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成都地铁宽窄巷子站点调研报告(范文)
成都地铁宽窄巷子站点调研报告
宽 窄 巷 子 站 设计主题:少城历史文化
宽窄巷子站内装修呼应了宽窄巷子建筑与文化环境,传承少城文脉的同时充分体现了地域特色。天花模式采用青瓦屋檐造型,柱面采用仿古砖并添加窗棂元素,透过窗棂可见宽窄巷子老景街,在站厅并设置了2处艺术墙,体现少城文化的同时,为乘客沿着古风建筑去到景点起到引导识别功能。
地铁文化建设
地铁文化建设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包括站容站貌、交通环境等可见之于形的物质层面;二是包括组织机构、法规、标准等的制度层面;三是包括思维方式、行为准则、道德观和价值观等的意识形态层面。
灯光色彩以及流线设计
地铁天花板采用中国红和中国灰搭配设计,从视觉角度透出温和大气的文化色彩,站台层天花板上运用中国红色彩和冷色光相结合,给乘客一种宁静、简洁的视觉冲击,更加蕴含出宽窄巷子的深厚历史文化蕴意,宽窄巷子站站厅层有特色的壁画,采用比较有历史色彩的灰色和刻有关于少城故事的图片以及暖黄的灯光,给乘客一种画面感以及故事感,冷暖灯光的使用,使空间层次更加分明,使站台、站厅的导向性更加明显。也有利于乘客更好的区分站台层、站厅层,更好的了解宽窄巷子的历史文化底蕴。
服务设施建设分类 导向设施:就是使人一看就知道要去的方向上的位置。地铁车站导向设施是为在车站内活动的人们确定位置与方向服务的。它包括站内的地图系统、导视标识系统等。导向设施的人性化设计应该体现以下几点:应该采用通用国际、国内的通用符号传达信息,使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人都可以识别;要考虑各类人群的识别能力,如小孩识别能力较差、老人视力相对较弱等。
生活设施:在最大程度服务乘客的观念下,成都地铁车站公共设施为方便人们在车站内的公共活动而设置了主要包括休息设施与方便设施。站内的方便设施包括垃圾箱、票厅,雷锋岗,查询机,自动充值机,饮用水贩卖机等。它们的设计满足乘客服务。
人文设施:地铁车站文化性设施主要包括雕塑、地铁展览,文化墙等以供人观赏为主要目的的公共设施,它是赋予站内空间环境以生气的工具,是构成空间环境的一部分,也是城市文化的表现形式。雕塑既可通过自身形体的扩充填补空间的空洞,又可通过自身的压缩、镂空来包容空间,增加空间的深度,车站站内观赏性设施可以在站内的空间塑造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地铁车站站内观赏性设施设计与其他所有的公共设施一样最根本的要求是以人为本,只有体现了人性,才可以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消防设施:
灭火器简介:是一种可携式灭火工具。分类:干粉灭火器
泡沫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
消火栓
简介:一种固定式消防设施。(消防栓)结构:
由水枪水带消火栓组成。位置:
区间隧道,车站站台端部,隧道每个联络通道处。作用:
控制可燃物、隔绝助燃物、消除着火源。使用步骤: 1.打开消火栓门,按下内部火警按钮(按钮是报警的。)
2、一人接好枪头和水带奔向起火点。
3、另一人接好水带和阀门口。
4、逆时针打开阀门水喷出即可。
成都地铁站内有自动扶梯和垂直电梯
自动扶梯:是带有循环运行阶梯的一类扶梯,是用于向上或向下倾斜运送乘客的固定电力驱动设备。自动枎梯一般是斜置。行人在扶梯的一端站上自动行走的梯级,便会自动被带到扶梯的另一端,途中梯级会一路保持水平。枎梯在两旁设有跟梯级同步移动的扶手,供使用者扶握。电动扶梯可以是永远向一个方向行走,但多数都可以根据时间、人流等需要,由管理人员控制行走方向。
垂直电梯:垂直电梯位于站厅层到站台层,方便残疾人乘坐婴儿车的推行和携带大件行李的人使用。
电梯的组成:分为机械装置和电气控制系统二部分,其中,机械装置包括曳引系统,导向系统,轿厢系统,重力平衡系统,厅轿门和开关门系统,机械安全保护系统等。电气系统包括控制柜,操纵箱等多部分元件。
无障碍设施 楼梯升降梯,盲道,扶手,垂直电梯,标志牌等。主要作用是协助有障碍乘客掌握通往各个区域的信息和线路,安全、通畅、方便地将他们指引到要去的地方
入口截水沟
地铁排水和地面排水的最大不同在于需要提升,因此地铁入口截水沟非常重要。截水沟是在进入地下空间斜坡上或坡道最底部挖沟,一旦有雨水或其他水流入,通过截水沟流到集中井里,然后通过抽水泵把水抽到地面或进入市政排水管网。
将水从低处抽往高处,仅此而已。
车站各类废水均由设在站台层、站厅层和有用水点的房间内的地漏收集, 通过排水立管排放至轨道两侧的排水明沟内。站厅层排水地漏设在车站主体内侧排水浅沟内, 相互间隔约 40m, 此外车站出入口进站处应设置截水沟和排水地漏;环控机房、保洁间、污水泵房、废水泵房、茶水间等有给水点的房间也应设置地漏。站台层地漏主要排放公共区冲洗废水, 与站台边缘相距 2.5m 以上。
消防逃生通道
明灯和消防消防逃生通道是指发生火灾的时候供人逃生用的通道。平时不许堵塞,有应急照指示灯。
服务设施尺度
(1)公共区单向通行人行楼梯宽度不应小于
1.8m,双向通行不应小于2.4m;(2)设备、管理区房间单面布置时,疏散通道宽度不应小于1.2m;双面布置时,不应小于1.5m;(3)区间通向站台的人行楼梯宽度,不应小于1.1m;(4)区间风井内的疏散楼梯及消防专用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1.2m自动扶梯的踏步通常宽 40 cm、高 20 cm,轮椅的大轮子正好可以坐落在踏步面上并紧贴上一个踏步的前缘,小轮子则坐落在上一个踏步面上,乘轮椅者只要双手或单手握住扶梯的扶手,就可使轮椅平稳地跟随自动扶梯运行。
自动扶梯上下入口处的自动水平板必须在 3 片以上,扶手端部外应留有不小于 150 cm × 150 cm的轮椅停留及回旋面积,入口栏板或其它适当位置上应安装国际无障碍通用标志,从而更好地配合乘轮椅者使用扶手。扶手安装高度上层为 85 ~90 cm,下层为65 cm,起点及终点处水平延伸30 cm,末端伸向墙面,扶手上端抓握部分的直径为 35 ~45 cm。
1.坡道(倾斜路面)国际化标准标识中规定,坡道的坡度应小于1/12。
2.盲道应更多地采用黄色的盲道地砖等,在视觉障碍者中还有无法识别颜色的色盲和色弱者,所以在敷设盲道时应充分考虑盲道地砖与周围地面材料在亮度、彩度上的搭配和对比。近年来已研发出了利用铁氧体地砖进行磁性导向和利用声控传感器来导向的技术方法,并都已在实践中得到了应用。卫生间在卫生洁具的样式和安装位置的选择应考虑残疾人的实际生理需求,满足残疾人的身体尺度要求,尤其是轮椅使用者。在洁具周围设置直径为 30~ 40 cm 的安全抓杆,其安装位置要选择在使用者使用抓杆时不影响其它功能的地方;抓杆务必要安装牢固并距墙面至少 4 cm,在卫生间的装饰方面,地面、墙面、卫生洁具最好使用对比色彩,可以有利于视障者的分辨。无障碍标志牌的规格
标志牌为白底黑色或黑底白色轮椅图,轮椅方向向右;当所指方向为左时,则轮椅面向左。无障碍标志牌和图形的大小应与其观看距离相匹配,规则为 10 cm × 10 cm 至 40 cm × 40 cm。根据需要标志牌的一侧或下方可同时辅以文字说明和方向指示,则其意义更加明了。
第二篇:成都宽窄巷子
