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教学反思--吴晓玲

教学反思--吴晓玲



第一篇:教学反思--吴晓玲

《原地投掷垒球》教学反思

宜昌市伍家岗区花艳小学 吴晓玲

围绕《投掷类教材教学策略有效性的研究》这一教研主题,经过集体备课、三教三评,我对《原地投掷垒球》这一教材又有了新的认识和把握,从教学目标的制定到教学策略的运用,从重难点的确立到重难点的突破,我们一步一个脚印,集全组的智慧于一课,颇见成效。

1、发挥想象,联系生活。本节课通过侧向单脚跳的小游戏、模仿生活中常见的“拉满的弓箭”以及“甩鞭子”来解决“屈膝蹬地要有力,蹬地转髋成背弓,用力挥臂要快速”的问题,从而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

2、步骤清晰,环环紧扣。本节课按照原地投掷垒球的发力顺序,把“蹬地、转体、挥臂”分别通过小游戏和模仿的方式逐一突破,教学环节环环紧扣,目的明确。

3、形式多样,组织有序。本节课采用正方形场地,便于学生观察练习,采用单人、三人小组合作等不同的练习形式,使学生通过尝试体验、自主学练、小组合作等方式达到逐步学习巩固正确的技术动作和方法。

4、器材特别,实用多用。本节课采用学生自己亲手制作的纸团球作为教具,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又充分为教学服务,并且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让学生在学练中逐步提高投掷技能。主教材用完之后,又将纸球用来做“运物接力”的游戏,器材多用,器材巧用。

经过本次集体研讨,虽然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原地投掷垒球教学策略的有效性,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继续解决:

1、如何让蹬地转髋和快速挥臂更加连贯,尽可能减少垒球运行速度的损失,我们在研究中用到了“侧向单脚跳”体会蹬地,模仿“拉满的弓”体会转髋正对投掷方向后的动作,还有模仿“甩鞭子”来体会快速挥臂,但究竟怎样把这三个动作顺利连贯的完成还有待继续研讨解决。

2、三人一组,投过一定高度,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学生投掷时的出手角度问题,但这个投掷的学生离横绳多远才是最有效的练习位置,所以关于这一点的教学策略也还有待我们继续研讨解决。

第二篇:李玉玲教学设计及反思

《七律 •长征》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观看纪实片《长征纪实》。

一、话语导入

1.师:昨天,我们观看了纪实片《长征》,请用一个字概括长征是怎样的?(苦、累、远、难)我们用一个字概括:难。难在哪?(山水难、敌人的围追堵截、装备差)红军怕不怕?(不怕)什么精神?(大无畏、乐观主义)(相机板书)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长征的诗(板书课题)。看看在这首诗里,长征是怎样的,红军又是怎么表现的。你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板书:毛泽东)2.学生介绍毛泽东资料。(课件显示)3.引导学生简单介绍七律。(课件显示)

二、初读全诗,入字入词。

1.因为这是一首律诗,学起来有一定困难,让我们一起突破今天学习中的第一道难关:自己先试试把它读正确,边读边注意其中的生字及多音字。

2.指名两人轮读,试读课文。3.播放范读。4.全班齐读。

三、品读全诗,入境生情。(一)感受难: 1.问:通过读,你发现了长征途中,是容易还是艰难?遇到了哪些困难?(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在文中圈出:

远征难:万水千山

山名:五岭乌蒙岷山 水名:金沙江大渡河

2.红军长征翻过一座座山,又涉过一条条水,表示山水很多,用什么词?“万水千山”。适机拓展:“万、千”这里不是实指,泛指山水无数,隐含着困难多,艰险多。那到底还有哪些困难?

(红军长征除了万水千山的障碍,天上每天有几十架敌机侦察轰炸,地下有几十万敌军围追堵截,遇到了许许多多艰难险阻。)

3.小结:要越过这万水千山,千山万水,红军历尽千难万险。这说明要进行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长征怎么样?用一个字概括。(强调先前的板书:难)

(二)感受“不怕”。

1.但红军如何面对这些困难的呢?诗中毛主席只用一个词进一步写出了红军战士不怕难,把万水千山看得很平常?(板书:等闲)

2.这里说万水千山只等闲,加了“只”表示什么?(藐视困难、大无畏精神)3.指导朗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豪迈、等闲,有藐视的意味。)

指点:这首诗要赞颂的就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英雄气概,这两句是全诗的总领句,再读一遍。

4.五岭是五个山岭的合称,它绵延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五省,山势起伏、蜿蜒,长达数千里.现在你能说吗?“五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句:“五岭逶迤。”“五岭连绵不断。”

(用粉笔画一画五岭)【通过画,直观感受五岭的逶迤】

5.红军大队人马翻过五岭又来到乌蒙山下,乌蒙山海拔二千三百多公尺,有二十几个狼牙山那么高。

(指名粉笔示意画出高大磅礴,结合图理解词语)那你能说乌蒙_________________。6.指点:这一对句子都是写山。五岭写山岭之长,乌蒙写山巅之高。

这里用“逶迤”“磅礴”写出红军要翻过这样的高山峻岭会怎么样?(难)

