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关于车辆油改气的报告 3

关于车辆油改气的报告 3



第一篇:关于车辆油改气的报告 3

关于车辆油改气的调查报告

为了节能减排,降低管理成本,经市场调查表明,车辆油改气可以成为实现以上目标的一项重要举措,理由如下:

一、油气价格比较,按2.4排量汽车计算,当前93号汽油单价为每升7.42元,2.4排量的汽车百公里耗油平均为12升,燃油费用为每百公里89元,每公里燃油费用为0.89元。天然气价格为每方3.31元,百公里气耗为9.06立方,燃气费用为29.9元,每公里气耗为0.299元。以路政巡逻车为例,分公司路政六大队共有巡逻车5辆,平均每天巡逻1趟里程为496公里,一个月巡逻1趟里程为14880公里,一个月所需燃油费为0.89×14880=13243.2元。如改为燃气,则一个月所需燃气费为0.299×14880=4449.12元。每月巡逻一趟可节省8794.08元。以捷达车为例,分公司捷达车每年行驶公里数为30000公里,每百公里耗油8升,燃油费用为每百公里59.36元,每公里燃油费用为,0.5936元。天然气价格为每方3.31元,百公里气耗为6.05立方,燃气费用为20元,每公里气耗为0.2元。按照加油核算每年油耗费用为0.5936×30000=17808元,按照加气核算每年气耗费用为0.2×30000=6000元,每年可节省费用11808元。(气价按照当前市场价格计算)。

二、车载天然气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安全可靠。但燃气对发动机的零部件有一定影响,例如每年必须更换一次火花塞等。

三、多点直喷改装费为4400-6500元,以公司现有可改装的车辆来看,捷达车有20辆,改装费用约为48400元,金杯车8辆,改装费用约为44800元,越野车4辆,改装费用约为26000元,皮卡车7辆,改装费用约为39200元,路政巡逻车5辆,改装费用约为28000元。共计改装费用:186400元。如果按照捷达车来计算,每辆车每年行驶30000公里,20辆车一年节省的燃油费可以支付改装费用。

以上数据为市场调查结果,仅供参考,具体数字应以实践为主。建议改装一辆机关捷达公务用车作为试点,如可行将全面推广。

第二篇:关于车辆油改气的报告

关于车辆油改气的报告

鉴于当前油价一路攀高的趋势和公司节约能源、降低费用的要求,车辆油改气有必要成为实现以上目标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现申请以下车辆进行油改气改造:

豫A***** ****** ****** ******* *****

二、天然气没有对润滑油的稀释作用,故可以延长车辆保养周期2-3倍,每年只

需保养一次,能为公司节省万元的保养费用。

三、车载天然气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安全可靠。燃气虽对发动机的零部件有影响,但这种影响是一定的而且可控。天然气的热值虽没 有汽油高,运用多点直 喷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

四、费用和储气设备

费用:每车改造费用4200元,共计:16800元

气罐:出租车用储气罐,目前最好储气罐,储气量100立方。

五、车辆使用费用计算:每辆车平均每月2500元费用(包括油费和保养费),四辆车每月费用约为1万元,年费用为12万元,改造后大约节省2/3 的费 用,每年节约费用为(12-4)8万元。

五、以上为公司车辆油改气基本情况,请领导批示。

*****************有限公司

办公室 2014.08.15

第三篇:油改气

关于对加装压缩天然气等燃料装置的 小型汽车开展变更登记工作的公告 各改装企业及广大车主:

为加强全市“油改气”汽车的源头管理,消除非法改装车辆上路行驶中的安全隐患,确保“油改气”车辆的安全运行。市公安局在充分征询市质监部门意见,借鉴全省其他地市开展此项业务成熟经验的基础上,决定自2013年9月1日起,对我市“加装压缩天然气等燃料装置的小型汽车”依法开展变更登记业务。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改装车辆办理变更登记的工作流程

(一)机动车所有人在办理变更登记时,应当填写含改装企业承诺的《机动车变更登记/备案申请表》,交验机动车,提交以下证明、凭证:

1、机动车所有人身份证明;

2、机动车行驶证;

3、天然气改装厂CNG汽车安装合格证;

4、气瓶出厂合格证;

5、车用气瓶使用登记证。

(二)市公安车管部门查验岗审查行驶证,查验机动车,核对车辆识别代号拓印模,检查是否按规定喷涂燃料种类标志,制作《机动车查验记录表》。

(三)市公安车管部门登记审核岗审查机动车所有人提交的资料和机动车查验记录表。符合规定的实行备案管理,在行驶证副页背面最后一栏加盖“压缩天然气(或**燃料)机动车”。

(四)市公安车管部门档案管理岗整理资料,将加装的合格证和批准的其他文件存入机动车档案,装订归档。

(五)加装天然气等燃料变更备案限省内有效,车辆转出时,应恢复原状后再转出档案。

(六)“油改气”车辆参加定期检验时,查验岗应依法审查“车用气瓶使用登记证”是否在有效期内。

二、改装车辆办理变更登记的方法步骤

据统计,目前全市已加装压缩天然气的车辆约有20000台,数量大,分布广,为切实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办理时限,满足群众需求,市公安交警部门将进一步简化办事流程,采取分阶段、分步骤、划区域的方式,推进此项工作全面开展。

(一)改装企业集中申请备案

1、备案单位。全市已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的压缩天然气等燃料装置的改装企业。

2、备案时间。2013年9月5日前。

3、提交的资料。备案申请表、工商营业执照、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证书、法人身份证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以上资料提交原件,市公安车管部门收存加盖公章的复印件。

具备资质的改装企业经过备案后,要对已改装的车辆按照要求完善改装资料,并将相关车辆信息及时报送交警支队车辆管理所。同时,提醒告知车主及时到市公安车管部门办理变更登记业务。

(二)改装车辆办理变更登记1、2013年9月6日以前改装的车辆(以车用气瓶使用登记证签发时间为准,下同),车主办理变更备案时,应先到改装企业领取含改装企业承诺的《机动车变更登记/备案申请表》,对照相关的标准准备所需资料,并按下述方式方法办理:

(1)对于不外出本市管辖道路的车辆,可根据机动车检验有效期,在申请检验合格标志时,一并查验、备案、核发检验合格标志。

(2)对于需要离开本市的外出车辆,可按照行驶证登记的“住所地址”就近到所辖车辆管理所或乡镇中队(见附件)办理变更备案。

2、2013年9月6日以后改装的车辆,改装企业在提供完整齐全的备案资料后,车主可直接到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辆管理所办理变更登记备案。

第四篇:公交车油改气汇报

无极县运输管理站

关于对小公交私自改装天然气 的情况汇报

交通运输局:

根据局领导的指示,2014年春运前,我站对宏源公交公司进行了安全隐患排查,对非法安装天然气设备的车辆进行了拆除,3月1日,我站再次对县城内宏源公交公司的小公交车进行了一次拉网式安全隐患大检查,参加此次行动的有四个中队,共计40余人。

检查中发现有少数车辆为降低燃油成本,违反规定,私自加装了天然气设备,为群众的安全出行埋下了安全隐患。发现这一情况后,我站高度重视,责令宏源公交公司当天对改装天然气的车辆进行了拆除并对该公司进行了行政处罚,同时对驾驶员进行了批评教育,让他们认识到车辆私自改装的危害性。

为防止个别车辆再次改装,我站制定了排查计划,每天由一个中队对城内运营的公交进行抽查并对宏源公交公司提出了严格要求:

一、公司的车辆每天出车前必须做安全检查,由专人负责并做 好检查记录。

二、一车一检,保证不漏掉每一辆车。

三、加强对公交车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做到“警钟常鸣,安全第一”。

四、公司要引以为戒、深刻反醒,并形成书面材料报安全科备案。

人民群众的安全出行关系到千家万户,涉及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对县城内的小公交我们要进行不定期的突击检查,对有问题的车辆和人员一定要严肃处理,绝不姑息。为群众的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无极县运输管理站 二〇一四年三月二十四日

