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人社部称延迟退休年龄

人社部称延迟退休年龄



第一篇:人社部称延迟退休年龄

人社部称:将相应推迟退休年龄

来源:商丘网—京九晚报

2008年,河南财经学院教授樊明指导23名本科生通过调查,用翔实的图表和数字说明延长退休年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在答复网友提问时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相应推迟退休年龄,应该说是一种必然趋势”,这一表态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退休年龄政策有哪些问题,是否需要调整,应该怎样调整?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社会保障领域的专家。

特别是对于女性,55岁正是一生事业的黄金期。这时强行让她们退休,不仅是对女性的歧视,也是对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退休年龄多少为宜

我国现行退休年龄源于20世纪50年代劳动保险条例的规定: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而在制定这个政策时,全国人口平均寿命只有50岁左右。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退休年龄政策方面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退休年龄偏低与人口寿命延长的矛盾。目前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3.5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二是女职工按不同身份执行两种退休年龄,实际工作中引发诸多纠纷。

“从学术界的主流观点看,退休年龄逐渐延长,是适应人均预期寿命延长、受教育年限延长,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必然选择。”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说,“但绝不可急于求成,也不能简单的一刀切。”

也有观点认为,延长退休年龄有利于进一步开发人力资源,特别是充分发挥高级专业人员等“短缺”群体的作用,拓展个人的职业发展空间。特别是对于女性,55岁正是一生事业的黄金期。这时强行让她们退休,不仅是对女性的歧视,也是对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然而,希望尽早退休的也大有人在。曾经在北京一家毛纺厂工作的女工张桂双今年48岁,下岗多年的她恨不得早点拿到退休金,尽早有稳定的收入。显然,如果延长退休年龄,她肯定不是受益者。

同时,有人担心,当前我国就业形势总体仍是供大于求,延长退休年龄,可能会挤压岗位供给,进一步加剧就业紧张形势。

退休年龄调整需循序渐进

“退休年龄不提高,当前的养老保险制度肯定不可持续。”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保障制度与理论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提出:“退休年龄不提高,当前的养老保险制度肯定不可持续。”

根据人社部的统计,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已增至28391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6826万人,比上年年末增加了521万人。

郑秉文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名女性职工的退休年龄是50岁,之前缴养老保险费15年,退休后的生活还有至少二十四五年。个人和雇主一年缴费是其工资的28%,在基金投资收益率为5%的情况下,仅能勉强维持15年的40%工资。

“除了改革投资体制和提高收益率之外,长期看,要想维持制度的财务可持续性,就必须提高最低缴费年限和提高退休年龄。”郑秉文坦言,但这个事情牵涉的群体大、利益复杂,需要循序渐进地推进。

老龄化已日益成为当前中国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朱勇介绍,从2011年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老年人口比重将由13.26%增加到16%;到2020年,全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55亿,占总人口的17.8%。到2050年,劳动力人口与老年人口比将由2000年的10∶1下降到2.8∶1。

郑秉文说,“把矛盾推向未来终究不是办法,但这些风险隐患不出20年就都会显现。”

郑功成也指出,现行退休年龄的规定导致个人工作时间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也对养老保险制度的财务可持续性构成挑战。

退休年龄怎么调整

我国还需要建立弹性退休制,就是能使有劳动能力又有就业意愿的人能够多工作,能使缺乏劳动能力非常愿意按时退休的人及时退休。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今年“两会”上指出,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相比,我国的退休年龄是比较早的。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养老制度的挑战,也为了更好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延迟退休年龄这个问题还需要研究。

郑功成认为,小步渐进地延长退休年龄再加上弹性退休制恐怕是比较理性的解决方案。

“一定要兼顾好就业与退休的关系、不同群体的利益。”郑功成说,“这样不仅跟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保持适应,而且也对未来解决劳动需求、延长个人工作周期是适宜的。”

他同时强调,立足于这样的公共政策,绝不可以大起大伏。绝大多数人能接受的方案可能是每年延长一定的时间,到时再实现这样的目标。渐进改革体现的是一种公平。

“我国还需要建立弹性退休制,就是能使有劳动能力又有就业意愿的人能够多工作,能使缺乏劳动能力非常愿意按时退休的人及时退休。”郑功成说。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对弹性退休制进行探索。从去年10月1日起,上海实施柔性延迟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并发布有关试行意见,规定延迟年龄男性一般不超过65周岁,女性一般不超过60周岁。

