩、受到老人的称赞;社区红十字会还为20位下岗失业人员找到了工作;结合居家养老,定期上门为弱势群体服务,陶冶社区居民的情操,提高社区居民的自身素质,营造一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和谐社区的氛围。

(六)开展募捐救灾活动,传承“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当国内外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时,我们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积极响应市红十字会号召,动员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居民为云南鲁甸地震捐款捐物。在社区设立捐助点发动社区党员、居民开展募捐救灾活动,动员社区所有商业网点、个体私营业主为灾区募捐,共募集捐款1.8万余元。

今后,社区红十字会将继续加大宣传培训工作力度,动员人人参与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红十字志愿者作用,扩大服务的覆盖面;坚持红十字会防灾减灾与自救互救培训制度化、经常化,确保红十字防灾减灾与自救互救知识家喻户晓。

北京南路街道昌建社区红十字小组

二0一四年十一月七日

第二篇:冠名红十字医疗机构复查工作汇报材料

冠名红十字医疗机构复查工作汇报材料

XX红十字XX医院(202_年11月17日)

尊敬的XX会长、各位领导:

近年来,在市红十字会的关心支持和倾力指导下,我院红十字会认真贯彻落实市红十字会各项工作要求,大力弘扬红十字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依法建会,广泛开展募捐筹资活动,着力实施人道救灾、救护、救助工作,为改善民生、推动和谐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现将我院红会工作简单汇报如下:

一、医院基本情况

我院成立于XX年,是随XX升格为XX而新办的一所综合二级甲等医院,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全院现有职工XX余人,主任医师XX人,副高以上职称XX余人,开设病床XXX余张,XX外科、XX外科、XX外科、XX科为市重点学科,拥有GE1.5T核磁共振、美国GE四维彩超、多功能数字化胃肠机、等离子电切镜、西门子16排螺旋CT、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国内外一流设备。

医院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人性化服务为宗旨,诚信办院,千方百计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我院自冠名为XX红十字XX医院以来,在省市红十字会的领导和支持下,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积极努力地做出了大量公益活动,积极为红十字事业做出努力,获得了各级部门的肯定和赞扬,曾先后获得 “XX市红十字工作先进集体”、“XX市XX医院”等荣誉称号。全体会员依法行医,曾获得“XX省医疗执业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二、组织结构

医院红会由院长XX亲自担任会长,并指定副院长XX负责红会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以科室为单位,由科主任和护士长兼职红会主任及班组长,形成了上下齐抓共管,人人参加红会的网络。组织成立后首先对全院会员进行了红会知识培训,明确肩负的责任及宣传红会目标。

医院入会以来,每年在红十字救护培训中派出多名医务人员参与授课,提供师资方面的支持。

三、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救助活动

1、今年5月8日,参加由市红十字会举办的纪念第XX个世界红十字日宣传义诊活动。

2、每年组织骨干医护人员深入到农村、社区等地,为广大群众进行健康讲座、义诊、免费体检、疾病筛查和免费发放药品。仅202_年一年举行义诊活动十余次,义诊人数上千人,发放健康资料上万份,免费发放药品价值3万余元。

3、我院多次对老弱病残及“三无”病人施行人道主义救,对突发公卫事件中的病人实行人道救援,仅202_年救助总费用达XX余万元。

4、和XX镇卫生院签订了协议,结成“对口支援”单位,无偿援助医疗设备,开通绿色转诊通道,提供技术支持,免费接收进修生,帮助改善落后的医疗条件。

5、每年组织医务人员义务献血两次,累计参与献血人数近三百余人次,献血量总计超过10万cc。

6、与市残联联合开展救助白内障病人活动,为超过150余位白内障老人恢复视力,减免手术费、治疗费等各项费用。

7、今年6月,轰动全国的XX事件中,我院为其减免手术费用和XX费用8万余元,并有医务人员自发捐款约1万余元。

8、定期开展志愿者服务,为本地社区、敬老院等送去爱心服务。在院内免费开办糖尿病健康讲座、肾友会等多种形式的讲座。

9、积极抗灾救灾,在今年X月突发洪水灾害时,在遭受特大水灾的XXX连续蹲守半个月,为受灾乡镇村民提供医疗咨询,指导防灾防疫。

10、围绕5月8日“世界红十字日”、“世界急救日”的主题,在医院开展红十字知识、救护知识以及传染病预防知识等学习活动。我院一贯秉承“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致力于利用医疗技术,积极参与应急救援、应急救护、人道救助,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并不满足于现状。今后,我院将利用独特的医疗技术优势,更好地开展扶贫、救助、慈善活动,普及卫生救护和防疫知识,为提高社会公民的健康意识,提高红十字会的知名度而努力奋斗。

