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植物残体碳氮比及堆肥制作技术

植物残体碳氮比及堆肥制作技术



第一篇:植物残体碳氮比及堆肥制作技术

植物残体堆肥碳氮比和堆制方法

(1)堆肥材料。在农村常用的堆肥材料为秸秆,落叶,山青野草,水草,绿肥,水生绿肥,垃圾,人、畜粪尿或氮素化肥及草皮泥等。各种材料均含有一定数量的养分。根据这些材料的性质和作用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禾谷类的秸秆、根茬、杂萆和落叶等,它们是堆肥的主体。其特点是含氮较少,C/N宽,木质素含量较高,不易分解(表26)。第二类是促进分解的材料,包括调节C/N和酸度的材料。前者指含氮较多的物质,如人、畜粪尿、新鲜豆科绿肥和化学氮肥;后者指石灰。在农村进行简易高温堆肥时,还加入适量的骡、马粪或其培养液,以接种高温纤维分解菌。第三类是吸附能力强的材料,如泥土和泥炭等。堆制前酌情进行预处理。如粗大的玉米秆等应切碎10~15cm垃圾要进行分选,去除不可堆肥物;老熟的野草切短后用石灰水浸泡或堆积;含水过多的杂草需晾晒除去部分水分。

几种堆肥材料的碳氮比和木质素含量 名称 干稻草 紫云英 小麦杆 玉米杆 老熟禾本科茎叶

C:N 61.8~67.1:1 10~17.3:1 98:1 63:1 80~100:1

木质素含量/%

12.5 8.58 21.6 9.46----青到斗 野生草类 稻根 麦根 蚕豆秆(根茎叶)田青(根茎叶)柽麻(根茎叶)水葫芦(根茎叶)大豆秆 豌豆秆 苜蓿秆 大麦秆 泥炭

15~20:1 25~45:1 39.3:1 49.3:1 12.6:1 24.5:1 28.5:1 16.3:1 37:1 29:1 18:1 75:1 1~21.9:1

--------17.4 20.7 8.65 11.8 15.3 10.2--------------------(2)堆制技术。通常有地面式、半坑式和地下式3种堆积形式。地面式适宜在温暖多雨和地下水位高的地区采用。肥堆尽量设在近材料和水源、地势较高、运输方便的场所,一般堆宽和堆高各2.Om,长度视材料而定。堆前夯实地面,铺9~10 cm厚的干细土或泥炭,以吸收肥液。开始先铺第一类材料,厚约20cm,然后加适量水和第二类材料,如此反复,堆积至所需高度,上用泥肥封顶。加堆积物的原则为:第一类材料的厚度,由下而上逐层变薄;第二类材料的用量,由下而上逐层增多,以利腐熟均匀。材料的配方因地而异,一般高温堆肥的配方为:植物性秸秆100份,人、畜粪尿10~20份,石灰或草木灰2~5份,水100~200份,骡、马粪适量。坑式又称地下式,适宜在较冷及较旱的地区,我国的河北、山西及四川等省均有采用。通常在田头或宅旁挖一深坑,堆积方式与地面式相似,优点是保水、保肥、保温,夏季1~2个月,冬季3~4个月即可成熟。半坑式适宜干旱和寒冷地区。堆积方法与地面式相似,全坑深约1.7m,其中地平线下1.0m,地平线上0.7 m(9—3a),坑底挖南北、东西向“十”字通气沟,深、宽各约20cm,沿坑壁至地面(9—3b)。沟面铺秸秆,以防沟堵塞。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