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外贸公司诈骗手段需知
对外贸易陷阱与对策需知
对外贸易陷阱险象繁生,广大经营户应全面认识贸易各个环节所隐含的陷阱,认清陷阱特征、设陷诈骗的常用手法,把握防止和消除贸易陷阱的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对外贸易的运作效率,做到交易安全。
对外贸易常见诈骗与陷阱
陷阱一:买家要求赊货。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很多经营户一见到外商要货便头脑发热,而没有留意到付款方式和付款期限方面隐藏的风险。例如有些买家让经营户赊货物,并附有付款期限,这样一来交易风险就转嫁到了经营户身上。
陷阱二:下单时不签定订购合同。合同对买卖双方都有法律约束力,因此市场上有很多外贸公司为了逃避法律的制裁,在下单时既没有订购合同也没有完整的订购函,以备自己诈骗得手后对方无据可查。
陷阱三:外贸公司与货代公司联手。现在有的外贸公司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一块是出口公司牌子,一块是货代公司牌子,两者结合,毫不费力地伪造提单等从而骗取货物。
陷阱四:订购过程不仔细。外贸公司在采购时下单迅速,相对于正常订购商,他们在货物的质量、款式、价格等方面较随便。
陷阱五:买家隐瞒申请破产保护的事实。有些买家已经申请破产保护,但经营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已经交付了货物,追讨不到货款,经过调查才发现买家根本无还款能力。但由于买家已经申请破产保护,经营户根本无法控告这样的买家。
对外贸易诈骗原因分析
第一,赊账经营行为给诈骗公司以可乘之机。一方面义乌市场竞争方式单一,另一方面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因此优惠的支付方式便成了经营户扩大经营的重要手段。目前,义乌市场经营户普遍采用赊货经营方式,这不但给经营户资金运转造成了巨大的负担,而且给外贸诈骗以滋生的土壤。
第二,外贸公司准入门槛低,外贸管理难度大。在义乌只需要租个房间,添置几台电脑,招聘几个业务员就可以成立外贸公司做外贸去做外贸。因此,真正持有《营业执照》和《进出口企业资格证书》的合法外贸公司在义乌占少数,大都为非法的外贸公司。这些非法的外贸公司一旦诈骗货物成功则立即逃之夭夭。由于此类公司数量多,流动性大,成立、变更速度快,公安、工商等相关部门很难有效地实施监管和处理。
第三,经营户法律意识薄弱且时间观念不强。合同对买卖双方都有法律约束力,合同条款的合理、明确和具体是顺利开展贸易的保证。然而在义乌市场的实际调查中,很少发现有经营户看重合同的签定,更谈不上签定正规的外贸合同。而且在想赢得订单的盲目心理支配下,遇外贸公司不能如期交付货款经营户就妥协,被动接受对方延期付款。外贸公司一旦逃匿,追要货款已难上加难。
第四,经营户选择交易对象不慎重。在对外贸易的买卖中,选择资信良好的交易对象是规避风险的前提,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却不容易,特别是有时被高额利润迷惑而往往忽略了对交易对象资信的核对。
第五,诈骗公司伪装工作到位。有些外贸公司使用假身份租房子成立公司,然后通过及时付款的形式进行少量、多次的采购,一旦获得经营户的信任后便以赊货方式进行大批采购,最后在付款期限之前运走货物,使得经营户措手不及。
对外贸易防范措施