成都宽窄巷子
一、项目名称:成都宽窄巷子
二、简要说明:
宽窄巷子始建于清朝,是成都33条清朝兵丁巷子中仅存的2条,是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和百年传统建筑格局的最后遗存,也是北方的胡同文化和建筑风格在南方的“孤本”。宽窄巷子历史街区由“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3条平行的巷子组成,包含45个明清院落,是成都市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于上世纪80年代列入《成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街区在保护传统建筑风貌的基础上,借鉴上海“新天地”市场运作的开发模式,由市政府成立运营公司进行专门管理,通过招商引资和资产经营,形成一个由民俗生活体验、公益博览、餐饮娱乐等功能形成的“老成都原真生活情景体验街区”。改造后的宽窄巷子被誉为“新都市客厅”。2003年,成都市宽窄巷子历史文化片区主体改造工程确立,该区域将在保护老成都原真建筑的基础上,形成以旅游、休闲为主、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浓郁巴蜀文化氛围的复合型文化商业街,并最终打造成具有“老成都底片,新都市客厅”内涵的“天府少城”。
三、详细说明:
(一)项目位置:
宽窄巷子位于成都东连同仁路,西连长顺街,北以支矶石街与宽巷子中间划线并纳入成都画院北墙为界,南以井巷子为界,东以长顺上街与宽窄巷东街口为界,西以下同仁路与宽窄巷子西街口为界。
(二)占地面积:66000平方米
(三)投资金额:近6亿元人民币
(四)项目功能及简要说明
1.简要说明:
宽窄巷子为两条平行的小巷,是清代满族人在成都聚居的众多街巷之一。这是成都历史文化名城最著名的“名片”,承载着老成都最厚重的历史;也是延续成都文脉的历史画卷,是老成都城市格局和原真建筑格局的最后遗存。
宽窄巷子是成都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为复活宽窄巷子的历史记忆,文旅集团投资近6亿元,全情打造引领成都精致生活的“都市会客厅”。项目包括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老式街道及院落群,宽窄巷子规划控制面积479亩,其中核心保护区108亩。清末民初风格的四合院落、融汇艺术与文化底蕴的花园洋楼、宅院式精品酒店……在这里,游客可以体验市井生活的优游豁达,感悟成都文化的诗意憩居。
2.宽巷子:老成都的“闲生活”
“宽巷子代表了最成都、最市井的民间文化;原住民、龙堂客栈、精美的门头、梧桐树、街
檐下的老茶馆……构成了宽巷子独一无二的吸引元素和成都语汇;宽巷子,呈现了现代人对于一个城市的记忆。老人在老茶馆门口安详地喝茶摆龙门阵,猫懒懒地盘在脚下打盹,梧桐树投下斑驳的影子,院落里的树上挂着一对画眉……在宽巷子中,老成都原真生活体验馆将成为宽窄巷子的封面和游览中心。它将集中展现宽窄巷子所代表的成都生活精神。体验馆里将展示民国时期一户普通成都人家一天的生活场景,用一个院落复原这个家庭的厨房、书房、堂屋、新房等,向参观者呈现老成都的生活状态。观众还可以在其中听几十年前的老成都人摆龙门阵,看成都女孩绣蜀锦,晚上看皮影、看木偶戏、即兴写书法等。
在业态上,宽巷子将形成以精品酒店、私房餐饮、特色民俗餐饮、特色休闲茶馆、特色客栈、特色企业会所、SPA为主题的情景消费游憩区。
3.窄巷子:老成都的“慢生活”
“窄巷子的特点则是老成都的慢生活。”成都是天府,窄巷子就是成都的“府”。一为收藏,一为丰富,改造后的窄巷子展示的是成都的院落文化。院落,上感天灵,下沾地气。这种院落文化代表了一种精英文化,一种传统的雅文化。宅中有园,园里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上有天,天上有月……这是中国式的院落梦想,也是窄巷子的生活梦想。
通过改造,窄巷子植绿主要以黄金竹和攀爬植物为主,街面以古朴壁灯为装饰照明,临街院落将透过橱窗展示其业态精髓。窄巷子将形成以各西式餐饮、轻便餐饮、咖啡、艺术休闲、健康生活馆、特色文化主题店为主题的精致生活品味区。
4.井巷子:成都人的“新生活”
“井巷子的定位是成都人的新生活。”通过规划改造,井巷子将是宽窄巷子的现代界面,是宽窄巷子最开放、最多元、最动感的消费空间——在成都最美的历史街区里,享受丰富多彩的美食;在成都最精致的传统建筑里,享受声色斑斓的夜晚;在成都最经典的悠长巷子里,享受自由创意的快乐。“井巷子将形成以酒吧、夜店、甜品店、婚场、小型特色零售、轻便餐饮、创意时尚为主题的时尚动感娱乐区。”
小洋楼广场将是井巷子中最具特色的建筑,法式小洋楼据说曾是一个大户人家的私邸,后来成为教堂。这座法式风情的小洋楼展现了成都兼容并包的开放心态。以小洋楼为核心的广场将成为井巷子的中心节点。同时,这里将成为婚恋主题消费场所,成为恋爱、婚庆的经典场地,成为甜蜜、时尚的不二代言。
(五)后续规划:
宽窄巷子历史文化片区保护性改造工程,将努力寻求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与现代商业成功结合的经营模式,以“成都生活精神”为线索,在保护老成都原真建筑风貌的基础上,形成汇聚街面民俗生活体验、公益博览、高档餐饮、宅院酒店、娱乐休闲、特色策展、情景再现等业态的“院落
式情景消费街区”和“成都城市怀旧旅游的人文游憩中心”,打造“老成都底片,新都市客厅”。
(六)成都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介
成都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文旅集团”)成立于2007年3月30日,是按照成都市委、市政府“发展大旅游、形成大产业、组建大集团”的思路,为深化文化旅游体制改革,提升成都文化旅游产业管理水平和竞争实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而组建。文旅集团是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市国资委直接管理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的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的国有独资重点骨干企业,注册资金5亿元人民币。作为全市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投融资和运营平台,受市政府委托,文旅集团履行以下主要职能:承担文化与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拓展开发;承担文化与旅游营销任务;承担重大文化与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营;探索国有文化与旅游资源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模式,推进成都市文化旅游资源的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努力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截止2009年4月,资产规模达42亿元人民币。2009年5月,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成都体育产业发展公司整体划入,文旅集团成为成都市文化、旅游、体育产业综合投融资和运营平台。
