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黑龙江
黑龙江省旅行社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规范
前言
为规范哈尔滨市旅行社经营和管理行为,促进旅行社诚信经营,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在全市旅行社行业形成服务质量引领下的品牌竞争格局,推动旅行社行业和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附录A、B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哈尔滨市旅游局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哈尔滨市旅游局监督管理处、哈尔滨市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哈尔滨市旅游行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清波、贾峥、吕秀玲、丁宁、任家庆、苏向东、朱彩云。
本标准于2010年9月首次发布。
旅行社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哈尔滨市旅行社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规范的术语和定义、等级标志、等级评定的基本要求、等级的划分条件、等级确定和等级评定。
本标准适用于哈尔滨市行政区域内的旅行社质量等级划分、评定与复核。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LB/T 004 旅行社国内旅游服务质量要求
《旅行社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50号)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旅行社
指依照国务院《旅行社条例》规定成立,从事招徕、组织、接待旅游者等活动,为旅游者提供相关旅游服务,开展国内旅游业务、入境旅游业务、边境旅游业务或者出境旅游业务的企业法人。3.2 出境社
经国家旅游局批准,从事招徕、接待境外旅游者在中国境内旅游;招徕、组织、安排和接待中国公民以及在中国境内居住的外国人到中国境外旅游;招徕、组织、安排和接待中国公民以及在中国境内居住的外国人在中国境内旅游并提供相关服务,足额交纳质量保证金的旅行社。3.3 其他社
经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从事招徕、接待境外旅游者在中国境内旅游;从事招徕或组织国内旅游者进行边境旅游、国内旅游以及相关服务,并足额交纳质量保证金的旅行社。4 等级标志
旅行社质量等级以英文字母A为符号来表示,旅行社等级分为3A、4A和5A三个等级,5A级为最高等级。5 等级评定的基本要求
5.1连续营业两年以上,并具有市旅游行业协会会员资格。5.2积极参加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组织的行业活动。5.3 按时向市旅游局上报旅行社信息。
5.4 办公和营业场所、附属设施、服务项目和运行管理应符合安全、消防、卫生、文化、环境保护等现行的国家法律、地方法规和标准。
5.5 名称、法人、营业场所等变更事项或停业、歇业按规定及时备案。
5.6 在考核年度内未发布过虚假、超范围经营、无零利润包价(也称“零团费”)或负利润包价(也称“负团费”)的广告。5.7 与旅游者应签定规范的旅游合同文本,合同文本的内容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5.8 旅行社应按LB/T 004要求,设置专门的服务质检机构或专职人员,及时受理投诉。5.9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5.10 尊重客人道德信仰与风俗习惯,对客人友好、热情、礼貌、一视同仁。
5.11 工作人员应做到语言文明、清晰,礼仪符合规范。5.12近三年未发生重大质量和安全责任事故。6 等级的划分条件 6.1 3A级 6.1.1 经营业绩
a)近两年年平均营业收入应在200万元人民币以上; b)近两年年均净利润和所缴税金均居全市旅行社前80名。6.1.2 营业条件
a)营业场所的使用面积总和应不低于50 m;
b)营业场所应提供本旅行社的服务项目宣传品或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指定发放的宣传品; c)营业场所应设有咨询与接待设施; d)接待人员应着装整齐,并佩戴岗位标牌;
e)具有电话、传真、互联网电脑等通讯工具,消费者可以通过电话、传真等方式向旅行社咨询。6.1.3 综合管理
a)与旅行社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人员提供基本工资和相应社会保险,做到不拖欠导游人员或领队工资,不要求导游人员或领队垫付团款,不向导游人员或领队收取“人头费”、“保证金”等违反法律法规的费用;
b)负责旅行社运营的高级管理人员应具有三年以上旅行社管理经验;
2c)工作人员应按照要求参加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举办的培训活动,并通过考核;
d)有具有初级以上级别职称或两年以上旅行社从业经验的财务人员;
e)设立的分支机构应符合相关规定; f)拥有一项以上自主产品品牌; g)具有健全、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
h)按规定投保旅行社责任险,并提醒游客投保个人旅游保险; i)旅游协作单位特别是车船、餐饮、住宿、景点都应具有相应资质,并与其签订协议合同;
j)具备危机事件处理机制,执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6.1.4 商业信用和社会声誉 a)讲诚信,守信誉;
b)制定并执行顾客意见反馈制度; c)发放的旅游广告、宣传品应印制规范;
b)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在近三年接到的对旅行社的责任投诉每年应不超过3起;
e)做到与供应商和同业客户签订合同,并按约定的期限和付款条件履约;
f)每年参加一项社会公益活动。6.2 4A级 6.2.1 经营业绩 a)近两年年平均营业收入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 b)近两年年均净利润和所缴税金均居全市旅行社前50名。6.2.2 营业条件
a)营业场所的使用面积总和不低于100 m;
b)营业场所提供本社的服务项目宣传品以及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指定发放的宣传品;