一、经营户登录义乌市公安局经侦大队预警平台填写外贸公司信息(http://jz.onccc.com/index.htm),并多加关注该网站上的预警信息。
二、坚持标准的业务流程,谨慎签定买卖合同,在合同中明确买卖双方责任。
三、减少中间环节,凡大宗商品的大额交易,应尽量不要通过中间商,中间环节多了,不仅提高成本,也必然增大风险。
四、发现外贸公司地址、手机号码等属明显错误或虚构伪造的,及时向公安、工商等相关部门反映。
五、付款方式最好采用现金,如不能马上交付的,也应确保有合理订金的支付。
六、慎重选择贸易伙伴,应尽可能通过正式途径来接触和考察外贸公司,不要与资信不明或资信不好的外贸公司做生意,即便是关系比较密切的客户,也尽量不要采用赊货的方式。
总之,经营户要始终坚信这一点,信任是孳生诈骗的源泉。
第二篇:小区诈骗手段
近十年来财产犯罪人数中,最多者除了窃盗犯罪外,就是诈欺犯罪了。诈骗已经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难点问题,虚假信息诈骗活动甚至到了泛滥成灾的地步,极大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以下为几类常见的诈骗手段:
1.冒充电话局、公安局、检察院诈骗:犯罪分子冒充电话局公安局、检察院工作人员,以事主家电话欠费或银行账户出现问题,司法机关正在调查为理由,让事主将银行存款转移到指定账号,用手机指导事主在ATM机上操作转账,进行诈骗。
【案例】日前常州110接勤德家园一事主报警,称其昨天接到一个自称是常州电信局的工作人员,告知其家中电话因被广州一个电话捆绑,导致欠费3000余元,后其回拨对方电话,对方让其向广州公安局报案,并提供了“广州公安局”的电话,事主通过广州114查证,该电话确系广州公安局电话,后事主就和对方联系,并按照对方的要求将钱存入对方指定的账号,前后一共存入17万余元,最后发现被骗并报警。
2.打电话冒充熟人诈骗:市民手机或座机接到陌生人打来的电话,称“你猜我是谁”或“我是你的某某朋友”或“某某同学现在在外地出车祸或因嫖娼被抓”等电话内容,要求给其指定账号汇钱进行诈骗。
【案例】今年4月上旬,李先生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询问对方是谁,对方说让他猜,李先生想了想,便猜道:“你是阿文吧?”不想竟猜对了。电话里“阿文”显得心事重重、欲言又止,在李先生的询问下,“阿文”才支支吾吾地吐露实情。“阿文”称自己在常州遭遇车祸急需用钱,希望李先生能往他的账户打些钱救急,并承诺回沪后一定连本带息马上奉还。李先生想想能帮朋友就帮一把吧,于是答应了下来,并通过银行转帐向“阿文”提供的账户汇款人民币2万元。事后,李先生觉得事有蹊跷,于是拨打“阿文”的手机,却发现手机已经关机。李先生越想越糟糕,随即向警方报了案。
3.刮刮卡中奖诈骗:市民家中收到有关中奖信件(内有刮刮卡奖券一张),高额奖品或奖金均为诱饵,以交税及各种手续费为名,让中奖人员往指定账户汇款进行诈骗。
【案例】09年9月2日山东省村民李某某不久前从河北省张家口市收到一封寄来的中奖卡,是由“三星”公司举办的刮奖活动。中奖卡为二等奖本田奥德赛车一辆,奖金28.6万元。李某某拨打了公司设立的报警电话。经业务人员的游说后,为了快速拿到所谓的中奖轿车和奖金,李某某分三次向“三星”公司指定的银行寄出2万余元手续费,当业务人员第四次以交税为由向李某某索要汇款时,李某某才如梦方醒,方知受骗,遂向公安机关报案。
4.银行卡掉包诈骗:当群众在ATM机上进行操作时,犯罪分子假借提醒群众掉下财物分散群众注意力,用废卡调换群众银行卡进行诈骗。
