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撰写研究生开题报告的技巧与方法.

撰写研究生开题报告的技巧与方法.



第一篇:撰写研究生开题报告的技巧与方法.

撰写研究生开题报告的技巧与方法

张 红

浙江中医学院 杭州 310053

摘要 简要介绍了研究生开题报告的构成要素的写作技巧与方法,对选题、题目、立论依据、研究方案、条件分析等的写作分别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学位论文 开题报告 写作 技巧 方法

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指为阐述、审核和确定学位论文题目而做的专题书面报告,它是研究生实施学位论文课题研究的前瞻性计划和依据,是监督和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训练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学术作品撰写能力的有效的实践活动。

《中国青年报》报道: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2_级研究生所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仅有不到1/3的博士研究生获一次性通过,而78位硕士研究生,10人没获通过,仅有19人获一次性通过。这在复旦大学乃至于全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上“都很少见”。但据笔者了解,倘若以严肃的眼光审视目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开题报告工作,可以说,管理部门、导师、研究生三者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认识不足的问题———视“开题报告为走过场”、视“开题报告为形式”。除思想上重视不足外,对开题报告的撰写方法缺乏了解也是重要原因之一。鉴于此,笔者结合自己的管理工作体会,就开题报告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做一探讨。1 选题的原则

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一般要求满足以下原则。

①开拓性:前人没有专门研究过或虽已研究但尚无理想的结果,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或是学术界有分歧,有必要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②先进性:硕士学位论文要有新的见解,博士学位论文要做出创造性成果;③成果的必要性:所选课题应有需要背景,针对实际的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即应有实际效益或学术价值;④成果的可能性:

课题的内容要有科学性,难易程度和工作量要适当,充分考虑到在一定时间内获得成果的可能性。

以上要求说明,题目不是给定的,而是研究出来的,只有在对所研究领域的过去、现在的研究资料等信息进行全面把握、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够确立满足以上“四性”要求的选题,从而为完成高质量的

学位论文奠定坚实的基础。无论是结合导师已有科研任务的选题,还是自选课题,选题之前的“信息积累”与“发现问题”均是研究生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尽管导师已完成了以上过程,但导师并不能替代研究生,这就是研究生学习、研究的独立性要求。开题报告的内容与撰写要求

开题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题目、立论依据(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案(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条件分析(仪器设备、协作单位及分工、人员配置等。

2.1 题目 题目是学位论文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 要求:①准确、规范。要将研究的问题准确地概括出来,反映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反映出研究的性质,反映出实验研究的基本要求———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及实验效应等。用词造句要科学、规范。②简洁。

要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一般不得超过20个汉字。2.2 立论依据 要考虑①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即回

答为什么要研究,交代研究的价值及需要背景。一般先谈现实需要———由存在的问题导出研究的实际意义,然后再谈理论及学术价值,要求具体、客观,且具有针对性,注重资料分析基础,注重时代、地区或单位发展的需要,切忌空洞无物的口号。②国内外研究现状,即文献综述,要以查阅文献为前提,所查阅的文献应与研究问题相关,但又不能过于局限。

与问题无关则流散无穷;过于局限又违背了学科交叉、渗透原则,使视野狭隘,思维窒息。所谓综述的“综”即综合,综合某一学科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概况;“述”更多的并不是叙述,而是评述与述评,即要有作者自己的独特见解。要注重分析研究,善于发现问题,突出选题在当前研究中的位置、优势及突破点;要摒弃偏见,不引用与导师及本人观点相悖的观点是一个明显的错误。综述的对象,除观点外, 87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2_年9月第28卷第5期

J O U R N A L O F Z H E J I A N G C O L L E G E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 教学改革与研究

还可以是材料与方法等。此外,文献综述所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应予著录,一方面可以反映作者立论的真实依据,另一方面也是对原著者创造性劳动的尊重。