人社部在书面答复中称,正在对退休及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随着社会共识逐步增多,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适时提出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的政策建议。

(本版文据新华社、新华网 图为资料图片)

●新闻链接

部分国家退休年龄一览

我国目前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从事井下、高温、高空、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退休年龄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

美国各州的退休年龄五花八门,全美国平均的退休年龄为65岁,但一般均可在62岁提前退休。从2000年开始,美国逐步延长退休年龄,到2027年美国平均退休年龄将延长至67岁,而平均退休年龄延长到70岁的计划也被提上日程。在2012年6月,美国国际集团CEO罗伯特·本默切更是提出退休年龄应提高到80岁。

根据日本有关法律规定,日本女性和男性的退休年龄均为60岁。但因为从2013年至2025年可以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将被阶段性推迟到65岁,雇主今后就将有义务保证在受雇者满65岁以前提供返聘,将退休年龄推迟到65岁。

法国现行的退休制度始于1983年,根据现行规定,法国人的法定退休年龄是60岁。2010年9月10日,法国议会众议院投票表决,同意将现行的法定退休年龄60岁提高至62岁。这一过程是渐进的,从每年延长退休年龄4个月,最迟在2018年完成。

德国19世纪便开始推行养老保险。1956年德国进行养老金改革,把退休年龄定为65岁。这几年,德国人的平均退休年龄实际上是65岁,但平均寿命已达到80岁。因此德国决定从2012年开始将退休年龄提高到67岁。

纵观整个欧洲,目前正面临严重的老龄化问题。而自欧债危机以来,希腊等欧洲国家的财政更是捉襟见肘,在职员工供养退休人口的压力越来越大,必须延迟退休时间,才能确保社会保险制度不陷入崩溃境地。欧盟委员会预计,到2060年欧盟成员国必须将退休年龄推迟至70岁。

事实上,尽管对延长法定退休年龄各国民众均有争议,但世界各国均正在不断延长法定退休年龄。

本篇文章来源于商丘网 原http://epaper.cnsq.com.cn/jjwb/html/2012-06/07/content_162027.htm

文链接:

第二篇:人社部:我国退休年龄全球最早

10月14日,人社部部长尹蔚民介绍了十二五以来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成就,称我国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有8000多万,平均退休年龄不到55岁,是目前世界上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经中央批准后,人社部将向社会公开延迟退休改革方案,通过小步慢走,每年推迟几个月,逐步推迟到合理的退休年龄。

尹蔚民表示,我国目前的退休政策是上世纪50年代初期确定的,当时人口的预期寿命不到50岁。现在新中国建立已经60多年,国情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口的预期寿命已达70多岁。而我国的退休政策没改,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有8000多万,平均退休年龄不到55岁,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尹蔚民介绍,我国是一个未富先老的国家,又是一个急剧快速老龄化的国家,现在我国60岁以上人口为2.1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5.5%。据有关方面预测,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将达到19.3%,2050年达到38.6%,尹蔚民表示,这对我们养老和医疗都会带来巨大的影响。目前我们职工养老保险的抚养比是3.04比1,到2020年会下降到2.94比1,2050年将下降到1.3比1。

尹蔚民表示,目前世界上所有国家的退休年龄,除了非洲的一些国家之外,大多数国家都是在65岁、67岁,而且都是渐进式延迟的。我国现在是世界上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改革政策,小步慢走,每年推迟几个月。他透露,经过中央批准以后,将向社会公开方案。这会有一个预告期,若干年以后再开始实施,逐步推迟到合理的退休年龄。据人民网 网评】

@三明消防:延迟退休真来了!70、80后都赶上了。

@我只能hehehe:看具体方案吧,我父母分别50岁和60岁退休,平均确实是55。我也觉得不太合理,但有些劳动强度大的可以早退休。

@陌上花开似锦流年:不要一刀切,给那些劳苦一辈子的人一个享受晚年的机会!@皇甫钟声:如果需要继续工作的话,先退休后返聘也可以啊。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长安:事实上,在多缴多得、少缴少得的制度设计下,延迟退休实际上能使劳动者获得更多的收入。而对愿意早退少拿的劳动者,延迟退休制度可奉行自愿原则。@梁志超:中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但老人并非都是负担啊,如果有合适方式、合适项目,把他们组织起来,将是一笔巨大的社会资源。