5.ATM机设置障碍诈骗:一是犯罪分子在ATM机出钞口设置障碍,使客户取不出现金,误以为是机器故障,客户离开后,犯罪分子利用工具从出钞口钩出现金;二是犯罪分子在插卡口设置障碍,在客户操作时偷窥密码,并造成吞卡假象,等客户离开时,迅速取出卡内现金或将卡盗走或冒充银行张贴提示,让储户往指定账号转账诈骗。
【案例】202_年8月7日2名个头在1.7米、年龄约为30岁左右,身着白色衬衣和黑色T恤的男子,于8月7日,在工行徐家井支行的ATM机出钞口安装黑色塑料胶片,将ATM机出钞口堵死,并在ATM机上张贴了所谓的“温馨提示”,致使客户唐某于8月7日按照非法 “温馨提示”操作,将卡内的2.05万元人民币转入犯罪嫌疑人指定的银行卡内,犯罪嫌疑人作案成功。
6.冒充银行工作人员诈骗:犯罪分子在银行偷窥客户存取款信息情况,在银行门外等客户出来后,冒充银行工作人员假称系统出了问题,存取款余额出现错误,需要查看,在查看时迅速利用假存折换取真存折,盗取存折内现金。
7.手机短信诈骗案件:犯罪嫌疑人向市民手机发送有关“银行卡异地消费、汽车退税、房屋退税、高息贷款、中奖信息、请把钱汇到指定账号”等短信内容,设置圈套,诈骗事主。
【案例】08年11月28日12时许,110指挥中心接一位女性市民报警,称其接到购车退税的诈骗电话,后到新市路农业银行柜员机上,按照对方提示进行操作,被骗走现金四万余元。
第三篇:电信诈骗新手段
电信诈骗新手段
我单位一女职工在202_年7月19日下午2点,接到05368788218的呼叫电话。接通后对方声明是潍坊市刑警队的,如果不信可以打0536114查询。你有义务配合我们工作,现在核实你的身份。你的身份证号是××××××××号对吗?回答“是”。对方说:“你在某某银行开了账户,账户里有300多万存款,现在你涉嫌为贩毒团伙洗黑钱。现需要你交代问题。”女职工说“我要上班到点了,请过一会打来。”对方说:“你的问题很严重,老实交代问题,我们不会放过一个坏人,也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用不了多长时间,你有义务配合我们工作,查清你的问题。”女职工回答说,“我是守法公民,有事情一会再说,”就挂了电话。因为离上班的距离很近,也就四五分钟的路程。在上班的路上对方又打来电话,询问最近有没有外出,有没有在银行开过账户,在什么银行,存款有多少。女职工回答。“我就是一位普通的工薪层,每月工资不到202_元,没有很多的钱要存,300多万对我来说是天文数字。我只在某银行有账户,至于存款有多少是我的隐私,我拒绝回答。公安机关要办案可以到银行核实。对方又问,近段时间没有外出,更不可能到外地开户存款,这个事情可以到我们单位核实。对方又问,你的身份证有没有外借,有没有丢失。回答“没有,更没有参与事情”。对方又说,“即使你没做过,我们也会查清楚的,替你洗清罪名,你要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才好”。女职工回答,“我是守法公民,有事情到我们当地公安机关核实,现在我要工作,没时间回答你的其他问题。”对方又威胁说,“你的态度很恶劣,明天我就提审你。”女职工回答:“好的,我等着,”就挂断了电话。编后:犯罪分子利用威逼利诱的手段进行诈骗,提醒大家谨防诈骗,不要告诉对方自己的开户银行、账号、存款数额等信息。真的有问题到当地公安机关说清楚,外地公安机关也会通过当地公安机关办案,不会跨地区办案不经过当地公安部门的。
一分公司保卫
202_年7月20日
第四篇:常见诈骗手段面面观
4万元被盗取 储户负主责 小小密码大问题