XX红十字XX医院 202_年11月17日

第三篇:永和镇红十字工作汇报

永和镇社区红十字服务工作汇报

永和镇位于上虞市东部,镇域面积31.3平方公里,总人口1.6万人,下辖8个行政村;西与“英台故里”丰惠接壤,南邻四明湖风景旅游区,东经余梁公路与余姚市相连;距上虞市区21公里,交通便捷。

社区红十字服务工作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利益。在上级红十字会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下,我镇从实际出发,围绕组织领导、宣传教育、助医帮困、救护培训、落实保障等方面开展工作,同时健全检查监督机制,保证社区红十字服务工作规范有序进行,提高了我镇社区红十字服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一、组织领导

社区红十字服务工作是政府社区服务工作的一个有效补充,是一项人道主义工作,镇政府十分重视,成立了以分管文卫的副镇长为组长,民政、社会事务、卫生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创建“绍兴市社区红十字服务示范中心”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永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社区红十字服务中心、各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社区红十字服务站的两级服务网络,一个中心,二个站。通过自愿募集的方式,组建了永和镇社区红十字志愿者队伍,并建立无偿献血队伍,平均每年组织2次无偿献血活动,主要承担平时和应急情况下的无偿献血,无偿献血由机关、事业单位和村党员带头参加。

二、宣传教育

村村设置社区健康宣传栏,村村订阅健康画报每季更新内容;户户获得健康教育资料,人人享受健康知识教育,开展健康咨询与教育活动,健康讲座每年不少于8次,积极开展无偿献血的宣传工作。努力营造社区红十字服务氛围,在中心和站都制作了国际红十字七项基本原则和《中国红十字会法》及“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等宣传画版20余块,在服务中心和站引成了浓厚的红十字宣传氛围。

三、开展了助医帮困活动

我镇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平台, 组织红十字志愿者队伍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分别进入8个行政村(企业)开展义诊、宣教活动,开展了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为全镇52名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实施每月一次上门康复指导。一年来累计:义诊人数200余人,健康咨询220人,健康教育800人,入户访视5000余户,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18000余份,为企业开展健康检查和建立健康档案,为外贸出口企业协助开展急救知识培训,协助办理急救培训合格证,积极开展募捐救灾活动,捐钱、捐物为贫困人群送温暖;对老弱病残者、特困人群开展了医疗救活动,进行援助对象每年不少于300人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为特困家庭分发30多人每张300-500元医助卡;困难老年人、敬老院老 年人、残疾人免费作健康体检;为60岁以上老人和特困残疾人、低保家庭、五保户落实社区责任医生,开设家庭病床提供上门服务;利用“永和镇关爱生命公益金”,给予生活困难、疾病救助、送温暖活动。

四、救护培训

开展了群众性的救灾、救援、救助和卫生救护培训,我们 组织了二期卫生救护知识培训,并与同丰惠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邀请绍兴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任疆为丰惠镇、永和镇社区红十字服务中心的志愿者作了《心肺脑复苏的急救程序》讲座;开展了预防艾滋病等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在各村单位建立了固定艾滋防治宣传牌。开展了社区慢性防治知识讲座和健康保健知识讲座,协助镇政府建立和完善《永和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 案》,建立和完善各类应急组织(监测报告组、医疗救治组、后勤保障组),成立医疗救助应急小分队;

五、落实保障

镇领导十分重视红十字工作,并针对红十字工作的需要,成立社区红十字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利用上级民政、镇财政、企业捐赠、医院支持四条途径,建立多种形式的筹资渠道,实现筹资多样化,增强对弱势群体的医疗救助实力。

六、下一步工作

继续抓好红十字知识宣传,大力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加强卫 生救护培训;积极募集企业捐赠的永和镇“红十字博爱基金”;进一步做好弱势群体和外来创业者关爱帮助;并以这次检查考核为契机,虚心接受考核组领导提出的批评意见,进一步推动我镇社区红十字服务工作。

