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要做个孩子
精读与略读
——《我要做个孩子》读书交流会
好书需要分享,阅读需要交流。开学来,我们同读了《我要做个好孩子》,今天,咱们就进行一个读书交流会,好吗?
出示课题:《我要做个好孩子》读书交流
一、概括人物,理解内涵
1.据我了解,有的同学看了不止一遍,感兴趣的地方还看了好几遍呢!谁能用一句话来说说你读完这本书的感受?(指名交流)
接下来我还要考考大家。
出示:①《病急乱投医》②《天上掉下来的小妹妹》③《小人得志,君子报仇》④《猫和鼠,你喜欢哪一个》,让学生分别说说这些题目的含义。
2.从书中,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说说书中哪些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金玲(这是学生)
家长
老师 用简短的话概括一下人物形象。
3.我想很多同学想要补充。因为这本书大家读得很认真、很细致,还学会了用笔思考,在一些重要的章节和情节边做了批注,写上了自己的感言。这是一种非常好的读书方法,它会使我们的阅读更加深刻。大家一定有许多的话说,那么我们先来谈谈你印象最深刻的人物吧。
4.*金铃
第一个想的是主人公。她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可以说说她的外貌、成绩、性格、品质等等,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学生交流,上台板书)胖妞一个---性格外向、自来熟-----善良-----乐于助人-----有情有义----指导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特点。5.刚才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为金铃画了像。那么在金玲自己的心目中,她认为自己是个好孩子吗?为什么会这么想?(沙发事件)
聪明的你们,能不能看出,在文中的妈妈赵卉紫的心中,在作者黄蓓佳的心中,金铃是不是一个好孩子?(一起看书P272)
6.那么什么样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呢?你现在对好孩子内涵的理解又是怎样的呢?(学生交流:富有同情心,善良的孩子是好孩子。好孩子是热心肠的,乐于帮助别人……)
7.好孩子也许不漂亮,但因为可爱而美丽,也许并不聪明,她却知道要努力;也许有些马虎,有些调皮,却拥有纯洁的心灵。黄蓓佳把自己的心里话用这本书告诉了女儿,告诉了每一位读者,告诉了我们的爸爸妈妈。
二、精彩回放,佳段欣赏:
1.书中不仅有栩栩如生的人物,还有真实生动的故事,更有细腻传神的描写,我们来欣赏:
A袋子里有几片嫩嫩的桑叶,薄薄的叶片间有几条蚕宝宝在轻轻蠕动----(1)这句话喜欢吗?
(2)我们的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要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并用生动的笔触记录下来。
B张灵灵从塑料袋里----(1)说说这句话好在哪里?
(2)这些动词的使用真实传神啊!不愧是著名啊!我们在表达时,应该推敲所用的词,力求准确。C金玲独自站在树下---(1)说说这段话哪里值得我们学习?
(心理活动的描写生动,围绕她的矛盾心理表达了金玲的怜悯之心)2.通过对上面三段话的欣赏,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黄蓓佳善于在作品中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进行描写,“生动的描写”是她扣住读者心弦的法宝。书中这样的描写还有很多,你能举些例子吗?
生交流。
3.如果你们在读书的过程中不仅关注了书里写了什么,还思考作者怎么写,那我们的读书收获会更多。
三、阅读内化,倾诉心声 1.《我要做个好孩子》自1996年第一次出版以来,伴随了无数孩子的成长,让我们听听一个孩子的心声。
课件出示,齐读诗歌: 我要做好孩子,一个正直的孩子,好和坏,对和错,能够分得清清楚楚。我要做好孩子,一个好学的孩子,也许做不了第一,可是从不放弃努力!我要做好孩子,一个自立的孩子,生活的道路那么长,成功必须靠自己!……
2.拿出你的小书签,把你最想说的话按这首小诗的形式,接着写下去!出示课件,生在音乐中创作,师巡视
我要做好孩子,一个…… ………
3.指名交流:让我们来听听几位同学的心里话吧!