@冯海宁:披露“平均退休年龄全球最早”的信息,无疑为延迟退休改革进行了“铺垫”,以增加公众的理解支持。尽管我国平均退休年龄全球最早,但不等于人人退休年龄早,也不是意味着每个人的退休年龄都必须延迟,因此,最终确定的改革方案,应该对不同职业的人群分类改革。另外,对非公单位职工,最好是把延迟退休的决定权还给职工,即实行弹性退休制。进而言之,最终确定的改革方案应该兼顾多个方面,包括广大民众的意愿、未来养老金支付压力、老龄化程度、劳动力资源等需要深入研究民意、吸收民意民智,并做好说服工作。

@成渝之心100:超过50岁在企业找工作,谁要你?没看见企业招聘的各种年龄限制? @温-缘:不能这样看吧,从全球上来看有什么用,按国情出发才是最重要的吧!延迟退休,那是不是也要同时解决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问题?光是一个延迟退休,是否能改变经济发展? @网友:当前中国就业形势总体仍供大于求,延长退休年龄,可能会挤压岗位供给,进一步加剧就业紧张形势。

点卡平台 点卡回收

http://www.feisuxs 编辑:femslvksd1029

第三篇:浅谈我国延迟退休年龄

浅谈我国延迟退休年龄

摘要:中国退休年龄基本沿用了20世纪50年代的规定,存在着退休年龄较低、男女退休年龄差距较大、提前退休较为严重等问题。从降低养老保险支付压力、应对人口红利期即将结束和增强经济竞争力等各种现实情况考虑,实施延迟退休具有必要性。而在具体实践中,要充分考虑社会各方群体对延迟退休年龄的承受能力,兼顾各方利益,以渐进方式推进我国延迟退休年龄制度改革。

关键词:退休年龄 延迟退休

一、引言

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合理与否之所以受到了广大的关注,不仅仅因为退休年龄的调整关系到老年人个体的工作年限、年轻一代人的养老负担,也关系到整个养老保险的收支平衡,进而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分配、储蓄行为,以及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等等。现行的关于退休年龄的规定源于1951年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经过近60年的发展,依据当时国情制定的退休年龄是否在当下依旧适用;尤其在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老龄化趋势,是否应该固守传统的退休年龄,这一直是理论界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争论的热点。许多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反思与探索,借鉴国外的经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形成了相关的建议以及意见。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大部分学者是采取支持延迟退休年龄的做法,但也有的学者对延迟退休年龄持另一种观点。威勒(Weller)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其在《延长退休年龄――社会保障的错误方向》(2000)一文中指出,如果通过推迟退休年龄来解决社会保障资金支付短缺问题的话,退休年龄将不得不额外增加6.6年,即使只有一半的社会保障资金短缺是通过推迟正常退休年龄弥补的,退休年龄仍要增加1.4年。2005年,威勒在《为社会保障提高退休年龄》一文中通过对大量的数据分析得出,延长退休年龄对那些在很大程度上靠社会保障维持退休收入的工人将产生负面影响。

三、国内研究状况

(一)赞同延迟退休年龄的观点

1.从人口年龄结构的角度出发

李珍(1997)指出:一般的规律是,人口预期寿命越长则退休年龄越高。50年代规定的退休年龄在当时是适当的,但在人口预期寿命提高了20岁的时候,这一规定就不适当了。李红岚(2000)论证了延迟退休年龄的可能性,由于人均寿命的延长,现行的退休年龄不变化,退休后的生命余年也相应的延长。许多老年者表现出较强的再就业欲望,所以适当延迟退休年龄是符合老年人心理需要的。林义(2002)认为:人均寿命的普遍延长、健康状况的进一步改善,为提高退休年龄提供了客观基础。

2.从缓解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角度出发

史伯年(2001)通过养老保险制度内的赡养率和自我负担率论述提高退休年龄对于缓解养老保险支付压力的有利作用。邓大松、刘昌平(2002)对退休年龄的敏感性作了分析,得到:退休年龄每提高1%,基金缺口将缩小1.949%,如果退休年龄提高5年,那么基金缺口将缩小22.69%。张世伟、李学(2005)应用某市的微观数据对退休制度改革方案进行模拟实验,得出这样的结论:实施现行的退休制度,将导致养老金收支日趋失衡;适当地提高法定退休年龄、抑制提前退休或实施弹性退休制度,均能够使养老金收支趋于平衡,均不会产生长期的就业问题。

