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关于南江县建设国家级休闲旅游度假区的思考

关于南江县建设国家级休闲旅游度假区的思考



第一篇:关于南江县建设国家级休闲旅游度假区的思考

关于南江县建设国家级休闲旅游度假区的思考

青理东

南江县位于四川北缘,米仓山南麓,处于川、陕、渝旅游金三角中心地带,是全国生态旅游资源大县,拥有光雾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米仓山国家森林公园两个国家级旅游品牌。近年来,南江县委、政府明确了要把南江建设成为“国家级休闲旅游度假区”的发展定位。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笔者认为要把南江建设成为“国家级休闲旅游度假区”,实现旅游名县的目标,必须突破四个颈瓶:

一是突破交通瓶颈。截止目前,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3883公里,其中省道152.8公里、县道384公里、乡道586公里、村道及专用公路2760公里,路面铺装率达10%,通乡率达100%,通村率达68.8%。行路难问题得到一定缓解,但离旅游开发所需的大交通建设目标还很远。要紧紧抓住省交通厅帮扶挂联南江的历史机遇,切实加强景区交通建设,为旅游开发打通动脉。一要全力配合抓好广(元)巴(中)高速、巴(中)乐(坝)铁路等大通道建设,积极争取南(充)汉(中)高速过境南江,做好打通陈家山隧道前期准备工作。二要完成铁炉坝至闪塘弯生态公路建设。三要逐年完成闪塘弯——香炉山、关坝——大坝、大坝——大小兰沟——魏家坝、杨坝——鸳鸯坝——陈家山生态公路改造。四要规划建设大坝——铁船山——贵民——黄金峡——潮水旅游公路,打通光雾山至诺水河旅游环线通道。

二是突破资金瓶颈。旅游业的交通、水电、食宿等设施建设是资金密集型项目,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南江是一个农业大县、经济弱县,2007年本级财政收入仅5000万元左右,旅游开发与建设的资金投入必须广开门路。一要开放聚资。以开放引资金,以开放促发展,以开放破瓶颈。全民思想大解放,观念大转变,牢固树立“谁投资谁受益”、“你发财我发展”的经营理念,依靠资本运作,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以资源引投资,以投资搞开发,大力吸聚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商资本发展南江旅游业。实行南江旅游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渠道开放化,投资管理灵活化,以龙头企业带动旅游开发。二要国家投资。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对西部地区生态建设和基础设施重点投入的有利时机,加快推进光雾山景区创建AAAA级旅游景区步伐,以带动南江旅游业快速发展。三要财政投资。旅游业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为了扶持旅游支柱产业的发展,县政府要安排一定旅游专项资金,开征旅游发展基金,作为对旅游业的导向性投入。金融部门要积极安排贷款,支持旅游业的发展。

三是突破封闭瓶颈。发展旅游业,开放兴旅,必须改变南江旅游藏在深闺之中,世人未识的现状,要采取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宣传画册、文艺作品等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大南江旅游资源的宣传力度。一要整合光雾山、米仓山旅游资源,按照一个口号(建设西部原生态旅游大县)、一本画册、一个网站、一张地图、一张光碟的“五个一”要求,统一印制宣传资料,集中搞好对外宣传。二要抓好节庆宣传促销,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高质量、高标准举办好一年一度的中国·四川光雾山红叶节。三要搞好媒体宣传促销,将光雾山旅游网站、米仓山森林公园网站、小巫峡旅游网站整合为南江县旅游网,充分借助县外媒体,加大旅游宣传,提升旅游名气。四要充分发挥旅行社桥梁纽带作用,努力发展客源地旅游代理商,加强互为旅游目的地合作,实现客源互送、利益共享。

四是破服务瓶颈。旅游产业是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综合性产业,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对旅游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破旅游服务瓶颈,一要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加快完成铁炉坝10千伏输变电线路改造工程和上两至大坝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启动新民至大江口35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逐年在景区增建移动、联通基站,不断扩大通讯覆盖面,力争2010年实现景区通信全覆盖;加快解决大坝、十八月潭电视收视难问题。二要实施人才兴旅战略。人力资源是所有资源中最为宝贵的资源,要牢固树立人才为第一资源的观念,用市场机制引进高素质旅游人才,为南江快速发展旅游产业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认真抓好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旅游服务队伍。三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把市场竞争机制引入旅游服务业,用市场手段优化整合旅游资源,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作者系中共南江县委书记

第二篇:旅游休闲度假区规划建设实施方案

西安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规划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西安市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国务院新近制定的《关中—天水经济圈总体规划》,未来20年,西安将以建设国际大都市为目标,实施享誉世界的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临潼作为西安国际大都市和国际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承载区域,已具备了全面启动建设、率先建设的各项条件。为了加快临潼旅游业发展,使之成为我国和陕西、西安旅游产业的龙头,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临潼区人民政府就共同建设“西安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制定以下规划建设实施方案。

