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2010级课题指南及封面

2010级课题指南及封面



第一篇:2010级课题指南及封面

附件一: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2010级学生 暑假社会实践调研课题指南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相关问题:

1.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调查 2.中国房地产业的现状及问题调查 3.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状况调查 4.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调查 5.城市社区建设实证调查

6.中国户籍制度改革与城乡一体化问题调查 7.城乡居民幸福指数调查

8.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村民、居民自治组织选举)状况调查 9.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情况调查 10.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现状调查 11.教育状况调查 区域性问题:

12.广东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调查 13.广东“城中村”改造现状调查 14.跨国公司在广东设立研发中心情况调查 15.珠三角地区各类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状况调查 16.珠海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调查 17.珠海市城镇化建设调查 18.珠三角地区民工生存状态调查 19.珠海市产业结构与升级的调查 20.珠海企业自主创新实践调查

21.区域性历史名胜及旅游资源状况调查 22.改革开放以来所在地区巨大变化的调查

大学生相关问题: 23.大学生心理压力调查 24.目前大学生学习状况调查 25.目前大学生消费结构调查

26.网络流行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及行为导向作用调查。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的格式及要求

1、调查报告的写作格式 ①题目(标题或正副标题)

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

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陈述式如《吉林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提问式如《为什么大学毕业生择业倾向沿海和京津地区》。正副标题结合式,正题陈述调查报告的主要结论或提出中心问题,副题标明调查的对象、范围、问题,如《高校发展重在学科建设――××××大学学科建设实践调查》等。②列出调查的主要内容

调查时间、调查地点、调查对象、调查方法、调 查 人、调查分工等。③调查报告正文

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前言: 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主体: 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④社会调查的附件

证明进行社会调查的相关材料,如调查问卷、访谈纪录、调查介绍信等。2.社会实践调研报告的写作要求: ①独立完成,不得抄袭。②论文政治观点正确。

③文章正文字数为3000字左右。

3.社会实践调研报告的打印及装订: ①必须用A4纸打印;

②封面上填写的“报告题目、班级、姓名、学号、完成日期”等内容的字体为三号宋体字。

③论文或调查报告的标题使用三号宋体字,其余部分均使用小四号宋体字。④装订的第一页为封面,即“实践教学成果报告”的封面。

⑤在报告封面上填写好“题目、姓名、学号、班级、完成日期、指导教师”等信息。

⑥提交的报告必须按照页码序号,“小号在上,大号在下”进行装订(侧装订)。

附件四:

暑假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目:

名: 学

号:

级:

完成日期:

指导教师: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制

第二篇:课题封面

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

减负增效专项课题

《小学语文主题模块教学的策略研究》

过程性材料

(单元预习汇总)

常州市解放路小学

第三篇:课题封面

第一卷:课题基础性材料

1、课题立项申报书、上级批文

2、课题方案

3、实验教师基本情况、学生基本情况统计

4、实验前、后学生数据材料,课题基本情况统计表

5、学生问卷调查,教师问卷调查

第二卷:课题专题性材料

1、实施计划、试验阶段小结

2、优秀教案、课例分析、实验论文、听课记录、评课活动、教案设计、教学反思、科研交流会记录

3、实验教师专题讲座、经验交流、教研课、赛课、公开课等资料

4、实验过程检查情况肥西、个案及群体变化分析

5、实验教具、学具

6、试题及试卷、成绩分析

7、作业设计

8、社会反映、社会评价

第三卷:课题专题性材料

1、各类研究报告:问卷调查报告、实验结题报告

2、专题研究总结

3、活动简报、论文发表情况、实验教师获奖情况

4、论文、专注、光盘、声像等

第四篇:2018课题指南[范文模版]

2018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

选题指南

经济建设

1.辽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矛盾、主攻方向及重大问题研究

2.辽宁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及对策研究 3.辽宁民营经济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4.辽宁农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5.辽宁产业、产能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6.辽宁投融资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7.辽宁建设具有持续竞争力和支撑力的工业体系研究 8.辽宁服务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9.辽宁生态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10.辽宁财税、金融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11.辽宁科技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12.辽宁创新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13.辽宁政府管理、公共服务、社会保障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14.辽宁劳动、就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15.辽宁人口、人才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16.辽宁收入分配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17.辽宁文教体医卫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18.辽宁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19.辽宁发展实体经济研究