目前,集团下属全资、控股、参股、委托经营分子机构共有16家:成都文旅资产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成都市兴文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成都文旅营销管理有限公司、成都文旅大熊猫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都西岭雪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成都少城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成都万邦东西方文化旅游建设有限公司、成都市灯会办公室、成都文锦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成都文兴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四川三岔湖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成都文旅平乐古镇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成都文旅天地吉祥大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文旅西来古镇开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安仁文博旅游开发公司、成都体育产业有限公司。
文旅集团成立以来,实施“一手抓资源,一手抓市场”战略,到目前已经开发、整合和储备了大量优质资源,并创新开展了丰富的市场营销活动。
打造系列文化、旅游项目:西岭雪山灾后重建和景区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及经营设施项目全力推进;大熊猫生态园三期完成并交付使用,四期项目正在抓紧前期筹备工作;天府古镇系列项目,先期开发的安仁世界级博物馆小镇、平乐古镇、西来古镇全面铺开;三岔湖项目按计划推进;都江堰龙池项目及西区项目、金沙艺术剧院旅游实景剧场及杂技剧院项目均稳步推进;抓紧实施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二期项目计划;与锦江区合作打造的水井坊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已经启动。
形成游线产品,城市营销初见成效:举办“冬日暖阳 成都年”活动,有效整合成都及周边各主要景区及重要节庆活动,拉动文化旅游消费,有效提升城市形象;全球发行熊猫卡,带动成都旅游全面复苏;开展网络(各大网站及熊猫故乡网)营销、联合google全球推广等新颖方
式营销成都旅游;熊猫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全力打造熊猫故乡网,与迪斯尼合作发行《熊猫回家路》,全球播映成都城市形象宣传片,继续在台湾、香港成功举办熊猫节。
各项资产高效运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文旅集团打造的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成为成都重要景区,截止2009年5月底,累计接待游客867万人次;成都市灯会连续实现收入、观灯人数大幅增长;“成都年”品牌逐步成熟; “天地吉祥”走出成都,其主题曲《天地吉祥》成为成都第一个受邀参加春晚的完整节目,并获得全国观众最喜爱节目奖,现已展开全国巡演
附录:参考出处[商道]《城市面孔》系列之一 宽巷子 窄巷子 宽窄巷子官方网站百度百科
“宽窄巷子”最成都 市规划研究中心赴成都宽窄巷子历史街区调研 都周边旅游→成都宽窄巷子罗岗:成都宽窄巷子改造的是是非非“宽窄”之间品“成都” 成都的宽窄巷子
房价网:宽窄巷子与春熙路 大圈小圈的商业体验老成都生活宽窄巷子五月开街
第三篇:成都宽窄巷子资料
成都宽窄巷子资料
1.位置
2.简介
宽窄巷子是成都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清 朝古街道,与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称为成都三 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宽巷子与窄巷子是成 都这个古老又年轻的城市往昔的缩影,一个记忆 深处的符号。当游人伴着夕阳,望着炊烟,走在 黄昏中的巷子里,一种久违的老城区市民化生活 的场景一一浮现在眼前。
历史沿革
康熙五十七年(1718 年),准噶尔部窜扰西藏。清朝廷派三千官兵平息叛 乱后,选留千余兵丁永留成都并修筑满城——即少城。清制规定森严,满蒙官兵 一律不得擅离少城染指商务买卖。靠每年少城公园(今天的人民公园)春秋两季 的比武大会,论成绩优异领取皇粮过日子。风雨飘零,如今的少城只剩下宽窄两 条巷子!2003 年,成都市宽窄巷子历史文化片区主体改造工程确立,该区域将在保 护老成都原真建筑的基础上,形成以旅游、休闲为主、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浓郁 巴蜀文化氛围的复合型文化商业街,并最终打造成具有“老成都底片,新都市客 厅”内涵的“天府少城”。文化休闲街区之变 “走进宽宽的窄巷子,你唱着老四川的歌谣……”光头李进的一首 MTV,尽显 宽窄巷子古朴神韵。成都市召开通气会正式宣布,作为成都市委市政府重点工程 和成都市文化旅游“名片项目”,宽窄巷子历史文化片区保护性改造工程已经完
成,并于 5 月份揭开神秘面纱正式开街。
3.发展 3.1 总体
据成都市文旅集团董事长尹建华介绍,宽窄巷子 历史文化片区,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老式街道及四合院落群组成,是成都 市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是老成都“千年少城” 城市格局和百年原真建筑格局的最后遗存,也是 北方胡同文化和建筑风格在南方的“孤本”。按规 划,控制面积为 479 亩,核心保护区 108 亩,“修 旧如旧、保护为主”,“原址原貌、落架重修”。目前已完成核心保护区周边楼房 及建筑风貌协调整治,建成院落 23 个,在建院落 20 个,待建院落 2 个,预计 3 月将完成 45 个完整院落式建筑的改造,4 月底前完成街道及广场的景观铺装,5 月正式开街。规划 老成都底片新都市客厅 据介绍,宽窄巷子历史文化片区保护性改造工程,将努力寻求历史文化保护 街区与现代商业成功结合的经营模式,以“成都生活精神”为线索,在保护老成都 原真建筑风貌的基础上,形成汇聚街面民俗生活体验、公益博览、高档餐饮、宅 院酒店、娱乐休闲、特色策展、情景再现等业态的“院落式情景消费街区”和“成 都城市怀旧旅游的人文游憩中心”,打造“老成都底片,新都