一、重要意义

临潼素有“中华源脉”之称,历经周、秦、汉、唐,一直为京畿之地,历史遗存众多,地热资源丰富,拥有秦始皇陵、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华清池等世界文化遗产和著名景区,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瑰宝之一。对临潼进行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是市委、市政府和曲江新区管委会、临潼区委、区政府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谐西安的一项重大工程,对加快西安文化、旅游、休闲产业的发展,促进城市资源的有效配置,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总体思路和发展规划

(一)总体思路

1.项目名称

西安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以下简称“临潼度假区”)

2.发展定位

以临潼享誉世界的旅游资源为依托,以山水生态建设为先导,以历史文化和现代休闲旅游的交相辉映为特色,建设集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康体养生、温泉疗养、商贸会展为一体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成为陕西、西安旅游的国际新品牌。

3.总体目标

建设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创造山水城市和现代旅游规划建设的国际典范;实现历史与现代、生态与城市、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共融,协调发展;促进文化、旅游、休闲产业大发展,实现区域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

4.基本原则

符合《关中—天水经济圈总体规划》和西安市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符合西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规划指导下开发建设。生态建设与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相结合;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与区域城市化发展相结合,景区文物保护与建设开发相结合。

(二)发展规划

将临潼度假区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旅游休闲度假区,使之成为带动西安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的重要城市增长极,进一步彰显西安的城市魅力,提升西安旅游的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开放度,成为西安建设国际性现代化大都市的重大示范工程。

1.规划范围

临潼度假区位于西安市东北,临潼区西南,区域面积24.60平方公里(以实际规划测量为准)。开发区域内现有2个街道、16个行政村。北以西临高速至西临城市快速干道为界;南界东起烽火台西至洪庆沟,以东西穿经骊山天文观测台、柏家山、果里、龚吕、三赵、军王、小峪、马家的骊山浅山山脊线为界;西以临潼—灞桥行政区划为界;东以临潼环城东路及环城东路南端与烽火台

连接的山脊线为界。

2.规划格局

临潼度假区在空间形态上形成“一山一带三湖五区”的基本格局。

一山:即以临潼骊山景区为依托,构建山、林、水、城四位一体的大山水生态格局。

一带:即在南部山区规划非开发用地的浅山生态涵养带,培育良好的生态涵养系统和生态屏障,更替过熟林带,培育新生林带,健全绿地林网,建设可持续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三湖:即在改造现有水库、水系的基础上,在骊山西侧新建1600亩水面,形成以凤凰池、芷阳湖、紫霞湖为核心水系的“三湖”优美景观。

五区:规划建设华清池—烽火台景区、温泉疗养教育区、半山养生度假区、国际旅游休闲区、商贸居住区等五个功能区。

(1)华清池—烽火台景区(1.18平方公里)

整合华清池现有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华清池—烽火台景区,保护、修复历史遗存,演绎历史场景,再现周、秦、汉、唐时代“烽火台”的历史风貌,策划大型文化演出,辅以旅游配套设施,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和全新的文化演出产品。

(2)温泉疗养教育区(2.87平方公里)

依托临潼独特的地热资源,提升、整合现有46家温泉疗养院群,建设国际一流的温泉疗养基地和休闲文化设施。同时建设国际旅游培训基地,以西安工程大学和西安科技大学新校区为依托,建设国际青年连锁旅馆和文化创意村,创办国际知名的旅游培训学院。

(3)半山养生度假区(2.12平方公里)

依托半山起伏绵延的地形优势,科学规划、集中配套,建设集游览、养生、商业地产开发为一体的高端养生度假核心区。

(4)国际旅游休闲区(13.76平方公里)

依据该区域地势优势,规划建设1600亩凤凰池,建设国际一流水准的运动公园,建设星级酒店群、商务会所、高端商业地产等配套设施,建设大剧院、影视城、文化艺术中心、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和教育、卫生设施,建设空中观光缆车和观光轻轨车,打造国际一流旅游度假目的地。

(5)商贸居住区(4.67平方公里)

建设商业配套设施和居住社区,使该区域成为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商业繁华的宜居新区。

3.投资建设平衡分析

经过测算,临潼度假区前期开发总投资约180亿元,开发土地等收入约180亿元,基本可以实现投资平衡。

4.实施步骤

临潼度假区的开发建设周期为五年,分三步实施。

第一步(2009—2010年),实施区域规划和旅游规划国际招标,完成临潼度假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以及修建性规划。全面展开起步区内道路、温泉采供中心、生态水系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6平方公里起步区内的征地拆迁,完成华清池—烽火台景区、温泉疗养教育区的建设,并实施临潼度假区土地流转方案。第二步(2011—2012年)建设完成半山养生度假区、国际旅游休闲区的建设。重点建设国际运动公园、星级酒店群和空中观光缆车及旅游配套服务设施。

第三步(2013—2014年)完成文化设施、旅游设施建设,完成商贸居住区建设,基本建成功能完备、环境优美、服务设施达国际标准的世界旅游目的地。

三、组织领导和管理体制

成立西安市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临潼度假区开发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决策协调,其主要职责是:对临潼度假区开发建设的总体规划、产业发展、拆迁安置、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事权划分、运营机制等重大问题进行决策指导。

