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申论: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
申论范文: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
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高晓松的这首歌,虽然由来已久但一直被经久传唱,承载着人们心心念念的期待。其实与其类似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也凝练而又精准地阐述了在一成不变的生活面前,人们对于理想追求的那份急切、对于梦想实现的极尽渴望。
这种对于“诗和远方”的希冀,并非毫无由来。事实上,这种呼唤与呐喊,在现如今的社会中,体现地尤为明显:快节奏的工作,让职场白领一边狼吞虎咽自己的早餐,一边步履匆匆地追赶公交;高压力的常态,让精英人士超负荷地工作与运转,也时常在听到过劳死的例子而扼腕叹息;不断飞涨的房价,让辛苦奋斗的蚁族,躲在城市的角落,望楼兴叹、暗自神伤„„有了如此沉甸甸的压力,也就更加酝酿着“逃离苟且,奔赴远方”的时代情绪。
事实上,脚踏实地,安于苟且,是生活的主色调。诚然,远方让人暂时忘却烦恼与压力,但是远方终究有终点。诗歌让人享受片刻的宁静与欢愉,但是诗歌终究有时限。作为自然人,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在精神的世界、思想的海洋里,自由徜徉。但作为社会人,我们有着多重的角色与身份,赋予着使命、承担着责任。诗歌与远方,解决不了实际的生活。眼前的苟且,依然等待我们去应对,身边的关联,依然需要我们去处理。把生活安排妥当,把压力一一排解,才是主色调。
事实上,仰望星空,心怀远方,是生活的调味品。当前的中国,时下的青年,正在经历和面临着三个重要的拐点:刘易斯拐点、老龄化拐点、城镇化拐点。这是时代的特征,也是青年人无法褪去的历史印痕。在此之间,青年人也承受着比之前更为焦灼的责任、压力、涤荡、冲击。如若不进行及时有效地释放与宣泄,就像沉睡的火山,不定期地迸发,极有可能伤人伤己。在安静的夜里,仰望心空;在繁忙的生活中,心怀远方,或许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让情绪得以宣泄,让压力得以释放,让身心得以调整,也让灵魂得以净化。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最好的时代,给予我们最多的机会。最坏的时代,也给予我们最大的压力。作为年轻一代,要正视眼前的苟且,脚踏实地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人际;要心怀诗歌与远方,仰望星空,去梳理好自己的情绪、思想、情怀、灵魂,迎接一个从容、丰盈的人生。(完)
第二篇: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2017年9月31日结束了短暂而充实的岗前培训,不知不觉正式已经进入工作岗位两个多月的时间了。曾经仰望星空,畅想着风吹麦浪,硕果累累的农村金融磅礴景象。目光由天空落到脚下,发现自己的工作环境和想象的不一样。没有把酒话桑麻的闲适,多了几分充实;没有溪头卧剥莲蓬的惬意,多了几分严谨;没有戴月荷锄归的恬静,多了几丝烟火。这段时间来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到我的工作是怎样的一份工作,我所处的环境是这样真实而深刻。
永远不会忘记卖豆腐串的小哥,带着一兜零钞存钱,我小声嘟囔怎么不整一下。瞬时,他脸一下红了,目光闪躲,想说什么又没有说出来。我意识到了话说重了。立马就转移话题,问他最近生意如何,他一扫刚才的羞赧,开始说天气转凉,生意慢慢淡下来,准备找别的营生,争取明年五一把女朋友娶回家云云,我立即提醒他开存单注意时间,到明年用钱的时候正好到期,他仿佛受到了鼓励,开始说他以后的规划。过了一段时间,他又来了,带来了一叠工工整整的零钞。
这个小哥只是众多客户中的普普通通的一个,收玉米的大爷整日匆匆忙忙,小超市大姐操心你的终身大事,隔壁村老奶奶存钱给孙子上大学……他们诚实、勇敢;他们淳朴,善良。他们在这片晋国沃土上繁衍生长。这就是他们本来的模样。而我们农商行,早就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一起生长,一起开花,一起繁荣。
有时候也会畅想,农村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农村金融以后会如何发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未来的农村必然会充分发展,平衡发展,蓬勃发展。根植于农村的农村金融也必将充满希望。我们农商行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上有着不可或缺的担当和使命。这就是我们的使命。
很幸福,我们被需要。很幸运,能反哺这片生养我的土地。更有幸的是,我见证了曲沃农商行改制成功,恰逢十九大盛大召开。这不是终点,而是一个起点。更是我职业生涯的新开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抬头仰望这片星空,更加激励我苦练技能,提升自我,脚踏实地,扎根农村金融第一线。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第三篇: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1101班的李琦。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
那永恒的炽热,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
这是温家宝总理发表的一首小诗《仰望星空》中的节选。2007年5月14日,总理在同济大学向师生们作了一个即席演讲,他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我们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我希望同学们经常地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
共和国的首任总理周恩来就是这样一位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的楷模。年仅12 岁的周恩来回答老师的为了什么而读书的问题时,便是那掷地有声的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而读书。
今天的我们呢?有没有思考过,现在的我们是为了什么而读书?仅仅是为了一份好的工作吗?是为了锦衣玉食的生活吗?还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不可否认,这些目的都没有错。可是,我们要怎么面对自己的国家?我们要用什么行动来回报自己的祖国?
