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测法测定材料弹性模量E和泊松比μ
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报告
试验组别:材料科学与工程13-1 班一组
试验者姓名:赵乙凡学号:1311440123试验日期:2015年12月23日
电测法测定材料弹性模量E和泊松比μ
一. 实验目的。
1.测定碳钢的弹性模量。2.测定碳钢的泊松比。
二.实验设备及仪器。
1.材料力学多功能试验台一台。2.应力&应变综合参数测试仪一台。3.拉伸试件。4.温度补偿块。5.长度测量尺。
三.实验原理及方法。四.实验步骤。
1.设计好本实验所需的各类数据表格。2.测量试件尺寸。3.制定加载方案。
4.根据要求选择桥接方式,调整所用仪器设备。5.分级加载(一般分4-6级),记录不同载荷下的应变值,并随时检查应变量是否符合线性变化。实验至少重复两次。
6.完成全部内容后,卸除载荷,关闭电源,设备及导线恢复原状。
7此实验加载时,不要过载,接线时要小心,避免损坏试件以及各种接线。
五.实验结果处理。
1.根据公式计算弹性模量。2.根据公式计算泊松比。
式样截面积:4.99×2.92=14.5708mm 2
表一:实验测量值(09~11、14 为纵向微应变 12~13 为横向微应变)
表二:弹性模量 E 与泊松比的计算
表三:方差计算:
六.思考题。
1.测定金属的弹性模量为什么要用引伸计或应变片来测量。
金属弹性模量测定时,由于金属变形量微小,并且卸载后变形会恢复,无法用长度测量工具准确测出变形大小,故需要用应变片来使数值变得可测量且较准确。应变片是由一定长度的敏感栅和引线等构成,测量应变时,将其牢固地粘贴在构件的测点上,构件受力后由于测点发生应变,敏感栅也随之变形而使其电阻发生变化,再由专用仪器测得其电阻变化大小,并转换为测点的应变值。2.分析误差原因。
1.从操作的角度分析,可能原因是读数和数据记录的偏差。
1是施加载荷的工作状态不是十分稳定,导致各2.从实验机器的角度分析,可能原因○
2由于拉伸时出现偏心,导致左右侧边的应变片测量值一个偏大种仪表精度上的误差。○3由于应变片与试件表面的粘结出现松动,一个偏小。○导致载荷增大时应变的测量偏小,导致 E 的值严重偏大。
4.从实验环境温度的影响分析,室温或导电时的发热使得应变片内金属进入本征激发区(半导体金属)或加速了电子的散射(导体金属),最终导致应变片的阻值出现偏 小,导致 E 偏大。
第二篇:材料弹性模量E测定实验说明
实验二 材料弹性模量E和泊松比μ测定
弹性模量E和泊松比是材料的两个重要力学性能参数,在解决工程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时,会经常用到。本实验以拉伸和压缩试件为例,用实验一的数据测定试件材料的弹性模量E和泊松比。
一、试验目的1.测定材料的弹性模量E和泊松比。
2.验证胡克定律。
二、仪器、设备
1.力学试验台。
2.辅助工具和量具。
三、试样
利用实验一的数据进行计算。
四、试验原理和方法
杆件承受轴向载荷时,在比例极限内,应力与应变遵循胡克定律:
E
式中,ε为沿拉力方向的线应变(或称纵向线应变),E为材料的弹性模量。
同时试件的横向线应变与纵向线应变之间存在着以下关系:
式中,称为横向变形系数或泊松比。
按平均值法或最小二乘法计算E和。
1.平均值法
因各级载荷增量相同并等于F,由下式计算弹性模量E和泊松比:EiF
bt
1j
EEi
n(3.1)(3.1a)
i
2i2i
(3.2)1i1i
2.最小二乘法
i
n
(3.2a)
Fi
2E
bti1i
(3.3)(3.4)
式中,b、t为试样的宽度和厚度。
五、试验结果处理
i2i
i1i
表1 材料弹性常数E、测定数据处理列表(最小二乘法)
将数据按表3.1作初步处理,然后按公式(3.1)、(3.1a),(3.2)、(3.2a)计算E和。如用最小二乘法按公式(3.3)和(3.4)计算E、,计算步骤参考表3.2列表示出。
六、预习要求
1.参考实验一。
2.参考数据处理列表,按实验要求,自已设计并绘制好本实验记录表格。
七、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报告应包括实验目的,仪器、设备名称和型号,测试原理与方法,实验数据与处理。
2.在坐标纸上作图,验证其符合胡克定律的程度。
八、思考题
1. 试件尺寸、形状对测定弹性模量E和泊松比有无影响?为什么?