2.3 研究方案 要考虑①研究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才能保证具体的研究方向,才能排除研究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干扰。②研究的内容。要根据研究目标来确定具体的研究内容,要求全面、详实、周密,研究内容笼统、模糊,甚至把研究目的、意义当作内容,往往使研究进程陷于被动。③研究的方法。选题确立后,最重要的莫过于方法。假如对牛弹琴,不看对象地应用方法,错误便在所难免,相反,即便是已研究过的课题,只要采取一个新的视角,采用一种新的方法,也常能得出创新的结论。④研究的过程。整个研究在时间及顺序上的安排,要分阶段进行,对每一阶段的起止时间、相应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均要有明确的规定,阶段之间不能间断,以保证研究进程的连续性。⑤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对可能遇到的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关键性困难与问题要有准确、科学的估计和判断,并采取可行的解决方法和措施。⑥创新点。要突出重点,突出所选课题与同类其他研究的不同之处。

2.4 条件分析 突出仪器设备等物质条件的优势。明确协作单位及分工,分工要合理,明确各自的工作及职责,同时又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密切合作。提倡成立导师组,导师组成员的选择要充分考虑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要以知识结构的互补为依据。

以上就开题报告之构成要素的撰写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要写好开题报告,除了掌握必要的写作方法之外,笔者认为,思想上一定高度重视,平时要勤动笔,并善于学习借鉴他人开题报告的优点。

(收稿日期 202_-06-10 《外科学》第五版教材部份观点探讨

朱慧锋 潘子毅△ 王珠美△△

浙江中医学院 杭州 310053 △浙江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浙江杭州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

摘要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外科学》第五版不失为一部较好的、难得的教材,但运动系统部分内容与其他教材、经典图书有一些相悖之处。

关键词 教材 外科学 运动系统 争鸣

遵循卫生部高等医药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关于教材每5年进行修订的规定,《外科学》第五版编委于1999年春开始至202_年春完成了第五版的修订,并于同年7月正式出版发行。教材内容重视三基,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但也较全面介绍近年来国内外医学科学的新进展和诊疗技术的新进步[1],文字方面保持了少而精的原则,对各章节内容进行了更新、充实、修改,不失为一部较好的、难得的教材,但仔细阅读,仍可发现一些不足或与其它教材、经典图书相悖之处,现仅就运动系统内容与各位同仁商讨。

《外科学》第五版(以下简称《外》822页第9行:(锁骨骨折常发生在锁骨中部,《系统解剖学》第五版(以下简称《系》30页第9行:锁骨骨折多在中外1Π3交界处,认为该处为内侧2Π3凸向后呈扁平形之

交界,易受力的作用而致骨折。金绍岐主编《实用外科解剖学》同《系》意见一致,认为常见骨折部位为最软弱的外、中1Π3交界处[2]。

《外》825页第二节第3行:肩关节脱位以前脱位最为多见。《系》51页倒数第3行:……(关节囊的下壁最为薄弱,故肩关节脱位时,肱骨头常从下方脱出,发生前下方脱位。

《外》865页第二节股骨颈骨折第19行;旋股内侧动脉发自股深动脉,旋股外侧动脉也发自股深动脉。毛宾尧等《人工髋关节外科学》第34页第5段:旋股内侧动脉自接起自股动脉或发自股深动脉,有时旋股内侧动脉与旋股外侧动脉共干……[3]。

《外》867页股骨颈骨折之内收型、外展型划分以骨折线与两髂嵴连线所形成的角度,即Pauwels角为依据:外展型<30°,内收型>50°。《黄家驷外科学》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2_年9月第28卷第5期 J O U R N A L O F Z H E J

I A N G C O L L E G E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 教 学 改 革 与 研

第二篇:研究生开题报告方法

研究生开题报告方法

每一位研究生在完成研究生阶段的基本课程之后,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开始做自己的研究课题或者说就某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制定一个科研计划,很多人在这个时候都有一种茫茫然找不着北的感觉,即便是翻阅了大量的文献之后仍然不知道该做什么好。其实,制定开题报告就是一个提出问题,并从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可能性的基础上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