20.辽宁发展互联网+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形态研究 21.供给侧结构改革下辽宁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对策研究 22.辽宁自贸区建设的现实基础和未来展望研究

23.关于加快辽宁自贸试验区建设,促进形成以开放引领辽宁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发展对策研究 24.辽宁自贸试验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25.辽宁自贸实验区促进国企改革发展研究

26.辽宁自贸试验区建设背景下辽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27.关于进一步推进沈阳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的研究 28.关于进一步推进沈大国家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的研究 29.大连国际航运中心与辽宁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研究 30.辽宁健全有效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研究

31.辽宁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国有企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研究

32.辽宁加快形成灵活高效的国有企业市场化经营机制研究 33.辽宁深化国有企业内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研究

34.辽宁完善国有企业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体制政策研究 35.辽宁落实国家一系列国企国资改革政策研究 36.辽宁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研究 37.辽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研究 38.以国有企业为辽宁振兴“龙头”研究 39.辽宁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研究 40.辽宁深化国企国资改革研究 41.辽宁培育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42.辽宁培育国有企业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研究 43.辽宁积极稳妥推进国有企业厂办大集体改革研究 44.辽宁解决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研究

45.辽宁地方与中央企业协调合作、双赢发展研究 46.辽宁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

47.辽宁聚焦产业链、价值链,推动国有资本和产业联动调整,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研究

48.辽宁建立健全统一的国有资产监管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和基础管理工作体系,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重大风险事件研究 49.关于全面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的研究 50.辽宁省商品市场集聚区转型升级研究 51.辽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52.辽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研究

53.辽宁装备制造业八大重点领域发展研究 54.我省智能制造发展趋势研究 55.提高“辽宁制造”竞争力的研究

56.辽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并驾齐驱研究 57.加快数字化建设助推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研究 58.新一轮东北振兴背景下辽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发展研究 59.辽宁省经济开发区发展态势研究 60.沈抚新区企业现状及发展研究 61.辽宁利用同江苏、北京、上海对口合作机制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研究 62.辽宁特色乡镇建设研究

63.推动民营经济、民营企业成为辽宁振兴生力军研究 64.中央与地方双层金融监管协调机制问题研究 65.辽宁省金融服务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66.认真贯彻总书记“三个推进”要求,努力为全省中小企业发展营造规范有序的法治保障研究 67.辽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研究 68.辽宁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研究 69.辽宁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研究 70.辽宁加快培育新产业新业态研究

71.辽宁打造具有持续竞争力和支撑力工业体系研究 72.关于以创新驱动体质,靠深化改革增效,助推实体经济发展的研究

73.辽宁开展混合所有制和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研究

74.辽宁省大数据服务创新驱动因素研究 75.辽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竞争优势研究

76.辽宁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研究

77.辽宁商贸物流发展研究

78.辽宁省打造世界知名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研究 79.辽宁军民融合发展的基本路径和政策研究 80.辽宁建设知识产权强省研究 81.阜新经济转型研究

82.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铁岭实体经济研究 83.关于老工业基地用“金融+”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的研究

84.县级财政如何实现收支平衡并保证财力稳定性增长研究 85.锦州港、龙栖湾港如何带动锦州工业经济发展研究

政治建设

86.辽宁深化政治生态建设研究 87.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研究 88.辽宁加强和改进人大代表工作研究

89.辽宁完善体制机制、从根本上杜绝数据造假现象研究 文化建设

90.进一步创新发展辽宁文化产品和服务研究 91.鸭绿江流域文化产业经济带开发问题研究 92.发展文化产业与打造区域特色品牌研究 93.发展新媒体与塑造区域新形象研究 94.辽宁省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与创新设计研究 95.加强辽宁历史文化保护研究 96.辽宁全民健身现状及发展研究

97.“健康辽宁”对辽宁经济活力影响研究 98.辽宁全民健身服务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研究 99.辽宁省体育产业发展趋势研究 100.辽宁利用老旧厂房改造体育场地设施用于体育健身可行性研究

101.辽宁体育旅游特色小镇建设对策研究 102.辽宁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研究 103.建设全国雷锋文化高峰对策研究