(二)反对延迟退休年龄的观点

1.从就业角度出发

即使在存在着沉重的城市退休金压力和老年人力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的问题,反对延迟退休这一派依旧认为增加青壮年就业和提高经济效率更应该被政府优先考虑。特别是在金融危机之后,67万小企业被迫关门,约670万的就业岗位蒸发。2009年610万名大学毕业生中就业困难的比例可能占到1/4。再加上我国劳动力市场上一直存在的失业农民工和大量下岗人员,如果延迟退休年龄必然会使9.4%的城镇失业率继续攀升。如果再排除统计口径等一系列因素的干扰,实际失业率会比统计的失业率更高。尤其是对机关、事业单位等,延长退休年龄造成的挤压效应会更明显。

2.从劳动力资源角度出发

高庆波(2009)通过对OECD经合组织组织国家的退休年龄变动进行了整理,指出延迟退休年龄的国家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如美国、日本、意大利、新西兰、英国。还有很多其他国家的退休年龄保持不变,甚至还有部分国家的退休年龄出现了缩短,如瑞典、挪威和爱尔兰。并且中国与美、日等高收入国家在受教育程度、人均寿命及工作条件等方面有相当的差距,不应盲目的提高退休年龄。姜向群、陈艳就指出我国的人口健康预期寿命并不高。城市60岁老年人带病期占余寿的比例高达75%以上,生理功能的下降和疾病的增加说明老年人已经不适应继续紧张的工作了。

四、结束语

延迟退休从世界各国经验来看,不失为一剂良方。只是社会各阶层利益诉求不同,看法和立场也就不同。延迟退休年龄能否成功,有两个挑战需要关注:

第一,如何平衡权利的关系?在业者的工作权利、年轻人的就业权利和退休者的休息权利有一个博弈的过程。退休年龄延迟在一些国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2010年2月23日,西班牙爆发全国性的游行示威活动,万余名民众走上街头,抗议政府将退休年龄从65岁延长至67岁。游行示威者打出的口号是:要工作,不要养老金。

第二,如何保持制度的弹性?弹性就是制度的适应性和适应力,能对不同行业的劳动者区别对待。对一些工作劳累、收入又低的体力劳动者来说,提前退休才是解脱和享受。分类对待有助于社会和谐。高失业率的行业暂时不要实行推迟退休制度,避免推迟退休恶化就业形势。延迟退休不宜在短期内向全国以及全行业特别是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等垄断行业推广。国际上反对的是强制性延迟退休,赞成的是自主性选择退休。早退少得益,晚退多得益。双向推进比较稳妥:一方面逐步延迟退休年龄,另一方面逐步扩大退休选择。一些行业部门的工作者可能希望提前退休或者按原计划退休,享受退休生活的乐趣,而不在乎推迟两年退休是否养老金更多。能否赢得公民的认同,公民是否有选择的权利,是提出弹性退休制度的主要依据。制度的人文关怀十分重要,这也是我国倡导的科学发展观的要害所在。参考文献:

[1]埃斯特勒?詹姆斯.国有企业、金融市场改革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互动效应――中国如何解决老年保障问题[J].人大复印资料,2003(9).[2]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新思考.公平与效率――中德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研讨会,2007(1).[3]李珍.关于退休年龄的经济学思考.经济评论,1997(1).[4]林义.我国退休制度改革的政策思路.财经科学,2002(5).[5]文太林.关于弹性退休的经济学思考.经济前沿,2006(9).

第四篇:延迟退休年龄计划表

延迟退休年龄计划表

人社部延迟退休时间表最新消息:XX下半年人社部延迟退休时间安排

清华教授:人社部“延迟退休”方案已拟订完毕,10月14日,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介绍“十二五”以来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成就时表示,经中央批准后,人社部将向社会公开延迟退休改革方案,通过小步慢走,每年推迟几个月,逐步推迟到合理的退休年龄。他同时透露,要到XX年才能正式推出延迟退休具体方案。

今天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副部长胡晓义就“就业和社会保障”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尹蔚民表示延迟退休方案应该在XX年推出,最早2022年开始实施。

人社部延迟退休时间表 延迟退休男女年龄图 延迟退休最新消息 延迟退休最新消息

做原油投资,首选 行情有利器,行业首选软件。数据分析更强,更快,更全!延迟退休年龄时间表2020年前推出 人社部部长答记者问

尹蔚民谈到,采取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是保障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政策。这项政策的提出,主要是针对目前我国法定退休年龄偏低这么一个实际提出来的。我国法定退休年龄是1953年劳动保险条例规定的。1978年,国务院104号文件再次明确,就是女工人退休年龄是50岁,女干部55岁,男职工60岁。

