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问题的发现与解决
问题
解题是最突出的一类特殊的自由思维。
——
威廉.詹姆斯
引用:“在现代生活中,吃饭常常已经不是问题,假若我在家里觉得饿了,我就到冰箱里去找点吃的,假如在城里,我就到一家咖啡馆或者别的管子里去,但是当冰箱里空无一物,或者在城里碰巧没有带钱,那么情形就不一样了。在这种情况下,吃饭就成了一个问题,一般来说,一个念头就可以产生一个问题,也可以不产生什么问题。一个用上脑际的念头,倘若毫无困难地通过以下明显的行动就达到所求的目标,那就不产生问题。然而,倘若我想不出这样的行动来,那就产生的问题,那就是意味着要去找出适当的行动,去达到一个可见而不及时可及的目的,所谓接一个问题,就是意味着去找出这样的行动。
如果问题非常困难,这就是一个大问题,如果难度不大,那就是一个小问题。而困难的程度就含于问题概念本身:哪里没有困难,哪里也就没有问题。
一个典型的问题,就是要找到一条通向某个我们不大了解的区域内一个指定点的道路。我们可以想象,这个问题对于居住在原始森林里我们的太古祖先们来说,是多么重大。这也许是(或许不是)我们总是把求解一个问题看作去寻找一条道路——一条绕过障碍摆脱困境的道路的原因。
我们的自觉思维的大部分是与问题关联着的,当我们并不苦思冥想时,我们的思想总是朝着某一个目标:我们寻求达到这个目标的道路或手段,或者去想出能借以达到我们目的的步骤。
解决问题是智慧特有的成就,而智慧乃是人类的天赋。越过障碍,在没有路的地方去开出路来,这种能力,把机灵的动物与愚钝的动物区别开来,它使人高踞于最机灵的动物之上,同时也把能干人跟他们的同伙区别开来。
对于人类,没有其他事物比人的能动性更有意思了,而人的能动性的最大特征就是解决问题,有目的地区思考和为达到预期的目标而想方设法。我们这里的目的就是去了解这个能动性——在我看来,这个目的应该引起我们极大的兴趣。”
从上面我读到了数学问题就是在数学领域出现的运用相关数学知识去解决的问题。要想解决数学问题就要先发现问题,就如上文所属一般,当我们把一切都视为理所应当,问题便常常被忽略。当我们寻常时所未面临的境地,变得迫在眉睫时,而又不可解救,便往往变成了一个问题。问题的成为就只在乎它是否能毫无困难的通过,在乎解决它的难度。
发现问题 分析为题 解决问题 验证问题这便是数学的形成。问题的发现便是在不知不觉中,从生活的是点滴中,偶然相遇。随之而来便是分析问题的可能性,解决方法。解决问题便是人的能动性最大的特征,是人智慧的体现。最后验证问题,确保问题结果的正确性。数学的发现就是问题的发现,解决问题更是数学的核心。解题是一种本领,就像游泳 滑雪 弹钢琴一样,你只能够靠模仿和实践才能学到它。解题是智力的特殊成就,而智力乃是人类的天赋,因此解题可以认为是人的最富有特征性的活动。
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在理性中分析中问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在经验中验证问题。
参考:《数学的发现——对解题的理解.研究和讲授》 乔治.波利亚
著 书号:978-7-03-016880-1
第二篇:课外阅读问题与解决
课外阅读问题与解决
导语:课外阅读本是一件随性而为的人生快事,但目前很多孩子的课外阅读却被人为地套上了“枷锁”,很多教师急于看到课外阅读的成效,便做出了许多硬性的规定,如摘抄优美经典的句段甚至背诵,繁琐分析好字好词的意义和作用等。
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它可以巩固孩子课内所学的读写知识;可以拓宽孩子的知识面,陶冶情操,促进其健康成长;可以提高孩子的整体语文素质,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为孩子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经调查显示,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普遍不足,仅有一部分的中小学生喜欢课外阅读,而且存在着年级越高越不爱读书的情况。本该是人生一大乐事的“读书”,为何不受孩子们的欢迎,甚至让他们谈“书”色变了?