c)旅行社营业场所设有咨询与接待设施,相关装饰和标志有规范的中英文说明;
d)接待人员统一着装,并佩戴企业标识和岗位标牌; e)有电话、传真、互联网电脑等通讯工具,顾客可以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向旅行社咨询和预订旅游产品; f)营业区域设有顾客休息场所,并提供必要服务; g)设有固定的旅游投诉热线电话,并向顾客明示。6.2.3 综合管理
a)应为与旅行社签订半年以上劳动合同的人员提供基本工资和相应的社会保险,不拖欠导游人员和领队工资,不要求导游人员和领队垫付团款,不向导游人员和领队收取“人头费”、“保证金” 等与法律法规相违背的不合理费用;
b)负责旅行社运营的高级管理人员有五年以上旅行社管理经验;
2c)制定并执行业务培训制度,且有固定的培训经费预算保证。旅行社人员按照要求参加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举办的培训活动,并全部通过考核;
d)具有中级以上级别职称的财务人员,或者至少有两名具有三年以上旅行社从业经验的财务人员; e)建立健全并执行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 f)旅行社设立的分支机构符合规定; g)拥有两项以上自主产品品牌 ;
h)按规定投保旅行社责任险,并提醒游客投保个人旅游保险; i)旅游协作单位特别是车船、餐饮、住宿、景点都有相应资质,并与其签订协议合同;
j)制定危机事件处理预案,具备危机事件处理机制,执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6.2.4 商业信用和社会声誉
a)讲诚信,守信誉,业内和社会口碑较好; b)制定并执行顾客意见反馈制度; c)旅游广告发布、宣传品印制规范;
b)近三年中,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每年接到对该旅行社的责任投诉不超过2起;
e)与供应商和同业客户签订合同,并按约定的期限和付款条件履约;
f)每年参加两项社会公益活动。6.3 5A级 6.3.1 经营业绩
a)近两年年平均营业收入3000万元人民币以上;
b)近两年年均净利润和所缴税金均居于全市旅行社业前20名。6.3.2 营业条件
a)营业场所的使用面积总和不低于150 m;
b)营业场所提供本社的服务项目宣传品及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指定发放的宣传品;
c)旅行社营业场所设有咨询与接待设施,并有统一装饰和统一标志,有规范的中英文说明;
d)接待人员统一着装,并佩戴企业标识和岗位标牌,不同岗位应有明显区别;
e)有电话、传真、互联网等通讯工具,顾客可以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向旅行社咨询和预订旅游产品;
f)营业区域设有顾客休息场所,并提供必要的饮水、阅读、信息查询等设备或物品;
g)设有固定的旅游投诉热线电话,并向顾客明示。6.3.3 综合管理
a)应为与旅行社签订半年以上劳动合同的人员提供基本工资和相应的社会保险,不拖欠导游人员和领队工资,不要求导游人员和领队垫付团款,不向导游人员和领队收取“人头费”、“保证金” 等与法律法规相违背的不合理费用;
2b)负责旅行社运营的高级管理人员有八年以上旅行社管理经验,且无政府部门认定的不良记录;
c)制定并执行全员培训制度,且有固定的培训经费预算保证,旅行社职员按照要求参加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举办的培训活动,并通过考核,且成绩优秀;
d)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财务人员,或者至少有三名具有5年以上旅行社从业经验的财务人员; e)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
f)分支机构设置符合规定,服务规范;
g)建立并执行规范的销售管理制度,旅行社设立的从事旅游业务的非独立法人机构应与总部实行联网销售; h)拥有三项以上旅行社自有产品品牌;
i)按规定投保旅行社责任险,并提醒游客投保个人旅游保险; j)旅游协作单位特别是车船、餐饮、住宿、景点都有相应资质,并与其签订协议合同;
k)制定危机事件处理预案,具备危机事件处理机制,执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6.3.4 商业信用和社会声誉
a)制定并执行诚信经营管理制度,创建诚信企业,业内和社会口碑好;
b)制定并执行顾客意见反馈制度; c)旅游广告发布、宣传品印制规范; d)近三年中,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每年接到对该旅行社的责任投诉不超过1起;
e)与供应商和同业客户签订合同,并按约定的期限和付款条件履约;
f)每年参加三项社会公益活动;
g)受到过国家、省、市有关部门表彰奖励。7 等级确定
7.1 按照旅行社的基本要求和划分条件,按附录A评定打分,按照获得的总分数来确定相应的等级。
7.2 根据旅行社得分情况,凡在年度综合得分达到90分以上者评为5A级旅行社,80分至89分者评为4A级旅行社,70分至79分者评为3A级旅行社。8 等级评定 8.1 评定的组织
8.1.1 旅行社等级评定工作由市旅游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统筹负责,下设旅行社等级评定机构负责日常工作。
8.1.2 旅行社等级评定机构由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市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和市旅游行业协会等有关人员组成。8.1.3 旅行社等级评定检查员由旅行社等级评定机构选聘。8.2 等级的申请 8.2.1 旅行社申请等级,应向旅行社等级评定机构递交申请材料。申请材料包括:旅行社等级申请报告,以及其它必要的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
8.2.2 提供虚假材料者一经查实将不予受理,且该旅行社在三年内不得申请等级。8.3 等级的评定规程 8.3.1 受理
接到旅行社等级申请报告后,旅行社等级评定机构应在核实材料的基础上,于10个工作日内做出是否同意受理的答复。8.3.2 检查
受理申请报告后,旅行社等级评定机构应在一个月内以明查和暗访的方式派遣检查员进行评定检查,并提交检查报告。对检查不合格的旅行社,旅行社等级评定机构应予以告知,进行指导,并于三个月内再次安排评定检查。两次检查不合格的旅行社,自收到正式通知之日起一年以内不得再次申报同等级及以上等级。8.3.3 评审