一、如何选择问题

首先,关键在于提出问题的“层次”。学术文章应聚集理论层面、解决理论问题。理论是由一系列前设和术语构造的逻辑体系。特定领域的理论有其特定的概念、范畴和研究范式。只有在相同的概念、视角和范式下,理论才能够对话;只有通过对话,理论才能够发展。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极少有毕业论文是创造新理论的,能这样当然最好,但难度很大。我们多数是在既有理论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因此,在提出问题时,要以“内行”看得懂的术语和明确的逻辑来表述。其次,选择问题是一个“剥笋”的过程。理论问题总是深深地隐藏在纷繁复杂的现实背后,而发现理论问题,则需要运用理论思维的能力。理论思维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过初学者也不必望而却步,大体上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先划定一个“兴趣范围”,广泛浏览相关文献和学术文章,找到其中的“症结”或“热点”。第二步,总结以往的研究者大体从哪些理论视角来分析“症结”或“热点”、运用了哪些理论工具。第三步,考察问题的可研究性,也就是我们自己的研究空间和研究的可行性。理论本身的前提假设、逻辑推演是否存在缺陷?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我们找到自己研究的立足点。不过还要注意我们研究在规定的时间内,是否可能完成?资料获取是否可行?等等。

最后,如何陈述问题?陈述问题实质上就是凝练核心观点的过程。观点应当来自对文学(语言/新闻传播)现象与问题的思考和总结,而不是为了套理论而“削足适履”。“现象”往往是充满动态的、丰富的景象,如何才能用恰当的术语、准确的逻辑表述出来呢?初学者往往提出宏伟的概念或框架,但我的建议是尽可能缩小研究范围、明确研究对象,从而理清对象的内存逻辑,保证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规范的学术论文。陈述问题应明确(1)范畴;(2)对象;(3)视角;(4)案例。通过这样的界定,我们将目光集中在几个显而易见的概念上,问题也就水落石出了。(例《试论鲁迅小说的第一人称叙事》)同时,问题清楚了,我们在筛选信息和资料时也就有了明确的标准,在这个“信息冗余”的时代,能够大大提高研究效率

第三篇:研究生如何撰写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如何撰写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相当于一个研究计划,就是你要做什么题目的研究,为什么要做,如何做(研究的具体计划,包括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等),希望达到什么目的。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文献综述是开题报告中最重要的部分,通过文献综述,从中找到一个没有被充分研究的问题,然后你就要在自己的研究中去解决这个问题。

一、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研究生在开题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综述的目的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一课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技术、新原理和新发现等等。从其历史到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等,都要进行全面的介绍和评论。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预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为选题和开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文献综述特征

1、一般字数控制在5000字左右;

2、以评述为主(要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不可罗列文献;

3、基本格式通常包括题目、作者、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主题)、结语和参考文献等几个部分;

4、中英文参考30篇以上,文献要新,50%~80%最好为3年内的文献。

5、为开题报告做准备的文献综述,研究生应说明自己研究方向的发展历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整篇文章建议为漏斗状结构,即“有什么研究进展,问题是什么,怎么找方向”)。

三、撰写文献综述好处

1、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

2、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

3、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4、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自由选题。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但是,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文献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四、撰写文献综述的阶段

撰写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

(一)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个具体问题、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初次撰写文献综述,特别是实习同学所选题目宜小些,这样查阅文献的数量相对较少,撰写时易于归纳整理,否则,题目选得过大,查阅文献花费的时间太多,影响实习,而且归纳整理困难,最后写出的综述大题小作或是文不对题。作为开题报告前的文献综述,需要把想做什么阐述清楚(“基本论点和研究方法”是重点,许多人往往花费大量笔墨铺陈文献综述,但一谈到自己的研究方法时但寥寥数语、一掠而过。这样的话,评审老师如何能判断出你的研究前景呢?又怎么能对你的研究方法给予切实的指导和建议呢?)。

选题的注意事项:

1、结合学习和工作实际,选择对经济管理实践有指导意义和实用性的问题进行研究;

2、立题有新意,内容有创新;