4.总结:同学们说得真好,在老师的心目中,你们都是最可爱的好孩子。我想,不管什么时候,当你翻开这本书,拿起这张小小的书签,这样的感觉一定会油然而生,我要做——我能做——我就是——(好孩子)
四、个性阅读,智慧碰撞。
1.我想每个孩子读完这本书,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都有倾诉和表达的欲望。接下来,我们围绕这几个主题,小组开展阅读交流,然后全班交流。(由于时间有限。请每人选择一个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1)你喜欢金玲吗?理由是什么?(2)你像金玲吗?
(3)金玲的爸爸妈妈像你的爸爸妈妈吗?(4)金玲的班级和你的班级一样吗?(5)你愿意和金玲做朋友吗?(6)你愿意金玲来我们班吗?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2.今天,围绕《我要做个好孩子》这本书,大家做了很好的交流,如果把你的发言和尚未来得及表达的想法写下来,就是读后感了,那么,今晚的作业《我要做个好孩子》读后感有问题吗?
3.孩子们,腹有诗书气自华,如果我们乐于读书,并善于将读书感受与人交流,你会得到更多来自于读书的快乐!
第二篇:《我要做个还孩子》读后感
《我要做个还孩子》读后感
最近我在看一本《我要做好孩子》的书,受益匪浅。当我看到这本书的封面,觉得很奇怪:这个女孩面带微笑,在做这么多的作业,显得很轻松,可为什么还说要做个好孩子?我抱着疑问来看这本书。一看才知道,其实这是一个6年级学生的心声。故事里的主人公金铃,11周岁,是一个读6年级的学生,长得胖嘟嘟的,非常可爱,大家都很喜欢揪她的脸。但金铃非常粗心,连普通的计算题都会算错。一次考试,十道计算题就连错了六道。老师为此大发雷霆,把金玲叫到了办公室,罚她另做十道计算题,说怪也怪,在老师的监督下,十道题中只错了两道,让老师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还有一次,邢老师生病,金铃去看她,邢老师很感动。为了鼓励金铃树立自信,培养金铃开朗的性格,打开她心灵的窗户。邢老师就抓住这个机会,让金铃为大家上一节作文课,让金铃发挥她的特长写作,写完作文后,让金玲把全班的作文带回家认认真真地改。因此,金玲和邢老师形成了很融洽的师生关系。
书中的故事与现实生活很接近,我们的老师和父母也希望我们是个好孩子,长大了能有所成就,成为有用的人。所以,我们要从现在开始,不断改正自己缺点,发扬自己的优点。那好孩子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呢,应该怎么做呢?”我问自己。其实做一个好孩子,首先就要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好孩子只有学习成绩好,是远远达不了做一个好孩子的标准的。一个好孩子的人品很重要,如果一个人学习成绩好,却很小肚鸡肠,自私自利,也是不行的。应该像金玲一样把诚实、善良、宽容、有爱心、有责任心、关爱父母、助人为乐,视为自己的责任。
成绩好,还应该人品好,行为好,碰到需要自己帮忙的人,就应该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
第三篇:13.我要做个独立的孩子
题目: 我要做一个独立的孩子
——《爸妈不是我的佣人》读后感
作者:温佳凯
学校:鄞州区姜山镇茅山小学405班指导老师:陈波
今天我读完了《爸妈不是我的佣人》这本书。书中的主人公胡小闹每天像王子一样被妈妈和爸爸伺候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却还不知足,直到有一天有一个人打破了他平静的生活。开学的第一天,他们的新班主任高歌用一盒巧克力收买了她们的芳心。之后,胡小闹在高歌的指导下,变得越来越独立了。在一次乡村之旅时,胡小闹认识了一位新朋友李达。李达和胡小闹一样大,却是那么的听话、懂事。他的爷爷外出打工了,而奶奶整天只能躺在床上,李达还给奶奶按摩。此外,李达还自己养了一群家禽,每天给它们喂食。他还要自己洗衣服、做饭,做家务活。胡小闹看了心里很惭愧,暗暗发誓要像李达学习。一个学期后,胡小闹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之前的被爸爸妈妈伺候变成了帮爸爸妈妈干活和劳动的好孩子。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在想,这分明就是在说我吗?