第三篇:电测作业
电测作业 作业准备
1.1 井眼准备
1.1.1 按地质要求钻完井深后,上报主管部门安排电测准备及到井时间。1.1.2 井筒采用钻进或大于钻进的排量循环。循环时调整好钻井液性能,以维护为主,处理为辅,注意控制钻井液的摩阻,按设计要求处理钻井液。
1.1.3 进行短起下钻,检验井筒有无阻卡、沉砂,并验证井下是否有油气侵,钻井液密度能否满足平衡油气层压力的需要。
1.1.4 在井下有阻卡现象时,可采取正倒划眼等措施处理,直至起下钻无阻卡方能起钻电测。否则采取变更钻具组合的方式进行通井,直到井眼畅通无阻。
1.1.5 重点井通知测井队提前4h到井,其它井通知测井队提前2h到井,以确保起钻完后及时电测。
1.2 设备准备
1.2.1 电测前,由钻井队检修好地面设备,以确保电测过程中设备正常运转,电压及频率满足电测要求,同时准备好一个专用的电源接口。
1.2.2 钻台面清洁,防护装置齐全。提升设备及刹车装置完好。坡道、猫道及井场上无影响测井施工的杂物。
1.2.3 为电测准备好气源接口、井场照明等。1.3 HSE准备
1.3.2 测井队到井后,钻井队技术员、地质技术员、测井技术员等召开相关方会议,主要了解以下内容并进行HSE告知。
a)井身结构及中途测斜情况。b)钻井液性能。
c)钻井过程中的复杂井段及情况。d)油气显示井段及有关情况。e)地层分层。
f)测井项目及取资料要求。
g)测井作业过程中严禁在钻台上进行交叉作业;严禁在测井车辆警戒线内进行套管装卸作业,严禁跨越电缆进行吊装作业。h)测井队应向钻井队提供书面测井设计,其中包括安全措施和井控应急预案。
i)测井作业区应设置警戒线和警示牌,电缆车必须固定,防止车辆后滑。安装接地线。
j)测井人员必须遵守钻井队现场HSE要求。作业流程
安装固定滑轮→接测井仪器→下仪器→测井→起仪器 作业步骤
3.1 正常测井作业步骤
3.1.1 钻井队按排好值班人员,并协助测井公司做好以下工作。a)锁死转盘,使其不能转动。
b)钻井队操作气动小绞车,测井作业人员负责拴挂,将测井用井口设备吊至钻台,吊装过程中钻台坡道两侧及猫道上严禁有人。
c)钻井队负责关牢固定天滑轮的吊卡活门,并监督检查测井作业人员加装天滑轮保险绳,滑轮护罩是否固定牢靠。天滑轮上提过程中,钻台上严禁进行其它作业,井口周围严禁有人。将测井天滑轮用游车提起后,要确保绞车刹车可靠,盘刹采用紧急制动方式,带刹刹车后要挂好安全链。
d)钻井队提供固定测井地滑轮链条的通道,测井队将地滑轮和链条以“三扣一环”的方式固定牢靠。钻井队将地滑轮提升至合适高度,刹牢气动小绞车。
e)当地滑轮和测井绞车之间有障碍物时必须清除,确保地滑轮对正测井绞车。
f)电测队在猫道上接好入井仪器并确认工作正常,用牵引绳配合电测绞车将仪器平稳送至钻台面,及时去除牵引绳,井口操作人员打开井口盖板,指挥电测绞车下放仪器至井口内,连接好电缆马龙头,通电并确认仪器正常,指挥电测绞车下放仪器,在井口加装井口防落物装置,并连接好吹泥浆的气源。
g)测井过程中,严禁人员触碰、跨越电缆和地滑轮。
h)装卸放射源时,测井队通知非工作人员远离作业点20m以外。放射源不能遗留在井场或丢失,在井口装卸时,要盖好井口防止放射源落井。井壁取心和射孔作业现场装枪时,井场停电、关闭无线通讯装置、无关人员严禁进入作业区。禁止夜间或雷雨、大雾、六级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进行井壁取心和射孔作业现场装枪作业。
i)钻井队在电测期间专人坐岗,观察井口有无溢流。钻台值班人员在测井仪器起出地面后,及时向井内灌满钻井液。配合测井队检查电缆是否跳槽。
j)钻台值班人员在测井队起下测井仪器及更换测井仪器时,注意观察起出仪器是否完好;确认井口工具及仪器附件是否落井。
3.1.2 钻井队发电工负责在测井过程中,提供符合要求的电源电压。中途停电或倒发电机时,必须提前与电测人员进行沟通。
3.1.3 测井绞车运行过程中,严禁任何人员从测井车后方通过或停留,电阻率测井过程中,现场禁止电焊和启动大功率电器设备,禁止进行妨碍测井工作的任何其它作业。