永和镇社区红十字服务中心

二○○九年十月

第四篇:红十字

浅谈民国初期的备荒仓储的衰落与红十字会的灾荒赈济

摘要:民国前期,常平仓、义仓、社仓等传统备荒仓储已呈衰败态势,不能充分发挥其固有的灾荒救济功能。然在天灾人祸肆行,民生惨怛的严峻形势下,红十字会作为一新生社会救助团体,身体力行的担当起赈恤民瘼的工作,并将其工作领域由最初的战争救护扩展到灾荒赈济领域,把赈济灾荒作为“特色”服务领域,对灾民积极进行力所能及的救助,这不仅极大的弥补了传统备荒仓储缺失的功能,亦使红十字成为构筑近代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备荒仓储

红十字会

灾荒赈济

一、民国前期备荒仓储的衰落

(一)传统备荒仓储衰落表现

仓储积谷制度在我国沿革悠久,积谷备荒办法古已有之,汉有常平仓之设,隋、唐有义仓之制,宋有社仓之法,其名称虽各有不同,而其备荒之意无二,历代相承袭,然由于种种原因旋兴旋废,至晚清时期,储政已呈驰废态势。民国初年,内战相继,灾荒连绵不绝,谷款挪用侵蚀尤多,仓房亦被改为他用。

民国北京政府曾下令恢复积谷仓储制度,仓政建设曾引起当局一定程度的关注。1920年,北京政府财政部发布“调查仓谷训令”,令各地已有仓储积谷备荒,未设仓储者建仓储谷。①但也仅限于清理整顿旧有仓储,并没有积极作为。以江苏省为例,关于江苏省旧有备荒仓储衰落的常态在方志中俯拾皆是,如江苏乡镇志中就有“今已废,惟存基址”②,“社仓在横厫九间见志,今废”③;“吴县社仓其一在木渎,厫八间,乾隆间曾实力奉行,后废”④,“今废矣”⑤的记载。《申报》中亦有仓房被改为他用的记载,如松江县曾将义仓房屋借与县立医院作为病房使用⑥,苏州亦将丰备义仓房屋借与江苏省立二女师校作为宿舍之用。⑦上海县原有 ①② 《政务:训令各区自治员查填仓谷、备荒调查表》,《江山公报》,1920年第1期。《乡镇志-苏州》,《光福志》(卷五 官署 一)(民国)总第133页。③《乡镇志-苏州》,《横金志》(义举)(民国)总第233页。④《乡镇志-苏州》,《木渎小志》(卷一 三)(民国)总第20页。

⑤《常熟镇志》,《双浜小志》(市镇)总第22页。(民国)⑥ 《松江》,《申报》 1923年10月4日。⑦ 《苏州》,《申报》 1923年10月29日。

积谷公款10余万元,江浙战争时被何前护军(何丰林)使所借为军用。①松江原有积谷备荒经费,被历任知事随意挪用无存。②(关于民初仓储衰落申报上记载,仓房、积谷、款,或者整体的衰落描述)

(二)衰落原因分析

民国前期,传统备荒仓储主要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则军阀混战、政局不安。民国初期政局动荡对于备荒仓储的发展兴衰至为关键。民国初期军阀混战,致使各地“军匪侵扰,各地方之仓谷仅存者,或罄于焚掠,或耗于供应”。时人多认为“民国肇兴,各省积谷仓法全行停办,盖因南北失和,劳师糜饷,不暇他顾”(申报检索注释),致使原有谷款大都遭军队挪取移作军粮军费,原有仓厫甚或被军队占用。如《川沙县志》记载;“民国6年至14年,部分厫房被借作他用,嗣后历驻军队”。③1914年上海积谷仓本已积存现银13万9千余元,不幸因齐卢战争,为何丰林提借十万余元。④1924年江苏省长汪经纬指出,民国以来积谷仓停办,主要由于南北失和而起的战争所导致。⑤