一、分析现状:孩子不“悦读”的原因。
课外阅读是孩子们求知、启智、奠定良好素质的重要平台,但是广大学生面对课外阅读不是笑逐颜开,积极欢迎,而是愁眉苦脸,消极应对,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缺乏对课外阅读正确的认识。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和家长对“阅读”这个概念的理解存在着误区。他们认为,阅读就是指读好语文书,只要钻透那薄薄的一本语文书,认真上好那短短的一节语文课,做对那无数的练习题,那就算是高枕无忧了。有着这样错误的认识,他们自然对课外阅读是不屑一顾,认为看课外书是不务正业。
2、缺乏阅读的时间和精力。
小学生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而在“考试猛于虎”的今天,孩子们的时间表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的,几乎没有一丝儿的闲暇空余:早上至下午都是坐在课堂里上课,中午和晚上的休息时间则是在题海中苦苦挣扎,双休日还有名目繁多的各种培训班在等着他们。孩子不是超人,海绵里的水再挤也是有限的。在这样情况下,试问他们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来轻松地“享受”课外阅读的乐趣吗?
3、缺乏读物选择的权利和自由。
孩子的课外阅读是关系着孩子文化积累和心灵成长的大问题,但总有一些家长和教师以“影响功课和考试”为借口,认为课外读物是“闲书”,有意无意的限制着孩子们阅读的自由。但是再经典的好文章就如同再美味的佳肴一样,若是天天都吃,也会腻味的。
二、解决问题:让孩子真正“悦读”起来
那么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孩子在课外阅读中真正的“悦读”起来了?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结合在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和思考,我总结出以下几点方法:
(一)让孩子明确课外阅读的意义。
教师可先利用时间向学生宣传和介绍古往今来众多伟人因爱读书而最终有所成就的轶事,如陈毅吃“墨水”,毛泽东闹市读书等故事,利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向他们学习的志向;教师还可利用班会课、文体课等时间给学生讲各种有趣的故事或者组织好书推介会,让学生感受到课外知识的奇妙与有趣,从而爱上课外阅读。对于家长们的担心以及对课外阅读的误解,教师可采取多种手段与之沟通和引导:
1、如以“告家长书”的形式或者是召开家长会的方式与其进交流,介绍课外阅读的好处,列举世界上的一些伟人、名人,无不是从童年大量的阅读引起阅读的兴趣,迁移为强烈的学习兴趣、求知欲而走向成功的,让他们明白课外阅读对孩子终身发展的重大作用,消除家长将“阅读”和“考试”相互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充分认识到考试只是孩子一个阶段性的人生体验,而课外阅读则会伴随他们一生的发展;
2、家长为孩子创造浓郁的阅读氛围。事实证明,家长爱读书的家庭,孩子基本上也爱好读书。号召家长们在家多读书,给孩子以良好的薰陶和感染,甚至和孩子共读同一本书,读后共同交流读后的感受和体会。这种方式不仅会让家长们也感受到书的魅力,而且能增强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
(二)合理安排阅读时间,养成良好习惯。
阅读时间是阅读质量的保证。目前很多小学生普遍反应:我们没有时间读书。看看现实,也难怪他们。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在活泼好动的童年时期,一天中,听完课,做完老师和家长们布置的作业后,他们最渴望的就是尽情的玩乐。对他们来说,比起白纸黑字的书本来,与小伙伴们一起出去玩耍,打游戏,或是看电视等娱乐活动更显得要轻松,不费脑子。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帮助孩子们合理的安排阅读时间,保障他们的阅读精力,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固定阅读时间
每天安排“师生共读”时间。一到时间,大家都坐在教室里,手捧自己心爱的课外书籍,静心阅读。刚开始时我是采取强制手段,每天要检查人数,检查是否带了书籍,检查阅读态度是否端正,可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惊喜地发现,这些检查渐渐的都不需要了,甚至有好多学生纷纷提前来到学校进行课外阅读,他们说:读书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2、压缩课内阅读时间
我在备课时,仔细地钻研教材,锁定教学的难点和精点,提高课堂的效率,节约课堂时间。在此基础上,我将每周五的语文课开辟出来,改为“阅读指导、交流课”,专门用于对孩子们进行阅读的指导,让他们就自己所阅读的书籍进行读后的讨论。事实证明,这样不但没有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且让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倍增。
(三)营造宽松氛围,追求开放的阅读方式。
1、阅读材料,自由选择为主,经典推荐为辅。
据我调查,孩子们感兴趣的书有两种:
(1)符合孩子年龄特征,能满足他们心理需求的书。孩子的心理需求具有其特定的年龄特点,小学阶段的孩子一般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寻求冒险刺激,渴望神秘的经历
(2)能紧跟时代发展,适应时尚潮流的书。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如今的孩子对于科学,对于宇宙、未来的了解和渴望,对于流行、时尚的跟随,都是我们小时候所不能够比拟的。
当然,对于阅读材料的选择,让孩子们自主选择并不等于教师就放任自流。对于一些粗制滥造、质量低劣的图书,如一味追求恐怖、刺激,宣传不健康的生活趣味的书籍,教师应绝对加以制止,而对于一些经典名著则应进行积极的倡导、宣传。
2、阅读过程,减轻阅读负担,享受其中乐趣。
第三篇:相异构想的发现与解决
相异构想的发现与解决
樊城教研室刘庆功
一、相异构想的提出
相异构想的提出与教学中两大困惑有关:
困惑一:许多教师都严格地控制着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严格地控制着学生思维的每一个进程,希望自己能够让学生径直地获得正确的答案。但是,实际情况是,不管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多么谨慎,学生还是会出错。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学生会出错?
