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学校作业检查制度

学校作业检查制度



第一篇:学校作业检查制度

小路店学校作业检查制度

一、检查目的:

有效落实新课改要求,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同时了解教师上课、作业的布置及批改情况,特制定作业检查制度。

二、检查时间:

采用定时检查、随时抽查相结合的办法。

1.定时检查:每月一次,由教务处组织,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参与,对全校各年级、各学科作业的实施情况作全面的检查。

2.随时检查:根据需要,由教务处组织管理人员、教研组长等对某个年级、某门学科或某位教师任教的部分学生作业进行检查。

三、检查内容:

1.检查教师对作业的设计

教师对作业的设计要体现适切性、实效性和创造性。

作业内容要围绕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基础知识的巩固练习为主,辅以少量的提高题和思考题,避免简单机械重复性的作业。

作业要有层次性,这是贯彻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原则的具体体现。学生的素质和水平不一,对所学内容的掌握也自然会存在差异。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布置不同内容和难度的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提高和发展。要控制作业时间,课堂作业以当堂练习当堂反馈为主。每天家庭作业总量不得超过1小时。其中语文作业控制在30分钟以内、数学作业控制在20分钟以内。2.检查教师对作业的批改、讲评及辅导

教师要及时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尽可能做到当天批改、当天讲评。如有特殊情况,可延后。大小作文,允许一周内完成批改,批改时使用统一的批改符号。提倡教师运用人性化的评语对学生进行鼓励与交流,有针对性地为不同层次和水平的学生所做的作业写上批语,传递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要求和指导意见,使学生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融洽师生感情,强化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对学困生提倡面批。教师要留意并收集的优秀作业或作品,通过表彰和展示优秀作业,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

对作业中出现的典型错误,及时进行讲评并指导学生认真、及时订正。对错误率较高的题目,教师要应认真反思,改进作业设计。对学困生要采用面批的方式的进行。

3.检查学生作业习惯

作业质量最终体现在学生、落实到学生。结合《小学生作业规范与要求》,检查学生的书写能力、作业本整洁、作业及时完成度等方面的情况。

四、反馈评价

教导处把在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中获得的信息要分析总结,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向有关课任教师反馈检查结果,对突出的共性问题在教研活动中进行讲评。

在每学期末,教务处组织教师对作业设计、布置和批改进行个人小结自评、组内交流互评,学校把作业的检查评比结果作为对教师教学“六认真”和年终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

第二篇:作业检查制度

作业检查制度

一、教师布置作业的要求

1、作业量: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知识内化、转化为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布置作业要有明确的目的,每节课都要求布置适量的作业和课后作业。

2、作业的内容:

(1)教师必须熟悉中考考试说明和近年的中考题以及新课程的要求,提高平时作业训练的针对性、有效性。

(2)布置的作业必须经过同头教师精选,严禁不加选择的盲目翻印已有资料(特别是单元、期中、期末、中考等阶段、综合性练习)。

(3)对配合教材下发的同步练习册的题目,同头教师认真研究后,结合教学和学生实际情况布置完成。

3、作业的形式:

(1)作业一般可分成基础型、模仿型、创造型等几种类型;作业注意基础性、递进性和创造性。分层次布置作业,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独立完成作业,让学生有足够的自觉空间。

(2)提倡布置趣味性强、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形式灵活、少而精的作业,坚决反对布置大量的、机械的抄写性作业。

(3)教师可指导有能力的学生阅读教师精选过的优秀课外读物,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作相应的督促指导与鼓励。

二、教师批改作业的要求:

1、作业收交及时,认真检查作业收交情况。对不交作业的同学,任课教师说服、指导,及时追交,达到杜绝不交作业的现象。严禁出现以机械抄写多遍作业的形式对不交或没完成作业的学生进行惩罚。

2、我校各年级各学科的作业都实行全做全批(作文除外)。从教师的批改日期标注评语、到学生的作业本的整洁格式书写、改错方式等都要严格规范,借此确保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3、教师批改作业要准确无误,严禁利用学生批改作业与试卷。

4、提倡教师运用人性化的评语对学生进行鼓励与交流。

5、如果作业出现大量错误,在找原因、想办法、搞清楚的基础上必须重做;如果出现普遍性错误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解决并进一步强化此类题型的练习。

6、收集学生优秀作业。教师有责任留心并收集推荐观点新颖、思维创新、解题独特的优秀作业或作品,分别编辑成册或以其他方式,以示对学生的鼓励。

三、学校对教师布置批改情况的检查

1、学校坚持严格的作业检查制度,以此作为衡量教师的责任心和工作成绩的重要依据之一,使教学切实落实到平时的教学训练中。通过查阅,座谈,问卷等形式,真正体现“教师走进题海,学生走出题海”的理念,切实减轻过重课业负担,将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