央视《今日说法》报道:202_年9月1日,陈学碧银行卡上的4万元存款被人分16次支取,陈学碧找到所属银行交涉未果,随后将建设银行遵义分行告上法院,要求银行承担经济损失。日前,遵义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二审判决:储户陈学碧承担主要过错,银行承担40%责任,赔偿1.6万元。
奇怪的取款记录
账单显示,共有32笔记录与这次银行卡盗刷有关。第一笔记录发生在23:42,有人取走了陈学碧银行卡上的2500元;第二笔记录则是前一笔交易所产生的手续费25元……从9月1日23:42到9月2日00:13,一共有16笔取现记录和16笔手续费记录。陈学碧卡上的钱被取走了4万元,产生手续费400元,看完账
单,陈学碧心中升起一股疑团。
陈学碧:最惊讶的是,卡在我身上,怎么会钱在怀化遭取,我人在遵义。
孰是孰非 两方争论不休
4万元谁来赔?陈学碧将银行方面告上法庭,要求银行承担经济损失。
202_年1月,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法院认为,第三人是利用自动取款系统的漏洞支取了原告陈学碧的存款,现被告方银行方面不能举证证明自己已经尽到了安全保障义务,判决被告建设银行遵义市分行应当支付给原告陈学碧人民币40400元。
被告银行方面不服一审判决,随即上诉。
二审法院认为,储户陈学碧自述密码设置过于简单,曾将卡交给其妹妹并告知密码支取,可能造成密码泄露;其次,储户收到有人取款的短信后,没有及时报案挂失,使第三人有充足时间取款。据此,储户陈学碧有主要过失,对损失应该承担主要过错责任,判决银行承担40%的责任,赔偿1.616万元。
如何保护以防“泄密”
现在是一个信息化高度发达的社会,我们在享受着这个便利的同时,可能未来也会承担更多的风险,作为储户来讲,怎么保护好您自己口袋里的钱,这是一个需要人们去好好琢磨的问题。
接受央视《今日说法》记者采访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姚欢庆教授说:现在的高科技犯罪,绝大部分的情况下,密码恰恰不是储户泄露的,而是犯罪分子在自动取款机上设置摄像头、设置MP4的摄像,通过这种方式来窃取储户的资料,盗取钱财。而银行指出储户密码太简单理由有点牵强,各银行账户的密码设置均是6位数字,作为银行来讲拥有比储户更强大的这种安全保密的力量和能力。
央视《今日说法》9月26日播出《小心密码》
小贴士:安全刷卡消费四步走
一设置:卡片密码
在拿到银行卡时,第一步就要设置密码交易,并防止密码外泄。特别注意的是,如使用座机拨打银行电话,并输入卡号、密码时,应在挂机后任意拨打几个号码,避免后来者通过“重拨”键调出你所输入的卡
号和密码。
“其实设置卡片密码也是有一定技巧的。”北京银行专业人士告诉记者,领卡后要及时更改初始密码,新密码避免使用生日、证件号码、电话号码这些易被猜中的简单数字作为密码。银行卡与有效身份证件应该分开存放保管,以防同时丢失。同时切忌将密码写在卡片上,“务必确保只有持卡人本人知道卡片密码”,上述人士再次提醒。确保了密码安全,就为保障刷卡消费安全提供了第一道屏障。
二加密:刷卡签名+密码模式
第二步就是要第一时间在卡片背面的签名条上亲笔签下自己的名字。此外,除国际惯用的“签名”结付模式外,北京银行专业人士建议持卡人选择“密码+签名”的模式,这一模式适用于银联POS机消费,这样一来,使用信用卡消费就拥有了双重安全保障。同时,持卡人如果变更地址或者手机号码时,应及时通知
银行。
三留意:刷卡过程监控
第三步就是在刷卡时,无论何时何地要做到卡不离身。特别是在餐厅就餐时,当服务员提出需在服务台结账时,应持卡片自行前往,避免卡片被复制或盗刷,并且要时刻留意收银员的刷卡次数。