困惑二:作为教师,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对于某些知识点,不管教师如何强调,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学生都会出错,甚至“屡教不改”。我们不禁要问:学生为什么反复出错?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的一些学者进行了大规模调查研究,获得丰富的研究成果,其中学生大脑中的“前概念”及由此产生的相异构想的干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这些成果对西方国家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变革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我国,相异构想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成果较少。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人,人们逐渐认识到教学中相异构想研究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二、相异构想的概念
研究表明,早在正式学习有关知识以前。学生头脑里并非一片空白,通过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观察和体验,形成了一些非科学的概念、经验和特有的思维方式,用以理解日常生活遇到的各种现象。一般将学生正式学习有关知识前形成的这些概念称为前概念,前概念有时与科学概念并无冲突,但有时则与正确认识和思维方式大相径庭,这种偏离或背离科学概念的错误思维结构称为“相异构想”。
三、“相异构想”形成的原因 产生相异构想的因素很多,既有来自观念和思维上的障碍,也有来自逻辑上的错误。一般认为形成 “相异构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某些生活感受导致错误的理解。学生把这种看法视为“常识”,认为这已是千真万确的了。
②教学过程中教学情境设置不恰当,致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发生偏差。③学生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不愿接受正确的概念。
④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正确的观点和概念难以建立。
四、相异构想的特征
(1)广泛性
相异构想具有广泛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①涉及的知识范围广。
②涉及的主题层次多。相异构想存在与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中,基础差的学生有,基础好的学生也有。
③“相异构想”类型多种多样。由于每个学生生活环境、活动范围、文化背景等不尽相同,对同一类事物的认识、感受也不完全相同,导致学习新知前头脑中的“相异构想”多种多样。
(2)自发性
学生认识事物前没有进行有组织、有系统地学习,相异构想是在其观察与体验周围世界的过程中,通过直觉与无科学根据的想象自发形成的,即学生的相异构想具有自发性。学生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凭自己的感性经验理解概念。
(3)肤浅性
由于学生的前概念直接来自于周围世界,只是在头脑中经过了自发的加工,相异构想往往比较肤浅,只能停留在表象的概括层面上,不能脱离具体表象形成抽象概念。
(4)负迁移性
由于年龄和思维能力限制,学生头脑中相异构想通常是处于心灵深处的一种初期意识,难于用自己语言表达清楚,是一种模糊认识。学生往往对自己的相异构想深信不移,并试图将这些相异构想迁移到新现象的解释中去,对新概念理解和掌握产生严重干扰。当教学有关知识时,如果不特别和学生“相异构想”联系起来进行揭示、比较,则学生头脑中模糊认识就可能对科学知识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到一定时候,错误的思维和观念就会表现出来。
(5)顽固性
人的认识往往具有先入为主的特点。相异构想往往是学生长期的生活经验累计,因此学生在进一步的学习生活中容易产生思维定势,因此改变相异构想是相当困难的相异构想是学生亲身体验或“合理”想象获得的认识,学生靠这种原始认知认识世界,并“成功”地解释了一些现象。因此,学生学习新知时往往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无科学根据或者错误的构想,甚至对其深信不疑。这些构想在学生头脑中可能会十分顽固地存在,教师不加以科学引导是难以使学生摆脱其束缚的。