2、用检查、抽查相结合的办法。教务处在每月末对学生作业进行不定期抽查,每学期的期中、期末对学生作业进行两次全面检查,了解学生作业的收交率及教师的批阅情况并进行详细登记,将检查结果在教师全体会上通报,并记入教师教学综合考评量化。

第三篇:作业检查制度

作业检查制度

完成作业是学生保证学习效果的必要手段;批改作业是教师的常规工作。为提高作业的实效,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培养良好的教风,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有效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了解教师上课、作业的布置及批改情况。依据我校教学实际和一般教学规律,特制定鸡东县永和中学各学科作业检查制度,请全体任课教师配合执行。

一、检查的时间

采用定时检查、随时抽查相结合的办法。

1.定时检查:每月一次,由教导处组织,对全校各年级、各学科作业的实施情况作全面的检查。

2.随时检查:根据需要,由教导处组织人员、对某个年级、某门学科或某位教师任教的部分学生作业进行检查。

二、检查的形式

通过查阅、问卷调查、作业展评等形式,对需要检查的内容作全面的了解,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填入《教师作业情况检查登记表》中。

三、检查的内容

1.看教师对作业的设计

教师对作业的设计要体现适切性、实效性和创造性。

2.看教师对作业的布置

教师布置作业的数量要少而精,体现作业的整合性。

3.看教师对作业的批改。

教师要及时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每次批改都注明批改日期。

4.听学生对作业的意见

对作业的检查评价过程中要充分听取学生的感受、意见和建议。

四、检查结果的反馈与评价

教导处把在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中获得的信息要分析总结,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向有关课任教师反馈检查结果,对突出的共性问题在教职工大会上作讲评,并计入绩效工资的考核。

本制度于2008年节9月1日开始实施

附:各学科作业批改量化标准

科目 必做题练习册日记作文钢笔楷实验报告语文2次/周 1次/周 6次/学期1次/周数学 4次/周2次/周英语 4次/周2次/周1次/2周物理 2次/周2次/周1次/2周 化学 2次/周2次/周1次/2周 政治 2次/周2次/周历史 2次/周2次/周地理 2次/周1次/周生物 2次/周2次/周1次/2周 备注:1.作业量由学校统一规定,教导处适当调整。2.考试试卷要求全批。3.教导处检查重点:必做题、练习册、各类考试试卷、语文和英语学科的作文。

作业检查制度

鸡东县永和中学

2008.9.1

第四篇:作业检查制度

作业检查制度

作业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促进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完成作业是学生保证学习效果的必要手段;批改作业是教师的常规工作。为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培养良好的教风,依据我校教学实际和一般教学规律,特制定实验学校小学《实验精编》作业检查制度。

1.作业检查实行量化等级制,总分100分,每学期教导处检查两次,每次满分为50分。

(1)年部主任负责检查本年部作业完成情况,每月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要求统一进度,重点检查回批、纠错情况。

(2)教务处在期中、期末考试前组织全校性作业检查。由教务处组成文理两个检查组,组织相关人员到各年部进行检查,检查前两个小时通知有关受检教师,限时进行准备,如果检查时受检教师不能及时准备好需要检查的资料,从其总分中扣除5分,并在两天内将需要检查的资料送交教务处进行补检。检查时,检查人员通过填写表格的方式进行量化评分。检查结果将通报校行政例会,并反馈给各年部。由各年部将具体情况反馈给教师本人。

(3)教务处通过对两次评价的得分累加形成一个教师整个学期的作业批改情况的最后得分,根据评分情况形成对这个教师一个学期作业批改情况的最终评价。分为A、优秀B、良好C、合格三个等级。各班各科作业总成绩名次获年级组半数前为优秀作业班。

2.教务处检查项目主要包括三大项:(1)作业内容的质量20分。即所布置作业能否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否有针对学生学习内容的实际情况;作业量是否适当;作业的难易是否适度。(2)作业批改的质量20分。数量是否达标;能否给出等级并附有鼓励性评语;是否有学生的纠错反馈。(3)作业书写的效果10分。

3.评选优秀作业,搞好作业展览,并给予有关教师适当奖励。

一、教师布置作业的要求

1、作业量: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知识内化、转化为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布置作业要有明确的目的,每节课都要求布置适量的作业和课后作业。

2、作业的内容:

