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梁乡双联行动简报23期
华池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
简 报
第23期
华池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
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2年3月23日
县纪委监察局锁定三条帮扶硬措施
架起干群“连心桥”
县纪委监察局针对帮联的南梁乡白马庙村基本情况、发展现状和制约发展因素,及时与该乡党委、政府衔接,商讨制定帮扶方案,并锁定三条帮扶硬措施,架起了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一是锁定项目帮扶措施。县纪委为白马庙村协调争取到漫水桥项目,年内建成白马庙村大台组通组漫水桥一座(跨度24米,宽4米),2013年建成杨川沟通组桥一座(跨度32米,宽4米)。协同县石化办争取油田支持建设资金40万元,完成白马庙村新庄组铺砂道路一条12公里(其中主线7公里,支线4条5公里),栽植行道树8000株。协调落实项目资金318.8万元,建立新农村示范点一处40户,集中新建
第二篇:南梁乡白马庙村双联行动典型材料
立足实际联村联户 着眼长远为民富民
-----记南梁乡白马庙村“双联”行动主要做法
一、基本情况 白马庙村位于南梁乡西北部,辖7个村民小组,334户1672人,总土地面积72.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100亩。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88元。全村共有贫困户212户821人,其中纪委(监察局)、石化办、党史办帮共38名干部帮扶76户329人,通过多方争取项目资金,从道路、危旧房改造、种草养羊、种植、外出务工、技能培训、思想教育等方面对剩余的贫困户进行帮扶。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精心部署。继全乡动员会议之后,村上及时召开了村民大会,传达县、乡“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会议精神,并对全村“双联”行动进行全面的安排和部署;成立了领导小组,讨论制定了符合政策、切合实际的《实施方案》,并根据我村的发展的状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针对性制定了短期和长斯的帮扶计划,进一步明确了任务。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该村采取召开群众会议、庄头院落会议、田间地头小会形式,分发宣传单,对农户进行宣传教育,做到家喻户晓,制作墙体标语2幅,营造了全乡“联村联户、为民富民”的良好氛围。
(三)调查摸底、制定方案。抓住“强基础、调结构、惠民生”的关键,以“联村联户”为载体,制定以“项目带动强村、联村联户富民”为主题的活动方案,并制定了一个“六个一”的帮扶计划,即(新建一座漫水桥。新修一条铺砂道路。新建一处新农村示范点。新建一处千亩洋芋种植示范基地。新建一处千亩草点。新建一处养殖小区。按照帮扶计划,逐年逐户进行实施,三年内实现全部脱贫。
(四)全力动员,开展帮扶
在制定长期和短期帮扶计划的基础上,纪委杨书记和帮乡部门多方争取项目和资金,全力开展帮扶工作。一是为该村联系苜蓿籽2000斤,沙打旺籽种2000斤,洋芋种籽5吨,化肥152袋,地膜152卷,落实帮扶资金8万元,道路、桥涵、新农村建设等工作正在筹建之中,农业生产工作正在全面启动。二是在白马庙村牛旺台计划投资428万元实施新农村示范点一处40户,主要做六方面工作。(1)基础设施建设。硬化通户水泥道路1公里,拓宽铺砂2公里,配套埋设下水管道1000米,栽植绿化树木1000株,安装太阳能路灯10盏。整体搬迁新修白马庙村部11间。(2)农宅建设。按照住宅区、养殖区、生活区三区分离的原则,集中建设10户、分散改造提高30户农宅。(3)产业培育。全村共种植全膜玉米3100亩,带状种植白瓜籽1000亩,苜蓿2000亩,新建羊舍60座,羊只饲养量达到2000只。(4)村容村貌整治。按照创建国家级生态村的要求,新建公厕1处,垃圾仓点10个。购买垃圾桶20个,垃圾箱20个,彻底清理门前“三堆五乱”现象,改变村容村貌。(5)配套建设。集中新建户按“一池三改五配套”的要求,改造户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新建沼气 2
池40座,卫生厕所40座,配套太阳能灶40个。(6)社会事业。维修油房沟小学校舍,栽植侧柏100株,新做文化长廊100米,新建文化广场1处,安装体育器材12套,评选出星级农户135户,电视电话入户率100%。三是在白马庙村山区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示范点一处,主要以实施“112233”工程为依托,围绕改善林、田、水、路、草”等基本生活条件,以联村联户为载体,捆绑实施土地开发、“145”工程、农村沼气能源、草畜产业等项目,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主要内容是:修一条路。在县双联单位石化办的大力支持下,计划投资55万元,拓宽修建新庄至槐树庄入户土路基道路30公里,完成15公里道路铺砂和行道树栽植任务,目前道路铺砂已完成10公里,剩余5公里县石化办正在组织实施,预计4月底完成。建一处千亩洋芋示范点。计划投资50万元(其中:乡上投资5万元,县纪委、党史办、石化办帮扶5万元,农户自筹40万元),在新庄组种植洋芋1000亩,通过示范带动,全乡洋芋种植突破1万亩。种植2000亩草。投资24万元(其中:乡村筹资10万元,县石化办帮扶草籽4万元,农户自筹10万元),在槐树庄种草2000亩,为该村的舍饲养殖提供保障。栽植2000亩林。采取“工程队”承包方式,在槐树庄栽植油松沙棘林2000亩,为创建国家生态村打好基础。改造提高农宅30户。配套片区开发项目,投资180万元,改造提高30户农宅,并按照“145”工程要求,围庄整地400亩,种草500亩,打井24口,栽树1200株,新建沼气池30座,氨化池30座,安装太阳灶30个。彻底改善山区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发展舍饲养殖户30户。按照“因地制宜、因陋就简”的原则,投资12万元,在槐树庄新建羊舍30座,养羊200只。目前所有工程已全部启动,6月中旬完成任务。