第五篇:内河船舶“油改气”蓄势待发

内河船舶“油改气”蓄势待发

作者:本报记者 程璐 文/图 来源:中国水运报 更新时间:2011-10-16 20:22:18进入论坛

随着“气化长江”、“长江绿色物流创新工程”等内河船舶“油改气”项目的逐步推进,液化天然气(LNG)作为一种经济、绿色、安全的新型能源逐渐为人所熟知,并已成为业内公认的未来绿色能源的首选。

日前,交通运输部发布《“十二五”水运节能减排总体推进实施方案》,该方案明确提出“十二五”期将逐步增加新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试点,并根据试点应用经验确定推广应用项目。内河柴油和LNG混合动力船舶技术正是五项试点新技术之一,内河船舶“油改气”再度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500m3LNG加注趸船效果图。

雷声大雨点小 “油改气”普及陷窘境

7月初,柴油—LNG双动力实船改造再传喜讯,由芜湖市港航管理局与中油嘉润公司合作承担的交通运输部海事局LNG船舶改造项目试航成功。近一年来,我国政府主管部门和船舶相关企业在该领域频频试水,取得诸多成果——

3月11日,由中国长航集团、北京中兴恒和投资集团及富地石油控股集团共同推进的LNG—柴油双燃料散货船“长讯三号”试航成功;4月8日,由中石油昆仑能源公司承担并组织研发的满载排水量5000吨级的柴油—LNG混合动力改装船在安徽芜湖举行试航仪式;此前还有由江苏省宿迁市地方海事局牵头、北京油陆集团公司出资研发的船用柴油—LNG混合动力改造船3000吨级“苏宿货1260”号在京杭运河苏北段成功试航;由湖北西蓝天然气公司与武汉轮渡公司合作改造的“武拖轮302号”在武汉试水成功。

据统计,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了拖轮、散货船、游船、渔政船等船型的LNG改装试验。正如一位业内专家所说:“国内已经掌握发动机改装的成熟技术。”

然而,应用技术已趋成熟,内河船舶“油改气”从试点到普及的推广工作却迟迟未见动静,陷入“雷声大雨点小”的尴尬境地,不禁使人对内河柴油—LNG混合动力船舶技术的前景产生一丝忧虑。

当然,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如能找准方向,突破瓶颈,便能进入广阔的发展新天地。那么,制约内河船舶双动力改造技术发展的瓶颈何在?

版权声明

本文属《中国水运报》独家新闻,如需转载请与中国水运报刊社联系。未经授权或非协议合作单位严禁转载,违者必究。联系电话:027-82763414。

[NextPage] 船东烦恼“加气难” 气源供应是瓶颈 改造成本是船东最关心的。湖北西蓝天然气有限公司总经理方家汉在我国内河双动力改造第一船——“武拖轮302号”试航仪式上曾算过一笔账:1立方米LNG气体近似于1升(汽、柴)油,柴油现在均价7元/升,天然气约4.5元/立方米,如果按照70%的替代率计算,一年大约节省20万元。而船舶改造约需50万元,那么两年左右就可收回改装成本。

据了解,目前“武拖轮302号”轮正在武汉轮渡公司正常“服役”,性能、环保等各方面反映良好,但船舶加气问题一直给轮渡公司带来很大困扰。“这艘船现在只能采取更换LNG罐的方式加气,大概半个月需要更换一次储气罐。”“武拖轮302号”船舶改造的设计实施方——武汉交发船舶设计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就像家里换煤气罐一样,但更换时的风险较高,操作也很复杂。好在拖轮使用频率不高,若用在普通运输船舶上,最多7天就要换一次储气罐。”

同样处于运营中的运河LNG动力改造第一船——“苏宿货1260”号也面临着“加气难”问题。据该船船主郑尊志介绍,每当天然气用完后,他只能打电话让燃气公司的人用车把气送到河边加气。不少本来对双动力船舶感兴趣的船东,因为“加气难”问题,仅保持观望态度。

正如业内专家所言,LNG作为航运燃料的美好前景毫无疑问,但最大的挑战来自于LNG基础设施的缺乏!