3.1.4 钻井队技术员应及时与测井队取得联系,并采取以下相应措施: a)了解测井项目进展情况,根据情况及时通知下一个测井队到井。b)井下出现阻卡现象时,应起出测井仪器,采取下钻通井的措施。电测遇卡只能在电缆安全负荷范围内活动,不得硬提。
c)井下出现溢流时,视井下情况,及时通知测井队,按井控预案实施关井程序。
d)对深井和定向井电测时间达到24h时,根据井下情况,应考虑通井后再进行电测,以防发生卡电缆或卡仪器事故。
e)及时收集测井资料,如测声幅还要查看声幅曲线,并及时把测井情况及有关数据向上级技术部门汇报。
3.2 钻杆输送方法测井
3.2.1 钻井队长、技术员应参加测井前安全会议。记录测井队对钻井队配合施工提出的要求。测井队应向钻井队提交书面技术措施。
3.2.2 钻井队技术员按照设计对参加施工的班组人员进行交底,明确分工和职责。
3.2.3 钻井队技术员向测井提供一份准确的下井钻具的长度和立柱数。3.2.4 挂天滑轮
a)钻井队应负责安装天滑轮,并固定牢靠。在安装天滑轮前,钻井队长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工作前安全分析,共同识别存在的风险,研究制定具体防范措施,办理作业许可证,并对相关人员进行风险提示和HSE告知。
b)天滑轮应两人安装,一人在二层台,一人在挂天滑轮处,安装人员要戴好安全带。钻台人员在气动绞车钩口处,系好35m长的牵引绳(以防止气动绞车吊钩上天车),把天滑轮挂在气动绞车钩口内并确认牢固。
c)井口操作人员站到安全位置后,用气动绞车把天滑轮吊至二层台,上提过程中井口人员使用牵引绳配合提升天滑轮,测井人员负责牵引测井电缆防止打扭。天滑轮提过二层台后,二层台操作人员接替井口人员拉住牵引绳,配合挂滑轮人员用测井专用索具及卸扣固定好天滑轮,并调整好天滑轮方向。
d)二层台操作人员使用牵引绳协助小绞车安全下放至钻台。
3.2.5 旁通短节以下的输送工具(钻杆)在下井前,都要按照测井队提出的要求通内径。通径规的直径应按照测井队提出的要求准备(通径规的直径应大于下入钻杆水眼内的测井仪器外径)。
3.2.6 输送测井时为确保电缆的安全和测井作业的顺利进行,包括输送工具的上、卸扣、液压大钳的操作、起下钻、坐放卡瓦等操作都应避开电缆。
3.2.7 下入传输电缆前,要锁定大钩制动销。
3.2.8 钻井队在测井技术员的指挥下进行起下钻作业,配合钻杆输送测井作业。特别是上提和下放输送工具的速度要严格听从测井技术员的指挥,做到与电缆起下速度一致。
3.2.9 上提钻具测井时,上提高度不超过吊卡高度10cm,然后坐吊卡。下放钻具测井遇阻不超过2吨。
3.2.10 测井过程中,由钻井队技术员负责协调有关事宜。3.2.11 穿心打捞参照传输电测方式操作。
第四篇:电测计量工作总结
电测计量工作总结
**局电测计量工作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通过全体电测计量人员一年来的共同努力,顺利完成了全年生产工作任务。全体电测计量人员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严格遵守计量法规,严格执行各种电测计量规程,及时处理各类故障缺陷,保证了全局电测量值的正确传递,发挥了电测计量监督功能,为电测计量工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概况
(一)、检定人员配备及结构
全局电测计量在岗人员共计9名,其中电能计量人员4名(不包括装表人员),电测人员3名,变送器人员2名,9名电测计量人员中,取证人员合计8名,还有一位电能计量人员未取证;另外,有18名电能计量、1名电测已取证的人员目前未从事电测计量工作,电测计量、变送器在岗人员情况见附表一在岗计量人员登记表。
(二)计量标准装置配备情况、量传情况
1、全局电测计量、变送器检定装置共计11套,其中电能标准4套,电测6套,变送器1套。4套电能标准中,三相室内电能标准装置1套,三相室外标准3套;电测标准中,有兆欧表检定装置、接地电阻表检定装置、指示仪表检定装置、钳形表检定装置、指示仪表校验仪(现场盘式仪表专用)、万用表检定装置,共计6套;变送器检定装置1套,具体情况见附表二。
(三)变电站数量和运行计量装置及仪表数量统计