二则灾荒连绵、谷仓枯竭。备荒仓储所存积谷在救济灾民生活方面发挥着很大作用,储谷赈济灾民本是仓储的基本功能,然灾荒连年之际,一旦所存积谷被移用殆尽,后续又无谷石存入,亦惟使仓房搁置,迨至荒废。民国初期,灾荒频仍,如据邓云拓统计,民初江苏省在民初水旱为灾,灾区面积广大,因灾成荒,灾民无衣无食、无家可归,致老弱转为沟壑,强者沦为盗贼。多次严重的洪水、雨涝、干旱、卤潮等灾害,对薄弱的备荒仓储制度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正如1921年据江苏省赈务处的报告,苏省此次水灾奇重为数十年所未有,灾民待哺嗷嗷,转徙流亡,惨何忍观,亟需筹募以拯救穷黎。大量出现的灾民、流民充斥在省内各地,给本来就不充裕的积谷仓储带来了巨大压力,积谷被动用殆尽,后续又无积谷填入,终致仓房长期搁置,迨至荒废坍塌。

三则用人管理不善。仓储备荒本为法良意美之制度,然仓储用人不当或所守非人,多滋生侵蚀、挪用弊端。以江苏省为例,民初江苏旧有备荒仓储多积款少 ①② 《案牍:款产处呈省长文:为办理平粜请拨还提借积谷公款》,《案牍》第10期,第20页。

《松江款产处清理附税》,《申报》1921年8月21日。③ 《川沙县志》,上海市川沙县县志编修委员会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11月版,第110-116页。④ 《整顿民食问题意见书(续)社会局》,《申报》 1928年9月6日。⑤ 《公牍:赋税:咨江苏省长汪经纬呈请恢复积谷仓并拟铜山县兴办积谷仓等款实行办法》,《财政月刊》

1924年第11卷第123期,,第69-73页。

积谷,这为不能廉洁自律的仓董侵蚀挪用谷款提供了方便。如1917年,句容、溧阳、松江、青浦、宜兴等县仓董,擅自将谷本转买股票公债。扬中、淮阴等县

①任意将谷本私放商号,甚至商号倒闭亦从未追还。据1930年《江苏省政府公报》统计,民国初期江苏省镇江、上海、南汇、金山、川沙县、海门、昆山、南通、泗阳、盐城、宿迁、兴化、仪征、如皋、淮安、淮阴、江阴、太仓等县旧有仓储款产均被历任县长及主管人员挪用,致使仓储备荒有名无实。②

此外,仓储多积钱不积谷亦是导致其衰落的原因之一,因积谷需推陈出新、翻晒,工作复杂纷扰,且积谷多有耗损,积钱比积谷工作简单方便,且积钱亦可生息。然其方便亦为挪用、侵蚀谷款提供了便利,其谷款不遭军队挪取,即遭政费之腾移,或以所守非人被侵蚀。

总的来说,民国初期,兵燹不断、灾祲连年。一方面传统备荒仓储由于种种原因不断衰落,导致传统社会灾荒救济功能逐渐缺失;另一方面,红十字会在此时期正积极从事着救死扶伤、扶危济困工作,并逐渐将其职责由最初的战争救护扩展到平时的灾荒救济,在此后的发展过程中红十字会积极投身于灾荒救济,担当起了救济灾民于水火的职责,不仅极大的弥补了传统备荒仓储正缺失的社会保障功能,同时更彰显了红十字会博爱、人道主义精神。

二、红十字会的职能及其扩展

(一)红会诞生之初的职责

中国红十字作为一西方泊来品,发轫于“日俄战争”,她是在血雨腥风的战争洗礼中落地中国的。这就决定了其最初主要的救济职能为战争救护,战争救护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对战争直接参与者--军人的救护,二是对因战争被难的人民的救济。红十字会在关于战争救护救护站设置标准、医士救护职责、医士对战士救护要求等方面有较为详细的规定。③

红十字会最初的宗旨和任务即是:“专在救伤疗疾,减军民之痛苦,埋尸卫生,免生存者疫疠。何地开战,即行驰赴救护之劳役”。④1904年3月成立的“东三省红十字普济善会”规定其立会宗旨为:“本会援泰西红十字会例,名东三省 ①② 《苏省议员提议整顿积谷》,《申报》 1920年11月1日。

《民厅呈报办理各县积谷经过情形》,《江苏省政府公报》1930年,第466期。③ 《创兴红十字会说》,《申报》1898年5月9日。④ 池子华:《红十字与近代中国》,安徽人民出版社202_年版,第9页。