第三篇:双联行动简报(第49期)
第49期
中共正宁县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
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2012年3月22日
六联六帮六结合——永正乡开辟“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新途径
永正乡为确保“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取得实效,将本次行动与全乡工作实际有机结合,提出以“六联六帮六结合”为载体,开辟“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新途径。
六联六帮:联支部,帮助转化一批后进党组织和党员,提升一批一般党组织,巩固扩大一批先进党组织;联特困户,帮助解决一些当前急需的实事,确定一个脱贫致富项目;联产业,帮助联系村实施一项以上发展项目,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积累;联学校,帮助贫困家庭子
女完成学业,不让一名贫困儿童辍学;联经合组织,帮助联系村发展一批种养殖大户,致富能手,带动农村贫困户致富奔小康;联企业,帮助联系特困户输转安臵至少一个就业岗位。
六结合:与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建强堡垒引领发展;与机关效能提升相结合,切实提高广大干部为民富民的能力;与农村劳动力和劳务输出相结合,增强农民致富技能和本领;与农村扶贫开发、平安创建相结合,推进以工促农、以强带弱、整体推动、和谐发展;与机关作风建设相结合,创建争先进位、优质高效、宽松和谐、充满活力的发展环境;与产业示范点相结合,带动农业农村工作全面发展。
报:市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 送:县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各成员 发:各乡镇党委、政府,县直各部门,中央、省、市驻正宁各单位
(共印200份)
第四篇:双联简报
双联简报
政协机关与帮扶村交流座谈
上坝镇东沟村是区政协机关双联行动确定联系村。自“双联”行动开展以来,区政协机关高度重视,强化措施,加大帮扶力度,积极为东沟村新农村建设谋划发展思路,协调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困难,提供资金、实物和人力、智力支持,“双联”行动取得了初步成效。近日,区政协机关邀请上坝镇东沟村领导班子到区政协进行座谈,对近期“双联”行动进行交流座谈并就下一阶段开展帮扶工作计划进行了讨论研究。
东沟村村委会负责人就东沟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下半年工作部署做了简单介绍。东沟村计划在年内推进以下几项重点工作:一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争取资金将东沟村村委会至东沟村5组的路面进行铺油、造面,将东沟村6组、7组及10组的乡村公路进行维修,完成村组道路造面3.5公里;结合中低产田改造项目,铺设U型渠40公里;与区水务局、上坝镇水管所协调联系,下半年新修6斗渠、8斗渠共计6公里。二是在党建工作上,结合双联行动和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力争把东沟村建成区级先锋村,培育先锋基地2个,党员先锋岗40个,新发展党员3名以上。同时进一步完善村级阵地建设,切实改善村级办公条件。
区政协机关负责人向帮扶村介绍了政协机关机构设置及人员结构状况,并就东沟村目前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村内人口素质不高、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现状指出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就是要按照区委总体要求,紧紧围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目标和“六大任务”,经过八年的努力,使全村产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农民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农户家庭收入明显增加、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加强,并确定了下半年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几项具体措施。一是帮助东沟村制定未来2-3年整体发展规划;二是联系文联,配合文联在东沟村开展“书画作品进农家”活动;三是组织政协委员具体落实参与“双联”活动计划,以送温暖献爱心等具体形式开展;四是年底前争取使东沟村基础设施建设帮扶资金到位;五是与文体局联系帮助东沟村建立农家书屋。