3、选题范围不可过大,涉及面过大则不宜深入,只要在某一领域有自己的一得之见,或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或新的观点和认识,就可以作为选题;

4、研究内容要避免完全重复别人的工作;

5、最好结合自己的专业和专长选题;

6、选发生率高的,现在和未来迫切需要的题目。

需要指出,选题与论文的标题既有关系又不是一回事,标题是在选题基础上拟定的,是选题的高度概括。

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关于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前面的有关章节已经介绍,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做好“文献摘录卡片”。有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录下来,不仅为撰写综述时提供有用的资料,而且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都有好处,特别是将文献整理成文献摘录卡片,对撰写综述极为有利。

(二)格式与写法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1、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2、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3、总结部分,一般为展望结构,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

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4、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关于参考文献的使用方法,录著项目及格式与研究论文相同,不再重复。

(三)注意事项

由于文献综述的特点,致使它的写作既不同于“读书笔记”“读书报告”,也不同于一般的科研论文。因此,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多综述的,甚至写出的文章根本不成为综述。

如何正确地阅读和筛选浩繁的科研资料呢?一般说来,文献资料调研的数量是越多越好,但更重要的是精读10~20篇对自己将来研究工作具有宝贵参考价值的文献,同时泛读几十篇次要文献,并有选择地阅读一般文献的摘要和结论部分。只有在大量的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才能通过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提纲挈领和推陈出新地开展具有自己特色的论文研究。在此基础上,针对自己将要研究的课题写出文献综述的写作提纲,再按提纲逐一撰写出综述报告草稿。

2、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3、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

4、参考文献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而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

总之,“文献综述”是对学术观点和理论方法的整理。其次,文献综述是评论性的(Review 就是“评论”的意思),因此要带着作者本人批判的眼光(critical thinking)来归纳和评论文献,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评论的主线,要按照问题展开,也就是说,别的学者是如何看待和解决你提出的问题的,他们的方法和理论是否有什么缺陷?要是别的学者已经很完美地解决了你提出的问题,那

就没有重复研究的必要了。

文献综述要从大处着手,但最后要FOCUS到你的研究问题上去。所以是一个NARROW DOWN的过程。因此,切忌只是把有关领域泛泛地进行综述;只有列举没有综述(要对相关研究进行整合,要根据所搜集到的研究文献,做出相应的归纳);主观评论要适当,应客观地展研究问题相关的研究现状,主观评论可以专门放在“已有研究的不足”里进行表述。

综上,一篇好的文献综述,应有较完整的文献资料,有评论分析,并能准确地反映主题内容。

五、查阅文献的途径

利用一定的工具,迅速、准确和完整地查寻出所需要的、特定的文献的过程称为文献检索。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检索途径:

1、作者途径:利用作者的姓名、学术团体或机构进行查找的途径。该索引按作者姓的字母顺序排列,查找比较方便有效。

2、主题途径:通过表达文献内容的主题词进行检索的途径。主题词是表达文献主要概念并经过规范化了的医学术语,一般每篇文献选择3-4个主题词,只要找到其中一个,就会查到该文献。

3、分类途径:根据文献内容所属的学科分类体系进行检索的途径。其检索的入口是分类号。不同的检索工具有不同的分类体系,使用前应先熟悉各种检索工具的分类体系。

4、关键词途径:关键词是组从文献题目中选出的未经规范化处理的词或词组。关键词按字母顺序排列起来组成关键词索引。

六、论题的来源

各个领域需要研究的问题和尚待验证的理论很多,研究课题主要来自实践。一个研究问题的产生常需经过长期的观察和思考,主要从实践和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逐步形成新的想法继而提出研究问题。目前研究的问题大多数为个人自选。主要有以下三个来源:

1、从理论中提出研究问题

许多研究问题就是研究者按照某一理论提出某种假设,推测按照此理论应该解决某一问题而提出的。可以是成熟的理论,也可为尚有争论的学说。

2、从实践中提出研究问题

大量的实践为管理人员提供了研究问题的丰富来源。无论是高级管理人员、一般管理人员还是相关教师,都会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遇到使自己困惑或不解的问题。一般来说,实践中经常遇到的困难及服务对象经常发生的问题都可成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