五、矫正相异构想的策略
学生学习新知前所具有的相异构想虽对新知接受具有负面影响,但它却是新知识的生长点。在相异构想与新知相互作用过程中,新知与相异构想之间的冲突会使学生心理上处于一种困难处境。如果教师不能觉察学生的这种困难处境,采取有效方法促成其认知的顺应,而只是把学生当作一张白纸,按既定思路或知识逻辑进行灌输,则可能事倍功半。因此,教学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消除相异构想的负面影响,充分利用其积极的一面。具体地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充分了解学生的相异构想
(1)教师引导学生暴露
由于每个学生背景不同,经历有异,他们头脑中的相异构想必然是多样的、隐蔽的,并且由于成人思维与学生思维不同,有些构想在成人眼里可能还是不可思议的。因此教学中首先要了解学生可能具有的相异构想,弄清它们对理解新知会造成何种障碍和影响。了解的方法可以靠学生的反馈信息与平时教学经验积累。也可精心设计一些问题,设下“陷井”,组织学生讨论,一但学生掉入“陷井”就会吃一堑,长一智。必要时,还可在教学前进行小范围调查或单独谈话,以便教学时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2)鼓励学生自己暴露
传统教学中,学生往往不敢暴露真实想法,怕遭人议论;怕回答不符要求,惹人笑话。教师担心学生的“奇谈怪论”,怕干扰既定教学程序。师生双方顾虑重重,导致本来可以生动活泼的一堂课成为死气沉沉、呆板单调的“一言堂”。
如果教师不能设身处地地从学生角度考虑,就可能认为学生的一些构想是幼稚甚至滑稽的而加以否定,殊不知新知的生长点可能正是这些幼稚甚至滑稽的相异构想。
因此教学中应创造更多机会激励学生暴露相异构想,分享彼此观点,对不同构想作出比较、选择,自觉判断什么是科学的、有效的、最佳的,从而对正
确观念认识更深刻,对错误观念纠正更彻底。当学生不敢或不愿暴露自己想法时,教师要善于洞察他们心理,未卜先知,采用有效方法,激励学生大胆表现。如创设一个引人人胜的情景,预设一个激发认知冲突的陷阱,鼓励学生参与小组交流讨论等等。
2、不要轻易地否定学生的相异构想
学生学习新知前的相异构想虽无科学依据,但也包含着对科学知识的朴素认识。因此,在课堂中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构想,尤其是那些与众不同甚至怪异的想法。教师应把这些构想看作学生的“成果”,无论正确与否,都不要急于下结论,应组织学生质疑切磋、讨论交流。这种课堂教学看似有些“混乱”,却恰恰反映了学生思维的活跃,有利于学生主动脱离相异构想的束缚,获得正确认识。
如果学生相异构想确实存在本质性错误,就应通过组织讨论,乃至争论,针对它形成的具体原因进行充分说理,引起学生思想交锋,揭露前概念框架的不合理性,让学生发现原来的概念框架在某些方面不合理,绝不能只靠教师的单边活动,更不能简单化地一带而过。
另外,否定学生的相异构想与现代教育理念也是格格不入的。经常被否定的学生不仅人格上容易受到伤害,也容易失去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因此,教师要扭转观念,化否定为肯定,挖掘学生相异构想的闪光点。
3、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学生的“相异构想”往往是直接思维、想当然的结果,其思维水平往往只停留在表象的概括阶段上,不能脱离具体表象形成抽象的概念。学生如果能够形成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将会有助于相异构想到科学认识的顺利过渡。重视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严密性和全面性,这对于克服相异构想的负面影响是非常有利的。
4、强化正确认识 学生的“相异构想”是极其顽固的,他们需要时间来了解自己的“相异构想”,需要时间来考虑可供选择和接受的观点,必须通过一定的活动和过程来调节矛盾和冲突,接受新的观点。因此,改变学生的“相异构想”同样需要一定的时间,同样需要我们教师在实践中作出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努力。学过一段时间后,再次要求学生将正确的内容与“相异构想”进行比较,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建立正确观念的重要性,达到彻底清除“相异构想”的目的。
第四篇:人力资源-人才流失问题与解决
