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业园园区建设情况汇报
——工业园园区建设情况汇报
下面,我就紫城工业园成立以来的工作情况、以及下来工作措施和目标向各位领导作个简单的汇报。
一、园区成立工作主要成绩
园区成立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管委会全体工作人员能按照上级的部署要求,团结协作,迎难而上,努力推进各项工作,并取得一定成绩。
一是园区选址规划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根据县规划委员会审议结果,对紫城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情况进行了调整、完善,规划园区面积7.32平方公里。目前,已按审批程序报住建部门审核通过。同时与县交通局、设计单位对9.6公里紫龙公路出口延升线(贯穿紫城工业园)进行了规划设计,目前,正在进行立项审批工作。
二是整合金山民营工业园资源,解决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承接金山工业园以来,致力解决了农户反映的水浸屋、水浸路、欠补偿款、返还地不到位等历史遗留问题和房屋、土地纠纷43宗,平息农户载泥阻塞道路事件4宗,组派项目建设工作组24小时轮流现场值勤,确保了在建的天健公司厂房和员工宿舍工程顺利推进,目前已经封顶,进入装修阶段,预计年底可建成投产。协调安排返还地和臵换地68户,分两批次为103户征地返还户办理了政府承诺的相关用地手续,其余的正在处理之中。在县财政困难的情况下争取到县财政100多万元,协商拆迁了爱群桥头的“顽难户”房屋3座,982平方,另有1户已签订了拆迁协议,相关工作取得 1
了突破性进展。完善了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铺设爱群桥头排洪涵管50多米,并平整了道路。从天健服装厂到爱群桥铺设了自来水管2公里,维修农户食用水管60米、农用水管80米、电线杆3条、路灯3座,总投资40万元。解决历史拖欠填土方等工程欠款112万元。
二、存在问题与困难
经过努力,管委会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面临着原金山工业园历史遗留问题处理难度大,资金紧缺,新园区起步比较晚,筹资难度大,用地指标难于解决,招商引资工作难于推进等困难。
三、下来的工作措施和目标。
202_年下来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信心,迎难而上,发扬艰苦奋斗,踏实肯干,任劳任怨的工作作风,加快园区建设。
一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结合市作风建设年活动,加强干部职工的学习和培训、学习外地建园经验,增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提高工作和服务效率。
二是扎实推进已引进和在建的项目。协调办理天健纺织厂建设用地报建手续,着重抓好京基混凝土项目征地拆迁、土地管理,办理用地手续。
三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减轻历史负担。由于时间跨度大,新园与原金山园区的征地拆迁补偿标准等政策出入肯定比较大,如果原金山工业园历史遗留问题没有及时调处,必定影响新园建设和历史遗留问题的调处。因此,下来我们将致力解决原金山工 2
业园水浸屋、水浸路、欠补偿款、欠工程款、返还地不到位、道路不畅、水电不通等历史遗留问题,为新园区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轻装上阵。
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盘活现有土地资源。深入开展原金山工业园闲臵土地清理清查,对大部分已征的杂花地的顽难户进行重点突破,使金山工业园实现连片开发。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开展招商引资。反过来,又要引进有实力的企业、老板,购买、盘活闲臵土地,投资办厂,提高土地利用率。
五是落实扶持政策,培育支柱产业。加快完善基础设施,落实各级扶持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帮助企业解决建设、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推动企业升级改造,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益,力争引进或培育形成1至2个支柱产业,提高办园效益,为新园区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六是在落实规划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新园区的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规划范围内土地的控制管理,切实抓好建设项目和用地指标申报等开发前期的准备工作。以京基混凝土项目建设为突破点,带动发展,拓宽筹资渠道,争取下半年步入正轨,开始征用、储备土地,进而经营好土地,实现以地养园。
工业园管委会
202_年10月25日
第二篇:农业园区建设汇报材料