当然一些特殊群体还有其他的政策规定。建国初的时候,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只有40岁左右,我们现在人均的预期寿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是岁。也就是说,建国6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人口预期寿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建国初期制定的退休年龄政策,很显然和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所以有必要作出调整。

“通过前期的磨合与讨论,人社部的方案已经拟订完毕,下一步就是走国务院审批、征求意见、进一步讨论等程序。”10月16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燕绥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称。

其实,同样的口径,同样的推出时间表,在今年全国两会的记者会上,尹蔚民就有所提及,而那也是他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明确回应延迟退休的问题。他当时称,希望今年能够把延迟退休方案制订出来,XX年报经中央同意后向社会征求意见,根据征求意见的情况修改完善,XX年正式推出;不过,推出后至少5年以后才会实施。

而这,也是多年来首次较为明确地提出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的时间表,如今的再次提及,无疑是在为明年的征求意见做铺垫。

对于采取渐进式“小步慢走”的基调,早在XX年人社部对外征求涉及方案时就已涉及。当时,来自社科院、人大、清华、武大等院校的多个专家团队参与制订了多套改革备选方案;其中,受关注程度比较高的则属清华大学和社科院提出的两套方案。

清华方案建议:从XX年开始,1965年出生的女性职工和居民应当推迟1年领取养老金,1966年出生的推迟2年,以此类推,到2030年实现女性65岁领取养老金;从2020年开始,1960年出生的男性职工和居民推迟6个月领取养老金,以此类推,到2030年实现男性职工和居民65岁领取养老金。同时,艰苦岗位的男女职工可以提前10年领取养老金,也就是男女分别进行延迟领取,用15年的时间完成该项工作。

而社科院的方案建议,每几年延长3个月,延迟5岁用20年的过渡期,但为了避免制度碎片化,特殊群体并不单独列出。

“延迟退休年龄方案一定会考虑到各种不同人群的需要,是有弹性的。”杨燕绥强调。

为此,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延迟退休年龄走的肯定是弹性的路子,分步骤稳步推进,不可能一下子延迟很多年。同时,允许劳动者做出自由选择,是否选择延迟退休自己说了算。”

同时,尹蔚民明确表示,目前世界上所有国家的退休年龄,除了非洲的一些国家之外,大多数国家都是在65岁、67岁,而且都是渐进式延迟的,而我国现在是世界上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按人社部所言,实际退休年龄“平均不到55岁”,也就是说,退得早加之我国又是一个急剧快速老龄化的国家,延迟退休已是刻不容缓。

延迟退休年龄计划表

第五篇:最新延迟退休年龄表

最新延迟退休年龄表

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国新办昨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人社部将于今年拿出延迟退休方案,并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并将有望从2022年起正式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将会采取小步慢走,渐进到位,每年推迟几个月的时间,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再达到法定退休的目标年龄。

对于延迟退休的渐进式推进方式,尹蔚民举例,“比如五年以后,你是60岁退休,这个政策施行以后,可能你是60岁零3个月退休,这样大家便于接受。”“第二个人可能是第二年退休,他可能是60岁零6个月退休。”

上述举例中,渐进式的延迟退休方案或将采用1年延迟3个月的方式推行。按照上述的延迟退休时间表,一旦方案顺利实施的话,下面几类人将刚好摊上延迟退休:小于等于50岁的女性工人(1972年以及以后出生的女性);小于等于55岁女性干部(1967年以及以后出生的人);小于等于60岁的男性职工(不区分工人干部,1962年以及以后出生的男性)。由此看出,延迟退休方案影响较大的是70后和80后,根据人社部方案将实行“渐进式”延迟退休:每年延长几个月退休年龄,直到经过相当长时间达到新拟定的法定退休年龄。

我国现行职工退休年龄男性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这是在上世纪50年代初《劳动保险条例》和有关政策规定的。

按照“迟退休一年增加3个月”的例子,推算出延迟退休后的退休年龄计算公式:

女职工退休年龄=50+3×(50+出生年份-2021)/12

女干部退休年龄=55+3×(55+出生年份-2021)/12

男性退休年龄=60+3×(60+出生年份-2021)/12 注:

当(目前退休年龄+出生年份-2021)等于或大于最终确定的延迟退休最大增加年数(例如方案最终规定男性最多延迟到65岁退休,则最大增加年数为5年)时,结果均为最大退休年龄。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