西安市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临潼度假区各项具体工作的组织实施。

同时成立西安曲江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管理委员会(简称“曲江临潼度假区管委会”),为曲江新区管委会派出机构,和西安市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合署办公。曲江临潼度假区管委会主任、副主任由曲江新区管委会委派,管委会其余工作人员实行聘用制。

曲江新区管委会受市委、市政府委托,对临潼度假区内相关事宜,按照曲江新区管委会现行管理职能和权限进行管理。具体为发展改革、招商引资、规划建设、市政建设、国土资源管理、房屋管理等。其它社会行政和事务工作由临潼区政府负责。

曲江新区管委会、临潼区政府双方约定:曲江新区管委会对临潼度假区的管理年限自双方签订协议日起计为13年,13年后,曲江新区管委会从临潼度假区退出,并将临潼度假区的所有管理职权全面交付临潼区人民政府,临潼区政府不承担曲江管委会在对临潼度假区实施13年管理权限期间内的建设经营所产生的债权和债务。

四、事权划分

(一)产业发展、外经外贸、招商引资工作

临潼度假区的经济发展计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招商引资、项目投资管理、引进项目的服务以及企业投诉受理、外经贸管理等工作,由曲江新区管委会负责。

(二)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

临潼度假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建设项目的规划审批及管理、建设审批及管理、园林绿化、市政设施建设、户外广告审批,由曲江新区管委会负责。

(三)征地拆迁工作

临潼度假区规划范围内,涉及集体土地的征收、拆迁、安置、补偿、上访等工作由临潼区政府负责;涉及国有土地上各类企事业单位用地的收回、搬迁、安置、补偿及上访等工作,由曲江新区管委会负责。所有征地、拆迁、安置、补偿费用,由曲江新区管委会全部承担。

临潼度假区征地拆迁和安置的标准,按西安市农用地转用和城中村的相关政策执行,由临潼区政府制定具体的征地拆迁安置方案,上报西安市临潼国家旅游度假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批准后实施。

在西安临潼度假区范围内,按照就地、就近的原则建设集中安置区,用于临潼度假区的拆迁安置,旅游区内的企业用工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符合条件的被拆迁群众。

(四)房屋管理工作

临潼度假区规划范围内的房屋管理工作,由市房管局配合曲江新区管委会,依据高效服务、集中管理、现场办公的原则进行管理。工作人员由市房管局推荐,曲江新区管委会借调,其行政办公经费由曲江新区管委会全额承担,接受曲江新区管委会的直接领导和市房管局的业务指导。

(五)土地管理和土地开发工作

临潼度假区规划范围内的土地管理和土地开发,由曲江新区管委会负责。土地出让金收入全部留归曲江新区管委会,用于临潼度假区的征地拆迁、基础设施建设。具体土地管理和土地开发业务,由市国土局曲江新区分局负责。

(六)工商行政管理和税收管理工作

临潼度假区规划范围内的工商行政管理,由市工商局曲江新区分局负责。市工商局曲江新区分局在临潼度假区内设立办事机构,与支撑服务体系集中办公,其办公经费由曲江新区管委会全额承担。

临潼度假区规划范围内的税收管理,由市国地税局临潼分局设立临潼度假区国地税分局或征收科,独立成库,接受曲江临潼度假区管委会领导。

(七)财税征收和投资分成临潼度假区规划范围内的市政配套费,由曲江新区管委会收取,全部用于临潼度假区区域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建设。

临潼度假区内新建项目的税收(除契税外)及附加收入,自本框架协议生效之日起的前3年,由国地税曲江分局在临潼度假区内的派出机构统一征收,曲江新区管委会每年全额返还临潼区政府;自第4年起至第13年,曲江新区管委会和临潼区政府双方按5∶5的比例,由国地税曲江新区分局在临潼度假区内的派出机构统一征收,每季度分成,年终结算审计。临潼度假区内原有企业和在建项目工商行政管理和税收仍由工商临潼分局、地税临潼分局和临潼区国税局管理和征收。

临潼度假区内土地出让金收入和契税收入归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所有,用于临潼度假区内的征地、拆迁、安置和公共设施、文化旅游设施建设,临潼区政府不承担曲江新区在管理经营期限内的债权和负债。

此前,临潼区政府在临潼度假区规划范围内因土地开发需要,所投入的征地、拆迁费用和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费用,由曲江新区管委会偿还。临潼区政府将相应的土地批文和土地资料及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移交曲江新区管委会,由曲江新区管委会挂牌出让。

临潼度假区内实现的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项目投资的内资和固定资产投资指标以及合同外资额、实际利用外资,曲江新区管委会和临潼区政府均按5∶5的比例分享。

(八)户籍治安管理

临潼度假区规划范围内的户籍、治安管理,由市公安局临潼分局设立全建制的临潼度假区派出所负责,派出所的费用由曲江临潼度假区管委会全额承担。

(九)临潼区政府和曲江新区管委会双方利益及未尽事宜以双方签订的协议为准。

五、组建投融资和开发建设机构

成立西安曲江临潼旅游投资(集团)公司,属曲江新区管委会下属公司,承担临潼度假区的项目招商、重大项目建设、投融资、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开发和经营管理工作。