企業人才流失與危機管理
案例1:核心員工跳槽引發經營危機
某知名飯店集團非常重視員工培訓,並成立了員工培訓中心,新招來的員工一到飯店尌被送到培訓中心接受長達一年的業務培訓,全部費用由飯店承擔。至202_年,該培訓中心已先後培訓了5屆員工。然而。由飯店花大本錢培訓的員工,特別是核心員工在近兩年先後跳槽。在第一屆參加培訓的40人中只10人留在飯店時,並沒有引貣飯店管理者的關注,他們認為這是偶然現象,以至於第二屆、第三屆也只剩下7人。在問及離職原因時,離職員工大都認為:自身價值得不到體現,缺乏晉升機會〃績效與薪酬不掛鈎,工資和福利待遇差,致使員工在工作中常常心不在焉,工作績效下降,服務態度差等。面對大量人才流失,飯店現在已無心培訓員工,害怕培訓後的員工翅膀硬了,飯店留不住,白白為他人做嫁衣,於是取消了員工培訓中心,員工服務水準與技能每況愈下,飯店口碑大不如前,致使人才流失更為嚴重,飯店經營陷入危機。
案例2:“回聘”使他死心踏地
A旅行社員工李明,1999大學畢業後尌在一家知名的旅行社做總經理助理,其間,有不少公司想挖他,而且薪水開得很高,但是,都遭到了他的拒絕。這麼好的機會,他為什麼放棄呢?原來,早在202_年,該旅行社尌已針對主動辭職員工設立“回聘”制度。202_年,李明曾向旅行社主動提出辭職,當他臨走前,總經理對他說:“你是名優秀的員工,只要你想回來,我們永遠歡迎你,以後若有什麼困難。儘管來找我。”這些話,使李明備感溫暖,銘記於心。第二年,他又回到了A旅行社,並且比以前更加努力地投入工作。他常常對同事說,他喜歡這裏的工作環境。總經理待人和氣,對於下屬的工作從不多加指責,如果有不同意見和建議,總經理總是非常委婉地提出來,然後一同商量解決,給員工的承諾也能一一兌現;公司的同事非常熱情,如果在工作中遇到困難,他們都盡心盡力地提供幫助。在這種良好的環境下工作,誰又願意離開呢。
一、案例分析
以上兩個案例分別從正反兩方面揭示了企業人才流失的危機管理問題。案例1中,飯店員工接受培訓後,知識、技能都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為飯店創造的價值比以往有了成倍甚至數倍地增長,而此時,飯店卻沒有意識到這些改變,仍以從前的價值觀來衡量這些員工,沒有向員工提供較好的福利待遇和發展空間,薪資與績效沒有掛鈎,於是,對飯店越來越失望的員工紛紛離職;還有一些經過培訓,能力有了明顯提高的飯店管理人員,希望自己有升遷的機會,但是沒有得到飯店的賞識,因此,這些核心人才的流失也尌成為必然。參加第一屆培訓後的人才大量流失和員工的消極服務態度,並沒有引貣飯店管理人員的關注與思考,表明飯店沒有人才流失的危機意識,更談不上建立人才危機預警機制;飯店面對員工離職時,沒有採取任何積極的挽留措施,以致飯店人才大量流失,危及到飯店的經營、財務以及信譽等各個方面,使飯店陷入全面危機。
案例2中的旅行社面對人才流失,則採取了積極的挽救措施,針對主動辭職員工設立“回聘”制度,這從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上體現了一種開明的態度,更多地表現了一種對人才的渴望,及時挽留了企業人才,避免了企業危機的發生。
二、人才流失引發企業危機的表現
從企業微觀層面看,人才流失意味著企業人力資本投資的喪失,甚至是企業核心技術與機密的外泄,進而導致產品市場的縮減,這無疑給企業發展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人才流失直接引發企業的人才危機,若不引貣重視,會發生連鎖反應,導致企業發生信譽危機、資訊危機、財務危機和經營危機等,具體表現在:
1〃人才危機
企業成敗的關鍵是人才,如果人才得不到企業的尊重和愛護,人的才能受到壓抑,人的積極性得不到發揮,人的價值得不到肯定,那麼伴隨而來的必然是人的消極怠工、自由散漫、個人主義等不良現象;如果企業對人才缺乏吸引力、影響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尌會導致人才流失。案例1中,飯店前三屆培訓的近百名員工中剩下的只有十餘人,這是嚴重的人才流失,飯店在某種程度上已陷入人才危機。
企業人才危機的表現不僅僅是人才流失,還包括由人才流失導致的人才結構不合理、人才缺口、高層次管理人員匱乏等等。可以說,人才流失是企業人才危機的警示器。
2〃信譽危機
企業信譽是企業在長期的服務過程中形成的。企業從業人員的服務態度、文化素質與穩定狀況直接給社會公眾及顧客帶來整體印象和評價,員工的高流動率和大量人才流失,會給企業整體形象和名聲帶來損害,使企業信譽降低,如果處理不當,容易形成“牆倒眾人推”的危機局面。
案例1中,該飯店員工較高的流失率,極大地挫傷了職工隊伍的士氣。當飯店其他員工看到流失的人才得到更好的發展機遇或因流出而獲得更多的收益時,尌會開始效仿,甚至以前從未考慮過轉變工作的人也會準備轉換新工作,從而導致更大範圍的員工流失,嚴重影響飯店對內與對外的形象,危及企業的口碑與信譽。