我娇气、依赖,什么事都要爸妈帮忙,自己从来都搞不定。比如:我做好作业从来不整书包就去玩了,每次都是妈妈帮我整的。结果有一次妈妈有事出门了,没有帮我整书包,结果第二天早上,我就背着空书包去上学了。到了学校拿作业才发现什么都没带,结果只好打电话再叫妈妈送来。唉,说到底,我就是爸妈的寄生虫,永远都长不大。我应该像胡小闹一样独立起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一个独立自主的孩子。自己要用的东西早点准备好,不要爸妈催,更不要爸妈帮。此外,也不能只顾着自己,有时也要帮爸爸妈妈做一点事,就像他们帮我们一样那么真诚无私。
鸟儿大了要飞出鸟笼独自觅食。我们也要长大的,不能一直依赖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只能让我们依赖一时,不能让我们依赖一辈子。再说爸爸妈妈也有自己的事要做,年纪也会慢慢大起来的,我们不能再增加他们的负担,相反还要帮他们,比如:帮妈妈洗洗碗、做做饭,帮爸爸捶捶背、倒倒水……
做一个独立的人,是我看了这本书最大的感想。我也要像胡小闹一样改掉身上依赖父母的坏毛病,这样等爸爸妈妈老了才能依靠我们。
点评:现在的孩子都娇生惯养,各个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所以这也是小作者读了《《爸妈不是我的佣人》后想要表达的。通过对书中主人公胡小闹和李达的故事回顾,小作者明白了在生活中自己应该如何做,在他的自我反思中我们分明看到了他那颗闪亮的心。
第四篇:我要做个小豆豆
我要做个小豆豆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古浪五中七年级(6)班宋英年
指导老师:陈菊元
暑假里,我读了《窗边的小豆豆》一书,这本书是是黑柳彻子写的,她是日本著名作家、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少年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
当我读完这本书后,我就产生了一个愿望:我要做个小豆豆,我要做个像小豆豆一样的孩子,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关爱,像小豆豆一样在大巴教室里学习读书。
小豆豆因为淘气被原来的学校退了学,来到巴学园。在这座叫“巴学园”的奇怪学校里,孩子们在用废弃的电车车厢做的教室里上课,按自己喜欢的顺序自由学习各个科目。他们都没有固定的座位,不同年级的也可以坐在一起。校长会要求大家自带有“山的味道”(蔬菜、肉类)和“海的味道”(鱼、海味)的午饭,也会自己策划包含稀奇古怪项目的运动会,让每个孩子都能发挥特长。如果上午就把课程都学完了,下午大家就集体出去散步学习地理和自然;夜晚还在大礼堂里支起帐篷“露营”,听校长讲旅行故事„„她在巴学园彻底地脱胎换骨了。
小豆豆的妈妈是一位极其宽容和有耐心的好妈妈,她从不批评豆豆,豆豆被退学她也只是默默地重新找了所学校让豆豆转学。豆豆天天把衣服弄得很破,她也从不说什么,哪怕豆豆做了别人眼中的荒
唐事,她也只是让女儿要注意安全,只要豆豆开心,她都能理解她的行为。她是每个孩子都梦想能拥有的妈妈,我很羡慕小豆豆有这么好的妈妈。
小林校长的则是我最最敬佩的老师,他的教育方式太独特了,他几乎不批评学生,也从不给学生打上任何好或坏的标签,他包容、理解那些孩子,用最容易让孩子接受的方式引导他们,充分让他们发展自己的个性。在他的精心呵护下,每一位学生都快乐地学习、互相关爱、互相帮助、自由成长。就连豆豆为了找掉进厕所的心爱的钱包而掏粪坑的行为,他也只是路过的时候轻描淡写地对她说:“弄完之后,要把这些全放回去啊。”一点也没有批评或斥责小豆豆,没有给豆豆一点点的思想压力,!豆豆也通过一些事情自己体会到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这样的方式真是了不起啊!小林校长精心为有缺陷的同学设计的运动会让那位有身体缺陷的同学成功地找到了自信和荣誉感,怎么会有这么伟大的老师呢!小林校长是我听说过的最可敬可爱、也是我最想当他学生的老师。
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是那么的有趣真实,深深地吸引了我。书读完了,但我久久沉浸在巴学园的生活中。我喜欢巴学园,喜欢小豆豆,喜欢小豆豆的妈妈,喜欢小林宗作校长。我多么想变成小豆豆,听到老师和妈妈说:“你真是个好孩子!”