市客厅”。营销 路易威登老爷车巡游展 “宽窄巷子不仅是成都的、四川的、西部的,它也是中国的、世界的。”目前 已有大批国内外著名商家进驻宽窄巷子,众多文化名流也纷纷入驻:诗人翟永明 开了白夜酒吧、诗人石光华开设川菜餐厅、诗人李亚伟开设民间精品菜……“上海 可贵的是新天地,成都可贵的是老天地。而少城正是成都的老天地,绝版少城则 是成都老天地的绝版。”昨日,省历史学会会长、省中华文化学会副会长谭继和先生表示,从资源 角度来讲,成都的宽窄巷子将超越上海新天地。目前,成都市已成立专业运营管理公司,在国内 外推介宽窄巷子。今年,路易威登即将在成都举 行 2008 路易威登老爷车巡游展,宽窄巷子将作为 此次巡游展的中国第一站,进入世界视野。
工艺绘画
3.2 老成都的闲适 新成都的时尚 都在巷子里
宽巷子的“窄”是逍遥人生的印记,窄巷子的“宽”是安逸生活的回忆;逍遥安 逸,行云流水,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是成都人的精髓,是仙源故乡人居环境的 神韵;短短的宽窄巷子承载着少城太多的历史信息与历史印记,令人遥想,慨然 不已……耳边回响着省历史学会会长、省中华文化学会副会长谭继和先生极富感
情的演讲辞令,本报记者于昨日来到“千年少城”的核心地,采访了参与宽窄巷子 规划设计定位的相关负责人王华银,提前揭秘即将开街的宽窄巷子。宽巷子:老成都的“闲生活” “宽巷子代表了最成都、最市井的民间文化;原住民、龙堂客栈、精美的门 头、梧桐树、街檐下的老茶馆……构成了宽巷子独一无二的吸引元素和成都语汇; 宽巷子,呈现了现代人对于一个城市的记忆。”王华银一边翻着规划书,一边讲 述。老人在老茶馆门口安详地喝茶摆龙门阵,猫懒懒地盘在脚下打盹,梧桐树投 下斑驳的影子,院落里的树上挂着一对画眉…… 在宽巷子中,老成都原真生活体验馆将成为宽窄巷子的封面和游览中心。它 将集中展现宽窄巷子所代表的成都生活精神。体验馆里将展示民国时期一户普通 成都人家一天的生活场景,用一个院落复原这个 家庭的厨房、书房、堂屋、新房等,向参观者呈 现老成都的生活状态。观众还可以在其中听几十 年前的老成都人摆龙门阵,看成都女孩绣蜀锦,晚上看皮影、看木偶戏、即兴写书法等。在业态 上,宽巷子将形成以精品酒店、私房餐饮、特色 民俗餐饮、特色休闲茶馆、特色客栈、特色企业 会所、SPA 为主题的情景消费游憩区。
宽巷子
窄巷子: 成都的“慢生活” 3.3 窄巷子:老成都的“慢生活”
“窄巷子的特点则是老成都的慢生活。”
”成都是天府,窄巷子就是成都的“府”。一为收藏,一为丰富,改造后的窄巷子展示的是成都的院落文化。院落,上感天 灵,下沾地气。这种院落文化代表了一种精英文化,一 种传统的雅文化。宅中有园,园里有屋,屋中有院,院 中有树,树上有天,天上有月……这是中国式的院落梦想,也是窄巷子的生活梦想。通过改造,窄巷子植绿主要以 黄金竹和攀爬植物为主,街面以古朴壁灯为装饰照明,临街院落将透过橱窗展示其业态精髓。窄巷子将形成以 各西式餐饮、轻便餐饮、咖啡、艺术休闲、健康生活馆、特色文化主题店为主题的精致生活品味区。井巷子:成都人的“新生活”
宽坐
“井巷子的定位是成都人的新生活。”通过规划改造,井巷子将是宽窄巷子的 现代界面,是宽窄巷子最开放、最多元、最动感的消费空间——在成都最美的历 史街区里,享受丰富多彩的美食;在成都最精致的传统建筑里,享受声色斑斓的 夜晚;在成都最经典的悠长巷子里,享受自由创意的快乐。“井巷子将形成以酒 吧、夜店、甜品店、婚场、小型特色零售、轻便餐饮、创意时尚为主题的时尚动 感娱乐区。”王华银透露,小洋楼广场将是井巷子中最具特色的建筑,法式小洋 楼据说曾是一个大户人家的私邸,后来成为教堂。这座法式风情的小洋楼展现了 成都兼容并包的开放心态。以小洋楼为核心的广场将成为井巷子的中心节点。同 时,这里将成为婚恋主题消费场所,成为恋爱、婚庆的经典场地,成为甜蜜、时
尚的不二代言。宽窄巷子改造完成,正式开放
3.4 旅游指南
2008 年 6 月 14 日,备受成都市民关注的宽窄 巷子改造工程完工,新建成的宽巷子、窄巷子步行 街和 45 个院落开街,以“老成都的新名片,新成都 的老客厅”亮相市民,同时传递汶川大地震后“成都 旅游正式启动”的信息。
商家
宽窄巷子由北以支矶石街与宽巷子中间划线并纳入成都画院北墙为界,南以 井巷子为界,东以长顺上街与宽窄巷东街口为界,西以下同仁路与宽窄巷子西街 口为界。地址:成都市青羊区,同仁路以东,长顺街以西。出租:长顺上街出租点、下同仁路出租点。公交车线路: 位于内环线以内,交通非常方便,邻近于天府广场、人民公园、琴台路、百花潭公园等。可以乘坐:5 路、13 路、43 路、47 路、58 路、64 路、78 路、81 路、163 路等公交车在“金河路”站下车,或乘坐 62 路、70 路、93 路、163 路、340 路等公交车在“长顺上街”站下车。住宿美食: 宽窄巷子附近有多家酒店,住宿条件非常方便。附近有很多小吃,味道很不错。宽窄巷子里面有
酒吧茶馆和饮食的馆子,比较有特色。
第四篇:成都宽窄巷子景点介绍
成都宽窄巷子介绍
宽窄巷子历史
“宽窄巷子”是成都市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城市老式街道及其之间的四合院群落组成,于上世纪80年代列入《成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8年6月,为期三年的宽窄巷子改造工程全面竣工。修葺一新的宽窄巷子由45个清末民初风格的四合院落、兼具艺术与文化底蕴的花园洋楼、新建的宅院式精品酒店等各具特色的建筑群落组成。
宽窄巷子是成都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道,与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称为成都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宽巷子与窄巷子是成都这个古老又年轻的城市往昔的缩影,一个记忆深处的符号。当游人伴着夕阳,望着炊烟,走在黄昏中的巷子里,一种久违的老城区市民化生活的场景一一浮现在眼前宽窄巷子。
宽窄巷子是的一张有着悠久历史成都名片,在这里您能触摸到历史在这里留下的痕迹,也能体味到咱们成都最原滋原味的休闲生活方式,走进宽窄巷子,就走进了最成都、最世界、最古老、最时尚的老成都名片、新都市会客厅——宽窄巷子。
成都的千年少城能保留下宽窄巷子,实在是非常的难得,宽窄巷子历史文化片区,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老式街道及其之间的四合院落群组成。规划控制面积479亩,其中核心保护区108亩。该区域是我市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于上世纪80年代列入《成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它是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和百年原真建筑格局的最后遗存,也是北方的胡同文化和建筑风格在南方的“孤本”。
成都宽窄巷子客栈
距宽窄巷子最近的宾馆之一:成都梦之旅文君楼宾馆