3、从文献中提出研究问题

任何一个好的公开发表的研究论文,都会在讨论部分提到本研究尚有哪些不足,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也有的研究者还会提出对下一步研究的建议。这些都为今后的研究提出了新的问题。

七、如何撰写开题报告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主要是阐明学位论文将要写什么、为什么要写及如何写的问题。

没有文献综述,你就无法找到自己的题目,也不知道这个题目别人已经做得怎么样了,所以文献综述做过了,问题就清楚了,开题报告便呼之欲出。事实也是如此,一个清晰的问题,往往已经隐含着论文的基本结论;对现有文献的缺点的评论,也基本暗含着改进的方向。开题报告就是要把这些暗含的结论、论证结论的逻辑推理,清楚地展现出来。

开题报告会的目的,是要请老师和专家帮助研究生判断一下:这个问题有没有研究价值、这个研究方法有没有可能奏效、这个论证逻辑有没有明显缺陷。因此,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就要按照“研究目的和意义”、“文献综述和理论空间”、“基本论点和研究方法”、“资料收集方法和工作步骤”这样几个方面展开。其中,“基本论点和研究方法”是重点,许多人往往花费大量笔墨铺陈文献综述,但一谈到自己的研究方法时但寥寥数语、一掠而过。这样的话,评审老师怎么能判断出你的研究前景呢?又怎么能对你的研究方法给予切实的指导和建议呢?

对于不同的选题,研究方法有很大的差异。一个严谨规范的学术研究,必须以严谨规范的方法为支撑。在硕士生课程的日常教学中,有些老师致力于传授研究方法;有的则突出讨论方法论的问题。这都有利于硕士研究生提高自己对研究方法的认识、理解、选择与应用,并具体实施于自己的论文工作中。