创新农业发展思路助推农村经济增长农业园区建设汇报材料**镇环境优美,水资源丰富,耕地面积广,基于这一有力优势。**在强力推进环境立镇、产业富镇、文化强镇、和谐兴镇“四镇”发展战略上,深化理想目标,建设生态农业大镇,历史文化重镇,乡村旅游名镇。在农业发展的思路上,敢于创新,调整产业结构,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实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思路清晰,措施有力。园区建设农业发展靠科技,科技发展靠人才。农业园区建设发展思路清晰,以“公司+农户+小户”的经营模式为依托,以“政府引导、企业自主、整合资金、集中投入”的有力措施为保障,多层面、多角度辐射各种链接产业,优化农产品结构,力促农民经济增收。同时,政府在企业引进上选择知名度高、经济实力强、技术高新的企业,给予政策、资金上的扶持和服务,拓宽园区建设后备力量,增加园区建设服务指南。因地制宜,奋力发展。根据我镇地理、交通、水源、土质等情况,因地制宜,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自主经营、部门扶持的运作模式,着力打造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与新型农业产业培育的样板区、农业科技成果和现代农业装备应用的展示区、农业功能拓展的先行区和农民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基地。目前,园区引进企业1家,总投资1000多万元,完成投资500多万元。建成专业合作社5个,初步形成了“一园为主、多园带动”的格局。
第三篇:东富工业园园区简介、历程
东富工业园区基本情况
绥化经济开发区东富工业园区是202_年市政府第四次常务会议批准设立的,当时叫东富工业项目集中区。202_年3月经市政府批准成立绥化经济开发区东富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202_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省重点产业园区——绥化轻工现代物流产业园。园区位于绥化市城区东部,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建成面积4.5平方公里。
几年来,园区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基础设施日益完善,项目承载能力不断增强。截止202_年10月,园区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295亿元,进行了电力、通讯、排水、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并进行了高标准绿化美化。园区已入驻企业151家,目前,园区初步形成了以商贸物流、粮食食品、化工建材、服装纺织、光电、农业生产资料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框架,培育了北方水泥、金龙生物、龙王食品、段氏面业等一批产值超亿元的企业,引进了杰隆生物、晨环制药等高新技术企业,建设了申禄达、营口港绥化陆港、泰华物流配送中心等商贸物流企业。重点骨干企业群体的日益壮大,推动了园区经济的快速发展。202_年1-8月,实现工业总产值18.5亿元,同比增长30%,实现销售收入17.3亿元,同比增长28%,实现利税1.65亿元,同比增长25%。园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
重要的作用,对扩大我区经济总量规模,调整我区经济结构质量,拉动就业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园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初创阶段。是指从202_年批准设立东富工业项目集中区到202_年3月批准成立绥化经济开发区东富工业园区。这一阶段园区隶属于东富乡政府,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主要是学习外地开发区建设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对2平方公里项目集中区进行规划设计和进行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共引进企业10余家,但企业规模都很小。第二阶段是成型阶段。是指从202_年3月到202_年末。这一阶段园区被市政府正式批准成立东富工业园区,园区隶属于北林区政府,规划面积扩大到6.5平方公里。园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初见成效,园区企业达到40户,企业完成投资23.05亿元,初步形成了以粮食食品、化工建材、农业生产资料为主导的发展框架。第三阶段是快速发展阶段。是指进入202_年以后,园区各项工作都实现了大跨越,园区规划面积达到了20平方公里。其主要标志:一是园区实现了提档升级。202_年,园区被省政府确定为省重点产业园区——绥化轻工现代物流产业园,园区的定位、发展方向、主攻重点更加突出和明确,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大提高,为园区快发展、大发展增添了原动力。二是园区实现了高标