社会建设

104.加快辽宁农业新业态发展的调查研究 105.辽宁农业大数据的整合与探索研究 106.辽宁扎实做好扶贫攻坚工作研究

107.“教育致贫”与“教育脱贫”:现状,评估与政策建议研究

108.辽宁进一步深化养老制度改革研究 109.辽宁进一步深化劳动就业体制改革研究 110.辽宁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研究 111.辽宁进一步深化住房体制改革研究

112.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辽宁老工业基地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113.辽宁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研究 114.辽宁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115.辽宁网约车反垄断法律规制研究

116.大数据时代辽宁省城市社会治理的挑战与对策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

117.辽宁资源型城市产学研协同创新现状及对策研究 118.关于推进抚顺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119.抚顺生态资源保护与发展的对策研究

党的建设

120.辽宁扎实推进干部作风转变研究

121.辽宁以推进干部作风转变为抓手全面推进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122.辽宁建设一支思想素质高、道德品行好、执政本领强、工作作风实的干部队伍研究 123.辽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

124.辽宁建立以党组织研究讨论为董事会、经理层决策前置程序的体制机制研究

125.辽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全面清除积弊、彻底净化和修复政治生态研究

126.辽宁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整治干部作风突出问题、防止“四风”现象反弹回潮研究

127.辽宁纠正经济数据造假现象、清除“数字出官、官出数字”坏风气研究

128.辽宁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整治和防止“圈子文化”、纠正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研究

129.辽宁紧盯干部作风建设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塑造良好政治生态研究

130.党的十八大以来辽宁全面从严治党的主要成效和经验研究

131.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第五篇:课题参考指南

附3:

课题参考指南

一、重点课题(规定动作)

1、青年农民工城市融入意愿调查(5月30日前上报)

2、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运用新媒体教育引导青少年

4、青少年科技创新助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5、新形势下促进青年创业就业工作

6、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

7、共青团参与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

8、“大公益、大枢纽、大平台”探索与研究

二、其他课题(自选动作)

(一)思想引导

1、引导青少年树立和坚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国梦的理想信念的途径和方法研究

2、新时期提高青少年思想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研究

3、互联网时代青少年政治表达方式的研究

4、当代大学生思想动态研究

5、高校学生社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

6、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7、在青少年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8、在新形势下培养造就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研究

9、青年环境意识研究

10、青年社会化过程中共青团思想引导感召力研究

11、青年群体分化背景下的思想引导工作研究

12、提高共青团吸引力、凝聚力研究

(二)服务大局

1、提升共青团在河北绿色崛起进程中参与度与贡献率的研究

2、引导青年参与河北绿色崛起的社会动员(组织动员)模式研究

3、创新青年志愿者工作模式的研究

4、搭建志愿服务信息平台的研究

5、运用网络引导青少年参与公益的研究

6、动员团组织参与环渤海加速发展和京津冀协同发展

7、组织农村青年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中努力发挥作用

8、创新社会化机制研究

9、共青团参与绿色崛起研究

10、组织动员青年助力四大攻坚战

(三)服务青年

1、企业务工青年的生存发展状况研究

2、创新型(技能型)青年人才培养的研究

3、青年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行机制的研究

4、共青团促进青年(大学生)创业就业的途径、机制、方式的研究

5、共青团协助政府管理青年事务的途径和机制研究

6、政府购买青年社团组织服务的机制研究

7、促进青年创业就业

(四)青少年权益保护

1、河北青少年权益保护的法制研究

2、共青团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机制研究

3、青少年诉求整合、表达机制的研究

4、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品牌项目社会化运作的研究

5、共青团介入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路径的研究

6、青少年就业援助方式和途径的研究

7、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的研究

8、建立区县青少年犯罪预防重点群体信息共享机制的研究

9、其他有关青少年事务的研究

(五)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

1、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

2、基层团组织空转问题研究

3、基层团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4、团员队伍建设研究

5、团内民主探索与实践

6、基层团的工作项目研究

7、基层团的工作方法研究

8、青年动态研究

9、其他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的研究与探索

10、扩大团的有效覆盖面研究

11、党建带团建的途径和机制研究

(六)少先队工作

1、新时期如何做好少先队工作

2、少先队专业化建设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