此次座谈是区政协机关贯彻落实“双联”《实施意见》的充分体现,通过座谈交流,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巩固了基层基础。
第五篇:双联简报
争当六员促发展联村联户惠民生 ——羊下坝镇扎实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
自“联村联户、为民富民” 行动开展以来,镇党委周密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以争当宣传员、联络员、调解员、技术员、指导员、服务员为载体,不断把活动引向深入。带头学习、广泛宣传,当好促进发展的“宣传员”。镇党委及时召开双联富民行动动员大会和培训会,让广大党员第一时间学习政策、领会精神、把握实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学习系列文件,掌握行动工作程序、方法步骤和纪律要求。同时,通过以会代训、集中学习、巡回宣传、现场解答、送学上门、发放资料等形式,进村入户宣传行动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联村单位和联户干部的积极参与意识。行动开展期间,全镇领导干部深入10个村巡回宣讲行动政策68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受惠群众1.2万人次,对行动知晓率达96%以上,为行动开展营造了浓厚舆论氛围。深入调研、集思广益,当好促进发展的“联络员”。联系单位和联系干部深入贫困村和特困户中,通过座谈讨论、问卷调查、征求意见、走访老党员和村民代表等形式,深入了解群众在脱贫致富中遇到的困难及所盼所愿,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全面掌握民情民意,为帮扶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目前,全镇联系贫困户93户,发放入户调查表93份,收集关于设施农业、特色林果、环境卫生、新农村建设、医疗、教育等民生方面的意见建议186余条。
疏通民意、化解矛盾,当好促进发展的“调解员”。镇党委组织联户干部深入了解群众的思想动态,主动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对排查出的问题及时向党委、政府反映,并建立台账、责任到人、包案处理,为行动开展创造有利条件。同时,积极开展谈心交流,疏通情绪、化解积怨。行动期间,联户干部共排查土地流转、社会治安等各类矛盾纠纷12起,调处11起,化解率达92%,化解上访案件2起,确保了行动开展期间联户干部思想不散、秩序不乱、工作不断。
科学指导、出谋献策,当好促进发展的“技术员”。结合双联富民行动,认真组织开展以“千名农技人员包万棚”活动。组建了农技、农机、林技、畜牧等农业技术队伍,实行分片包棚责任制和技术服务责任制,扑下身子、真心实意,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技术给农民群众传授科技知识和解决蔬菜种植、苗木管护、牛羊繁育等问题。同时邀请区级专业技术人员组织召开农业科技、林果种植等实用技术培训会,大幅度提高了农民的科技致富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至目前,已累计开展农民技术培训45场次,发放技术性材料1.8万余份,进村入户指导390余次,解决技术性问题100多个,受益群众1.3万余人次。
加强管理、健全制度,当好促进发展的“指导员”。结
合创先争优和“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联系单位和联户干部着力指导加强以村党支部书记为重点的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健全完善村级民主管理制度,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不断规范村级活动场所,帮助村“两委”班子提高工作创新能力、领导发展能力、凝聚群众能力和维护稳定能力。开展党员培训19场次,2000余人次,发展入党积极分子人,发展预备党员人,认真完成党组织分类定级工作,评出先进党支部4个,使基层党组织进一步发挥了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为民富民的作用,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取得新成效。
立足实际,科学谋划,当好促进发展的“服务员”。重点开展“六个一”服务:找到一条路子,引导联系村及联系户找到自我解困的办法和路子;制订一个规划,帮助联系村明确产业发展思路,确定产业发展模式;协调一个项目,提供致富信息和指导意见,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传送一门技术,提高联户对象劳动技能水平,为群众创业就业提供技术;提供一条信息,提供市场需求和务工服务信息,积极联系就业岗位,发展劳务经济;帮联一项资金,帮助农户解决在发展产业中的资金难题。目前,已为10个村制定了近期设施农业发展规划,为特困户提出了93个“金点子”,送去劳务信息104条,输转劳动力1481人,办理妇女小额担保贷款61户,320万元,设施农业建设已落实地块亩,已开工建设座,亩,完成特色林果栽植1360亩。有效地推动了全镇农
业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达到了为民富民真惠民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