版权声明

本文属《中国水运报》独家新闻,如需转载请与中国水运报刊社联系。未经授权或非协议合作单位严禁转载,违者必究。联系电话:027-82763414。

[NextPage]

加注趸船即将面世 瓶颈突破现曙光

事实上,LNG船舶加注问题不仅是我国推广LNG船舶需要克服的难题,在世界LNG燃料推广中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据有关专家介绍,目前国外在这方面技术相对成熟的是芬兰,采用“LNG储配站”,将储存、配送、物流做到一体化联动,进行船对船加气。

但武汉交发船舶设计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指出,我国明令禁止在内河堤坝内建造储气站,因此芬兰模式从制度方面来看不适于我国。“另一方面,我国长江等内河每年洪枯水位落差较大,而LNG为液化后的天然气,必须采用低温管道运输,这种管道属于硬管,不易延展与伸缩,若建造岸上加注站,在管道连接方面也存在一定困难。”该负责人表示。

鉴于此,武汉交发船舶设计有限公司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内河柴油加注趸船的例子,多番研究后设计出一种适用于我国的LNG加注趸船。这种趸船作为移动式的小型储气船只,可以直接通过管道为经过的柴油—LNG双燃料船只加注液化天然气。

据介绍,该公司为湖北新捷天然气有限公司设计的2艘500m3LNG加注趸船和为湖北西蓝天然气有限公司设计的1艘100m3LNG加注趸船正陆续通过图纸审批,预计本月内都将开工建造,明年2月可投入使用。届时,这些趸船将成为中国首批内河水上LNG加注站。

据该负责人透露,这种500m3LNG加注趸船满载状态一次大约可以为30艘船舶加气。“仅这3艘趸船远远不能满足未来长江船舶的需求。”他说,“我们还将在江苏京杭运河、长江干线南通段、涪陵以及湖南洞庭湖设置LNG加注站,最迟明年初这些方案都将通过审批并投入建造。”

版权声明

本文属《中国水运报》独家新闻,如需转载请与中国水运报刊社联系。未经授权或非协议合作单位严禁转载,违者必究。联系电话:027-82763414。

[NextPage] 上游企业蓄势待发 “气化长江”尚需标准支持

在船舶设计与建造公司发力突破LNG水上加注难题时,上游能源企业也不甘落后,纷纷瞄准内河LNG市场,布局水上加气站。如中石油公司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在皖江流域建设水上加气站5座;北京油陆集团公司准备成立江苏船舶新能(燃气)有限公司,并投资3亿元在苏北沿运河两岸建20座加气站;湖北西蓝天然气有限公司初步计划3年内投资13亿元在湖北兴建20个LNG储备站、30座加气站以及6座水上加气码头。

与此同时,国家对LNG接收站的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据介绍,到2015年,我国将建成17条天然气干线管道,新建管道管线长2.4万千米,建成LNG接收站4座和储气库11座,基本形成“西气东输、北气南下、海气登陆、就近外供”的供应格局。

由此看来,5年后,我国长江主要干线及京杭运河沿线的LNG基础设施将初具规模,为内河柴油—LNG双动力船舶从试点到全面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前,我们按CCS标准设计的两艘3100t柴油—LNG双动力散货船正在施工中。明年LNG加注趸船投入使用后,我们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500艘双动力船。”武汉交发船舶设计有限公司负责人充满期待地说。“但我们仍希望有关部门能早日出台LNG码头设置标准、安全区域评审标准、船员操作规程等相关法律法规,为我们推广LNG动力船舶提供政策支持与保障。”这位负责人表示。

另外,虽然现在LNG船对船加注问题已解决,但加注趸船以及加注站本身仍只能通过汽车补充货源,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运输成本也较高。因此,他们也十分期待未来在我国内河上能走LNG运输船,这样就可通过水路直接为加注站补充货源,形成物流、储存、配送的LNG水上供应一条龙服务。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1/1936835.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