有的持卡人会遇到重复刷卡的状况,譬如收银员误以为第一笔刷卡操作没有成功,随即进行第二笔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北京银行相关人士提醒大家,务必要求收银员当场将无效的消费签单销毁,或要求商户当场取消重复的交易,并索要取消交易的凭据,以防被重复扣账。
四确认:认真核对确认签购单
最后则是在刷卡后,要认真核对签购单上的金额以及币种信息是否正确。交易后尽量保留凭证一段时间,信用卡交易应至少持有凭证至账单日,借记卡交易应至少保留凭证至查询明细确认后。
这些都是便于核对账单,或在出现争议时作为证据提交给银行,也可防止卡号等个人资料被不法分子窃取。一旦对账目产生疑问,应第一时间与银行取得联系,并积极配合工作人员的调查。
除此之外,北京银行专业人士还特别提醒,持卡人发现卡片丢失或卡内资金被盗用时,最好先向银行挂失,挂失生效后持卡人将不再承担挂失卡因伪冒、盗用而产生的损失。不同的是,若挂失前被盗刷,持卡人将面临不同命运。如果有失卡保障服务,银行将进行核实并通过保险公司进行理赔,被盗刷资金将由保险公司承担。各银行挂失时限不同。以北京银行为例,提供失卡48小时内保障服务,大部分银行都是按
照这一标准。(综合中国经济网报道)
常见诈骗手段面面观:
1、信用卡诈骗:法制日报5月22日报道:今年1月至4月,全国公安机关共立银行卡犯罪案件6700多起,涉案金额达59.6亿元,破案4800多起,挽回经济损失近1亿元。中国信用卡审批程序其实比国外发达国家严格,但由于我国没有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导致我国银行在个人信息审核过程中无法及时掌握准确的信息,从而使得审核结果无法反映现实情况。现实中,对于持卡人的个人信用信息,银行基本依赖于持卡人的自报或从业单位的证明,然后对申请人进行电话核实,就予以核准,如此简单的审查手续
为信用卡诈骗案件提供了可能…[详细]
2、“山寨”银行告示:中国新闻网202_年3月05日报道:202_年2月22日晚,杭州千岛湖镇村民江某在某ATM机取款时,发现出钞口被人用黑色塑料卡片堵住。但是,江某见磁卡入口上方粘贴一标有中国工商银行及银联标志的“温馨提示”,按照上面的号码一步步操作,结果卡中的钱被骗6897元…[详细]
3、电话诈骗:新京报6月18日报道:近日,北京警方连续接报多起电信诈骗案件,受害者涉及多名港澳及外籍事主。诈骗内容涉及“电话中奖”、“电话欠费”、“催缴房租”等多种方式。民警表示,由于警方集中开展过多次打击电信诈骗行动,并通过各种渠道发布警情提示,使得电信诈骗案件大幅下降。但部分来京工作、学习的外籍人员、老年人因信息来源闭塞,使“电话欠费”等形式的诈骗行为有了可乘之机…[详
细]
4、抛物诈骗:新闻晚报6月17日报道:5月18日,打扮入时的女青年小张(化名)在轨交3号线上海火车站站台候车,两名“小帅哥”以问路为由向她搭讪,这时路人甲路过他们身边,假装掏手机将钱包落在地上。两名“小帅哥”立即捡起钱包,打开粗略一看,有一沓崭新的“百元钞”,足有一万余元。两男子说好与小张一起分钱,结果小张却分到一沓冥币…[详细]
5、彩票诈骗:羊城晚报6月12日报道:中大奖是很多人的梦想,于是有不少骗子打起了这个主意,而且手段不断翻新。从最初的一个网站、一条短信,发展到一张丢在地上的贵宾卡,再到寄到家里的一张光盘、一张刮刮卡……甚至私印假彩票、明目张胆地走上街头行骗等等,令人触目惊心,所到之处更是把
善良的民众骗得“人仰马翻”…[详细]
6、“神医”诈骗:大河报6月11日报道:凡遇到陌生人打听“老神仙”、“老神医”,称其亲人有灾难欲求助等情况时,千万不要相信。同时,希望中老年人发现此类犯罪嫌疑人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及