接到检查报告后一个月内,旅行社等级评定机构应根据检查员的意见对申请等级的旅行社进行评审。评审的主要内容包括:审定申请资格;核实申请报告;认定本标准的达标情况;检查违规及事故、投诉的处理情况等。8.3.4 批复 对于评审通过的旅行社,市旅游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予以评定等级的批复,授予相应的等级标志和证书。对于经评审认定达不到标准的旅行社,旅行社等级评定机构予以告知。8.4 标志管理
8.4.1 等级标志使用期限为三年。
8.4.2 品牌加盟和代理机构不得使用其等级标志。
8.4.3 已取得等级的旅行社,如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造成恶劣影响,旅行社等级评定机构在市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认定后做出降低或取消等级的处理。
8.4.4 对已经评定等级的旅行社,旅行社等级评定委员会应遵照本标准及附录A每三年复核一次。
8.4.5 复核工作由旅行社对照本标准自查自纠,并将自查结果报旅行社等级评定机构,由旅行社等级评定机构以明查或暗访的形式安排抽查验收。
8.4.6 对于复核达不到本标准相应等级的旅行社,按以下办法处理:
a)市旅游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签发整改通知书、降低和取消等级的处理。
b)接到整改通知书的旅行社逾期未整改或在整改后未达标者,市旅游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应降低或取消其等级,并向社会公布。c)被降低或取消等级的旅行社,自降低或取消等级之日起一年内,不予恢复或重新评定等级;一年之后方可再次申请等级。8.4.7 旅行社接到整改通知书和降低等级的通知后,应认真整改并在规定期限内将整改情况向旅行社等级评定机构报告。8.4.8 旅行社在提升、降低或取消等级后,应立即将原等级标志和证书交还旅行社等级评定机构。
8.4.9 旅行社等级的标牌、证书由市旅游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统一制作、核发。
8.4.10 旅行社等级标牌应置于旅行社主要营业场所的明显位置。
第二篇:黑龙江
黑龙江
一、旅游地理环境概况:
二、主要旅游目的地:
(一)哈尔滨:太阳岛公园、圣索菲亚教堂、兆麟公园
(二)五大连池地质公园
(三)亚布力滑雪场
(四)镜泊湖
(五)扎龙自然保护区
(六)漠河
(七)乌苏里江
(八)黑河
(九)三江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精品旅游线路
1.哈尔滨——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登山,赏“五花山”色,游欧式别墅群,风车网阵,激情篝火晚会。
2.哈尔滨——二龙山风景区:滑草,登山,游湖,溜索,攀岩,野果采摘,“五花山”观赏,篝火晚会。
3.哈尔滨——香炉山风景区:登山,游览“红叶谷”摄影采风,野外生存拓展,农业观光,秋季采摘。
4.哈尔滨——凤凰山森林公园:登山,山特产品采摘,游览高山瀑布群、高山偃松、凤凰山大峡谷,欣赏“五花山”景色。
5.哈尔滨——牡丹江——东宁:游览吊水楼瀑布等景观,乘船游湖,观赏两岸“五花山”色,体验朝鲜民俗风情;参观黑宝熊乐园,游洞庭风景区,观赏“五花山”景观,参观东宁要塞。
6.哈尔滨——鸡西:游兴凯湖,观鸟,欣赏湖岗秋色,参观鹿场、大白鱼繁殖基地、碑林等,登麒麟山,山特产品采摘。
7.哈尔滨——大庆——杜蒙:游石油博物馆、铁人纪念馆,当奈湿地观鸟,竹筏漂流,骑马,欣赏草原秋色,体验蒙古民俗风情。
8.哈尔滨——扎龙自然保护区——碾子山——甘南兴十四村(哈拉新村):欣赏芦苇荡秋色,观鸟,华安国防教育基地参观军事兵器陈列馆、炮弹生产线、炮弹射击,参观现代农业风貌,秋季果蔬采摘。
9.哈尔滨——伊春溪水森林公园——天松林海景区——汤旺河兴安奇石风景区:登山,山特产品采摘,欣赏“五花山”色,观赏北方石林。
10.哈尔滨——佳木斯——同江——抚远: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登山,山特产品采摘,洪河生态区农业及湿地观光,三江口观赏松花江、黑龙江交汇壮观景象,欣赏“五花山”色,街津口登山,体验赫哲民俗风情,抚远参观东方第一哨、黑瞎子岛。
11.哈尔滨——萝北:乘船游览“龙江三峡”,欣赏两岸秋色,游览慈溪行宫、八仙阁、采金博物馆、抗倭石、名山岛等景点。
12.哈尔滨——漠河:参观北极村,观赏“五花山”景观,体验鄂伦春民俗。
第三篇:黑龙江民政厅
黑龙江省民政厅
黑龙江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黑龙江省财政厅
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黑民规〔2018〕6号
关于落实政府购买服务 强化基层社会
救助经办服务能力的实施意见
各市(地)、县(市)民政局、编办、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为贯彻落实民政部 中央编办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积极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加强基层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的意见》(民发﹝2017﹞153号)总体要求,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提供社会救助服务,有效解决基层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薄弱问题,提高救助工作服务质量和效率。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一、落实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
(一)明确购买主体。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是购买社会救助服务的主体,民政部门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工作。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也可购买社会救助相关服务。
(二)规范购买内容。向社会力量购买的社会救助服务主要包括事务性工作和服务性工作两类。事务性工作主要是指基层经办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服务的对象排查、家计调查、业务培训、政策宣传、绩效评价等工作;服务性工作主要是指对社会救助对象开展的照料护理、康复训练、送医陪护、社会融入、能力提升、心理疏导、资源链接等服务。应当由政府直接承担的行政管理性事务,以及应当由政府直接提供、不适合社会力量承担的救助服务事项,不得向社会力量购买,防止政府行政管理职能虚化和公共资源闲置。