(1)教师必须熟悉中考考试说明和近年的中考题以及新课程的要求,提高平时作业训练的针对性、有效性。

(2)布置的作业必须经过同头教师精选,严禁不加选择的盲目翻印已有资料(特别是单元、期中、期末、中考等阶段、综合性练习)。

(3)对配合教材下发的同步练习册的题目,同头教师认真研究后,结合教学和学生实际情况布置完成。

3、作业的形式:

(1)作业一般可分成基础型、模仿型、创造型等几种类型;作业注意基础性、递进性和创造性。分层次布置作业,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独立完成作业,让学生有足够的自觉空间。

(2)提倡布置趣味性强、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形式灵活、少而精的作业,坚决反对布置大量的、机械的抄写性作业。

(3)教师可指导有能力的学生阅读教师精选过的优秀课外读物,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作相应的督促指导与鼓励。

二、教师批改作业的要求:

1、作业收交及时,认真检查作业收交情况。对不交作业的同学,任课教师说服、指导,及时追交,达到杜绝不交作业的现象。严禁出现以机械抄写多遍作业的形式对不交或没完成作业的学生进行惩罚。

2、我校各年级各学科的作业都实行全做全批(作文除外)。从教师的批改日期标注评语、到学生的作业本的整洁格式书写、改错方式等都要严格规范,借此确保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3、教师批改作业要准确无误,严禁利用学生批改作业与试卷。

4、提倡教师运用人性化的评语对学生进行鼓励与交流。

5、如果作业出现大量错误,在找原因、想办法、搞清楚的基础上必须重做;如果出现普遍性错误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解决并进一步强化此类题型的练习。

6、收集学生优秀作业。教师有责任留心并收集推荐观点新颖、思维创新、解题独特的优秀作业或作品,分别编辑成册或以其他方式,以示对学生的鼓励。

三、学校对教师布置批改情况的检查

1、学校坚持严格的作业检查制度,以此作为衡量教师的责任心和工作成绩的重要依据之一,使教学切实落实到平时的教学训练中。

通过查阅,座谈,问卷等形式,真正体现“教师走进题海,学生走出题海”的理念,切实减轻过重课业负担,将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

2、用检查、抽查相结合的办法。教务处在每月末对学生作业进行不定期抽查,每学期的期中、期末对学生作业进行两次全面检查,了解学生作业的收交率及教师的批阅情况并进行详细登记,将检查结果在教师全体会上通报,并记入教师教学综合考评量化。

第五篇:学生作业检查制度

学生作业检查制度

理念:教师走进题海,学生走出题海

教师布置作业的要求

1、作业量: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知识内化、转化为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布置作业要有明确的目的,每节课都要求布置适量的作业和预习任务。

2、作业的内容:

(1)教师必须熟悉中考考试说明和近年的中考题以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平时作业训练的针对性、有效性。

(2)布置的作业必须经过同科教师精选,严禁不加选择的盲目翻印已有资料(特别是单元、期中、期末、中考等阶段、综合性练习)。

(3)对配合教材下发的同步练习册的题目,同科教师认真研究后,结合教学和学生实际情况布置完成。

3、作业的形式:

(1)作业一般可分成基础型、模仿型、创造型等几种类型;作业注意基础性、递进性和创造性。分层次布置作业,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独立完成作业,让学生有足够的自觉空间。

(2)提倡布置趣味性强、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形式灵活、少而精的作业,坚决反对布置大量的、机械的抄写性作业。

教师批改作业的要求:

1、作业收交及时(每课一收),认真检查作业收交情况。对不交作业的同学,任课教师说服、指导,及时追交,达到杜绝不交作业的现象。严禁出现以机械抄写多遍作业的形式对不交或没完成作业的学生进行惩罚。

2、教师批改作业要准确无误,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批改作业。

3、提倡教师运用人性化的评语对学生进行鼓励与交流。

4、如果作业出现大量错误,在找原因、想办法、搞清楚的基础上必须重做;如果出现普遍性错误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解决并进一步强化此类题型的练习。

5、收集学生优秀作业。教师有责任留心并收集推荐观点新颖、思维创新、解题独特的优秀作业或作品,分别编辑成册或以其他方式,以示对学生的鼓励。

学校对教师布置批改情况的检查

1、学校坚持严格的作业检查制度,以此作为衡量教师的责任心和工作成绩的重要依据之一,使教学切实落实到平时的教学训练中。

通过查阅,座谈,问卷等形式,真正体现“教师走进题海,学生走出题海”的理念,切实减轻过重课业负担,将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

2、用检查、抽查相结合的办法。教务处在每月对学生作业进行不定期抽查,每学期的期中、期末对学生作业进行两次全面检查,了解学生作业的收交率及教师的批阅情况并进行详细登记,将检查结果及时公布,并记入教师教学综合考评量化。

王庄中学教务处

2011年11月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