要溯源宽窄巷子的历史,就不得不提到那个时候所建的成都少城。《华阳国志?蜀志》记载,秦国在古蜀国灭亡后的两年,即公元前341年移秦民到成都。通常的说法,公元前311年,秦国大夫张仪筑成都城,成都城市的历史自此开篇,距今已有2300多年。
传说张仪筑城,一开始就遇到了很大的麻烦,屡筑屡垮,总是立不起来。这个时候忽有一只灵龟前来相助,绕行一周后死去。张仪心领神会,沿龟迹再筑城,果然城墙牢牢站稳了。其实这个故事背后,有着现实的依据,因为张仪筑城之初,试图把成都的城墙筑得像秦国咸阳的城墙一样方方正正。然而成都平原不是关中平原,这里土地潮湿,难以找到坚实的地基,有了多次失败的教训之后,聪明的张仪根据地形,把城筑修在地势较高而又坚实的地方,但是这样修出来的城墙非方非圆,曲缩如一个乌龟。无论是城墙的形状,还是神龟相助的传说。张仪第一次筑城并没有包围整个成都城区,城墙只框住了东边的一大半,西边还有一片没有被圈进来,于是便有第二次筑城。一座城市被分隔成了两座城,东边的较大,称为大城,西边的较小,也就是小城了。古代“小”和“少”二字通用,因此小城在习惯上被叫做“少城”。一个城市一大一小两座城,这就是古人所说的 “重城”,这种形式在成都历史上一直延续了2000多年。
2000多年来,少城历经无数社会风云变幻,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形成如今窄巷子四合院格局的时代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准噶尔部窜扰西藏。清朝廷派三千官兵平息后,选留千余兵丁永留成都并在当时比较残破的少城基础上修筑了满城——不过成都的老百姓习惯了称这片城池为少城,所以那个时候的宽窄巷子就属于清朝八旗军队及家属住的新少城。少城的中轴线是南北向的长顺上街,而宽窄巷子则是当时42条兵丁胡同中的两条。宽巷子在清朝宣统年间的名字叫兴仁胡同。据说这里所驻的是镶红旗的清军,宽巷子中一位懂蒙语的满族人介绍,胡同是蒙语的音译,关于胡同的起源,有一种说法是指蒙古人在草原上扎起的蒙古包之间的通道。而到了民国年间,在中国一片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风气下,清朝的叫法“兴仁胡同”改名为“宽巷子”。如今的宽巷子是老成都生活的再现,您在这条巷子中游览,能走进老成都生活体验馆,感受成都的风土人情和几乎要失传了的一些老成都的民俗生活场景。而四合院中您可以品上盖碗茶,吃上正宗的川菜。宽巷子唤起了我们对老成都的亲切回忆。
穿过南北向的通道,我们就到了窄巷子,窄巷子在清朝的地图上的名字叫太平胡同。清兵的进驻给了战乱中的成都人希望,胡同的命名也代表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希望,窄巷子又叫太平胡同,名字”太平”自然是希望没有战争,成都的老百姓能够平安祥和的过日子。如今的窄巷子的业态以西餐、咖啡、会所、主题文化商业等为主。这里是国际化的业态,是拥有世界眼界的时尚中心,这里又是最成都的生活,在巷子里品味缓慢的下午和时光的停驻。窄巷子,是老成都的“慢生活”。
井巷子紧邻窄巷子南,清满城时名为如意胡同,后因巷北有明德坊,又称明德胡同。辛亥革命后改为井巷子,并沿用至今。关于井巷子的名字,也是有来历的,顾名思义这条巷子中因井得名,井在哪呢?走到那的时候我再告诉你。井巷子主要就是成都的新生活区域酒吧区,这里成都的夜晚最热闹的地方,是华灯初上的成都风华,是笑靥如花的芙蓉女子,井巷子,是老成都的“新生活”。
宽窄巷子是老成都生活的“原真生活体验馆”宽窄巷子的核心概念是“宽窄巷子,最成都”,它将成为“成都生活标本”,使传统的成都生活在宽窄巷子中得到集中。
老成都的闲适 新成都的时尚 都在巷子里
宽巷子的“窄”是逍遥人生的印记,窄巷子的“宽”是安逸生活的回忆;逍遥安逸,行云流水,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是成都人的精髓,是仙源故乡人居环境的神韵;短短的宽窄巷子承载着少城太多的历史信息与历史印记,令人遥想,慨然不已„„耳边回响着省历史学会会长、省中华文化学会副会长谭继和先生极富感情的演讲辞令,本报记者于昨日来到“千年少城”的核心地,采访了参与宽窄巷子规划设计定位的相关负责人王华银,提前揭秘即将开街的宽窄巷子。
宽巷子:老成都的“闲生活”
“宽巷子代表了最成都、最市井的民间文化;原住民、龙堂客栈、精美的门头、梧桐树、街檐下的老茶馆„„构成了宽巷子独一无二的吸引元素和成都语汇;宽巷子,呈现了现代人对于一个城市的记忆。”王华银一边翻着规划书,一边讲述。老人在老茶馆门口安详地喝茶摆龙门阵,猫懒懒地盘在脚下打盹,梧桐树投下斑驳的影子,院落里的树上挂着一对画眉„„在宽巷子中,老成都原真生活体验馆将成为宽窄巷子的封面和游览中心。它将集中展现宽窄巷子所代表的成都生活精神。体验馆里将展示民国时期一户普通成都人家一天的生活场景,用一个院落复原这个家庭的厨房、书房、堂屋、新房等,向参观者呈现老成都的生活状态。观众还可以在其中听几十年前的老成都人摆龙门阵,看成都女孩绣蜀锦,晚上看皮影、看木偶戏、即兴写书法等。在业态上,宽巷子将形成以精品酒店、私房餐饮、特色民俗餐饮、特色休闲茶馆、特色客栈、特色企业会所、SPA为主题的情景消费游憩区。
宽巷子、窄巷子:老成都的“慢生活”
“窄巷子的特点则是老成都的慢生活。”成都是天府,窄巷子就是成都的“府”。一为收藏,一为丰富,改造后的窄巷子展示的是成都的院落文化。院落,上感天灵,下沾地气。这种院落文化代表了一种精英文化,一种传统的雅文化。宅中有园,园里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上有天,天上有月„„这是中国式的院落梦想,也是窄巷子的生活梦想。通过改造,窄巷子植绿主要以黄金竹和攀爬植物为主,街面以古朴壁灯为装饰照明,临街院落将
透过橱窗展示其业态精髓。窄巷子将形成以各西式餐饮、轻便餐饮、咖啡、艺术休闲、健康生活馆、特色文化主题店为主题的精致生活品味区。
井巷子:成都人的“新生活”
“井巷子的定位是成都人的新生活。”通过规划改造,井巷子将是宽窄巷子的现代界面,是宽窄巷子最开放、最多元、最动感的消费空间——在成都最美的历史街区里,享受丰富多彩的美食;在成都最精致的传统建筑里,享受声色斑斓的夜晚;在成都最经典的悠长巷子里,享受自由创意的快乐。“井巷子将形成以酒吧、夜店、甜品店、婚场、小型特色零售、轻便餐饮、创意时尚为主题的时尚动感娱乐区。”王华银透露,小洋楼广场将是井巷子中最具特色的建筑,法式小洋楼据说曾是一个大户人家的私邸,后来成为教堂。这座法式风情的小洋楼展现了成都兼容并包的开放心态。以小洋楼为核心的广场将成为井巷子的中心节点。同时,这里将成为婚恋主题消费场所,成为恋爱、婚庆的经典场地,成为甜蜜、时尚的不二代言。
宽窄巷子的发展前景:
2003年,宽窄巷子历史文化区在下半年全面动工改造。该历史区的改造工程与以往一般的旧城改造有着实质性的区别,它不是推倒重来,而是为了再现老成都的历史文化风貌而进行保护性甚或是抢救性地改造。
其涉及的范围是北起支矶石街,南至金河街,东抵长顺街,西含同仁路,这个占地面积近300亩的区域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个是核心保护区,一个是环境协调区。其中,核心保护区主要是地处支矶石街以南、井巷子以北的宽巷子、窄巷子两个街坊,这片区域大概占地 80多亩,剩下的 200多亩为环境协调区。此外,两个区域在具体实施中着重点不同,前者强调的是保护,后者则着重开发,而开发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保护。