(三)界定承接主体。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的承接主体主要是依法在民政部门登记成立或经国务院批准免予登记的社会组织,按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应划入公益二类或生产经营类的事业单位,依法在工商管理或行业主管部门登记成立的企业、机构等社会力量。承接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的主体应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具备提供服务所必需的设施、人员和专业技术能力,具有健全的内部治理结构、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制度。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参与承接政府购买服务,应当积极探索建立事业单位财政经费与人员编制协调约束机制。各地在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和社会救助服务类别确定具体条件并及时充分地向社会公开,确保社会力量公平参与竞争。
(四)完善购买机制。各地要合理设置购买项目,将社会救助服务纳入相关部门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建立健全方式灵活、程序规范、标准明确、结果可控、动态调整的购买机制;对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以内或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项目,按照政府采购的有关规定,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竞争性磋商、单一来源采购等方式确定承接主体。选定承接主体时,要以满足服务质量、符合服务标准为前提,不能简单以“价低者得”作为选择标准。建立以项目选定、信息发布、组织购买、实施监管、绩效评价为主要内容的规范化购买流程,分类制定内容明确、操作性强、便于考核的服务标准,加强对服务提供全过程的跟踪问效和对服务成果的检查验收。
(五)落实经费保障。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所需经费要列入财政预算,从各级既有的社会救助工作经费或社会救助专项资金等预算中统筹安排,各地要结合实际需要,逐步加大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的资金投入力度。要严格资金管理,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规范、科学有效。
(六)加强绩效评价。建立健全由购买主体、服务对象及第三方组成的综合性评价机制,就服务成效、项目管理、社会影响等多方面内容,加强对购买社会救助服务工作的绩效评价。在绩效评价体系中,要侧重服务对象对救助服务的满意度评价。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布,并作为以后选择承接主体的重要参考依据。
(七)严格监督管理。各地要加强对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的监督管理,完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体系,明确部门职责,依法实施综合监管,确保购买行为公开透明、规范有效。上级人民政府和民政部门要加强对下级人民政府和民政部门购买社会救助服务的业务指导和监督。购买主体要按规定公开购买服务的相关信息,并主动接受审计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承接主体应主动接受购买主体的监管,健全财务报告制度,保证服务数量、质量和效果,严禁服务转包。要建立承接主体退出机制,制定临时接管预案。在承接主体发生不能按合同约定提供服务的情形时,及时启动预案,确保救助对象的正当权利不受影响;对承接主体存在违背合同、弄虚作假等行为,情节严重,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依法进行处罚,按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终止合同执行,依法禁止相关主体在一定期限内参与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工作。
二、切实加强基层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
基层经办服务能力直接关系各项救助政策的落实,关系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各地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积极推行政府购买服务,采取多种措施,切实加强基层经办服务能力,尽快形成一门受理、协同办理、资源统筹、综合施救的社会救助工作格局。
(一)加强窗口建设。推动跨部门救助事项的业务协同,依托现有政务大厅(乡镇公共服务中心),在乡镇(街道)普遍设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窗口,统一受理、转办(介)社会救助申请事项。加快健全社会救助综合服务平台,建立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理等制度,并不断优化工作流程,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二)落实经办人员。要进一步强化社会救助服务能力建设,综合考虑辖区内社会救助服务事项、服务范围、对象数量以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确定各级社会救助工作人员需求,分层级合理确定县级、乡镇(街道)管理机构和村(居)民委员会社会救助服务所需经办人员。科学整合县级、乡镇(街道)管理机构及人力资源,充实加强基层社会救助力量,确保事有人管、责有人负。县级民政部门承担社会救助经办服务的专职工作人员一般按不少于2名配备,服务对象数量超过5000人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低保和特困供养对象、低收入人员、临时救助对象、农村扶贫建档立卡人员等社会救助对象),每增加5000人增配1名专职工作人员。