评语:这篇读后感 内容丰富,非常精彩。文章开头入题自然。作者在文章中详细地介绍了书中的主人公的经历妈妈的宽容耐心,校长的独特教育方式,介绍同时自然地抒发情感。文章用语通顺,抒情细腻,作者能够把自己的想法非常自然地交待出来。让作为老师的我们明白,教育应该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不断地反省和换位思考。
第五篇:我要做个好孩子
《我要做个好孩子》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交流阅读感受、收获,引导学生进一步去理解文章的主旨——什么样的孩子才是好孩子,获得情感熏陶。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话交流,理解作品主要情节,感受人物形象,知道什么样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教学难点:
从具体的故事情节中去感知人物品质,披文入情入境。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走进作者,明确阅读书目。
1、同学们,从小到大,一本又一本的好书,陪伴我们走过了金色的童年,给了我们最温暖的回忆,这些书让我们的童年五彩缤纷,充满幻想。我们每一个同学都会说出一大堆自己喜欢的儿童作家的名字来,你能说出哪几位儿童作家的名字?
2、学生交流。
3、今天,我们就要和其中的一位来一次心灵的亲密接触。她就是——板书:黄蓓佳。
4、大家想不想见见她,(出示书中扉页的照片)这就是大家喜欢的大作家。
5、作者简介:黄蓓佳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她为大人们创作的书,每一本都风靡一时;给孩子们写的书,每一本都精彩纷呈。她也有一个幸福的家,有一个胖乎乎的女儿,她根据女儿的故事,写成了我们今天将要共同去阅读的长篇小说——生齐(板书:我要做好孩子)。
二、简介故事主要内容,激发阅读兴趣。
这是一本适合少年儿童和家长、老师共同阅读的长篇小说。这本书的主人公金铃是一个成绩中等,但机敏、善良、正直的女孩子,她为了做个让爸爸妈妈和老师
满意的“好孩子”作出了种种努力,并为保留心中那份天真、纯洁,向大人们作了许多“抗争。最后,她和同学们一起充满信心地走进了升学考试的考场……
小说情节生动,情感真切,语言流畅,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能给读者以思考和启迪。
三、走进故事情节,整体感知脉络。
1.据我了解,同学们都很喜欢这本书,有的甚至读过好几遍了,谁能用一句话说说读完这本书后的感受?(学生交流)
2.小结:《我要做好孩子》是一部适合孩子、家长和老师共同阅读的长篇小说。小说艺术地展示了一个小学毕业生的学校、家庭生活,故事情节生动、真切,让人读来兴致勃勃。书中的人物似曾相识。知道主人公是谁吗?书中还提到了哪些人物?他们和主人公是什么关系?
(学生交流)
3、大家很会读书,人物关系记得这么清楚,其实这也是我们读好一本书最基本的条件。接下里我还要考考大家。
人物竞猜:
(1)一个又瘦又矮的小子,是金铃的同桌,经常讨好金铃。是个小机灵鬼,让邢老师也给他补课,也有点小滑头,剪下以前卷子上的签名贴在八十四分的卷子上,结果当然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他是__________________。
(2)十二岁的女孩,是金铃最好的朋友,和她形影不离,一有什么消息就会告诉金铃,金铃有什么不懂的就会请教她。但她生气时会谁也不理。她是________________。
(3)一个小胖子,是金铃的死对头。为让几个好同学给自己抄作业诬告了尚海和金铃,让他俩每人陪十元钱给张灵灵。平时写作业不肯动脑筋,总借别人的来抄。他是______________。
(4)他数学很好,一表人才,是副班长。可是总喜欢恶作剧,做的一些不光彩的事被同学们一一暴光。最后一个儿童节,他为同学们拍照差点出了洋相。他是____________。
(5)她长得高高大大的,虽然名字有点像日本名字,但却没有日本女人的模样。
她在本市一家以女性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杂志社上班,负责编几个文艺性的版面。她学中文出身,年轻时思想颇为洋化,崇尚欧美教育方法,从女儿会爬会说话开始就鼓励她一切自由。他是____________。
(6)他今年40岁,长得宽厚结实,如果不是脸上那副挺有讲究的眼镜,看着就像运动员,不像学者。
他做起事来一丝不苟。有次给女儿买奶粉,跑了十几家商店,半天也没决定下来。他做家务的能力真的不行。他是____________。
(7)她五十多岁,瘦瘦小小的,总是穿一双白色旅游鞋,走起路来脚下生风,说话急速短促,一分钟能吐几百个字,训起学生来一讲就是一两个小时,学生有些怕她。金铃一开始不怕,但后来被她训过后,觉得她处处不如原来的老师。没有旧老师长得漂亮,话页没有旧老师说得好听。可是,期中考试前,她找金铃讲了许多道理,并且鼓励了金铃。后来,金铃觉得她笑起来其实也很好看“眼睛眯成一条缝,露出两颗小虎牙,像个小姑娘似的。”
现在,你知道她是谁了吗?