西安曲江临潼旅游投资(集团)公司计划注册资金15亿元。其中,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出资5亿元,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公司出资5亿元,西安曲江大明宫投资(集团)公司出资5亿元。

六、项目实施举措和政策保障

为了加快临潼度假区的建设步伐,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建成运营,采取以下措施和政策对园区的实施予以支持和保障。

(一)实施生态先行战略,树立“生态立区”的国际典范

率先实施“一山一带三湖”重大生态工程,改善和提升区域生态环境。率先建成1600亩凤凰池水面,改造提升芷阳湖、紫霞湖,形成临潼度假区完整的湖泊水系。对浅山生态涵养带,坡度25度以上的区域实现全面植被化,建设可持续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结合国际生态区的建设标准,使整个临潼度假区的绿化覆盖率达到45%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25%以上,再现“长安回望绣成堆”的自然美景。

(二)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实施基础设施超前配套

实施基础设施先行战略,用两年时间对临潼度假区规划范围内的道路、管网、供水、排水、电、气、通讯、燃气、热力、观光缆车等设施整体规划,一次性集中配套,建设温泉采供中心、热力中心,合理利用资源,使区域的基础设施配置达到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水准。

(三)借鉴国际先进开发模式,实施土地高度集约化、充分化利用

借鉴蒙迪卡洛等国际旅游城市先进的开发模式,对规划区域内的山地、坡地、半山地、沟壑、荒地等进行绿化美化,把山形水系作为重要的资源来运营开发。在区内西部区域建设高密度度假公寓和居住社区;在浅山区和丘陵地带,建设错落有致、步移景换的景观社区和度假产品;对现有温泉疗养院等,进行整体改造提升,将传统的温泉疗养改造为国际性的温泉疗养区。

(四)建设“土地银行”,探索区域集体土地流转和征用储备新机制

以国家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为契机,按照“土地确权、两权分离、集约利用、市场运作”的方针,依据土地有偿使用原则,对规划区域内的集体用地实行有偿有期流转制度,鼓励农民将承包的土地向规划区域内流转集中。在此基础上,设立“土地银行”,使之成为土地运营和融通资金的重要平台。

建立科学、公平、高效的土地储备新机制,积极探索土地一级开发和大资本介入土地开发的新办法,使合理的等级地差和土地收益为临潼度假区的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保障。

(五)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和大集团招商,吸引大资本投入

以新组建的西安曲江临潼旅游投资(集团)公司为主导,建设华清池—烽火台景区、凤凰池景区、国际运动公园、大秦帝国影视基地、五星级和超五星级国际温泉酒店群及国际会议中心等一批重大旅游项目,全面提升旅游吸引力,年接待游客新增500万人次以上。

引进5至10家国际旅游集团、酒店集团、会议集团和管理集团等大型投资商,利用其强大的品牌效应和资金优势,对临潼度假区进行国际化、集约化、专业化的运营管理。

(六)创建和申报相结合,实施相对封闭式运营模式,建设国际化景区

在国际旅游机构和国家旅游局的直接指导下,将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开发建设相结合,使临潼度假区的软硬件建设和管理水平同步达到国际水平,一次性申报国家5A级景区。创建新的国际旅游品牌,打造温泉、度假、酒店、会议、运动、居住等六大品牌体系。

在临潼度假区实施封闭式的运营管理模式:即在开发运营机制上实施“开发区模式”,在景区经营方面实施“准入制度”。

第三篇:滨海休闲度假区

滨海休闲度假区“大跃进” 6月28日,山东莱阳五龙河口,丁字湾海上新城虽处于半停工状态,但沿途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新城效果图、已经建成的两个高尔夫球场、两处初具规模的别墅区,使人丝毫不会怀疑这个沙上之城会半途而废。

这个全称为丁字湾海洋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的海上新城,位于五龙河入海口,占用大量海滩与湿地,甚至将丁字湾尾水域嵌进别墅区作为水景。而根据国家海洋局对该项目用海情况的批复,仅仅其海阳部分就将填海1577.9137公顷,透水构筑物27.5599公顷。

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城七区”9大核心区之一,丁字湾海洋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已引进9个大项目,总投资过千亿元。

丁字湾只是缩影,并且尚不是最疯狂的。“龙口、乳山、海阳、莱阳、胶东,无一例外的都在建设休闲度假旅游区,滩涂湿地成了房地产项目的落脚点。”山东一位环保人士告诉本报记者,这背后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获批后,山东将海洋文化和体育产业作为重点产业,试图把青岛、烟台、威海等打造成“国内外知名的滨海休闲度假目的地”。