第四篇:开题报告撰写的方法

开题报告的撰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开题报告名称 开题报告名称就是开题报告名字。这看起来似乎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人写专题名称时,往往写得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整个开题报告的形象与质量。那么,如何给开题报告起名称呢?(1)、名称要准确、规范。准确就是开题报告的名称要把开题报告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开题报告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的把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因为我们是在进行科学研究,要用科学的、规范的语言去表述我们的思想和观点。这里有一个专题名称叫“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如果这个题目是一篇经验性论文,或者是一个研究报告,还不错,但作为专题的名称,则不是很好的。因为专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开始研究,不能有结论性的语气。若改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影响”则较为妥当。(2)、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不管是论文或者开题报告,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最长一般不要超过20字。2.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研究背景是什么。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开题报告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开题报告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3.研究的指导思想 开题报告研究的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能是哲学、数学、自然科学、政治理论,也可以是科学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4.研究的目标和假设 开题报告研究的目标和假设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相对于目的和指导思想而言,研究目标和假设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只有目标明确、假设具体,才能明确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能了解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确定专题研究目标和假设时,一方面要考虑专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开题报告组实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水平。5.研究的基本内容 我们有了开题报告的研究目标和假设,就要根据目标和假设来确定我们这个开题报告具体要研究的内容。相对研究目标和假设来说,研究内容要更具体、更明确,并且一个目标和假设可能要通过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来实现,我们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大家在确定研究内容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很具体,写出来的研究内容特别笼统、模糊,把研究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这对我们整个专题研究十分不利。6.研究的步骤和进度 开题报告研究的步骤和进度,也就是开题报告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骤和进度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联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7.研究方法和资料获取途径 开题报告研究的方法很多,包括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理论研究法等,但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开题报告研究方法用得最多的是社会调查法和受控对比实验法。一个大的专题往往需要多种方法,小的专题可以主要采用一种方法,同时兼用其他方法。在应用各种方法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方法的要求,不能只凭经验、常识去做。比如,要通过调查了解情况,如何制定调查表,如何进行分析,都不是随随便便发张表,列一些百分数、平均数就行了。开题报告研究资料的获取途径也很多,包括文献调查、考察调查、问卷调查、设计并进行实验、科学观测等。主要采用哪些资料获取途径,一定要经过充分的研究。8.研究的成果形式 开题报告研究的成果形式包括报告、论文、发明、软件、课件等多种形式。专题不同,研究成果的内容、形式也不一样。但不管形式是什么,专题研究必须有成果,否则,就是这个专题没有完成。9.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在集体开题报告研究方案中,要写出专题组组长、副组长,专题组成员以及分工。专题组组长就是本专题的负责人。专题组的分工必须要分得明确合理,争取让每个人了解自己的工作和责任,不能吃大锅饭,但是在分工的基础上,也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合作,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商讨,克服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How to write a research proposal When you are applying for a research degree, like the phD, you will very probably have to write a research proposal as a part of your application file.A phD is awarded mainly as the result of your making a genuine contribution to the state of knowledge in a field of your choice.Even though this is not the Nobel prize yet, getting the degree means you have added something to what has previously been known on the subject you have researched.But first you have to prove you are capable of making such a contribution, and therefore write a research proposal that meets certain standards.The goal of a research proposal(Rp)is to present and justify a research idea you have and to present the practical ways in which you think this research should be conducted.When you are writing a Rp, keep in mind that it will enter a competition, being read in line with quite a few other Rps.You have to come up with a document that has an impact upon the reader: write clearly and well structured so that your message gets across easily.Basically, your Rp has to answer three big questions: what research project will you undertake, why is important to know that thing and how will you proceed to make that research.In order to draw the researcher's attention upon your paper, write an introduction with impact, and that leads to the formulation of your hypothesis.The research hypothesis has to be specific, concise(one phrase)and to lead to the advancement of the knowledge in the field in some way.Writing the hypothesis in a concise manner and, first, coming up with a good hypothesis is a difficult mission.This is actually the core of your application: you're going to a university to do this very piece of research.Compared to this, the rest of the application is background scenery.Take your time to think of it.When you have an idea, be careful at the formulation.A well-written hypothesis is something of an essay's thesis: it provides a statement that can be tested(argues ahead one of the possible answers to a problem), it is an idea, a concept, and not a mere fact, and is summed up in one phrase.In some cases, you will have no idea what the possible answer to a problem worth being researched is, but you will be able to think of a way to solve that problem, and find out the answer in the meantime.It's ok in this case, to formulate a research question, rather than a hypothesis.Let those cases be rare, in any way.Another piece of advice when writing your hypothesis, regarding the trendy research fields: chances are great that they're trendy because somebody has already made that exciting discovery, or wrote that splendid paper that awoke everybody's interest in the first place.If you're in one of these fields, try to get a fresh point of view upon the subject;make new connections, don't be 100% mainstream.This will make the project even more stimulating for the reader.Imagine that you are writing about the trendiest subject, with absolutely no change in the point of view, and you are given the chance to make the research.Trends come and go, fast;what are the chances that, in four years' time, when your research is done and you are ready to publish your results, one of those well-known professors who dispose of huge research grants has already said whatever you had to say? Remember how, in a structured essay, right after the thesis you would present the organisation of your essay, by enumerating the main arguments you were going to present? Same thing should happen in a Rp.After stating your thesis, you should give a short account of your answers to those three questions mention earlier.State, in a few phrases, what will be learned from your research, that your project will make a difference, and why is that important to be known.You will have to elaborate on both of these later in the paper.The next step in writing your proposal is to prove that that particular piece of research has not been done yet.This section is usually called Literature Review.Inside it, you have to enumerate and critically analyze an impressive list of boring bibliography.The conclusion you shouldreach is that your idea of research has not been undertaken yet.Even more, you use this opportunity to prove solid theoretical knowledge in the field, and build the theoretical bases of your project.One tip: don't review all the articles and books in the fields even if you mention them in the bibliography list;pay attention in your analysis to those you will build on.Another one: avoid jargon when writing your Rp.The chances are great that the person(s)who will read your and another 1000 research proposals are not specialists in that very fieldso maybe they'll read applications for another specialisation.The capacity to get your message across in clear, easy-to-grasp concepts and phrases is one of the winning papers' most important advantages.So far, you have proven you have a research idea, that you are familiar with the field, and that your idea is new.Now, why should your project be worth researching? Because it advances knowledge, ok.But is this knowledge that anybody will need? Maybe nobody knows for sure how the shoelaces were being tied in the XIXth century, but who cares, beyond two lace-tying specialists? Find arguments to convince the reader that s/he should give you money for that research: practical use,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in your or other fields, opening new research possibilitie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facts that will allow a more appropriate course of action are possible reasons.Be clear and specific.Don't promise to save the world, it might be too much to start with.Even James Bond succeeds that only towards the end of the movie.We approach now one of the most difficult parts of writing a research proposal: the methodology.In short, what actions are you going to take in order to answer the question? When will you know whether the hypothesis has been proven wrong, or has survived enough tests to be considered, for now, valid? Those tests and the way you are supposed to handle them to give rigor to your research is what is understood under methods.Methods pide in qualitative(interviews, questionnaires)and quantitative(statistics, stuff that deals intensively with numbers).For some projects qualitative methods are more appropriate, for some quantitative, while for most a mixture of the two is adequate.You should pick your methods and justify your choice.Research methodology, however, is too a complicated thing to be explained here.And this is why it's so tough: not much attention is given to teaching it in Eastern Europe.Try, before writing your Rp, to read a bit more about methodologyand decide which methods suit your project best.Don't forget: reading theoretical pieces of your work and providing a critical analysis of those is also a kind of research.It's fine to provide a rough schedule of your research;some grant programs will also require a detailed budget, even though for scholarships this is unlikely.Conclusions: After working your way through the difficult methodological part, you only have to write your conclusions.Shortly recap why your hypothesis is new, why it advances knowledge, why is it worth researching and how, from a practical point of view, are you going to do that.Overall, the capacity of your project to answer the research question should come out crystal clear from the body of the paper, and especially from the conclusions.If this happens, it means you have a well-written Rp, and you have just increased you chances for having a successful application.One last word: how big should your Rp be? In most cases, this is specified in the application form.If it is not, we suggest that you keep it at about 1500 words(that's 3 pages, single-spaced, with 12 size Times New Roman).In fewer words it can be really tough to write a good Rp.With more you might bore your readers.Which we hope will not happen.Good luck