(8)她刚过11周岁生日,在本市新华街小学读六年级。身高1.55米,体重50公斤,标准的重量级选手。因为胖,脸、鼻子、嘴巴都是圆嘟嘟的,一看就叫人喜欢,一喜欢就忍不住要在她脸上揪一把。她最大的特点是跟谁都能够“自来熟”,男女老少尊卑贵贱,她一概都能搭得上话、聊得上共同的话题,时不时还把对方逗得哈哈大笑。
她是一个乐观、善良的人。
(学生根据出示的片段,回答上述问题。)
四、说说哪些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交流,教师点评
五、走进金铃,触摸主人公心灵。
1.这些人物中,我们最熟悉、最喜欢的就算是主人公金铃了,(板书:金铃)这节课,我们重点来聊聊她,说说她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印象,必须用具体的情节来证明你的观点。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2.学生交流,教师做好相应的板书。
3.刚才,大家纷纷说出了自己的阅读感受,在作家心目中,金铃是不是一个好孩子?
4.小结:在黄蓓佳心中,好孩子也许不漂亮,但因为可爱而讨人喜欢;也许不能考第一,但却从没放弃努力;也许有些马虎,却正直、善良、机敏。作者就是通过这本书,把她心目中的好孩子的形象告诉了所有人。
六、读入中读出,获得情感体验。
1.你们认为,什么样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呢?学生交流。
2.让学生谈感受。
(①我妈妈认为好孩子是:学习好,孝顺父母,听话、乖巧。但在我心中好孩子的标准是:不仅学习好,孝顺家长,还要有好的心态,讲诚信。
②我妈妈认为不跟大人回嘴,每天必须努力学习,是好孩子。我认为不是这样,我们每天快乐的生活,快乐的学习就可以了。
③好孩子要有自主能力,自主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一味地听家长安排,那样跟被扯着线的木偶没有什么两样。)
3.在每个人的心目中,好孩子的标准也许不太一样。对那些成绩不好的孩子,我们应该怎么去看待他们?尚海、倪志伟算不算好孩子?全班分成正方和反方,组织课堂辩论,尚海、倪志伟是不是好孩子?(要求用书中的细节结合自己的理解来证明,做到有理有据)
4.听了同学们的辩论,我想起了书中邢老师的一句话:“好孩子的内涵太丰富了,它所有的光圈不全是由一百分组成的。”让我们来听听一个孩子的心声,出示诗歌,齐读。
我要做好孩子,一个正直的孩子,好和坏,对和错,能够分得清清楚楚。我要做好孩子,一个机敏、向上的孩子,也许考不了第一,可从不放弃努力。
我要做好孩子,一个自立的孩子,生活的道路那么长,成功必须靠自己!
5.问题探究。(学生交流)
七、交流总结。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从这本书中,我们不仅认识了许多可爱的孩子,更重要的是我们明白了如何去做一个好孩子。好书即良友,终身不可离。希望大家继续读好这本书,并且今后能再去阅读其它更多的儿童作品。
(课件出示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