红十字会普济善会,专以救济该省被难人民为事”。①上海万国红十字会在其制定的《上海万国红十字会暂行简明章程》中亦明确规定:“上海万国红十字会为五国合办,专以医治战地因战被伤之战国及局外兵民,救护战地之无关战事因战被难人民”。②这更充分说明了战地救护是红十字会最初的主要职责。

(二)红十字会职能的扩展

战争救护是红十字会诞生之初的主要救济职责,然近代以来中国多遭灾荒摧残,民生疾苦,红十字会在中国本土推行过程中不断调整以适应时局变化,使其人道主义服务领域亦不断扩大。正如红会副会长沈敦和所揭示的红十字会的职责,“遇战事,疗伤瘞骼,固其天职,而平时济荒赈济,亦其当尽之义务。”③红十字会对于灾荒的救济肇始于晚清,早在1910年,皖北发生水灾,红十字会即

④组织医疗救助队,携带粮食、药品等前往进行积极救助,并取得了显著成绩。红会正顺应时势开始由单纯的战争救护向赈灾救荒、社会服务等方面扩展。

红十字会职能的扩大不仅体现在职责范围上,其在救助内容上尤为注重“教养兼施”。红十字会秉承人道主义从事着战争救护、灾荒救济的工作,但也并非只是简单的救人性命。红会在救伤瘞亡、开设办平粜局调节粮价赈济灾民的同时亦多开办留养院、妇孺留养所等,加强对救济对象进行教育培训,“在留养院里对遭难妇孺、幼孩,不仅使妇孺得以寄宿,并且‘每日教以浅近工艺、并略识字母’”⑤;“教授妇孺以浅近字义及寻常手工,每日以二、三小时为教课时间”⑥;“红十字会妇孺留养院日来留养妇孺骤增至一百九十余人,日间教以字义、手工、唱歌运动,诚无微不至”⑦;“妇女、手工幼童体操后,请来宾参观寄宿所、养病室、浅近识字处、手工处及沐浴室,成衣处布置井然。”⑧

由此可见,红十字会不仅在救助范围上由最初诞生时的战争救护扩展到灾荒赈济,而且其在救济内容方面也开始注重对救助对象进行教养兼施。

三、红十字会的灾荒救济

①② 《东三省红十字会普济善会章程并启》,《申报》1904年3月3日。

池子华:《红十字与近代中国》,安徽人民出版社202_年版,第33页。③ 沈敦和:《<人道指南>发刊词》,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编:《中国红十字会历史资料选编(1904—1949)》,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04页。④ 池子华:《红十字与近代中国》,安徽人民出版社202_年版,第193页。⑤ 《红十字会纪事》,《申报》1913年8月4日。⑥ 《中国红十字会临时妇孺留养院简章》,《申报》1913年8月9日。⑦ 《红十字会纪事》,《申报》 1913年8月23日。⑧ 《红会留养院开幕记》,《申报》1913年8月28日。

传统备荒仓储主要是通过贷与、平粜、散放的方式救济灾民,然在灾荒年份,各地备荒仓储如社仓、义仓等谷款多为侵蚀挪用,或虽有积谷、款,也只是稍有积累,这与频繁剧烈的灾害相比只能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而此时红十字会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其在救济灾荒的过程中亦主要通过平粜、散放方式对灾民进行救济。在传统备荒仓储衰落之时,红十字会及时的灾荒救济工作正弥补了传统备荒仓储所缺失的社会保障功能。