第五篇:开题报告撰写方法

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写在一起即可,主要说明的问题是:你研究这个课题的作用是什么?为

什么要研究?这就是目的。然后就是研究这个课题带来什么样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比如说节约成本,提高效率,或者是你研究的这个系统或者是机构相比现有的系统有什么突出的地方,有什么优越性,也就是能带来什么样的实际价值,这就是意义

2.研究现状:这一部分的内容是真正体现你查资料有多少,这一段主要说明目前国外、国

内在这方面的研究现状,也就是那些公司、那些科研院所、那些高校在做这方面的研究,研究到什么程度了,有哪些不足的地方,这样才能衬托出你研究此项课题的必要性

3.研究内容主要是要说明你研究的这个课题要完成的内容,也就是说你要具体干什么?当

然了,这首先需要你查资料,弄明白这个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或者你研究课题的基本思路和步骤,明确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然后每一部分的设计内容就是你要研究的内容。

4.研究方案:研究方案主要是采用什么样的思路和步骤来完成这个课题,一马文良的题目

为例,具体就是:资料文献查阅、整理——整体方案设计——可行性分析——材料选择——工艺、尺寸参数计算——零件图绘制_装配图绘制图纸——设计说明书——资料整理——机构试制——试验研究,等等,在我的这个基础上再完善一下

5.预期结果:指最后的研究结果以什么形式出现。可以是论文和设计图纸,具体硬件系统、结构等等,也就是你研究的这个课题最后要以什么来交差,其实就是你具体的说明一下你设计的内容)

6.参考文献不规范,按照我发到公共邮箱的标准统一编写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