具体做法是,核心区内本着“只迁不拆”的实施原则,即采用产权买断、调换等方式,获取该区域内所有房屋产权,并外迁原所有人和使用人。该区域内近40%的建筑将要保留,对它们将采取修缮的方式,按照原有的特征进行修复,并完善内部设施;剩下近60%的建筑在保持原有建筑风貌的基础上进行改建,做到“整旧如旧”。而环境协调区内原有的大部分建筑予以拆除,纳入到重新开发建设范围内,新开发的建筑将为成都市内最顶级宽窄巷子的产品———独立仿古宅院式别墅,其风格、尺度与材料将与核心保护区保持一致,做到“整新如旧”。
改造后的宽巷子、窄巷子,其旧有的单一居住功能将得到置换和丰富,向以“文化、商业、旅游”为核心的功能转变,其间设置一些区域,专门用来展示一些早已失传或将要失传的古老艺术和文化,如蜀绣、蜀锦、竹编及漆器工艺等,还修建了一些具有特色的纪念馆、旧时的画馆、文馆、茶馆、戏馆等,并且邀请一些顶级艺术家以及文化名人来这里从事创作。院落文化共分为三个主题。宽巷子是“闲生活”区,以旅游休闲为主题。改造后的宽巷子是老成都生活的再现,在这条巷子中游览,能走进老成都生活体验馆,感受成都的风土人情和几乎要失传了的一些老成都的民俗生活场景。而四合院中可以品上盖碗茶,吃上正宗的川菜。宽巷子唤起了人们对老成都的亲切回忆。新建的宅院式精品酒店等各具特色的建筑群落给富有传统气息的巷子点缀上了时尚的气息,是老成都的“闲生活”。
窄巷子是“慢生活”区,以品牌商业为主题,这里是国际化的业态,是拥有世界眼界的时尚中心,这里又是最成都的生活,在巷子里品味缓慢的下午和时光的停驻。窄巷子,是老成都的“慢生活”。
井巷子是“新生活”区,以时尚年轻为主题,是成都的新生活区域酒吧区。这里是成都的夜晚最热闹的地方,是华灯初上的成都风华,是笑靥如花的芙蓉女子。井巷子,是老成都的“新生活”。
历史的车轮匆匆的在时光的车道上风驰而过,三百多年的宽窄巷子却在历史中保存下
来。从最先的八旗清军,到后来的满族后裔,再到融居于此的成都人,到如今成都政府对它的修复与打造。民间有“宽巷子不宽,窄巷子不窄”的说法。两条250米长,不足8米宽的巷子,正因为有了历史,装载着的故事,宽窄的感觉更在于人们的心中。
宽宽的窄巷子,窄窄的宽巷子,经历着历史的风雨,细细密密的述说着成都的旧事和如今。
旅游攻略
2008年6月14日,备受成都市民关注的宽窄巷子改造工程完工,新建成的宽巷子、窄巷子步行街和45个院落开街,以“老成都的新名片,新成都的老客厅”亮相市民,同时传递汶川大地震后“成都旅游正式启动”的信息。
宽窄巷子由北以支矶石街与宽巷子中间划线并纳入成都画院北墙为界,南以井巷子为界,东以长顺上街与宽窄巷东街口为界,西以下同仁路与宽窄巷子西街口为界。地址:成都市青羊区,同仁路以东,长顺街以西。
出租:长顺上街出租点、下同仁路出租点。
公交车线路:位于内环线以内,交通非常方便,邻近于天府广场、人民公园、琴台路、百花潭公园等。可以乘坐:5路、13路、43路、47路、58路、64路、78路、81路、163路等公交车在“金河路”站下车,或乘坐62路、70路、93路、163路、340路等公交车在“长顺上街”站下车。
第五篇:成都宽窄巷子导游词3篇
成都宽窄巷子导游词3篇
宽窄巷子可以说是最能体现成都人对于休闲生活的理解和表达的地方。宽窄巷子是成都遗留下来的较有规模的清朝古街道,与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称为成都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下面是成都宽窄巷子导游词,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成都宽窄巷子导游词
欢迎大家来到成都宽窄巷子!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宽窄巷子,是中国四川省成都市的一个历史文化区,由三条东西方向的老街(自北向南依次是: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以及街道之间的居民宅院组成。宽窄巷子所在的区域在清朝时为八旗居住之地,目前有多种文化、餐饮、休闲商铺在此营业。宽窄巷子是一个集中展示老成都文化的旅游胜地,并荣获2008年“中国创意产业项目建设成就奖”、2009年“中国特色商业步行街”等称号。2014年3月25日下午5点,美国总统奥巴马夫人米歇尔一行来到最具成都特色的宽窄巷子游玩,并在一家名为“大妙”的川味火锅店就餐。
“宽窄巷子”是成都市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城市老式街道及其之间的四合院群落组成,于上世纪80年代列入《成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8年6月,为期三年的宽窄巷子改造工程全面竣工。修葺一新的宽窄巷子由45个清末民初风格的四合院落、兼具艺术与文化底蕴的花园洋楼、新建的宅院式精品酒店等各具特色的建筑群落组成。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准噶尔部窜扰西藏。清朝廷派三千官兵平息 叛乱后,选留千余兵丁永留成都并修筑满城--即少城。清制规定森严,满蒙官兵一律不得擅离少城染指商务买卖。靠每年少城公园(今天的人民公园)春秋两季的比武大会,论成绩优异领取皇粮过日子。风雨飘零,如今的少城只剩下宽窄两条巷子!
2003年,成都市宽窄巷子历史文化片区主体改造工程确立,该区域将在保护老成都原真建筑的基础上,形成以旅游、休闲为主、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浓郁巴蜀文化氛围的复合型文化商业街,并最终打造成具有“老成都底片,新都市客厅”内涵的“天府少城”。
“走进宽宽的窄巷子,你唱着老四川的歌谣......”光头李进的一首MTV,尽显宽窄巷子古朴神韵。成都市召开通气会正式宣布,作为成都市委市政府重点工程和成都市文化旅游“名片项目”,宽窄巷子历史文化片区保护性改造工程已经完成,并于5月份揭开神秘面纱正式开街。
据成都市文旅集团董事长尹建华介绍,宽窄巷子历史文化片区,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老式街道及四合院落群组成,是成都市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是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和百年原真建筑格局的最后遗存,也是北方胡同文化和建筑风格在南方的“孤本”。按规划,控制面积为479亩,核心保护区108亩,“修旧如旧、保护为主”,“原址原貌、落架重修”。已完成核心保护区周边楼房及建筑风貌协调整治,建成院落23个,在建院落20个,待建院落2个,预计3月将完成45个完整院落式建筑的改造,4月底前完成街道及广场的景观铺装,5月正式开街。
今天我的讲解就到此结束了,下面是大家自由参观的时间,我们大概在30分钟后在门口集合,希望这次参观能给大家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预祝大家能玩的开心,谢谢!