1、**供电局变电站合计21个,其中220KV变电站3个,110KV变电站10个,35KV变电站7个,10KV开关站1个。
2、三相全电子多功能电能表运行统计表见附表三。
3、2005年电测仪表(装置)周期检定统计表见附表四。
4、关口电能计量装置配置情况调查表和关口电能计量装置现场检验和测试情况统计表分别见附表
五、附表六。
5、交流采样测量装置调查表见附表七。
二、计量监督体制、检定机构设置、**供电局在市场营销部设置一名计量专责,履行全局电测计量监督职责。**供电分局和**供电分局负责各分局管辖范围内Ⅲ类及以下电能计量装置的现场检定、Ⅲ类及以下计量装置的PT二次压降和二次负荷测试、所有电能计量装置的移换、新装、故障处理工作;修试所下设仪表班,负责全局所有电测指示仪表的室内外定检、兆欧表和直流仪器、钳型电流表等实验室仪表的室内检定;调度所自动化科负责全局变送器的检定。
二、2005年计量工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一)电测部分:**供电局从事电测工作的人员共有3人,都持有国家电力公司计量检定员证。现有兆欧表检定装置、接地电阻表检定装置、HX-2020A微机指示仪表校验系统检定装置、TQS-1000A钳形表检定装置、万用表检定装置及HX-2020指示仪表校验仪(现场盘式仪表专用)六套标准装置,全年来无一次标准设备的损坏,全面地开展了量值传递工作,送往重庆电力科学研究院检验的标准仪器、仪表共16件,送检率100%。完成了**供电分局、**供电分局、修试所及调度所的0.5级仪表、钳形表、兆欧表、万用表、地阻表共计290只表计进行定期试验,完成了3个220kV变电站个、9个110kV变电站、8个35kV变电站1080只盘表的定检工作,检验率100%。
(二)电能部分:
1、计量装置定检
**供电局Ⅲ类及以上电能计量装置399套,其中Ⅰ类电能计量装置合计13套,Ⅱ类电能计量装置合计20 套,Ⅲ类电能计量装置合计366套(非贸易结算253套),2005年,应检458套.次,实检458套.次,现场检定率为100%,检验合格446 套.次,现场检定合格率为97.3%,不合格的主要因素是一些无需考核力率的客户安装了机械式电能表,运行时间过久造成误差超差。
2、PT二次压降和二次负荷测试
2005年,我局无PT二次压降测试计划,仅对开县电力公司#123、城口电力公司#321进行了计量改造,更换为6mm2的电缆,通过改造,两线路PT二次压降分别为-0.089%和-0.18%,分别比改造前降低了0.13%和0.28%,挽回电量损失分别为20.06万千瓦时/年、42.6万千瓦时/年;电能标准设备共计4套,按规定送检4 套,送检率100%,合格数4 套,检定合格率为100%。另完成了新投运110KV高燕变电站计量部分调试安装工作任务。
3、计量器具轮换情况
今年,根据我局电能计量器具运行情况,共计轮换单相电能表11730只,三相电能表3395只,新装一户一表约4030只,现场抽检计量装置8套.次,抽检合格数为8套,抽检合格率为100%。
4、贸易结算用计量装置改造工程情况
2005年,根据市公司下达的贸易结算用计量装置改造工程,我局共计完成12个项目的改造任务,全局计量改造资金70万元,取得了良好的改造效果。
(1)、计量装置配置更为规范化、合理化
DL2000规程颁布之前,我局计量装置配置不合理,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电能表精度不符合规程要求的较多。改造后,电压互感器精度均达到0.2级,电流互感器均带S级。通过这些有效措施,保证低负荷状态下能准确计量,并规范了计量装置的配置,提高了计量的准确性。
(2)、提高了计量装置的防窃电能力
计量改造之前,我局一些计量装置防窃电能力较差,通过改造,提高了计量装置的防窃电能力。凡是改造的计量装置均严格按市公司营销部颁布的《贸易结算用计量装置改造技术规范》、《渝电营【25】文》设计、选型、施工。通过这些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大大提高了计量装置的防窃电能力。
(三)、积极推行电测计量标准化作业