围海造地的过程中,海洋出现了新的环境风险:围填严重改变了潮汐水道和河道的水文特征,导致湾内水质恶化、局部侵蚀或淤积、航道壅塞、洪灾衍生„„

度假区也疯狂

相比之下,丁字湾还只是侵占五龙河入海口湿地,即通过填埋海滩水泡子获取土地,将丁字湾湾尾圈进别墅区,形成海景;而龙口、文登等地更是直接填海造陆、建设人工岛。

公开资料显示,位于龙口湾南部海域的西海岸人工岛群,北起龙口港主航道南约2公里处,东起现有岸线,西侧、南侧至龙口招远海域分界线,号称国内在建的最大海上人工岛群。根据规划,该项目规划用海总面积44.29平方公里,其中填海35.23平方公里,将建设6个离岸人工岛和1个突堤式人工岛。

西海岸人工岛群投资方南山集团董事长宋作文曾描述称,岛群建成后,“将全力打造高端产业新区、度假旅游新区、总部基地新区、绿色生态新区、低碳经济新区和创新城市新区6个新区,到2020年,西海岸人工岛群将完成投资1000亿元、实现产值3000亿元,届时将建成一个10万人就业、30万人居住的海上新城”。

对丁字湾海上新城建设,莱阳当地居民并无好感。

“在湿地建高尔夫球场,谁能想到,这需要耗费多少水资源来支撑一些人的休闲生活?这些休闲度假区能起到‘地球之肾’的作用吗?那里可以再承担‘生命摇篮’的环境调节

功能和生态效益吗?”山东民间环保人士任增颖指出,一些“名不副实”的生态旅游区建设,“将严重破坏当地的水源、植被、物种等”。

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一位人士也指出,海滨休闲度假区建设将占据或破坏生物栖息地,导致沿岸生物迁徙或死亡,打破生态平衡,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影响,“当然,这种影响短期内无法精确评估”。而这或许使人容易放松对其危害的警惕。

如果海上休闲度假区建设涉及填海造陆,危害则更加严重。

以常见的采取顺岸平推的方式填海为例,这是用最小的投资获取最大的土地,但其对滨海湿地、近海生态的破坏也是最彻底和致命的。

对于邻近水域的鱼类而言,潮间带湿地就像一座支持生命的港湾,围填海使产卵场所消失,让数不胜数的鱼、虾、贝、蟹、水禽无家可归,生物多样性大大降低;使近岸洋流改变流向,沿岸自净能力下降。

有前车之鉴的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珠三角。近40年来,珠江口围海总面积达600多平方公里,增加了大片城市用地,却导致伶仃洋西部浅滩扩大、深槽萎缩,上游来沙在新口门淤积形成新的拦门沙,造成泄洪不畅、水灾内涝。深圳由于河口湾湿地被大片造陆来发展城市和港口,使得深圳湾口淤积,近岸水域污染严重,赤潮频发,红树林湿地减少了1/3。

被忽视的生态后果

“围海造陆有百害而无一利,而且潜在危害特别大。如果得不到遏制,后果不堪设想。”中科院地理所资深海洋研究员李宝田警告说。

为避免上述争议,更多地方采取了人工岛式填海造地而不是顺岸平推。但是,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巡视员王诗成指出,虽然离岸的人工岛群之间有水道,但目前也仅能从水流等方面论证对环境的影响,并不足以得出以后不会影响环境的结论。“像龙口湾是自然形成的,但人工岛群建成之后,这个湾就相对消失了。”王诗成说。

即使官方,也不讳言填海造陆尤其是人工岛建设的危害。国家海洋局2007年发布的《关于加强海上人工岛建设用海管理的意见》中,就明确指出:“建设人工岛尤其是连陆人工岛,会改变周边海域的水动力环境,从而导致海洋生物、海水交换和海底地形地貌改变。一定海域内建设过多过密的人工岛,甚至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灾难性后果。”

由于很多项目都刚建成或在规划中,还难以引起人们的警觉,填海的影响可能在几年或几十年之后才会非常显著,如环境污染、泥沙淤积等。

但在龙口,虽然填海的海上危害尚未显现,连带后果却已凸显:为了填海,龙口附近的屺砪岛被挖得面目全非,山头被削去一半。原为黄县八景之一的“屺砪收帆”、海光山色,已成了泥浆一片。

第四篇:西安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规划建设实施方案

西安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规划建设实施方案

2010-11-16 15:42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西安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规划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年二月二日

西安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规划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西安市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国务院新近制定的《关中—天水经济圈总体规划》,未来20年,西安将以建设国际大都市为目标,实施享誉世界的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临潼作为西安国际大都市和国际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承载区域,已具备了全面启动建设、率先建设的各项条件。为了加快临潼旅游业发展,使之成为我国和陕西、西安旅游产业的龙头,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临潼区人民政府就共同建设“西安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制定以下规划建设实施方案。

一、重要意义

临潼素有“中华源脉”之称,历经周、秦、汉、唐,一直为京畿之地,历史遗存众多,地热资源丰富,拥有秦始皇陵、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华清池等世界文化遗产和著名景区,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瑰宝之一。对临潼进行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是市委、市政府和曲江新区管委会、临潼区委、区政府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谐西安的一项重大工程,对加快西安文化、旅游、休闲产业的发展,促进城市资源的有效配置,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总体思路和发展规划