篇二:成都宽窄巷子导游词
游客朋友们,接下来我们要去的地方就是宽窄巷子了。从酒店出发,沿总府路、蜀都大道,途经天府广场、人民公园,最后抵达成都宽窄巷子,行程约20分钟。现在我们已经过了天府广场,正行驶在蜀都大道上,蜀都大道是贯穿成都市区东西部的一条交通大动脉。
现在我想问一下,在大家眼里,成都是一座怎样的城市呢?没错,安逸(川话)。李白有诗云:“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在诗圣杜甫眼里,“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诗人陆游又以“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路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的诗句,真切道出当年成都的优美环境与休闲生活。近年来,成都又先后荣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上个月,国内首个休闲城市排名公布,成都因其“幸福度高、人情味浓、包容性强、好逸不恶劳,既享受生活,更创造生活”而获得“2010中国最佳休闲城市”称号。
美国时代周刊曾经这样评价成都:china's china——最中国。那我们今天要去的宽窄巷子堪称是最成都。
宽窄巷子可以说是最能体现成都人对于休闲生活的理解和表达的地方。宽窄巷子是成都遗留下来的较有规模的清朝古街道,与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称为成都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它由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三条平行的巷子组成。宽窄巷子是成都这个古老又年轻的城市往昔的缩影。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准噶尔部进兵骚扰西藏。清朝廷派三千官兵平息叛乱。1721年,康熙皇帝应川人之情,派旗兵驻防成都。当时的四川总督年羹尧下令在秦代少城遗址上修建“满城”,给旗兵居住。清制规定森严,满蒙官兵一律不得擅自离开少城接触商务买卖,他们只靠每年少城公园,也就是今天的人民公园春秋两季的比武大会,论成绩优异领取皇粮过日子。然而风雨飘零,如今的少城只剩下了宽窄两条巷子。那时,宽巷子住的是文武官员,窄巷子住的是士兵,等级森严。其后,宽窄巷子的人员结构也就这样延续下来了,宽巷子多为达官显贵,窄巷子聚居的则是平民。但其实从街道的结构和规模来说,宽巷子与窄巷子并无太大差异,只是显贵们住的地方当然“宽”,平民住的地方自然就“窄”。所以民间便有了“宽巷子不宽,窄巷子不窄”的说法。
宽巷子与窄巷子的建筑风格说是川西民居,却又留有北方四合院建筑的痕迹。
巷子两边大大小小的院落,三面环墙,临街只留一道门脸儿,雕花的窗户,气派的门楼,讲究的门饰,虽已有些破落,却依然在诉说着老巷子里的沧桑历史。宽窄巷子是最能再现老成都人生活场景的地方。街坊邻居习惯了端把竹椅坐在巷口摆龙门阵,茶余饭后就在墙下摆上一桌麻将,品着茶坐在树下的石凳上看巷子里的人来车往。或者一家人在院子里喝着稀饭,用温婉而幽默的成都话聊着家常。
不过,今天大家要看到的宽窄巷子已不是那有些破落的老巷子了。2003年,成都市宽窄巷子历史文化片区主体改造工程确立,该区域在保护老成都原真建筑的基础上,形成以旅游、休闲为主、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浓郁巴蜀文化氛围的复合型文化商业街,打造具有“老成都底片,新都市客厅”内涵的“天府少城”。08年6月为期三年的宽窄巷子改造工程全面竣工。修葺一新的宽窄巷子由45个清末民初风格的四合院落、兼具艺术与文化底蕴的花园洋楼、新建的宅院式精品酒店等各具特色的建筑群落组成。重新梳理后的宽窄巷子,不仅保留了原有的院落文化,也使整个街区肌理更加清晰,同时为现代宽窄巷子梳理出更清晰的气质:闲在宽巷子,品在窄巷子,泡在井巷子。
朋友们,前面大概还有3分钟就将抵达成都宽窄巷子了。等到了宽窄巷子,你就会发现成都的“休闲”真的是名不虚传。
好了,请大家收拾好随身物品,跟着我一起去品位宽窄巷子的休闲气息吧。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已经抵达宽窄巷子了,接下来我会为大家细细地讲解宽窄巷子里的一些特色建筑,请大家跟好我。
总体来说,宽窄巷子的修护过程中,街巷形态进行了空间上的梳理调整,精心保留了原有的街道肌理尺度。只是小心翼翼地做了适度的“减法”,拆除片区内与历史风貌不符的现代建筑。
我们知道宽窄巷子一共只有45座建筑,所以说可以进驻宽窄巷子的商家都是非常幸运的。
现在呢,我们是在宽巷子。宽巷子在清朝宣统年间的名字叫兴仁胡同。据说这里所驻的是镶红旗的清军,宽巷子中一位懂蒙语的满族人介绍,胡同是蒙语的音译,关于胡同的起源,有一种说法是指蒙古人在草原上扎起的蒙古包之间的通道。而到了民国年间,在中国一片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风气下,清朝的叫法“兴仁胡同”改名为“宽巷子”。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是宽巷子20号院,据说很多人一旦来到这里就拔不开脚,现在我们进去看看吧。主人老段是一个做设计的行家,例如一品天下等景观设计都是他的手笔。传统文化既是他的心头所好,也是玩得最精彩的看家绝活。
宽巷子20号这个两进院落,是按照民国风格重建,保留着民国年间雕工细腻的木质门头。象征大吉大利的狮子滚绣球,寓意得福的佛手,这些精美的传统文化符号,换作别人最多只能原汁原味的存留。而天趣满汉楼让人最惊喜的是,在丝毫没有对原建筑做改动的前提下,仅从细节和摆件下笔,便浓墨重彩的凸现出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天井院落里,龙脉池对应着鸿运泉,文房四宝对应着清澈的古筝琴声;古画青花,孔雀锦鲤,老段的天趣满汉楼像是一幅华丽细腻的蜀锦。在宽窄巷子的热闹喧哗里,保留着深宅大院、大户人家的古老情调。
现在大家随意地在院子里转转吧。
这里呢是宽巷子25号,门头为传统黑色木板门,门前的两侧有八字影壁,尽显大宅风范。旧门头下的红砂上马石静静的矗立在这里,向人们展现着旗人的生活,岁月的沧桑。现在我们走进院里看看,院内的前檐和正房建筑都有着精美的木雕装饰,大家看东侧院里的两层建筑,人们称之为小姐楼,据说是始建此院时,主人为未出嫁的女儿所修的闺阁。