不要对我说,当网上遍布着日本抢夺钓鱼岛的新闻时,你一点都不气愤;
不要对我说,当菲律宾一次又一次用南海问题挑衅我们时,你一点都不愤怒; 不要对我说,当外国媒体说中国坏话时,你一点感觉都没有。
我确信,没有任何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会麻木到这般地步。
因为我相信,我们都用着自己的方式深深爱着这片生养我们的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可是,当今的我们是不是需要选择理性的方式来爱国,而不是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要爱国,要报国;要关注祖国的命运,民族的前途;但切记,要懂得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怎么去表达爱国,怎么去体现爱国,更重要的,怎么能更好的报国?
钓鱼岛引发的国内打砸抢日货的事件,真的是爱国行为吗?当我们看着自己的同胞脸上惊恐的表情,当我们听到孩子的哭声,当我们看着一片狼藉的店铺,我们的心里难道就得到满足了吗?我们砸的到底是什么?日本没有动用一兵一卒就伤害了我们自己的同胞,而且是用我们自己的双手。我们是大学生,难道,我们面对这种问题 仅仅上街游行,打砸抢日货就是爱国行为?
我们要做什么才是真正的励志报国?
正如温总理所说的,仰望星空,心怀梦想。脚踏实地,努力奋斗。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是中华未来的主力军,我们要有激情但是我们更要理性。
只要祖国需要,我和大家一样,绝对不会退缩半步!“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但,我深知,现在的我,一腔热血,满怀激情,要实实在在的转化为爱国的行动,报国的做派!
做梦并不是坏事,但是我们要脚踏实地的去实现自己的美好梦想。这不仅仅是我的事,这是我们的事。国家是我们的国家,政府是我们的政府,人民是我们的同胞!
如果我们当中一部分人成为律师,那么我们就努力维护人民的利益;如果我们当中的一部分人成为外交官,那么我们就努力为国家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如果我们中的一部分人成为环卫工人,那么我们就为自己的祖国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心力;如果我们是主持人,那么我们就努力让中国走向世界。在我看来,立志报祖国无非就是我们各司其职,真正做到让老有所依,少有所养。让我们的国家因为我们的存在而有更好的发展!
所以,无论今后,我们从事何行何业,只要心系国家,心系人民,中国何能不昌盛,社会怎能不富强。青年强,则中国强,喜迎祖国十八大,愿所有的同胞们发奋图强,励志报国。谢谢!
第四篇:2017江苏省考申论精选: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
在2017江苏公务员考试复习的时候,申论文章可能是很多考生的一大难点,对于申论作文技能的提升,考生其实可以从模仿开始,从背诵好的文章,模仿优秀文章入手,看的多了,学的多了,自然而言会在自己的体内消化,最后变成自己的东西,名言信手拈来,对策有理有据,分析鞭辟入里,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时间久了,就能写得出一手好文章了。
中公申论范文精选: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高晓松的这首歌,虽然由来已久但一直被经久传唱,承载着人们心心念念的期待。其实与其类似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也凝练而又精准地阐述了在一成不变的生活面前,人们对于理想追求的那份急切、对于梦想实现的极尽渴望。
这种对于“诗和远方”的希冀,并非毫无由来。事实上,这种呼唤与呐喊,在现如今的社会中,体现地尤为明显:快节奏的工作,让职场白领一边狼吞虎咽自己的早餐,一边步履匆匆地追赶公交;高压力的常态,让精英人士超负荷地工作与运转,也时常在听到过劳死的例子而扼腕叹息;不断飞涨的房价,让辛苦奋斗的蚁族,躲在城市的角落,望楼兴叹、暗自神伤„„有了如此沉甸甸的压力,也就更加酝酿着“逃离苟且,奔赴远方”的时代情绪。
事实上,脚踏实地,安于苟且,是生活的主色调。诚然,远方让人暂时忘却烦恼与压力,但是远方终究有终点。诗歌让人享受片刻的宁静与欢愉,但是诗歌终究有时限。作为自然人,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在精神的世界、思想的海洋里,自由徜徉。但作为社会人,我们有着多重的角色与身份,赋予着使命、承担着责任。诗歌与远方,解决不了实际的生活。眼前的苟且,依然等待我们去应对,身边的关联,依然需要我们去处理。把生活安排妥当,把压力一一排解,才是主色调。