准规划。针对园区规划面积扩大到20平方公里和园区被省政府确定为省重点产业园区——轻工现代物流产业园的定位,我们聘请国内知名规划设计团队——北京泛华集团为园区编制了2平方公里修建性详细规划、6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20平方公里空间概念性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按照省政府确定的省重点产业园区——绥化轻工现代物流产业园的发展定位,坚持以商贸物流产业为牵动,以粮食加工、服装和光电产业为支撑,以金融、信息服务为助推的产业发展格局,为园区建设和快发展、大发展发展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三是园区实现了引资上项质效大提升。202_年,园区新开工建设项目59个,计划总投资203.6亿元,到年底完成投资42.9万元。202_年,东富工业园区四批集中开工项目68个,计划总投资188.6亿元。近两年,不论是引进项目的数量还是企业完成投资额,都超过了历年的总和。这些项目的引进和建设,为园区快发展、大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积攒了后劲。四是园区实现了发展环境大改善。换届以来,新领导班子对园区的建设和发展高度重视,加强了对园区的领导,加大了引资上项工作力度,增加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强化了对园区的推介和宣传,形成了加快园区发展的浓厚氛围,特别是我们正在实施的产城一体,同城、同体、同业发展,与党的十八大后加快城镇化建设相吻合,为园区快发展、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今后一个时期,园区将按照省政府批准的省重点产业园区——轻工现代物流产业园的发展定位和市委提出的建设全省一流的工业经济和产业园区的战略目标,遵循产城融合、工贸互补的发展理念,坚持主攻工业、做大商贸物流、打造新区的发展策略,加快园区建设城市化、项目摆放专业化、专业园区公寓化、产业项目高效化、园区农民市民化“五化”建设进程,把东富工业园区建设成为企业高度集聚、资源高效集约、生态环境优良的产业发展平台,打造成为呼应“哈大齐”、辐射东北亚的工业园区和东北亚国际商贸物流中心。
第四篇:设施蔬菜园区建设汇报材料
设施蔬菜园区建设汇报材料
设施蔬菜园区建设汇报材料
XX党委、政府以调整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为工作重点,在上级各部门的支持下,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并初步形成了以高庄、西留路为中心,辐射南北留钵、张柳、彭村等村的千亩设施蔬菜、葡萄、玫瑰花等种植园区,202_年我乡被确定为**市二十个蔬菜基地建设示范乡镇之一。
截至目前,XX乡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1300亩,葡萄种植260亩、玫瑰花种植45亩,年产蔬菜6500吨,年产值5200万元,较好的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蔬菜基地建设任务目标。
一、合理布局,整合土地资源做好基础工作。
XX乡党委、政府按照市、县两级要求发展设施农业建设,以'成方连片、规模布局、持续发展'为理念,充分发挥农业乡镇优势,扩大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形成以XX村为中心辐射其他村的千亩设施蔬菜、葡萄、玫瑰花种植园区。202_年北留钵以每亩500元价格流转土地152亩,然后以原价承包给蔬菜种植户的模式,建设蔬菜冷棚53个、温室3个,以种植蔬菜瓜果为主,至9月份,又引导农户依托XX合作社流转土地80亩,用于发展蔬菜冷棚,目前已完成8个,占地20亩。
高庄村在原有220亩设施蔬菜的基础上,依托春晓和棚发两个果蔬种植合作社,并采取土地互换的形式流转土地110亩,用于建设温室大棚。同时,棚发合作社为了弥补从陆地蔬菜、冷棚蔬菜至温室蔬菜每个阶段中间没有产量和亩种植模式在丰产时价格下滑之间的不足,已在筹措蔬菜保鲜库项目,确保入社群众收益尽可能最大化。
二、优化结构,广泛吸纳社会资本扩大规模。XX乡政府清醒的认识到,本乡的设施农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仅仅靠上级各部门扶助资金的投入远远不够,必须着力做好设施蔬菜区的招商引资,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来参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鼓励他们在项目区内发展各种类型的设施农业,尤其是综合性、技术性等较为领先的设施农业,更好地发挥好辐射和带动作用,并形成特点显着的示范区和样板区。西留路村原本依托西永合作社以土地互换的方式流转土地185亩,建设冷棚53个,种植华斯维葡萄,同时间作芹菜、茴香、香菜等矮杆蔬菜提高土地利用率,尽管效益不错,但是仍然有较大发展空间值得探索。经过乡党委、政府坚持不懈的努力,多方联系,吸引了该村在北京新发地蔬菜批发市场经商多年的路志勇等人加入。这些经纪人的加入,使西永合作社生产的蔬菜降低了中间流通环节的成本,真正实现了果蔬出棚后直接进入北京市场,大幅度提高了入社种植户的收入。并且在这些经纪人丰富经验的带动下,形成了'合作社管理、大户出资控股、农户以土地和小额自己入股、共同开发、共同受益'的模式,实现由合作社统一提供种苗、农药、技术、销售的格局。由于群众见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加入西永合作社的意愿强烈,目前该社成员已达86户,该社又新增租用和入股土地400亩,全部用于阳光温室建设。