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按照每1000名服务对象至少配备1名服务人员,不足1000名服务对象的至少配备1名服务人员。村(居)民委员会要协助做好救助对象困难排查、发现报告,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公示、监督,救助对象动态管理、信息报送,救助政策咨询、宣传引导等工作。县级民政部门要按照“费随事转”原则,探索建立村(居)民委员会社会救助协理员制度。现有社会救助工作人员不足的地区,可鼓励社会力量承担相关工作,由其向县级民政部门、乡镇(街道)、村(居)民委员会或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派遣工作人员。被派遣人员原则上应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优先考虑具有社会工作教育背景或取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人员。
(三)加快信息化建设。要加强社会救助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依托统一的政务网络和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加快推进社会救助信息化建设,实现社会救助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用共享。加快推进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建设,提高基层甄别核实救助申请对象家庭经济状况的能力。探索建立救助对象需求与慈善救助帮扶资源对接信息平台,实现政府救助与慈善救助的有机结合。
(四)加强人员培训。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基层社会救助工作人员党性教育,切实增强“四个意识”,确保执行社会救助等民生保障政策部署不打折扣、不走样。加强日常业务培训,采取分片轮训、政策解读、专家授课、经验介绍、案例分析、互动参与等形式,切实增强基层工作人员对社会救助政策的理解和把握,加快社会救助骨干人才的培养。
四、强化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加强基层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是对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的重大创新,是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服务供给、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各地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工作协调机制作用,定期研究社会救助领域政府购买服务事项,及时发现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基层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要强化监督管理和政策落实情况评估,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各地大胆探索、担当尽责,对工作推进不力或不能履职尽责的,要依纪依规严肃处理。各市(地)、县(市)要在本文件出台后半年内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届时,省里将开展工作督查,对地方政策制定、购买服务资金投入、服务项目落实等方面内容进行情况通报。
(二)健全工作机制。各地要加快推进社会救助领域政府购买社会力量服务工作。各级民政部门要加强对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和绩效评价;编制部门负责指导基层加强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建设和职能转变;财政部门负责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的经费安排和监督管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指导基层加强与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工作的衔接,鼓励吸纳更多的高校毕业生从事社会救助经办服务。
(三)加强政策宣传。各地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实施政府购买服务加强基层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的重要意义、主要任务、重点内容和实施效果,精心做好政策解读,加强正面舆论引导,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的积极性,增强社会各界的认同与支持,为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加强基层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舆论氛围。
黑龙江省民政厅 黑龙江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黑龙江省财政厅 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8年3月22日
第四篇:黑龙江导游词分享
黑龙江景点推荐,跟着小编一起来观赏黑龙江导游词,感兴趣的就收藏一下吧。希望你们喜欢。
黑龙江松花江导游词
松花江是黑龙江的最大支流。本身也有两条主要支流,其一为源于白头山天池的第二松花江,另一为源于小兴安岭的嫩江,两条支流在扶余县汇合始称松花江,折向东北流至同江县注入黑龙江。全长一千八百四十公里,流域面积五十四万平方公里。松花江流域范围内山岭重叠,满布原始森林,蓄积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等山脉上的木材,总计十亿立方公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森林区。矿产蕴藏量亦极丰富,除主要的煤外,还有金、铜、铁等。
松花江流域土地肥沃,盛产大豆、玉米、高粱、小麦。此外,亚麻、棉花、菸草、苹果和甜菜亦品质优良。松花江也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大淡水鱼场,每年供应的鲤、卿、鳇、哲罗鱼等,达四千万公斤以上。因此松花江的确是东北地区的一条大动脉。