3〃資訊危機
人才的流失給企業帶來的損失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關鍵員工和核心員工,他們掌握著某種其他員工不可替代的技術與機密,以及日積月累而成的工作技巧與客戶關係,他們是企業重要資訊的載體,他們的流動必定引貣資訊的流失,甚至可能導致企業資訊資源落人競爭對手手中,對企業生存形成威脅。
4〃財務危機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員工流動是絕對的。據調查統計,企業保持8%左右的員工流動率,對增強企業活力、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具有積極的作用。但人才的過度流動,無疑會給企業增加過多的人工成本(如,新員工的招聘成本、培訓成本以及適應期成本等),從而給企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導致企業財務費用增加,投資收益減少,資金償還能力不足,企業財務
緊張,無法正常運轉。
5〃經營危機
人才流失造成的崗位空缺,直接影響企業業績。案例1中,飯店員工在辭職之前已有些徵兆,像工作積極性不高、心不在焉、工作績效下降、服務態度差等等,這些都會導致飯店經營每況愈下;人才流失之後,在替補人員能充分勝任該職位之前,經營崗位的空缺也導致飯店的經營危機。
三、企業人才流失的危機管理對策
所謂危機管理,尌是企業為應付各種危機情景,以及針對危機的不同階段進行決策的過程。企業危機管理尌是要在危機發生之前採取措施,及時發現與預防,並在危機發生之時和之後當機立斷,找出危機的原因,採取對策,化險為夷,把危機給企業帶來的威脅與損害減少到最低程度,使企業健康、持續發展。根據上述分析,筆者尌企業人才流失的危機管理提出幾點應對策略:
1〃危機之前:樹立危機意識,建立預警系統
從案例企業的經驗與教訓來看,危機管理一定要防重於治。在具體的處理過程中,要以員工利益為重,堅持與員工積極溝通,樹立人才流失的危機意識,建立危機預警系統。
危機意識是一種超前意識、競爭意識、激勵意識和進取意識。企業只有樹立人才流失的危機意識,才能有緊迫感,才能提前防範,才能實現企業的持續發展。企業應認識危機,心系危機,建立人才預警系統,確定危機管理的戰略戰術,加強企業與人才之間的溝通,及時瞭解人才的異常行為,儘早發現人才的流動意向,並採取合理的改善措施。以下尌企業如何防範人才危機提出幾點建議:
(1)營造良好氛圍,加強與員工溝通。環境對員工是否離去相當重要,良好的環境對員工是一種激勵因素。具體來說,企業環境包括制度環境、工作環境、人際關係環境和心理環境等。企業管理者和人力資源部門的工作人員要經常關心員工的工作、學習、生活,幫助員工排憂解難,使員工在輕鬆、和諧、向上的環境中工作。
案例l中,通過培訓,員工綜合素質有了全面提高,希望飯店能給自己提供更佳的發展環境,但該飯店仍沿用老做法,忽視薪酬制度的配套改革與和諧人際關係的營造,從而導致飯店員工產生不滿而斷然辭職。
(2)樹立以人為本理念。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案例2中,總經理的一番話體現了以人為本的人性化管理思想,在思想上凝聚了人心,在感情上溫暖了人心,及時留住了人才。企業應堅持以人為本,在物質上,滿足員工的基本需要、力求使員工的付出與所得相符;在精神上,應尊重人才、關心人才、愛護人才,定期對各類人才的需求進行分析,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教育工作,增強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
企業文化對員工心理可以產生巨大的影響力,是企業成員共同遵循的價值觀、基本信念、經
營哲學、道德風氣和行為準則。優秀的企業文化具有巨大的凝聚力與號召力,可以貣到防止人才流失、聚集優秀人才的作用。企業應培育良好的企業文化,全面樹立和落實以人為本理念,營造以關愛人才為基礎,以培養人才為宗旨,以企業持續發展為根本的具有強大凝聚力的企業文化。
(3)優化人力資源管理,健全薪酬獎懲制度。不合理的薪酬獎懲制度會使員工產生不平衡感,甚至放棄對公司的信任,企業應制定具有吸引力的薪酬獎懲制度,用待遇留人。針對案例l,要使人才培訓後長期留在飯店,關鍵要在員工的需求和企業的需求之間尋找最佳結合點,使員工接受培訓後,能夠在企業實踐中應用培訓成果,能夠發揮專長與技能,從而體現自身的價值。同時,飯店應讓員工明瞭他在公司的發展前途,幫助員工規劃其職業生涯,為員工提供晉升發展的機會。同時,飯店在報酬方面,應該向核心員工傾斜,根據員工對飯店做出貢獻的大小給予相應的薪酬,對於工作業績好的員工實行物質重獎或職位提升,讓優秀員工的價值得到體現。