时通知家人、拨打110报警…[详细]
7、招生诈骗:中国青年报6月13日报道:202_年高考刚刚结束,招生工作已经启动。检察官提醒考生家长,所谓扩招、机动名额都不可信,不要因为侥幸心理和“花钱好办事”的想法而上了骗子的当。近年来,高考招生诈骗案愈演愈烈。北京市海淀区是全国重点大学最集中的地区,海淀区人民检察院近两年办理的数十起案件中,被害人在5人以上的案件比例从202_年的23%上升到202_年的43%…[详细]
8、“借种生子”诈骗:法制日报6月4日报道:他们用“富婆借种生子”、“陪游散心”等老掉牙的骗术,将广告刊登在外地的报刊上,在近20个月里,把全国22个省、市的150余名愿为富婆献身的“捐种男”给耍了。该团伙共9人,骗取信息费、中介费达到260余万元…[详细]
未完待续:诈骗手段防不胜防,如果你还有防骗高招,请不吝赐教,在线分享…[晒晒我的防骗妙计>>>>][防骗手册:中国反钓鱼网站联盟支招十大网络防骗术]
第五篇:电信诈骗手段又翻新
电信诈骗手段又翻新
北京商报讯(记者 闫瑾)近期,电信诈骗犯罪活动又有抬头趋势,而在诈骗手段上又有新花样,让众多老年人防不胜防。
5月4日,家住朝阳的王大妈来到广发银行北京朝阳门支行办理储蓄开户业务,当提出要开立网上银行的时候,银行柜员并没有立即办理,按照培训的日常工作流程,向王大妈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您平时上网吗?如果不上网为什么要办理网上银行?您办理网上银行家人知道吗?对于询问,王大妈显得有些紧张,她只是简单地回答“这是我的秘密,不能告诉你们”。银行随即提示王大妈很有可能遭遇电信诈骗,在这种情况下不能为其办理网上银行,并劝导王大妈与家人取得了联系。在家人和银行的劝说下方才恍然大悟,避免了诈骗的发生。
原来,王大妈在当日早上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法院的,提出她的账户涉嫌犯罪,需要转到一个新开的同名账户,并一定要办理网上银行便于司法部门监督,起初王大妈半信半疑,但又想到银行重新开个账户,还是自己往自己卡里存钱,似乎没有破绽,于是便轻信了对方,放松了警惕。
据了解,这是近期出现的一类新型电信诈骗手段,犯罪分子不再简单地要求事主向陌生账户汇款,而多改以哄骗受害者开立网上银行的手法,并利用事主放松警惕和不熟悉网络的特点巧言诱骗,从中套取关键信息。一旦骗子掌握了账号、网银密码等关键信息,便立即将客户的存款划走,被害者的银行卡虽一直在自己手中,但存款却早已不翼而飞。
北京商报记者就此事采访了广发银行北京分行电子银行部主管云嘉懿,据他介绍,目前网上银行的发展水平已能够杜绝犯罪分子从技术上“解锁”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犯罪分子祭出更为狡猾的骗术,让客户自己交出账户的“钥匙”,达到诈骗的目的。很多案例中,遇骗事主都简单地认为,自己往自己账户存钱,银行卡和存折都在自己手里,似乎不至于被骗。殊不知当犯罪分子在诱骗事主开立网银时,已经巧妙地骗取了用户的重要信息,随即骗子通过网银把事主存款划走,几乎完全避开了银行交易的环节,手段更加隐蔽,增加了堵截和侦破的难度。
据记者了解,为了堵截这类新型电信诈骗,很多银行已经开始对网上银行申请者进行越来越详尽的问询。尤其是对年龄偏大、明显不熟悉网络的客户,银行往往建议其先与家人商量。云嘉懿透露,广发银行采取这种措施后,已经使多名诈骗受害者避免了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