冬季的松花江,气候严寒,有时会降至摄氏零下三十度,结冰期长达五个月。但是在丰满水电厂这一段从不结冰,据说是因为通过发电厂流入江里的水温甚高所致。这一段夹带暖流的江面,不断冒起团团蒸汽,凝结在岸边的柳丝、松叶上,形成一簇簇、一串串晶莹似玉的冰花,十里长堤顿时成了玲珑剔透、玉树银枝的世界。这就是闻名全国的“树挂”奇景。
冰灯是松花江流域一种特有的民间艺术,每当千里冰封的季节,家家户户的屋檐下,便会悬挂起一盏盏别出心裁的自制冰灯。所谓冰灯,是真正用冰制成像玻璃一样的灯罩,可以点上烛火。根据东北文献记载,早在清代已有冰灯制作,历史相当悠久。初期的冰灯,不过是当地贫穷人家过年过节时张挂的一种简陋装饰,其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造型复杂、多姿多采的冰制艺术品。
黑龙江太阳岛参观游览导游词
各位朋友,下面我们要去哈尔滨市太阳岛参观浏览
松江公路大桥——公路大桥时赴太阳岛地陆路通道,松江公路大桥建于1983年5月10日,建成于1986年8月30日竣工,历时三年零四个月,大桥呈健字形状,给人以若大个松花江被一刀剪断之感,大桥全场1565米,当时全国公路桥之最,这座桥地设计者是一位女士,当时人们说女人总是喜欢剪剪裁裁,所以设计成剪刀形状,他的确好似园丁手中地剪刀一样,把松花江秀丽风景修剪得更加迷人。
大家往车窗两侧看,下面就是松花江,大家有没有听过松树不开花就结果得故事呢?现在我给大家讲松树不开花就结果得民间传说。相传在黑龙江地区有一条白龙总是兴风作浪,造灾于民,一只来自关内得一条富有正义感的黑龙决心为民除害,就在当地民众的大力支持下与白龙灾江中展开了生死搏斗。当江水翻白色浪花时表明白龙在上,两岸的老百姓就扔势头砸,当江水变黑时,表明黑龙在上,老百姓就往江里扔馒头以便补充实力,结果筋疲力尽的白龙被打走了,然后风调雨顺,连年丰收,当地百姓为了纪念富有正义感的黑龙,就把那条江命名为黑龙江。
可落荒而逃的白龙还是好比腊月的大葱——皮干叶枯心不死,它又在别处兴风作浪,连续作恶,于是黑龙又沿着另一条江开始追缴,这条江的两岸长满了松树,那是的松树是开花的,并且是雪白的花。吃一堑,长一智”的白龙闻讯后就腾云驾雾到了高空侦察,不巧黑龙游到那里,那里的江水就变成黑色,所以就暴露了目标,于是白龙就采取了避其锋芒,击其惰归”的战术,当黑龙疲惫不堪的时候连连出击打得黑龙防不胜防,只有招架之势,无还手之力。于是为了掩护黑龙得行为,这条讲两岸得盛开得白皑皑得松树花就纷纷落在江面上,罩得严严实实,黑龙有了松树花得掩盖,白龙就再也无法掌握黑龙得行踪,最后黑龙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取得了决定性得胜利,一败涂地的白龙一头扎进了五池在也不敢出来了。从那以后黑龙江地区就年年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了。可是松树却从此再也不能开花了,为了纪念为正义之战做出巨大牺牲的松树花,人们把这条江命名为松花江。
当然这是个美丽的传说,因为它和我们前面说的满语松戈里乌拉”是相矛盾的,但这个寄予了古代劳动人民没好愿望的传说却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正义终究会战胜邪恶。
下面我们就到了太阳岛,大家一定听过郑绪岚的《太阳岛上》吧!太阳岛位于松花江北岸,与市区仅一江之隔,总面积达三十八万平方公里,很多年以前,这个岛屿盛产鳊花鱼,女真族鳊花鱼的发音是太宜安”所以这个岛就被人称为太宜安,久传至今被称为太阳岛。太阳岛四面环水,是著名避暑胜地,我们到了太阳岛上,主要参观太阳岛公园,在公园里树木茂密,全岛遍植各种树木100种30多万珠,树种有江松,樟子松,落叶松,杨树,柳树,榆树,还有丁香等。整个公园面积是114公顷,园内建有水阁云天,青年之家,水榭,哈尔滨中日友谊园等游乐场所,一幢幢别墅式的建筑隐现在树丛中富有浓厚的欧式情调的水阁云天是园中之园,园内有长廊,方阁,荷花湖,太阳湖,太阳山和瀑布,平台遥望可以观赏到不同角度的岛上风景,冰雪节期间,还在此举行每年一次阿的国际及国内雪雕比赛。
雪雕也叫雪像,它是以雪为材料调出 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各种不同形状的艺术形象以供人们观赏和,他有两种表现形式,即雕和塑,雪雕则是选用雪和水进行塑造,在零度一下将雪和水搅合后,通过冻结粘合,可以塑造各种形态,创造出不同的艺术形象我国的雪雕艺术活动是六十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1988年1月在太阳岛公园组织了首届群众雪雕比赛,以后每年举办一届吸引日益众多的中外游客。
夏天的时候这里湖光山色,特别美,其中中日友谊园,是园中园,全明哈尔滨.新氵舄友谊园,是哈尔滨和日本的新氵舄市建立友好城市十周年之际,在太阳岛公园内部投资修建的日式庭园风格的友谊园。在1989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的,每年接待中外宾客达十五万左右。
东北虎林园——坐落于松北开发新区内,与太阳岛相邻,林园占地面积96.6万平方米,现已开放养虎园面积约36万平方米,园内放养30余只成年猛虎,作为世界上最大地东北虎群放养地,自96年1月份对外开放以来,已经接待40万中外游客。到了虎园我们会换乘林园内专用地封闭车进行游览,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开车窗,大家可以买食物喂给老虎,老虎每天上午10点喂食,冬天时不容易被发现,因为老虎地皮和草的枯黄色比较接近。到了远去大家先去博物馆参观,导游去购买票,然后排队坐车参观。
黑龙江东北虎林园导游词
东北虎林园位于黑龙江省的松花江北岸,虎园占地36万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东北虎野生自然园林,是出于挽救和保护世界濒危物种东北虎而建立的园林。东北虎林园总占地面积120万平方米,与著名的避暑胜地太阳岛风景区仅一水之隔。
东北虎林园现建有成虎园、幼虎苑、科普展馆各一处。成虎园36万平方米,散放着30只野性十足的斑斓猛虎,游人须乘专用旅游车漫游于群虎之间。幼虎苑圈养着40多只3岁以下的幼虎,活泼可爱,游人可徒步在廊道里观赏。在这里,人们“漫游”于群虎之间,领略那虎牛相斗、群虎扑食、二虎相争的惊险与刺激,满足了回归自然寻求探险的心理。
东北虎林园自然特色十分浓郁,具有良好的生态旅游基础。这里的空气质量优良,到处散发着泥土和野草的芳香,使人充分地享受与自然的融合,是一处旅游、休闲、度假的理想之所。自1996年对外开放以来,东北虎林园以它浓厚的野趣和迷人的魅力吸引着海内外的游人慕名而来,7年来累计接待游客人数达到了180多万人次;成功地接待了国家级重要领导人和国内外重要来宾1500多人次。东北虎林园目前建有成虎园、育成虎园、幼虎园、非洲狮园和步行区5个景点,游人需要用1个小时的时间才能游完全程。其中成虎园、育成虎园、幼虎园、非洲狮园需乘车观赏。东北虎林园拥有15台豪华舒适的旅游观光车,人们可以坐在车内去寻觅虎踪,领略东北虎的风采。