Xx依托XX合作社,由于受到XX合作社的启发和推动,融入社会资金100余万元,以土地租用和互换的方式,于今年11月完成土地流转110亩,用于蔬菜和冷棚建设。
三、加强引导,不断加大技术保障力度。
XX乡党委、政府以民生为本,把发展设施蔬菜作为区域内带动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专门成立了蔬菜办,由一名副乡长任主任,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积极谋划,强化职能,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多次组织种植户到中科院、**农科院、**农大、山东**、**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和学习。同时聘请到了中国农科院葡萄研究所的栽培和植保专家,每月定期到我乡对种植户进行指导>培训,使种植户成为技术能手、土专家,保证设施农业高技术、高水平发展。近期西永合作社的冷棚葡萄将得到中国农科院葡萄研究所种植示范基地的授权,成为葡萄种植示范基地。
XX乡将以整合资源为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蔬菜合作社为载体,以特色农产品为品牌,围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的要求,提升农产品的潜在价值,着力打造设施农业特色品牌。《>设施蔬菜园区建设汇报材料》
第五篇:工业项目园区建设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根据调研安排,下面我就园区相关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项目区基本情况
**工业项目区是**市政府命名的十四个工业园区之一,并挂靠于苏里格经济开发区,项目区总体规划面积12.8平方公里,控制区域面积30平方公里,项目区以循环经济为发展模式,以煤化工、煤气化等煤深加工项目为主导产业,以甲醇、焦油、二甲醚、烯烃等为主线产品。
项目区成立以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投资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现项目区发展已初见成效,截至目前共引进项目企业5家,分别是: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300万吨/年二甲醚项目、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万吨合成氨、350万吨尿素项目、金诚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60万吨/年煤制甲醇项目、神冶兰炭制品有限责任公司120万吨/年干馏煤项目、特弘煤化有限公司120万吨/年炭质还原剂项目、特弘生物有限公司15万吨/年玉米深加工项目。
二、项目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项目区基础设施建设XX年全面展开,一是项目区市政道路(主框架道路纬一路和经三路,全长8.3公里)及附属工程全面开工建设,截至目前,项目区纬一路地下管网和路面工程全部完成,绿化和亮化工程正在做基础工作;经三路地下管网工程也全部完成,基层工程已完成20%,项目区的基本框架已形成。二是项目区生活用水供水工程开始编制可研工作;三是项目区至**镇区快速通道选址及设计图纸已完成,具备开工条件;四是22万变电站选址已完成,工程可研论证已通过并获得上级主管部门批复,现正开展前期准备工作。
三、XX年工业增加值完成情况:
截至目前,项目区已建成项目2家,分别是特弘集团15万吨/年玉米深加工项目、神冶兰炭制品有限责任公司120万吨/年干馏煤项目(一期30万吨)。特弘集团15万吨/年玉米深加工项目建成后,受市场影响,一直未投产,现在正在做改甜高粱试产的工作;神冶兰炭制品有限责任公司120万吨/年干馏煤项目一期30万吨XX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一直处于半停产状态,于11月初又恢复生产,1-9月份完成工业增加值1400万元。
四、园区建设用地情况及建设资金来源:
项目区规划面积12.8平方公里,现已完成规划区域内土地收储近8平方公里;项目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通过市场化运作引进城投公司及银行贷款。
五、对进一步做好园区工作的建议:鉴于项目区有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300万吨/年二甲醚项目、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万吨合成氨、350万吨尿素项目等大项目的入园,为了更好地搞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恳请自治区经委能否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上予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