我局电测计量标准化作业应编制的作业指导书有电能表现场检定、功率表现场检定等共计8项,均在7月份以前编制,并通过通知形式下发到班组,目前在修试所、**、**供电分局已实施电测计量标准化作业。
四、计量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和解决措施。
(一)电测部分
1、由于我局变电站较多,路程较远,现场检定仪表的工作量特别大,能否配置一台微机现场校验仪。
2、0.5级携带型仪表交直流两用的直流档无法检定,希望配置一台直流标准。
3、现有的0.5级携带型仪表校验装置HX-2020A指示仪表校验仪功率方面不合格,目前厂方联系不上,而试验研究院无法解决。
(二)电能部分
1、我局在变电站计量的贸易结算用计量装置较多,共计46套,这些计量装置绝大多数无专用PT二次绕组,PT二次负荷增加,压降损耗增大,PT为以前选型设计配置,精度大多不
满足规程要求,电流回路和电测、自动化共用,不满足规程要求,而在这些贸易结算计量装置绝大多数为Ⅰ、Ⅱ类电能计量装置,电量较大,极易造成计量不准确。
2、DL2000规程无互感器二次负荷试验周期标准,不能掌握互感器二次负荷测试周期,建议市公司技术部门明确测试周期,以保证按周期进行二次负荷的测试。
3、营销组织构架调整后,计量人员调动频繁,新人员技术业务较为薄弱,计量工作在人员配置上也有些薄弱,校表人员因承担装表工作任务,无法专职进行计量装置的现场检定、PT二次压降测试和互感器的二次负荷测试工作。
4、一些趸售大客户,比如开县电力有限公司、奉节电力公司,因在对方变电站计量,目前除开展定检工作之外,并无有效措施进行计量装置的防窃电。
5、计量装置的安装未能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进行,比如导线无相别着色标志,二次回路未能按技术规范编号等。
6、原农网配置的DD86系列单相表在我局运行较多,运行时间较久,电能表性能非常不稳定,现场抽检误差超差的比例偏大,造成电量损失。
五、改进措施:
1、针对变电站贸易结算用计量装置PT和CT与电测仪表、自动化共用的情况,我局在2006~2010年“十一五”滚动计划中,拟定对全局所有变电站不符合要求的计量装置进行改造。
2、加强电能计量人员的培训,提高计量人员的技术业务水平,特别加大计量装置现场检定培训、PT二次压降测试、互感器二次负荷的培训力度。2006年,将对两供电分局计量人员进行PT二次压降测试、互感器二次负荷专项培训。
3、拟定对全局运行的DD86系列单相电能表进行定期轮换,保证计量的准确性,降低。
六、2006年计量工作要点
1、加强全局计量电测监督,督促各部门定期完成计量标准的送检工作,保证标准设备完好。
2、拟定全局Ⅲ、Ⅳ类电能计量装置的现场检定计划,督促供电分局严格执行;对新投入运行的计量装置,必须按照规程在一个月内进行现场检定,防止误接线造成计量差错,保证计量装置的安全准确运行。
3、根据市公司下达的“十一五”滚动计划,对四个变电站进行计量装置改造,大电流接地系统的均由三相三线制计量方式改为三相四线制计量方式,贸易结算用计量装置的互感器改为专用计量二次绕组。
4、认真监督变电站母线电量平衡,降低线路损耗。
5、因我局2005年无PT二次压降和互感器二次负荷测试计划,2006年,将按照计划开展PT二次压降测试和互感器二次负荷测试工作。
6、根据重庆电力科学研究院对ELS系统电能表抽检情况,完成我局ELS系统到期电能表的轮换工作。
7、根据我局计量器具的运行情况,完成到期计量器具的轮换工作。
8、根据市公司营销部下达的计量装置改造工程计划,将我局两趸售大客户忠县、奉节电力公司三相三线计量装置改为三相四线计量方式。
9、完成我局变电站盘表和携带型仪表的检定工作。
第五篇:电测听检查须知
检查说明
1.保持安静,不要交谈、手机开静音。
2.头发拨到耳朵后面,露出双耳;摘下眼镜。
3.进入绿色检查室,门一定要关紧!
4.,不要面对玻璃坐!耳机红点的戴在右面,双手平放在桌上。
5.耳机里会发出嘟、嘟、嘟或嘀、嘀、嘀的声音,就马上举手;声音消失,手马上放下;再听到再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