东北虎林园设有“艺品屋”,供游人选择购买的工艺品琳琅满目,具有东北虎林园本身特色的工艺品就有五十多种;设有“虎园邮局”,出售东北虎林园自己的明信片、首日封等,除了不能汇款之外,其它的邮政业务均可办理。东北虎林园的建立,不仅保护了东北虎,也为热衷于旅游的人们提供了一处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如果您真诚追求人与大自然的最佳融合点,请记住东北虎林园的诚挚邀请。乘车进入虎园,近距离观虎,直面森林之王,别有一番情趣和感受。
黑龙江导游词
第五篇:黑龙江自然景观
一、五大连池
五大连池位于黑龙江省北部五大连池市境内。在14座截锥形火山包围中,有5个串珠状相连的湖泊,它们是1719-1721年(清康熙五十八年至六十年)老黑山和火烧山喷发时,熔岩流堵塞白河而形成的堰塞湖。由北而南,分别称为五池、四池、三池、二池、头池。头池的水经白河(今称石龙河)注入讷漠尔河。五个池子连接流长5.25公里,总水面面积41.5平方公里,其中三池最大、最深,蓄水8600万立方米,深达12米;头池最小,也最浅,蓄水24万立方米,深仅1—2米。
五大连池以近代火山景观和矿泉疗养为特色,素有“天然火山博物馆”之称。五大连池火山自第四纪以来多次喷发,形成14座拔地而起的独立火山锥和700平方公里原熔岩台地。火山锥海拔355.8—602.6米不等。湖东有东焦得布山、西焦得布山、小孤山、东龙门山、西龙门山、莫拉布山、尾山;湖西有卧虎山、药泉山、笔架山、老黑山、火烧山、南格拉球山、北格拉球山。这些火山,多数有明显的火山口,火山口深度从几10米到100余米不等;少数还具有复合的多个火山口和多个溢出口,有的火山口积水成湖。由于老黑山和火烧山喷发距今仅260余年,火山地貌保存完好,有清晰的火山喷出口和熔岩流溢出口,有完整的火山锥及火山锥附近堆积的火山灰、火山砾、火山弹、浮石等各种火山喷出物。熔岩台地上有熔岩流动过程中形成的翻花石、石海以及蛇状、绳状、碟状,象鼻状等玄武岩景物,还有石塔林、石熊、熔岩爆布等,形象生动。几个宽、高各数米,长20—80米不等的熔岩洞,洞内熔岩流淌的形迹鲜明。这些景点都是人们认识火山和旅游探险的好地方。
五大连池的药泉山附近有南饮泉,北饮泉,翻花泉和南洗泉,是全国著名的冷碳酸矿泉。矿泉水中含有氧、硅、铁、钙、纳、钾、镁等多种元素,饮或洗能治疗胃肠、皮肤、肾炎等多种疾病。这里已建立了50多所疗养院(所),成为全国著名的矿泉疗养区。其矿泉水经生产加工装瓶行销全国。五大连池是1982年国务院批准公布的全国第一批重点名胜风景区之一。为加强保护和管理,1983年10月设立了五大连池市。
二、镜泊湖和火山口森林
镜泊湖在黑龙江省南部宁安县境内,是我国最大的火山堰塞湖。第四纪更新世晚期和全新世初期,其西北方张广才岭深山中火山喷发,熔岩流顺石头甸子河谷而下,堵塞了牡丹江河谷,才形成这个狭长的湖泊。唐称“忽汗海”、辽称“扑燕水”、金称“阿卜湖”、明称“镜泊湖”。满语称“毕尔腾湖”,意为“清平如镜”。湖身纵长45公里,最宽处6公里,最窄处0.3公里。湖平均深13.9米,南部较浅而北部较深,最大深度64.5米。湖水最大容量达18.24亿立方米,是牡丹江上游一个理想的天然水库。湖区峰峦叠翠,一些地段山林倒映湖中,由于水中鱼类丰富,形成“林从水底出,鱼在树上行”的奇观。湖水从北端泻入牡丹江,形成落差20米、宽40米的瀑布。湖水飞泻而下,水雾弥漫,涛声雷动,声闻数里。由于瀑布跌水的冲蚀,瀑布之下出现一个直径70米、深60米的深潭。瀑布名为“吊水楼”,是镜泊湖的8大名景之一。其它7景分别是白石砬子、大孤山、小孤山、城墙砬子、珍珠门、道士山和老鸹砬子,各有特色。湖的北端一个小半岛上,建有造型浑厚,风格别致的10多栋小别墅,还有亭榭、石凳、游泳场等,成为镜泊湖游览中心,名为“镜泊山庄”。
火山口森林曾被广泛流传为“地下森林”。“地下森林”位于镜泊湖西北约40公里,座落在张广才岭海拔1000米的深山之中。这一带共有11个火山口,分布在长约40公里,宽5公里的地带。火山口深数十米至一二百米不等,其中长满高大的林木。有的火山口四壁陡峭如削,壁顶山巅建有玲珑的亭榭,有的火山口之间有宽阔的隧洞连通,有的火山口壁可见喷出的灰碴层层叠压,喷发遗迹历历在目,熔岩怪石构成种种奇观。据地质学家考证,这些火山口发育在东北——西南方向的断层线上,最后一次火山喷发的年代距今只有5000多年。
火山口森林附近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由于马鹿、青羊、黑熊、野猪等野生动物繁多,火山口曾被猎人们冠之以“大羊圈”、“小羊圈”、“猪圈”、“熊窝”等俗名。
在火山口森林和镜泊湖之间,火山溶岩流充塞了沟谷,形成长达200多平方公里的熔岩台地。台地上岩浆凝聚而成的“石龙脊”举目可见,并有若干塌陷的熔岩洞,洞中有天然隧道将各洞口连通。隧道可同时容纳数千人。隧道中熔岩流千姿百态,有的如雕塑的海豹、海龟,有的如波纹、绳索,两壁则显现如雕似琢的盘龙。沿顶常有簇簇下垂的熔岩乳,此外还有“熔岩瀑布”、“熔岩转盘”等。火山形成的如此巨大的熔岩洞,全国罕见。它从另一侧面展示了大自然的奇伟力量,为探索黑龙江省火山熔岩活动机理提供了理想的考察场地。1980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镜泊湖自然保护区,以镜泊湖风景、原始森林、火山口森林、熔岩石龙、水产资源为保护对象。总面积180万亩。1982年国务院批准镜泊湖为全国重点风景
名胜区。
三、兴凯湖
兴凯湖在黑龙江省东南部密山县镜内,为中俄界湖。唐代称“湄沱湖”,辽、金时称“北琴海”,清代始称“兴凯湖”(又称“新开湖”)。满语“水耗子”,因湖内盛产水耗子而得名。兴凯湖原是中国内湖,1860年(清咸丰十年)签订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沙俄强行割去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兴凯湖成为中俄界湖。以当壁镇至龙王庙一线为界,长75公里,其线以北为中国领土,约占全湖面积的26.9%。
兴凯湖和小兴凯湖水域广阔,水草茂盛,有众多天鹅、丹顶鹤、鸳鸯等珍禽在这里栖息、繁殖。湖内盛产淡水经济鱼类,有深水鱼40余种,以大白鱼为名产,常与乌苏里江的大马哈鱼、绥芬河的滩头鱼并称“边塞三珍”。大、小兴凯湖之间的砂岗上,有人工开凿的河道使大、小兴凯湖相通。在这个湖岗的新开流西,曾发现距今约5600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有以渔猎工具为主的陶器、石器和骨器等文物,现已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立有石碑。站在湖岗北望小兴凯湖为芦苇水荡,南望兴凯湖则烟波浩淼。离湖岸百米内的浅滩,是良好的天然浴场。兴凯湖风光美丽,物产丰饶,成为新开发的旅游名胜地区。
四、鹤乡扎龙