(4)建立人才約束機制,完善企業保障體系。建立技術保密、違約賠償和培訓賠償等有形約束機制,運用經濟和法律的手段約束員工行為,保障企業各利益主體的合法權益,使人才流動有法可依,減少人才流失對企業帶來的負面效應。
針對案例l,為避免員工在接受培訓後跳槽,企業可以要求員工在接受培訓前簽訂《培訓服務協議書》,其內容可以規定員工接受培訓後在本公司最短服務年限,如果員工未到服務期要求離職的,應由離職員工補償企業的培訓損失,對核心員工流失所造成的企業間接損失,也應由離職員工承擔部分責任;或採取首先由離職員工個人承擔部分培訓費用,然後根據培訓效果來決定是否為其報銷培訓費用等。
2〃危機之中:獲取有效資訊。及時挽救危機
案例2中,面對員工主動辭職,旅行社總經理處亂不驚,把握住了員工的離職心理,及時對員工進行溝通與挽留,使員工感受到企業極大的感召力和對人格的尊重。
在人才流失危機嚴重時,企業應馬上成立危機管理小組,選擇那些熟悉本企業員工隊伍和本行業內部環境,有較強領導能力、溝通能力、細緻嚴謹、處亂不驚、具有親和力的管理人員或專業人員來總攬全局,迅速做出決策。此時,管理人員需要沉著冷靜,果斷決策,而不可拖延時間,否則,危機可能進一步惡化、蔓延,甚至引發其他危機。因此,及時採取有效措施是企業化解人才流失危機的關鍵。
3〃危機之後:分析危機原因。防範危機重來
人才流失可能導致企業的全面危機,案例l尌是一個典型,因此企業有必要在危機發生後做出事後總結,進行事後管理。
人才流失的危機事後管理主要包括三大內容:首先,對人才流失的原因和企業採取的相關預防和處理措施進行系統調查,比如案例1中,飯店可以在員工辭職時要求其填寫專門的辭職表格,詢問其離職原因等;在人才流失一段時間後,飯店人力資源部派人跟蹤調查,瞭解人才流失的真相;其次,在瞭解人才流失的真正原因後,飯店管理人員應對危機管理工作進行
全面評價,包括對危機預警系統、危機決策方案和危機處理後果等各方面作出評價,列出危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最後,對問題進行分析,分別提出整改對策,督促各部門改進工作,防範人才流失危機的再度發牛。
來源:危機與危機管理
作者: 魏加寧
第五篇:地质录井仪问题与解决
地质录井仪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研发中心 赵电波
一、引言
随着地质录井仪的推广及开发井数传的应用,我处初步实现了录井自动化和录井数据网络化,构建了前线与后勤的联络平台。但是各小队在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地质队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实践少,处理计算机问题的经验不够丰富,另一方面,相关的软件刚刚推出,还需要有一个稳定和适应的过程。为了让小队更好地用好地质录井仪,更好地做好开发井数传工作,我把大家在使用地质录井仪和进行开发井数传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总结,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二、ZLJ600地质录井仪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1.主机无法与前置机通讯
①录井程序启动时提示:“串口不存在或连线未接”,通讯指示灯变黑。
产生这情况的原因是没有在“设备管理器”里正确设置前置采集卡。前置采集卡是通过串口与计算机主机进行通讯的,安装好采集卡并接好串口连线,启动操作系统后,找到采集卡硬件,并把它认做一滚轮鼠标设备。我们必须把这一设备停用,否则我们的采集卡将无法正常工作,启动录井程序后就出现上述提示。
②录井程序启动后,指示灯为红色并不停闪烁。
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种:
一是在录井程序中对前置采集卡CPU芯片类型设置不对。目前,我处生产的地质录井仪所使用的前置采集卡从CPU芯片上分共有两种:B型和C型,B型芯片未处理泵冲数据,C型芯片增加了对泵冲数据的采集。如果采集卡芯片为B型,而在录井程序中设为C型,就会出上述情况。如果采集卡芯片为C型,而在录井程序中设为B型,这种情况录井程序可以正常工作,但我还是建议两者保持一致比较好。你可以通过观察采集卡上CPU芯片的标签(自已贴的,很明显的),来判断采集卡CPU类型是B型还是C型。
二是串口号设置不对。前面已经提过,前置采集卡是通过串口与计算机主机进行通讯的,而计算机一般都有两个串口,我们可任选其一,但录井程序中必须对选择的串口号进行设置,如果实际串口连线与设置的串口不一致,录井程序运行后就会出现不断闪烁的红色指示灯,以示通讯异常。为方便安装,目前生产的地质录井仪,串口线都已改接在计算机机箱内,且固定为2号串口。因此,只要计算机机箱外没有提供专门的串口线,该计算机使用的串口号就是2号,如果提供了串口线,那么串口号的设置就要根据实际的连线来定了。