事实上,仰望星空,心怀远方,是生活的调味品。当前的中国,时下的青年,正在经历和面临着三个重要的拐点:刘易斯拐点、老龄化拐点、城镇化拐点。这是时代的特征,也是青年人无法褪去的历史印痕。在此之间,青年人也承受着比之前更为焦灼的责任、压力、涤荡、冲击。如若不进行及时有效地释放与宣泄,就像沉睡的火山,不定期地迸发,极有可能伤人伤己。在安静的夜里,仰望心空;在繁忙的生活中,心怀远方,或许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让情绪得以宣泄,让压力得以释放,让身心得以调整,也让灵魂得以净化。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最好的时代,给予我们最多的机会。最坏的时代,也给予我们最大的压力。作为年轻一代,要正视眼前的苟且,脚踏实地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人际;要心怀诗歌与远方,仰望星空,去梳理好自己的情绪、思想、情怀、灵魂,迎接一个从容、丰盈的人生。
第五篇: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演讲稿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演讲稿
原创: 卜雨菲
小时候经常会幻想长大以后的样子,一直以为正值青春的时候就是要去做一些很酷的事情,比如说 去非洲拯救野生动物,到落后贫困的地区做志愿者,比如说勇敢地站出来为女性权益发声等等。当时认为这样的青春才叫有意义。
后来在大四那年寒假的时候 电视上播出了一部纪录片 叫《我在故宫修文物》,相信很多人都看过。片中使我感触最深的除了王津老师的颜值以外,是文物修复工作者身上“踏实、沉淀、从容”的气质。让我看到在这浮躁的社会中还有这样一群人,宫墙外的世界斗转星移,宫墙内他们会用几年甚至一生的时间来修复一件文物。而且其中不乏许多年轻的身影,在大多数人追求房子车子、精致的利己主义盛行的当下,他们可以耐住寂寞,专注地修复,认真地上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做一件事情,在他们身上看不到浮躁的身影,只有坚守初心的工匠精神,他们的青春虽看起来平静如水,实则如修复后的文物般炫彩夺目。他们将宝贵年华奉献于所热爱的事业,“择一事,终一生”的匠人精神令人为之动容。
在参加工作后,我发现身边不乏这样的人存在,我们大部分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工作,没有像小时候幻想的那样成为拯救世界的英雄,但坚守初心、努力认真的青春也同样耀眼同样热血沸腾。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种人 他们是世界上驾驶速度最慢的司机,是“两头不见天日”的地下工作者,却能给城市交通出行带来高速与便捷,他们就是盾构司机。
母永奇就是一名盾构主司机,他今年刚满32岁,参加工作7年间,先后被授予多项奖项并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盾构司机在地下的工作环境非常艰苦,经常在洞内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许多人从业两年后就会选择转岗或离职,能做到7年的少之又少。他将笔记本随身携带,11本笔记本记下的100多万字现已成为他的“智慧锦囊”。他说他对自己的要求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始终保持对盾构行业十年如一日的初心和激情。
大家都知道在施工现场上由于对体力要求等各方面的原因女性工人远远少于男性,但在我们以色列红线项目上就有5名中国姐妹花,她们就是龙门吊女工班组。龙门吊操作是一项技术含量高、施工风险大的工序。驾驶室距地面30多米高,夏天的作业环境温度高达40多摄氏度,但就在这样的条件下,5名平均年龄35岁的女职工每日有条不紊地完成高空作业,一年多来实现了安全生产零事故。她们认真磨练技艺,在自己的岗位上把工作做到最好,她们是绽放在一带一路上的中国玫瑰,用青春和汗水展现出中国女性新形象。
在人人共创中国梦的大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在其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的同事,都是时代发展洪流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尤其是这些在海外工作的你我他,长时间无法与父母家人团聚,我们将青春岁月挥洒在异国他乡,为了心中那份坚持和梦想。
青春是朝气蓬勃,是长风破浪的勇气,也是脚踏实地,甘用十年磨一剑的魄力。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说“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青年的人生之路很长,有平川也有高山,有缓流也有险滩,有丽日也有风雨,有喜悦也有哀伤。心中有阳光,脚下才有力量,为了理想能坚持、不懈怠,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任重而道远,愿我们都能心中有梦,眼中有光,携手共进,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