逛完了宽巷子,接下来我们要去窄巷子看看了。穿过南北向的通道,我们就到窄巷子了,窄巷子在清朝的名字叫太平胡同。清兵的进驻给了战乱中的成都人希望,胡同的命名也代表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希望,窄巷子又叫太平胡同,名字“太平”自然是希望没有战争,成都的老百姓能够平安祥和的过日子。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窄巷子1号院,它的门头是西洋的四柱三山式,门洞顶处以卷草纹线条处理,建筑优美。走进院子里我们看,门厅有传统的四扇六抹格扇,大家看隔扇的上部,镶嵌冰裂纹门楣。相传呢,这个院子曾经在清末进行了改建,当时的主人是一个富商,在改建的时候按风水大师的指点,门墙修筑时跟旧墙砖混合使用,取求新由旧生、推陈出新之义。所以这个院子保留的旧门墙是不同年代的红、黑、灰三种颜色的墙砖所砌成的。如今这个院子为根据这一传说命名为三块砖会所。
三块砖会所是它的男主人给妻子的一份礼物,因此男主人是不惜工本,耗费心力,几乎所有的摆件和地窖里的红酒都是他的藏品。
我们看到会所的前庭,东西厢房,上房堂屋,构成了六个包间,工整严密,格局大气舒展。中央的院落E形和L形的绿竹马槽,光影动静把空间切割得灵动开阔。三块砖最让人惊艳的就是室内装饰了,用张扬摩登的现代语言表达着传统文化的魅力。主人把现代和传统的融合做得天衣无缝,水到渠成。贵重的红豆砂太师椅和色彩明快的沙发,文门神和象征华盖的阳伞,PRADA霸气十足的长沙发和传统意味的屏风椅,统统组合得如此和谐巧妙。
我们接着往前走,现在我们来到的是窄巷子21号“点醉”酒吧,它的主人是四个80后。“花渐半开,酒至微醺,情之初动”,是他们对这个院子的诠释也是对人生的一种理解吧。“过犹不及”是中国古人对享受人生乐趣的提示:不过度纵容,不小气节制,有一点醉便恰到好处,万种风情。于是四个年轻人把他们的态度带进了窄巷子21号院并用了自己的表达方式:中式骨架,后现代的面孔,填充以艳丽的酒红色。这里有1000多种红酒,其中600多种来自法国。点醉真像是一杯年轻的红酒,带着葡萄适度的芬芳,和一种清爽的甘甜。就像不要单纯的以年份判断红酒一样,也不要以年代分层判断格调。点醉是窄巷子第一个开起来的酒吧,这也是成都第一个提出24小时营业的酒吧,它提供了一种成熟、轻松而游刃有余的时尚态度。游客朋友们如果有兴致稍后也可以来这里体味一下点醉的滋味。
现在我们接着逛下去吧。
这里是窄巷子30号瓦尔登,它是当年传教士居住的院落,保留得相当完整。当然这种缘分也来自主人黎氏兄弟的用心。当年远在美国的哈佛博士,一得知宽窄巷子的改造,便专程飞回成都。高大爽朗的格局,更有北方建筑的明快感,欧洲风情更是增加了恰当的优雅。黎氏兄弟不用加入太多的复杂元素,保留着这种素朴大气的西洋风范。便成就了当年梭罗所描述的《瓦尔登湖》的气质。试想入夜落座于后院的树下,四合院的温暖情绪,夹杂着现代的浪漫,想必会让大家对已经熟悉的宽窄巷子多了一份新的感受吧。
好了,宽巷子窄巷子我们逛得差不多了,现在我带大家去看看提得不多的井巷子。
井巷子在清朝满城时叫如意胡同,后来因为巷北有明德坊,所以又称明德胡同。辛亥革命后改为井巷子,并沿用至今。关于井巷子的名字,也是有来历的,顾名思义这条巷子因井得名,井在哪呢?走到那的时候我再告诉你。
井巷子主要就是成都的新生活区域酒吧区,这里是成都的夜晚最热闹的地方,是华灯初上的成都风华,是笑靥如花的芙蓉女子,井巷子,是老成都的“新生活”。
井巷子其实只有半条,它的两侧一侧是成都的新生活酒吧区,一侧是成都400米的文化墙。这是全国唯一以砖为载体的博物墙,成都历史浓缩于此。成都在重建宽窄巷子时,征集到四万块不同年代的砖,在井巷子路南侧,沿街用这些砖垒砌砖墙,砖墙中镶嵌喷绘照片,喷绘照片中又有浮雕,筑成一道展示老成都历史、文化、民俗长卷的文化墙。
大家在文化墙上可以看到,昔日老成都的生活景象。老成都人们坐在院子里三五成群,泡一杯盖碗茶,享受着柔和的阳光,翻翻报纸,摆摆龙门阵,偶尔端起茶碗扎上一口,说天到地。巷子里,等着三轮车叫卖的小贩,一车的蔬菜,雨天里卖菜人穿着雨衣穿梭于宁静的小巷,叫卖声清脆爽朗。几个老人家中屋檐下,下着象棋,逗弄着笼子里的画眉鸟。街坊在巷子里走过的背影......老成都,光是这三个字就给我们留下无限的遐想,它是一种情结,人内心的一种渴望吧。我想大家也应该跟我有同感吧。
好了,我给大家介绍得差不多了,接下来的时间呢,就由游客朋友们自由支配,好好地享受下成都的慢生活吧。11点的时候我会在下车的地方等候大家。希望大家玩得开心尽兴,但也不要忘了时间哦。
篇三:成都宽窄巷子导游词
当你看惯了闪耀的霓虹灯,听惯了汽车的轰鸣,尝遍了各种山珍海味,是否会开始渐渐怀念曾经古朴无华的日子,是否慢慢想念那种清酒一壶而浊饮的感觉?我想,我会的。我乘着暑假的休闲日子,约上了几个朋友,来到了成都的名片——宽窄巷子。
一走进宽窄巷子,一阵清风迎面扑来,像是一位温婉大方的女子上前迎接你回家。街道两旁的四合群落众多,到处可见成都少城遗存和百年原真建筑。修葺如旧,保持原貌。店铺临街经营。沿街即为市,吆喝不断,招揽游客,品茶打尖,观景休闲,游人的五官得到了尽情的享受。
当我一走进宽窄巷子,就被一个做糖人的老爷爷给吸引了。只见那位老爷爷依靠在一张木质的椅子上,悠闲地吸着烟斗,在他的旁边有一块牌子——“吹糖人”以及一个带架的长方柜,柜子下面有一半圆形开口木圆笼,里面有一个小炭炉,炉上有个大勺,中间放满了糖稀。虽说是糖稀,却也还是金光闪闪,兹兹诱人。我可是只听过画糖人,这吹糖人也是头回见。见我走过去,老爷爷笑笑说:“小妹妹,要糖人吗?”“恩,爷爷你给我做一个大公鸡吧!”只见爷爷拿起一小块棕色的绵芽糖,用手捏了捏,又吹了吹,又拉了拉,扯了扯,拽了拽,再用嘴衔起一端,然后轻轻地吹了起来。那糖块竟然像气球一样,慢慢地胀了起来。这可是与成都的画糖人大不相同啊,可算是开了眼!
正当我惊叹于老爷爷的高超技艺之时,一阵叫喊声又将我引领到了过去的日子里,“打尖住店勒!”在一家小吃店门口站着一位叔叔在吆喝,络绎不绝的路人都被吸引了进去,我也被朋友拉进了里面。木制的桌子木制的椅子,桌子上有木制的酒壶,木制的碗筷,客人们坐在椅子上享受着人间难得的美味。小二在人潮中不断地来回走动,厨子不断地坐着美味的菜肴,老板晓得咧开了嘴。
宽窄巷子的事物自当是写不完的,而老成都人的生活自当也是叙不清的,不如乘个时间,来到这个地方。走一走宽巷子,挤一挤窄巷子,体会体会那心灵的享受与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