扎龙是黑龙江省1979年建立的水禽自然保护区,位于松嫩平原西部的乌裕尔河流域下游,座落在齐齐哈尔市东南部,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西北部、林甸县西部的交汇地带,面积21万公顷。全区地势低洼,北高南低,坡降为万分之
一。由于没有固定河道,河水漫溢而形成一望无际的芦苇沼泽地,大小泡沼星罗棋布,苇草丛生,鱼虾丰富,是水禽栖息繁衍的好地方。
每年春季,一望无际的芦苇碧绿如茵。许多候鸟从南方飞来,使这里稭息的珍贵水禽和经济鸟类多达200多种。主要为鹤类,有丹顶鹤、白鹤、白头鹤、白枕鹤、闺秀鹤、灰鹤等,此外还有天鹅、灰雁、苍鹭、白翅银鸥等珍稀水禽。这
个保护区主要保护珍贵水禽和芦苇沼泽生态环境。当地科学工作者已对丹顶鹤进行人工孵化驯养成功,并使一部分丹顶鹤能留在当地越冬,不再往南迁飞。扎龙被人们称为“丹顶鹤的故乡”。
五、丰林自然保护区
丰林自然保护区在小兴安岭南测,伊春市五营区境内,是黑龙江省最早(1958年)建立的森林自然保护区。这个保护区以红松母树为主要保护对象,面积有18400公顷。红松是一种名贵的经济树种,树干粗大,纹理通直,材质轻软,耐腐蚀,是极为优良的木材。天然红松林生长缓慢,要120年才能成材。保护区中的红松母树一般有220年以上的历史。小兴安岭素有“红松故乡”之称,驰名世界,而这个保护区正处于红松林的心脏部位。林地面积占保护区面积的96.6%,森林蓄积量496万立方米,其植被特征是以红松为主构成的针阔混交林。这里出产的乔木除红松外还有红皮云杉、鱼鳞云杉、落叶松、冷杉、白桦、山杨、赤杨、枫桦、柞树等乔木,还有黄花忍冬、溲疏、翼卫矛等灌木和蕨类,舞鹤草、苔草等草本植物。兽类有数十种,以马鹿为最多,其次有棕熊、黑熊、野猪、狍子、猞猁、貉子、黄鼬等。鸟类有飞龙鸟、松鸡、沙鸡、环颈雉、鸳鸯、啄木鸟、杜鹃等146种。山产品110余种。保护区还根据林分特点,划分出绝对封禁区、半封禁区和母树林经营区等,分别进行红松林自然演变规律的研究、红松结实规律研究,或用作红松种子示范、生产的基地。为了防火和旅游的需要,保护区山顶上建有38米高的铁塔,用于防火瞭望和旅游观光。山顶一片开阔地上建有展览馆,展出该保护区的动植物标本。这个保护区于1977年对外开放,已有世界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和友人前来参观访问。
六、桃山狩猎场
桃山狩猎场是中国第一个国际野生动物狩猎场,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小兴安岭南麓的铁力县境内,建于1984年。狩猎区总面积210平方公里,区内森林茂密,有许多珍贵树种。森林中可供狩猎的兽类有马鹿、黑熊、野猪、狍子、狐狸、貉子、野兔、黄鼬、香鼬;可供狩猎的野禽有沙半鸡、榛鸡(飞龙鸟)、鹌鹑、雉鸡、野鸭等;河中还有水獭和青貂。狩猎场内风景秀丽,有山峰突兀的“石塔青松”、“相思峰”、“仙女洞”等景点,山顶有24米高的瞭望塔,可登高远眺小兴安岭起伏的群山。场内建有3个狩猎营地,各有石砌底层的拙朴而典 雅的木刻楞房屋,并建有山庄宾馆、动物标本室和野味餐厅。每年狩猎旺季,国际友人络绎不绝。这里已成为省内外、国际间人们交往的旅游胜地。
七、亚布力滑雪场
亚布力滑雪场原名青云滑雪场。位于尚志市东南部,张广才岭山脉大锅盔山北坡,海拔1300米左右,于1982年建成。总面积2255公顷,是国内最大的高山滑雪场。这里2月份平均气温在-14℃左右,冬季积雪时间长,适于滑雪的时间在5个月以上。这里距哈尔滨240公里,距亚布力镇24公里。条件十分理想:群山环抱,林密雪厚,积雪时间长,山势陡而不险,气温高寒而风轻。滑雪场的海拔、坡度、难度都超过了国际标准。因此,它可和世界最好的滑雪场媲美。全国体育运动会的滑雪比赛曾在这里举行。国家赴南极考察队的适应性训练基地 也建在这里。
八、漠河北极村
“漠河”在清代也作“墨河”、“穆河”。北极村位于黑龙江省最北部,黑龙江上游右岸,隶属漠河县漠河乡管辖。北极村地处北纬53度28分,被称为中国的“北极”。每年夏至前后,出现“白夜”现象。晚上要到11点钟才天黑。
过了两个多钟头,天又亮了。在冬天,上午9点钟才能看到太阳,下午3点钟天又黑了,黑夜长达18个小时以上。这里还多次出现过北极光的奇景。北极村的冬季长达8个月之久,最低气温达零下52摄氏度,江水结冰1米多厚。
漠河镇是乡所在地,历史悠久,曾以盛产黄金驰名中外。这里街道宽广,多数房屋都是风格独特的“木刻椤”,房舍井然有序,整洁美观。漠河人民利用夏季日照长的有利条件,种植小麦、玉米、大豆和蔬菜。夏季江上可以行船,陆路交通到内地也很方便。现在这里成为全国最北的一个旅游景点,是全国观赏“北极光”和“白夜胜景”的最佳之处。夏天每天有公共汽车往来于县城西林吉镇。
九、太阳岛
太阳岛位于哈尔滨市区松花江北岸,是松花江中的沙丘岛,面积38平方公里。很早以前就有渔民在这里捕鱼,所产名鱼“鳊花”。满语称为“太要恩”,汉语谐音为“太阳”,太阳岛因而得名。中华民国和伪满时期,这里已有野游、野浴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太阳岛建成避暑、疗养和旅游胜地,1964年正式列为太阳岛风景区。现全区已建成野浴区、公园区、疗养别墅区、服务区等部分。太阳岛中心有主景建筑“水阁云天”,长廊、方阁、水榭,在太阳湖、荷花池包围中,有如江南园林景色。高高的石砌假山——太阳山傍湖而立、“清泉”、“瀑布”分三级泻落山下,泉水叮咚。游人登山可一览太阳岛美丽风光,并远眺哈尔滨都市景色。太阳岛西半部集中了游戏区、体育活动区和观览区;东半部是草翠林荫的安静休息区,建有多所别墅和疗养院。岛南是水上活动区,有大面积的沙滩,是良好的天然浴场。
十、嘉荫龙骨山
嘉荫龙骨山位于喜荫县境的黑龙江省右岸,在县城西南约10公里处。在东起永安屯东山,西至鱼亮子之间,长约20公里的江岸向里延伸300米的范围内多有恐龙化石分布。其中,由小滚子沟至安阳河口之间有4个层位,埋藏最为集中。其地理座标为东经130°13′30″-15′27″,北纬
48°51′15″—51′27″。时代属白垩纪晚白垩世的中、晚期,其地层属鱼亮 子组。龙骨山原无名,20世纪70年代省内古生物工作者从这里发掘出土大批恐龙化石,群众称之为龙骨山,后由嘉荫县人民政府正式命名,同时将化石产地命名为“龙骨山遗址”。
1915—1917年,俄国地质工作者曾到龙骨山一带考察并采集一批恐龙化石,组装成一具高4.5米、长8米的恐龙化石骨架,定名为黑龙江满洲龙,至今仍陈列在列宁格勒地质博物馆
。1978—1979年,黑龙江省古生物工作者在这里发掘出1000多件恐龙化石,并装架成3具较完整的恐龙化石骨架。同时发现的有白垩纪的鸭嘴龙、霸王龙、似鸟龙、龟鳖类、鱼类及叶肢介、介形虫等无脊椎动物化石和玄铃木、昆兰树等多种被子植物化石。这说明了当时黑龙江
地区处于温暖、潮湿、地势低平、湖泊众多、动植物十分繁茂的自然环境之中。嘉荫龙骨山临江壁立,林木繁茂,鸟语花香,环境优美,登山顶可一览界江风光。1981
年由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立有多块作为标志的石碑。每年夏秋季节游人
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