7.但是我们红军战士不怕,跟随着红旗翻过了五岭,又越过了乌蒙,征服了一座座大山,在红军的眼里这山是大还是小,从哪里可能看出来?(细浪、泥丸)“腾”是什么意思?“走”呢?学到这儿这两句的意思懂吗?老师给你一个词“像”。

(例句①逶迤的五岭在红军的眼里像跳动的细浪。)(例句②磅礴的乌蒙在红军的脚下像滚动的泥丸。)

指点:在这里毛主席生动地运用了夸张的方法,进一步写出红军不怕远征难,高山峻岭只等闲。

8.指导朗读: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绵延不绝、气势磅礴;平淡)

9.过渡:山,红军不怕;水呢,红军也不怕。红军涉过许多江河,在这里毛主席也选了最有代表性的两条。

10.毛主席想到“金沙水拍云崖暖”的情景,“云崖”懂吗?就是高耸云端的山崖,形容山崖之高。(画一画)刚才有同学问,为什么金沙水拍云崖“暖”呢?

11.课件展示图片,教师边放边解说:(暗示渡江之后的欢快心情。)

12.长征途中红军和敌人的斗争有智取,也有恶战。金沙江是智取,大渡河则是一场恶战。请看:(根据视频)红军来到大渡河上,眼前横着一座铁索桥。桥上_______桥下________桥头______红军______。

13、大渡河是天险,敌人满以为能阻挡红军的脚步,但是天险也被红军逾越了,那毛主席为什么又说“大渡桥横铁索寒”?

天险逾越了,但现在回想起那场面,还叫人胆战心惊。

(“暖”,写出了巧渡成功的愉快。“寒”,写出了强渡的惊心动魄,又进一步突出了“难”。)

14、朗读:金沙水拍云崖暖(轻快)大渡河横铁索寒(加重语气、低沉)

小结:红军山不怕,水也不怕,难道只有这些困难吗?真是万水千山只等闲。这是一种什么精神? 【体会是一种大无畏的精神,是一种乐观主义态度。】

15、过渡:因为红军不怕远征难,才能取得远征的胜利,七、八两句自己学,你们觉得哪些字眼含义很深不能放过?找到了还要细细推敲、琢磨、自己问自己。

(如:“喜”为什么要喜?为什么尽开颜?)

小结:全诗先写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然后写越山,山不怕;再写涉过水,水不怕,最后长征全面胜利,全军欣喜若狂。

16、朗读全诗,体会情感。(注意语气)

四、诵读全诗,升华诗情。

1、范读再欣赏。

2、有感情地朗读(音乐长征伴奏)

五、拓展提高 毛泽东诗词选读

六、布置课外作业。板书设计:

七律· 长征

毛泽东 远征难:万水千山 不怕:

只等闲

大无畏 乐观主义

教学反思:本堂课,我采用了朗读贯穿始终的方法,在充分了解了长征背景的情况下,让学生去深入了解诗歌内容,并且能够有感情的朗读全诗,最后得到了全班百分之八十的同学会背诵的结果,这是优点。缺点就是开头的导入太长,诗的解释讲解太快,学生可能没掌握,还有重点字词的读音书写没强调,最后的拓展提高展示太多,下次注意改正。

第三篇:《金鱼》教学反思—张玲

《金鱼》教学反思

龙泉小学 张玲

《金鱼》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36—38页的教学内容。本课的涉入既能增加学生对动物的感性经验,又能丰富学生的直接认识。教学难点是:观察活动3——观察金鱼的呼吸,学生在观察之后如何运用实验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解决遇到的问题。为了上好这一课,我在课前做了精心的准备。

通过上课,我觉得有以下几点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1.课前精心准备,选取合适材料,让探究更有实效性。(1)花时间制作了比较精美的课件,服务于课堂教学。

(2)《金鱼》这一课我按课堂需要给每组学生准备了金鱼、红色食用色素调制的水、实验记录单、学习记录卡;为每个学生准备了练习卡。通过观察活动和动手操作实验活动,感知金鱼的形体结构,了解金鱼的捕食特点,理解金鱼用鳃呼吸。

2.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这节课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和实物观察为主的探究式学习模式。模式总体流程为:资源展示—提问题—细致观察—小组讨论—概括总结。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启发式教学为统帅,把多种教法有机结合起来,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而富有活力的学习氛围。

(2)在课堂教学中我运用了观察法、实验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表演法等学法形成自主探究性学习,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得到相关的知识,发展科学精神。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一系列的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通过自身的探究活动使他们对金鱼的特征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

3.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亲历探究的过程。

课堂上,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分组活动,亲自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中充分运用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去研究问题,探索新知,得出实验的结论。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主动获取科学知识,形成科学态度。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充分运用感官参与,在操作过程中对金鱼的特征有了深刻的感悟和体验,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4.注重落实学生的学习情况。

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观察金鱼的呼吸的实验记录单”,“总结金鱼的特点的学习记录卡”,和“巩固知识点的练习卡”,前两项是小组观察学习后进行概括整理,最后一项是人人动手练习,检查落实。这样既检查了小组合作学习情况,也检查了个人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当然还存在很多不足:

(1)给学生讨论的时间不够多。

(2)各环节学习时间的预设、分配和把握不够好。具体表现在突破“观察金鱼的呼吸”这一难点时,实验活动需要时间的预设不够充分,金鱼在水中灵活的游动,致使实验的难度增加,各组的实验效果也有明显的差异,所以课前要考虑到更多的可能性,这一环节需要预设更充足的时间,才会有明显的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注意:

(1)要尊重并及时评价学生的意见或研究成果;提出的问题和任务要贴近学生生活;(2)要让学生敢说、爱说、会说,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积极的课堂氛围,使学 生全身心投入到探究活动中,这样才会有活跃的思维,才能收到更好的课堂效果。

虽然是自己精心准备的一节课,但是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虽然看起来是小问题。但却是一节好课不允许犯的错误,我必须重视起来,并努力去改进。

第四篇:吴晓花

吴晓花,安徽祁门县人,1972年出生,毕业于湖北省黄州市文蕖书画艺术社。致力于书画,不断创新,不断进取。

202_年入选祁门“林业杯”平安建设书画摄影展并入作品集。

202_年在庆祝东坡书画院成立十周年暨第五届东坡书院全国书画艺术节全国书画作品大赛中,获美术作品一等奖,并被授予”东坡书画院”卓越贡献奖。同时被吸收东坡书画院会员监理事,并入作品集。202_年6月30日首届全国书画摄影作品评选暨《华人书画摄影》珠海新苗院评选活动中,获得银奖,荣获优秀国画作者称号。

202_年6月在纪念苏洵衣冠家置陜662周年、《三》苏轼葬郏910周年,苏辙逝世并葬郏900周年首届之苏杯中国书画大赛中,获美术一等奖。

202_年8月巍巍中华纪念四书画、画圣、诗圣、词圣全国书画大赛获得最高入围奖、并被授予传承经典艺术100强书画家称号。

202_年6月作品“风雨同舟”入时尚祁门书画。

多年从事为留守儿童送文化献爱心活动,并于《黄山日报》《祁门日报》刊登。

现为:安徽美协会员、黄山市美协会员、休宁书画学会会员、祁门书法家协会会员。东坡书画艺术研究院理事。

第五篇:吴晓菲

观于漪老师先进事迹有感

观看了于漪老师先进事迹报告后,我被她高尚的师德修养感动着。从于老师身上,我看到了党员教师的光辉形象。“我要做一辈子教师”这句朴实的话语出自这位名师之口,“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也成为我作为教师的座右铭。于漪老师对于孩子的那份爱,让我深深感动。

于漪老师说:她有两把尺子,一把量别人的长处,一把量自己的不足。量别人的长处:用敏锐的眼光去发现别人的长处,学会去发现。同时,她也乐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她曾经把17位老师的长处都学来了,自己成长了。其实成功的人往往都是自信的,相信只要自己孜孜不倦的追求,一定能获得成功。同时多些受挫的经历,是最好的成功催化剂。于漪老师说过,“累累创伤是生命给我最好的东西。”是的,只有看到自己的不足才会有动力。要像于漪老师那样心中有两把尺,一把量别人的长处,一把量自己的不足。我将铭记于老师的这句语录,提升个人素养,做一名家长满意、幼儿喜欢的好老师。

量自己不是:在文中她提出“要言不烦,一语中的”。每次教完以后,自己回过头来再看一看,真的遗憾多多,所以每上一堂课后,都有一个“记录反思”,很简单,要记上学生的闪光点,记下自己的不足、缺陷,以利于改进。反思自己真是惭愧,自己的记录反思没有真正地认识到教学的不足、很多想法都应该记下来,但是由于没有好好记录下来,结果时间一长,这一笔财富无形中就丢失了。

通过观看于漪老师的先进报告,我对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园老师也有自己的一些看法:首先,要先自我认识,要清醒的认识自己,时时刻刻虚心向别人学习。其次,一名合格的幼儿园老师要德才兼备,要终身学习,于漪老师不但深入学习本专业内的业务知识,也学习一些重要的理论和其他各行各业的知识,如音乐、美术等。有了广博的知识做基础,才使得她能从多角度看待问题。最后,教师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及时回过头来进行反思,看看自己是不是偏离了合格教师的路线,不断的反思,在反思中学习与进步,同时自己制定适合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超越自己。

幼儿园是幼儿迈出人生的第一步,每天家长把幼儿送到我们手里的时候我们总会感觉到责任、信任,每个孩子都会把老师当作自己最贴心的人,当孩子给我们一个拥抱,用小手依依不舍地跟我再见的时候一天的劳累好像都消失了。我会学习于老师 “一身正气,为人师表”的优良作风,“热爱祖国,一心为学生”的巍巍气节,“平易近人,从善如流”的谦逊态度,“教海无涯,学无止境”的教学圣境。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深信只要在工作中认真钻研、不断反思学习,那么我们一定能成为让学生喜欢,让家长放心的合格教师。

小三班 吴晓斐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