(一)总体思路

1.项目名称

西安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以下简称“临潼度假区”)

2.发展定位

以临潼享誉世界的旅游资源为依托,以山水生态建设为先导,以历史文化和现代休闲旅游的交相辉映为特色,建设集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康体养生、温泉疗养、商贸会展为一体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成为陕西、西安旅游的国际新品牌。

3.总体目标

建设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创造山水城市和现代旅游规划建设的国际典范;实现历史与现代、生态与城市、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共融,协调发展;促进文化、旅游、休闲产业大发展,实现区域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

4.基本原则

符合《关中—天水经济圈总体规划》和西安市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符合西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规划指导下开发建设。生态建设与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相结合;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与区域城市化发展相结合,景区文物保护与建设开发相结合。

(二)发展规划

将临潼度假区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旅游休闲度假区,使之成为带动西安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的重要城市增长极,进一步彰显西安的城市魅力,提升西安旅游的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开放度,成为西安建设国际性现代化大都市的重大示范工程。

1.规划范围

临潼度假区位于西安市东北,临潼区西南,区域面积24.60平方公里(以实际规划测量为准)。开发区域内现有2个街道、16个行政村。北以西临高速至西临城市快速干道为界;南界东起烽火台西至洪庆沟,以东西穿经骊山天文观测台、柏家山、果里、龚吕、三赵、军王、小峪、马家的骊山浅山山脊线为界;西以临潼—灞桥行政区划为界;东以临潼环城东路及环城东路南端与烽火台连接的山脊线为界。

2.规划格局

临潼度假区在空间形态上形成“一山一带三湖五区”的基本格局。

一山:即以临潼骊山景区为依托,构建山、林、水、城四位一体的大山水生态格局。

一带:即在南部山区规划非开发用地的浅山生态涵养带,培育良好的生态涵养系统和生态屏障,更替过熟林带,培育新生林带,健全绿地林网,建设可持续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三湖:即在改造现有水库、水系的基础上,在骊山西侧新建1600亩水面,形成以凤凰池、芷阳湖、紫霞湖为核心水系的“三湖”优美景观。

五区:规划建设华清池—烽火台景区、温泉疗养教育区、半山养生度假区、国际旅游休闲区、商贸居住区等五个功能区。

(1)华清池—烽火台景区(1.18平方公里)

整合华清池现有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华清池—烽火台景区,保护、修复历史遗存,演绎历史场景,再现周、秦、汉、唐时代“烽火台”的历史风貌,策划大型文化演出,辅以旅游配套设施,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和全新的文化演出产品。

(2)温泉疗养教育区(2.87平方公里)

依托临潼独特的地热资源,提升、整合现有46家温泉疗养院群,建设国际一流的温泉疗养基地和休闲文化设施。同时建设国际旅游培训基地,以西安工程大学和西安科技大学新校区为依托,建设国际青年连锁旅馆和文化创意村,创办国际知名的旅游培训学院。

(3)半山养生度假区(2.12平方公里)

依托半山起伏绵延的地形优势,科学规划、集中配套,建设集游览、养生、商业地产开发为一体的高端养生度假核心区。

(4)国际旅游休闲区(13.76平方公里)

依据该区域地势优势,规划建设1600亩凤凰池,建设国际一流水准的运动公园,建设星级酒店群、商务会所、高端商业地产等配套设施,建设大剧院、影视城、文化艺术中心、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和教育、卫生设施,建设空中观光缆车和观光轻轨车,打造国际一流旅游度假目的地。

(5)商贸居住区(4.67平方公里)

建设商业配套设施和居住社区,使该区域成为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商业繁华的宜居新区。

3.投资建设平衡分析

经过测算,临潼度假区前期开发总投资约180亿元,开发土地等收入约180亿元,基本可以实现投资平衡。

4.实施步骤

临潼度假区的开发建设周期为五年,分三步实施。

第一步(2009—2010年),实施区域规划和旅游规划国际招标,完成临潼度假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以及修建性规划。全面展开起步区内道路、温泉采供中心、生态水系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6平方公里起步区内的征地拆迁,完成华清池—烽火台景区、温泉疗养教育区的建设,并实施临潼度假区土地流转方案。

第二步(2011—2012年)建设完成半山养生度假区、国际旅游休闲区的建设。重点建设国际运动公园、星级酒店群和空中观光缆车及旅游配套服务设施。

第三步(2013—2014年)完成文化设施、旅游设施建设,完成商贸居住区建设,基本建成功能完备、环境优美、服务设施达国际标准的世界旅游目的地。

三、组织领导和管理体制

成立西安市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临潼度假区开发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决策协调,其主要职责是:对临潼度假区开发建设的总体规划、产业发展、拆迁安置、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事权划分、运营机制等重大问题进行决策指导。

西安市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临潼度假区各项具体工作的组织实施。

同时成立西安曲江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管理委员会(简称“曲江临潼度假区管委会”),为曲江新区管委会派出机构,和西安市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合署办公。曲江临潼度假区管委会主任、副主任由曲江新区管委会委派,管委会其余工作人员实行聘用制。