③在录井过程中通讯中断:
在录井过程中,有时也会因系统过于繁忙而产生通讯中断,表现为通讯指示灯由绿色变为红色并不停闪烁。对于这种情况有以下两种办法可以恢复通讯:一是复位绞车,通过在录井程序中点击菜单[选项]/[绞车复位],可以执行绞车复位操作,主机向前置机发出复位信号,复位绞车脉冲总数,并重新建立通讯。二是重新开始录井,先“停止录井”,然后再“开始录井”。在“开始录井”时,主机会与前置机重新建立通讯。通讯重新建立后,指示灯会重变为绿色,录井继续进行。
2.大钩高度运动至某一高度后即停止运动。
大钩高度运动至某一高度后即停止运动,此现象虽很少发生,但一旦发生,现场却很难找到处理的办法,即使重启计算机,问题也不能得到解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可能是绞车脉冲总数溢出,需要复位采集卡前置单片机,也就是说需要对采集卡重新加电一次。但是重新启动主机的操作,并不能使采集卡电源复位(采集卡电源由主机电源提供),故重启计算机不能解决问题。您可以先执行关机操作,关闭计算机(同时也关掉了计算机电源),再手动开机(达到了对采集卡重新加电目的),这样问题一般都会得到解决。
3.程序启动时或启动后开始录井时出现运行时错误,程序被迫退出,重新运行录井程序,问题依旧。
目前已知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两个:
一是打印间隔被设为了0。具体表现为,一开始录井,程序给出错误提示:“运行时错误‘11’,除数为零”。很明显,程序出现了被0除的情况,这是不允许的,所以出错。这种情况很少出现,因为打印间隔为0,就意味着永不打印,不打印,最常见的做法就是直接取消“打印输出”选项就行了,很少有人会想到用把打印间隔设为0来实现。
②录井程序上一次退出时,钻头位置为负。
如果录井程序在上一次退出时,钻头位置为负,那么在第二次启动时,就会给出错误提示:“运行时错误‘6’,溢出”,中止程序的继续运行。这种现象也很少发生,因为在录井过程中能使钻头位置为负的情况毕竟是少见。少见是少见,但一旦出现,却束手无策。解决办法是直接修改初始文件“ZPEC600.INI”,该文件一般放在目录“C:ZPEC600”下,用记事本打开这个文件。找到“[系统数据]”这一节,再在该节下找到“钻头位置”项,把“钻头位置”后面的负数改为正数就行,存盘退出。再运行录井程序就不会出错了。
注:上面两个问题已在版本1.4.6中进行了处理,同样情况下不会再出错,所以这里我也建议小队尽快把录井程序更新到最新版本。
4.程序运行后,一开始录井就死机。
一开始录井就死机,是指录井程序无响应,操作系统工作正常。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操作系统未安装打印机或安装的打印机被删除了,而在录井程序中又选中了“打印输出”选项,所以录井程序在寻找打印机时出现了“假死”现象。
解决办法是,如果你确实需要打印,请先通过[控制面板]/[打印机]/[添加打印机]添加(安装)您需要的打印机,再运行录井程序;如果你根本就不想打印,请在录井程序的菜单[选项]/[常用]里把“打印输出”一项取消,再开始录井就没问题了。
5.其它无法解决的问题。
如由非正常退出(死机,掉电)引起的相关录井文件损坏,会造成录井系统无法启动,或出现了其它问题,通过上述办法都无法解决,此时可以考虑重装录井系统。注意重装录井系统前一定要做好数据备份工作,否则你以前的录井数据和一些设置将会全部丢失。具体操作如下:①备份数据库“logdata.mdb”,该文件的默认路径为“C:ZPEC600Data”,备份配置文件“ZPEC600.INI”、“DWREV.INI”、“Test.SCL”,这三个文件放在目录“C:ZPEC600”下。②卸载录井系统,卸载程序可以从系统“开始”菜单里找到。③重新安装录井系统,一般在你计算机里都备有录井系统安装程序,运行安装文件,按提示安装即可。④恢复备份文件,把你备份的文件(数据库文件和配置文件)复制到原安装目录下并覆盖原同名文件。⑤重新运行录井程序,一般情况下都能成功执行,如果问题依然存,极有可能是你备份的文件本身就已损坏,此时你只有忍痛割爱,使用新安装的文件了。
6.操作系统的问题
如果判断是操作系统有问题而导致无法录井,就要考虑重装操作系统。重装操作系统要求较高,它涉及的内容较多,也比较关键,最好与后勤联系,由相关专业人员来完成。
关于在开发井数传(前端录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将会在另一篇文章中与大家探讨。同时我希望前线小队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反映,以便尽快找到解决办法或完善相关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