灾荒时散放急赈、设立平粜局平粜粮价是红十字会进行灾荒救济的主要形式。

(一)散放急赈。灾荒发生之时,红十字会通过散放急赈的形式救济灾民。1912年,民国初建,国内即发生严重的水灾,其中以顺直、浙江温州等地最为严重,酿成“数十年未有之奇灾”,灾区达三十六州县之广,灾民达一百四十余万之多。①红十字会在收到灾报后,即召开“统一大会”并与总会办事处协商筹赈事宜,派人前往灾区亲自调查,后将所募集的60000套棉衣、数万石粮食运往灾区散放急赈。在东南温州等地救济水灾时,红十字会副会长沈敦和更是关怀备至,亲自选定放赈队队长,并带棉衣202_套、白米数百担、洋银数千元,前往灾区施赈。红十字志愿者于温州瓯江、外洋、双溪、安溪等处“施诊给米”,并将随身携带的棉衣、银钱、粮食,沿途散放。②1916年夏季安徽省遭受严重水灾,“江淮一带汪洋千里,一望无际,致孑余穷黎,无家可归,无食可觅”,中国红十字会安徽义赈会先后购白米3000石、棉衣3000件、高粱万石、黄豆3000石,③散放被灾各县以为籽种。1917年,在救济京畿水灾时,红十字会更是力任其难、珍视民瘼,仅在办理玉田赈务中即发放棉衣12000件、面粉2500袋、饼干13箱。④灾荒之年红会除了举办平粜外,对于一贫如洗之灾民还施行散放,以助灾民度过难关。1917年春,中国红十字会安徽义赈会在社会各界的资助下,从上海、镇江购得红粮1600余包、豆饼29000张装运蚌埠分转灵璧、盱眙、阜阳、涡阳、蒙城等处散放。⑤1917年直隶地区连降大雨,致河堤多处决堤,洪水泛滥,天津所属杨柳青被灾尤重,中国红十字会采购3000元杂粮散放于当地极贫者。①② 李文海等:《近代中国灾荒纪年》,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806页。

池子华:《红十字与近代中国》,安徽人民出版社202_年版,第195页。③ 《安徽义赈会记事》,《申报》1916年12月17日。④ 《红十字会之赈务》,《申报》1917年11月11日。⑤ 《赈济皖北灾黎》,《申报》1917年2月28日。

①1924年湖南、湖北、江西、福建等地发生水灾,红十字会总分会组织各省水灾联合赈济处,募集赈款10余万元,采办粮食、衣物、药品,并推定赈务专员分赴灾区调查、散放,合计救助灾民10万人。②

(二)设立平粜局平粜粮价。设立平粜局进行平粜粮价是红会应急性救济方式,所谓平粜,是指“遇本地灾歉,民食不足则办购米粮”,平价卖米。③平粜是红会灾荒救济的形式之一,灾荒年月,粮食奇缺,物价腾涨,米珠薪桂,广大灾民为了生存,典当衣物,购买粮食以苟延残喘,致家徒四壁,草木叶空,红会认识到此时办理平粜的重要性。如1922年湖北遭遇旱灾,至冬季愈发严重,“地赤已经千里”,灾情之重为数十年所仅见,被灾面积占全省三分之二以上,中国红十字会总办事处从沙市云锦米公司购米4000袋,运往宜昌举办平粜。④1925年四川遭受严重旱灾,灾民待哺嗷嗷,如川东达县,“赤地千里,颗粒无收,人民赖以延喘者,唯靠草根树皮及数千里外运来的极少数谷米、杂粮,且粮食运至时价格至高,每斗米须大洋六元左右,每斗杂粮需五元左右”,红十字会总办事处即前往宜昌购买赈米万石,以举办平粜。⑤

红会除在水旱灾荒时进行积极救济外,对于其他灾害亦力所能及的给以灾民以救助,如1915年7月,上海大风,房屋被吹塌者不少,船只倾覆、电杆被折者亦无数,风灾之大为数十年所未有,上海中国红十字会总办事处认为救济风灾,亦应责无旁贷,派遣救护队员携带粮食、药物前往散放急赈,当时红会亦在《申报》上刊登了急赈募捐的广告如《中国红十字会经募本埠风雨奇灾平粜急赈》,同时发放米票,赈济灾民,后又在南市龙王庙、闸北开办平粜所,帮灾民度过难关。⑥红十字会不仅仅在灾荒时进行积极救助,其在平时亦通过平粜等方式接济贫民。1913年中国红十字会为接济贫民,藉平米价,设立平粜第一、二、三局,并定价每升铜元六枚,五升为度。⑦

红十字会在此时担负起了救济灾黎,保障民生的职责,可以说,红会有力的弥补了传统备荒仓储所缺失的功能,实际上其已经成为这一时期灾荒赈济的 ①② 《天津杨柳青全镇绅耆谨谢中国红十字会》,《申报》1917年12月21日。