曲江新区管委会受市委、市政府委托,对临潼度假区内相关事宜,按照曲江新区管委会现行管理职能和权限进行管理。具体为发展改革、招商引资、规划建设、市政建设、国土资源管理、房屋管理等。其它社会行政和事务工作由临潼区政府负责。

曲江新区管委会、临潼区政府双方约定:曲江新区管委会对临潼度假区的管理年限自双方签订协议日起计为13年,13年后,曲江新区管委会从临潼度假区退出,并将临潼度假区的所有管理职权全面交付临潼区人民政府,临潼区政府不承担曲江管委会在对临潼度假区实施13年管理权限期间内的建设经营所产生的债权和债务。

四、事权划分

(一)产业发展、外经外贸、招商引资工作

临潼度假区的经济发展计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招商引资、项目投资管理、引进项目的服务以及企业投诉受理、外经贸管理等工作,由曲江新区管委会负责。

(二)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

临潼度假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建设项目的规划审批及管理、建设审批及管理、园林绿化、市政设施建设、户外广告审批,由曲江新区管委会负责。

(三)征地拆迁工作

临潼度假区规划范围内,涉及集体土地的征收、拆迁、安置、补偿、上访等工作由临潼区政府负责;涉及国有土地上各类企事业单位用地的收回、搬迁、安置、补偿及上访等工作,由曲江新区管委会负责。所有征地、拆迁、安置、补偿费用,由曲江新区管委会全部承担。

临潼度假区征地拆迁和安置的标准,按西安市农用地转用和城中村的相关政策执行,由临潼区政府制定具体的征地拆迁安置方案,上报西安市临潼国家旅游度假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批准后实施。

在西安临潼度假区范围内,按照就地、就近的原则建设集中安置区,用于临潼度假区的拆迁安置,旅游区内的企业用工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符合条件的被拆迁群众。

(四)房屋管理工作

临潼度假区规划范围内的房屋管理工作,由市房管局配合曲江新区管委会,依据高效服务、集中管理、现场办公的原则进行管理。工作人员由市房管局推荐,曲江新区管委会借调,其行政办公经费由曲江新区管委会全额承担,接受曲江新区管委会的直接领导和市房管局的业务指导。

(五)土地管理和土地开发工作

临潼度假区规划范围内的土地管理和土地开发,由曲江新区管委会负责。土地出让金收入全部留归曲江新区管委会,用于临潼度假区的征地拆迁、基础设施建设。具体土地管理和土地开发业务,由市国土局曲江新区分局负责。

(六)工商行政管理和税收管理工作

临潼度假区规划范围内的工商行政管理,由市工商局曲江新区分局负责。市工商局曲江新区分局在临潼度假区内设立办事机构,与支撑服务体系集中办公,其办公经费由曲江新区管委会全额承担。

临潼度假区规划范围内的税收管理,由市国地税局临潼分局设立临潼度假区国地税分局或征收科,独立成库,接受曲江临潼度假区管委会领导。

(七)财税征收和投资分成

临潼度假区规划范围内的市政配套费,由曲江新区管委会收取,全部用于临潼度假区区域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建设。

临潼度假区内新建项目的税收(除契税外)及附加收入,自本框架协议生效之日起的前3年,由国地税曲江分局在临潼度假区内的派出机构统一征收,曲江新区管委会每年全额返还临潼区政府;自第4年起至第13年,曲江新区管委会和临潼区政府双方按5∶5的比例,由国地税曲江新区分局在临潼度假区内的派出机构统一征收,每季度分成,年终结算审计。临潼度假区内原有企业和在建项目工商行政管理和税收仍由工商临潼分局、地税临潼分局和临潼区国税局管理和征收。临潼度假区内土地出让金收入和契税收入归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所有,用于临潼度假区内的征地、拆迁、安置和公共设施、文化旅游设施建设,临潼区政府不承担曲江新区在管理经营期限内的债权和负债。

此前,临潼区政府在临潼度假区规划范围内因土地开发需要,所投入的征地、拆迁费用和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费用,由曲江新区管委会偿还。临潼区政府将相应的土地批文

和土地资料及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移交曲江新区管委会,由曲江新区管委会挂牌出让。

临潼度假区内实现的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项目投资的内资和固定资产投资指标以及合同外资额、实际利用外资,曲江新区管委会和临潼区政府均按5∶5的比例分享。

(八)户籍治安管理

临潼度假区规划范围内的户籍、治安管理,由市公安局临潼分局设立全建制的临潼度假区派出所负责,派出所的费用由曲江临潼度假区管委会全额承担。

(九)临潼区政府和曲江新区管委会双方利益及未尽事宜以双方签订的协议为准。

五、组建投融资和开发建设机构

成立西安曲江临潼旅游投资(集团)公司,属曲江新区管委会下属公司,承担临潼度假区的项目招商、重大项目建设、投融资、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开发和经营管理工作。

西安曲江临潼旅游投资(集团)公司计划注册资金15亿元。其中,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出资5亿元,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公司出资5亿元,西安曲江大明宫投资(集团)公司出资5亿元。

六、项目实施举措和政策保障

为了加快临潼度假区的建设步伐,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建成运营,采取以下措施和政策对园区的实施予以支持和保障。

(一)实施生态先行战略,树立“生态立区”的国际典范

率先实施“一山一带三湖”重大生态工程,改善和提升区域生态环境。率先建成1600亩凤凰池水面,改造提升芷阳湖、紫霞湖,形成临潼度假区完整的湖泊水系。对浅山生态涵养带,坡度25度以上的区域实现全面植被化,建设可持续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结合国际生态区的建设标准,使整个临潼度假区的绿化覆盖率达到45%以上,森林覆盖

率达到25%以上,再现“长安回望绣成堆”的自然美景。

(二)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实施基础设施超前配套

实施基础设施先行战略,用两年时间对临潼度假区规划范围内的道路、管网、供水、排水、电、气、通讯、燃气、热力、观光缆车等设施整体规划,一次性集中配套,建设温泉采供中心、热力中心,合理利用资源,使区域的基础设施配置达到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水准。

(三)借鉴国际先进开发模式,实施土地高度集约化、充分化利用

借鉴蒙迪卡洛等国际旅游城市先进的开发模式,对规划区域内的山地、坡地、半山地、沟壑、荒地等进行绿化美化,把山形水系作为重要的资源来运营开发。在区内西部区域建设高密度度假公寓和居住社区;在浅山区和丘陵地带,建设错落有致、步移景换的景观社区和度假产品;对现有温泉疗养院等,进行整体改造提升,将传统的温泉疗养改造为国际性的温泉疗养区。

(四)建设“土地银行”,探索区域集体土地流转和征用储备新机制

以国家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为契机,按照“土地确权、两权分离、集约利用、市场运作”的方针,依据土地有偿使用原则,对规划区域内的集体用地实行有偿有期流转制度,鼓励农民将承包的土地向规划区域内流转集中。在此基础上,设立“土地银行”,使之成为土地运营和融通资金的重要平台。

建立科学、公平、高效的土地储备新机制,积极探索土地一级开发和大资本介入土地开发的新办法,使合理的等级地差和土地收益为临潼度假区的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保障。

(五)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和大集团招商,吸引大资本投入

以新组建的西安曲江临潼旅游投资(集团)公司为主导,建设华清池—烽火台景区、凤凰池景区、国际运动公园、大秦帝国影视基地、五星级和超五星级国际温泉酒店群及国际会议中心等一批重大旅游项目,全面提升旅游吸引力,年接待游客新增500万人次以上。

引进5至10家国际旅游集团、酒店集团、会议集团和管理集团等大型投资商,利用其强大的品牌效应和资金优势,对临潼度假区进行国际化、集约化、专业化的运营管理。

(六)创建和申报相结合,实施相对封闭式运营模式,建设国际化景区

在国际旅游机构和国家旅游局的直接指导下,将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开发建设相结合,使临潼度假区的软硬件建设和管理水平同步达到国际水平,一次性申报国家5A级景区。创建新的国际旅游品牌,打造温泉、度假、酒店、会议、运动、居住等六大品牌体系。

在临潼度假区实施封闭式的运营管理模式:即在开发运营机制上实施“开发区模式”,在景区经营方面实施“准入制度”。

第五篇:旅游度假区作业

旅游度假区作业(每组在以下三个题目中任选一个)

1、中国泛北部湾休闲度假区设计

项目对象:以东南亚各国游客为中心辐射全球

项目地点:防城港海滨及周边地区(以海滨为主题的度假村)

2、广西大学休闲活动中心设计

项目对象:西大全体教职员工及学生

项目地点:相思湖及周边地区(主题形式自定)

3、中国南宁东盟生态旅游度假村设计

项目对象:东南亚各国及中国游客为中心

项目地点:南宁周边森林山地地区(以自然生态为主题的度假村)要 求:

1、度假村名称、构思、创意、规模、设计定位及主题形式由小组自行

决定。

2、创意新颖,布局合理,构思独特。

3、必须配有系统、全面的项目策划书。(文案及图形)

4、定位准确,充分体现地域特性和风格特征,设计构思符合课题内容。

5、要求主题明确、水体,绿化、景观、建筑及主体酒店内部装饰设计。

6、各个项目特征个性明显区分,对应配套及服务设施齐全,系统完整。

7、策划书电脑制作打印装订完整,图纸表现手法不限(手绘、电脑均可)。完成形式:

1、文案策划书一本A3大小(打印装订成册)。

2、总体平面规划图(或鸟憨图)一张。

3、主园区整体效果图一张。

4、主体建筑、景观建筑若干张。(根据需要)

5、主景观、主水体及配套景观图若干张。

6、主体酒店及配套餐厅或娱乐中心室内设计效果图若干张。

7、最终版式按全开排版,每组版面不得少于5张,必须附设计说明。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