《红十字会慈业工作报告书》,上海档案馆馆藏档案,档号:Q120-4-2。③ 《世界红十字会慈业工作报告书》,上海档案馆馆藏档案,档号:Q120-4-2。④ 池子华:《红十字与近代中国》,安徽人民出版社202_年版,第221页。⑤ 《红会赈济川灾之两电》,《运米赈济川灾之红会消息》,《申报》1925年5月5日、27日。⑥ 《中国红十字会定期开办本埠第一平粜所募捐启》,《中国红十字会开办本埠南北市风灾平粜募捐》,《申报》1915年8月1日、10日。⑦ 《中国红十字会平粜局第一局龙王庙第二局南会馆开局》,《申报》1913年8月7日

主力。红会不仅在灾荒救济中身体力行,其在战争救护、医疗救助方面的表现更是可歌可泣,同时与其他救助团体各司其职,出色的做好各自本职工作,成为构建中国近代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篇:红十字在我心中

红十字在我心中

开远市崇文小学五年级安梓尧

202_年,我有幸成为了一名红十字会的小会员。在我没成为会员前,一直以为红十字会是个医院,当我成为会员后才知道它的历史,知道了国际红十字的创建过程、宗旨和主要工作任务等相关知识。

国际红十字会运动是瑞士人亨利·杜南发起的。1859年6月,法国、意大利联军和奥地利军队在索尔费里诺发生了战役,4万多人死伤并被遗弃战场上。途经当地的亨利·杜南目睹了极为悲惨的战后场景,带领附近的居民、医生和护士紧急行动起来,收容和安置了4000多名伤兵,进行了力所能及的救护和治疗。

杜南深感对人的生命的尊重和保障是第一位的,必须广泛呼吁对战地受伤人员的救护,呼吁人道主义。亨利·杜南提出了两项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的建议:一是在各国设立志愿性的伤兵救助组织,以战场救护作为其重要任务;二是共同签订的伤兵救助组织,给予伤兵救护组织以中立地位。从第一项建议出发,1863年,亨利·杜南等发起成立了红十字国际委员会(ICRC)的前身---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在各国逐步演化为目前的国家红十字会或新月会;从每二项建议出发,逐步演化为当今以是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为核心内容的国际人道法文书。

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是约束战争和冲突状态下敌对双方行为规则,推动裁军和武器管制的重要权威法律文件,目前已有194个国家签署公约,成为现代史上被接受程度最为广泛的国际公约。亨利·杜南为此获得了1901年首届诺贝尔和平奖。

中国红十字会成于1940年,在108年的发展历程中,从战争救护开始,逐渐发展到卫生救助、社会福利等。随着社会的不断演变,现在的红

十字会职能主要包括在灾害、紧急和非紧急状态下的救援、救护和救助工作,其核心业务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三救”(应急救援、应急救护、人道救助)和“三献”(献血液、献造血干细胞、献人体器官组织)。

我不仅只是简单地了解了红十字会的大概情况,还通过参加红十字会组织的一些活动真正体会到了红十字精神。

在前段时间,我参加了一次红十字会活动—壹元捐献,也就是让社会上一些爱心人士自愿捐赠一元钱来帮助社区的一些弱势群体。当我们这些红十字会的会员把募捐箱放在路边的桌子上时,不少群众都好奇地围过来询问,大家问明情况后都纷纷热心地捐出了一元钱。有个老板甚至捐赠了几千元,还问我们红十字会的人“捐的钱够不够了?”看着大家踊跃捐款的样子,我的心里真是高兴!我高兴什么呢?这些钱又不是给我的,我是高兴世界上有爱心的人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少!

围观的人很多,走了一拨又一拨,每来一拨人都要询问情况,我们这群红十字会会员们都要耐心宣传、讲解。一天下来我已经是口干舌燥,但我为能帮助到别人而感到快乐。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这句话用在此时是最适合不过的了。虽然每人只是献出一点微薄之力,但是汇聚起来对于一些困难家庭来说却是雪中送炭,一些困难群体迫切需要救济才能进行正常的生活,这更加显现了红十字会组织的巨大力量。

红十字事业是个崇高而伟大的事业。作为一名红会小会员,我要大力弘扬红会的“人道、博爱、奉献”精神,把爱心之棒传递下去,把奉献精神发扬光大!红十会精神永存我心中。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1/2612756.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